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氏宦譜 (圖譜)
木氏歸命永世之圖 圖譜 |
《木氏宦譜·圖譜》正式名稱為《木氏歸命永世之圖》,為木氏宦譜的一種。 |
木氏宦譜序
[编辑]楊子曰夫家於天地有與立焉姓氏是也姓氏之說不明於世 者矣藉家云〻者紛如也而率莫之訂焉衆言淆亂曷折諸聖 乎孔子易之傳首𢶏伏羲氏次曰神農氏次曰黄帝氏之說昉 於此乎史載伏羲之姓曰風神農曰姜黄帝曰姬姓之說昉於 此乎左傳曰天子命德因生以賜姓亦既哲焉後世昧之以氏 為姓以姓為氏而臨文用字姓氏互稱宿儒且朦焉况甿庶耶 夫豈朦者繄亦有由焉古者帝王之賜姓命氏者或氏於國或氏 於爵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事或氏於居或氏於志齊魯 吳楚所謂國也王侯公卿所謂爵也脩魚爽鳩中行下軍所謂 官也伯有孟孫子服叔子所謂字也關龍御龍圍龜折龜所謂 事也東里西門南宫北郭所謂居也三鳥五鹿青牛白馬所謂 志也亢厥姓氏骨此例出可以一况難勝載也余觀
麗江木氏官譜而有感焉木氏之先始於葉古年當唐武德世 仕為總兵官壹傳上元中為秋陽再傳天寶中為陽谷叁傳為 谷工肆傳為工蒙則貞元之元也宦更麗水節度使矣伍傳為 蒙汪當貞元之叁年以殪戎功晋武勲公於是始大繼武勲功 者陸傳為汪完柒傳元和中為完濃捌傳為濃可值太和中官 改越析軍民摠管云玖傳則可同咸通肆年南詔蹈交趾有功 復任武勲公事拾傳而同庚拾壹傳而庚沽皆繼為公傳拾貳 寔曰沽犀乾興肆年改為武英侯傳拾叁曰犀參乃宋至和中 更摩娑詔大酋長段氏莫能有也嗣大酋長者政和中拾肆傳 之參祿拾伍傳則致大將軍祿麥也祿麥傳麥琮為拾陸葉生 柒齡不習而識文字及長旁通吐蕃白蛮諸方書入深山食盎 漿聞雲中禽語皆諳之葢異於人也其族亦大矣拾柒葉為宗 良时元世祖親征大理良兵迎於剌巴江口遂破巨津州半空 和砦生擒叛賊阿他剌叙績陞茶罕章宣慰司又從尅大理擒 段興智功列蒙古將兀良合台之右陞授副元帥賜虎符金牌 還鎮摩婆又破鐵橋城華馬國加授銀印為提調諸路統軍司 拾捌傳則良兀襲元帥之職拾玖傳兀亮至元之杪改置麗江 路軍民總管府貳拾傳亮甲罷府置宣撫司尋比旋好改通安 州知州甲之長子得復陞麗江宣撫司副使
皇帝洪武壬戌天兵南下率衆先附
欽賜姓木名曰得字自然攻破石門關鐵橋城
錫綸誥陞本府世襲土官知府得長子名初字啓元以軍功
錫金牌又隨西平侯征景東永甯蒗蕖及四川塩井重
錫綸誥散官壹階金判誠心報國字帶壹束初長子名土字養民 繼前職土長子名森字升榮從尚書王驥征麓川給
誥陞太中大夫資治少尹雲南布政司參政森長子嶔字惟高襲 知府嶔長子泰字本安繼惟高職泰長子定字靜之
誥晋中順大夫定長子公字恕卿號雪山繼職如前嘉靖丁亥尋 甸武定之亂有功奉
誥陞中憲大夫世襲知府
玉音嘉賜輯寧邊境肆字及文幣寶鏹嘉靖庚子安南莫登瀛叛 以調兵功恩賚白金壹綻其增光充拓煒昭先烈卓矣雪山植 學掞藻蜚英士林於是修共姓氏譜諜永昌少司徒南國張君 序之郵以示慎属継序其後余觀其世自唐初至元皆胙土命 氏千餘年未嘗中微
聖朝賜姓同古封建其宗法相傳不置妾媵嫡子世繼者貳拾柒 葉尤自古世家所無也况其沉㶻卧鼓使中國不復知有西夷 之患其盛宜哉左傳云晋拜戎不服䟽家表之以為封建之効 余謂晋之拜戎中字雖偷安而國容貶矣厥後享和戎之利亦 僅强人意豈若我
聖代奄萬方服四裔麗江之禦蕃恒以威勝拜云和云薎矣𧳍矣則 天威長羅廻馭遠過周室而木氏之績視晋豈多讓歟稽昔文侯 之命紀於尚書不啻如左氏之傳而已他日讀書當有如文中 字者書之或有徵於耄言也夫
嘉靖貳拾肆年嵗在乙巳孟冬拾月陸日
賜進士及第第壹人前翰林院脩撰
