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8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八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八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八十七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八十六卷目錄

 萊州府部彙考六

  萊州府兵制考

  萊州府物產考

  萊州府古蹟考

職方典第二百八十六卷

萊州府部彙考六[编辑]

萊州府兵制考        通志[编辑]

府總

萊州營屬膠鎮,後改「登鎮。」

皇清順治元年十二月,設立營位,駐劄「萊州府城分。」

汛萊屬十八年五月內增添登萊鎮兵木營,改設副將衙門,添設右營,分為左右二營,俱駐劄萊州府城

副將一員

左營兼中軍事都司僉司一員,守備一員。左哨千總、頭司把總、二司把總、右哨千總、頭司把總、二司把總,康熙元年,鬮分汛地,分防萊屬掖、濰二縣,青屬樂安一縣,至北海王徐石灰嘴、三山、小石島、白浪河五汛海口。

右營都司僉書一員,守備一員。左哨千總、頭司把總、二司把總、右哨千總、頭司把總、二司把總康熙元年十一月,鬮分汛地,分防萊屬昌邑縣、青屬昌樂、壽光縣三處,及北海黑港等五汛口。即墨營 屬沂鎮。

皇清順治十二年九月,山東撫院耿焞題「設膠州左」

右兩營:陸左營設官五員,水右營設官四員。後於順治十五年七月,為密陳《海防機宜》事。陸左營官兵,移駐即墨縣。

駐劄即墨縣將備千把總官四員

分防靈山衛唐口島、柴葫蕩、古鎮口、夏河所、頭營子口、麻灣口、會海口七汛口。千總一員。專防膠州城汛。把總一員。

沂州鎮標後營分防平度州官一員,鼇山衛並坡子口等汛官一員。

萊州府物產考    通志府志合載[编辑]

穀屬

稻  穀  黍  稷  麥  各色豆穇  薥秫 麰  芝麻 粱  蕎麥薏苡 出平度《膠州》。

菜屬

蔥  韭  蒜  芥  茄  各色瓜,菠菜 蘿蔔 葫蘆 ,瓠子 ,芫荽 茼蒿蔓菁 ,白菜 莧菜 芋苗 萵苣 莙薘芹菜 出濰縣

黃花 出即墨

龍鬚菜 :繁生海中石上,莖如繒,長僅尺許,色始青。居人取之沃於水乃白。又名繒菜,人頗珍之。

牛毛菜 :出東海石上,形類牛毛,故名。

果屬

棗  桃  李  杏  ,梨  ,柿,核桃 ,櫻桃 ,栗子 ,花紅 石榴 ,蘋婆,葡萄 ,黑棗 文官果。

雞頭子 出昌邑

菱 出膠州高密

木屬

椿  ,槐  榆  ,松  ,柏  桑檜  柳  桐  ,楊  樗  ,柞,楸  ,柘  ,楮。

蠟樹 出即墨

花屬

牡丹  芍藥  ,地棠  ,海棠  ,榴石竹  菊   剪紅紗 紫荊  丁香萱   紫薇  玉馬鞭 小桃紅 玟瑰合歡  玉簪  蓮   荼𧃲  璽珠,月季  薔薇  ,櫻粟  倒垂蓮 ,鳳仙金盞  滴滴金 水紅  ,迎春  金雀,木槿  洛陽  雞冠  葵花  冬青,耐凍  ,百合  出即墨。

藥屬

蒼朮  ,桔梗  ,防風  ,海棠  ,麻黃,蛤蚧  ,細辛  ,荊芥  ,苦參  ,蜂蜜,元參  ,前胡  ,柴胡  ,瞿麥  ,遠志,黃精  ,括樓  天花粉 ,牛旁子 ,葛根,車前子 ,山藥  ,地骨皮 ,槁本  ,知母,薄荷  ,花椒  ,牽牛  ,益母草 ,茴香,枸杞  ,茵陳  ,菖蒲  ,桑白皮 ,黃芩,榆白皮 ,菟絲子 ,蒺藜  ,酸棗仁 ,芍藥,莃薟草 ,葳靈仙 ,金銀花 ,艾葉  ,紫蘇,浮萍  ,葶藶  ,紫草  ,半夏  ,射干,白斂  ,漏蘆  ,天門冬 ,蛇床  ,大戟,郁李仁 ,地膚子 ,旋復花 ,天南星 ,澤瀉,石決明 ,草決明 ,懷香子 ,馬兜鈴 ,升麻,青箱子 ,薊根  ,紫苑  ,沙參  ,丹參,地榆  ,草烏  ,五靈脂 ,牡蠣  ,芫花,海金沙 ,海牛  ,海蟄  ,八帶,魚 ,蟶,蚌   ,鯊   鳥、魚  ,大蝦  ,昆《布,登》亦有之,唐、宋貢物。

