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9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九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九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六
背脊門二
王肯堂證治準繩〈強痛 天柱發對心發對臍發 陰陽疽 禽疽 滿天
星 老鼠攢 竟體發 酒毒發疽 黃瓜癰 龍疽 丹毒發疽 蜂窩發〉
陳實功外科正宗〈發背陽證歌 陰證歌 半陰半陽證歌 繃縛背瘡法〉
喻昌醫門法律〈惡寒 作痛〉
陳士鐸石室祕籙〈疼痛 開裂〉
方一〈䒷蔞薤白白酒湯 䒷蔞薤白半夏湯 烏頭赤石脂丸 通氣散 通氣防風湯
丁香五套丸 加減當歸飲子 又方 熨背散 下氣湯 檳榔湯 又方 禦寒膏
三合湯 蒼朮復煎湯 白散子 清涼膏 豬蹄湯 透膿散 又方 神功活命湯 黃
連解毒湯 妙貼散 二十四味流氣飲 參芪內托十宣散 十奇散 酒煎散 內托十
宣散 圍藥 敗毒流氣飲 千金內托散 人參內托散 萬應黑虎膏 神仙救命丹
又方 開胃散 護心散 忍冬酒 犀角散 洪寶丹 金絲萬應膏 附煉松香法 黃
芪竹葉湯 八味黃芪散 內補散 生肉膏 又方 蝟皮散 又方 內補散 又方
李根皮散 大內塞排膿散 漏蘆湯 五利大黃湯 托裏散 內托裏散 腫湯 當
歸托裏湯 翠霞散〉
藝術典第一百九十六卷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六
[编辑]背脊門二
[编辑]《明王肯堂證治準繩》
[编辑]強痛
[编辑]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衝頭痛,乃足太陽經不行 也,羌活勝濕湯主之。若打撲傷損,從高墜下,惡血在 太陽經中,腰脊痛不可忍,地龍湯主之。
按:《脈經》云:風寒汗出,肩背痛,中風小便數而欠者,風 熱乘其肺,使肺氣鬱甚也,當瀉風熱,以通氣防風湯 主之。然則寒熱氣不足以息,而肩背痛,小便遺失者, 當以人參、黃芪之屬,補肺氣之虛,不言可知也。
天柱發對心發對臍發
[编辑]或問:「背發疽有幾?」曰:「上中下三發,俱在脊中,屬督脈。 上發者,傷於肺,發於天柱骨下,為天柱發;中發者,傷 於肝,為對心發;下發者,傷於腎,為對臍發。皆由積熱 怒氣所致。初如粟米,或痲或痒,或拘急,或不痛,或大 痛。初覺便宜隔蒜灸之,或汗、或下、或托,量其虛實施 治。」腦發、背發,在上者不可用木通,恐導虛下元故也。 老弱者尤宜戒。然三發背,總要之地,與他處不同,尤 所當謹。微有痛痒,宜速治之,活命飲加羌活紫金丹、 勝金丹、奪命丹選用。壯實者,一粒金丹、八陣散等下 之。老弱者,黃芪木香散、十全大補湯托之。
陰陽疽
[编辑]或問「背上痲木不常,時腫時塌,忽軟忽硬,乍寒乍熱, 何如?」曰:「此名陰陽疽,由七情內乖,陰陽不和也。此證 必大渴,神清脈定者可治,活命飲加羌活,或勝金丹、 奪命丹選用。昏迷躁亂,飲食不進者死。十日得黃白 膿者可治,數日無膿者死。」
禽疽
[编辑]或問:「背忽痲木,拘急不痛,十數處肉紫色,如拳觸狀, 何如?」曰:「此名禽疽,七日內寒熱口噤者死,急服活命 飲加羌活、獨活、勝金丹、奪命丹。得汗可治,無汗不治。 神清脈和可治,神昏脈躁,或微或代者死。漫腫不潰, 宜服臺閣紫微丸。」
禽疽,始發者如疹數十處,如拳打之狀,發寒齒噤,如 此者十四日死。十日可刺,導引膿出即愈。
滿天星
[编辑]或問:「背疽兩頭小,四邊散,何如?」曰:「此名兩頭發,又名 滿天星,一名廣綿背發,因怒蓄熱所致。活命飲加羌 活、紫金丹、勝金丹。」壯實者,八陣散、一粒金丹下之。腫 高紅潤者生,低陷黑暗者死。
老鼠攢