經筵官國史纂脩校正官成都楊慎書
共説滇藩沐國公千年那似木家風表忠舊 觀當錢氏〈沿郡諸山寺院多木家香火〉歸命新朝媲竇融石鼓 早平邊塞險鐵橋猶紀外蕃功披圖再讀 升菴序前代衣冠已不同〈本朝雍正初置麗江府知府改襲通判〉余既題 木氏先圖復賦一律系升菴叙後雙南外史釗鏜并書
木氏宦譜後序
[编辑]余讀楊升菴木氏宦譜序稱木氏之先始於葉古年當唐武德 世仕為總兵四傳為工蒙則貞元之元官更麗水節度使五傳 為蒙汪當貞元三年以殪戎功晋武勲公於是始大八傳為濃 可值太和中官改越析軍民總管九傳則可同咸通四年南詔 䧟交趾有功復任武勲公事十傳曰同庚十一傳曰庚沽皆繼 為公十二傳實曰沽犀乾興四年改為武英侯傳十三曰犀參 宋至和中更摩娑詔十五傳麥禄則至大將軍禄麥也禄麥傳 麥琮為十六葉今閲木氏先世圖像則以麥琮為第二傳其生 父曰爺爺着本西域蒙古人好東典佛教宋徽宗年間乘一大 香樹浮入金江夷人異之率迎登岸妻以女生阿琮年樂年保 取以為嗣襲大將軍職意年樂年保殆即門禄麥與三世為阿良 迎元世祖兵於剌巴江口從征大理生擒段智興授副元帥賜 虎符金牌還鎮摩娑又破鐵橋等功加賜銀印即升菴所謂十七 傳也七傳至阿得洪武十五年率衆歸順賜木姓從傅友德軍 攻破石門關鐵鎖城入朝明太祖命世襲土官知府盖木氏之 得姓始此十四傳曰木公號雪山升菴修其姓氏譜牒稱其植 學掞藻蜚英士林永昌張南國為之序盖以所生為始則十四 傳而以所後為始則已二十七葉矣自是十七傳為木旺十八 傳為木青父子致命邊疆世濟忠烈二十傳為木懿七載幽囚 守義不屈二十四傳曰木鍾雍正初襲職四十餘日恭值我
朝化行無外麗江置府於是木氏降襲土通判繼以至於今又凡 幾世皆升菴之所未見統而溯之盖幾四十傳矣夫以升菴之 序與木氏今日之圖参互考訂其世數所以不同實以阿琮繼 嗣禄麥而今之木氏又自推崇其所生之爺爺以為初祖與前 譜相歧其或當援嬴吕馬牛之例分為先後紀者如升菴之博 雅尚不明著其説予小子何敢妄論要其節鉞世繼傳數十葉 千有餘年雖在夷裔亦史乘所罕見也余觀麗江山川奇傑据 滇蜀西北之上游當蕃藏東南之扼塞地産五金俗區各種民 蕃物盛與内地之通都大邑無殊迺自開闢以來停在荒徼至我
朝始入版圖迄今百有餘年民争濯磨士競科名文物聲明與諸 華伍盖上以見我
國家威德遠邁前古下以見木氏之歸命保世亦非偶然故擇其 尤著者各系以詩而於其盛衰終始一歸諸天以附竊取之義 匪敢比於文中而與升菴競淹博也並著其圖序世次所以不 同者作為後序書而歸其嗣木漢使永藏之旹
道光辛丑季夏望後三日南海陳李釗鏜序
年樂年保為禄麥不傳族而傳賢大哉宜麗江之昌也願援嬴馬曖昧云保 則不可琮之嗣年保乃世宗之據周明宗之據後考耳為人子孫考尊考祖 父不謂混於年保以前宜也而仍大書曰年保阿琮為蒙氏鳳迦異〻牟尋 内勸之係此以明業為葉古之業也帝王之裔降興茅土之家夷僕之隸年且 二千世恰三十鳴虖盛哉再伐之木其根必傷抑可懼矣勉乎哉培之以德
同治乙丑中夏朔日定筰曹永賢跋後序
木氏歸命永世之圖
[编辑]
一世考
肇基始祖名曰爺爺宋徽宗年間到雪山原西域蒙古人也初 崑崙山中結一龕於岩穴好東典佛教終日跌坐禪定忽起一 蛟雷雨交興之際乘一大香樹浮入金江流至北浪滄夷人望 而異之率衆遠迎遂登岸上時有白沙羡陶阿古為野人長見 其容貌蒼古離奇騐其舉止安詳鎮靜心甚異之遂以女配焉 俗興祭賓另擇一地而祀於從俗之中便寓離俗之意是時村 長分有五支一云干羅睦督二云甸起選三云阿娘揮四云剌 宛五云瓦均阿乃願崇爺爺為五家之長時年樂年保自稱為 大将軍爺爺生有一子名曰阿琮生而奇穎過人年樂年保見 而異之撫以為嗣襲大將軍之職噫根深木茂源遠流長古今 世族每攷肇基定多奇蹟於此可以見矣
正妻阿氏 生一子曰琮
右録大概俻觀其餘細事另有宗譜