海藻 《本草》云:「出東海地澤,味苦鹹寒,無毒。」 《圖經》云:「根著水底石上,黑色如亂髮而麄大,葉類水藻而大,海人以繩繫腰,沒水下得之。」

馬刀 登亦有之。味辛,微有毒。《圖經》云:長三四寸,闊五六分,頭小銳,多在沙泥中,大類蚌溫石 。出掖縣。色兼青白,潤膩如玉。味甘無毒,可備藥物。

烏頭 出平度

香附子 半夏 出昌邑。

皂莢 出濰縣

地黃 天麻 海螵蛸 ,出膠州。

澤瀉 、三稜 、連翹 ,出高密。

朴硝 出即墨

貨屬

鹽 近海之地,今膠、萊、濱、樂間設竈戶取鹼淋鹵,爇火注釜而鹽成。又設官場,召商取貿。水蔥,《蓆 登》亦有之。水蔥,草也,中虛,似食蔥而長硬,生水濱。

絲   、綿   、麻   、絹

布   :山繭,紬 ,蠟   靛。

紅花  鹽   、金   銀

鉛   ,五色石 ,出掖縣,溫澤可作器皿鹼   ,田家木檾    臼蠟,細席  。石器 ,出掖縣,色青白,或有五色,潤膩如玉,且備煙雲山水竹木、人物之狀,萊人取之雕琢為器。

桑皮紙 ,出濰縣昌邑。

炭 ,出膠州,即墨 ,粗葛布。

細席 出即墨

錫 出膠州及嶧縣。嶧舊有場,今廢。

禽屬

雞   ,鵝   ,鴨   ,鴿。

雉   ,鷹   《布穀  燕》

烏   鵲   、《斑鳩  》《雀》。

鴇   :《黃鸝  》,《蠟嘴  鷂》。

鴈   鸛   鷺,鷥  䲭麻姑,油 攛草雞 竊脂  鶖。

《鵪鶉  啄木  》鴛鴦  鳧。

《鷗   灰鶴  鶚 》出平度。

獸屬

牛   、馬   ,豬   、羊。

驢   騾   兔   貉。

狼   、驩   獐   、鹿

出平度膠州即墨

鱗屬

鯽,鯉  鯰   。黃姑  ,𩼕。鰉,鱔  蟹   。鮨,魚  鱉。

鮐魚  龍尾  鯿口  鰻紅娘  刀魚  白姑魚 重唇。

鮁   白螺  地青  。蝦鰒魚  魽  鯖魚  鰈

魦   烏魚  大蝦  鯗魚。

仙胎  ,䱹   ,青魚  ,海豹,海狗  、海驢  ,銀魚  ,出昌邑。

鯕 出即墨。 海參。  蛤蜊,  出膠州

考證

萊州府古蹟考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掖縣附郭。

曲臺城 ,在府東北六十里。漢高帝封蟲達為曲城侯。

萬里沙 在府城東北三十里。按《明一統志》:「夾萬歲河兩岸,沙長三百里。」 漢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祈萬里沙,即此。

當利城 ,在府城西南三十六里。漢縣。北齊廢。隋復置。唐省入掖縣。

沙丘城 世傳商紂所築,即秦始皇崩處。按《明一統志》唐李白詩:「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望海臺 在府城東。秦始皇所築。

