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皇朝通志卷四十八[编辑]

  諡略一

  ○諡略一

  (臣)等謹按諡法始于成周厯代因之各有增損鄭樵作諡畧列為二百有十品前後繫以諸論考核綦詳臣等恭讀御製詠諡法詩案語嘉許鄭樵成周初無惡諡之論聖訓煌煌昭如日月洵千古諡法之折衷也伏攷前代議諡多委太常博士諸臣定之往往失當未有如本朝諡典之悉稟上裁斟酌盡善者洪惟列祖列宗聖德神功列后徽音令德昭融顯懿卓躒前古書之史冊允矣熙鴻號于萬年至若諸王貝勒及內外大臣之例得請者禮臣先以應否子諡奏俟得旨後閣臣擬以四字恭候欽定迥非前代議諡議駁聚訟糾紛者比又有以文臣品學而追諡者有以監司守令盡節而獲諡者又如改正前史之失追諡勝國之君皆為特典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即下所司定明季甲申諸臣之諡皇上表彰忠烈復特頒諭旨于故明殉節諸臣分析褒獎賜以令諡尤為從古未有之曠典臣等敬謹纂輯諡畧八卷用備考稽昭掌故焉

  列聖尊諡

  △列聖尊諡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 【 俱順治五年十一月追尊恭上】

  崇德元年四月丙戌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詣太廟追尊始祖為澤王高祖為慶王曾祖為昌王祖為福王

  順治五年十一月戊辰以奉四祖入廟世祖章皇帝親詣太廟追尊為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恭上冊寶

  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崇德元年四月丙戌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詣太廟恭上覆育列國英明皇帝尊諡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康熙元年四月丙辰恭加上尊諡曰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弘文定業高皇帝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端毅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欽安二字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憲皇帝諭禮部曰朕仰荷祖宗眷佑纘承大統恭上皇考聖祖仁皇帝尊諡敬念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三聖相承功高德盛載考典章加上尊諡因念孝莊太皇太后翼運啟期育成兩帝朕在冲齡備膺慈愛孝康皇太后誕育先皇懿徽流慶孝惠皇太后德隆福厚篤愛朕躬朕意亦宜並加尊諡但追尊固出至情而推崇必遵定禮爾等可稽考載籍酌古準今會同確議具奏俾朕得稍展思慕之誠又念仁孝皇后作配皇考孝敬寬仁坤儀懋著孝昭皇后恪恭溫順樹範宮闈孝懿皇后徽音淑德慈撫朕躬恩勤備至均應恭上尊諡以昭示萬年爾等一併會同詳察典例擬奏遵旨議上太祖高皇帝尊諡於睿武字下加端毅二字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上冊寶雍正十三年九月乙巳皇上諭禮部曰尊祖孝親誼應並重報本追遠禮有加隆慈者恭上皇考大行皇帝尊諡緬維詒燕之謨宜備追崇之典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肇造洪恭創垂大業世祖章皇帝統一方夏撫有萬邦駿烈源猷敷揚莫罄皇祖聖祖仁皇帝深仁厚澤淪浹寰區久道化成功齊覆載朕自冲齡仰蒙慈愛官庭撫育厚眷獨錘仰思至德之難名恆念洪恩之莫報夫宗廟之徽稱有制而報本之忱悃無窮應詳查典禮酌古準今恭議加上太祖太宗世祖聖祖尊諡以展孝思此朕追慕之至情崇先之特典後世子孫不得奉為成式又敬念列祖尊諡既巳加崇列后尊諡並應恭議加上爾部詳酌典禮一併敬謹具奏遵旨議上太祖高皇帝尊諡於端毅字下加欽安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上冊寶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順治元年十月辛酉恭上寬溫仁聖皇帝尊諡曰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康熙元年四月丙辰恭加上隆道顯功四字

  雍正元年八月已酉恭加上敬敏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昭定二字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順治十八年正月己未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朕惟自古聖賢之君必有顯號徽稱用昭功德之隆垂于萬世此國家不易之鉅典也仰惟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紹源緒統一寰區十有八年敬天尊祖勤政愛民奉侍慈闈克諧孝道敦睦宗族攸敘彝倫典學日新修身思永制禮作樂振武崇文敕法明刑立綱陳紀盛德之事不一而足朕方與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幸龍馭上賓顧予沖人嗣膺大統仰承佑啟之恩敢後顯揚之禮謹考彝章宜升尊諡戊寅親王等上大行皇帝尊諡議曰謹案自古有天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凡勳高大定功垂奕葉者類皆稱祖以尊之其廟祀百世弗祧此世所由稱也又按諡法法度大明敬慎高明曰章洪惟大行皇帝神武止戈崇文勸學恩澤覃敷于庶物孝治立極于人倫德固懋昭功尤隆著是以化行教洽遠至邇安生民以來莫斯為盛(臣)等謹咨羣議載考彝章大行皇帝尊諡宜天錫之曰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得旨是著該衙門擬撰冊文進覽三月癸酉恭奉冊寶上尊諡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定統建極四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顯武二字

  聖祖合天弘進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辛丑世宗憲皇帝諭王大臣等曰朕惟自古聖賢之君必有顯號徽稱以昭功德之盛垂于萬世此國家不易之鉅典也仰惟我皇考大行皇帝臨御六十一年早承大統寅畏小心旦明凛昭格之忱郊祀親升中之典監于成憲率由舊章孝奉兩宮尊養兼至展敬陵廟備物盡誠總覽萬幾阜成兆姓蠲賦動盈千萬賑恤曾不稽時水旱先籌雨暘必達寬刑肆赦德洽好生盛暑則釋囹圄嚴寒則賑饘粥兵糧豫給優賞屢頒淮甸屢巡動數百萬之帑金運睿謀而兩河底績魯郊特幸行數千年之殊禮屈帝尊而九拜崇師覽奏牘而利弊周知覲臣僚而賢愚立辨保全勳舊庇廕宗支廣育人才敦厚風俗布昭聖武申討不庭元裔背叛而旋踵就殲三蘗逆命而刻期獻馘俄羅斯占喀爾喀之疆圉諭以威德即奉約章喀爾喀逼厄魯特之殘暴納其困窮胥登袵席噶爾丹肆毒鄰境三臨絕漠掃靖烽烟策妄阿喇布坦摧滅與國出師命將恢復藏地臺灣置郡紅曲革心南朔東西無思不服至于天縱生知日新好學講筵時御手定六經廣博士于五賢配先儒于十哲文媲二典書邁百家貫徹天文總括地理旁羅數術考正元聲研索羣編鑒裁纂輯凡此難名之美善洵亙古帝王首出之一人雖復累牘連章不能紀述萬一朕方與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意龍馭上賓顧予沖人膺大統仰承佑啟之恩敢後顯揚之禮敬考彝章宜升尊諡爾部詳察典禮具奏乙巳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奏大行皇帝尊諡廟號乃追崇大典臣管窺蠡測未能仰盡高深恭祈睿思親定以昭垂萬世世宗憲皇帝召進總理事務王大臣大學士尚書等面諭曰恭上皇考大行皇帝尊諡廟號諸王大臣等請朕親定朕思子臣尊崇君父之心何有止極然必須至允至當方孚千秋定論若少有溢美之詞不獨失天下之至公且開後人之僭越是因臣子之愚忠愚孝反將君父盛德大業之實行涉于贊頌之虛文朕心殊不安也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則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副豐功但追崇大典攸關理宜僉謀共協一人之心即千萬人之公心一時之論即千萬世之公論爾諸王大臣等可會同九卿詹事科道文六品以上武四品以上詳考舊章從公確議毋得依違毋得附和務期紀實以垂萬年若少有幾微未協知而不言則大非臣子忠愛之道王等文武諸臣議奏大行皇帝功德巍煥高出三代以上之聖主賢君雖集古今之徽名美號猶不足表揚萬一大行皇帝聖學淵深言成謨典尊師崇道手定六經禮正樂成誕敷文教此堯之文思也聲靈所震無思不服開拓宇宙混同車書不庭旋服逆命即收止戈包革天下宴安此湯之神武也明四目達四聰無遠不周無微不燭知來藏往觀化窮神此舜之濬哲也一日萬幾孜孜無倦深宮燕處不敢康寧盛暑必衣冠嚴冬必聽政此堯之允恭也玉食不盈數器御衣常至十年物用無金璧之裝宮殿無繁華之飾此禹之克儉也蠲賦免徭緩刑恤獄澤厚宗支賞優士伍秉中和之性具含容之量小過多原寸長不棄六十餘年民物各遂其生者皆大行皇帝寬裕之恩也定省兩宮時日無間奉養備至禮數兼隆此大行皇帝承歡之大孝也恢三朝之功烈宏大統之規模區夏咸寧聲教四洽此大行皇帝繼述之大孝也寅畏小心恪勤克慎躬親郭祀嚴肅致齋此大行皇帝之敬天也憲章典訓對越在天廟祭致虔如臨左右此大行皇帝之敬祖也健行無息成己成物精意由中修詞立本出教施令達乎民心此大行皇帝之誠也虛己待物不逆詐偽履常思順不爽片言此大行皇帝之信也具仁義禮智信之全備溫良恭儉讓之美自堯舜以來未有如大行皇帝德之盛者八表宅心九有向化西北部落輻輳藳街東南諸番頓顙闕下兩河底績成萬年永濟之勳海外咸朝開萬里難通之域自堯舜以來未有如大行皇帝功之大者天地化育有未周者大行皇帝實贊之祖宗經綸有未竟者大行皇帝實宏之孔子集干聖之大成大行皇帝集百王之大成也(臣)等謹案傳云為人君止於仁禮運曰仁者義之本順之體也得之者尊說文云在天為元在人為仁故易曰元者善之長仁者德之首大行皇帝體元立政茂育羣生以義制事綏安兆姓臣等竊謂史稱帝堯其仁如天惟大行皇帝實與並之又按禮經云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而尚書舜典云舜格于文祖釋者謂文祖堯廟也又歸格于藝祖釋者謂藝祖堯之祖也合之祖顓頊之文則有虞氏葢有三祖矣宋臣陳祥道云凡配天者皆得稱祖故國語展禽又有有虞氏祖高陽而郊堯之說堯所以稱文祖也顓頊至堯皆黃帝子孫而不嫌于皆稱祖又周禮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廟合羣祖而祭焉故祫謂之朝享以合羣祖為不足又禘其祖之所自出故禘謂之追享夫祖之所自出始祖也而其下曰羣祖知其始祖以下皆稱祖矣自唐虞夏商無追王先代之文而武王周公追王太王王季以臣子而王其君祖孔子稱為達孝故記曰武王上治祖禰尊尊也又諡議曰帝王功業隆盛引古者祖有功之義得稱祖此皆經書所載稽考可據者也竊謂惟聖字可以贊揚大行皇帝之峻德惟祖號可以顯彰大行皇帝之隆功上諭謂大行皇帝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副豐功此非皇上及諸臣數百人之心實天下億兆之公心亦非今日在廷諸臣之論實千萬世之公論也臣等公擬敬上尊諡曰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廟號曰聖祖天下萬世稱曰聖祖仁皇帝奉旨諸王大臣官員深悉我皇考一生神聖實行同心合詞恭上尊稱甚愜朕懷朕之哀思庶可稍釋諭畢世宗憲皇帝親刺指血圈本內聖祖二字敬恭高捧授大學士等齎出宣示羣臣雍正元年二月乙巳恭奉冊寶上尊諡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中和二字