[编辑]或問「背脅之間三兩處,發疽何如?」曰:「此名老鼠攢,一 名遊走血脾癰」,由怒氣積熱所致,多發於足少陽、足 厥陰二經,宜順氣清熱之劑,服黃連解毒湯、活命飲 加黃連、梔子,及服紫金丹。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老 弱者,黃芪木香散,內補十宣散選用。七日不見膿,黑 陷及躁亂者死。
竟體發
[编辑]或問「背上生疽,肉色不變,痲木微痒,頑如牛領之皮, 二三尺許,何如?」曰:「此名竟體發,亦名椒眼發。由盛暑 時空腹感觸穢氣,及憤怒積鬱所致,宜活命飲加羌 活,或黃連解毒湯、勝金丹、烏金散選用。壯實者,八陣 散、一粒金丹下之。七日內未成膿,宜隔蒜灸。灸而起 發,神清脈和者可治。灸而不起,腹脹神昏,脈微或促」 或代者死。服汗劑,得汗者生,無汗者死。服補劑,紅潤, 起發知痛者生。膨脹不食,乾枯黑陷者死。
酒毒發疽
[编辑]或問:「背當心而痛,痲木不常,累累如彈如拳,堅硬如 石,痛徹五內,遍身拘急,何如?」曰:「此名酒毒發疽,由饑 飽勞傷,炙煿厚味所致。宜服黃連解毒湯加羌活、乾 葛,或神效消毒散,內疏黃連湯、紫金錠、勝金丹選用神昏脈亂,大渴狂言,有妨飲食者死;二便閉結者死。 有因寒變而內陷者,用托裡溫中湯。
黃瓜癰
[编辑]或問「背側生疽,高二寸,長尺許,狀如黃瓜,肉色不變, 何如?」曰:「此名黃瓜癰,一名肉龜,疼痛引心,四肢痲木 是也。此證多不可治,急服紫金丹、勝金丹、活命飲加 羌活、柴胡,及奪命丹、神仙追毒丸選用。脈微自汗,譫 語者死;平塌黑色者,獨薑散主之,服臺閣紫微丸。」
龍疽
[编辑]或問「第九椎兩旁,忽腫痛而無頭,寒熱大作,何如?」曰: 「此名龍疽,即中搭也,屬太陽經,由憤怒積熱所致。壯 實者急服一粒金丹,或八陣散下之,活命飲加柴胡、 羌活、黃芩,水酒各半煎服。老弱者黃芪木香散、內補 十宣散、十全大補湯選用。」色赤起發潤澤者可治。色 黑低陷,惡心眩運,大便滑泄,小便如淋,譫語者死。
丹毒發疽
[编辑]或問「背上細㿔無數,浸淫一二尺,如湯火傷,煩躁多 渴,何如?」曰:此丹毒發疽也,因服丹石剛劑所致。紅潤 者生,紫黯者死。惡證少者,宜服「黃連消毒散、勝金丹、 國老膏。」惡證多神昏脈躁,膨脹嘔噦者死。
蜂窩發
[编辑]或問「背患疽,狀如蜂房,十日而平塌,寒熱,痛楚殊甚, 飲食少進,膨脹淋瀝何如?」曰:「此蜂窠發也。」其脈微而 遲,四肢厥冷,為不足,乃過服耗氣之劑,又暴怒而然。 用活命飲加參、芪、歸、朮,兼以烏藥、青皮、木香,間與紫 金丹服之,起發膿潰,服十全大補湯。
《陳實功外科正宗》
[编辑]《發背陽證歌》
[编辑]「癰疽不論上中下,惟在陰陽二證推。發背雖有正與 偏,要取高低兩樣看。純陽初起必臖腫,更兼身熱有 微寒。頂如尖字高突起,腫似灣弓根有盤。七日之間 多臖痛,二七之期膿漸漫。動息自寧食知味,二便調 勻無瀉乾。腫消膿潰精神爽,脫腐生新氣血完。五善 自然《臻並至》,七惡全無半點干。痛便隨膿減,腫退自」 肌寬。新肉已生紅艷艷。腐皮自斂白漫漫。一身多爽 快。五臟盡和歡。此屬純陽俱易活。百人百可保平安。
《陰證歌》
[编辑]「純陰初起不知瘡,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紅不腫不知 痛,少熱少臖少隄防。七朝之後身體倦,瘡根平大喜 澆湯。頂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穰。軟陷無膿 空結聚,脈浮散大細飛颺。飲食不餐身戰戰,嘗湯止 許意忙忙。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含芳。膿多 臭穢身難便,舉動倉皇韻不長。瘡形成紫黑,面色變」 青黃,精神昏憒多鼾睡,言語無人自發揚,口乾多舌 強,痰喘定身亡,此屬純陰俱不治,百人百可到泉鄉。
《半陰半陽證歌》
