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柯文 (四部叢刊本)/二編卷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二編目録 茗柯文 二編卷上
清 張惠言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刊本
二編卷下

茗柯文二編卷上

  楊隨安漁樵問對圖賦并序

楊子圖其貌爲一漁一樵取邵康節氏之文題之曰漁

樵問對于時歲在己酉以書命余于京師曰其爲我賦

之余時甫涉易學自以未知道不敢以爲其後余南還

罹母氏之戚則又不暇以爲今年之春乃得就楊子而

觀所謂漁樵問對圖者縱言及于易余謂楊子曰康節

氏之爲此言也豈不越哉曰火無體薪無用火以用爲

本以體爲末故動水以體爲本以用爲末故靜天本用

地本體然故靜體而動用也余以爲不然乾恆易坤恆

𥳑體也乾靜也專動也直坤靜也翕動也闢皆用也彼


康節者其道家言乎先陰而後陽舍奇而用耦先天橫


圖地居東天居西以陰爲體也二而四四而八而十六

而三十二而六十四陰之數也易則不然始于一變而


七九二八六麗于一七九者也故易乾道也陽道也畫


數三兩之而六陰從陽也易也者體陽而用陽先天者


體陰而用陽易者體陰陽而用動靜先天者體靜而用

動然則康節爲老氏之徒無惑也吾子覃思卦爻規榘


天地時有所得往往合于鄭荀易學廢久矣庶幾吾子


是賴今乃取康節之說以自表母乃逐其末而未究其

本苟隨俗學之軌轍而未折衷于大道也楊子曰子之

言則誠晰矣雖然夫易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故曰

廣矣大矣不可爲典要今夫步日月者右行及以左行

推之而不忒者進退之數也昔者孟子言性善荀卿

之言性之善惡雖異而其敎人爲堯舜仁義則一也吾

惡知夫言陰之耦者非所以言陽之奇乎吾惡知夫言

體之非用言用之非體乎且吾聞之求道于易猶挹水

于淵取明于太陽也各得其所資焉今吾伏鄕里誦先

王之書上以事父母下焉友朋是娛動則不足而靜或

有餘性又善病庶幾遺物之役役者以寕吾軀故凡體

其靜而待動者眞吾之徒也又何怪于斯圖也哉余曰


唯唯乃爲之賦曰


魚以膏自烹兮薪以明自燒大哉水火之爲貞兮化萬


形而不膠繄動靜之無方兮固體用之合德火假薪而


後然兮水寄魚而後食夫唯火之爲用兮用其無用也


傳旣盡而不滅兮吾不知其所從也水之爲體兮體其


無體也逝日夜而不舍兮吾不知其所底也用者人兮


體者身兮身者主而人者賓兮無滑而魂無塞而門而


以卑其施而藴其文以全吾之眞兮


  周易虞氏義序

虞翻周易注釋文云十卷隋書經籍志云九卷翻字仲


翔會稽餘姚人少好學有豪氣又善矛太守王朗命爲


功曹朗爲孫策所敗翻追隨營護到東部侯官朗遣翻

還策復以爲功曹待以交友之禮多所匡諫策嘗納之


策攻黃祖翻從說華歆下豫章還至吳策曰孤有征討

事未得還府卿復以功曹爲吾蕭何守會稽其見委重


如此出爲富春長漢徵爲侍御史不赴曹操爲司空辟

之翻曰盜跖欲以餘財汚良家耶策薨孫權以爲騎都


尉數犯顔諫爭權不能說又性疏直數有酒失權因醉

手劎欲擊之大司農劉基固爭得免其後權與張昭論

神仙事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世豈有仙人也

權遂怒左右多毁翻乃徙翻交州十餘年卒于交州翻


博學洽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爲周


易論語國語老子參同契注解周易日月變例周易集


林律厯太元明楊釋宋其書皆亡目錄在三國志傳及


隋唐書志自漢成帝時劉向校書考易說以爲諸易家


說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義略同唯京氏爲異而孟


喜傳易家陰陽其說易本于氣而後以人事明之八卦

六十四象四正七十二候變通消息諸儒皆祖述之莫

能具當漢之季年扶風馬融作易傳授鄭康成康成作

易注而荆州牧劉表會稽太守王朗潁川荀爽南陽宋


忠皆以易名家各有所述唯翻傳孟氏學旣作易注奏


上之獻帝曰臣聞六經之始莫大陰陽是以伏羲仰天


縣象而建八卦觀變動六爻爲六十四以通神明以類


萬物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

平輿令成纘述其業至臣祖父鳳最有舊書世傳其業


至臣五世前人通講多玩章句雖有祕說於經疏闊臣

生遇世亂長于軍旋習經于枹鼓之間講論于戎馬之

上蒙先師之說依經立注所覽諸家解不離流俗義有


不當實輒悉改定以就其正又奏曰經之大者莫過于

易自漢初以來海內英才其讀易者解之率少至孝靈


之際潁川荀諝號爲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所說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顚倒反逆了不可知孔子歎易曰