  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 【 雍正十三年十一恭上】

  雍正十三年九月巳亥皇上登極庚子諭禮部曰自古聖帝明君功德大成必有顯號徽稱以昭垂萬世典至鉅也我皇考大行皇帝乘乾建極撫御萬邦錫福諴民德化翔洽虔恭寅畏昭事蒼穹郊祀祈年必親必敬欽承祖烈光大前猷至孝肫誠千古未有當皇祖上賓時盡制盡哀喪儀隆備親送梓宮屢謁陵寢歲時瞻拜御容舉念常伸孺慕繼顯謨之盛推錫類之仁宸衷祗敬則朝乾夕惕厯久彌勤親政憂勞則盛暑祈寒未嘗稍間整綱飭紀明目達聰施措咸宜德威並用篤宗室則立學以隆教育惠八旗則錫帑以備吉凶厚臣工而加俸養廉眷忠良而建祠賜祭勵廉能以察吏宏薦拔以羅才廣耤田以重農桑定品式以崇節儉重道則經筵歲舉愛士則科目頻加隆先師五代之王封新闕里千秋之廟貌修明典禮懷柔百神厚植綱常旌揚節孝蠲逋減賦不惜億萬之帑金開墾築隄永享萬年之樂利備賑則廣行積貯養兵則優贍身家律例則釐定科條讞決則特詳咨酌廣開言路詳示硃批洞囑羣情慮周六合大閱以詰戎兵訓練以修武備睿謨獨運而小醜立奏蕩平聖武布昭而荒徼永圖綏靖開天明道聖學高深覺世牖民宸章炳煥闡聖賢之精蘊宣心性之圓機函葢古今彪爍宇宙天心協應有感必通德盛化神諸瑞畢至古帝王之良法善政至皇祖而集其大成我祖宗之駿烈鴻猷迨皇考而益彰善述眇予沖子寅奉丕基仰惟功德之隆宜備尊崇之典敬循禮制恭上尊諡廟號爾部詳察典禮具奏是日禮部奏謹查康熙六十一年恭上聖祖仁皇帝尊諡廟號奉大行皇帝諭旨以追崇大典攸關理宜僉謀共協令諸王大臣等會同九卿詹事科道文官六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詳考舊章從公確議今大行皇帝尊諡廟號禮制崇重(臣)等謹遵舊典仍請會同諸王大臣齊集廷臣詳慎公議昭垂萬世奉諭旨是敬謹確議具奏是月乙巳王等文武諸臣議奏自古帝王撫馭寰區功德隆盛有博厚高明之實則必有隆爍顥懿之名是故于堯曰欽明文思于舜曰濬哲文明所以著盛德之形容而垂萬年之軌則也欽惟大行皇帝丕冒八埏曲成萬物有與天同體之德有敬天行健之功祗奉郊壇必親薦享端居宮禁亦凜明威暘雨偶愆齋心而默禱嘉祥屢告讓美而弗居昭事存乎旦明感通捷於影響當天庥之滋至緜景運於方隆撫列聖式廓之版章益漸之以聲教取四海咸熙之臣庶更霈之以恩膏安愈求安聖不自聖惟精惟一建中於民克儉克勤表正自上執權衡以御物偏黨之習潛消定模範以示人仁讓之風溥洽官常于是而肅士品于是而端民俗于是而湻物情于是而暢嘉禾芝草醴泉慶雲之瑞充塞于寰中荷蘭日本暹羅蘇祿之琛輻輳乎闕下凡此運會之彌昌彌熾皆由聖德之可法可傳至乃學貫天人辭成典誥敷治平之大道闡性命之微言歲舉經筵首詣太學新闕里千秋之廟貌隆先師五代之王封廣勵膠庠修明典禮定宗學之制開國書之科博訪源儒徧立書院大行皇帝之誕敷文教有如此者惟仁必勇不怒而威選將悉有用之材練兵于無事之日天戈所指青海獻俘帝命甫申西陲納欵化蠻荒為郡縣靖蕃落于邊隅大行皇帝之布昭聖武有如此者志邁百王心通庶務事無難易銳若發機人有忠邪洞如觀火謀畧出羣工之上照臨周六合之遙大行皇帝之英姿天挺明睿夙成有如此者坦懷應物博愛為心不以一眚棄才不使一夫失所惇敘九族容保萬方厚百官而倍與廩糈惠八旗而時加恤賚閭井必預謀其樂利兵丁各優贍其身家減賦蠲逋不惜帑金之億萬詳刑讞獄允釐令典之三千盛暑而曲貸囚徒小祲而徧賙貧戶大行皇帝之寬則得眾仁以長人有如此者道循物而無違德有常而不息本實心以宣為政令春溫秋肅儼如四序之罔愆由定力而發為勤勤旰食宵衣不以片時而少斁大行皇帝之信必由中毅以持久有如此者經曰聖人之德無以加于孝我大行皇帝昔在藩封晨昏盡禮及傳丕緒哀敬竭情親送梓官屢謁陵寢三載始還吉服四時恒拜御容體聖祖之心以為心法聖祖之政以為政耕耤著為定例爰奉太廟之粢盛賢良建有專祠尤眷先朝之耆舊德教加于百姓孺慕極于終身大烈光前貽謀昌後孔子稱虞舜曰大孝惟大行皇帝足以當之若夫誠者天之道也成己成物之全德也我大行皇帝以此享帝享親以此盡心盡性以此用人行政以此覺世牖民諸臣敬奉之硃批萬國共聞之諭旨固巳言之諄復莫不凜為曲章暨夫龍馭上賓特頒遺詔敬聆至誠之訓仰思無間之功聖學高深渾然一理神明沖穆儼在重霄子思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惟大行皇帝足以當之夫中以宅心正以體政文以敷化武以定功英以決疑明以燭理寬以居之仁以行之信以成之毅以守之而皆本之于大孝運之以至誠此洵聖德之全與天同體可為萬世法者也臣等按虞書曰率作興事慎乃憲書傳曰憲法也說命曰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文曰監于先王成憲周禮疏曰懸法以示人曰憲中庸亦云憲章文武葢惟憲天立教之聖人然後能慎法度興政事俾萬世奉為成憲守而不忘若虞舜商湯周之文王武王皆是也竊謂大行皇帝尊諡于憲為宜又按禮記祖有功宗有德是故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商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周公作無逸則稱商有三宗周文武之廟並稱世室公羊傳曰世世不毀也中庸曰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竊惟大行皇帝廟號宜稱世宗與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並為百世不祧之廟臣等公擬敬上尊諡曰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曰世宗天下萬世稱曰世宗憲皇帝足以顯揚大德表著巍功與日月而齊光偕山河而並永矣謹奏奉諭旨諸王大臣公同議上皇考大行皇帝尊諡曰憲皇帝廟號世宗於我皇考至德鴻猷實相符合禮稱祖有功宗有德廟號乏稱祖稱宗均屬尊崇之極而象功昭德惟期允當方協至公昔我皇祖聖祖仁皇帝久道化成身兼創守平定逆藩掃清朔漠神功駿烈自古莫與比隆廟號定應稱祖皇考大行皇帝善繼善述敬天勤民十三年來宵旰憂勞咸熙庶績貽萬年之景福固百代之丕基廟號世宗正合古宗有德之義上配列祖百姓不祧此乃天下萬世之定論非在廷諸臣尊崇君父敷揚稱頌之私情尤非朕一人哀感隆恩表彰盛德之私願所能強置一詞也在我皇考神謨垂於宇宙厚澤洽於臣民即罄竭揄揚難盡萬一今據所奏敬擬上尊諡廟號詳慎公當足以昭示萬年朕心深為忍愜所有應行典禮該部敬謹查議具奏十一月丁未恭奉冊寶上尊諡

  皇朝通志卷四十八

皇朝通志卷四十九[编辑]

  諡略二

  ○諡略二

  列后尊諡

  △列后尊諡

  原皇后   直皇后   翼皇后   宣皇后 【 俱順治五年十一月追尊恭上】

  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崇德元年四月丙戌恭上孝慈昭憲純德貞順成天育聖武皇后尊諡

  康熙元年恭改上尊諡曰孝慈昭憲敬順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仁徵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懿德二字

  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順治七年二月丁酉恭上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尊諡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哲順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慈僖二字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辛巳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大行太皇太后聖德母儀昭示萬國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贊宣內政誕育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顧復劬勞受無疆休大一統業朕踐阼方在冲齡仰荷我聖祖母訓誨恩勤以至成立晨昏依戀三十餘年方期洊享遐齡茂膺繁祉詎意適遭違豫奄忽上賓朕哀疚之深五中摧絕昊天罔極報德實難緬惟厚澤深仁信足炳傳簡冊非薦隆號莫展哀誠宜恪遵彝憲恭上尊諡垂示無窮以忍朕尊親之意著內閣翰林院詹事符會同擬奏其應行典禮爾部詳議以聞內閣等衙門恭擬尊諡二道進呈奉旨應上太皇太后尊諡曰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十月乙卯恭上尊諡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至德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純徽二字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己亥大學士馬齊嵩祝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奏查康熙二年恭上慈和皇太后尊諡內閣翰林院擇二十四字分為兩條具奏奉旨尊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今恭上大行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尊諡臣等會同翰林院依例敬擇具奏奉旨此奏甚屬錯誤爾等恭瞻太廟奉先殿二位文皇后神主便知其誤矣庚子大學士等奏臣等遵旨恭詣太廟謹瞻神位見孝端孝莊兩太皇太后並從太宗文皇帝廟號俱有文字臣等愚昧查康熙二年慈和皇太后尊諡舊檔僅擬尊諡字樣具奏未將康熙九年奉旨慈和皇太后從世祖章皇帝廟號升祔太廟之例不以章皇后字樣一併寫出甚屬錯誤因將所擬字內敬寫章皇后字樣具奏得旨此事不比尋常但聲明錯誤則已該部嚴察具奏所擬尊諡亦未明晰朕記太皇太后徽號字樣甚多即就原徽號字內刪減議定並未改換今通行改擬恐於例有不合丙午大學士等奏臣等恭查舊檔太皇太后徽號原有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二十字賓天之後恭上尊諡將原字減去十五字留五字又添擬七字尊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升祔太廟瑟和皇太后徽號原有慈和二字後尊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后康熙九年升祔太廟時添寫章字大行皇太后徽號原有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十字今欽遵上諭照追上太皇太后尊諡例將原字內留五字添擬七字尊為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后又將原字內留四字添擬八字尊為孝惠仁憲莊定端純順天翼聖章皇后恭候皇上訓示得旨前一條所擬是五十七年三月辛酉恭上尊諡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慈淑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恭安二字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二年五月甲什恭上大行慈和皇太后尊諡曰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后康熙九年二月庚戌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慈和皇太后誕育朕躬未遂孝養思慕之忱每切於懷雖已上尊諡但今升祔太廟配食皇考典禮關係重大其應進諡號著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詳議具奏是月丁巳議政王等恭議太祖高皇帝皇后稱高皇后太宗文皇帝皇后稱文皇后今慈和皇太后配祀世祖章皇帝前上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尊諡亦宜加上尊諡為章皇后得旨是五月丙辰朔恭加上尊諡   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溫穆二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端靖二字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儷天襄聖仁皇后 【 乾隆元年二月恭加上】

  康熙十三年五月辛未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皇后赫舍哩氏作配朕躬己經六載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盡誠孝佐朕內治尤極敬勤節儉居身寬仁逮下宮闈式化淑德彰聞茲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懷懿範痛悼彌深宜有稱諡以垂永久著內閣翰林院會同擬奏應行典禮爾部詳察以聞大學士等恭議上尊諡曰仁孝皇后得旨是六月庚申行冊諡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追上尊諡曰仁孝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皇后

  雍正元年四月改上尊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皇后九月庚辰恭加上尊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后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淑懿二字

  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欽天順聖仁皇后 【 乾隆元年二月恭加上】

  康熙十七年三月癸酉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皇后鈕祜祿氏端懿夙著作配朕躬奉事太皇太后皇太后恪恭婉順殫竭孝忱正位宮闈節儉寬仁克襄內治芳型伊始淑德彌彰茲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崩逝追念壼儀良深痛悼宜有稱諡以垂永久著內閣翰林院會同擬奏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大學士等恭議上尊諡曰孝昭皇后得旨依議閏三月辛酉行冊諡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恭上尊諡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欽天順聖皇后

  雍正元年九月庚辰恭加上仁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安裕二字

  孝懿温誠端仁憲穆和恪奉天佐聖仁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君上】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壬寅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皇后佟氏淑德夙成芳徽懋著侍奉皇太后克盡孝誠撫育諸子悉均戡愛禔躬敬慎御下寬仁武備儀型宮闈胥化頃遵慈諭作配朕躬尚期內治之永襄何意沈疴之難起茲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崩逝睠懷懿範痛悼良深宜有稱諡以垂永久着內閣翰林院會同擬奏其應行典禮爾部詳查速議以聞尋大學士等恭議上尊諡曰孝懿皇后得旨依議九月乙卯行冊諡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恭上尊諡曰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奉天佐聖皇后

  雍正元年九月庚辰恭加上仁字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和恪二字

  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贊天承聖仁皇后 【 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雍正元年五月甲辰世宗憲皇帝諭曰朕惟尊親之典首重易名聖善之修必崇顯號我皇妣大行皇太后諯莊恭肅慈惠安和奉侍先皇壼儀茂著誕育沖藐母道備隆顧復恩周命提義盡寬仁逮下澤哈宮庭謙儉持躬化流禁掖朕繼承大統嗣服鴻基方期合萬國之歡心奉慈闈之色養不意遽遭大故仙馭上昇抱痛銜哀感深罔極惟藉顯揚之典少申孝慕之誠允宜稽考彝章廌升尊諡六月丁巳大學士等恭擬上尊諡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得旨是八月已未恭奉冊寶上尊諡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慈純二字

  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后 【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恭上】

  雍正九年十月甲午世宗憲皇帝諭禮部曰皇后納喇氏作配朕躬經四十載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聖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克盡忱深蒙慈愛服膺朕訓厯久而敬德彌純懋著坤儀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節儉待下寬仁慈惠播于宮闈柔順發于誠悃昔年藩邸內政聿修九載中宮德輝逾耀茲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閫職襄贊多年追念誠徽良深痛悼宜加稱諡以永休光著內閣翰林院擬上應行典禮爾部詳察議奏特諭癸卯大學士等恭議上尊諡曰孝敬皇后得旨依議十二月己亥行冊諡禮

  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皇上登極癸卯諭禮部曰朕惟政治莫先於崇孝徽稱首重於易名天地之覆載同功帝后之尊親一體欽惟孝敬皇后作配皇考懋著坤儀孝德夙洽於宮闈仁惠久孚於壼掖朕躬承顧復備荷恩慈恭上皇考大行皇帝尊諡宜並追崇恭上尊諡以展孝思爾等詳查典禮具奏十一月戊戌總理事務王大臣會同禮部議上竊惟尊親之典帝后同稱孝慕之忱顯揚並切溯有娀於殷世祥祉攸凝紀太姒於周詩徽音永炳矧係聖代之母儀宜有加崇之顯號欽惟孝敬皇后功符坤載德協乾元篤誠孝於宮庭動循禮則懋勤勞於壼掖翊贊謨猷溫恭備著夫嘉徽和慎聿昭其淑德丕宣閫教化啟肅雝共被仁慈恩推鞠育慶昇平而佐理帝治彌昭貽福祉以垂庥孝思倍摯臣等恭遵諭旨敬考彝章謹擬恭上尊諡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后伏候命下之日一切應行典禮交與該衙門敬謹辦理謹奏奉旨是依議十一月丙辰恭奉冊寶上尊諡

  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 【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上】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辛卯奉皇上諭旨大行皇太后坤元協德懋著徽音四十二年母儀天下尊養兼隆福德備至實古今史冊所未有今忽遭仙馭升遐朕心哀痛不能稍釋敬稽典禮宜隆諡號以表尊崇第至德難名實非臣下擬議所能切當朕欲親尊為孝聖憲皇后其令大學士九卿公議可否如是及所有節次晉加徽號其中或有按例應行酌減及應增加字樣仍著敬謹詳議具奏二月己亥大學士等遵旨議奏臣等伏考厯代母后尊諡自漢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厥後典制相仍著於史冊而所上諡號類皆出於臣下由其徽音令德雖有不同而考禮定名尚易比擬故也欽惟大行皇太后誕育皇躬母儀天下備福壽者八十六載受孝養者四十二年合九州萬國以尊親萃五世一堂而頤樂鴻稱疊晉慶典便蕃扶輦環億兆之臚歡欵關集鰈鶼之來賀蠲租錫類而感洽羣黎偃武集勳而威宣諸徼凡我皇上之功德巍盛悉由聖母之美善崇隆敬仰懿徽與天無極洵非尋常諡號所得形容萬一惟我皇上本至孝以定典章宣示諭旨以至德難名親尊為孝聖憲皇后仍令臣等集擬具奏   (臣)等謹案鄭樵通志所載上諡百三十有一字首以神聖並列考之宋代有慈聖光獻曹后宣仁聖烈高后雖以聖為諡尚屬鋪張揚厲之文而于大行受大名之義均有未當今大行皇太后之至德實為史牒所未有誠如諭旨難以名言惟欽定為孝聖乃克崇闡洪儀昭示奕禩揆之古來諡議允為式協輿論詣之廷臣寀莫能復贊一詞至厯年恭晉徽號奉旨有按例酌減又應增加字樣(臣)等謹查孝莊文皇后徽號二十字孝惠章皇后徽號十字恭上尊諡時俱敬列十二字今大行皇太后徽號係十八字臣等遵旨詳議于徽號擬用六字又照例增加四字恭上尊諡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以符禮制謹合詞具奏伏候欽定奉諭旨是依議三月壬午恭奉冊寶上尊諡

