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國志略/卷四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卷三 琉球國志略
卷之四
作者:周煌
卷四下

翰林院侍講周煌恭輯

輿地[编辑]

建置 疆域 形勝 城池砲臺附

「淮南子」謂「八埏之外,有八極;裨海之外,復有大瀛海環之』。其言廓落不足徵信,固然矣。顧乾坤定位,覆載難名;指實固屬臆說,據理則甚尋常。昔人多謂琉球北有落漈之患;漈卽尾閭,臺灣淡水外亦然。據此,則琉球以東,別無地矣;何以尚有鳥語鬼形之毘舍那國,蠕蠕於琉球東隅烟霧間耶?是弱水之外,更有洲嶠;扶桑以後,猶多島嶼:誠不容以蛙、蠡之見槩之也。國家膺圖御宇,聲敎暨訖;幅𢄙周廣,列在職方者不勝億計。琉球蕞處萬里外,視版圖所繪,僅如毛髮;比獨能尊事天朝,世世滋益恭。因是以仰賴皇威,永保厥土:鄰境讋伏,一視中華蒲谷之班;瀕海安恬,無復曩時鷸蚌之擾。於使竣,輒按方輿,得其道里遠近之數,與其村縣統轄之詳;而形勢要害,以次附錄:務期異同有考、今古殊觀,庶蜃穴鮫區燦然如指上螺紋,爰以備史宬採輯之萬一。志輿地。

建置[编辑]

流虯,隋使羽騎尉朱寬至國,於萬濤間見地形如虯龍浮水中,始曰流虯。【「中山世鑑」】

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歡斯、名渴利兜,不知其由來、有國代數也。【「隋書」】

流鬼【見新唐書】

宋景定五年,西北諸島始來貢。咸淳二年丙寅,北夷大島來朝;自後,每年來貢。【「中山世鑑」】

瑠求,在漳、泉、福州界,與澎湖諸島相對;西、南、北岸皆水。【「元史」。「粵志」亦作瑠求。】

元延祐元年,國王玉城嗣位;世衰政廢,內爲色荒、外爲禽荒。諸按司不朝,國分爲三:大里按司據佐敷、知念、玉城、具志頭、東風平、島尻、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豐見城十一國,稱山南王;今歸仁按司據羽地、名護、國頭、金武、伊江、大宜味、恩納七國,稱山北王;中山惟有首里王城、那霸、泊、浦添、北溪、中城、越來、讀谷山、具志川、勝連、三平【西平、南平、真地平。】等數國。【「中山世鑑」】

明洪武十六年,命內使監丞梁民同奉御路謙賫符,賜王鍍金銀印一。十八年,補給山南王、山北王駝紐鍍金銀印各一。【「明史」、「實錄」】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南夷宮古島、八重山島始來貢;其後,每年來貢。【「中山世鑑」】

永樂二十一年【癸卯】秋,尚巴志遣使奏曰:『我琉球國分爲三者,百有餘年。臣巴志爲此發兵山南、山北,今歸太平。伏願陛下聖鑒,不違舊規,給臣襲封。』【「中山世鑑」】自後國雖合一,仍稱中山王。

國朝順治八年,世祖章皇帝遣使封尚質爲中山王,賜印一顆,印文止稱「琉球國王」,詔勅文稱「琉球國中山王」如故。

疆域[编辑]

琉球國國都,元延祐間,分爲三;宣德時,并爲一國,分爲三省。中山爲中頭省,屬府十四;山南爲島窟【一作尻】省,屬府十二;山北爲國頭省,屬府九。【府,土名間切。】府所屬曰村頭。【土名母喇。】地形東西狹,其寬處可有數十里;南北長,四百四十里。自中山首里,南至喜屋武邊海,緊行一日半;北至國頭邊海,緊行三日半。

按汪楫「錄」云:『幅員周廻可五、六千里,東西長、南北狹』。非惟國都失實,卽以屬島准之,亦非是。

進貢,由福建海道,來以冬至自姑米山起,五十更;【六十里為一更,計三千里。】回以夏至至姑米山止,四十更。【二千四百里。】姑米至國都,四百八十里。徑直海面,西距福建布政司一千七百里、距京師七千八百三十二里。國人至今自呼琉球地曰「屋其惹」。

