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東谿遺稿/卷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上 東谿遺稿
卷下
作者:宋晦錫
1929年

附錄

[编辑]

墓表

[编辑]

有明朝鮮宋晦錫字希文其先恩津人大父時烈成 均生員父基泰曾爲郡守母李氏。中宗大王六世 孫其父挺漢官同知敦寧府事晦錫生於崇禎戊戌 禀質淸明正直生三十八月喪其母旣葬問曰母氏 何歸余告焉則取其母食器抱持曰戀母戀母余泣 而歎曰此可驗爲堯舜矣有藝學廿六魁鄕擧越明 年又占京試是歲病痰疾越五年戊辰十月五日卒 常愛余甚至甞從余栫棘海上色尢怡怡暗涕漣如 矣俄以事略歸己未夏忽聞鑴積白。上殺余將有 後命蒼黃南走謂其妻曰吾不忍見祖父受命吾志 決矣吾死以伯氏子某嗣我及至海門主將畏鑴積 不聽入欲自經於林木主將惻然許入旣至鑴積計 賴聖明不售其後餘孼復踵舊轍矣晦錫疾旣革謂 余曰祖父斥詖淫太甚雖爲世道計獨不思明哲保 身之道乎余曰退之有言若使道由愈而粗傳滅死 萬萬無恨退之猶如此况不見鄒辯閩壁乎應曰然 然則子孫與有榮矣嗚呼不聽其言今至於此死者 有知必爲飲泣矣嗚呼晦錫爲余決死而吾血泣五 月猶不死可謂頑然如石矣然悲亦不幾時矣吾以 此自慰而慰其孝心焉其妻李氏畏齋相公端夏女 男曰婺源女曰坤亨墓在水原萬義里尋伊洞東去 其母其祖母李氏墓五里弱余以朱子訓不用某山 某水之說而只取程子土色之光潤焉己巳仲春祖 父配 文正公己巳耽羅途中寄子同樞公書曰吾欲於 今春刻樹小表於晦墓矣今已意阻矣來時屬學 姪求石於俗離盖其石品如玉雖小可以百世不 磨矣須與通議也文則已成而授疇矣

行狀

[编辑]