二世考
年保阿琮即爺爺子也生七歲不學而識文字及長旁通百蠻 各家諸書以為神通之説且制本方文字偶入玉龍山見一石 盎中清水飲之聞林鳥音遂諳禽獸等語衆相稱異名達大理 詔王段氏未信来迎聘時有数鴉飛噪問之言山後有馬斃住 食俄二鳩相鳴再請云此鳩言前坡蕎熟可以就食彼鳩應不 可坡頂栢樹巣鷹使觀果應如是右屢騐加禮甚敬每往厚贈 時摩娑各族枝分部相長嗣咸感其推誠服衆敦德化人合歸 尊主夫忠信以開金鏞之業而順子賢孫無疆永福天豈偶生 哉善闡國烏思藏等界戴為生知聖人鳴呼木氏淵源繼續盖 有由然是故君子創業垂統也可繼於千百世焉
正妻阿室丘關係羡陶氏化戟女
生一子曰良繼父位
右録大概俻觀其餘細事另有宗譜

三世考
阿琮阿良宋理宗寶佑元年蒙古憲宗命御弟元世宗忽必烈 親征大理良迎兵於剌巴江口錫賚甚厚寵渥優禮将授職為 茶罕章官民官賜地名云麗江府後遂破巨津州生擒叛賊功 陞茶罕章宣慰司尋而攻拔大各寨又同尅大理擒獲段興智 功列蒙古将兀良合台之右陞授副元帥錫節鉞虎符金牌一 面兀良合台還鎮大理琮良還鎮摩娑詔乃錫命稱云添睦貞 吉後又破鐵橋城華馬國世祖至元中加授銀印重肆拾捌両 一顆為提調諸路統軍司其所屬者越析郡柏興府永寧府北 勝府蒗蕖州羅〻斯白狼槃木夷獠等處地方無不管束至元 十一年叠蒙
皇帝頒給
龍章恩榮
誥命授金紫光禄大夫統軍司進開府同三司
正妻阿寶于先係干羅木土
誥封國夫人 生三子長男阿胡繼父職

四世考
阿良阿胡 良之嫡長繼父襲元帥之職至元九年 為茶罕章管民官而襲元帥成宗元貞元年蒙
皇帝聖旨褒嘉給
龍章恩榮
誥命授正奉大夫護軍宣慰司
正妻阿室剌母係羡陶氏和揮女
誥封郡夫人
生三子長男阿烈繼父職

五世考
阿胡阿烈 胡之嫡長继父襲元帥之職
順帝至元十三年改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所屬府壹北勝州 柒通安巨津寶山蘭州永寧蒗蕖順州縣壹臨西十五年授 弟阿吉巨甸軍民管民官安撫司并蒙
皇帝聖旨褒嘉恩榮
誥命授太中大夫輕車都慰總管
正妻阿室丈蒙阿加係剌巴剌土女
誥封郡夫人
生子阿甲繼父職

六世考
阿烈阿甲 字元德
順帝至元二十二年罷府置宣撫司尋改為
通安州知州蒙
皇帝褒嘉恩榮
誥命授朝請大夫騎都尉上州尹知州加正三品
正妻阿都劍川蒙古氏
誥封恭人
生四子
長男阿得繼父職

七世考
知府阿甲阿得 官諱木得字自然號恒忠元末任通安州知 州復陞麗江宣撫司副使 大明洪武十五年率衆歸順蒙征 南將軍奏聞
欽賜木姓復隨總兵官征南將軍太子太師穎國公傅友德克佛光 寨元右丞普顔篤自焚又西蕃大酋卜刦將領賊衆侵占北浪 滄地面令長男阿初攻退訖隨攻北勝府擒高大惠之裔土酋 偽平章高生尋為夷殺獻後改州四又領兵跟隨傅國公攻破 石門關鐵鎖城等䖏有功
朝覲
太祖嘉其偉績授
誥命一道陞改授世襲土官知府職事中順大夫防固石門鎮禦 土蕃錫匾額四字云誠心報國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十月 卒 公於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生 正妻阿室社係照 磨所三必村和畧可女
誥封恭人 生三子 長男阿初繼父職