按「屋其惹」,徐葆光「錄」謂其舊土名;非也。細考之,乃土音如此;令之作書;則仍是「琉球」兩字耳。

轄三十六島,東四島、西三島、西北五島、東北八島、南七島、西南九島。水程,南北三千里,東西六百里。遠近環列,語言惟姑米、葉壁與中山爲近;餘皆不相通。擇能中山語者,給黃帽爲酋長。又遣黃帽官涖治之,主聽訟、徵賦,名奉行官,亦名監撫;使歲易人,土人稱之曰親雲上。【讀如「牌金」,蓋三字兩音也。】太平山、大島、八重山各三員,馬齒山二員,小島各一員;惟巴麻【國音讀「間」字同「麻」,華言「山」也。】、伊計、椅山、硫磺山四島不設。

中山省[编辑]

【首里、泊、久米、那霸,不入間切;真和志以下,共十四間切】

首里,王宮所在,不稱間切;屬村縣二十一:崎山【在王宮東】、金城【在王宮西南】、內金城、新橋【在王宮東北】、赤平【在王宮北】、儀保【在朱平村北】、西儀保、末吉【在王宮北】、山川、新川、殿川、寒川、大中、鳥崛、汀白次、赤田、姑場川、桃原、當藏、真和地、立岸。

【土音「土馬爺」,一字三音。在首里西五里】,屬村縣二:東境、西境。

那霸【在首里西十里】,屬村縣六:東縣、西縣、泉崎、若狡町、辻山【辻音「失汁」一字兩音】、渡地。

久米【粂字土音「苦念搭」,一字三音;今訛為久米。在那霸東】,屬村縣四:東門村、西門村、北門村、南門村【亦名大門村。舊有普門寺,又名普門地。皆洪武中,賜閩人三十六姓居之,不他徙;故名唐營,亦稱營中。後改唐榮,以村中貴者爲總理唐榮司】

眞和志【在首里西五里】,屬村縣十二:識名、國場、牧志、天久、松川、與儀、龜田、安里、湊川、古波藏、仲井間、上間。

南風原【在首里南七里】,屬村縣七:宮平、津嘉山【舊有玉那霸,今并入】、內嶺、本部、喜屋武【讀如「腔」,三字一音】、神里、平川。

東風平【在首里南二十五里,地在山南省界中】,屬村縣九:東風平、富盛、志多伯、世名城、友寄、高良、山川【首里同名】、宜壽次、當銘。

西原【在首里東七里】,屬村縣十六:幸地、小橋川、安室、桃原【首里同名】、我謝、翁長、平郎、小那霸、棚原、末吉【首里同名】、石嶺、嘉手刈、小波津、與那城【與那城府同名】、內間、吳屋。

浦添【在首里東三十里】,屬村縣十一:浦添、伊祖、牧港、安波茶、澤㞴、屋富祖、城間、西原【西原府同名】、內間【西原同名】、勢理客、前田。

宜野灣【在首里東三十里】,屬村縣十二:宜野灣、謝名、普天間、新城、具志川【具志川府同名】、城田、嘉數、安仁屋、伊佐、喜友名、野嵩、我如古。

中城【在首里東四十里】,屬村縣十九:中城、姑場、熱田、當間、島袋、粵間、和宇慶、屋宜、津灞、安谷屋、伊集、渡口、喜舍場、添石、瑞慶覽、新垣、安里【眞和志同名】、中順、比嘉。