  孝賢皇后 【 乾隆十三年四月恭上】

  乾隆十三年四月乙卯禮部恭議上大行皇后尊諡曰孝賢皇后奉旨依議

  皇朝通志卷四十九

皇朝通志卷五十[编辑]

  諡略三

  ○諡略三

  追封

  △追封

  皇后諡   皇貴妃諡   貴妃諡   妃諡   皇子諡   公主諡   和碩親王諡   多羅郡王諡   親王世子諡   多羅貝勒諡   固山貝子諡   奉恩鎮國公諡   奉恩輔國公諡   奉恩鎮國將軍諡   奉恩輔國將軍諡   奉恩將軍諡

  ·皇后諡

  孝獻莊和至德宜仁溫惠端敬皇后 【 順治十七年八月恭上】

  順治十七年八月甲辰世祖章皇帝諭禮部日皇貴妃棟郭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后諭旨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諡號諡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丙午禮部奏行追封禮越三日具冊寶追封上諡


  ·皇貴妃諡

  慤惠皇貴妃 【 乾隆八年六月諡】

  敬敏皇貴妃 【 雍正元年六月追諡】

  惇怡皇貴妃 【 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

  (臣)等謹按以上俱聖祖仁皇帝皇貴妃

  敦肅皇貴妃 【 雍正三年十一月諡】

  純懿皇貴妃 【 乾隆五十年二月諡】

  (臣)等謹按以上俱世宗憲皇帝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 【 乾隆十年四月諡】

  哲憫皇貴妃 【 乾隆十年四月諡】

  淑嘉皇貴妃 【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諡】

  純惠皇貴妃 【 乾隆二十五年五月諡】

  令懿皇貴妃 【 乾隆四十年正月諡】


  ·貴妃諡

  (臣)等謹按會典貴妃以下無諡奉特旨者予諡

  溫僖貴妃 【 康熙三十四年十一月諡】

  (臣)等謹按以上聖祖仁皇帝貴妃


  ·妃諡

  敏惠恭和元妃 【 崇德六年十月諡】

  (臣)等謹按以上太宗文皇帝妃


  ·皇子諡

  皇長子追封和碩定親王永璜諡安 【 乾隆十五年三月諡】

  皇二子追封   皇太子永璉諡端慧 【 乾隆三年十月諡】

  皇四子多羅履郡王永臹諡端 【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諡】

  皇五子和碩榮親王永琪諡純 【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諡】

  皇七子永琮諡悼敏 【 乾隆十三年正月諡】


  ·公主諡

  (臣)等謹按會典公主無諡奉特旨者子諡

  端獻長公主 【 康熙二年十月諡】

  端順長公主 【 康熙二年十月】


  ·和碩親王諡

  和碩禮親王代善諡烈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鄭親王濟爾噶朗諡獻 【 康熙元年二月諡】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諡忠 【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追諡】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奉諭旨睦親彰善王政宜先繼絕昭屈聖經所重朕自臨御以來間日恭閱列祖列宗實錄一冊因得備知祖宗創業艱難及爾時懿親藎臣勤勞佐命底定中原偉伐殊功實為從古所未有而當時策勳錫爵榮號崇封所以酬答者本從優厚迨其後或有及身緣事旋被降削者或有子孫承襲更易封號者迄今平情準理若不為之溯述闡揚追復舊恩於心實有所未愜因念睿親王多爾袞當開國時首先統眾人關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奉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顧以攝政有年威福不無專擅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殁後為蘇克薩哈等所搆授款於其屬人首告誣以謀逆經諸王定罪除封其時我世祖章皇帝實尚在沖齡未嘗親政也夫睿王果萌異志則方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且吳三桂之所迎勝國舊臣之所奉止知有攝政王耳其勢更無難號召即我滿洲大臣心存忠篤者自必不肯順從然彼誠圖為不軌無難潛鋤異已以逞逆謀乃不於彼時因利乘便直至身後以歛服僭用明黃龍袞指為覬覦之證有是情理乎況英親王阿濟格其同母兄也於追捕流賊回京時誆報李自成身死且不候旨班師睿王即遣員斥責其非並免王公等往迎之禮又因阿濟格出征時脅令巡撫李鑑釋免逮問道員及擅至鄂爾多斯土默特取馬令議其罪降為郡王平日辨理政務秉公持正若此是果有叛志無叛志乎又實錄載睿王集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遣人傳語曰今觀諸王貝勒大臣但知諂媚於予未見有尊崇皇上者予豈能容此昔太宗升遐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請予即尊位予曰爾等若如此予當自刎誓死不從遂奉皇上纘承大統似此危疑之時以予為君予尚不可今乃不敬皇上而媚予予何能容自今以後有盡忠皇上者予用之愛之其不盡忠不敬事皇上者雖媚予予不爾宥也且云太宗恩育予躬所以特異於諸子弟者蓋深信諸子之成立惟予能成立之每覽實錄至此未嘗不為之墮戾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藎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為史冊所罕覯使王彼時如宋太宗之處心積慮則豈肯復以死固辭而不為邪說搖惑耶乃令王之身後欠抱不白之冤于泉壤心甚憫焉假令當時王之逆跡稍有左驗削除之罪果出於我世祖聖裁朕亦寧敢復翻成案乃實由宵小奸謀搆成冤獄而王之政績載在實錄者皆有大功而無叛逆之跡又豈可不為之昭雪乎昨於乾隆三十八年因其塋域欠荒特敕量為繕葺並准其近支以時祭掃然以王之生平盡心王室尚不足以慰彼成勞朕以為應加恩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並令補繼襲封照親王園寢制度修其塋墓仍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原傳尚有未經詳敘者並交國史館恭照實錄所載敬謹輯錄添補宗室王公功績傳用昭彰闡宗勛至意

  和碩豫親王多鐸諡通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肅親王豪格諡武 【 順治十三年九月追諡】

  和碩敬謹親王尼堪諡莊 【 順治十年十月諡】

  追封和碩親王達爾罕巴圖魯貝勒舒爾哈齊諡莊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和碩親王鎮國公祜塞諡忠順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臣)等謹按親王諡例用一字國初諸王惟忠順親王諡有二字者葢由賜諡在順治十年時追封為多羅郡王而郡王尚未定用一字諡之例故諡用二字與慧哲宣獻通達諸郡王同康熙二十年始定例郡王亦用一字諡詳具下

  多羅郡王條和碩巽親王滿達海諡簡 【 順治十二年八月諡】

  和碩饒餘親王阿巴台諡敏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承澤親王碩色諡裕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諡昭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頴親王薩哈廉諡毅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簡親王濟度諡純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敬謹親王尼實哈諡悼 【 康熙六年三月諡】

  和碩顯親王福壽諡懿 【 康熙九年二月諡】

  和碩簡親王德色諡慧 【 康熙九年四月諡】

  和碩純親王隆禧諡靖 【 康熙十八年七月諡】

  和碩安親王岳羅諡和 【 康熙二十八年閏三月諡】

  和碩康親王傑書諡良 【 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諡】

  和碩簡親王雅布諡修 【 康熙四十年十月諡】

  和碩顯親王丹臻諡密 【 康熙四十一年六月諡】

  和碩裕親王福全諡憲 【 康熙四十一年八月諡】

  和碩康親王椿泰諡悼 【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諡】

  追封和碩簡親王巴爾堪諡武襄 【 雍正元年正月諡】

  (臣)等謹按簡親王巴爾堪本係輔國將軍其諡武襄時追封為輔國公未封親王故用兩字諡

  和碩莊親王博果鐸諡靖 【 雍正元年二月諡】

  追封和碩理親王允礽諡密 【 雍正二年十二月諡】

  和碩湻親王允祐諡度 【 雍正八年四月諡】

  和碩怡親王允祥諡賢 【 奏雍正八年六月諡】

  雍正八年五月癸未禮部奏和碩怡親王薨逝恭候皇上特賜諡號勒石奉旨怡親王之懿德鴻勳自應錫以上諡但恐一字不足以彰王之美善古者有大功則賜之美號以表揚之朕曾親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賜王字字皆王之實蹟今應否於諡號之上加此八字取古人申錫美號之義著大學士九卿會議具奏六月壬寅大學士九卿等遵旨議奏怡親王忠孝居心恪勤為國皇上篤念忠勳以一字未足彰王之美善特欲將從前御書賜王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諡號之上洵乎奉天道以彰善合人心之至公於古人申錫美號之義實相符契至其一字之諡照例請旨奉諭旨怡親王申錫美號之典與古禮相符庶足表王生平之美善朕心深忍著依議行其一字之諡著宗人府會同大學士定議具奏是月丙辰宗人府奏怡親王一字之諡奉旨仍令臣等集議臣等公擬諡法內可以包舉眾美者敬呈六字恭候欽定奉諭旨怡親王諡號著用賢字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廷臣旨擬皇考聖祖仁皇帝尊諡朕刺指血濡筆恭定今吾弟怡親王諡號朕滴淚研硃以定將此並諭王大臣等知之

  和碩恒親王允祺諡溫 【 雍正十年五月諡】

  追封和碩簡親王巴賽諡襄愍 【 乾隆元年五月諡】

  (臣)等謹按簡親王巴賽係乾隆十八年追封親王其諡襄愍以輔國公故用兩字諡

  迫封和碩親王福惠諡懷 【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追諡】

  追封和碩親王弘暉諡端 【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追諡】

  和碩果親王允禮諡毅 【 乾隆三年四月諡】

  和碩康親王沖安諡修 【 乾隆三年四月諡】

  追封和碩莊親王弘普諡恭勤 【 乾隆八年閏四月諡】

  和碩簡親王德沛諡儀 【 乾隆十七年九月諡】

  和碩康親王巴爾圖諡簡 【 乾隆十八年五月諡】

  和碩簡親王奇通阿諡勤 【 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諡】

  和碩履親王允祹諡懿 【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諡】

  和碩莊親王允祿諡恪 【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諡】

  和碩和親王弘晝諡恭 【 乾隆三十五年八月諡】

  和碩顯親王衍潢諡謹 【 乾隆三十七年二月諡】

  和碩和親王永璧諡勤 【 乾隆三十七年四月諡】

  和碩諴親王允祕諡恪 【 乾隆三十二年十一月諡】

  和碩恒親王弘晊諡恪 【 乾隆四十年七月諡】

  和碩簡親王豐訥亨諡恪 【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諡】

  和碩肅親王蘊著諡勤 【 乾隆四十三年五月諡】

  和碩怡親王弘曉諡僖 【 乾隆四十三年五月諡】

  和碩鄭親王濟哈納諡恭 【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諡】


  ·多羅郡王諡

  (臣)等謹按國初諸郡王諡多用二字亦間有用一字者自康熙二十年六月奉聖祖仁皇帝諭追諡郡王滿漢文俱用一字後遂為定例云

  追封多羅郡王額爾衮諡慧哲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郡王界堪諡宣獻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郡王雅爾哈齊諡通達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多羅郡王塔爾納諡敏思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謙郡王斡克達諡襄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衍禧郡王羅羅琿諡介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敏郡王勒度諡簡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郡王精濟諡懷愍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琿諡恭惠 【 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溫郡王孟額諡良 【 康熙十三年七月諡】

  多羅溫郡王佛永輝諡哀 【 康熙十七年二月諡】

  多羅平郡王克鐸諡比 【 康熙二十一年七月諡】

  多羅平郡王納爾福諡悼 【 康熙四十年八月諡】

  多羅安郡王瑪爾琿諡慤 【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諾羅布諡忠 【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諡】

  多羅愉郡王允諡恪 【 雍正九年二月諡】

  多羅誠郡王允祉諡隱 【 乾隆二年九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熙良諡恪 【 乾隆九年七月諡】

  追封多羅信郡王公依布諡恪勤 【 乾隆十一年閏三月諡】

  (臣)等謹按信恪勤郡王予諡時係輔國公是以用二字諡

  多羅平郡王福彭諡敏 【 乾隆十四年二月諡】

  多羅平郡王慶寧諡僖 【 乾隆十六年二月諡】

  多羅恂郡王允禵諡勤 【 乾隆二十年四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泰裴英阿諡恭 【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

  多羅慎郡王允禧諡靖 【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諡】

  多羅信郡王德昭諡懿 【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諡】

  多羅寧郡王弘皎諡良 【 乾隆二十九年九月諡】

  多羅果郡王弘瞻諡恭 【 乾隆三十年四月諡】

  多羅愉郡王弘慶諡恭 【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諡】

  多羅信郡王如松諡恪 【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諡】

  多羅和郡王緜倫諡謹 【 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諡】

  多羅湻郡王弘暻諡慎 【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恒昌諡慎 【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諡】

  多羅克勤郡王慶恒諡良 【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諡】

  多羅理郡王弘■〈日為〉諡恪 【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諡】

  郡王品級原封多羅貝勒允祁諡誠 【 乾隆五十年十月諡】

  (臣)等謹按康熙九年四月庚申宗人府等衙門題前代舊制諸王薨逝將諡號載於封號之下本朝現行例諸王薨逝給與諡號勒碑不將封號刊勒恐後世之人難曉今臣等酌議薨逝諸王未與諡號者應於封號下加諡號一字已與諡號者仍加寫封號得旨允行是書所纂以諡法為主故不與封號相聯屬云


  ·親王世子諡

  和碩鄭親王世子富爾敦諡慤厚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諡

  多羅貝勒喀爾楚琿諡顯榮 【 順治八年十一月諡】

  追封多羅貝勒卓禮克圖貝勒巴雅喇諡剛果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圖倫諡恪僖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色桑古諡和惠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輔國公篇古諡靖定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塔察篇古諡恪恭 【 順治十年六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青巴圖魯貝勒穆爾哈齊諡勇壯 【 順治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貝勒呼實布諡剛毅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都爾呼諡慤厚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巴爾楚洪諡和惠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齊克新諡懷思 【 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多羅貝勒昌阿岱諡懷愍 【 康熙四年七月諡】

  多羅貝勒海山諡僖敏 【 乾隆四年閏四月諡】

  多羅貝勒允祜諡恭勤 【 乾隆九年四月諡】

  多羅貝勒領侍衞內大臣弘昇諡恭恪 【 乾隆十八年六月諡】

  多羅貝勒允禕諡簡靖 【 乾隆二十年三月諡】

  多羅貝勒弘明諡恭勤 【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諡】

  多羅貝勒永福諡恭恪 【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諡

  追封固山貝子尚建諡賢懿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固山貝子博和託諡溫良 【 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蘇布圖諡悼愍 【 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努賽諡悼哀 【 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薩弼諡懷愍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吳達海諡襄敏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特爾呼諡恪僖 【 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敦達諡恪恭 【 康熙十三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富拉塔諡惠獻 【 康熙十七年六月諡】