亡弟晦錫字希文我宋系出恩津鼻祖大原高麗判 院事入我朝有諱愉當。太宗朝隱德不仕號雙淸 堂高風峻節人無得而名焉五代祖諱龜壽官奉事 號西阜與弟圭菴先生麟壽居喪有白鷺巢廬及與 妹婿成東洲悌元同居講學時人號其居爲三賢閭 高祖諱應期儀賓都事贈左贊成娶正獻公李潤慶 女生評事贈吏曹叅議諱邦祚及奉事贈領議政諱 甲祚評事公以淸名直道大爲士友所推服奉事公 當昏朝時以新進士獨拜。西宮禁錮多年。仁祖 反正即除官褒嘉評事公生諱時瑩大君師傅甚有 重名嘗以新榜率諸生請從祀栗谷牛溪兩先生家 君以師傅公第二子出後我祖考尤菴先生先生即 奉事公胤也先妣李氏。中宗大王六世孫高祖諱 珵河原君實。宣祖大王母兄也曾祖諱引齡唐恩 君祖諱潡凝川君考諱挺漢同知敦寧府事此則內 外家世系也亡弟以。孝宗大王戊戌三月十二日 生于社稷洞外氏家淸明端秀是年秋祖考承召在 京亡弟甫晬祖考常置膝上亡弟已知愛慕祖考甚 奇之四歲先妣棄世祖妣李夫人率歸懷德鄕家數 問母氏何在又至几筵之前瞻望祠版且撫遺器曰 此吾母之舊物傍人爲之掩涕王父母最鍾愛亡弟 性又警悟六七歲祖妣甞携而覲親或有相私語議 家君者亡弟輒怒泣求去長者曰此不可以小兒視 也稍長又隨侍王考左右使令應對賓客未甞有子 弟過又囊篋瑣細無所遺漏甲寅以後王考北謫南 遷終至栫棘于海島亡弟痛泣憂邊如不欲生甞隨 至巨濟以命乍歸砥平之婦家俄聞有極律之論走 歸島中時相使統制使阻絕海門俾斷徃來人亡弟 至門外不得入仰天號泣曰此豈人理耶吾不忍到 此還歸無寧自決於此主將聞爲之惻然而許入亡 弟旣至與余朝夕待側怡愉自適退則默禱于天庚 申王父蒙宥歸田亡弟遂從余復理擧業甞與金監 司萬吉崔叅議奎瑞爲文會于山堂出言措意明白 精當金崔二公亟稱之以爲其成名必在乃兄之先 癸亥與余同赴鄕解遂冠多士明年又占京解旋遘 奇疾沈痼五年竟以戊辰十月五日不起嗚呼痛哉 亡弟孝友甚篤當丙辰丁歲時論益急祖妣憂煎 病遂劇亡弟日在側其所以慰解娛侍者靡不用極 祖妣爲之勉進粥飲與藥物及喪哀戚甚甞以不得 終養爲至痛家君常善病又齒牙早傷亡弟常盡調 適之節雖於病中必令其妻供進甘脆之物亡弟始 就醫于京裡頗得藥效以王父在鄕不堪定省之久 曠欲歸侍膝下行止水原先墓下留調其妻請上謁 于祖妣及先妣墓亡弟曰不可昧然拜謁遂草祭文 躬率其妻與子女拜省其文叙其不及以妻子奉養 至痛在心之意仍俯伏涕泣良久遂致感傷自戊辰 夏添得泄痢之症病勢日加凘鑠益甚王父與家君 日夕煼煎至忘寢食亡弟每以貽憂爲痛迫乞無數 臨視少自保惜以安病懷至死諄諄若譫語者皆在 於是嗚呼天胡不仁竟奪其生使老親及弱妻稚兒 竟抱無涯之痛耶况至今日慘禍又及於祖考如使 亡弟而在則必將决死下從必不如吾輩之冥頑苟 存也是則生者不足喜死者不足悲也亡弟識度疏 朗論議正直王考每許以知己又計慮周詳父兄有 所爲必與之謀焉亡弟性喜施與於人必盡誠款各 得其歡心雖賤隷婢僕亦無不愛戴以故生而無怨 歿而悲之其事諸兄各盡其道愛一妹忒甚常願同 居其在京也必迎置家中共其衣食仍以相愛𬀼其 妻其妻亦爲之盡心盖以其失恃最早而先妣之所 眷戀也吾家貧甚其婦家亦然而亡弟平生未甞爲 苟且非義之事其妻每以衣服之不備爲憂亡弟欲 探其意試問曰某人於我盡欲貨其布減其半佑於 君何如其妻曰吾家素淸貧未甞爲市利不願也亡 弟笑曰姑試君耳此足以爲吾妻也亡弟筆法神速 精好旣病王考猶令寫其所製文字亡弟輒倚枕放 寫須臾而盡王考益歎其才戊辰夏亡弟氣息綿綴 聞李鴻山之亡病中亟草祭文王考見之嘉尙謂不 肖曰使汝爲之未必能如是也畏齋相國則曰寧有 病勢垂死而其文如此者乎嗚呼使亡弟而無死則 必能克繩祖武大振家聲也無疑矣而門衰祚薄遽 閼遠圖天乎天乎尙忍言哉戊辰十一月家君與諸 兄挈其柩將葬于水原萬義先祖妣墓下旣穿壙遇 石不克葬改卜于先塋西五里弱尋伊洞子坐之原 以己正月廿九日窆焉王考將自爲文以表其墓 又請畏齋相公作埋銘事未及成而大禍旋作王父 於海中僅成文字在紙相公旋亦下世旣滋筆而未 完今者弟婦朝夕乞死願有以先就幽誌余乃抆血 略叙其事行如右謹以家君命敬請于子三令兄續 成相公之作掩諸其幽以少塞老父諸兄孀婦罔極 之情惟令公特垂哀愍俯賜釆納不勝幸甚弟婦李 氏即畏齋相公季女生一男一女男曰婺源女曰坤 亨庚午仲春仲兄疇錫涕泣書

墓誌銘幷序

[编辑]