北谷【亦稱比溪。在首里北四十里。此府多稻田】,屬村縣十二:北谷、濱川、砂邊、野國、野里、玉代勢、屋良、桑江、嘉手納、平安山、伊禮、前城。

讀谷山【在首里東六十里】,屬村縣十二:讀谷山【亦稱座喜味】、高志保、喜名、宜間、渡具知、大灣、伊良皆、渡慶次、波平、長濱、瀨名霸、根波。

勝連【在首里東北六十里】,屬村縣十:勝連、神谷、比嘉【中城同名】、平敷屋、平安名、內間【浦添同名】、新垣【中城同名】、龜島、濱村、南原。

與那城【在首里東北五十里】,屬村縣六:仲田、平安座、安勢里、上原、池宮城、伊計。

越來【在首里北五十里】,屬村縣十:越來【尚圓王弟宣威采地。代尚圓立六月,讓位圓子尚眞,退老於此。今其子孫世爲此村領主】、照屋、安慶田、湖屋、上地、諸見里、山內、宇慶田、大古回、中宗根。

美里【在首里北六十里】,屬村縣十八:嵩原、高原、恩納【亦稱東恩納,以別北山之恩納】、石川、古謝、伊波、野原、松元、田里、楚南、比屋根、與儀【眞和志同名】、宮里、知花、池原、嘉手茢、登山、山城。

具志川【在首里東六十里】,屬村縣十五:安里【眞和志同名】、上江洲、宇堅、祝嶺、中嶺、天願、高江洲、田場、田崎、安慶名、江洲、大田、榮野比、川崎、兼嘉段。

山南省[编辑]

【屬間切十二】

大里【在首里南二十里】,屬村縣十七:與那原、與古田、湧稻國、板良敷、仲程、與那霸、稻福、上與那原、大城、宮城、古堅、目取真、島袋【中城同名】、南風原【南風原府同名】、高宮城、真境名、當真。

玉城【在首里南四十里】,屬村縣十一:玉城、中村渠、富里、絲數、垣花、富名腰、前川、當山、和名、奧武、志堅原。

豐見城【在首里南十五里。有山南王弟故城。國中祈雨,例在此】,屬村縣十七:豐見城、饒波、長堂、翁長【西原同名】、真玉橋、盛島、奧平、高嶺、儀保【首里同名,亦稱宜保】、我那霸、渡嘉敷、高安、伊良波、名嘉地、田頭、保榮茂、嘉數【宜野灣同名】

小祿【在首里南二十里】,屬村縣十一:小祿、上原、當間【中城同名】、𤘩宮城【土音𤘩爲「五十」,宮爲「詖」,城爲「五十姑」,三字六音】、大嶺、儀間、湖城、具志、多加良、安次嶺、赤嶺。

兼城【亦曰金城。在首里西南三十里】,屬村縣十:兼城、座波、照屋【越來同名】嘉數【宜野灣、豐見城同名】、波平、武富、安波根、絲滿【在海邊村,石甚奇】、湖平、志茂田。

高嶺【土名多嘉嶺。在首里西南三十里】,屬村縣五:大城【大里同名】、真榮里、國吉、與座、屋姑。

佐敷【亦稱佐鋪。在首里南二十里】,屬村縣八:佐敷、新里、屋比久、手登根、外間、津波古、與那嶺、小谷。

知念【在首里南三十里】,屬村縣十:知念、敷名、久手堅、山口、缽嶺、久高、外間【佐敷同名】、知名、安座真、下敷屋。

具志頭【在首里南三十里】,屬村縣六:具志頭、波名城、中座、喜納、新城【宜野灣同名】、與座【高嶺同名】

麻文仁【麻亦作「摩」。在首里南四十里】,屬村縣五:麻文仁、米次、石原、松嶺、小渡。

眞壁【在首里南四十里】,屬村縣八:眞壁、田島、真榮平、絲洲、宇榮城、古波藏【真和志同名】、新垣【中城、勝連同名】、名城。

喜屋武【在首里南四十里,為國中極南沿海邊上】,屬村縣五:喜屋武【南風原同名】、上里、福地、山城【美里同名】、束邊名。

山北省[编辑]

