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中心论”批判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电子中心论”批判
电子工业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
1971年8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六十年代初期,电子技术的新成就,电子工业作为一个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打着发展新技术、关心电子工业的幌子,炮制了一个“电子中心论”,拚命鼓吹“中国工业要以电子为中心”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他们编造了一套“电子神话”,鼓吹什么抓住了电子工业和电子技术,“不仅是国防工业,而且会使整个国民经济都带动起来。”他们耸人听闻地提出,“现代化电子工业的发展,将促进我们工业的大跃进,将是在我国进行人类历史上一次新的工业革命的出发点”;“现代化电子技术的迅速普及”,将“使我国成为第一流新电子化,第一个新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最强国。”他们力图使人们相信,电子技术是万能的,抓住了电子工业就有了一切。

这个“电子中心论”,在政治上是极端反动的,在理论上是十分荒谬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必须予以彻底批判,肃清其流毒。

“电子中心论”是反对“以钢为纲”、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动方针”[编辑]

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为了推行“电子中心论”,挖空心思地炮制了一系列“论据”。他们提出,由于电子工业是什么先导工业,应用广泛,技术先进,所以要以电子为中心。

他们把电子工业故意说成是“带动全局的关键性的东西”,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先导,是起带头作用的主要矛盾方面,似乎只要抓住了电子工业,就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他们宣称,电子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它的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开辟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新阶段”,因此,就应以电子为中心。他们鼓吹什么电子技术是“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因而要“从这里开始迅速发展我们的工业技术”。

电子工业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特点,但是从根本上说,它不能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使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优先增长,而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又必须比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要做到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必须狠抓基础工业,特别是为制造各种机器设备提供原材料的钢铁工业。毛主席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毛主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提出了发展工业“以钢为纲”的正确方针。这一方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客观规律。钢铁工业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基础。有了钢铁,就可以造机器,什么都好办了。我国工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其中也包括电子工业),都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然而起带头作用的,起纲领作用的,只能是钢铁工业。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钢铁工业促上去,才能尽快地发展各种机械制造工业,尽快地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才能有力地支援农业,支援国防,也才能有电子工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钢铁工业,而不是电子工业,抓住了以钢为纲,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一切。“以钢为纲”,全面发展,是我国工业发展唯一正确的方针。那些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鼓吹“以电子工业为中心”的阴险目的,就是妄图破坏以钢为纲,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确,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电子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对其他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它在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工业不仅有它广泛应用性的一面,而且还有它对原材料工业的广泛依赖性的另一面。电子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品种以千计,规格以万计;对金属板材、线材以及稀有金属等,又有特薄、特细、特纯等特殊要求。电子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冶金、电力、煤、石油等基础工业的发展。这就是说,电子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国家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有赖于原材料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先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原材料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电子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仅仅抓住电子工业广泛应用性的一面,就大肆鼓吹“电子中心论”,胡说“抓住电子工业这个环节,来带动、促进整个机械工业和其他工业(包括冶金、采矿、化工、炼油、动力、地质勘探以及许多轻工业)”,这是故意夸大电子工业的广泛应用性,抹煞电子工业的广泛依赖性。

电子技术是现代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建设的新技术之一。它与原子技术、喷气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但是,先进和尖端是一回事,基础和中心又是一回事,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国家发展工业,首先要从基础工业开始,而不是看那一部门技术先进。这是因为,基础工业是提供原材料的,只有基础工业发展了,其他工业才能够上去。相反,不抓基础工业,不首先搞原材料工业,就是搞“无米之炊”,那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大发展,电子工业尽管先进,也成了“空中楼阁”。而且,如果那一部门技术先进,就以那一部门为中心,那么技术先进的工业部门,都要成为中心,那就是多中心即无中心,必然要乱套,使整个工业失去基础。同时,所谓“先进”,也是比较而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电子技术发展也有赖于其他先进技术的发展,孤立地提出发展电子技术而撇开其他技术,也是荒谬的。

我国工业的发展是“以钢为纲”,还是以“电子为中心”,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工业发展的方向问题,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问题。电子工业作为一个加工工业的部门,它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可以起辅助、配合和促进作用,但不可能起中心和带头作用。“电子中心论”把电子工业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反对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其目的就是要使我国工业陷于“无米之炊”的困境,使我国工业不能尽快地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从而从根本上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也就破坏了电子工业本身的发展。