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爲乎以美大衍四象之作


而上爲章首尤可怪笑又南郡太守馬融名有俊才其


所解釋復不及諝孔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豈不


其然若乃北海鄭元南陽宋忠雖各立注忠小差元而


皆未得其門難以示世荀諝者荀爽也是時少府孔融


善其書與翻書曰自商瞿以來舛錯多矣去聖彌遠眾


說騁辭曩聞延陵之理樂今觀吾子之治易知東南之

美者非徒會稽之竹箭也又觀象雲物察應寒温原其


禍福與神合契可謂探索旁通者已翻之言易以陰陽


消息六爻發揮旁通升降上下歸于乾元用九而天下


治依物取類貫穿比附始若瑣碎及其沈深解剝離根


散葉鬯茂條理遂于大道後儒䍐能通之自魏王弼以

虛空之言解易唐立于學官而漢世諸儒之說微獨資


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頗采古易家言而翻注爲多其


後古書盡亡而宋道士陳摶以意造爲龍圖其徒劉牧


以爲易之河圖洛書也河南邵雍又爲先天後天之圖


宋之說易者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破而易陰陽

之大義蓋盡晦矣我


皇淸之有天下百年元和徵士惠棟始考古義孟京荀


鄭虞氏作易漢學又自爲解釋曰周易述然掇拾于亡


廢之後左右採獲十無二三其所自述大抵祖禰虞氏


而未能盡通則旁徵他說以合之蓋從唐五代宋元明


朽壞散亂千有餘年區區脩補收拾欲一旦而其道復


明斯固難也翻之學旣世又具見馬鄭荀宋氏書考其


是否故其義爲精又古書亡而漢魏師說略可見者十


餘家然唯荀鄭虞氏三家略有梗槪可指說而虞又較


備然則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楊叔丁將軍之所傳者

舍虞氏之注何所自焉故求其條貫明其統例釋其疑


滯信其亡闕爲虞氏義九卷又表其大恉爲消息二卷

庶欲探嘖索隱以存一家之學其所未寤俟有道正焉

  虞氏易禮序

韓宣子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記曰夫禮


必本于太一轉而爲陰陽變而爲四時其降曰命故知

易者禮象也易家言禮者唯鄭氏惜其殘闕不盡存又

其取象用爻辰爻辰者遠而少變未足以究天地消息

至其原文本質使周家一代之制損益具備後有王者

監儀在時不可得而廢也虞氏于禮蓋巳略矣然以其


所及揆諸鄭氏源流本末蓋有同焉何者其異者所用


之象也而所以爲象者不殊故以虞氏之注推禮以補

鄭氏之闕其有不當則闕如一以消息爲本


  虞氏易事序


孟氏說易本于氣而以人事明之然虞氏之論象備矣


皆氣也人事雖具說然略不貫穿匪獨虞爾鄭荀多說


人事者爻象亦往往錯雜後學不得其通乃始苦其支


窒而不能騁于是悉舉而廢之而相辯以浮辭日以益


眾夫理者無迹而象者有依舍象而言理雖姫孔靡所

據以辯言正辭而況多岐之說哉設使漢之師儒比事

合象推爻附卦明示後之學者有所依逐至于今曲學

之響千喙一沸或不至此雖然夫易廣矣大矣象無所

不具而事著于一端則吾未見漢儒之言之略也述易

事云爾

  周易鄭荀義序

漢儒說易大指可見者三家鄭氏荀氏虞氏鄭荀費氏

易也虞孟氏易也鄭氏言禮荀氏言升降虞氏言消息

昔者虙犧作十言之敎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鄭

氏贊易實述之至其說經則以卦爻無變動謂之彖辭

夫七八者彖九六者變經稱用九用六而辭皆七八名


與實不相應非虙犧氏之旨也爻象之區旣隘則乃求


之于天乾坤六爻上繫二十八宿依氣而應謂之爻辰


若此則三百八十四爻其象十二而止殆猶溓焉此又


未得消息之用也然其列貴賤之位辯大小之序正不


易之論經綸創制吉凶損益與詩書禮樂相表裏則諸

儒未有及之者也荀氏之說消息以乾升坤降萬物始


乎泰終乎否夫陰陽之在天地出入上下故理有易有


簡位有進有退道有經有權歸于正而已而荀氏言陽


常升而不降陰常降而不升則姤遯否之義大于旣濟

也然其推乾坤之本合于一元雲行雨施陰陽和均而


天地成位則章章乎可謂得易之大義者也虞氏考日


月之行以正乾元原七九之氣以定六位運始終之紀


以敘六十四卦要變化之居以明吉凶悔吝六爻發揮


旁通乾元用九則天下治以則四德蓋與荀同原而閎


大遠矣王弼之說多本鄭氏而棄其精微後之學者習


聞之則以爲費氏之義如此而已其盈虛消長之次周


流變動之用不詳于繫辭彖象者槪以爲不經若觀鄭


荀所傳卦氣十二辰八方之風六位世應爻互卦變莫


不彰著劉向有言易家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義略