[编辑]「陰陽之證兩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熱微寒微赤 腫,半昏半爽半平高。脈來雖數多無力,飲食雖餐不 易消。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斂為膿饒。大便多溏 小便數,上身有汗下身焦。五善雖兼有,七惡未全逃。 口渴喜湯腸腹痛,面浮饜飲足心高。心煩不穩睡神 亂,怕音焦。投方應病方為妙,陰轉為陽漸可調。心真」 造化,命爾堅牢。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餘生定莫逃。
《繃縛背瘡法》
[编辑]發背已潰流膿時,冬夏宜絹帛四五層,放貼膏藥,外 再用棉布方八寸,四角用蛇皮細帶貯之,安盇絹上, 以帶紮在前胸,繃實瘡上,庶使瘡中暖氣不洩,易於 腐潰。洗瘡時,預備二繃更換,務要患內暖氣烘烘。
《醫門法律》〈臣喻昌著〉
[编辑]惡寒
[编辑]「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用灸及附 子湯外內協攻之法。」夫口中和而不燥不渴,其無裡 證可知。況背為督脈總督,諸陽上行之地,他處不寒, 獨覺背間寒,其為陽虛陰邪上湊可知。故外灸內溫, 兩法並施,必求陰消陽復而後已。不知者謂傷寒纔 一二日,外證且輕,何反張皇若此?詎識仲景正以一 二日,即顯陽虛陰盛之證,蚤從暴病施治,此見微知 著也。若待至三四日,勢必極盛難返,不可救藥矣。
作痛
[编辑]「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乃陰寒之氣厥逆而上干者,橫 格於胸背經脈之間,牽連痛楚,亂其氣血,紊其疆界, 此而用氣分諸藥,則轉益其痛,勢必危殆。仲景用烏 頭赤石脂丸,以蜀椒、烏頭一泒辛辣,以溫散其陰邪。 然恐胸背既亂之氣難安,而即於溫藥隊中,即用乾 薑之泥,赤石脂之澀,以填塞厥氣所橫衝之新隧,俾 胸之氣自行於胸。背之氣自行於背。各不相犯。其患 迺除。此煉石補天之精義也。今人知有溫氣補氣行 氣散氣諸法矣。亦知有堵塞邪氣攻衝之竇。令胸背 陰陽二氣。並行不悖者哉。
《石室祕籙》〈臣陳士鐸著〉
[编辑]===疼痛===「背脊骨痛者,乃腎水衰耗,不能上潤於腦,則河車之 路乾澀而難行,故爾作痛。」此等證非一二劑可以見 功,非久服補氣之藥以生陰,非大服補陰之藥以生 水,未易奏功也。方用:黃芪熟地各一兩山茱萸麥門 冬各四錢北五味一錢白朮五錢防風五分茯苓三 錢附子一分水煎服。此方補氣則有黃芪、白朮,補水 則有熟地、山茰,去濕則有茯苓,去風則有防風,引經 則有附子,而又有麥冬以生腎水之母,自然金旺生 水,水足則河車之路不乾,不乾則潤金滋骨可知,又 何痛之作楚,既不痛矣,又何背之不直哉。然此方不 能奏功於旦夕,必須多服、久服乃效。
「如人患背疼者,人以為心病而非心也,乃膀胱之氣 化不行,故上阻滯而作痛。法當清其膀胱之火,背痛 自止。蓋膀胱乃腎之腑,腎虛膀胱亦虛。夾脊乃河車 之路,膀胱借腎道而行,所以背脊作楚耳。」方用熟地 一兩肉桂三分車前子、澤瀉各三錢薏仁、茯苓、芡實 各五錢,水煎服。二劑膀胱之水道大通,而背脊之疼 亦愈矣。蓋熟地乃補腎之聖劑,腎足而膀胱之氣亦 足,況又有茯苓、車前、薏仁類以瀉其水,肉桂又引入 諸藥,直達膀胱以通其氣,自然化行而水泄,水泄而 火散,上行之鬱結有何不除,此病之所以立效也。
開裂出蛇蝨
[编辑]如人有背上忽然疼痛,裂開一縫,攛出蛇一條,長二 尺者,頗善跳躍,予親手治之而驗其證,必先背脊痛 甚而又無腫塊,久則腫矣,長有一尺許一條直似立 在脊上,予乃用刀輕輕破其皮,而蛇忽跳出,其人驚 絕。予乃用人參一兩、半夏、南星各三錢,附子一錢治 之,忽甦,「生肌散」敷其患處而愈。
人有背脊裂開一縫,出蝨千餘,此乃腎中有風,得陽 氣吹之,不覺破裂而蝨現。方用熟地、山茱茰各三兩, 杜仲一兩,白朮五錢,防己一錢,稀薟草三錢。二劑裂 縫生,蝨盡死。
又有一方,用蓖麻三粒,研成如膏,用紅棗三枚,搗成 為丸,如彈子大,火燒之,熏衣上,則蝨死而縫合。亦絕 奇方也,真不可思議矣。蓖麻子能殺蝨,蝨去風出,則 縫自合矣。
方一
[编辑]䒷蔞薤白白酒湯〈金匱要略下同〉
[编辑]治胸背痛