八世考
知府木初字啟元號始春洪武十六年未襲已有偉績授 千夫長兼試百户職事繼各處征伐生擒衆賊五次有功 於二十四年承襲父職本年赴京朝覲
欽賜
誥命一道授中順大夫世襲土官知府總隨都督馮城征進永 寧州攻破蒗蕖接境白交等叛賊又同都督寧遠侯何福 接應官軍征服四川鹽井衛左所等䖏叛賊有功又同大 理衛李指揮征進草石阿惱瓦等寨生擒叛賊有功隨改 置麗江軍民府頒給印信一顆擬議
敕命裨揚塘鎮節制西蕃禮祭機變從宜擯相體統行事以彰國 威即令長男阿土赴京朝
賀蒙
欽賜甚厚永樂四年賜督鎮
敕書一道叙巨津臨西等䖏功事陞授中憲大夫其叠次建功 賫予甚繁雞以盡述俱載
宗譜
公生於元至正五年乙酉於洪熙元年乙巳十二月卒
正妻阿室阿木相官名阿室撒係通安州土千户阿木女
誥封恭人後生七子
長男木土繼父職

九世考
知府木土 字養民號培元
永樂十七年自備馬匹方物隨例進
貢蒙
欽准替職賜鈔錠綵縀表禮及文憑乙道為議䖏輿情蒙
欽頒勅乙道令宣不令調蒙
誥命特封為中順大夫世襲知府
宣德三年克石門關阿号丈肆刦不梭公領兵攻捕隨開 新道收服夷衆後八年又集兵肆掠仍領兵攻捕遂傾心 歸服又永寧蕃賊擄獲寳山縣知州公親領兵設策取回訖
公生於元 至正甲辰於宣德八年癸丑卒
正妻阿室甫係鶴慶府土知府高仲女官名高氏護
正統五年以子軍功蒙賜
誥命乙道贈太中大夫參政職銜
正妻高氏贈封淑人
生七子長男木森繼父職

十世考
知府木森字升榮號大林
宣德九年保勘襲職上任領兵從總兵官定遠王沐忠敬 晟征進麓川緬寇當時各處軍馬逃散惟麗江奮勇先降 過江繞營柵七處生擒賊首獲象二隻又復斬首無數蒙 犒賞銀碗花牌縀疋等頂復蒙
誥命乙道給授太中大夫資治少尹雲南布政使司參政職事 贈封二代於省上任訖 廵撫雲南都御史丁復題䟽舉 揚獎勵總制靖遠侯王忠毅公征麓川遣隨克前後俘馘 無數又獲象乙隻攻破恩任發柵寨有功
公生於洪武三十四年辛巳於正統六年卒
正妻阿室里木保廵檢阿俗女
誥封淑人生三子長男木嶔繼父職

十一世考
知府木嶔字惟高抗峻喬
正統七年保勘襲職上任景泰二年蕃寇阿劄侵攘巨津州 三年蘭州知州被賊謀害奉文親率兵追撃獲賊無數又六 年寶山州白的等處被蕃賊刦掠奉文率兵征討生擒賊首 天順六年得勝剌寶魯普瓦寨鼠羅休羅占普瓦寨八年得勝 鼠羅剌羅岩那瓦寨里俸見能瓦寨里俸梅矢瓦寨成化四 年得勝你那母来各寨當瓦寨木都瓦寨岩甸寨六年得勝 為習下接具加瓦寨相必瓦寨剌木瓦寨剌何場寨十八年 得勝照可其琮剌普均里場其立佉丁十九年得勝忠甸早 瓦寨二十年得勝忠甸儧羅投降隨例差人進貢叙功蒙賜
誥命給授太中大夫世襲知府
公生宣德己酉年於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年卒
正妻阿室順係鸛慶高知府女
誥封淑人 生十三男長木泰襲父職

十二世考
知府木泰字本安號介聖成化二十一年承襲任事蕃寇阿 加南入侵犯白甸諸寨親領兵追擊得勝鼠羅苴公寨可琮 寨吾牙寨鼠羅于楊寨别甸寨照可加日寨二十三年蕃寇 阿加那立等衆大掠巨津州村寨親領兵征戰三次生擒八 十九名落江死者無數又得勝你那巴羅岩瓦寨中甸托散 佉玉寨均集玉寨空立玉寨見沙各寨又鼠羅托其羅塞又 四川接境野蕃釀禍先機為亂領兵征勦蒙 總兵官征南 將軍太師黔國公沐武僖公琮題
奏給賜該州沙闌村田置佃名曰奉地庄傳世子孫本年蕃寇 作動征勦得勝忠甸伽儧西里佉寨大當香各寨年玉寨又 建立岩那瓦寨又得勝瓦日瓦寨西里瓦寨剌甲瓦寨大年 玉瓦寨你那香各瓦寨魯瓦寨古普瓦以上手卜瓦寨岩瓦 寨木俸瓦寨迷剌岩瓦寨佉那瓦寨立堯各寨玉剌寨揮佉 寨剌紅瓦寨手立瓦寨托普瓦寨隨奉
誥命一道授太中大夫世襲土官知府
公生景泰六年于宏治十五年壬戌卒
正妻阿室卷係鄧川州阿知州女
長男木定繼父職