崇禎紀元後六十一年冬恩津宋君希文卒尤齋若 先生悼之甚旣自爲其表陰記又以埋幽之文託於 我先季父畏齋公文未及脫草越翌年春世禍作先 生南遷先季父方束裝待行遣而遽以疾終于寢是 歲六月先生竟不免焉嗚呼天耶人耶胡忍是也先 生之喪旣葬君之兄修撰君錄君事行爲狀以先生 所曾託於先季父者託於畬曰吾兩家不幸至此竊 聞先畏齋公半稿在焉此君責也敢以請畬義不忍 辭旣敬諾而神又降之茶毒嗟呼畬之生不如君之 死久矣後一年修撰君又歿獨畬以頑故存至今嗚 呼畬尙忍而爲是銘哉悲乎悲乎謹按先季父遺草 曰尤齋宋先生有嗣子曰錦山郡守基泰郡守有五 丈夫子其季曰晦錫字希文母李氏同知敦寧府事 挺漢之女同敦即德興大院君四代孫而主其祀者 也以戊戌三月十二日生君四歲李氏歿先生憐其 幼無恃親自提育鍾情特甚旣長丰秀英釆動人端 夏出入先生門下常目屬奇愛之乙卯春以小女歸 之時士禍大起先生賓謫自北而南至于栫棘海島 君每趨省備甞艱險歸輒省家于余所時余同罹禍 網黜處砥峽與君相守於寂寞之濱歲常數月情好 益篤又見文詞贍敏筆法遒逸居常談論臧否雖晳 色笑而親以此儕流咸愛重庚申更化君始留意擧 業癸亥魁湖西鄕解屈於省試甲子秋復中解額君 疾已作不復赴省試矣先生聞君病劇自懷川匹馬 疾馳五六日來見大耋之年當嚴冬作此行遠近聞 者感動時君病在殊域而先生亦病寒彌留自。上 醫問絡繹君病亦以太醫投藥得以少甦病根猶未 祛明年就醫京師是冬轉歸懷川先生日夕躬護視 者又三年百方治療乍間復苦戊辰秋添得泄痢十 月初五日竟至不救十一月返櫬于水原萬義之先 兆將葬先生又遠臨門下多士來會而遇壙中有石 不果窆更擇先山數里地子坐之原以己巳正月二 十九日永窆君甞欲卜居于驪江僑居半年返魂於 舊寓以爲孀婦歸覲父母地將返几筵于懷川而先 生奇禍忽作有耽羅之行矣先生爲君遍求知舊挽 詩文谷作哀詞有曰炯然其資淸以淑只擩染典訓 飫耳目只種學績文日開益只明乎好惡分臭色只 孔門詩禮期有續只餘事科第可髭摘只此可以見 君見許於諸長者矣余別君五年但續音問每見筆 札無異平昔去歲五月余喪姪子留君與姪子最相 善遠致奠酹爲文而侑之其文特奇余以此恃君病 必回春終遠到矣豈意數月君隨而溘然耶君歿後 先生寄余曰渠淸秀之質特異凡類又其性情直亮 好惡分明其文才俊逸特其餘事耳以故祖孫相謂 知己豈謂先我而逝使我抱無涯之痛也嗚乎遺草 所書止此篇雖未完其已盡之矣先生又與畬書曰 渠氣淸而性剛期望而將以死者實在於此今焉已 矣更使我何爲哉噫後之人不知君者宜於先生乎 觀焉以先生而期許於其生慟惜於其死至此者夫 豈徒然哉修撰君之狀又曰君甫四歲喪先妣在祖 妣所日問母氏何在又至几筵前抱持遺器曰此吾 母舊物見者掩涕六歲隨祖妣于他所或有相私語 議家君者君輒怒泣求去長者曰此不可以小兒視 也稍長一隨侍顧考應對左右未甞有子弟過甲乙 之禍君在婦家聞有加律之論走歸島中主將希時 相旨塞海門不聽入君仰天號泣欲自決主將聞爲 之惻然許入此又修撰君之所見而先季父所未及 悉者也盖君之至性自幼如此嗚呼惜哉有一男曰 婺源始授室一女未行修撰君名疇錫銘曰 化運淆漓世旣叔天有難必數以局爲善不福而罹 酷嗟哉希文禀淸淑早失所悖孺慕篤大老置膝躬 鞠育握珠英英光溢目甥于畏齋舘貳室神駒氣逸 汗已血嗟生不辰遭艱阨海島栫棘投黃髮君奔自 陸路又塞仰天一號悍夫革日月孔昭歸赤寫吾塗 始闢吾藝績一擧冠塲多士伏鴻漸雲逵視咫尺命 矣柰何有斯疾二竪沉沉醫技竭秀而不實理莫詰 何畀之豊而奪速外和內剛秉正直旣擩旣染仰模 則祖孫知己將厚託消長互乘斯道厄鬼神其惡助 為毒風霜方厲蕙先折國瘁家殄禍斯烈天道循環 復今日善惡之報不終忒鬱鬱佳城舞鳳麓大老爰 卜兩世宅新阡孔邇安體魄子孫蔭注種必穫大老 有記于墓石君爲不朽垂無極續銘玄隧志余戚乙 亥孟夏友人嘉善大夫戶曹叅倒兼弘文舘提學同 知經筵事。世子右副賓客李畬誌

祭文

[编辑]