  固山貝子固爾瑪琿諡温簡 【 康熙二十年十一月諡】

  宗人府左宗人禮部尚書鎮國公贈貝子吞珠諡恪敏 【 康熙五十七年九月諡】

  追封固山貝子鎮國公準達諡溫恪 【 雍正四年八月諡】


  ·奉恩鎮國公諡

  追封鎮國公二等鎮國將軍阿拜諡勤敏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鎮國公巴布台諡恪僖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鎮國公瑪珊諡懷儀 【 順治十五年二月諡】

  鎮國公僧額諡懷愍 【 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鎮國公溫齊喀諡懷思 【 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鎮國公古鼐諡悼愍 【 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鎮國公瑪爾圖諡懷思 【 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鎮國公果葢諡端純 【 順治十八年二月諡】

  鎮國公拉都呼諡端純 【 順治十八年二月諡】

  鎮國公高色諡慤厚 【 康熙九年八月諡】

  鎮國公托克托慧諡純和 【 康熙十二年三月諡】

  黑龍江將軍鎮國公揚福諡襄毅 【 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諡】

  鎮國公登色諡恪恭 【 雍正二年九月諡】

  鎮國公諾音托和諡恪順 【 乾隆五年二月諡】


  ·奉恩輔國公諡

  追封輔國公三等輔國將軍塔拜諡慤厚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輔國公奉恩將軍賴木布諡介直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輔國公達爾察諡剛毅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輔國公舒古圖諡懷思 【 順治十一年三月追諡】

  輔國公翁古諡懷愍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錦柱諡懷儀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海蘭諡慤厚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實卜實倫諡悼愍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翁武諡悼愍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巴都海諡恪僖 【 順治十七年十月諡】

  輔國公滿度諡懷思 【 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輔國公拉實塔諡恪僖 【 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輔國公都倫諡懷愍 【 康熙三年四月追諡】

  輔國公穆琛諡慤厚 【 康熙十二年三月諡】

  宗人府右宗人輔國公都統斡珊諡襄敏 【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諡】

  輔國公納圖諡敦敏 【 乾隆二年閏九月諡】

  輔國公蘇爾禪諡簡恪 【 乾隆四年六月諡】

  輔國公裕綬諡敏恪 【 乾隆五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法爾善諡和慤 【 乾隆六年三月諡】

  輔國公璐達諡恭簡 【 乾隆六年六月諡】

  輔國公愛音圖諡敦敏 【 乾隆七年二月諡】

  輔國公魯彬諡恪思 【 乾隆八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齊努琿諡簡僖 【 乾隆九年九月諡】

  輔國公廣齡諡敦僖 【 乾隆十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吉存諡勤僖 【 乾隆十二年八月諡】

  輔國公逢信諡恭恪 【 乾隆十二年八月諡】

  輔國公伊爾登諡簡恪 【 乾隆十四年六月諡】

  輔國公弘曣諡恪僖 【 乾隆十五年九月諡】

  輔國公色爾臣諡溫僖 【 乾隆十八年二月諡】

  輔國公興寧諡勤僖 【 乾隆十八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誠保諡溫僖 【 乾隆十九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恒魯諡恭慤 【 乾隆三十七年八月諡】


  ·奉恩鎮國將軍諡

  鎮國將軍唐古岱諡克潔 【 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鎮國將軍穆爾察諡恪恭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三等鎮國將軍蘇赫諡懷思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奉恩輔國將軍諡

  追封輔國將軍奉恩將軍范圖諡懷儀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輔國將軍奉恩將軍巴特瑪篇古諡悼殤 【 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三等輔國將軍色克圖諡懷儀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三等輔國將軍色勒伯諡懷儀 【 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三等輔國將軍琶珀諡懷愍 【 順治十五年二月諡】

  三等輔國將軍都爾巴諡慤厚 【 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三等輔國將軍巴喀諡懷思 【 順治十五年四月諡】

  輔國將軍千圖諡介直 【 順治十六年二月諡】

  輔國將軍恩克布諡溫僖 【 康熙二十年六月諡】

  散秩大臣三等輔國將軍扎珊諡敏恪 【 康熙三十三年九月諡】

  輔國將軍福爾善諡溫僖 【 乾隆十年六月諡】


  ·奉恩將軍諡

  奉國將軍荊州將軍尚建寶諡勤僖 【 乾隆二十二年五月諡】

  奉恩將軍諡   奉恩將軍拉都海諡懷儀 【 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皇朝通志卷五十

皇朝通志卷五十一[编辑]

  諡略四

  ○諡略四

  額駙諡   藩王諡   民公諡   侯伯諡   子爵諡   大學士諡   領侍衞內大臣諡   協辦大學士諡

  △額駙諡

  太子太保和碩額駙耿昭忠諡勤僖 【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諡】   太子太保和碩額駙耿聚忠諡慤敏 【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諡】   都統和碩額駙諾穆圖諡慤僖 【 康熙五十年二月諡】   內大臣都統右翼前鋒統領固倫額駙班第諡恭勤 【 乾隆十八年四月諡】   和碩超勇親王固倫額駙策凌諡襄 【 乾隆十五年四月諡】   科爾沁親王固倫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諡毅 【 乾隆四十年五月諡】   尚書和碩額駙一等忠勇公福隆安諡勤恪 【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諡】

  △藩王諡

  定南王孔有德諡武壯 【 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義王孫可望諡恪順 【 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靖南王耿繼茂諡忠敏 【 康熙十年五月諡】   海澄公追贈王爵黃芳度諡忠勇 【 康熙十五年三月諡】   平南親王尚可喜諡敬 【 康熙十六年六月諡】

  △民公諡

  (臣)等謹按一品官以上應否與諡請旨定奪予諡者交內閣撰疑諡號工部給碑價翰林院撰擬碑文二品以下無諡奉特旨者予諡   公圖爾格諡忠義 【 順治九年六月追諡】   公圖賴諡昭勳 【 順治九年六月追諡】   都統三等公和碩圖諡端恪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定西將軍內大臣一等公愛星阿諡敬康 【 康熙三年三月諡】   輔政大臣一等公索尼諡文忠 【 康熙六年六月諡】   一等公遏必隆諡恪僖 【 康熙十三年二月諡】   陝西提督贈公爵給三等精奇尼哈番世職陳福諡忠愍 【 康熙十五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一等海澄公贈太保黃梧諡忠恪 【 康熙十六年六月諡】   太子太保一等海澄公贈少保黃芳世諡忠襄 【 康熙十七年六月諡】   內大臣一等公噶布喇諡恪僖 【 康熙二十年十月諡】   太子太傅議政大臣都統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三等公贈少保圖海諡文襄 【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諡】   內大臣都統一等公舅舅佟國綱諡忠勇 【 康熙二十九年十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一等公費揚古諡襄壯 【 康熙四十年九月諡】   兵部尚書公孫徵顥諡清端 【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一等公追贈太傅佟國維諡端純 【 雍正元年四月諡】   追封一等公輕車都尉加贈太師佟養真諡忠烈 【 雍正元年四月諡】   衍聖公孔毓圻諡恭慤 【 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一等公音德諡慤敬 【 雍正五年十一月諡】   一等海澄公贈太子少保黃芳泰諡襄慤 【 乾隆三年五月諡】   一等海澄公黃應纘諡溫簡 【 乾隆六年五月諡】   內大臣品級承恩公淩柱諡良榮 【 乾隆十二年四月諡】   追封一等公李榮保諡莊慤 【 乾隆十四年四月諡】   三等威信公四川提督岳鍾琪諡襄勤 【 乾隆十九年四月諡】   定北將軍一等誠勇公班第諡襄烈 【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   靖逆將軍贈三等義烈公那木扎爾諡武毅 【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協辨大學士戶部尚書一等謀勇公贈太保兆惠諡文襄 【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諡】   將軍兼雲南貴州總督兵部尚書一等誠嘉毅勇公明瑞諡果烈 【 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   太子太保協辨大學士戶部尚書果毅公阿里袞諡襄壯 【 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諡】   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贈太傅傅恒諡文忠 【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諡】   護軍統領公和爾本諡端儼 【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內大臣追封一等公哈實屯諡恪敏 【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諡】   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果毅繼勇公豐昇額諡誠武 【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諡】

  △侯伯諡

  二等伯明安諡忠順 【 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都統三等伯阿格尼堪諡武敏 【 順治十二年十二月追諡】   一等伯又一雲騎尉議政大臣程尼諡誠介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內大臣三等伯鄂碩諡剛毅 【 順治十四年九月諡】   定西將軍都統三等侯默爾根侍衞李國翰諡敏壯 【 順治十七年四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漢軍都統三等伯石廷柱諡忠勇 【 順治十八年三月諡】   都統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宜爾德諡襄敏 【 順治十八年十一月諡】   三等伯覺羅摩囉琿諡剛勇 【 康熙二年五月諡】   內大臣二等伯伊爾登諡忠直 【 康熙二年七月諡】   浙江提督二等侯贈太傅田雄諡毅勇 【 康熙二年七月諡】   福建提督三等侯加贈一等侯馬得功諡襄武 【 康熙四年正月諡】   議政大臣都統二等伯卓羅諡忠襄 【 康熙七年九月諡】   承恩伯周全斌諡恪順 【 康熙十年二月諡】   議政大臣正白旗滿洲都統一等伯伊里布諡武壯 【 康熙十九年八月諡】   四川提督三等伯贈太子太保世襲騎都尉王之鼎諡忠毅 【 康熙二十年四月諡】   少傅兼太子太師靖逆將軍靖逆侯甘肅總督贈少師張勇諡襄壯 【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諡】   福州將軍伯佟國瑤諡忠慤 【 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靖海將軍靖海侯施琅諡襄壯 【 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諡】   江南提督一等侯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張雲翼諡恪定 【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諡】   議政大臣領侍衞內大臣一等侯又一雲騎尉巴琿德諡恭恪 【 雍正元年九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兼佐領贈伯爵馬武諡勤恪 【 雍正五年三月諡】   太保保和殿大學士襲二等伯贈太傅馬齊諡文穆 【 乾隆四年九月諡】   太傅保和殿大學士三伯鄂爾泰諡文端 【 乾隆十年五月諡】   內大臣一等伯欽拜諡肅敏 【 乾隆十三年六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漢軍都統二等伯伊勒慎諡肅靖 【 乾隆十三年閏七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一等伯拉布敦諡壯果 【 乾隆十六年六月諡】   都統一等伯傅清諡襄烈 【 乾隆十六年六月諡】   兵部尚書襄勤伯鄂容安諡剛烈 【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   寧夏將軍贈一等伯和起諡武烈 【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諡】   大學士陝甘總督三等忠勤伯黃廷桂諡文襄 【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諡】   都統伯喇納諡僖恪 【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諡】   一等伯傅良諡恭勤 【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諡】

  △子爵諡

  都統銜二等子吳賴諡康毅 【 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都統一等子左夢庚諡莊敏 【 順治十一年七月諡】   都統一等子楞額禮諡武襄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都統一等子準塔巴圖魯諡襄毅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都統三等子何和里諡溫順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副都統三等子碩科羅巴圖魯薩諡忠毅 【 順治十二年十月諡】   二等子喀山諡敏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諡】   前鋒統領三等子碩翁科羅巴圖魯圖魯什諡忠宣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子恩格德爾諡端順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子巴拜諡僖順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二等子索諾穆諡順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都統二等子陳泰諡忠襄 【 順治十二年二月諡】   都統二等子佟養性諡勤惠 【 順治十三年七月諡】   三等子祖可法諡順僖 【 順治十四年七月諡】   內大臣二等子加一級覺羅色勒諡勤慤 【 順治十四年十二月諡】   都統管佐領一等子又一雲騎尉贈太子太保阿爾津諡端果 【 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太子太保都統三等子圖賴諡勤襄 【 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內大臣一等子多爾濟達爾罕諾顏諡順僖 【 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一等子加一級碩爾布錫諡敏襄 【 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太子太保盛京總兵一等子敦拜諡襄壯 【 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三等子納穆生格諡直勇 【 康熙二年五月諡】   一等子馬光速諡誠順 【 康熙二年九月諡】   副都統三等子教善諡敏勇 【 康熙三年二月諡】   內大臣二等子都爾瑪巴圖魯占諡忠直 【 康熙三年三月諡】   太子少保都統二等子鄂羅色辰諡果敏 【 康熙三年九月諡】   太傅兼太子太師內祕書院大學士一等子范文程諡文肅 【 康熙五年九月諡】   戶部尚書蒙古都統一等子瑪爾賽諡忠敏 【 康熙八年三月諡】   內大臣一等子吳拜諡果壯 【 康熙八年七月諡】   都統三等子朱馬喇諡襄敏 【 康熙八年十一月諡】   前鋒統領三等子博爾黑圖諡忠勇 【 康熙十年四月諡】   內大臣一等子哈岱諡勤壯 【 康熙十九年七月諡】   勇畧將軍雲南貴州總督一等子趙良棟諡襄忠 【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諡】   廣西提督一等子又一雲騎尉贈太子少保張朝午諡襄毅 【 康熙五十六年五月諡】   歸化城都統三等子丹津諡壯敏 【 乾隆二年六月諡】   參贊大臣贈三等子三泰諡果勇 【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大學士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宏文院大學士謝陞諡清義 【 順治二年正月諡】   內翰林宏文院大學士贈太保希福諡文簡 【 順治十年正月諡】   贈大學士巴克實達海諡文成 【 順治十一年四月諡】   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贈太子太保張端諡文安 【 順治十一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內翰林宏文院大學士高爾儼諡文端 【 順治十三年七月諡】   國史院大學士宋權諡文康 【 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少師兼太子太師內國史院大學士額色黑諡文恪 【 順治十八年十月諡】   經畧湖廣等處五省太傅兼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三等輕車都尉洪承疇諡文襄 【 康熙四年三月諡】   少兼太子太傅內國史院大學士二等輕車都尉甯完我諡文毅 【 康熙四年四月諡】   內國史院大學士金之俊諡文通 【 康熙九年二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內國史院大學士蔣赫德諡文端 【 康熙九年十月諡】   祕書院大學士車克諡文端 【 康熙十年七月諡】   太保兼太子太師內祕書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馮銓諡文敏 【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諡】   內秘書院大學士孫廷銓諡文定 【 康熙十四年正月諡】   少師兼太子太師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衞周祚諡文清 【 康熙十四年八月諡】   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管吏部尚書事對哈納諡文端 【 康熙十四年九月諡】   宏文院大學士覺羅伊圖諡文僖 【 唐熙十六年七月諡】   陝西經畧武英殿大學士刑部尚書管兵部尚書事摩囉諡忠愍 【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太子太師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李霨諡文勤 【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黃機諡文僖 【 康熙二十五年四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宋德宜諡文恪 【 康熙二十六年七月諡】   太子太傅內大臣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巴泰諡文恪 【 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師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杜立德諡文端 【 康熙三十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吳正治諡文僖 【 康熙三十一年二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溥諡文敏 【 康熙三十一年二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之芳諡文襄 【 康熙三十四年二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阿蘭泰諡文清 【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李天馥諡文定 【 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諡文靖 【 康熙四十二年四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伊桑阿諡文端 【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諡】   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吳琠諡文端 【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張英諡文端 【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熊賜履諡文端 【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子太保張玉書諡文貞 【 康熙五十年七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諡文貞 【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溫達諡文簡 【 康熙五十四年六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諡文貞 【 康熙五十七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張鶻翮諡文端 【 雍正三年二月諡】   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贈少傅王頊齡諡文恭 【 雍正三年八月諡】   太子少傅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高其位諡文恪 【 雍正五年三月諡】   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田從典諡文端 【 雍正六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富寧安諡文恭 【 雍正十年七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蔣廷錫諡文肅 【 雍正十年八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朱軾諡文端 【 乾隆元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陳元龍諡文簡 【 乾隆元年十一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邁柱諡文恭 【 乾隆三年五月諡】   東閣大學士贈太子太傅尹泰諡文恪 【 乾隆三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管浙江總督事贈少保嵇曾筠諡文敏 【 乾隆四年六月諡】   東閣大學士徐本諡文穆 【 乾隆十三年二月諡】   東閣大學士張允隨諡文和 【 乾隆十六年五月諡】   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諡文和 【 乾隆二十年五月諡】   太傅武英殿有學士福敏諡文端 【 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陳世倌諡文勤 【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江南河道總督高斌諡文定 【 乾隆二十三年六月諡】   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管戶部事贈太子太保蔣溥諡文恪 【 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贈太保史貽直諡文靖 【 乾隆二十八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贈太保梁詩正諡文莊 【 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管禮部事贈太保來保諡文端 【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諡】   議政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贈太保尹繼善諡文端 【 乾隆三十六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陳宏謀諡文恭 【 乾隆三十六年九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贈太子太傅劉綸諡文定 【 乾隆三十八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贈太傅劉統勳諡文正 【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贈太保舒赫德諡文襄 【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江南江西總督高晉諡文端 【 乾隆四十四年正月諡】   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世襲一等輕車都尉于敏中諡文襄 【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程景伊諡文恭 【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諡】   東閣大學士英廉諡文肅 【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諡】   東閣大學士三寶諡文敬 【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諡