䒷蔞實一枚,搗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䒷蔞薤白半夏湯
[编辑]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䒷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切, 半夏洗,半升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烏頭赤石脂丸
[编辑]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者。
蜀椒、赤石脂各一兩〈一法各二分〉 烏頭一分,炮 附子半兩,炮〈一法一分〉 乾薑一兩。〈一法一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通氣散
[编辑]治風熱肩背痛
防風、 藁本 羌活 獨活各八分 黃芩酒炒 黃連薑汁炒,各一錢
右㕮咀,水煎服。虛加人參。
通氣防風湯〈東垣十書〉
[编辑]治肩背痛
柴胡 川升麻、 黃芪各一錢, 防風、 羌活、 陳皮、 人參、 甘草各五分 白豆蔻仁二分 黃蘗一分, 藁本、 青皮各三分
右,水煎溫服。食後氣盛者宜服。面白脫色氣短者勿服。
丁香五套丸〈和劑局方〉
[编辑]治肩背痛
南星「每箇切作十數塊,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 易水,次用白礬二兩,研碎,調入水內,再浸三日,洗淨 焙乾」 半夏切,各二兩 乾薑炮 白朮 良薑 白茯苓各一兩 木香 丁香「俱不見火」 青皮 陳皮去白,各半兩
右為末,用神麴一兩,大麥糵二兩,同研取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不拘時,溫熱水送下。
加減當歸飲子〈元珠〉
[编辑]治肩背忽痛
當歸, 防風, 柴胡, 生地黃、 大黃各一兩半, 白芍藥、 黃芩, 人參各一兩, 甘草一兩三錢, 滑石六兩, 黃連五錢。
右每服六七錢水煎
===又方===
治背痛
薑黃四兩, 甘草炙, 羌活 白朮各一兩
右每服一兩水煎
熨背散〈千金方下同〉
[编辑]治胸背疼痛而悶
芎藭一兩六銖 烏頭 細莘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五兩
右七味,治下篩,布裹,微火炙令煖,以熨背上,取瘥乃止。慎生冷,如常法。
下氣湯
[编辑]治胸腹背閉滿。上氣喘息。
杏仁《四七枚》, 大腹 檳榔各二七枚
右二味,㕮咀,以童子小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再服。曾患氣發,輒合服之,便瘥。
檳榔湯
[编辑]主破胸背惡氣。音聲塞閉。
「《極大檳榔》四枚。」 極小檳榔八枚。
右一味,二品,㕮咀,以小兒尿二升半,煮減一升,去滓,分三服,頻與五劑,永定。
又方
[编辑]治膀胱實熱背強痛
梔子仁。〈一作瓜子仁〉 茯苓 知母各三兩 淡竹葉 生地黃切,各一升 蜜五合 石膏八兩
右七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蜜,煮二沸,分三服,須利加芒硝三兩。
禦寒膏〈古今醫鑑下同〉
[编辑]治「體虛人背上惡寒,或夏月怕脫衣。及婦人產後被風冷。手足冷痛至骨」 ,又治腰痛。
生薑半斤,取自然汁 明膠三兩, 乳香 沒藥各 一錢半,共入薑汁內
右於銅杓內煎化,移在滾湯內頓,以柳條攪至成膏,又入川椒末少許,再攪勻,用皮紙攤貼患處,以鞋底烘熱熨之,候五七日脫下,或起小瘡不妨。
三合湯
[编辑]治背心一點痛
烏藥順氣散 合二陳湯、 「香蘇散」 加羌活、 蒼朮。
右水煎服
蒼朮復煎湯〈丹溪心法〉
[编辑]治寒濕相合。腦痛。脊骨胛眼痛。膝臏痛。
蒼朮四兩, 羌活、 升麻、 澤瀉、 柴胡、 藁本、 白朮各五分, 黃蘗三分, 紅花少許。