同豈不信哉治易者如傳春秋一條之義各以其例時

若可比䆒則迥殊李鼎祚朱震合諸家而爲說是知日

之圓而不知其不可以爲規也余旣述虞氏之注爲消

息以發其義故爲鄭荀各通其要以俟治古文者正焉

  易義別錄序

敘曰孔子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水之爲川

也源有大小流有長短而皆可以至于海則斷港絕潢

莫得而儗焉者其塗通也吳秦人之生也同聲及其長

而不相通然累譯而皆得相喻者其意同也聖人之道

著之于經傳之其人師弟子相與守之然夫子沒而微

言絕二百餘年之閒以至漢興詩分爲四春秋分爲五

此皆七十子所親受世世傳業口授而筆記猶尙如此

源遠末分非秦火之禍也況乎去聖久遠經𥳑廢絕承

學之士各自爲宗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可勝道耶然揆

其本原罔不依經附傳承師論法雖汎濫殊等其歸不

同者尟矣故規矩之所出非一木之材也皆成器焉器

不足以盡規矩則有之矣求之于規矩之外而得之者

未之有也易之傳自商瞿子以至田生惟一家焦氏後

出及費氏爲古文而漢之易有三自是之後田氏之易

楊施孟梁邱高氏而五唯孟氏久行焦氏之易爲京氏

費氏興而孟京微焉夫以傳述之統田生丁將軍之授

受則孟氏爲易宗無疑而其行不及費氏者以傳受者

少而費氏之經與古文同馬融鄭康成爲之傳注故也

王弼注行而古師說廢孔穎達正義行而古易書亡其

見于釋文敘錄者自晉以前三十有二家李鼎祚集解

所引二十有三焉皆微文碎義多不貫串蓋易學埽地

盡矣可不惜哉夫不盡見其辭而欲論其是非猶以偏

言決獄也不盡通各家而欲處其優劣猶援白而嘲黑

也余于易取虞氏旣已推明其義以鄭荀二家注文略

備故條而次之自餘諸家雖條理不具然先士之所述

大義要旨往往而有不可得而略也乃輯釋文集解及

他書所見各爲別錄義有可通附著于篇因以得其源

流同異若夫是非優劣亦可考焉凡孟氏四家孟氏姚

信翟元蜀才京氏三家京氏陸績千寶費氏七家馬融

宋衷劉表王肅董遇主廙劉瓛子夏傳非漢師說別爲

一家

孟氏

 孟喜正義作僖字長卿東海蘭陵人從田王孫受易舉孝

廉爲郞曲臺長病免爲丞相掾漢書藝文志易章句

孟氏二篇隋志云八卷殘缺梁十卷釋文敘錄云十

 卷無上經又引七錄云下經無旅節無上繫今集爲

 一卷漢興言易者自田何田何之傳王同周王孫丁

 寛服生各著易傳楊何受王同蔡公受周王孫亦各

 爲傳田王孫受丁寛授施讎孟喜梁邱賀施孟梁邱

 各爲章句施氏之後有彭宣戴崇作易傳景鸞作易

 說孟氏之後有洼丹作易通論袁京作難記梁邱之

 後有五鹿充宗作略說田何所傳著書盡是矣永嘉

 之亂諸家盡亡而孟氏闕佚之書幸存當漢之季年

 馬融鄭眾康成荀爽好費氏學由是費氏大興而田

 氏說微獨會稽虞翻作注傳孟氏史稱孟喜好自稱

 譽得易家候陰陽災異書自言師田生且死時枕喜


 厀獨傳喜梁邱賀以爲妄言喜竟以改師說不得爲


 博士今觀虞氏所說陰陽消息之序神明參兩之數


 九六變化之用精變神眇將非田生之傳果有得其


 祕奥者哉然遺文所存皆零文碎字其大義絕不可


 得見藉非虞氏則商瞿所受夫子之微言其遂歇滅


 矣夫學者求田何之傳則唯孟氏此文求孟氏之義


 則唯虞氏注說其大較也然虞氏雖傳孟學亦斟酌

 其意不必盡同蓋古人之學傳業世精非苟爲稱述


 而已故據其同異或發其旨庶治古文者有考焉孟

 氏卦候消息惠徵士爲易漢學旣發明之故不具著


 儒者皆言鄭康成始以彖象附經漢志易經十二篇


 施孟梁邱三家則章句宜以十二篇爲次今推其文


 經亡者率無象象蓋後人寫者依鄭氏附著之邪抑


 其本固然也


 姚氏


 釋文敘錄云姚信字德祐吳興人吳太常卿注易十


 卷又引七錄云十二卷字元直隋書志亦十卷吳興


 志有姚德祐文集輯易注爲一卷明人爲之甚疏略


 今補而正之余治易始虞氏以其說見于集解者視

 他家爲多猶可參校而得其義又商瞿之傳至漢末

 而絶唯虞爲孟氏學七十子之大義儻有存者故樂

 得而攷之旣巳玩其遺文略得其義例則益知易道

 消息雖馬鄭大儒未能見之者以費氏徒出經文非

 有師古說夫子之微言有所閟而不發故也則又竊

 怪孟氏之傳在吳虞氏五世傳業不絕而漢魏之閒

 未有爲其學者及仲翔之注旣上爲世所推亦未聞

 有聞風而起者又以知時俗所尙在彼不在此卒使

 虛空之儒得逞其說經學歇絕良可悲也其後觀蜀

 才注卦變之法與虞氏同而未得其本翟子元者時

 有所合而未詳然皆孟氏之支系也最晚乃讀姚氏

 注其言乾坤致用卦變旁通九六上下則與虞氏之

 注若應規矩元直豈仲翔之徒歟抑孟氏之傳在吳

 元直亦得有舊聞歟惜其所傳者止此無以證之自

 商瞿受易三百年而至田何田何之傳四百年而僅

 得虞翻虞翻之後三百年而亡其略可見者姚信而

 已耳翟子元蜀才而已耳故吾于三家之書雖闕文

 殘字不可比義猶寶貴愛惜紬繹而不敢忽者也

 翟氏

 陸德明云荀爽九家集解有翟子元子元不詳何人