  領侍衞內大臣一等男阿魯哈諡勤僖 【 康熙十九年閏八月諡】   議政大臣領侍衞內大臣蘇爾達諡恪僖 【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諡】   議政大臣領侍衞內大臣克什圖諡勤恪 【 雍正十年五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宗室額騰依諡勤恪 【 乾隆三年七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贈太子太保常明諡慤勤 【 乾隆七年十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薩穆哈諡勤恪 【 乾隆九年四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都統兼理藩院侍郎旺扎爾諡恪慎 【 乾隆二十七年七月諡】   領侍衞內大臣努三諡恪靖 【 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諡】

  △協辦大學士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劉於義諡文恪 【 乾隆十三年五月諡】   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孫嘉淦諡文定 【 乾隆十八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漢軍都統阿克敦諡文勤 【 乾隆二十一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三泰諡文恭 【 乾隆二十四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鄂彌泰諡文恭 【 乾隆二十六年九月諡】   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官保諡文勤 【 乾隆四十一年四月諡】   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永貴諡文勤 【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諡】

  皇朝通志卷五十一

皇朝通志卷五十二[编辑]

  諡略五

  ○諡略五

  尚書諡   都御史諡   內大臣諡   都統諡   將軍諡   一品銜諸臣諡   總督諡   提督諡   一品總兵官諡

  △尚書諡

  禮部尚書二等輕車都尉滿達爾漢諡敬敏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兵部尚書三等輕車都尉伊孫諡襄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鐸諡文安 【 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兵部尚書張秉貞諡僖和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李際期諡僖平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巡撫南贛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武元諡明靖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提督操江巡撫安徽等處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昆諡忠敏 【 順治十三年閏五月諡】   巡撫河南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吳景道諡慤僖 【 順治十三年六月諡】   理藩院尚書一等輕車都尉沙濟達喇諡正直 【 順治十三年六月諡】   巡撫甘肅兵部右侍郎加兵部尚書周文華諡僖敬 【 順治十三年六月諡】   吏兵二部尚書都統一等輕車都尉噶達洪諡敏壯 【 順治十四年六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謝啟光諡僖敏 【 順治十五年八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永吉諡文通 【 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戶部尚書寧古里諡勤敏 【 康熙二年三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明安達禮諡敏古 【 康熙八年二月諡】   太子少保戶部尚書蘇納海諡襄愍 【 康熙八年八月追諡】   巡撫直隸工部尚書王登聯諡慤愍 【 康熙八年八月追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工部尚書劉昌諡勤僖 【 康熙九年七月諡】   巡撫山東工部尚書袁懋功諡清獻 【 康熙十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保內大臣理藩院尚書喀蘭圖諡敏壯 【 康熙十二年三月諡】   禮部尚書龔鼎孳諡端毅 【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師工部尚書性納諡敏襄 【 康熙十三年八月諡】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王宏祚諡端簡 【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諡】   戶部尚書一等男又一雲騎尉米思翰諡敏果 【 康熙十四年二月諡】   刑部尚書姚文然諡端恪 【 康熙十七年七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崇簡諡文貞 【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諡】   刑部尚書劉楗諡端敏 【 康熙十八年十月諡】   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贈禮部尚書拉沙里諡文敏 【 康熙十九年正月諡】   巡撫直隸兵部尚書金世德諡清惠 【 康熙十九年五月諡】   廣西巡撫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馬雄鎮諡文毅 【 康熙十九年七月諡】   工部尚書陳鼓永諡文和 【 康熙二十年六月諡】   禮部尚書銜刑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葉方藹諡文敏 【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諡】   禮部尚書管刑部尚書事郭四海諡文敏 【 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諡】   吏部尚書郝惟訥諡恭定 【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刑部尚書魏象樞諡敏恪 【 康熙二十年閏七月諡】   吏部尚書鄂爾多諡敏恪 【 康熙三十年閏七月諡】   議政大臣刑部尚書圖納諡文恪 【 康熙三十六年四月諡】   禮部尚書兼太常寺卿署倉場總督事荊山諡端簡 【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諡】   兵部尚書趙宏燦諡敏恪 【 康熙五十六年五月諡】   福建巡撫贈禮部尚書陳璸諡清端 【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諡】   戶部尚書趙申喬諡恭毅 【 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諡】   禮部尚書陳詵諡清恪 【 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張伯行諡清恪 【 雍正三年二月諡】   禮部尚書贈太傅顧八代諡文端 【 雍正三年八月追諡】   左都御史贈太子少傅禮部尚書沈近思諡端恪 【 雍正五年十二月諡】   福建巡撫贈兵部尚書朱綱諡勤恪 【 雍正六年十月諡】   戶部尚書贈太子少保德明諡端勤 【 雍正十年四月諡】   太子少傅吏部尚書勵廷儀諡文恭 【 雍正十年五月諡】   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錢以塏諡恭恪 【 雍正十年十一月諡】   禮部尚書張大有諡文敬 【 雍正十一年二月諡】   禮部尚書吳士玉諡文恪 【 雍正十一年三月諡】   禮部尚書吳襄諡文簡 【 雍正十三年三月諡】   禮部侍郎追贈尚書蔡世遠諡文端 【 乾隆元年二月追諡】   禮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贈太子太傅楊名時諡文定 【 乾隆元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保戶部尚書三等氻高其倬諡文良 【 乾隆三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甘汝來諡莊恪 【 乾隆四年十月諡】   太子少保尚書銜食俸贈太傅徐元夢諡文定 【 乾隆六年十二月諡】   刑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劉吳龍諡清慤 【 乾隆七年七月諡】   吏部尚書楊超曾諡文敏 【 乾隆八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刑部尚書張照諡文敏 【 乾隆十一年五月諡】   致仕吏部尚書性桂諡恭簡 【 乾隆十二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內大臣戶部尚書海望諡勤恪 【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諡】   致仕工部尚書魏廷珍諡文簡 【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諡】   吏部尚書王安國諡文肅 【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諡】   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贈太子太師汪由敦諡文端 【 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諡】   戶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李元亮諡恪 【 乾隆二十六年七月諡】   工部尚書歸宣光諡昭簡 【 乾隆二十八年二月諡】   河南巡撫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胡寶瑔諡恪靖 【 乾隆二十八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刑部尚書秦蕙田諡文恭 【 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諡】   禮部尚書董邦達諡文恪 【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諡】   刑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楊廷瑋諡勤慤 【 乾隆三十七年二月諡】   刑部左侍郎贈尚書錢維城諡文敏 【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諡】   太子少傅工部尚書裘日修諡文達 【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諡】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託諡誠毅 【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諡】   刑部侍郎加太子太傅刑部尚書贈太傅錢陳羣諡文端 【 乾隆三十九年三月諡】   致仕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張泰開諡文恪 【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諡】   工部尚書贈太子太保閻循琦諡恭定 【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諡】   戶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王際華諡文莊 【 乾隆四十一年四月諡】   吏部右侍郎加尚書銜吳紹詩諡恭定 【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鐘音諡文恪 【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諡】   廣東巡撫贈尚書銜李湖諡恭毅 【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諡】   刑部尚書德福諡肅 【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諡】   禮部尚書曹秀先諡文恪 【 乾隆四十九年九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兵部尚書周煌諡文恭 【 乾隆五十年六月諡】   理藩院尚書博清額諡恭勤 【 乾隆五十年七月諡】

  △都御史諡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贈右都御史孫昌齡諡恭憲 【 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可壯諡安恪 【 順治十一年九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管大理寺卿徐起元諡僖靖 【 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都察院右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諡文端 【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汝穀諡勤恪 【 乾隆五年五月諡】   致仕都察院左都御史梅瑴成諡文穆 【 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諡】

  △內大臣諡

  內大臣二等男鄂齊爾諡勤恪 【 順治十四年九月諡】   內大臣額爾克戴青諡勤良 【 順治十八年六月諡】   內大臣一等男蘇拜諡勤僖 【 康熙八年七月諡】   內大臣那爾孫諡襄敏 【 康熙九年閏二月諡】   太子少傅內大臣布葉錫禮諡果壯 【 康熙十三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內大臣穆福諡襄壯 【 康熙十五年正月諡】   內大臣二等男色爾格克諡勤敏 【 康熙二十年十月諡】   內大臣二等男敖塞諡勤僖 【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諡】   內大臣阿爾迪諡勤僖 【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諡】   內大臣忒庫諡勤僖 【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諡】   內大臣一等輕車都尉傅森諡恪慎 【 乾隆三十二年閏七月諡】   內大臣工部侍郎三和諡恪勤 【 乾隆三十八年九月諡】

  △都統諡

  都統三等輕車都尉巴都禮諡敏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蒙古都統王馬喇喜諡忠僖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與五臣同都統邵科羅巴圖魯安偏我諡敏壯 【 順治十三年閏三月諡】   議政大臣都統贈太子太保尹拜諡勤直 【 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都統碩翁果羅巴圖魯安費揚武諡敏壯 【 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都統騎都尉沙里布諡襄壯 【 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十扎爾虎齊都統縛爾金侍衛諡忠直 【 康熙三年七月諡】   都統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孫塔諡忠襄 【 康熙四年十二月諡】   少師兼太子太師都統覺羅巴哈納諡敏壯 【 康熙六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都統廣東鎮海將軍一等男王國光諡襄壯 【 康熙九年二月諡】   議政大臣都統一等男郭爾親諡襄敏 【 康熙九年三月諡】   歸化城都統托波克諡果壯 【 康熙九年八月諡】   議政大臣都統二等男特晉諡襄壯 【 康熙十一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都統二等男庫祿達爾漢阿賚諡襄武 【 康熙十七年九月諡】   平南王藩下都統世襲騎都尉又一雲騎尉王國棟諡恪愍 【 康熙二十年六月諡】   太子少師蒙古都統畢己克圖諡恪僖 【 康熙二十年八月諡】   太子少傅都統道喇諡勤襄 【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都統賴塔諡襄毅 【 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蒙古都統塔爾代諡勇壯 【 康熙二十五年八月諡】   漢軍都統贈太子少保諾邁諡襄恪 【 康熙三十三年三月諡】   蒙古都統赫碩塞諡敏恪 【 康熙三十三年四月諡】   都統根特諡襄壯 【 康熙三十三年八月諡】   蒙古都統兼內務府總督馬思喀諡襄貞 【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諡】   漢軍都統一等男趙璉諡襄勤 【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諡】   議政大臣都統吳達禪諡襄敏 【 康熙五十二年二月諡】   都統善丹諡敏壯 【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諡】   漢軍都統偏圖諡襄敏 【 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諡】   辦理青海噶斯事務都統德成諡勤僖 【 雍正十年六月諡】   都統法喀諡勤恪 【 雍正十三年閏四月諡】   歸化城都統三等子丹津諡壯敏 【 乾隆二年六月諡】   都統莽古里諡勤敏 【 乾隆二年九月諡】   都統扎克丹諡敏恪 【 乾隆十一年九月諡】   蒙古都統保祝諡恭簡 【 乾隆十二年六月諡】   都統塞貝諡敏僖 【 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   巴里坤辦事蒙古都統滿福諡勤毅 【 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諡】   副都統追贈都統端濟布諡壯節 【 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諡】   蒙古都統兼理藩院左侍郎多爾濟諡勤恪 【 乾隆二十七年十月諡】   蒙古都統廣成諡温勤 【 乾隆二十九年九月諡】   蒙古都統那親諡恪勤 【 乾隆三十二年閏七月諡】   參贊大臣賞給都統職銜額爾景額諡勤毅 【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諡】   蒙古都統扎拉豐阿諡昭節 【 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   都統四格諡勤恪 【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諡】