十三世考
知府木定字静之號永明
宏治十六年襲職正德三年得勝你那從仲寨天龍寨阿得 酋等處又陶目以下夷衆歸服并索立大香甸又得勝那古 牙烈瓦寨鼠羅魯彌寨並羅瓦寨節落梅失瓦寨光失伴甸 投降得勝中甸干那瓦寨你那各娘剌紅瓦寨鼠羅長安寨 你那阿陶等處又得勝中甸亏甸干普瓦寨永寧麻瓦寨鼠 羅香各瓦寨鼠羅瓦托處可瓦寨永寧木俸瓦寨麻瓦寨又 攻破你那陶索寨處羅也音寨木勝寨又救護鄰封永寧有 功鎮院會
題紀錄獎牌表裏又得勝你那欠保五村剌加失村以下又得 勝照可羅那村以上立西以下又得勝你那必魯各寨鹽井 那勝寨隨奉
誥命一道授中憲大夫世襲土官知府
公生成化二十年於嘉靖五年丙戌卒
正妻阿室香官名高氏延壽妙香係北勝州高知州女
誥封恭人 生二子長男木公繼父職

十四世考
知府木公字恕卿號雪山又萬松嘉靖六年襲職本年得勝 你那必魯各寨鹽井那勝寨陶索西原寨欠甸寨本年尋甸 安鳳作叛七年内犯圍省調府兵有功賞蒙總兵官征南將 軍太師黔國公沐敏靖公紹勲征錄奏
聞八年得勝建立永寧大海寨海螺寨當琮天勝寨小寨鼠羅 光世寨忠甸年各羊惱寨十五年安撫那勝天柱寨鼠羅鐵 柱寨香押寨平處天保寨金柱寨里托等處中甸高勝寨九 年安南叛亂坐調府兵集選征蒙兵部尚書毛
題稱分定哨道
命賞白金又得勝香水勝新寨天保寨勝保慕你那天高寨長 勝寨命長男阿目領兵得勝毛佉各鑛粗當來魯古以下又 安撫中甸干陶各伴以下立中甸天生寨随奉
誥命一道授中憲大夫世襲知府 嘉賜玉音輯寧邊境四字
公生宏治七年於嘉靖三十二年九月卒
正妻阿室蒙官名鳳氏睦係武定府鳳知府女
生一子曰高繼父職
誥封恭人 嘉靖四十年以子追賜
誥命一道授中憲大夫 正妻鳳氏為淑人

十五世考
知府木高字守貴號瑞峯又九江嘉靖三十三年建立你那 天接黃金橋四年襲知麗江軍民府本年得勝建立鼠羅那 水天掌寨立各以下歸服八年孤蒲賊衆來圍忠甸命長男 領兵救援殺賊有功蒙授三品文職照例差人赴京進
貢三臺允給廩糧十分馬十疋
誥命一道授亞中大夫其褒辭畧云誠心報國割股奉親化行 邊徼威振北蕃以德其名忠孝兩盡因才而譽文武兼全兹特 陞爾官居三品位列九卿永為喬木世家云云
誥封正妻為喬木世家隨夫受職三品淑人
勅賜玉音喬木世家四字准建坊并賞綵縀表禮寶鈔六百錠 四十三年令長男阿都救援勝保寨前進鼠羅安撫磋各立 壓地寨又遣長男征討巴托各立等處叛賊孤蒲悉皆平訖
公生正德十年乙亥於隆慶二年戊辰卒
正妻阿室毛官名左氏淑人蒙化左知府女
生三子長男木東繼父職

十六世考
知府木東字震陽號文嵓又欝華 隆慶三年保勘襲知府 世職本年建立你那天喜寨六年你那利干毛相刀胡目自 身叩頭悔贖前愆又建立香水雷勝寨
敕賜西北藩籬四字准建坊及賞綵縀表禮寶鈔六百錠本年 親征剌秋光命長男阿勝統兵前進那其音你保等處斬叛 賊甚多五年蕃賊犯界你那毛佉各命長男阿勝領兵征討 賊將預聚數萬占據刀那丁思江口阿西集苴岩寨二處扎 營拒敵後力攻破斬賊首直擣巢穴兵至娘的果宗草那木 春干陶其尾阿西你王畧哨等處荒服地方悉皆平服七年 建立香水勝烈寨又立俸揚寨隨例赴京進貢奉
誥命一道陞授中憲大夫 正妻高氏封為恭人生三子
公生嘉靖十三年甲午於萬曆七年己卯卒
正妻阿室魯官名高氏𡢃係北勝州高知州女
長男木旺繼父職