 爲易義釋文雖時引翟文而敘錄不列子元易義則

 知德明未見其書特就九家集解引之李鼎祚集解

 有翟元翟元蓋卽子元李書諱元爲元鄭元字亦如

 此其所集亦自九家可知二書之外未見有引子元

 易者德明稱九家集解序有荀爽京房馬融鄭元宋

 衷虞翻陸績姚信翟子元若以當九家者然李鼎祚

 旣引九家又別自引翟元則九家非此九人元朗亦

 云其注又有張氏朱氏則不以九人爲九家亦可知

 也或又謂九家者淮南之九師荀爽爲之集解今以

 李氏所引九家之文往往指釋荀注則九家解荀非

 荀解九家又明要之九家所以述荀而旁引他家以


 證成之觀子元諸文皆與荀義相近則其采自九家


 又益信然子元之易蓋孟氏非費氏何以言之荀氏


 有卦變無爻變今子元於泰則云五虛无君二上包


 五於姤則云九五遇中處正此皆虞氏之義與荀氏


 殊故知子元爲孟氏易也依九家序所次子元之生


 必在虞後其與元直蜀才未知後先若其書固已升


 孟氏之堂而未入其室可以差肩于姚俯接于范矣

 漢魏易家如此者不多得而亡之最早可知輔嗣注


 行馬鄭荀義猶不甚相遠世儒尙或傳之最深怪而

 屏棄之者孟氏諸家之說也

 蜀才氏

 蜀才者七錄云不詳何人七志云是王弼後人謝炅

 夏侯該云是譙周顔之推陸德明以爲范長生也長

 生涪陵丹輿人一名延久又名九重又名支字元夀

 隱居靑城山李雄卽成都王位長生乘素輿詣雄卽

 日拜爲丞相尊之曰范賢故又名賢釋文敘錄隋唐

 志皆云蜀才易注十卷蜀才之易大約用鄭虞之義

 爲多卦變全取虞氏其不同者剝爲師叏爲同人此

 蔡景君剝上九爲謙之義推其意蓋以剝爲師師爲

 比爲乾之消息叏爲同人同人爲大有爲坤之消息

 于虞氏旁通之義則未槪聞然剝叏下降師同人上

 升窮上反下其序猶有合者非李挺之之復姤五變

 而生剝者所可口實也

 京氏

 漢易家兩京房太中大夫京房者淄川楊何弟子梁

 邱賀所從受易者也無書元帝時京房字君明東郡

 頓邱人本姓李吹律自定爲京氏受易梁人焦延夀

 今所謂京氏易者也釋文敘錄京房章句十二卷又

 引七錄云十卷錄一卷目隋書志云十卷京氏占候

 書隋志十種凡七十三卷唐志五種二十三卷其見

 于史傳有遺文者曰易傳曰積算曰飛候曰易占曰

 易妖曰易數曰風雨占候其存者積算易傳三卷雜

 占條例一卷延夀自言嘗從孟喜問易房以延夀易

 卽孟氏學孟氏之徒翟牧白生不肯曰非也及劉向

 典校書考易說以爲諸易家皆祖田何大誼略同唯

 京氏爲異儻焦延夀獨得隱士之說託之孟氏不與

 相同然七略猶著之曰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

 京房六十六篇自君明長于災異易家世應飛伏六

 位六甲五星四氣六親九族福德刑殺皆出京氏然

 嘗推求漢唐以來引京氏言災異者皆舉其易傳而

 未嘗及章句至陸德明李鼎祚往往引京氏之文率

 與易傳大異蓋出于章句將非京氏自以易說災異

 而未始以災異說易後世之言京氏者失其本耶余

 嘗善陸績治易京氏而其言純粹與干寶絕不相類

 如其言雖謂之出孟氏也可使京氏章句而在其不

 當在陸下章章明矣六日七分卦候消息風雨寒温

 此孟氏所傳以一行所議京氏法四時卦用事上減

 九卿卦之七十三分則亦其不與孟氏相應之大者

 惜乎章句之文百不存一京氏之大義亡矣惠定宇

 易漢學發明京氏積算爲詳余以爲非京氏之所以

 爲易故不錄占候書而輯章句爲一卷其義例則不

 可得而說云

 陸氏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爲孫權奏曹掾出爲鬱林太

 守加偏將軍釋文敘錄陸績周易述十三卷又引七

 志云錄一卷隋經籍志云注十五卷又與虞翻同撰

 日月變例六卷亡明姚士粦採釋文集解合以京氏

 易傳之注爲陸氏易解一卷今四庫本是也易傳注

 世有其書又不宜入易注其所採闕謬甚多今正而

 補之因論其義例爲一卷公紀注京氏易傳則其易

 京氏也余嘗以爲京氏旣爲易章句又爲易傳飛候

 之書以謂易含萬象不可執一隅然則積算之法殆

 不用之章句以易傳飛候求易者爲京氏者之末失

 也今觀公紀所述凡納甲六親九族四氣刑德生剋

 未嘗一言及之至言六爻發揮旁通卦爻之變有與

 孟氏相出入者京氏自言其易卽孟氏學公紀儻得

 之耶京氏章句旣亡存于唐人所引者僅文字之末

 不足以見義由公紀之說京氏之大指庶幾見之公

 紀以少年與仲翔爲友觀其書亦幾欲與荀虞頡頏

 矣

 干氏

 明姚士粦輯干常侍易解三卷但取李氏集解之文

 而又時有疏謬丁敎授杰補正之頗詳具今依而錄

 之因論其例爲二卷干寶字令升新蔡人晉元帝時

 爲著作郞領國史出爲山陰令始安太守王導以爲

 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其注易十卷見釋文敘録

 隋志又有爻義一卷又云梁有周易宗塗四卷亡册

 府元龜又云有周易元品二卷史稱寶好陰陽術數