  △將軍諡

  盛京將軍阿穆爾圖諡襄壯 【 康熙十三年三月諡】   西安將軍一等輕車都尉幹爾喀諡襄敏 【 康熙十四年五月諡】   杭州將軍圖爾博紳巴圖魯諡敏果 【 康熙十四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撫蠻滅寇將軍巡撫廣西贈太子太師傅宏烈諡忠毅 【 康熙二十年正月諡】   奮威將軍陝西提督贈太子太保王進寶諡忠勇 【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諡】   杭州將軍呼圖諡敏恪 【 康熙二十六年五月諡】   奉天將軍宗室察尼諡恪僖 【 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諡】   昭武將軍江南提督贈少傅兼太子太傅楊捷諡敏壯 【 康熙三十年二月諡】   安西將軍瑪喇諡敏恪 【 康熙三十一年九月諡】   勇畧將軍雲南貴州總督兼一等子趙良棟諡襄忠 【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諡】   鎮平將軍湖廣提督贈太子少保徐治都諡襄毅 【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諡】   杭州將扎木揚諡敏恪 【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諡】   振武將軍甘肅提督贈太子太保孫思克諡襄武 【 康熙三十九年十月諡】   荊州將軍莽依魯諡敏蕭 【 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鎮遠將軍貴州提督贈太子少傅李芳述諡壯敏 【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諡】   鎮綏將軍固原提督贈太子太保潘育龍諡襄勇 【 康熙五十八年十月諡】   巴爾庫爾副將軍阿喇納諡僖恪 【 雍正二年十二月諡】   江寧將軍鄂克孫諡武襄 【 雍正七年五月諡】   陝西寧夏將軍鍚伯諡襄壯 【 雍正九年六月諡】   廣東廣州將軍蔡良諡勤恪 【 雍正十一年二月諡】   江寧將軍吳納哈諡簡慤 【 乾隆二年六月諡】   寧夏將軍阿魯諡果達 【 乾隆五年六月諡】   青州將軍羅山諡恭恪 【 乾隆十六年三月諡】   黑龍江將軍傅爾丹諡温慤 【 乾隆十八年四月諡】   綏遠城建威將軍補熙諡温僖 【 乾隆十八年四月諡】   吉林將軍額爾登諡恭簡 【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諡】   杭州將軍薩爾哈岱諡温穆 【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諡】   黑龍江將軍綽爾多諡質慤 【 乾隆二十七年十月諡】   荊州將軍德敏諡温慤 【 乾隆二十八年三月諡】   寧夏將軍覺羅永泰諡恪靖 【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諡】   盛京將軍新柱諡勤肅 【 乾隆三十三年三月諡】   盛京將軍贈太子太保增海諡勤果 【 乾隆三十八年七月諡】   綏遠城將軍宗室弘晌諡勤肅 【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諡】   吉林將軍和隆武諡壯毅 【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諡】   伊犁將軍伊勒圖諡襄武 【 乾隆五十年十月諡】

  △一品銜諸臣諡

  贈三等男照一品品級立碑安達禮諡忠介 【 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寧古塔駐防諳班章京贈太子太保沙爾呼達諡襄壯 【 順治十六年五月諡】   太子太保一等男又一雲騎尉哈什屯諡恪僖 【 康熙三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正白旗漢軍副都統二等男徐大貴諡勤果 【 康熙十九年二月諡】   一品銜內務府總管丁皂保諡温慤 【 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

  △總督諡

  直隸總督贈太子太保張存仁諡忠勤 【 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川陝總督孟喬芳諡忠毅 【 順治十一年七月諡】   太子少保直隸總督馬光輝諡忠靖 【 順治十二年七月諡】   湖廣總督胡全才諡勤毅 【 順治十四年二月諡】   川陝三邊總督馬之先諡勤僖 【 順治十四年十二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福建總督李率泰諡忠襄 【 康熙五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四川總督李國英諡勤襄 【 康熙六年正月諡】   太子少保浙江總督趙廷臣諡清獻 【 康熙八年四月諡】   直隸總督朱昌祚諡勤僖 【 康熙八年八月追諡】   漕運總督蔡士英諡襄敏 【 康熙十三年二月諡】   浙閩總督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范承謨諡忠貞 【 康熙十九年十月諡】   雲南貴州總督贈兵部尚書甘文焜諡忠果 【 康熙二十年四月諡】   江南江西總督贈太子太保于成龍諡清端 【 康熙二十三年五月】   (臣)等謹按康熙年間任總督者前後有兩于成龍俱以清廉得美諡其諡襄勤者係漢軍此則山西人詳具國史本傳   福建總督施維翰諡清惠 【 康熙二十三年八月諡】   漕運總督徐旭齡諡清獻 【 康熙二十六年四月諡】   河道總督靳輔諡文襄 【 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諡】   江南江西總督贈太子太保傅拉塔諡清端 【 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諡】   河道總督于成龍諡襄勤   四川陝西總督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覺羅華顯諡文襄 【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諡】   四川陝西總督殷泰諡清端 【 康熙五十三年十月諡】   漕運總督郎廷極諡温勤 【 康熙五十四年四月諡】   雲南貴州總督郭瑮諡勤恪 【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諡】   直隸總督趙宏燮諡肅敏 【 康熙六十一年七月諡】   河道總督陳鵬年諡恪勤 【 雍正元年三月諡】   湖廣總督額倫特諡忠勇 【 雍正二年二月諡】   太子少傅湖廣總督贈少保楊宗仁諡清端 【 雍正四年正月諡】   直隸總督贈禮部尚書何世璂諡端簡 【 雍正七年二月諡】   河道總督騎都尉加三等輕車都尉齊蘇勤諡勤恪 【 雍正七年二月諡】   江南河道總督孔毓珣諡温僖 【 雍正八年六月諡】   太子太保河東總督田文鏡諡端肅 【 雍正十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直隸總督李衛諡敏達 【 乾隆四年二月諡】   直隸總督那蘇圖諡慤勤 【 乾隆十四年九月諡】   太子太保兩廣總督陳大受諡文肅 【 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   漕運總督瑚寶諡恭恪 【 乾隆二十一年閏九月諡】   太子太保閩浙總督喀爾吉善諡莊恪 【 乾隆二十二年九月諡】   兩廣總督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鶴年諡文勤 【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湖廣總督碩色諡恭勤 【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江南河道總督贈太子太保白鍾山諡莊恪 【 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諡】   四川總督贈尚書鄂弼諡勤肅 【 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諡】   河東河道總督張思載諡慤敬 【 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諡】   閩浙總督蘇昌諡慤勤 【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直隸總督方觀承諡恪敏 【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諡】   漕運總督楊錫紱諡勤慤 【 乾隆三十四年三月諡】   漕運總督傅顯諡襄勤 【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諡】   陝甘總督吳達善諡勤毅 【 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諡】   湖廣總督贈太子太保富明安諡恭恪 【 乾隆三十七年七月諡】   湖廣總督海明諡勤恪 【 乾隆三十七年八月諡】   總督管河南巡撫贈太子太保何煟諡恭惠 【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諡】   漕運總督阿思哈諡莊恪 【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諡】   兩廣總督贈太子太保桂林諡莊敏 【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諡】   湖廣總督覺羅圖思德諡恭慤 【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諡】   直隸總督鄭大進諡勤恪 【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諡】   直隸總督贈太子太保袁守侗諡清慤 【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諡】

  △提督諡

  江南提督贈少保兼太子太保梁化鳳諡敏壯 【 康熙十年十一月諡】   廣東提督贈左都督王可臣諡襄敏 【 康熙十七年六月諡】   廣西左江提督左都督二等輕車都尉贈太子太保趙應魁諡襄壯 【 康熙二十二年四月諡】   浙江提督趙國祚諡敏壯 【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諡】   浙江提督贈太子少保陳世凱諡襄壯 【 康熙二十九年二月諡】   福建陸路提督加太子少保王萬祥諡敏壯 【 康熙四十一年六月諡】   四川提督贈右都督馬際伯諡襄毅 【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諡】   古北口提督馬進良諡襄毅 【 康熙五十六年五月諡】   福建陸路提督穆廷栻諡清恪 【 康熙六十一年六月諡】   雲南提督贈右都督張國樑諡勤果 【 雍正元年九月諡】   四川提督贈署都督同知康太諡壯勇 【 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福建水師提督左都督贈太子少保施世驃諡勇果 【 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四川提督岳昇龍諡敏肅 【 雍正四年三月諡】   浙江提督楊長春諡勤恪 【 雍正四年九月諡】   福建陸路提督贈太子太保黃陞諡勤恪 【 雍正五年二月諡】   福建水師提督贈太子少保藍廷珍諡襄毅 【 雍正八年六月諡】   山西提督袁立相諡勤毅 【 雍正九年四月諡】   直隸古北口提督魏經國諡僖恪 【 雍正九年六月諡】   署陸路提督福建金門鎮總兵官張起雲諡恪毅 【 雍正十年四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貴州提督楊天縱諡襄壯 【 雍正十年十二月諡】   福建提督贈太子太保許良彬諡壯敏 【 雍正十一年二月諡】   廣東提督贈左都督張溥諡敦恪 【 乾隆二年九月諡】   固原提督贈都督同知樊廷諡勇毅 【 乾隆三年六月諡】   四川提督王進昌諡勤恪 【 乾隆五年二月諡】   甘肅提督贈左都督瞻岱諡恭勤 【 乾隆六年三月諡】   甘肅提督韓良卿諡毅 【 乾隆六年五月諡】   提督韓勳諡果壯 【 乾隆九年四月諡】   安西提督王能愛諡恭恪 【 乾隆十五年九月諡】   廣東提督贈左都督黃有才諡恪慎 【 乾隆十六年九月諡】   直隸古北口提督布蘭泰諡慤僖 【 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   福建提督譚行義諡恭慤 【 乾隆十九年三月諡】   江南提督林君陞諡温僖 【 乾隆二十年六月諡】   福建提督贈太子少保王郡諡勤慤 【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   廣東提督陳鳴夏諡恭毅 【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諡】   甘肅安西提督豆斌諡壯節 【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諡】   福建水師提督馬大用諡慎慤 【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諡】   陝西固原提督董孟諡勤慤 【 乾隆二十五年九月諡】   甘肅安西提督劉順諡壯靖 【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諡】   甘肅提督贈太子太保閆相師諡桓肅 【 乾隆二十七年四月諡】   直隸古北口提督贈太子太保吳進義諡壯慤 【 乾隆二十七年四月諡】   浙江提督王無黨諡莊慤 【 乾隆二十八年三月諡】   雲南提督額爾格圖諡勤恪 【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諡】   浙江提督武進陞諡長毅 【 乾隆三十年四月諡】   雲南提督李勳諡壯毅 【 乾隆三十一年九月諡】   福建提督馬負書諡昭毅 【 乾隆三十一年十月諡】   四川提督岳鍾璜諡莊恪 【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諡】   雲南提督贈太子太保本進忠諡勤毅 【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諡】   西安提督贈太子太保哈國興諡壯武 【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諡】   提督馬全諡壯節 【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諡】   提督牛天畀諡毅節 【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諡】   貴州提督敖成諡勇慤 【 乾隆四十九年閏三月諡】   湖廣提督馬彪諡勤襄 【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諡】

  △一品總兵官諡

  左都督湖廣辰常總兵官贈太子太保徐勇諡忠節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左部督廣東饒平總兵官贈少師兼太子太師吳六奇諡順恪 【 康熙四年十月諡】   雲南義勇前營總兵官加贈右都督劉偁諡直勇 【 康熙八年四月諡】   左都督平南王藩下右翼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尚之廉諡勤恪 【 康熙十年三月諡】   左都督福寧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吳萬福諡忠愍 【 康熙十九年五月諡】   四川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左都督世襲騎都尉費雅逵諡忠勇 【 康熙二十年四月諡】   左都督浙江定海總兵官贈太子少保黃大來諡壯勇 【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諡】   重慶鎮總兵官贈署都督同知任舉諡勇烈 【 乾隆十三年八月諡】

  皇朝通志卷五十二

皇朝通志卷五十三[编辑]