幸臺 在府城內。漢武帝東遊海上,訪安期生,登此臺。

燕臺 在府治東北二里。南燕慕容德以掖城為青州治,因築此臺。

西由場文廟 在縣北五十里。元元貞二年,膠、莒、萊運司建,今廢,遺址尚存。

《過亭 寒浞子》澆封地,今不可考。

無訟堂 「在府治內」 ,宋政和三年建。

儼思堂 在府廳後,明洪武八年建。

受宣堂 在府城東南隅。世傳丘處機修煉於此,遼金聘之,皆不起。及元聘之,即就道。郡人因名其堂曰「受宣。」

登瀛亭 ,舊志稱在府城東南隅。宋郡曹杜于氏詩意似在海上,然不可考矣。

海山亭 在府城東北燕臺上。明嘉靖五年建。瑞蓮亭 在府城西濠。萬曆三十年以並蔕蓮建。

三山亭 在府城北。世傳漢武帝時建,以其可望海中蓬萊、瀛洲、方丈三山,故名。

陽關 在府西二里。明成化中建。

蓮花池 在城東南四里。元孛木魯致仕,建園圃於此。

飲馬池 在城東七里。俗傳宋太祖微行,飲馬於此,石有馬蹄跡。

揚霧溝 在城西北二十里。世傳宋太祖微時,嘗避難於此,有雲氣如霧,故名。

平度州

即墨故城 ,在州東南六十里。齊舊邑。戰國時,田單拒樂毅,破燕於此。漢為膠東郡,今俗名「朱毛城。」

盧鄉城 ,在州西北五十里。漢置縣,屬東萊郡。北齊廢。隋復置。唐省入昌陽縣。

下密城 在州西五十里膠河西。漢宣帝以方士言,祠太室山於即墨,又祠三戶山於下密。師古《註》云:「即墨、下密,皆膠東之縣也。」 又為賈復封膠東時食邑。

皇城頂 在州大澤山瑞雲峰半巖疊石為城,或云為赤眉砦。東有大石壁立,題香積樹。前有大石,題「龍神祠。」

樂毅城 ,在州即墨故城傍,世傳樂毅攻即墨時所築。

康陵院 在州東五十里。相傳漢膠東康王奔此,創院,因名。

劈石口 在州北五十里,天柱山之西麓。一石劈立於西,刻《天柱銘》。一石龕如屋在東,刻浮圖像於其上。

仙人臺 在州東六十里青山下。《列仙傳》:「膠東公沙宿飲白鶴泉得仙,嘗遊石臺之上。」 其臺四絕,今不可登。

聖水亭 在聖水池,明成化中重修。

蓮花池 在州北三里。昔康王賞蓮處。世傳「榮枯不常,花盛則人才亦盛。」

濰縣

營丘城 在縣南三十里。武王封太公於此,即古齊國。青州臨淄縣亦有營丘城,未知孰是。平壽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漢置縣,隋廢。下密城 在縣西三十里。隋縣此為西下密。麓臺 在縣西南二十里,漢公孫弘讀書於此。釣魚臺 在縣東南五十里,云太公釣魚處。臺畔棘皆直,磯石尚存。即墨北六十里沽水上亦有臺,云「太公居東海釣魚處。」

《布袋真儀》石刻 :在石佛寺。蘇軾題曰:「熙寧間,畫工崔句示余《布袋真儀》,其筆清而尤古,妙乃過吳矣。」 手書石刻今存。

古寒亭 在縣東北二十里。古寒國,澆封斟亭 ,在縣西南五十里。古斟尋國,寒浞使澆伐斟尋氏,是也。《後漢志》平壽有斟城。詳見壽光。靖共堂 ,在縣治後,燕慕容若禔所建,取《小雅》。

「靖共爾位」 之意。宋吳瓌有記,碑刻剝落。太公堂 在縣東南五十里,即太公避紂所居之處。

論古堂 「在縣東。」 宋太守韓浩建。

北海廢縣 按:《明一統志》在縣城內,隋初為高密縣,後改曰北海,宋置濰州於此,明改州為縣,北海縣亦省入。

昌邑縣

都昌城 在縣界內。齊景公封晏嬰以都昌,辭而不受,即此。漢置縣,屬北海郡。隋因之。唐省。昌邑故城 ,在縣西北,本宋置縣治。《地理志》謂「漢景帝分梁為山陽國,武帝更為昌邑國」 ,其地在金鄉縣,又一名昌邑云。