 畱心京房夏侯勝之傳故其注易盡用京氏占候之

 法以爲象而援文武周公遭遇之期運一一比附之

 易道猥雜自此始矣蓋嘗論之易者象也象也者象

 也易以陰陽往來九六升降上下而象著焉陰陽以

 天地日月進退次舍而象生焉故曰消息鄭氏之言

 爻神用事荀氏之言乾升坤降虞氏之言發揮旁通

 莫不參互卦爻而依說卦以爲象其用雖殊其取于

 消息一也令升則不然其所以爲象者非卦也爻也

 其所取于爻者非爻也干支也由干支而有五行四

 氣六親九族福德刑殺此皆無與于卦者也故乾之

 爲甲也震之爲庚也離之爲己也此見于經者也于

 支爲卦象也以甲壬名乾以乙癸名坤見辰戌名艮

 見己亥名兌則卦爲干支象也以甲子爲水而乾象

 淵以庚辰窮水而震象姦邪顚倒乖舛說卦之義盡

 謬矣京氏之義其本在卦氣消息其用在爻變考之

 其傳及章句遺文可知令升曾不之察而獨取其所

 以占候者以爲象然則令升之爲京氏易者非京氏

 也昔韓宣子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故

 易者文王考河洛應圖書革制改物垂萬世憲章周

 公監之以制作者也鄭氏知之故推象應事周官典

 則一一形著于易故曰制而用之謂之法舉而措之

 天下之民謂之事業若乃應期受命革而用師商周

 之所以興廢固亦見焉今令升之注僅存者三十卦

 而又不完然其言文武革紂周公攝成王者十有八

 焉至于禮樂政典亂治之要蓋未嘗及則是以易爲

 周家紀事之書文武所以自旌其伐也且文王作卦

 辭而蒙託成王遭周公未濟託祿父不終微子爲客

 則是易爲讖數之言妖災之紀也故京氏以易陰陽

 推後世災變令升以易辭推周家應期故曰令升之

 爲京氏者非京氏也魏晉之代易學中微令升知虛

 空之壞道而未得其門欲以薉瑣附會之說勝之遂

 使後之學者指漢師爲術數而不敢道則易之墜令

 升實與有責焉耳雖然其論法象始于天地疾虛誕

 之言若邪說豈非卓然不囘憂後世之遠者乎

 馬氏

 費氏古文易徒以彖象繫辭文言解說上下經無章

 句七錄有費氏章句四卷蓋僞託不足信傳之者前

 漢王璜後漢陳元鄭眾皆無著書有書自馬融始七

 錄云馬融傳九卷隋經籍志梁有漢南郡太守馬融

 注一卷亡一疑九字之誤而釋文敘錄及唐藝文志

 皆有馬融傳十卷孔穎達陸德明李鼎祚引馬融說

 似俱親見其書不知隋志何以云亡也馬融爲易傳

 授鄭康成康成爲易注于是費氏遂興然陸德明以

 爲永嘉之亂鄭注行世而費氏之易人無傳者豈以

 僞託之章句爲費氏耶荀爽亦注費氏易者其義又

 特異或者費氏本無訓說諸儒斟酌各家以通之馬

 鄭荀各自名家非費氏本學也鄭易之于馬猶詩之

 于毛然注詩稱箋而易則否則本之于馬者蓋少矣

 今馬傳旣亡所見者僅訓詁碎義就其一隅而反之

 大抵以乾坤十二爻論消息以人道政治議卦爻此

 鄭所本于馬也馬于象疏鄭合之以爻辰馬于人事

 雜鄭約之以周禮此鄭所以精于馬也故錄馬氏之

 傳著鄭氏所以同異爲費氏學者可以考焉

 宋氏劉氏

 三國志注劉表爲荆州牧開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

 毋闓宋忠等撰五經章句謂之後定釋文敘錄及隋

 經籍志皆有劉表易章句五卷釋文又引中經簿錄

 云注易十卷七錄云九卷錄一卷疑卽所謂後定者

 也而宋忠復自有著書釋文敘錄云宋忠易注九卷

 字仲子南陽章陵人後漢荆州五等從事又引七錄

 七志云十卷隋志則云梁有荆州五業從事宋忠注

 周易十卷亡忠與衷五業與五等形聲之殊蓋釋文

 成于隋其時宋注猶在陸元朗得見之隋志據唐時

 見存則知此書亡于唐初矣然李鼎祚史徵皆詳引

 之則似未嘗亡者疑不能明也虞仲翔表云北海鄭

 元南陽宋忠雖各立注忠小差元而皆未得其門今

 以殘文推之仲子言乾升坤降卦氣動靜大抵出入

 荀氏虞君以爲差勝康成者或以此景升章句尤闕

 略難考案其義于鄭爲近大要兩家皆費氏易也然

 費氏易無變動而仲子注革五云九者變爻則其異

 于鄭荀者不可得而聞云

 王子雍氏

 王肅字子雍東海郡人魏司徒蘭陵成侯王朗之子

 文帝時爲散騎黃門侍郞稍遷廢帝嘉平中爲中領

 軍加散騎常侍卒贈衞將軍諡景侯釋文敘錄王肅

 易注十卷又云作易音而無卷數隋經籍志有易注

 而無易音或音與注合爲十卷也肅著書務排鄭氏

 其託于賈馬以抑鄭而已故于易義馬鄭不同者則

 從馬馬與鄭同則并背馬故鄭言周禮則肅申馬禴

 爲殷春祭是也鄭言卦氣本于馬則肅附說卦而棄

 馬西南陰方東北陽方用馬注而改其春秋之文是

 也馬鄭取象必用說卦是以有互有爻辰則肅并棄

 說卦剝之以坤象牀以艮象人是也然其訓詁大義

 則出于馬鄭者十七蓋易注本其父朗所爲肅更撰

 定疑其出于馬鄭者朗之學也其掊擊馬鄭者肅之

 學也自馬鄭注行而費氏易興諸家皆廢荀宋雖費

 氏而宗之者不及馬鄭以馬鄭主于人事而不及易

 家變動之說也王朗父子竊取馬鄭而棄其言禮言