  諡略六

  ○諡略六

  庶官諡   外藩諡   子孫請諡   奪諡

  △庶官諡

  (臣)等謹按定例一品官以上應否予諡請旨定奪子諡者交內閣撰擬諡號工部給碑價翰林院撰擬碑文二品以下無諡其有諡者係奉特旨或効職勤勞或沒身行陣或以文學或以武功均得邀逾格茂典仰見我國家獎勵臣工之意謹列叙于左   護軍統領管佐領三等男邇塔喇諡忠壯 【 順治十三年二月諡】   護軍統領費雅思哈諡僖恪 【 康熙十一年閏七月諡】   致仕太子少傅護軍統領孫達禮巴圖魯諡果壯 【 康熙十四年四月諡】   參贊大臣護軍統領三等輕車都尉哈克山諡武毅 【 康熙十九年六月諡】   前鋒參領雲騎尉贈前鋒統領吳木篤諡襄壯 【 康熙十九年八月】   (臣)等謹按吳木篤以隨征福建創發病故照陣亡例子卹故得贈諡   步軍統領開音布諡肅敏 【 康熙四十一年閏六月諡】   前鋒統領鄂實諡果壯 【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以上統領】   戶部右侍郎梁雲構諡康僖 【 順治十一年四月諡】   兵部侍郎騎都尉超哈爾諡果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理藩院侍郎一等男尼堪諡勤慤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戶部侍郎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庫禮諡僖恪 【 順治十三年閏五月諡】   理藩院侍郎席達禮諡僖敬 【 康熙三年三月諡】   詹事府詹事加禮部侍郎沈荃諡文恪 【 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刑部左侍郎宋文運諡端慤 【 康熙二十四年二月諡】   欽天監治理加工部右侍郎南懷仁諡勤敏 【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諡】   湖廣糧道贈工部右侍郎葉暎榴諡忠節 【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追諡】   康熙二十八年聖祖仁皇帝南巡二月戊午諭扈從部院諸臣曰楚省兵譁時湖廣糧道葉暎榴盡節捐軀朕心深加憫悼特詔所司優贈亞卿兼予卹廕今巡行江南見其子葉旉迎伏道左彌增軫惻忠節之臣應特予諡以彰異數爾等其會議以聞諸臣擬諡忠節上即親灑宸翰賜之   福建巡海道贈工部侍郎陳啟泰諡忠毅 【 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追諡】   刑部右侍郎勵杜訥諡文恪 【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諡】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辛巳聖祖仁皇帝諭大學士等曰原任刑部侍郎勵杜訥向在南書房効力二十餘年為人敬慎積有勤勞並無過譴其品級雖不及予諡之例曩者原任侍郎沈荃曾經予諡今勵杜訥亦著賜諡爾等會同禮部議奏尋大學士等會同禮部擬諡請旨得旨勵杜訥著諡文恪壬午上御書文恪二字遣乾清門一等侍衛副都統馬武等賜於其家   禮部侍郎高士奇諡文恪 【 康熙四十四年三月諡】   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壬戌聖祖仁皇帝諭大學士等日原任禮部侍郎高士奇在內廷供奉有年其品級不應予諡朕軫念舊臣原任刑部侍郎勵杜訥己照侍郎沈荃例今高士奇亦應予諡以示特恩爾等會同禮部議奏尋大學士等會同禮部擬上得旨高士奇著諡文恪 【 以上侍郎諡】   副都統三等輕車都尉納爾察諡端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副都統贈一等男穆克譚諡忠勇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副都統管佐領騎都尉兼一雲騎尉陳逢泰諡康僖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副都統兼管佐領一等輕車都尉小舟諡毅勤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副都統二等輕車都尉韋徵諡忠慤 【 順治十三年二月諡】   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董俄諡勤僖 【 順治十六年七月諡】   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琿津諡壯勤 【 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副都統三等男蘇祿邁巴圖魯諡勤勇 【 康熙三年二月諡】   副都統一等男額默克圖巴圖魯諡襄壯 【 康熙十二年五月諡】   盛京副都統三等輕車都尉額默克圖諡勤壯 【 康熙十三年九月諡】   蒙古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楚庫巴圖魯諡襄壯 【 康熙十四年五月諡】   副都統王府長史佐領雅賴諡襄壯 【 康熙十七年九月諡】   副都統兼佐領阿爾瑚諡敏壯 【 康熙十七年九月諡】   署副都統三等男達禮善巴圖魯諡武毅 【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諡】   副都統額泰諡襄壯 【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諡】   一等侍衛副都統管理武備院事禪布諡勇恪 【 康熙十九年九月諡】   副都統布舒庫諡剛壯 【 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諡】   蒙古副都統巴圖諡恪敏 【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諡】   副都統邁圖諡忠毅 【 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諡】   近御一等侍衛授副都統品級海清諡果毅 【 康熙五十一年四月諡】   副都統阿南達諡恪敏 【 雍正三年三月追諡】   副都統三格諡剛勇 【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以上副都統】   贈三等輕車都尉照男爵品級立碑敦達禮諡忠毅 【 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三等男達珠呼諡襄敏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扎爾固齊三等男阿蘭珠諡順毅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男舒賽諡壯敏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二等男荊古爾達諡忠直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三等男管佐領蘇班帶諡順僖 【 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一等輕車都尉照男爵品級管佐領兼一雲騎尉阿濟拜諡勤僖 【 順治十三年二月諡】   三等男一等侍衛加一級劉麟圖諡僖順 【 順治十六年七月諡】   三等男胡亮諡忠敏 【 康熙七年六月諡】   二等男卓布泰諡武襄 【 康熙十七年五月諡 以上男爵】   監察御史追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陸隴其諡清獻 【 乾隆元年六月追諡 以上內閣學士】   散秩大臣默爾根侍衛阿淑諡勤僖 【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諡】 【 以上散秩大臣】   學士額爾德尼巴實格諡文成 【 順治十一年四月諡】   學士騎都尉加一雲騎尉瑪魯諡忠勤 【 順治十四年二月諡】 【 以上學士】   浙江温處道贈通政使司通政使陳丹赤諡忠毅 【 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追諡 以上通政使】   江西建昌府佑府贈太僕寺卿高天爵諡忠烈 【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追諡 以上太僕寺卿】   二等輕車都尉乳公哈喇諡恭襄 【 順治十一年八月諡】   八門總管三等輕車都尉衛齊諡端勤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扎爾固齊一等輕車都尉雅希禪諡敏果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輕車都尉西喇巴諡順壯 【 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一等輕車都尉侍衛傅達理諡忠烈 【 順治十八年四月諡】   一等輕車都尉乳公邁堪諡勤僖 【 康熙十四年四月諡】   二等輕車都尉乳公滿達理諡良僖 【 康熙十七年閏三月諡】 【 以上輕車都尉】   護軍參領照副都統例予諡阿爾賽諡壯愍 【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諡】   參領照副都統例予卹博爾和代諡襄慤 【 康熙三十年二月諡 以上參領】   山西巡撫贈兵部侍郎祝世昌諡僖靖 【 順治十三年五月諡】   陝西巡撫博清額諡清獻 【 康熙九年七月諡】   廣東巡撫劉秉權諡端勤 【 康熙十四年三月諡】   江西巡撫白色純諡勤僖 【 康熙十五年二月諡】   江寧巡撫馬祜諡清恪 【 康熙十五年十一月諡】   河南巡撫佟鳳彩諡勤僖 【 康熙十六年十一月諡】   四川巡撫杭愛諡勤襄 【 康熙二十三年二月諡】   直隸巡撫格爾古德諡文清 【 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諡】   浙江巡撫王維珍諡敏慤 【 康熙三十五年三月諡】   湖北巡撫納齊喀諡勤恪 【 雍正三年七月諡】   福建巡撫潘思1諡敏惠 【 乾隆十七年二月諡 以上巡撫】   陝西延綏總兵官贈太子少保許占魁諡恪敏 【 康熙十七年閏三月諡】   浙江平陽總兵官贈太子少保朱天貴諡忠壯 【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浙江温州總兵官贈太子少保蔣懋勳諡襄僖 【 康熙三十五年九月諡】   陝西涼州總兵官師帝賓諡恪僖 【 康熙五十二年四月追諡】   甘肅西寧鎮總兵官高天喜諡果義 【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雲南臨沅鎮總兵官王玉廷諡勤義 【 乾隆二十三年四月諡】 【 以上總兵】   廣西富川縣知縣劉欽鄰諡忠節 【 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追諡】 【 以上知縣】

  △外藩諡

  朝鮮國王李倧諡莊穆 【 順治六年八月諡】   朝鮮國王李淏諡忠宣 【 順治十六年九月諡】   朝鮮國王李棩諡莊恪 【 康熙十四年正月諡】   朝鮮國王李昀諡恪恭 【 雍正三年正月諡】   朝鮮國王李昤諡莊順 【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諡】   朝鮮國王世子追封王爵李涬諡恪愍 【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諡】   一品大臣奉特旨追諡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福善諡恭懿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贈太子太傅魏裔介諡文毅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西安振武將軍佛尼勒諡恭靖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鎮海將軍莽依圖諡襄壯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正藍旗漢軍都統馮國相諡桓僖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工部尚書管詹事府事湯斌諡文正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徐潮諡文敬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吏部尚書贈太子太傅瑪爾罕諡恭勤 【 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乾隆元年正月丁巳總理事務王大臣奉諭旨易名之典古昔所重我朝賜諡尤為謹嚴亦有當時未蒙錫予而追諡于數十年之後者葢以事久論定協乎懿好之公也皇考世宗憲皇帝風勵臣工肇舉賢良祠祀誠曠古鉅典其列祠者如一等公福善大學士魏裔介將軍佛尼勒莽依圖都統馮國相尚書湯斌徐潮瑪爾罕等其殁時皆有卹而無諡朕思諸臣既與賢良之祀似宜邀易名之典其應否追諡之處著九卿會議具奏九 卿等議應請追諡欽定諸臣諡如右   禮部尚書韓菼諡文懿 【 乾隆十七年二月追諡】   乾隆十七年二月奉諭旨故禮部尚書韓菼種學績文湛深經術其所撰制義清真雅正實開風氣之先足為藝林楷則從前未邀易名之典著如恩追諡用示褒榮大學士具擬以間擬上欽定諡曰文懿   刑部尚書王士正諡文簡 【 乾隆三十年四月追諡】   乾隆三十年四月奉諭旨原任刑部尚書王士正績學工詩在本朝詩人中流派頗正從前未邀易名之典宜示褒榮以為稽古者勸著大學士察例議諡具奏擬上欽定諡曰文簡

  △子孫請諡

  刑部尚書正紅旗都統三等男濟世哈諡勇壯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諡】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丁酉西安副都統阿魯疏奏臣父濟世哈因軍前効力擢用至都統尚書於康熙元年八月內病故未蒙諡典伏乞皇上加恩賜諡上允之賜諡勇壯   王府長史額爾德黑諡果毅 【 雍正四年八月追諡】   雍正四年六月兵部議駮奉天將軍噶爾弼奏請伊父原任長史額爾德黑曾在軍前立功今因伊進藏請停其本身議敘追賜伊父額爾德黑諡號上曰噶爾弼為伊父額爾德黑奏請賜諡著照所請給與

  △奪諡

  (臣)等謹按易名之典自古重之戎朝勸忠勵績于予諡尤為謹嚴其有功不掩罪及備官竊祿身後獲倖邀飾終殊禮者或日久論定或生前罪蹟因他案而敗露既追褫其爵則必削奪其諡書諸簡冊所以著烱戒也謹列敘於左   和碩端重親王博洛諡定 【 順治九年三月諡十六年十月追降貝勒奪諡】   禮部侍郎加尚書銜贈太子太師沈德潛諡文慤 【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諡四十三年十一月奪】   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奉諭旨本日大學士九卿具奏定擬逆犯徐述夔等一案巳將各犯應得之罪分別降旨矣至據稱查出徐述夔之傅係沈德潛所作請將沈德潛從前所有官銜諡典盡行革去其鄉賢祠內牌位一併撤出及賜祭葬碑文查明仆毀等語實屬罪所應得逆犯徐述夔身係舉人且自其高曾以來均在本朝食毛踐土厚澤涵濡乃於所作一柱樓詩各種敢於妄肆詆譏狂誕悖逆實為覆載所不容至其詩內懷想勝朝之語無非藉以為名不可信以為實即以前明政事而論並無可以動民繫戀者如洪武開基嚴刑峻罰永樂纂逆瓜蘉抄誅士民無不含怨又如洪武因蘇松嘉湖各府為張士誠固守遷怒及民浮糧加重寖至末季徵歛日增累及天下民多嗟苦嗟怨此皆見於史冊者有何可以繫感之處而追念不忘乎至我本朝列聖相承愛養百姓賑災蠲緩厚澤頻施而江浙浮糧之額節經裁減以除民害朕發阼至今四十三年普免天下錢糧三次普免漕糧二次其他災賑之需動輒數百萬窮簷疾苦疊沛恩膏小民各具天良豈有不知感戴轉屬念於前朝全無恩德及民者之理此不過抑鬱無聊之人自揣亮無進路遁而為此與匹夫匹婦之自經溝壑無異而讀書失志之徒遂託言懷想前朝以為萬一敗露猶可藉以立名其肺腑真可洞鑒此等鬼或伎倆豈能匿於光天化日之下若無知者以此輩為真有追懷故國之思轉是為若輩所愚矣至伊子徐懷祖敢將伊父逆詞公然刊刻均實罪大惡極乃沈德潛所作傳內稱其一柱樓編年詩巳付梓并云品行文章皆可法是沈德潛於徐述夔所作悖逆不法詩句皆曾閱看並不切齒痛恨轉欲為之紀述流傳尚得謂稍有人心者乎又伊傳內稱徐述夔之從弟徐賡武妄罹大辟閱十七日而冤雪之語因命薩載等查閱原案則係乾隆元年有泰州民繆照乘與繆又南之妻蔣氏通姦商同勒死親夫蔣氏因曾被徐賡武刁姦懷恨是以到案供指徐賡武同謀後經審出實情業已枷杖完結徐賡武刁姦婦女本屬有罪之人沈德潛為之論敘稱冤身為大臣不應顛倒是非若此沈德潛自中式進士及選入翰林時朕因聞其平日學問尚好格外施恩又念其留心詩學且憐其冕成是以不數年間即擢為卿貳又令在尚書房行走而伊自服官以來不過旅進旅退亮無建白並未為國家絲毫出力眾所共知及乞休後復賞給尚書銜晉階太子太傅并予在籍食俸恩施至為優渥沈德潛理宜飭躬安分謹慎自持乃竟敢視悖逆為泛常為之揄揚頌美實為昧良負恩且伊為徐述夔作傳自係貪圖潤筆為囊橐計其卑污無恥尤為玷辱搢紳使其身尚在雖不至與徐述夔同科亦當重治其罪今伊業巳身故不加深究然竟置而不論俾其身後仍得永受恩榮則凡在籍朝紳又將何以警惕著照所請將沈德潛所有官爵及官銜諡典盡行革去其鄉賢祠牌位亦一併撤出至所賜祭葬碑文現派阿彌達前往會同楊魁查明什毀以昭烱戒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雲貴總督卞三元諡恪敏 【 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諡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奪】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奉諭旨朕恭閱皇祖實錄內載雲貴總督卞三元與張國柱李本深等合詞奏留吳三桂總督雲貴事務一節因檢閱卞三元列傳載其與張國柱等俱傾附吳逆即當日共疏乞留三元疏詞尤為迫切可見三元實為吳逆用人當日皇祖洞燭幾先未允所請而吳逆事權遂以解退三元後見吳逆反跡漸露遂託言母病乞休迨削平吳逆張國柱李本深俱已伏誅三元竟脫然事外且自乞養歸旗閱三十年及伊沒後又復邀恩得賜祭葬並諡以恪敏夫三元本一進退無據首鼠兩端之人在皇祖當日或念三元開國之初由牧郡洊厯封疆曾有帶兵轉餉微勞且當三桂倡亂之時伊先已告休在家因為曲予包容保全終始今事閱百年詳加論定不得不明白宣示以昭彰癉朕於臣工功罪論斷一秉至公即如前代諸臣之懷二心以事君者猶且另為立傳不稍寬假況卞三元逮事兩朝寵承恩遇乃始則攀援黨逆力疏保留繼則抽身遠引以圖避害其居心行事殊不可問幸而老死牖下未被顯戮已邀國家寬大之恩若復以飾終令典永荷殊榮將何以肅綱紀而示忝勸乎所有卞三元生前官秩及死後諡法並所得話勅俱著追奪其祭葬碑文並著該旗查明一併仆毀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皇朝通志卷五十三

皇朝通志卷五十四[编辑]

  諡略七

  ○諡略七

  追諡明帝   追諡明代忠節一

  △追諡明帝

  (臣)等謹按前代未有如勝國之君加以美諡者我朝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年即諡崇禎帝為莊烈愍皇帝皇上復念前明建文帝遭永樂篡逆革除年號終明之世未有諡典特為追諡以垂史冊誠遠邁前古之鉅典也謹備著於篇   順治元年五月諡前明崇禎帝為莊烈愍皇帝   乾隆元年七月追諡前明建文帝為恭閔惠皇帝   乾隆元年六月奉諭旨易名以諡古之制也自周公定為諡法後世帝王未有無諡者明建文為太祖之嫡孫纘承大統在位四年固儼然天下共主矣及成祖既立有其天下并去其年號而史官所書則仍稱為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此國之所賴有信史也然不係之以諡而稱曰建文皇帝此俗稱非史體也傳之後世殊為闕典考之太祖有元之天下而諡元主為順帝我世祖章皇帝代明之天下而諡明主為愍皇帝雖更姓改物之君尚且追諡而無所嫌忌況當其世者乎弘治以來楊循吉諸人屢以為請迄寢不行皆以後世子孫席有成祖之業故不敢變亂舊章而不慮其貽譏來世也我國家諡崇禎而不諡建文者以明史未竣非當時所急今史書既成若不及此追諡良為遺憾著大學士九卿會議確擬具奏侯朕親加裁定七月 大學士九卿遵旨謹擬二條恭候欽定奉諭旨著用恭閔惠皇帝諡