【屬間切九】

金武【在首里東北九十里】,屬村縣五:金武、宜野座、奧松、漢那、祖慶。

恩納【在首里北一百里】,屬村縣九:恩納、安富祖、名喜真、山田、真榮田、仲泊、古良波、谷茶、富津喜。

名護【在首里北一百五十里】,屬村縣九:名護、屋部、世富慶、安和、喜瀨、幸喜、松堂、許田、宮里【美里同名】

久志【在首里東北一百五十里】,屬村縣十一:久志、松田、邊野古、嘉陽、宜作次、瀨嵩、汀間、松濱、田榮良、川田、宇富良。

羽地【在首里北一百七十里】,屬村縣六:池城、屋嘉、伊指川、真喜屋、源河、謝敷。

今歸仁【在首里北二百里】,屬村縣十二:今歸仁、親泊、謝名【宜野灣同名】、中城【中城府同名】、運天【亦稱上運天】、崎山【首里同名】、玉城【玉城府同名】、平敷、仲宗根、吳我、天底【林木最茂,不見天日】、我部。

本部【在首里北三百里。南風原同名】,屬村縣七:伊野波、浦崎、渡久知、崎濱、瀨底、伊豆味、謝花。

大宜味【在首里東北三百里】,屬村縣五:屋嘉比、喜如嘉、田湊、根路銘、津波。

國頭【在首里東北三百十里】,屬村縣四:國頭、邊土名、伊地、宇郎。

東四島[编辑]

姑逵佳【譯爲「久高」】:在國東一百四十五里。「夏錄」作孔達佳山。多螺石、海松,產赤粳米、黃小米、海帶、龍蝦、佳蘇魚、五魯魚。

津奇奴【譯爲「津堅」】:在國東三十五里。產海松。

巴麻【譯爲「濱島」】:南、北二島。在國東三十五里。

伊計【譯爲「池島」】:在國東三十五里。四島語言頗相近。

西三島[编辑]

東馬齒山:在國西一百三十里。大小五島。「夏錄」云:『俗呼溪賴米』。產牛、馬、粟、布、文貝、螺、怪石。屬間切一:渡嘉敷【豐見城同名】

西馬齒山:大小四島。屬切一:座間味【地極磽瘠。人多黑色,善泅水,久久乃出。產海松、魚、螺、鹿】。別有姑巴汛麻山【近姑米山,無人居。產鹿】

姑米山【譯曰「久米島」】:在國西四百八十里。產五穀、土綿、繭紬、白紙、蠟燭、螺、魚、雞、豚、牛、馬。福州至國,必針取此山爲准。屬間切二:安河、具志川仲里【或作金城、名地二間切】

西北五島[编辑]

度那奇【譯曰「渡名喜島」:近姑米山,多牛。】

安根㞾【一作阿姑尼,譯曰「粟國島」;又為安護仁:與度那奇俱近姑米山,語言亦相類。產鐵樹,比他處良。多豕。】

椅山【亦曰椅世麻,亦曰伊江島:在中山、山北之間,四面黃沙。潮漲,隔半里許;水退,可徒涉至山上。有稻田,民頗富饒。】

葉壁山【土名伊平屋島:在國西北三百里。「夏錄」云:『俗呼禹臣馬』。產米、五穀、棉花、蕉絲、海膽、毛魚。】

硫磺山【一名黑島;多鳥,又名鳥島:在國西北三百五十里,與姑米山相對。不生草木。置采硫磺戸數十家,歲運米廩食之;統以二酋長,泊府官遙領之。其人目為硫氣熏灼,皆如羊,不精明。】相近有灰堆、尤家埠、移山奧。

東北八島[编辑]

【國人皆曰烏父世麻。過此,為土噶喇、七島。土噶喇,亦作度加喇】

由論:【在國東北五百里。產芭蕉果、樫木。】

永良部【訛為伊蘭埠。在國東北五百五十里。有溫鎭。】

度姑【譯曰「德島」。土音讀「德」字爲「度」「姑」二音。在國東北六百里。】

由呂【一作由路。在度姑東北三十八里。】

烏奇奴【又曰浮野。在度姑東北四十里。】

佳奇呂麻【呂一作「路」,又作加喜呂麻。在國東北七百七十一里。】

大島【土名烏父世麻。在國東北八百里。水行,三日可達。其島長一百三十里。自稱小琉球,分七間切;有西間切、東間切、笠利、名瀨、屋喜、住用、古見等,分屬二百餘村,大酋長十二員、小酋長一百六十余員領之。有「四書」、「五經」、「唐詩」等書。產米、粟、麥、豆、薯、木棉、芭蕉、棕、桑、竹、櫨、羅漢松,雜畜禽鳥多有。海鮮有草鳣魚、海爪、蟶類——小似瓜子。果有櫧子。燒酒、米肌、黑糖、蘇鐵皆有之。】