維崇禎戊辰十一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亡弟希文 之柩將引向于萬義先墓下其前一日辛巳仲兄叙 九含哀致誠哭奠于柩前曰嗚呼痛哉天胡賦君以 淸明愷悌之質而厄君以奇毒沉痼之疾苦惱其身 體夭閼其遠圖使我老祖病親兄弟妻子抱無涯之 痛哉茫茫彼蒼此曷故焉豈世道汚濁不能容淸秀 之氣耶抑門運衰薄不克保興家之子耶惟我兄弟 命道奇釁早違慈顏痛毒哀隕獲罰之日君始四歲 自吾以下皆在童丱王父與王母哀愍鞠育而於君 則又不啻辛苦慇懃幸而至於成立各有妻子雖至 痛常切於所恃而湛樂亦洽於無故矣孰謂今日君 先奄忽長逝耶嗚呼君於雁行其序最季儀容性質 克類母氏白眉之稱常在於君家庭之踵愛門戶之 期望亦莫之或先也天胡不仁奪之此速嗚呼甲乙 之歲世禍滔天維時王父北謫南遷困于瘴癘者首 尾六年逮移海島則防禁隔截一家團聚亦不得自 由君自砥山號泣奔赴彷徨轅門之外備甞危辱之 狀艱難入來待奉怡愉惟我與君最久相守日夕唱 酬默禱神祗幸而天日重明奉歸家鄕君又與我重 理鉛槧東西提挈未甞相離鶴雲炎潦神勒淸秋政 苦食淡交相勉勵引掖之工我雖差先警發之益君 實多焉朋友之同業者亟稱君警切精當謂君成名 必在吾先吾亦期君之先我騫騰誰意一疾爲祟沉 綿五載霜歸未展鵬翼先摧也哉嗚呼君之姿禀之 粹美才華之俊拔宜不止此而竟止於斯所謂神者 誠難明而理者不可推矣安得不呼天而寃痛也記 昔癸亥之秋吾與君同就鄕試君能裒然占一頭地 終屈於會圍而不以爲歎者以君非小成者也逮我 登第君有異夢深以自負吾亦期君之必踵我而大 闡矣曾未幾何遽嬰奇疾屢濱危境旋獲小可雖肌 肉消脫而神精愈朗以此相慰日望回蘇及至今夏 疾勢順進而然猶不爲深憂者以君之才氣徵兆必 不止於此故也天乎人乎終胡至斯嗚呼我性踈拙 濶於世情乍涉名途動輒顚躓君資通敏縝密周詳 常意賴君相助庶免咎悔今其已矣誰復恃依嗚呼 君甞自危其病欲就醫藥於京裡而唯其眷戀王父 不忍離去嚴親及吾兄弟各拘事故又不得相守長 夏空齋獨自呻楚心氣不平食味漸却瘦鑠滋甚轉 輾至此及至病勢之不可爲則雖欲上去亦不可得 矣至今追思多有遺憾此無非吾等不能篤友愛之 道未克盡人事而然雖云天數曷勝悔恨嗚呼君於 病裡常以萬兒爲念躬自致督至損神氣而吾不能 替任其責使君安意調攝及至今日又不免貽勞於 王父環顧幽明慚負實多鴨呼君之仁孝之行實罕 儔匹而待人接物曲有恩義處家交友各得歡心使 君而無死則必能勗率子姪大振家聲而今遽冥然 漠然都忘萬事至使弱妻穉子無所依庇老祖病親 如不欲生君目亦安得瞑耶嗚呼儀形乍隔己不堪 其戀繆歲月逾邁將何耐其耿想天長地久此慟曷 極今將引君之柩進向萬義窆于王母與母氏墓下 魂魄相依庶慰君之孝心骨肉相隨亦精靈之不孤 言至於此心肝摧裂嗚呼哀哉

[编辑]

維歲次戊辰月日外舅德水李端夏謹遣子𧀯以薄 奠荒辭代告于外甥恩津宋秀才希文之靈筵曰嗚 呼哀哉余忍爲辭而哭君耶昔余出宰龍安時謁老 先生于黃山寓次君年甫六歲而英秀異常先生憐 君幼失所恃親自提育常置座側余固己心愛之及 余再遊懷鄕及華洞也或與君同處情義益深君旣 長成先生猥求婚於弊家遂以小女歸之方當世禍 滔天之日先生竄謫自北而南至于栫棘海島中余 時黜處砥鄕每送君千里覲行爲之銷魂更化之初 兩家會于京洛纔過一年余又顚沛還鄕女子以病 滯京又與君相別憂愁六七月復會驪江仍同入峽 自是或別或會而君有卜居江峽之計庶幾此計之 成鎭長相從矣甲子秋君自京下來忽得奇疾經冬 乍蘇而病根猶深就醫京師余時上洛與君同寓於 東湖初秋余還上游君先入城力疾來別于江頭厥 後不復相見而君亦挈孥轉輾返于懷鄕四年之間 但以音書替面而君病百藥千方終不見效然君相 識咸謂君資禀氣像必非窮夭者余亦每見君筆札 無異平日今夏余哭宗姪君遠致奠酹觀其祭文文 辭亦奇余心恃此冀其早晚快復復爲完人何知及 秋添得泄痢數月竟至不救天道之不可問有如是 耶噫君貞亮之性峻爽之姿文詞之美筆法之妙其 得於天者若是其厚而家禍五六年不得赴擧逮遭 淸明纔以魁鄕試一鳴又屈於覆試其明年連中解 額而病已作未赴省闈一名無成三十一而夭其厄 於天者又何如是之偏耶先生於君鍾愛最深救護 至情宜亦感天而竟未蒙佑無非此身殃禍積重旣 喪長女又及於小女而喪其所天也余奔赴國恤仍 爲朝命所拘行止不得自由君之歸櫬到先山百里 之地而不能徃哭將自山陵留疏徑退而此行亦難 迂就見君入地幽明慚負尙何言哉余本有心疾自 遭君喪悼死悲生病日益甚惟願速死與君相從於 地下而已心慌神亂爲辭亦不能盡情嗚呼哀哉