 卦氣爻辰之精切者王弼祖述王肅而竝去其比附

 爻象者于是虛空不根而道士之圖書作矣嗚呼魏

 晉以莊老亂天下而易先受其禍聖道不亂邪說不

 興時數會之于肅奚咎哉

 董氏

 董遇字季宣宏農華陰人建安初舉孝廉稍遷黃門

 侍郞魏黄初中岀爲郡守明帝時入爲侍中大司農

 卒釋文敘錄董遇章句十二卷又引七志七錄竝云

 十卷隋書經籍志則云梁有魏大司農董遇章句十

 卷亡攷集解不引董遇則遇書亡于唐初蓋可知遇

 著書在王肅前故無與肅合者其于鄭荀則多同義

 雖不可考要之爲費氏易也

 王世將氏劉子珪氏

 王廙字世將琅邪臨沂人晉愍帝時封武陵縣侯元

 帝時爲左衞將軍諡曰康侯釋文敘錄易王廙注十

 二卷又引七志七錄云十卷隋志唯有三卷殘闕劉

 瓛字子珪沛國相人宋大明四年舉秀才除奉朝請


 不就博通五經聚徒敎授常有數十人嘗爲主簿行

 參軍公事免遂不復仕齊太祖踐祚欲用爲中書郞


 不受後以母老闕養拜彭城郡丞又除會稽郡丞數


 除官皆不拜卒諡曰貞𥳑先生釋文敘錄引七錄云

 劉𡔎作繫辭義疏隋志有劉瓛繫辭義疏二卷又周


 易乾坤義一卷又云梁有周易四德例一卷亡文選

 注所引或云易注卽其義疏之文非別有注也而册


 府元龜有劉瓛義九卷董眞卿周易會通引劉瓛同


 人之注皆不足信東晉以後言易者大率以王弼爲

 本而附之以元言其用鄭宋諸家小有去取而已非


 能通其說如王廙者是也齊代鄭義甚行史稱子珪


 承馬鄭之後一時學徒以爲師範其于易或宜宗鄭


 黜王殘闕之餘無聞焉耳

 子夏傳


 釋文敘錄子夏易傳三卷七略云漢興韓嬰傳中經


 簿錄云丁寛所作張璠云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記

 虞不詳何許人隋書經籍志周易傳二卷魏文侯師

 卜子夏傳殘闕梁六卷案漢書藝文志易有韓氏二

 篇丁氏八篇而無馯臂子弓則張璠之言不足信丁

 寛受易田何上及馯臂子弓受之商瞿非自子夏則

 荀勖言丁寛亦非劉向父子博學近古以爲韓嬰當

 必有據儒林傳稱韓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爲之

 傳不聞其所受意者出于子夏與商瞿之傳異耶今

 所傳子夏傳十一卷崇文總目云十卷以釋文集解

 諸書所引校之都不相合晁以道云是唐張弧所作

 惠徵士棟以爲唐時子夏殘書尙存無容僞爲爲之

 必宋人也然予謂卽唐時二卷者亦非眞韓氏書其


 文淺近卑弱不類漢人殆永嘉以後羣書旣亡好事

 者聚斂眾說而爲之也朱子發云孟喜京房之學大


 要皆自子夏傳而出此不察之言也孟京之易傳之

 商瞿豈得出于子夏哉子發又以七日來復傳證京

 房六爻之義以井谷射鮒傳證井爲五月之卦固有


 合者要之爲傳者取于孟京非孟京取于此傳觀其

 文意可知也然晁以道云二卷之書不傳而漢上易


 傳所引皆非十一卷之僞書則似朱子發見之者其


 復出于晁後耶而又何時亡之又不可曉也

  易緯略義序

緯者其原出于七十子之徒相與傳夫子之微言因以


識陰陽五行之序災異之本也蓋夫子五十學易而知


天命子贛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是以其


可言者六藝之文著之其難言者游夏之徒或口受其


傳恉益増附推闡以相傳授秦漢之閒師儒第而錄之


其亦有技術之士以其所能推說于篇參錯閒岀故其


書𮦀而不能醕劉歆之于緯精矣當其時河洛之文大


備而七略不著錄將以符命之學出于其中在所禁祕

耶鄭康成氏漢之大儒博通古文甄錄而爲之注則緯

之出于聖門而說經者之不可廢也審矣至隋而六經

之緯焚滅唯易獨存後漢書注載其目曰稽覽圖乾鑿

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辨終備宋而更有乾元序制

記乾坤鑿度宋之諸儒排而擯之訖于元明無傳于世

存者獨明永樂大典所編而緯無完書矣竊嘗以爲乾

坤鑿度僞書也不足論乾元序制記宋人鈔撮者爲之

坤靈圖是類謀辨終備亡佚旣多不可指說其近完存

者稽覽圖乾鑿度通卦驗稽覽圖論六日七分之候通

卦驗言八卦晷氣之應此孟京氏陰陽之學乾鑿度論

乾坤消息始于一變而七進而九一陰一陽相竝而合

于十五統于一元正于六位通天意理人倫明王度蓋

易之大義條理畢貫自諸儒莫能外之其爲夫子之緒

論田楊以來先師所傳習較然無疑至其命圖書考符

應算世軌則其傳湮絕文闕不具不可得而通亦非達

士之所欲說也故就三書而求其醕者通卦驗十三稽

覽圖十五乾鑿度十八易學蕪絕漢人之書皆巳亡闕

其僅而存于今足以考古師說如此三書者治易者蓋

可忽乎哉故條而次之以類相說通其可知者闕其不

可知者存其義略焉爾

  詞選序

詞者蓋出于唐之詩人採樂府之音以製新律因係其

詞故曰詞傳曰意内而言外者謂之詞其緣情造耑興

于微言以相感動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