奇界【亦名鬼界。在國東北九百里。人多黑。產樫木。】

按汪楫「錄」:『七島者,口島、中島、諏訪瀨島、惡石島、臥蚆島、平島、寶島也;人不滿萬,惟寶島較大。國人統呼之曰土噶喇;或曰即倭也。然國人甚諱之,殊不知有日本者』。臣閒覽其國所置經書,悉係日本所刻;仍用漢文,旁印鉤挑字母。且有寶歷、永祿、元和、寬永、天和、貞亨、元祿諸名色,又皆日本僭號:則與日本素相往來,明矣。一說七島本國屬,尚寧王被襲,割地與之,王乃歸;即七島也。今非所屬,故不詳。前使臣汪楫至時,適七島人在其國,欲仰覲天朝使者,因得一見。至,問之,則書手版曰「琉球國屬地」;是未免國人誑之耳。汪又云:『北山寂無人來。或云倭常執王,割地乃得返,卽北山』;實則非也。

南七島[编辑]

【國人皆曰太平山】

太平山【始爲宮古,後爲迷姑,今爲麻姑。在國南二千里。「夏錄」云:『俗呼苗恭』。用艮寅針至中山。福州自東湧開洋,至釣魚台;北風,用單卯並乙辰針,可達。周圍五、六十里,頗富饒。每年五月歸,貢稅於中山』。】

按汪楫「錄」云:『太平山,去國甚近』。豈二千里可里近耶?殆未之詳考也。

伊奇麻【譯曰「伊喜間」。一作伊計間。在太平山東南。】

伊良保【一作惠良部。在太平山西南。】

姑李麻【譯曰「古里間」。一作來麻,土名來曰「姑李」。在太平山正西。】

達喇麻【一作太良末。在太平山正西。】

面那【一作水名。土音水曰「而子」名曰「那」。在太平山西南。】

烏噶彌【一作宇間味。在太平山西北。】

西南九島[编辑]

【國人皆曰八重山】

八重山【一名北木山,土名彝師加紀。在太平山西南四百里,去中山二千四百里。由臺灣彭家山用乙辰針,可達。察度王當洪武時,二大島來貢——即八重山、太平山也。較太平尤饒給,多木、黑木、黃木、赤木、草席。產牛、馬、螺石,出麻布、棉布、海參、紅酒、名蜜林酒、五穀、渠、玳瑁、珊瑚、羊肚、松紋、海芝、海松、海柏等石。每年五、六月,與太平山來貢中山。】

烏巴麻【二島。譯曰「宇波間」。一作小濱。在八重山西南。】

巴度麻【譯曰「波渡間」。一作鳩間。在八重山西南。】

由那姑呢【譯曰「與那國」。在八重山西南。以上四島,皆近臺灣。】

姑彌【一作西表。產異蘭,名西表蘭。在八重山西,較諸島爲大。】

達奇度奴【譯爲「富武」。一作武富。在八重山西、姑彌東。】

姑呂世麻【譯爲「久里島」。一作黑島。在八重山西少北。】

阿喇姑斯古【譯曰「新城」。在八重山西。】

巴梯呂麻【譯曰「波照間」。八重山極西北。】

按「隋書」:『大業四年,煬帝遣武賁郎將陳棱浮海,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黿鼊嶼:又一日,至流求』。「明一統志」亦云『黿鼊嶼,在國西,水行一日;高華【一作英】嶼,在國西,水行三日』。今皆無其名。又「元史」:『瑠求,境與澎湖諸島相對』。「明一統志」亦云『澎湖島,在國西,水行五日』。然考澎湖與臺灣相近,實非國之屬島也。至鄭若曾所著「琉球圖」,以針路所取,去國都二、三千里之彭家山、釣魚臺、花瓶嶼、雞籠、小琉球等山錯列在那霸港左近,去國都二千里之太平山悞置於中山歡會門之前;前人則既詳辨之已。