密鄉城 在縣東南十五里。《春秋?隱公二年》,「紀子、莒子盟於密」 ,即此地。《水經注》云:「濰水又東北經下密縣故城西,城東有密埠。」 《漢書》云:「漢宣帝祝三戶山於下密。」 今故城西為濰水,東為密埠,又東為三戶山,則密鄉似即下密城矣。

營城 在城南五里,有大營城,城北五里有小營城,豈孔北海與黃巾相拒屯兵遺跡耶?出《齊乘》,今城址俱無,惟有大營、小營二村。

鄑城 ,在城西北海濱三十里。《左傳》「莊公元年,齊師遷紀於鄑城」 ,即此。俗呼為瓦城。

四知臺 在縣古城西北,為楊震、卻金立。梳洗臺 ,在縣南五里濰水西岸,始建無考。棠鄉 ,在縣南八十里。《左傳》襄公六年,「王湫帥師及正輿子、棠人軍齊師,萊共公浮柔奔棠,晏弱圍棠。」 《孟子》:「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棠。」 《後漢志》即墨有棠鄉,今為甘棠社。

鄭公鄉 漢屬北海高密縣,後改屬昌邑縣。北海相孔融為鄭元,名其門曰「通德」 ,土人因門建祀焉。今縣南一百二十里有鄭公社,即其地,祠猶存,縣於八月祭。

遇仙園 在縣東南三十里。金武略將軍李頤真舊宅。按《碑記》:頤真居昌邑南青石山前,養恬守素,名其園曰歲寒,庵曰「守休。」 明泰昌乙卯,值劉長生過,遂題今名。

膠州

祓城 ,在州南七十里。

長城 在州南七十里。《齊記》云:「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黔陬城 ,在膠州西七十里,故介國,漢置縣。《一統志》:在高密縣西六十里。

介根城 在州西南五十里。《左傳》:「齊侯伐莒,侵介根。」 漢為計斤縣。師古曰:「即介根也,語音有輕重耳。」 今有兩塔對立,曰東、西計斤。

膠西廢縣 在州城外。隋置縣。元置膠州。明初,省縣入州。

韓信道 ,在州西北二十里。信假道於柏欄,將軍追田橫於即墨,故名。

介亭 在州南七十里。《後漢志》:「黔陬,故介國也。」

《春秋》
僖公二十九年葛盧來
[编辑]

葛盧尢涉亭 在州西南五里計斤城。計斤舊名介根,《春秋》葛盧君之封國也。

蓋公堂 在州古城內,宋蘇軾守膠西時建,軾自為《記》。

歲寒亭 在松山

高密縣

龍且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楚將龍且所築。彝安城 ,在縣境內,故萊彝維邑。漢置縣,屬高密國。

城陰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有漢《鄭元碑》,云「即高密城也。」

朱晏城 ,在縣東南三十里。即晏平仲為齊相所食邑。

舊土城 在縣西北一里。世傳即高密故城。唐置。

高陽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漢置縣。成帝封淮陽王孫並為高陽侯,即此,屬瑯琊郡。

稻城 在縣西南濰水堰側。漢縣。武帝時,封齊孝王於定為稻侯,即此。

拒城 ,在縣南三十里。漢置縣,相艾水出此,今曰「拒城河。」

韓信溝 ,在縣西五十里。相傳韓信下齊,以北地有王氣,於是鑿溝以厭之。

涼亭 ,在縣西南五十里。齊王避暑於此,故名即墨縣。

粥熟城 在縣東南八里許。舊址尚存。

不其城 ,在縣西南二十七里。漢置縣。光武封伏湛為不其侯,故址尚存。

皋虞城 ,在縣東五十里。漢置縣,武帝封膠東。

考證

「王子建為皋虞侯。」 即此。

壯武城 ,在縣西六十里。漢置縣,屬膠東國。文帝封宋昌為壯武侯。

起仙臺 在縣南七十里。相傳有道士於此仙去,故名。

聚仙臺 在縣南八十里。相傳八仙渡海,圍棋於此。臺上有白石分布,堅瑩異常,為仙人坐次。每春至,臺草先綠,又謂之「先春臺。」

《釣臺 》臺畔多瓦礫,似舊有室廬於其上。相傳太公居東海釣魚處,或曰「瓦礫」 ,蓋太公廟址也。

《府志》
未載古蹟考
[编辑]