君子幽約怨誹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蓋

詩之比興變風之義騷人之歌則近之矣然以其文小

其聲哀放者爲之或淫蕩靡曼𮦀以昌狂俳優然要其

至者罔不惻隱盱愉感物而發觸類條鬯各有所歸不

徒彫琢曼飾而巳自唐之詞人李白爲首其後韋應物

王建白居易劉禹錫之徒各有述造而温庭筠最高其

言深麗閎美五代之際孟氏李氏君臣爲謔競變新調

詞之雜流由是作矣至其工者往往絕倫亦如齊梁五

言依託魏晉近古然也宋之詞家號爲極盛然張先蘇


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姜⿳䒑⿲止自匕⿱儿夂 -- 夔王沂孫張炎淵淵乎文有

其質焉其盪而不反傲而不理枝而不物柳永黃庭堅


劉過吳文英之倫亦各引一端以取重于當世而前數


子者又不免有一時通脫放浪之言出于其閒後進彌


以馳逐不務原其指意破碎奔析壞亂而不可紀故自

宋之亡而正聲絕元之末而規矩𮥠五百年來作者十

數諒其所是互有緐變皆可謂安蔽乖方迷不知門戶

者也今第錄此篇都爲二卷義有幽隱竝爲指發庶幾

塞其下流導其淵源無使風雅之士懲乎鄙俗之音不

敢與詩賦之流同類而諷誦之也

  丁小疋鄭氏易注後定序

自王弼注興而易晦自孔穎達正義作而易亡宋之季

年學者爭說性命莫不以王孔爲本雜以華山道士之

言而王伯厚氏獨盡心鄭注蒐輯闕佚彚爲一書可謂

偉矣自是之後蓋五百餘年而得惠定宇氏始考鄭氏

爻辰增補伯厚集注所未備然後天下知有鄭易又數

十年丁君小疋從而定之正其違錯補其闕漏次其篇

章然後鄭氏之易大略具焉方今士以不習鄭學爲恥

其考校鄭書者無慮數十家而以丁君此書爲最善蓋


其始爲以至于今二十餘年不苟成書有爲其學者必


咨焉從而爲之校者以十數唯以傳信爲務而不以臆


斷其爲之也勤其出之也愼則其獨善宜也宜夫學者

所以貴古書者豈唯其文哉將有取其義也王伯厚氏


之序此書取朱震之言曰多論互體曰以象數爲宗夫


易之有互不始鄭氏自田何楊叔以來論互體不足爲

鄭學也易者象也易而無象是失其所以爲易數者所


以筮也聖人倚數以作易而卦爻之辭數無與焉漢師


之學謂之言象可謂之言數不可象數竝稱者末學之

陋也吾以知伯厚之于鄭易槪乎未有聞也定宇氏說

爻辰是矣雖然爻辰者鄭氏之所以求象而非鄭氏言

易之要也鄭氏之學盡于爻辰而巳乎記曰夫禮本于

太一分而爲天地轉而爲陰陽變而爲四時其降曰命

韓宣子見易象曰周禮在魯矣是故易者禮象也是說

也諸儒莫能言唯鄭氏言之故鄭氏之易其要在禮若

乃本天以求其端原卦畫以求其變推象附事以求文

王周公制作之意文質損益大小該備故鄭氏之易人

事也非天象也此鄭氏之所以爲大而定宇氏未之知

以王惠二家之學如此則其所輯往往有牴牾而

不知者非其學不博識不精其所涉淺也丁君此書余

見其稾本一字之異必比附羣書以考其合往往列數

十事是故于義審于義審則其分別有序也無惑爾己

余往嘗疑鄭君箋詩以婚期盡仲夏以前于經無所徵

驗及就歸妹之注考之六五爻辰在卯二月中辭曰帝

乙歸妹以祉元吉九四爻辰在午五月中辭曰歸妹愆

期然後知箋義蓋出于此又嘗疑雷震百里以象諸侯

周官制則不合及讀晉康侯之注諸侯有三捷之功錫

以乘馬而廣之然後知易有三代之制其他如此者甚

眾惜乎唐之儒師未有見及此者遂使禮家微言泯没

而不傳也然就此書而求之比類儔物以合鄭氏禮注

則于易之大義未嘗不有考焉是則小疋之功不可廢

也夫

  畢訓咸詠史詩序

古之爲學非博其文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爲文非華

其言而已必有所行之必其有所用則二帝三王周孔

之道如工之有矩不可以意毀也必其有所行則發于

中而有言如鼓之有揨不可以外遏也嗚呼今之學者

其取于古也略矣其取于己也詳矣六藝之書仁義禮

樂之迹習之矣弗求明也明之矣弗求通也通之矣弗

求得也故曰其取于古也略爲時文爲辭賦爲詩以集

名者比屋可數下者以爲名也上者以求傳于後也就


其名而傳焉者不可以論是非不可以考治亂而其言


也不可止故曰其取諸己也則詳雖然今之世之所謂

達于用者吾見之矣必其悍然無忌憚者也其共笑爲


迂者則必稍嘗學者焉笑之甚則必其學愈甚者焉今

之言之所謂周于行者吾聞之矣必其惛然無廉恥者

也其共怪爲謾者必言之稍文者焉怪之甚則必其文

愈甚者焉嗚呼吾不得見古之學矣吾不得見古之文

矣其有學古之學爲古之文者將惡乎用之而惡乎行

之吾友畢訓咸于古無所不學志足以立事才足以致

務而其狀悛悛如鄙人雖與之游者莫能測不苟爲文

唯作詠史詩百餘篇捊譏成敗斟酌道理皆有條驗嗚

呼以訓咸之文求其所學其有所用而行之也審矣世

方迂訓咸則孰知此詩之非謾乎

  南華九老會倡和詩譜序

吾友莊達甫授余以南華九老會倡和詩譜余讀之終

篇乃言曰是九人者生皆同族皆仕焉而老其仕皆有