右剉,先以蒼朮用水二椀,煎至一椀,去滓,入群藥於蒼朮湯內,再煎至半,去滓服。
白散子
[编辑]治發背候「取下毒無次,用清涼膏貼之。」
白附子 大香附子各半兩 半夏一分,薑製 黑牽牛二兩,半生半炒令熟 大甘遂一分,「以大麥 炒,候黃,若赤色不用,須極慢火炒之」
右為末,量患人虛實加減,每服二錢,以蜜酒調下,續飲溫酒一兩盞,候所苦處刺痛為度,微利三五行,瀉出惡物即瘥。次用膏藥貼之。氣盛者一服二錢,餘更裁度。
清涼膏
[编辑]治發背等,先用白散子取之,次用此藥貼之。
當歸二兩 香白芷 木𪔀子肉 白芨 芍藥 黃蘗 白蘞各一兩 乳香別研 白膠香別研 膩粉各少許 黃丹五兩
右用清麻油十兩,煎前六味,候紫色去之,入槐柳枝各七寸,再煎,少頃又去之,入黃丹五兩,熬成,入乳香等,重綿濾入罐子內貯之,用《如常貼使》。
豬蹄湯
[编辑]一切發背等證,用此洗之。能消毒氣,去惡肉。凡瘡有口,急用之。
香白芷 黃芩 赤芍藥 露蜂房小孔多者佳 當歸 羌活 生草 地骨皮
先將雄豬前蹄一隻,以水四椀煮熟,去蹄取汁,澄去面上油膩,取清汁,加前藥煎三四滾,取汁,將敗筆或軟絹蘸藥湯,徐徐洗之。須要避風并人口中氣。
透膿散
[编辑]癰疽發背,不用開刀服之,一日夜自透出一頭。
蛾口繭出了蛾者。
右將一枚燒作灰,用酒調服。切不可用兩枚三枚。若服一枚,只一頭,多服多頭。
又方
[编辑]治發背癰疽惡瘡
人參、 黃芪、 當歸、 白朮各五錢 橘紅一錢半。
右剉,水煎,入竹瀝、薑汁,和勻服之。如欲煎膏,加參、芪等藥各四兩。腫瘍,加當歸、連𧄍、羌活。
潰瘍加芍藥、川芎、甘草、白芷。
酒毒加酒炒黃連
氣加炒香附
痰加瓜蔞仁
發熱加酒炒黃芩
渴加麥冬天花粉
惡心。加半夏、生薑、藿香。
解毒加金銀花、甘草節。
瀉。加蒼朮、白朮。俱土拌炒。
在「太陽經」 上。加羌活。
在少陽經上加柴胡
在陽明經上。加「鼠黏子、白芷、升麻。」
神功活命湯
[编辑]治癰疽發背
當歸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連𧄍 黃蘗 知母 白茯苓 生甘草 升麻 白朮 桔梗 黃芩 獨活 青皮 白芷 苦參 花粉
右,水煎服。體虛加參、朮,減苦參、連、𧄍。
黃連解毒湯
[编辑]治背脊對心發
黃連:薑汁拌炒 甘草 升麻 桔梗 白茯苓 黃芩酒炒 山梔 當歸 川芎 白芍 生地 枳殼 元參 花粉 連𧄍 小柴胡 金銀花。
右,燈心為引,臨用加「犀角汁。」 四劑後,宜加「人參。」
妙貼散
[编辑]治流注發背
《曰芷》、 南星、 肉桂、 蛤粉各五錢, 文蛤一兩, 芍藥七錢, 多年小粉八兩,炒焦 白芨四兩。
右磨末,每用生薑自然汁、好酢、葱、蜜搗汁和勻,火上熬熱,調藥如糊,敷四向空中出毒,乾再用前汁潤之,以助藥力。
二十四味流氣飲
[编辑]治證同上
陳皮 半夏製 升麻 乾葛 甘草 澤瀉 白茯苓 蒼朮 厚朴 木香 羌活 獨活 防風 荊芥穗 薄荷 黃芩 川芎 當歸 生地 白芍藥 黃芪 青皮 木通 白芷
右,水二鍾,薑五片,葱白三根,煎熱服,以衣覆患上,出汗為妙,止可一服。冬天加紫蘇、大柴胡。
參芪內托十宣散
[编辑]治證同上
人參一錢五分, 陳皮八分, 甘草三分 升麻、 白茯苓各一錢, 黃芪蜜炙 白朮土炒 澤瀉 當歸各二錢, 「生地黃 川芎 白芍藥 黃芩 花粉 烏藥 前胡 黃蘗、 知母」
右煎服。冬天加桂,倘有別內證,因證加減。
十奇散
[编辑]治發背傷於腎者
桔梗 人參 當歸身 花粉 五味子 芍藥 烏藥 香附 枳殼 木香
囊腫。加川楝子、檳榔。
「百節疼痛」 ,加木瓜、牛膝、赤芍。
寒熱加柴胡黃芩
酒煎散
[编辑]治發背因毒內攻,其毒與好肉一般,平者用手按之,如牛頸之皮,上有黃泡,出腥水,乃毒入於肺,若不速治即死。
當歸、 穿山甲、炮 白芷 升麻 肉桂 木香 川芎 赤芍 甘草
右酒煎服
內托十宣散
[编辑]治蜂窩發背
人參 黃芪炙 白朮炒 當歸 白芍 厚朴 連𧄍 桔梗 防風 甘草 荊芥穗 金銀花 白芷 川芎 官桂
右,水二鍾,煎八分,食前連進十貼。
虛甚者加附子
「心神恍惚。夜夢不安。」 加遠志、辰砂、酸棗仁。