平度州

膠水廢縣 在州城內。漢為膠東國。領八縣:即墨、昌武、下密、壯武、都、《秩挺》、觀陽郡。後改為平度,屬東萊。

定都渠 在州南七十里,流入膠水。漢武帝四年,行幸東萊,臨海上,勸耕於鉅定,即此。

貧女臺 在州東南沽尢河西一里許,臺高二丈餘。故老相傳,「有貧女王氏,交南人,從夫秦友築朱毛城,負畚鍤裹糧以隨。既而夫亡,貧女乞棺,葬畢,剖心以殉。時人哀之,為立祠臺上。臺下沙土皆赤,時傳剖心血痕」 云。

濰縣

禹王臺 :在望海門直北六十里。大禹治水時所築,有禹廟存。

漢《童子碑 》相傳在縣治內,今埋沒無存。昌邑縣。

擲女臺 在縣東十五里密城社。世傳,密王女適昌王子,二國搆兵,女以父謀洩於夫,大敗密師父憾之,與其女絕。後遇生女,登臺擲死。今不可考,址猶存。

《石蝦蟆》注 :「在城北三里,中有石,形類蝦蟆,故名。每遇秋水溢漲,其石隨其高下。」

飲馬澗 在東山下。世傳都昌侯朱軫演武處。後有四馬坡,與澗相連,址猶存。

膠州

石室 在州治南三十里艾山東石耳之下。郡人楊可久讀書於此。

《石室 》在州治南九十里大珠山之陽。一名「麻衣菴。」 晉陳仲舉隱於此。

兩河堤 在州治東三十里。兩河者,新河也。兩河從數百里外來,徑帶州治利涉鄉大高等九社。編氓愬河堤而居者幾萬戶。每遇河水暴發,岸湮田瀦,民受其害。明萬曆中,督撫李公輔巡視兩河,深惻民隱,捐俸築堤,民獲安堵。

即墨縣

康成書院 見《石城》上。

墳墓附

本府。掖縣附郭。

元劉長生塚 ,在縣東三十里,靈虛宮後。王慶墓 ,在城南三里,有碑記。泰定五年葬,「贈奉訓大夫、寧海州知州、飛騎尉,追封掖縣男。」 樂石墓 ,在縣南四十里,至正二年葬,有「碑記。」 劉進墓 ,在城西十里,贈亞中大夫、東平路總管,碑殘