[编辑]

維歲次戊辰十二月庚子朔二十三日戊戌外舅德 水李端夏再致薄奠遣𤲸子代告于外甥恩津宋君 之靈筵曰嗚呼余聞君訃而未成服也夜夢君來我 道巢入我衡門余認君已沒而喜其復生下庭執手 未及相語而驚覺則夢也仍念君辱爲我女婿當患 難之時與余同甞艱苦於峽村豈君精魂有所未忘 而先到於此耶又伏念老先生曾寓驪江旣去而留 君仍居過一冬君與邑中士友同業爲樂仍欲卜居 於江峽之間有買田營生之事此亦先生甞聞市南 之言欲令子孫居于東峽有志而未就君之此計盖 本先生之志非出於私意也余推是意望君葬後返 魂於驪江舊寓過卒哭後仍令女息奉君几筵來在 父母之側禮旣嫁之女有父母則許其一歲一歸寧 而兩鄕隔濶又以君病沉綿女息之未來覲且五歲 矣到今又不得相見則父子情理俱非所堪且未亡 人徑情直行朝夕將死旣死之後則二幼穉子女亦 何以收育也女息歸我之側日聽父母開諭之言倘 入生道庶幾保有二孤遺孤兒長成則君之貳身猶 在世矣君之初喪魂氣入我夢而來我居者豈以是 耶故余即以此夢告于先生且請返魂於驪江而先 生不許盖以妻親主喪爲嫌也余亦粗窺禮書豈不 知妻親主喪爲背於禮意也以驪江爲請者盖欲避 此嫌也君之葬後尊公若君之兄弟與君几筵同來 旣過卒哭則主喪自得正禮卒哭後有故則奉凡筵 移往他處亦人事之所不能免移徃之所豈必以妻 家爲嫌也又以此意反復懇乞于先生始蒙許返驪 江而余奔赴國恤自山陵陳疏徑退病甚還家作一 僵屍不得出迎君返哭玆復替奠一酌告此衷情嗚 呼哀哉

[编辑]

李畬

嗚呼哀哉惟君性剛而裕氣厚而淸先生懷裡所最 鍾情憶始相見君未及童知有異聞嶷然其容及至 精親情好益篤友朋之契兄弟之樂情傾意倒相視 懽然驪湖之陰山水明妍念昔先生杖屨來住柴扉 咫尺丈席朝暮吾鄕此事百年難再先生旣返尙留 君在接籬來徃臨岸嘯咏方謀一廛永托三逕世運 旣季禍福理爽芳蘭易萎嘉樹難長嗚呼希文奈如 之何一臥五年罹此奇痾世乏良醫藥又迷方載病 栖遑京寓湖鄕嗚呼希文而竟至此江村僦屋君所 曾喜返以魂車寡妻孤兒觸目酸咽陳跡依依虞哭 未卒巨禍斯作旋送君筵移就東谷蜮弩方肆崗炎 愈烈上天瞢味靡所因極山頹樑折日月晦色吁嗟 默默而有此酷况我兩家運氣相連季父捐背數月 以先想應今日娛會重泉君侍其傍以左以右回顧 斯世如視弊屨後死如余疇仰疇依茫茫穹壤痛兼 公私親疾彌久情迫侍湯加麻赴哭亦且不遑含恨 無窮結在中膓今造君筵少洩吾悲嗚呼希文有知 不知平生一盃意溢言終君如不昧庶鑑此衷嗚呼 哀哉

哀辭

[编辑]

