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司法解释已于202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司法解释第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
法释〔1997〕10号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1997年12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司法解释第11号
本作品收錄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 Edit this on Wikidata
法律位阶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Edit this on Wikidata
立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Edit this on Wikidata
有效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 Edit this on Wikidata
公布日期1997年12月31日 Edit this on Wikidata
施行日期1998年1月13日 Edit this on Wikidata
收录于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Edit this on Wikidata
1997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0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已于1997年12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0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1月13日公布起施行。

1997年12月31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请示》(川高法〔1997〕77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不实的验资报告或者虚假的资金证明,公司资不抵债的,该验资单位应当对公司债务在验资报告不实部分或者虚假资金证明金额以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验资单位对一个或多个债权人在验资不实部分之内承担的责任累计已经达到其应当承担责任部分限额的,对于公司其他债权人则不再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多个债权人同时要求受偿的,验资单位应当在其出具的被验资单位不实的注册资金、证明金额内,就其应当承担责任的部分按比例分别承担赔偿责任。

此复。


本作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所以属于公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