招揚之罘一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招揚之罘一首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之罘,元和十一年進士。閣本作之杲,或作錄之,字訛也。公為河陽令,之罘自中山來,從公問學。公惜其歸,以詩招之。罘音浮。

柏生兩石間,萬歲終不大。野馬不識人,難以駕車蓋。柏移就平地,馬羈入廄中。[1]馬思自由悲,柏有傷根容。傷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2]馬悲罷還樂,[3]振迅矜鞍轡。[4]之罘南山來,文字得我驚。館置[5]使讀書,日有求歸聲。我令之罘歸,失得柏與馬。[6]之罘別我去,計出柏馬下。我自之罘歸,入門思而悲。之罘別我去,能不思我為。灑掃縣中居,引水經竹間。囂嘩所不及,何異山中閑。前陳百家書,食有肉與魚。[7]先王遺文章,綴緝實在余。《禮》稱獨學陋,[8]《易》貴不遠復。[9]作詩招之罘,晨夕抱饑渴。


註釋[编辑]

  1. 時之罘猶未第,故公以詩招之。有柏馬之喻,而後之工畫者,遂作為柏石圖,陳季常家藏之。蘇內翰為之銘云:“柏生兩石間,天命本如此。”又云:“韓子俯仰人,但愛平地美。”又云:“君看此槎牙,豈有可移理。”原公詩意,蓋以喻之罘遊從問學以成其才,故其下有“獨學陋”,“不遠復”之語,非謂以利遷也。若既槎牙而後移,則所謂時過然後學矣,覽者無以為異。
  2. 千或作百,日以或作不難,以或作已。
  3. 罷音疲。
  4. 迅或作頓,振迅字見《七月詩傳》、鮑昭《鶴賦》。
  5. (蓋)
  6. 失得,方作失待,或作實待,或作實失。今按:三本皆無理,唯嘉祐杭本作失得,似頗有理,而《舉正》不收。蓋其意曰:失得之計,觀於柏馬可見雲爾。
  7. 《史記·孟嘗君傳》:馮驩,遷之幸舍,食有魚矣。《左傳》:“肉食者鄙。”
  8. 《禮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9. 《易》:“不遠復,無祗悔。”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