「大便溏泄。」 加黃連、木香、白朮、土炒蒼朮。
內陷不發。加穿山甲。乳羊角燒灰。
「小便頻數。」 加薏苡仁益智。
膿不透。加歸鬚地蜈蚣炙赤芍藥。
圍藥
[编辑]治一切腫毒。不令內犯臟腑。
南星 木𪔀 草烏 貝母 大蒜《另搗》 白芨、 五倍子。
右為末,生薑汁米酢調敷,留口二三日夜,即消盡矣。常以酢潤之。
敗毒流氣飲
[编辑]治發背
紫蘇葉 桔梗 枳殼 防風 柴胡 生甘草川芎 白芷 白芍藥 當歸 羌活 白茯苓 烏藥 陳皮
右,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千金內托散
[编辑]治發背
桔梗 厚朴 白芷 防風 人參 黃芪蜜炙 川芎 甘草 當歸 官桂 黃芩 白朮土炒。
右煎服
人參內托散
[编辑]治發背
人參 白朮各二錢 陳皮 白芥子 黃芪 茯苓 川芎 白芍 蒼朮 桔梗 黃芩酒炒 烏藥 厚朴薑汁拌炒 升麻各一錢 半夏 當歸 枳實 花粉各一錢五分 香附 麥冬、 黃連各五分 青皮八分 防風七分 甘草四分。
右作一劑,薑五片,砂仁末五分煎。臨服加淡竹瀝、薑汁半酒杯和服之。加減存乎人。
萬應黑虎膏
[编辑]治背上痰注。如纏袋形。
多年小粉八兩,炒黑 五倍炒黃 蛤粉 乾薑 南星各四兩 花粉 白芷 龜板酢炙 昆布 白芥子 烏藥各二兩 白芨五兩 肉桂三兩
右各為細末和勻,用生薑自然汁一椀,好酢一椀,葱半斤,搗爛,加蜜三兩,再搗取汁半椀,三味和勻,火上熬熱調藥,俟通手敷患上,留一小洞,出氣時用熱餘汁潤之,一日夜方可易之。敷至一月,方得軟矣,亦可下行劑。
神仙救命丹
[编辑]治前證,待硬處活動如綿,煎劑服大半,方可下之,否則無益有損。
《珍珠》製研 麝香研 甘草末、 枳實、 全蠍末、 蛤粉各一錢, 冰片研三分, 陳膽星末五錢, 蟾酥六分, 巴豆霜五分
右各為細末和勻,米粉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或酒或蜜湯送下,其痰從大便中出盡為度。如不行,再服即行,以薄粥補之。若不待其軟遂下行藥,命亦難生。病者須要拱聽醫師之戒,清心寡慾,戒惱除憂,并忌油膩生冷蒜茄等物。如瀉不止,可服《後方》。
又方
[编辑]治前證瀉不止者
甘草七分 黃連、 車前子 酒炒白芍 炒芩、 茯苓各一錢五分, 蒼朮炒 白朮土炒,各二錢 豬苓、 澤瀉各一錢 人參、 蓮肉
右,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服即愈。
開胃散
[编辑]治發背寒氣入胃。不欲飲食。
縮砂仁 枳殼 陳皮 白茯苓 肉桂 甘草 藿香 厚朴
右,水煎服,仍用「神異膏」 貼之。
護心散
[编辑]一名「乳粉托裡散。」 治癰疽初發便服,毒氣不攻。若惡心煩悶,吃嘔喘嗽,以至泄瀉,急服之。
真乾菉豆粉二兩, 乳香五錢,研
右「和勻,甘草湯調下。此藥不時呷之,使藥味長流胸膈間,則毒氣不能攻心。」
忍冬酒
[编辑]凡癰疽初起時,便當服此,不問發於何處。
忍冬藤五兩, 《甘草》一兩。
水五椀,煎至一椀,再加無灰酒煎服。
犀角散
[编辑]發背不曾服粉乳托裡散,以致熱毒衝於心經,故咽喉口舌生瘡,甚至黑燥。先服犀角散以解其毒,免有此證。
犀角 元參 黃芪 升麻 木通 麥門冬 赤芍藥 生甘草 當歸 大黃酒煨。
右每五錢水煎服
洪寶丹
[编辑]治發背黑色,四圍爛開,用此把住好肉。
《天花粉》三兩, 薑黃、 白芷各一兩, 赤芍藥二兩。
右共末之。若病勢大熱,可用熱茶清調敷,如病少溫,則用酒調。欲箍其膿,加薑汁四分,茶清六分。
金絲萬應膏
[编辑]治「癰疽發背諸腫毒,定痛追膿,生肌收口。」