淸節又皆能爲詩其不及會而屬和者二十一人又皆

耆德嗚呼可謂盛矣蓋吾聞乾隆之初

國家太平之澤久物力舒給百姓安樂夀考其君子惇


行上禮廉恥爲務苟賤嗜利者不齒于里黨而莊氏子

吾鄕爲故家科第仍顯文章行誼冠冕士類觀于斯譜


則諸君子所以沐浴世澤耄期稱道者豈獨莊氏之幸


歟昔者先王致天下之士與之治百姓然七十而致政


歸老于鄕里豈不以敎民知恥勸讓安老者哉其老者


則非佚息而已必以時坐左右塾敎其里之子弟大夫


謂之父師士謂之少師民志之不壹孝弟有弗達惰于


農桑而薄于友助責在父師少師于是臘月農功畢餘

子入塾黨正以鄕飮酒之禮致民于序而正齒位杖者

爲賓父師少師爲僎皆與獻酢之禮旣成旅而乞言相


與歌詠古聖之道歸美于上故詩曰朋酒斯饗曰殺羔


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夀無疆先王所以正人倫厚

風俗仁夀一世恃有此道也今去九老之會五十年矣


其老者猶及見前輩之盛德其少若壯者蓋無聞焉然


則由今以後鄕人子弟景頌先烈世遠愈不及將何所

考正而傳道者哉此達甫之譜所以不可不作也達甫

爲九老中南閭翁後人篤學力行克世其美嘉慶元年


詔郡縣舉孝廉方正邑之人以達甫應大府上其名擬


召用達甫固辭吾以爲鄕之先生皆如九老鄕之子弟

皆如達甫庶幾哉吾鄕之人士膏澤

聖世之化休問盛事將不絕于來茲矣遂書而爲之序

嘉慶三年月日

  莊達甫無名人詩序

往余讀高士傳以爲古之君子懷貞負和不得已而與

世相接猶深自匿晦或名不可得而聞則夫高巖窮谷

之中終己不通于世者豈少也哉惜乎其不得盡傳之

也旣而思之古之高世之士非苟以身儕麋鹿而已若

許由善卷披衣齧缺之倫親爲帝者師及三代之衰沮

溺丈人荷蕢之屬乃有激而逃焉者然許由洗耳巢父

牽犢披裘公反裘負薪荷蕢之流通言于孔子彼雖隱

其光藏其形亦未始不欲自見以傳于後孔子曰君子

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然則君子雖遯世或者無終晦于

深巖窮谷而不得一接其名者耶孔子作春秋以名爲

襃貶故有求名而不得有欲蓋而名彰然如齊之太史

氏秉筆爲道兄弟赴義若飢渴絳縣老人晉之重人聲

動公卿而史不能道其姓氏則又以爲古之君子者雖

其有稱於後蓋亦有幸有不幸而況其名與事俱泯焉

者又可勝道哉司馬遷曰閭巷之士砥行立名非附靑

雲之士烏能施于後世悲夫有以也吾友莊達甫次古

君子之見于傳而佚其名者自上世迄周凡若干人頌

之以詩爲一卷達甫今之砥行立名者又毎有高世之

志昔者揚雄論德名以鄭子眞楚兩龔嚴君平爲庶幾

而班固作史以王吉貢禹鮑宣兩龔與四皓鄭嚴同傳

蓋明出處之同科隱顯之一致也達甫之爲此豈曰以

慕夫鴻飛冥冥之爲徒者哉

  遷改格序

易之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解之者

曰君子謂乾也益之初否之上乾也其四否之三坤也

坤進而居乾是謂遷善乾降而正坤是謂改過改過之

道不可以不重也如雷然赫乎其動之也遷善之道不

可以不輕也如風然泠乎其入之也故曰益動而巽日

進无疆此君子所以終日乾乾夕惕若夤者也君子之

學始于自知而訖于自成始于自知者能見善與過之

謂也非所善而善是謂僭非所過而過是謂誣誣且僭

君子雖自反其能益乎夫決嫌疑定猶豫別是非舍禮

何以治之故禮者道義之繩檢言行之大防進德修業

之規矩也君子必學禮然後善其所善而過其所過益

之初曰利用爲大作大作國之大事祀與戎也其二曰

王用亨于帝亨者祀也其三曰益之用凶事凶事喪也

其四曰中行吿公從吿公朝聘之禮也利用爲依遷邦

言大封也故吉凶軍賓之禮具于益焉君子于以考善

于以鑒慝是之謂自知訖于自成者無吝于始無怠于

終變動不居而常執其貞無吝于始者益之初復也復

小而辨于物旣以辨之君子不如是則不樂故傾否先

否後喜也無怠于終者益之成泰也乾動而下坤動而

上乾德也坤業也業日進而照之以德光故曰自上下

下其道大光也變動不居而常執其貞者益之用旣濟

也不正不益故曰或益之十朋之龜永貞吉离龜也兌

朋也貞正也言三正离而下益兌也其在上曰莫益之

或擊之立心勿恆凶莫益之者上不來也或擊之者初

將壞也立心勿恆者巽爲坎濟未泰也夫時者有變而

禮無不宜君子務正其道正其道而勿有守之以恆是

以大通易曰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此之謂也吾友莊君

卿珊寡言而力行好學不倦與其同志陸君紹聞取明

人功過格正之以禮明其統例名之曰遷改余以爲君

子之學所以異于釋氏者唯無求其報應福利而已非

昧昧于善惡之輕重而曰吾明道不計功也卿珊之爲

此其諸以爲禮之律令與故爲說易之言遷善改過者

以序其篇










茗柯文二編卷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