九昭十八子墓 ,在城西五十里。

明贈少保毛敏墓 在縣城西五里。祿山少保、大學士毛紀墓 ,在城西五里。祿山贈吏部尚書趙惠墓 ,在城北三里。

太僕卿毛渠墓 ,在城西四里祿山東。

侍郎侯東萊墓 ,在城北五里。

都御史劉祐墓 在城南二十五里。

平度州

甯戚墓 ,在州西六十里。

膠東康王墓 ,在州東五十里。

康王公主塚 ,在州青山上有「太子讀書堂」 ,碑文殘缺。

弘農令公沙穆墓 在州北公沙陰。

將軍王君适墓 在州西關外,隨太宗征遼歿此。

文忠蔡齊墓 在州西北七里。按《范仲淹墓誌》,葬許州陽翟,未詳。

「尚書右丞相」 蔡松年墓 在州西北。

侍郎王伯英墓 在州北三里。

任侍郎墓 ,在州北三里。

副總將軍李璟墓 ,在城東二里,有石碑記。侍郎張厥明墓 ,在州西二里,有石器在。忠義校尉任時進墓 ,在州西北二里。

將軍崔世榮墓 在州西北昌裡店南。

敕封進義校尉漢周勃孫周述墓 在州北三里。

吏部侍郎侯庸墓 在州西二里。

雲南布政使戴新墓 ,在州北門外。

浙江監察御史毛宗魯墓 在州西北小谿山下。

戶部浙江司郎中官廉墓 在州東關北。河南按察司廉使張禎墓 在州南關大路東。陝西按察司僉事官賢墓 在州西北三里左春坊李學詩墓 在州東北十三里。

左副都御史賈毓祥墓 在州西北界山。四川按察司僉事崔廷槐墓 在州西北三里。《濰縣》

漢逢萌墓 ,在營丘。古城縣西三十里,有碑記題曰《漢隱士逢公之墓》。

三國徐幹墓 ,在城東五十里,俗呼為「博士塚。」 孝子王褒墓 ,在縣南四十里,碑文剝落。一在昌樂。

金范成進墓 ,在縣西北三里。其先莒人,後家濰州。貞祐之亂,能保護鄉里。歸金,賜爵「膠西郡王。」

明刑部尚書劉應節墓 在城西南一里許。《昌邑縣》。

周逢丑父墳 ,在縣南五里。齊頃公時,晉伐齊,丑父脫頃公於難,今其墳在縣南五里。《記》謂「丑父食邑都昌,故墳在此。」

固王塚 在縣西三十里興福社。《故老傳》云:「今不可考。」

漢彭王塚 在縣東十餘里密城社。世傳漢初梁王彭越墓。嘉靖中為濰水浸壞,土人下視之,見棺中惟有一首骨,其大如斗。豈高祖醢越故葬之耶?

明黃福墓 在縣西五里。福累官戶部尚書,贈少保,諡「忠宣。」

工部侍郎譚溥墓 在縣東五里。

贈都御史孫恕墓 在縣南三里。

都御史馮續墓 ,在縣東二十里。

都御史翟瓚墓 在縣東二里。

兵部侍郎葛縉墓 在縣西二里。

大理寺卿邢尚簡墓 在縣西。

膠州

秦柏欄將軍墓 ,在州北三十里。

漢婁敬墓 ,在州西三十五里。舊有祠。

庸生墓 在州西七里行上社庸村嶺。墓前有祠。

晉司空張華墓 ,在州西七里。

雙女塚 靖康間,王氏姊妹為賊所掠,俱投海死,葬此。

祝英臺墓 在州南百里祝家莊社。其墓臨河,歲久河水衝嚙殆盡。

明中書左丞殷哲墓 ,在州南五十里。

都御史韓福墓 在州北二十里時家莊社碧溝河之南。

刑部侍郎崔衍基 ,「在州東南半里許。」

高密縣

周晏平仲墓 ,在縣南三十里,一在臨淄。漢龍且墓 ,在縣西四十里。韓信堰濰水以殺龍且,因葬於此。

岑彭墓 ,在縣西南四十里。

鄭康成墓 ,在縣西北五十里。唐貞觀中,嘗禁樵採。《高士傳》袁紹屯官渡,請康成隨營,康成不獲已,載病從至魏郡卒,葬於劇東,後歸葬礪阜山。

宋贈洗馬耿峻墓 ,在縣西三十里。

三黨墓 在縣東十里,不知何許人,見《故志》。明禮部侍郎贈太子少師儀智墓 ,在縣西南五里。

兵部尚書儀銘墓 在縣西南五里。

侍郎戴綸墓 在縣西南五里。

兵部侍郎、贈兵部尚書李介墓 ,在縣東五里。兵部侍郎李昆墓 ,在縣東五里。

即墨縣

漢天子塚 ,在縣西南。俗傳為「漢武陵。」

義士塚 在縣東一百里田橫島中。世傳為「五百義士塚。」

韓信母墓 ,在縣南三十里清虛觀之西。疑「信。」

封齊王時所葬

王吉墓 ,在縣東五十里。皋虞社子駿、京兆孫崇司空皆葬此。

房鳳墓 ,在縣南二十里《不其》城北。

童恢墓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碑器》存。

唐華蓋劉仙人墓 在縣東北一里。杜甫詩:「昔謁華蓋君」 ,即此。

金尚書孫仁傑墓 ,在縣西北二里,碑器存。明順天府尹唐珪墓 ,在縣東南一里。

工部侍郎藍章墓 在縣五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