「川貝母半斤, 草烏二兩, 地骨皮四兩, 黃芩、 黃蘗、 黃連、 天花粉各一兩, 小薊、 大薊、 赤蘞、 白蘞、 馬鞭、草 靈仙、 白芨、 赤芍藥、 肉桂各五錢, 元參、 細莘各三錢, 大黃一斤,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劉寄奴、 丹皮、 蘇木、 紅花、 露蜂房、 馬屁勃、 血餘 良薑、 續斷、 桑寄生、 木𪔀、 無名異、 桃仁、 連𧄍、 象皮金銀花、 烏梢尾、 金毛狗脊、 羌活、 獨活、 仙靈皮、 青」皮 五加皮 白芷 防風 黃芪 薑黃 穿山甲、 《血見愁》 殭蠶 半夏 龜板 烏藥 皂角刺 天麻子 地榆 蘄艾 苦參 南星 牙皂 甘松 三柰 骨碎補 五倍子 藁本 麻黃 蟬蛻 青風藤、 百合 何首烏、 白蘚皮 木通各一兩, 地龍三十條, 蝦蟆、 全蠍 蜈蚣各二十條, 蛇蛻十條
已上用真麻油二十斤,春浸十日,夏浸五日,秋浸十五日,冬浸一月,文武火煎熬。旋加桑、柳、槐枝各二斤,鳳仙梗、稀薟草、益母草、「芊芊」 、「活見、腫消等草各少許。新鮮者有水氣,緩緩下之。若驟下則油泛上發浮,慎之!慎之!」 待藥焦黑,濾淨,查入油磁瓶中。此藥必用絲綿襯,麻布濾方精製。再入鍋內慢火煎油,滴水不散「為度。春夏明淨松香一斤,下油二兩,柳枝攪勻,候藥溫,旋下乳香、血竭、沒藥各一兩,麝香一錢。」 春初天氣尚寒,每斤再加油半兩。秋初亦如之。冬月嚴寒,松香一斤,下油四兩,細藥同前攪至不黏手為度,傾入水中,多令人蘸水,煉如黃金色,再入水中浸三日,出火毒任用。每藥油一斤,加天鵝油一兩,能使諸藥透入骨髓。
附煉松香法
[编辑]松香不拘多少,入淨鍋中煎熬,柳棍攪之,俟其烊化, 將稻柴濾淨,查俟冷結成塊,取出任用,其砂石木屑 俱在柴中矣。
黃芪竹葉湯
[编辑]治癰疽發背
黃芪 甘草 黃芩 芍藥 麥門冬各三兩 當歸 人參 石膏 芎窮 半夏製,各二兩 生地黃八兩 大棗三十枚,擘 淡竹葉一握 生薑五兩
右十四味,哎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葉,取一斗,去滓內藥,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日三夜一。
八味黃芪散〈千金方下同〉
[编辑]治證同上
黃芪 芎藭 大黃 黃連 白芍藥 莽草 黃芩 梔子仁各等分
右八味,治下篩,雞子白和如泥,塗故帛上,隨腫大小傅之,乾則易。「若已開口,封瘡上,須開頭令洩氣。」
內補散
[编辑]一名「木占斯散。」 治癰疽發背,未潰者令消,不消者令速潰,疾愈。
《木占斯》, 人參、 乾薑。〈一作乾地黃〉 桂心 細莘 厚朴 敗醬 防風 花粉 桔梗 炙甘草各一 兩
右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藥下咽,覺流入瘡中。「若癰疽灸之不能發,已壞者可服之,未壞者去敗醬,已發膿者,內敗醬服藥,日七八服,夜二三服,以多為善。若病在下,當膿血出,此為腸癰也。諸病在裡,惟服此藥,即覺其力,痛者即不痛。常服去敗醬」 ,治諸瘡疽痔瘡,婦人乳癰已潰便早愈。醫人不知,用此藥發背,無有治者,若始覺背上有不好處而渴者,即勤服之,若藥力行,覺渴止,便消散。若經已壞,但日夜服之,勿住藥,腫自消散。一方無桂心。
生肉膏
[编辑]治癰疽發背。壞後生肉。
薤白五兩 生地黃一斤 辛夷二兩 獨活 當歸 大黃 黃芪 芎藭 白芷 白芍藥 黃芩 續斷各一兩
右十二味,㕮咀,以臘月豬脂四升煎,取白芷黃下之,去滓,傅之立瘥。
又方
[编辑]治證同上
甘草 當歸 白芷 肉蓯蓉洗,去鱗甲 蜀椒 細莘各二兩 烏啄生用,六分 薤白二十莖 乾地黃三兩 蛇銜一兩
右十味,㕮咀,以酢半斤漬一宿。次內豬膏三斤,煎令沸,三上三下,膏成塗之立瘥。
蝟皮散
[编辑]治癰疽膿血。諸漏壞敗。男發背。女乳房。及五痔。
刺蝟皮、 露蜂房各一具, 地榆、 附子、 桂心 當歸 續斷各五分, 厚朴六分, 乾薑 蜀椒 藁本各四分
右十一味,治下篩,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取瘥,加螌蝥七枚益良。
又方
[编辑]治發背。背上初欲結腫。
大黃, 升麻, 黃芩, 甘草各三兩, 梔子三七枚
右五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進。