“电子中心论”是“技术中心论”的新变种[编辑]

多年来,刘少奇一伙竭力推行“技术中心论”,鼓吹“技术第一”,胡说什么“唯一的一条出路是靠技术,搞技术革命”。其罪恶目的就是要把人们引上埋头技术、不问政治的邪路上去。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为了鼓吹他们那一套“技术中心论”,打着发展新技术的幌子,利用人们对电子技术新成就和电子工业这一新兴工业部门的注意,编造了一大套“电子神话”,竭力夸大电子技术的作用。他们象一个“电子拜物教”的传教士,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说:谁突出电子技术,谁就能由落后变为先进,谁就能战胜资本主义;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找出一条发展新技术的具体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要用电子技术带动一切,以电子为中心。“电子中心论”不过是那个臭名昭著的“技术中心论”的新变种。

我们历来重视新技术的作用,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要重视新技术。电子技术正在作为一门新技术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技术第一”,不搞阶级斗争,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就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也就谈不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谈不上使电子技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多快好省地发展。正如列宁所说的:“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

所谓电子技术带动一切的“技术中心论”,是根本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唯生产力论”。马克思早就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哲学的贫困》)机器、工具、技术等等,只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它是由人创造的,并且只有通过人,由人来掌握,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有通过革命,夺取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毛主席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精辟的语言,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正确地回答了革命和生产,精神和物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林副主席也指示我们:要“用革命化来领导机械化。”

所谓电子技术带动一切的“技术中心论”,是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动力论”。马克思指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类总是以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带动、促进生产和技术革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十七世纪发明的蒸汽机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但它的广泛应用也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而不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变革以后。英国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是在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才进行的。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也都是经过不同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以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革命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保证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使电子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只有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狠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继续革命,发动广大工农群众,深入批判修正主义路线,不断揭露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不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撇开这些根本问题,单纯地讲生产技术的发展,讲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电子工业本身的发展,完全证明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才是促进生产力大发展的强大动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更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出现新的跃进。电子工业这几年的大发展,也正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批判了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推行的“条条专政”、“洋奴哲学”、“技术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以后才取得的。反之,按照“电子中心论”的道路走下去,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抹杀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不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把技术作为发展生产的动力,不仅不能战胜资本主义,相反,只能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正是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拚命鼓吹“电子中心论”的要害所在。

揭穿政治骗子的阴谋,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编辑]

伟大的列宁曾经指出,修正主义“按其内容来说,并不需要什么发展和形成:它是直接从资产阶级的刊物上搬到社会主义的刊物上来的。”(《怎么办?》)

“电子中心论”在理论上是一窍不通的,刘少奇一伙抛出这一谬论,充分暴露了他们政治骗子的真面目。这个听起来似乎很新颖的“电子中心论”,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而是从外国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那里剽窃来的。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刊物上,找到了电子工业是“先导工业”,可以引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论根据”;又从另一个国家的刊物上找到了“把电子工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它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的实施方案。于是,他们就如获至宝,如法炮制了一个“电子中心论”,到处招摇撞骗。这就充分暴露了这伙政治骗子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奴才,他们从资产阶级那里搬来“电子中心论”的目的,不过是要我们走上资本主义复辟的邪路罢了。

刘少奇一伙在自然科学上,把自己装扮成“权威”,到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他们抓什么就叫喊什么为“中心”,一会儿说“电子技术为中心”,一会儿又说“化学工业与电子工业并提”;一会儿说“以发展造船工业带动上海的机械制造工业”,一会儿又说机械工业是“首脑”。颠三倒四,前后矛盾。

电子工业担负着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工作服务,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批判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的“电子中心论”,是为了使我国的工业,其中包括电子工业,更好地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不重视发展电子工业的思想是错误的。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电子工业提出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的要求。建国以来,在毛主席、林副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电子工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我国电子工业正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但是,我国电子工业还是薄弱的,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电子工业战线广大革命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决心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深入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努力发展电子技术,迅速改变我国电子工业的落后状况,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