十七世考
知府木旺字萬春號玉龍又神崗 萬歷八年保勘襲職本 年建立照可立習各天靈寨十年永寧會五所兵毀傷鼠羅 村寨二十七處親領兵殺退本年八月又親領大兵分軍前 至鼠羅刀立左所約領衆兵圍營殺潰解圍十一年西寇叛 亂助銄數千又親領兵殺進永寧攻克阿羅光立寨又建立 天佑寨本年征緬再助銄銀又建立香柱寨隨至剌他撫得 香水戟買羅相丈明原等一槩地方又建立卜瓦寶之寨本 年剌他西番暗結五所來圍香柱塞親領援急得勝本年蒙 廵撫蕭具奏給
誥命一道授中憲大夫正妻羅氏寧封為恭人本年建立照可 均魯瓦寨又建立你那三巴丁佉鐵鎖橋又修你那昭蒼城 又建立巴托卜習城緬寇圍困永騰親領兵前去救援遂終 於陣奉
皇帝誥云木旺性生忠孝才裕武文竭力禦蕃苦心守郡適值 王師西討不辭赤仄頻供當事叠旌中朝予誥因志存乎靖 亂遂身斃於臨戎九原增耀知陟降之在天百世其昌卜貽謀之 長世等語 崇禎四年以孫追贈二品給
誥命一道授封通奉大夫布政使職銜
公生嘉靖三十年於萬歷二十四年丙申卒
正妻阿室能官名羅氏寧係蘭州羅知州女追
封為夫人 生三子長子木青繼父職

十八世考
知府木青字長生號喬岳又號松鶴未襲職之先萬歷二十 年雲龍州力蘓刼五井司提舉皇塩作耗奉征南將軍黔國 公及兩臺明文親領兵隨征有功蒙獎花牌表禮二十四年 襲職管事二十五年順寧大侯州逆叛報助餉銀四千随例 進 貢蒙給
誥命一道授中憲大夫正妻羅氏春封為恭人隨奉文親領土 兵進征大侯州遂卒於軍後以子追封給
誥命封通政大夫布政使司職銜
皇帝誥云有賈勇率師捐軀赴義者尤廟堂之所亟予也爾乃 土官木增之父不得於身則得於子而身殞則名益彰靈異 實式承之服此休光賁乎泉壤等語公生隆慶三年己巳於 萬厯二十五年丁酉卒
正妻阿室加官名羅氏春係蘭州羅知州女
詔封夫人 生一子木增繼父職

十九世考
知府木增字長卿號華岳又生白萬歷二十六年保勘襲職 本年香水阿丈剌毛叛攻剿得勝次年又平香水好堯叛本 司代奏
欽依准襲祖職本年親領兵到忠甸平服干普瓦把托孤蒲等 率部投降又剿照可巴托殺賊得勝通詳三臺題叙隨例進
貢恭慶
聖壽欽賜及妻紵絲綵縀紗羅靴襪等項并給
鎮邊勅一道繼因遼陽大警銄銀一萬解京户部移咨兵部 會題蒙 欽加三品服色又差人赴
闕陳言十事 朝廷褒以忠藎
欽賜忠義牌坊吏部覆題
欽陞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 天啓四年告政致事又給
誥命一道并追封祖父母本年又助大工隨差奏為母節七年
欽准建坊表揚節烈 崇禎元年奉文領兵捕獲雲龍叛賊又 助京及黔銄蒙總督朱題請
欽陞廣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七年鶴慶捐修 文廟於鄉飲酒 禮學道敦請後入鄉賢十年恢復照可揚立吏部覆題
欽陞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
勅諭一道着於省城建坊以風勵諸省土司十六年劍川百户 李永鎮弟兄嘯聚弑知州本府奉文擒獲無遺解院捐坊工 用急充京餉在南都蒙
欽加太僕寺正卿隨奉
聖旨准太僕寺正卿晉階尋蒙闔族優加移司照會
公生於萬厯丁亥年八月十七日卒於隆武丙戌年八月朔日
正妻阿室于官名祿氏繁係寧州知州女
生四子長男木懿繼父職