金壽恒

二五交運美惡錯只受氣之類宜偏駁只間值精一 數則局只隆古猶然矧衰叔只巋乎大老禀光岳只 鍾美堦庭叢蘭馥只君惟白眉最挺特只炯然其姿 淸以淑只幼而失恃大老鞠只辛勤喣咻出入腹只 婆娑娛弄珠在握只周旋几杖不違側只擩染典訓 飫耳目只義則師承恩母育只旣育旣長嶄頭角只 甥于畏齋氷暎玉只種學績文日開益只明乎好惡 分臭色只譬木培根佇聳壑只如驥學步認絕足只 斐然成章曺偶伏只出遊場屋冠解額只孔門詩體 謂有續只餘事科第可髭摘只庶張吾軍進塗闢只 命矣不幸遘癢瘧只沈綿久執殫藥石只謂神孔勞 必瘳復只天之不仁鬼肆惡只旣賦之厚胡奪速只 秀而不實理難測只皤皤黃髮撫棺哭只弱妻攀號 行路惻只搖搖飛旐引素帛只去此庭闈就窀穸只 緬彼隋城萬義麓只歸依先兆異嬴博只念余通家 情好篤只孰無傷虎莫我酷只不才言子舐厥犢只 他心余忖腸寸鑿只然有一說差慰釋只年逾而立 豈曰促只有子克肖岐且嶷只嗇躬裕後報必食只 方之我兒亦旣福只我願大老勉節抑只母俾逝者 孝思戚只興言及此我淚滴只楚些送哀不成曲只

挽詞

[编辑]

金壽增

衰周得仲尼元氣少餘儲所以顏氏子三十不踟蹰 氣淸知數局斯歎發程朱大老磅礴下夫君禀質殊 天將俾繩武何遽夭半塗嗚呼江夏姿早聞三字符 詩禮固所有好惡分錙銖以玆衞父師選鋒開迷衢 斯人而不幸與善理有無鍾情豈徒然喪予嗟道孤 蒼茫哭麟際淚結抱中珠有聞皆短氣矧玆傷虎徒 逢君記逝冬玉色長者隅高山旣嚴巖可念停鶯梧 誰知歸葬地談笑舊所於窮泉掩龍章君子慟何如 題挽慰還封攪我猿膓枯

[编辑]

金壽興

□□君有疾沉綿淹歲時今秋益危綴願見京洛醫 醫行未云幾已驚幽聞隨君旣聰明到亦有仁孝資 煌煌靈芝瑞未秀忽先萎爲問造化翁斯理邈□□ □□函丈書披緘多苦辭謂子癸丑慟正我今日悲 吾亦執書泣不覺涕漣洏以君分甘戀反傷含飴慈 至性本不昧君其知不知天寒歲律暮倐催嬴博期 君□□親愛去去將何之哀哀蒿里餞川塗不可追 忍見白璧埋行路亦淚滋何以慰老人聊寄輓歌詞

十首

[编辑]

外舅

昔我初從長者時看君英釆秀孫枝猥將寒女葑菲 質榮媲賢郞玉雪儀 天姿貞亮類先生筆法詞鋩衆亦驚庶幾立揚爲國 器亦將成就紹家聲 士禍那堪說往年先生北謫又南遷嗟君千里歸寧 日幾度臨分恨不平 重會江城與峽村將謀卜築計辛勤西湖乍返魁鄕 解一日高名萬古喧 我自東湖溯上流君猶力疾送行舟各歸鄕里仍相 隔倐忽光陰四見秋 一疾沉綿五載中名醫投藥技全窮其才尙冀終能 展否運還須極復通 大老鍾情最子身慈誠應復感蒼旻只緣此漢愆殃 積禍及東床夭玉人 今君歸櫬返先丘一哭相迎不自由最是重臨昔別 地膓摧淚盡大江頭 未亡人挈二孤遺女嫁男婚復幾時會向驪江成宿 計君靈隨徃倘安之 若使君生若女死也應悲死不悲生有人已解吾心 事十絕荒詞詎盡情

[编辑]

閔鼎重

爾之生也若有爲純明開悟出凡群出入孝恭行早 就餘力學文志亦勤知爾才識應大展且喜氣槪張 吾軍邇來相別十餘年消息傳時期望殷蘧然疾風 摧玉樹可惜芝蘭賸餘芬大翁臨撫膓欲斷崩城晝 哭那忍聞我欲一言告大翁願向玄龜問戚欣

[编辑]

南龍翼

過庭詩禮本來敦餘事文章闡解元君子抱孫蘭㝡 茁名門擇婿玉仍溫三年病痼終仙化兩相書傳各 淚㾗賦與旣豐何奪速茫茫天理欲無言

[编辑]