形勝[编辑]

中山雄踞東溟,土磽地險;三十九府碁列於中,三十六島星羅於外:洵海表之巨藩也。北恃葉壁尾閭控其後,敵虞落漈;南憑那霸馬加鎭其前,舟懼衝礁。處則以逸待勞,如長蛇之陣,摯首則尾應;出則因臂使指,若捕鹿之形,扼吭而角掎。宜乎倭酋不敢侵、大島不復貳,長爲天家之屏翰,世守瀛嶠之金甌歟!

地形狹長,海水環注;井極深,多鹹苦。然在處山隈竇岩,有甘泉湧出。

王城高峙中山絕,俯視南北,遙矚羣島,四海面頂洋皆在眉睫中。左聳龍岡,右蹲虎崒,當諸間切孔道,有居重馭輕、由中制外之勢。自萬歲嶺東至王府,衢路太直;特結圓墩一所,琢礪石砌成。上植鳳尾蕉十餘叢籍之,以上培國脉、下阜民生;亦堪輿家羅星水口補湊之法所不可缺者。

久米村,舊為普門寺地。明洪、永間,賜閩人三十六姓,因以居之。奧山作案,辻阜爲屏;泉崎水縈帶其間,中島石卓立如印:眞所謂天馬行空,鬼樂相生。但帷幛重迭,氊褥未備。乃港堤突出,園廣如唇;加以木石分植,宛似龍形,有文明之象。允宜簪纓甲諸村而俊髦輩出,嶄然見頭角也。

按汪楫「錄」稱:『那霸港口礁石岝崿,左右築砲臺,實無一人、一物,土人謂無險可守。惟港口數里皆鐵板沙,非生長斯土者不能引舟入港。大海中旣不得泊,近山又慮觸礁,且遙望雉堞翼如也,有望而返耳;以故恒不設備。然萬歷間,薩洲島倭猝至,王被執去;所謂銕板沙者,亦不足恃』。據此,則與莒人城小而惡,又不設備,卒無救渠邱之潰;古今同誚。「書」所以云「有備無患」也。倘恃險而驕,虐用其民;雖金城湯池,無所用之。是知保邦之勝算,又在德、不在險矣。

城池[编辑]

【砲臺附】

王城。【在首里中山絕頂,累礪石爲垣,高四、五丈,廣四、五里。四門,前歡會門,西向——卽國門也;後繼世門,東向;左水門,南向;右久慶門,北向。進歡會門,爲瑞泉門,左右二掖門。有刻漏樓,仿中國麗譙,爲內城。皆無雉堞。】

按外間切及各島以城名者甚衆;要皆不立城郭,徒有其名。故不錄。

砲臺。【有三,俱在那霸港口。中流有巨石,名馬加;四圍皆鐵板沙,沙堅踰鐵,嵌空嵯岈,沿海皆是。潮長則沒,舟誤觸輒碎:國人恃爲金湯。南北跨海築長堤,兩砲臺並峙;皆琢礪石砌成,極堅整。方廣畝許,環以埤堄。北堤中作橋門三,以通潮。橋西有臨海寺,門外有「重修臨海橋碑」一,康熙三十五年程順則立;五十二年,再刻「碑陰」。橋東迎恩亭前,有「修堤碑」一,康熙五十五年蔡溫立。南砲臺堤中有番字石碑一,額曰「了攬新森城碑文」,嘉靖三十三年國王尚清時立,餘皆番字;石剝蝕,不可讀。又一石題一梵字「ॐ」,下有小字云「書法華經」,一石一字。漫湖中別有小砲臺突起小嶼,四面臨水,上狹下廣,方長可畝許,無雉堞。近奧山屬島姑米山、馬齒山,俱有砲臺,亦曰烟臺;爲往來舟楫舉號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