二十世考
知府木懿字崑崙號台美自幼穎異愛敬渾全夙具胆識父 靜攝芝山公承襲崇禎九年番蠻必哩猖獗公承嚴命征服 後浪渠阿永年争職仇殺公奉兩院檄親征平復奉
旨將浪渠州屬麗江隨
授誥命一道封中憲大夫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職銜頒賜紵 絲表禮鈔錠隨賜匾額益篤忠貞四字者於省城建坊十六 年 廵撫吳兆元具 題歷來忠順不侵不詐緣由奉
聖旨准封父太僕寺正卿晉階賜位列九卿四字建坊至丁亥 年流冠夂亂搜掠歷代
勅誥牒物焚掠一空幸雲開見日適逢
大清順治十六年大師臨滇公爭先投誠於十七年奉
吏部頒給劄付一道麗江府印一顆公迎焚香百拜到任後 吳逆到鎮心懷不軌欲結吐番以為外援見地方防禦嚴密 着備土兵公秉正不從吳逆懷恨將元朝所賜鎮邊金印一 顆三台銀印一顆一併追去又將原管江外照可等處五大 地方割送吐番以為和好之計錢糧累公賠納至
康熙八年始蒙 撫部院李具 題豁免彼時滇省土司盡 授偽職爭換劄付以媚吳逆獨公寧死不繳留與子孫以彰 忠義吳逆恨甚拿赴雲南省城囚禁七載又將麗轄江内之 其宗剌普歸併吐番錢程仍累公賠納至
雲貴總督范任内具
題豁免所著功績雖未蒙議叙當時後世無不載在口碑至 壽愈耋耄四世一堂更非尋常比也
公生於萬歷戊申年五月望日生
康熙壬申年正月晦日卒
正妻祿氏官係武定府世宦女追
封二品淑人生四子 長子木靖繼父職

二十一世考
知府木櫾字君章號治安靖之胞弟堯之生父也因靖撫養 堯為應襲公素性沉静惟知誦經拜佛世務人情度外置之 而已
康熙十一年靖故堯應襲職不忍令父獨無 恩榮援兄終 弟之例詳 廵撫雲南都察院李具 題頂襲蒙准所請於 本年承襲公雖受職地方内外事體皆壹辦理在任六載地 方寧静公得安其淡漠之天至 康熙十九年因患痰濕告 替還堯致仕
公生於崇禎元年正月十五日子時生於 康熙甲申年七 月十五日亥時卒後於 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咨遇
覃恩子堯具文詳請追封隨頒得
誥命一道授中憲大夫世襲麗江府知府
母羅氏慶係蘭州土舍親女
誥封恭人 生十子長曰木堯頂襲父職

二十二世考
知府木堯字中嵩號華嶽公秉性忠孝剛毅多才及至承襲 不忍令父獨無 恩榮具文申詳援兄終弟及之例讓父邀 榮具 题准襲褒嘉大義榮膺六載隨請告休時吳逆虎踞 滇省公不從叛查明夥黨密遣頭人入蜀赴
勇畧將軍趙 軍前投誠蒙給密諭優賞獎勵公遵諭即調 夷衆於邱塘關砌墙堵禦 康熙十九年又奉 鎮守建昌 總鎮王將軍標下副總府王密諭公速調土兵二千共圖進 取又奉勇畧將軍雲貴總督趙諭已知忠義再圖首倡自當 議叙又蒙
欽命定遠平寇大將軍固山貝子温諭旌獎賫賞隨於康熙二 十年内題請優叙頒給印信給牌一張令其料機務仍着小 小心防禦後復奉諭云該府啟稱足見懷忠抱義為
國効力之心今大兵前往楚雄進勦該府即點部兵共相協力 擒殺適有逆黨胡國柱等七人統兵萬餘奔潰至麗欲潛渡 江鉤引吐蕃復出為患公着人詐指路途密諭野人埋伏江 外親身領衆捕殺國柱等見兵馬俱斃計窮自盡所獲器械 報明
固山貝子王訖隨奉總督部院蔡具題承襲於 康熙二十 三年四月内
吏部頒給麗江府世襲土知府號紙乙道因患痰濕告替與 嫡男木興其功雖未蒙議叙而名揚四方忠孝已伸臨終將
各
憲印信文憑一束交與長子以為子孫倡義
公於順治丁亥年六月初六日辰時生於 康熙戊子年八月 廿八日戌時卒
誥授中憲大夫世襲麗江府土知府 正妻高氏寧關姚安土 同知親女
誥封正四品恭人
生子八人次子木興襲父職

二十三世考
知府木興字維新號雪城公生而穎異博稽羣書及長通達 政務尤工於詩字時雲貴制軍蔣見其詩字屢命以吟題錫予 往來甚蒙優渥於康熙三十一年 吏部頒給劄付一道頂 襲父職上任捐創 文廟設立義館康熙五十九年師出西 藏公克承忠義報効心殷詳請挑選土兵二千隨征進討奉 兩院憲牌先俻調一千委公總理軍務親領五百名幫安台 站搭造橋船偵探鄉導護理糧餉再給應襲木崇隨征遊擊職銜 劄付一道領土兵五百名隨師進征另在
欽差大人伍 標下聼遣以作先鋒搭橋開路奮勇直前公至 剌普地方擺台人巴松阻路土兵殺之搜獲所躭擱公文行
至阿墩子地方始知擺台巴松係川督年心腹人驚惶之時 又接獲雲貴部院蔣密諭抄發川督年 捏詞具
奏一案驚悸得疾漸加沉重拮据到家病故子木崇在邊餐雪 宿露亦染寒濕遂成浮腫之症及至回師不可醫治父子相 繼為
國身亡軍興効命以來懷忠抱赤之誠承辦呼應之苦雖未蒙 議叙至今嘖嘖人口古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公父子其殆 庶幾乎
公於康熙丁未年三月十三日子時生 康熙庚子年十一 月初九日辰時卒
先於二十四年恭遇
覃恩得領
誥命一軸授中憲大夫世襲麗江府土知府
正妻陸氏隆係武定府陸氏宦女無出撫養血姪木崇 木 崇妻高氏成玉係鶴慶土司高女亦乏嗣