內補散
[编辑]治癰疽發背。已潰排膿生肉。
當歸身 桂心各二兩 人參 芎藭 厚朴 防風 甘草 白芷 桔梗各一兩
右九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絕。《外臺》無防風、甘草、白芷。
又方
[编辑]治癰疽發背
蜀椒、 乾薑、 黃芩、 人參各二分, 桂心一分, 小豆一合半, 芎藭二兩, 白蘞、 甘草、 附子、 防風各一兩
右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
[编辑]治癰疽發背。及少小瘰𤻤。
李根皮一升 䒷蔞根 半夏各五兩, 通草 白蘞 桔梗 厚朴 黃芩 白附子各一兩 甘草 當歸各二兩 葛根三兩 芎藭六兩 桂心 芍藥各四兩
右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瘡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從瘡中出,兼有三十餘癰癤,服此散瘥。
大內塞排膿散
[编辑]治「發背癰疽,經年瘥後復發,此因大風或結氣在內,經脈閉塞,至夏月已來,出攻於背,久不治,積聚作膿血,為瘡內漏。」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乾薑各六兩, 甘草、 石斛、 人參、 桂心、 芍藥各五分, 巴戟天、 麥門冬、 乾地黃、 蓯蓉、 遠志各八分, 當歸、 石韋、 芎藭各四分, 附子、 地膽、 菟絲各三分。
右二十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夜一服,稍加之。長服終身不患癰癤。
漏蘆湯
[编辑]治「癰疽發背,初覺一二日,便如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大便祕澀,小便赤黃,並宜服之。姙娠莫服。」
漏蘆 白蘞 黃芩 麻黃 枳實麩炒,去瓤 升麻 芍藥 甘草炙 𥐚硝各一兩 大黃二兩
右除硝外,餘㕮咀,與硝同和勻,每服三錢,氣實人五錢,水一盞半,文武火煎七沸,去查,空心熱服。
五利大黃湯
[编辑]治人年四十已前。氣血盛多。若患瘡疽。大小便祕。
大黃根 黃芩去黑腐 升麻各一兩。 芒硝 梔子各一兩二錢。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五七沸,去查,空心稍熱服。
托裡散
[编辑]治癰疽發背,膿成敗潰者。
川烏頭炮 茯苓各三兩 乾薑炮 麻黃去節 甘草炙,各一兩五錢 杏仁炒去皮尖 五味子 桂心各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六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查,食前溫服。
內托裡散
[编辑]治癰疽發背潰後內虛者,或氣弱人,初覺生瘡瘍,亦可服《內消》,宜詳細用之。
當歸 芎藭 黃芪 厚朴去皮 桔梗 防風 甘草炒 官桂 人參 白芷 芍藥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或木香湯亦可。
腫湯
[编辑]治一切氣實腫毒
芍藥 丹參 黃芩去黑心 白蘞各等分
右㕮咀,用藥五錢,水一升,煎十沸,帛蘸頻之。
當歸托裡湯
[编辑]治癰疽發背,膿成潰敗者。
當歸 黃芪 人參 熟地黃 川芎 芍藥 甘草炙 柴胡各等分
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翠霞散
[编辑]治癰疽發背,去毒生肌。
滑石一兩 銅綠五錢 輕粉二錢 片腦另研, 麝香另研,各三分 粉霜一字
右研細末,每蘸藥絍於瘡口上,以膏貼之。或滑石二兩,名《二聖散》,量其淺深輕重用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