李翊

憶從楓嶽辦淸遊當日同行問是疇吾友督郵携令 子妙年文雅出凡流方期鵬化滄溟翼誰意霜凋玉 樹秋遙想白頭函丈痛可堪臨挽淚盈眸

[编辑]

李翊相

宿昔尋常接偏憐秀骨淸能遵賢祖訓佇繼乃家聲 夭歲今雖情孤兒後必榮松翁乞藥札披見更傷情

[编辑]

李之濂

天賦純明質家庭詩禮敦騏驥方展步薤露忽晞㾗 幸有孤兒嗣應知餘慶存英標那復覩題挽更銷魂

[编辑]

宋奎濂

英姿何處掩泉臺浮世光陰〺一纔鸑鷟奇毛元異 瑞驊騮逸足豈凡才文星半夜還先落玉樹方春遽 已摧靈爽千秋應不散晴霄長與月徘徊

[编辑]

金宇杭

詩禮家庭學純明拔華才紫芝嗟未覩玉樹遽先摧 有子差堪慰無年㝡可哀隋城遙入望題挽一沾腮

[编辑]

李喜朝

恩津宋君希文以。崇禎六十一年戊辰冬十月 日卒於懷德之板橋村其友延安李喜朝在靈芝 山中聞而慟曰命矣夫斯人也而至於斯矣未幾 尤庵老先生以挽幅來曰孫兒氣質淸明心志正 直所期望者不淺矣不善之積殃及無辜益不勝 其痛寃幸爲我賜一誄詩以慰孤魂兼以覆其遺 孩也余執書痛哭不覺聲淚俱竭噫希文實有高 世之才過人之行使其享之以年則必能有所樹 立成就以大慰父兄朋友之望者而今不幸短命 死矣聞其歿者即不論識與不識莫不爲之傷惜 嗟憐而顧余尤有甚焉者昔在戊申之冬余年十 四始以先君子命拜先生於東門之外希文時在 側而少余三歲矣余見其氣骨嶷然己目屬而心 寄之及後出入漸久而知希文之爲人益詳盖聰 明博治樂易豈弟人也希文昆仲五人皆待余不 鄙而希文尤獎許特甚余益不敢當而知己之感 則深矣柳其中尤有不可忘者昔年先生之入楓 岳也希文在京師甞夢與余隨徃仍有要作詩及 記夢序余亦續成其詩而題以一語矣不幸希文 得奇疾且五年而余適三入山中遍窮海岳諸勝 則希文又有書自悼至怨彼蒼而曰天何餉君偏 厚而困我此甚其言絕可悲余謂希文才行必不 中途天閼而老先生積德之報尤當有徵甞勉之 以平心調養無甚嗟勞仍約以早晚一行眞踐其 夢向來徃復筆札皆方在篋而今皆已成陳迹矣 敦謂天道之不可諶人事之未可期乃至於此耶 噫死生壽夭不過夢幻一場自達觀者而言之尙 何是置欣戚於其間哉惟是沒世不稱爲君子之 所疾昔程邵公之死也明道爲之誌而至今其名 炳烺今希文比之邵公不可謂不壽而又先生所 稱淸明正直之云足以不朽百世則夫復何悲哉 抑屈原有長年度世之願而詩人有尙寐無訛之 語其義可謂幷行而不悖矣然則此時脫去塵累 翩然遨遊於太淸之上俯視人間事而拍掌大笑 亦豈非一大快事耶希文於此必含笑而入地矣 余旣以此語慰先生之悲而又係之以詩以備相 紼之助詩曰 函丈摳衣廿載前論交還許白眉賢衆人皆道功名 晚獨我常□禮法傳天禍伯牛憐有疾命同顏子惜 無年平生知己無窮痛淚洒蓬山夢裡篇

[编辑]

宋相琦

嗚呼希文止於斯福善之道何其頗天之生子若有 意布衣三十終蹉跎子有美質世罕得子有高才人 莫過芳蘭本出九畹種鸑鷟初離丹穴窠况復家庭 詩禮學伯仲之間相切磋一鳴湖圍冠多士更向詞 塲氣欲劘師門何幸有此人吾黨相期倍於他豫章 應成大厦材鵬翼會擊南溟波他時國華捨子誰佇 看文彩聯哥哥云胡賦命苦險巇一臥經歲嬰沉疴 還將身世付長桑鬱鬱壯志難消磨恃子年紀尙靑 陽謂子前程猶决河天心宜漠吾道窮一夕霜風摧 桂柯風燈逝水不暫停浮世光陰疾如梭瑠璃易破 彩雲滅好物無堅理則那顏回短命子安死百年吾 奈希文何脩文地下深復深玉樓天上高嵯峨狂塵 百丈蛻凡骨頡頏仙侶長婆娑情鍾惟在我輩人至 痛古今同一科傷心孤寡不堪說何况高堂鶴髮皤 同宗情誼我㝡敦夙昔書紳風味和萬事如今已陳 迹玉樹忽埋靑山阿丹旌漠漠故山遠宰樹慘慘寒 風多拘官未遂臨穴哭寢門悲淚空滂沱臨風遠寄 相哀篇倘有英靈聞此歌