二十四世考
原任知府木鍾字雲林號永茂堯之嫡四子也繼兄職公自 幼純雅賦性友愛於康熙五十九年軍興西藏胞兄血姪勤 勞効死相繼物故閤府舍目耆民等公保繼襲接辦軍務竭 力報効隨奉 雲貴總督部院張准委管理土府事務僅四 十餘日遠支族人阿知立等因興崇繼心生覬覦首衆為謀 捏控胞兄任内五虎十四彪頭人指公攤派事案詎雲貴總 督高與川督年公有舊受囑復巴松之恨因此具 題改設 歸流以土府易流府流通判換土通判委初任麗江府楊 盤查視事反以首從唆訟等人用作六房鄉約復將公遣發 至劍辦納錢糧軟困禁比復着掌案追去巴松前沉擱公文 數束並祖遺田册憑據卷宗等項盡行焚毁幸正配高氏頗 識翰墨曾將
勅書誥命及各 憲功牌諭帖謹慎藏匿夫卷宗已毀報出興 崇任内軍需虧空萬有餘金等語竟將祖宅田產變賣填補 公在劍陽聞知家產破散飲食不進竟成𤹪疾甫迎到家病 故計公委任數日之中危疑憂患内外交攻以致朝夕扼腕 竟含淚而赴九泉矣
公於康熙丁卯年七月十七日亥時生 雍正乙巳年七月三 十日亥時卒 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恭逢
覃恩誥命一道追封為
特授正六品承德郎 正妻高氏壽係姚安高同知女
封為安人 生三子長子木德繼父職

二十五世考
木公諱德字芳盛號念祖雲林公之長子也雲林公襲府職值 遠族阿知立捏控案隨 蒙改設勒將產業變賣抵項前代世 積搜求一空雲林公遂至無家署理府四十餘日尚未任通判 新職抱恨而沒時芳盛年甫九歲遭家多故𠙦𠙦孤苦繼襲通 判新職室如懸磬貧乏難堪幸而聰穎天授英哲性成授業於 石屏進士萬公諱咸燕者勤讀詩書洞晰講義依嫡母高氏珍 藏案宗事由查考舊籍那惜資斧先恢復些微產業以供衣食及 長胆識兼優通禀各憲申訴改設苦情省城往返數次勞心竭 力不過艱險盡瘁感格幸蒙 督憲
請 部議准給還土官莊租米京石壹百伍拾石令赴府倉四 季支領始有以供朝夕繼又恢復永北橋頭剌寶等莊自行 徵收辦納錢糧而不失末秩體統凢此皆沾 上憲之深惠 而荷
盛朝之隆恩也繼則捐修
玉音樓為朝賀公所以昭忠也葺家堂復勲祠之舊以敦孝 也將祖遺銅器變價助士子鄉會之路費以重維桑而興 文教也重修堂構竹苞松茂匠心經營百度俱舉是起衰 振靡之傑也公為人根基樸茂器量宏深克勤克儉有忍 有容不言人短不矜己長謙和可挹持重不挑且勤學好 問於經史易象諸言殫心研究傍通星評相術地理各家 自卜塋地叶吉牛眠晚年恒以琴書自娛優游頤養享清 閑之福壽躋六十四歲公生於康熙甲午年四月初四日午 時終於乾隆丁酉年六月初七日辰時
誥授承德郎世襲麗江府通判 正妻高氏順英
係姚安世守高厚德姪女
敕封安人 生二子次名秀頂襲 父職長子名坤在庠年二 十病故

二十六代
木秀字鎮岳
生
死

二十七代
木睿
生
卒

二十八代
木漢字映雲 上年
生
卒

二十八代
木漢字映雲
生
卒

二十九代
木景字景陽號曙東
生
卒
三十代 木蔭字椿庭生同治壬戌年卒民國八年
三十一代 木標字建儀號伯藩生光緒甲申卒民國十七年
三十二代 木瓊字佩明號紹藩生於戊申年二月初二日卯時
三十三代 木松奎民國十八年十月初七日申時受生己巳
是正本文麗江世襲木土司厯代記錄文
原文麗江木土司之宗支所有木之印信已盖明立此為據
雲南迤西麗江〈民國二十年陰厯三月二十七日 一千九百三十一年陽厯五月十四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