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熙字典/毋部/毋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编辑]
《唐韻》武扶切
《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無。
《說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
《禮·曲禮》毋不敬。
《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
《鄭註》古文毋爲無。
《賈公彥疏》今不从者。
《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
《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又姓。
《廣韻》毋丘或爲毋氏。又漢複姓,八氏。
《漢書·貨殖傳》[1]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
《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
《何氏姓苑》云有毋終氏,
《左傳》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
《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又甯毋,地名。
《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又茂后反。
《公羊傳》音同。又《集韻》《韻會》𠀤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
《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又《集韻》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與父母之母不同。

[编辑]
《唐韻》《集韻》𠀤古丸切,音冠。
《說文》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又《廣韻》《集韻》𠀤古玩切,音貫。義同。通作貫。又毌丘,地名。
《史記·田完世家》宣公伐衞,取毌丘。
《註》索隱曰:毌,音貫。毌丘,古國名。衞之邑。今作毌者,字殘缺耳。正義曰:《括地志》云:故貫城卽古貫國,今名濛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又《字彙補》按《古音畧》貫高之貫音冠,本毌丘,複姓,後去丘爲毌氏。又作貫氏。魏有毌丘儉,今多呼爲父母之母,非也。據此,則毌丘氏當从沽歡切之毌字,不當从微夫切之毋字矣。其誤已久,不可不辨。與毋、母俱別。

[编辑]
《唐韻》《廣韻》《正韻》莫厚切
《集韻》《韻會》莫後切,𠀤音某。
《廣雅》母,牧也。言育養子也。
《釋名》冒也,含已生也。
《增韻》慕也。嬰兒所慕也。
《說文》从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形。
《蒼頡篇》其中有兩點,象人乳形。豎通者卽爲毋。
《詩·小雅》母兮鞠我。又天地爲大父母。
《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
《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蔡邕·獨斷》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又《老子·道德經》有名萬物之母。又日爲陽德之精,故稱日母。
《枚乗·七發》流攬無窮。歸神日母。又元氣之本曰氣母。
《莊子·大宗師篇》伏羲得之,以襲氣母。又父母,尊親之詞。
《詩·小雅》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又《揚子·方言》南楚𤄗洭之閒,母謂之媓。
《淮南子·說山訓》西家子謂其母曰社。
《說文》蜀人謂母曰姐,齊人謂母曰嬭,又曰㜷,吳人曰媒。
《眞臘風土記》呼父爲巴駞,呼母爲米。方音不同,皆自母而變。又乳母亦曰母。
《越語》生三人,公與之母。又禽獸之牝皆曰母。
《孟子》五母雞,二母彘。
《前漢·昭帝紀》罷天下亭母馬。
《張華·禽經》鷇將生,子呼母應。雛旣生,母呼子應。
《蘇軾·仇池筆記》眉州縣有一小佛屋,俗謂之猪母佛。又十母,謂甲乙之屬,十干也。十二支爲十二子。見《史記·律書》。又西王母,神名。見《山海經》。
《大戴禮》云:舜時,西王母獻白玉琯。又寶母,所以集寶者。
《祥異記》魏生常得一美石,後有胡人見之,曰:此寶母。每月望,設壇海邊上,可以集珠寶。又嶺南有瘴母。
《鄭熊·番禺雜記》五羊嶺表見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又鬼母,神名。
《括異記》南海小虞山有鬼母,一產千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又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母。
《詩·鄭風·盧重環·毛傳》重環,子母環也。
《疏》謂大環貫一小環。又錢有子母錢。
《周語註》重曰母,輕曰子。子母相通,民乃得所欲。又牛有子母牛。
《易·說卦》坤爲子母牛。正義曰:取其多蕃畜而順。又子母竹,今之慈竹也。見《任昉·述異記》。又子母瓜,取收瓜子,故名。見《齊民要術》。又甯母,地名。
《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盟于甯母。
《後漢·郡國志》山陽郡方與縣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又慈母、雨母,皆山名。
《丹陽記》江寜縣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生簫管竹。
《荆州記》湘東有雨母山。又雲母,扇名。又屛名。
《西京雜記》昭陽殿有雲母扇、雲母屛風。又雲母竹,竹之大者。見《郭義恭·廣志》。又《贊寜·筍譜》有雲母筍。又益母、貝母、知母,俱藥草名。蟁母、鴾母,俱鳥名。喜母,蟲名。俱見《爾雅·註疏》。又酒滓謂之酪母,見《本草》。又胡母,複姓。
《後漢·獻帝紀》有胡母班。
《風俗通》云: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鄕。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又《集韻》蒙晡切《正韻》莫胡切,𠀤音模。熬餌也。
《禮·內則》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母。
《鄭註》母,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又叶母婢切。音敉。
《詩·鄭風》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叶上杞里。
《魯頌》魯侯燕喜,令妻壽母。
《蔡邕·崔夫人誄》昔在共姜,陪臣之母。勞謙紡繢,仲尼是紀。

𣫬

[编辑]
《字彙補》莫侯切,音牟。與蒙義同。○按毋有迷浮切一音,當卽毋字之譌。

考證

[编辑]
  1. 謹照原書食貨傳改貨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