[编辑]

金昌集

山斗高門寳樹聯揚休㝡說季孫賢琴書泗水繩芳 武杖屨陪州護遠遷美玉難全嗟失手良苗不實惜 無年堪思大老鍾情痛皓首還封淚到泉

[编辑]

李頤命

高才天旣賦短命理堪疑憶昨揩靑眼看君認白眉 回年猶未及鯉對更無期積雪埋新坎三號季子悲

三首

[编辑]

金昌翕

天賦珪璋特生薰詩禮香得師非就塾聞性早升堂 孔伋書將就顏回命太忙崇蘭嗟萎絕老栢立蒼茫 爲尸抱有道以義敎多方君子無窮托斯人不幸亡 天寒埋玉厚世晚哭麟長莫此西河叟徒然骨肉傷 丹旐南來遠松楸短景悲高山曾此仰立雪見君姿 愷悌宜眉壽存亡忽薤辭寒江拈凍筆淚向萬村滋

五首

[编辑]

李畬

先生滕下盛諸孫鍾愛人知最在君天道茫茫那復 料忍將瓊樹掩孤墳 逸氣昻昻汗血駒方期千里騁通衢不堪天地風霜 厲恨見芳蘭却早摧 君年未冠始逢君浮世居然十九春朋好自深膠漆 契姻歡更結弟兄親 驪江南岸好徜徉僦屋鄰居意更生陳迹祗今餘舊 逕傷心不獨過山陽 吾妹堪憐挈兩兄雙親幾歲阻歸期如今只願隨君 歿更念人間骨肉悲

[编辑]

權尙夏

良直應天賦文華更早成師門有是子士望幷難兄 倐忽入間世凄凉雪裏塋孤孀那忍見無語慰先生

二首

[编辑]

鄭澔

斯人遽至此欲問天茫茫衆譽期遠大長路佇騰驤 疾病雖沉篤神明丐佑將奈何一朝去使我淚汪浪 憶昨拜函丈君方病在床未將懷抱展正慮接應妨 誰謂轉頭頃忽驚觀化忙傷心詩禮地不見白眉郞

[编辑]

李世白

藥物曾相饋聞君二竪災如何綿歲月奄忽隔泉臺 不復趨庭鯉還同短命回高堂看白髮行路亦堪哀

[编辑]

閔鎭長

噫昔靑門外摳衣丈席時隅坐一見君聰頴超凡姿 年纔就外傅周旋儼成儀驊駒汗已血鳳雛毛仍奇 襲訓自置膝况復禮與詩淸標將敏識諒知有所爲 分離十載餘人事更歡悲砥堤眼復開驪岸衿同披 喜君骨格成允副夙所期一疾俄纏嬰寒暑屢變移 猶謂賦與豐抱負應一施飛霜早淅瀝蘭蕙忽先萎 明徵竟茫茫天理誠難推悠悠朋儕痛奚但哭吾私 手持丈席書開緘淚先垂哀哀鶴髮親舍此君何之 箕裘幸有托餘慶定在玆北風捲丹旌氷雪迷路岐 永負鷄絮奠空傷薤露詞惟餘屋樑月怊悵令人疑

三首

[编辑]

朴世釆

天賦淳明最白眉家傳詩禮矧兼爲誰知一疾乖終 孝緬想隋城痛返時 徃歲立淵滯旅踪君時甥舘幸過從鄒書肯綮蒙相 發恨不因緣透數重 幾歎沉痼阻湖關忍見丹旐指故山南望佳城違執 紼哀歌一闋淚自澘

記述

[编辑]

李公宜顯曰天爲此道篤生我尤菴老先生又畀之 好孫以左右之先生常稱祖孫間知己無祿先先生 歿 李公縡曰文正先生每稱其賢曰此吾知己孫也不 幸早天 宋公奎煜曰昔我尤菴老先生哭其孫希文曰吾知 己亡希文能與老先生爲祖孫間知己則其賢可知 也 文正先生愛其肖己傳與。孝廟所賜貂裘託以對 楊雲谷院儒上宰相書曰。孝廟以知己之臣與之 尤翁以知己之孫傳之 從孫能相告其從姪煥箕曰季大父一見楓嶽頗有 自大之意先生語之曰何如我坐讀朱書以樂其山 高海濶也 公游楓嶽 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