  △追諡明代忠節一

  (臣)等謹按自成周以來易名之條祇為飾終常制而勝國遺忠並膺茂典者實曠古所未有伏惟世祖章皇帝如天之仁軫念明末甲申殉難之臣范景文等並錫諡有差乾隆四年皇上允廷臣所請復諡明臣趙譔大義嘉名後先昭揭四十年十一月特奉恩綸旌諡明季盡節諸不惟甲申以前遭際時艱為國効忠皆從甄錄即當我朝天戈迅掃而抗拒殞身者亦令一例褒揚四十一年正月皇上復念建文革除之際藎臣烈士殉節捐生俾一體議諡以發幽光而昭公道此誠聖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謹以次編輯如左   順治十年六月追諡明季殉節者十六人   大學士范景文諡文忠戶部尚書倪元璐諡文貞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諡忠蕭左副都御史施邦耀諡恭愍太常寺少卿吳麟徵諡貞肅左春坊左庶子周鳳翔諡文介左中允劉理順諡文烈馬世奇諡文肅檢討汪偉諡文毅戶科都給事中吳甘來諡莊介御史王章諡節愍陳良謨諡恭潔兵部車駕司主事成德諡介愍兵部主事金鉉諡忠潔駙馬都尉鞏永固諡忠烈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諡忠節   續諡四人   刑部侍郎孟兆祥諡忠端大理寺卿凌義渠諡忠介御史陳巒德諡忠潔吏部文選司員外郎許直諡忠慈   又續諡五人   太僕寺寺丞申佳允諡端愍進士孟章明諡忠僖新樂侯劉文炳諡忠恪宣城伯衛時青諡忠穆惠安伯張慶臻諡忠毅   乾隆四年追諡一人   御史趙譔諡忠愍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奉諭旨崇獎忠貞所以風勵臣節然自昔累朝嬗代於勝國死事之臣罕有錄予易名者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於崇禎末殉難之大學士范景文等特恩錫諡仰見聖度如天軫恤遺忠實為亙古曠典第當時僅徵據傳聞未暇遍為搜訪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數迨久而遺事漸彰復經論定今明史所載可按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撐殘局力矢孤忠終蹈一死以殉又如劉宗周黃道周等之立朝蹇諤抵觸僉壬及遭際時艱臨危授命均兄稱一代完人為褒揚所當及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殞行陣與夫俘擒駢僇視死如歸者爾時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順逆而事後平情而論若而人者皆無媿於疾風勁草即自盡以全名節其心亦並可矜憐雖福王不過倉猝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離竄迹已不復成其為國而諸人茹若相從捨生取義各能忠於所事亦豈可令其湮沒不彰允宜稽攷史書一體旌諡其或諸生韋布及不知姓名之流並能慷慨輕生者議諡固難於槩及亦當令俎豆其鄉以昭軫慰嘗恭讀我太祖實錄載薩爾滸之戰明楊鎬等集兵二十萬四路分出侵我興京我太祖太宗及貝勒大臣等統勁旅數千殲戮明兵過半一時良將如劉綎杜松等皆沒於陣近曾親製書事一篇用揚祖烈而示傳信惟時王業肇基其抗我顏行者原當多為獮薙然迹其冒鏑攖鋒竭忠効命未嘗不為嘉憫又若明社將移孫承宗盧象昇等之抵拒王師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德孫傳庭等以闖獻蹂躪禦賊亡身凜凜猶有生氣總由明政不綱自萬歷以至崇禎權姦接踵閹豎橫行遂至黑白混淆忠良泯滅每為之搤掔不平福王時雖間有追諡之人而去取未公亦無足為重朕惟以大公至正為衡凡明季盡節諸臣既能為國抒忠優獎實同一視至錢謙益之自詡清流靦顏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輩之倖生畏死詭託緇流均屬喪心無恥若輩果能死節則今日亦當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捨命而猶假語言文字以圖自飾其倫生是必當明斥其進退無據之非以隱殛其冥漠不靈之魄一褒一貶袞鉞昭然使天下萬世共知朕準情理而公好惡以是植綱常即以是示彰癉凡諸臣事蹟之具於明史及通鑑輯覽者宜各徵考姓名仍其故官予以諡號一準世祖時例行其令大學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議以聞尋大學士等遵旨議上分別專諡通諡諸臣如左   專諡二十六人   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僉書府事總兵官劉綎諡忠壯援勦總兵官曹文詔諡忠果總督各路援兵兵部尚書盧象昇諡忠肅中極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諡忠定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呂維祺諡忠敬文淵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賀逢聖諡忠慤督師總制應安鳳陽江西湖廣河南四川貴州軍務仍總督陝西三邊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孫傳庭諡忠靖山海關北部總兵官尤世威諡忠剛巡撫山西右副都御史蔡懋德諡忠恪鎮守山西等處總兵官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周遇吉諡忠武督師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史可法諡忠正左柱國鎮守滁和等處總兵官靖國公黃得功諡忠桓都察院左都御史劉宗周諡忠介吏部尚書徐石麟諡忠懿太子少師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高宏圖諡忠直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姜曰廣諡忠確巡撫應天等處右僉都御史祁彪佳諡忠惠督師經理河北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充通問使左懋第諡忠貞總督江楚應皖等處軍務兵部右侍郎兼左副都御史袁繼咸諡忠毅督師少傅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黃道周諡忠端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子龍諡忠裕督師少傅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國維諡忠敏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肯堂諡忠穆督師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定興侯何騰蛟諡忠誠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桂林留守臨桂伯睢式耜諡忠宣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節制閩廣江楚軍務陳子壯諡忠簡   通諡忠烈一百十三人   遼東總兵官張承蔭薊遼總兵官杜松游繫龔念遂李希泌遼東總兵官都督僉事馬林游繫喬一琦瀋陽總兵官都督僉事賀世賢援遼總兵官楊宗業 【 一作仲業】 西平副總兵羅一貫山海關總兵官左都督掛平遼將軍印趙率教薊鎮總兵官孫祖壽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劉之綸鎮守東江總兵官都督僉事黃龍戶部主事王一桂江西道御史巡視山海居庸二關王肇坤兖州府知府喬若雯山西按察使李禎寧巡按山東御史宋學洙寧遠團練總兵官署都督同知金國鳳山永東協總兵官左都督曹變蛟河間府知府顏孕紹吏科給事中范淑泰滕縣知縣吳良能 【 以上封疆殉節諸臣二十三人】 監軍湖廣道御史金毓峒保定府同知邵宗元大寧都司後指揮同知劉宗嗣 【 以上甲申殉節諸臣三人】 兵部右侍郎沈猶龍金山衛指揮使功加參將侯承祖 【 一作玉音一作懷玉】 援勦團練總兵官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劉肇基英德主簿閻應元 【 以上福王殉節諸臣四人】 巡撫山東右僉都御史邱祖德徽州府推官溫璜都督蔣若來巡按上游四府仍兼巡關監軍御史鄭為虹總兵官周之藩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傅冠吏兵二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軍務郭維經兵部左侍郎詹兆恆 【 以上唐王殉節諸臣八人】 禮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吳鍾巒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張煌言 【 以上魯王殉節諸臣二人】 吏部尚書李若星總督各路兵馬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張同敞總督江西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楊重熙兵科給事中陳邦彥貴州布政使張耀 【 一作燿】 巡按雲南御史羅國瓛 【 以上桂王殉節諸臣八人】 鎮守寧夏總兵官賀虎臣分巡河西道僉事郭應響整飭固原兵備道參政兼副使陸夢龍孤山副總兵加署都督僉事艾萬年陝州知州史記言真陽知縣王信鎮守延綏總兵官左都督俞沖霄昌平總兵官署都督僉事湯九州辰沅副總兵鄧祖禹鎮守四川總兵官左都督侯良柱安慶副總兵潘可大房縣知縣郝景春永寧知縣武大烈巴縣知縣王錫鎮守川北副總兵張令大梁道兵備僉事李乘雲保定提督三關總兵官劉光祚南陽府知府顏日愉太康知縣魏 【 一作衛】 令望舞陽知縣潘宏 【 一作宏道】 鄢縣知縣劉振之翰林院檢討馬剛中瀘州知州蘇瓊鎮守南陽總兵官猛如虎保定河北山東總督中軍總兵官姜名武睢陳道兵備副使關永傑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汪喬年總督保定河北山東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楊文岳三道總督中軍副總兵黨威郟縣知縣李貞佐 【 一作李貞】 防守汝寧總兵官虎大威分巡汝南道僉事王世琮總兵官左都督孫應元宜城知縣陳美新安知縣陳顯元撫治商雒道副使黃世清整飭榆林中路按察司副使 【 一作布政使】 都任署領榆林鎮原任延綏總兵官都督僉事李昌齡山海關南部總兵官王世欽延綏撫標參將劉廷傑延綏鎮中協副總兵官惠顯寧夏總兵官侯世祿巡撫大同右副都御史焦源溥甘肅西協副總兵官郭天吉甘肅總兵官馬爌鍾祥知縣蕭漢分守酒西道參議段復興工部尚書南居益巡撫湖南御史劉熙祥長沙府推官蔡道憲監軍分守上湖南道副使陳璸湖廣糧儲道參政許文岐分守武漢黃三府參將加副總兵崔文榮分守上荊南道兵備參政周鳳岐棗陽知縣郭裕陝西監軍道僉事李新沔陽州同知馬飈巡撫甘肅贊理軍務右副都御史林日端巡撫四川提督軍務右僉都御史陳士奇巡按四川御史劉之勃 【 一作渤】 兵部右侍郎李含乙重慶府知府王行僉華陽知縣沈雲祚資陽知縣賀應選山西撫標中軍副總兵應時盛河內知縣丁泰運 【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六十六人】   通諡忠節一百八人   遼東經略兵部侍郎袁應泰大凌河副總兵左都督何可綱山東布政使張秉文巡撫遼東右僉都御史邱民仰遼東總兵官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王廷臣順德府知府吉孔嘉兖州府知府鄧蕃錫巡撫河南右僉都御史高名衡工部右侍郎宋玫南京戶科給事中張焜芳 【 以上封疆殉節諸臣十人】 新城侯王國興彭武伯楊崇猷總理河南湖廣山西陝西四川江北軍務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王家禎總督畿南軍務兵部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徐標神樞營副總兵都督僉事賀讚工部員外郎王鍾彥錦衣衛鎮撫司僉書指揮同知李若璉吏部尚書李遇知按察司副使顧國縉工部尚書何應瑞 【 以上甲申殉節諸臣十人】 兵部左侍郎張伯鯨揚州府知府任育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陞任遵義知府何剛水師總兵官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翁之琪通政使司左通政侯峒曾進士黃湻耀中書舍人李待問參謀兵部主事 【 一作司務】 陳用極詹事府少詹事徐汧翰林院檢討兼兵科給事中楊廷樞吏部考功司主事夏允彝中書舍人盧象觀行人司行人陸培錢塘知縣顧咸建臨安知縣唐自綵刑部尚書高倬巡撫安廬池太四府右僉都御史張亮 【 以上福王殉節諸臣十七人】 巡撫徽寧池太等處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金聲監紀推官吳應箕都御史王瑞柟僉都御史陸清源兵部職方司主事監軍道王之栻禮部尚書曹學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曾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廷麟總督江西湖廣諸軍兵部尚書萬元吉巡撫南贛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楊文薦提督江西義軍右僉都御史陳泰來 【 以上唐王殉節諸臣十二人】 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熊汝霖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朱繼祚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錢肅樂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沈宸荃兵部尚書李向中督師兵部尚書余煌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函煇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兵部右侍郎總督水師沈廷揚大理寺少卿兼江西道御史陳潛夫兵科給事中董志寧 【 以上魯王殉節諸臣十一人】 總督川湖雲貴河陝兵部尚書李乾德兵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吳炳兵兵部尚書傅作霖巡撫川南右僉都御史范文光巡撫川北右僉都御史詹天顏管理義勇營總兵官曹大鎬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督師關中余應柱巡撫貴州右僉都御史米壽圖監軍御史周震巡撫高雷廉瓊四府右僉都御史張孝起巡撫四川右副都御史馬乾巡撫四川右僉都御史耿廷籙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楊畏知文潚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嚴起恆兵部尚書楊鼎和東閣大學士吳貞毓黔國公沐天波總督洪淯鰲文淵閣大學士吏兵二部尚書郭之奇巡撫柳慶右僉都御史龍之虬 【 一作之明 以上桂王殉節諸臣二十人】 福建道御史馬如蛟潁州知州尹夢鰲和州知州黎宏業戶科給事中吳宇英穀城知縣阮之鈿巡撫河南右僉都御史張克儉汝南監軍右參議艾毓初工部尚書周士樸通政使李夢辰鄭州知州魯世任巡撫宣府右僉都御史張維世巡撫陝西贊理軍務右僉都御史馮師孔太常寺卿麻僖巡撫宣州右僉都御史焦源清巡撫河南右副都御史常道立巡按山東御史王道純山西左參政田時震巡撫江西右副都御史張鳳翮南京吏部尚書南企仲遼陽監軍道僉事王徵順天府尹宋師襄太常寺卿伊伸管理錢法兼川西道副使張繼孟分巡河北道右參政祝萬齡巡撫大同贊理軍務右僉都御史衛景瑗巡撫宣府贊理軍務右僉都御史朱之馮巡撫四川右僉都御史龍文光真定府同知張瑤錦衣衛世襲指揮同知馬獻圖 【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二十九人】   通諡烈愍五百七十二人   廣寧副總兵頗廷相遼東副總兵于化龍參將高貞從遊擊于守志守備何懋官參將蒲世芳遊擊梁汝貴廣平副總兵鄒儲賢廣平參將張斾總兵官趙夢麟保定總兵官王宣瀋陽總兵官尤世功宣撫使都司僉書秦邦屏鎮武總兵官都指揮使劉渠閭陽總兵官祁秉忠副將劉徵參將黑雲鶴遼東副總兵官麻承宗援勦總兵官童仲揆陳策副總兵戚金參將吳文傑遊擊周敦吉都司袁見龍鄧起龍守備雷安民雲南都司張名世永平同知陳輔堯援遼總兵官梁仲善李秉誠姜弼副總兵朱萬良四川都司僉書張神武 【 本姓陳】 前鋒副將魯之申參將李承先援副總兵駐刮三屯營張拱微山海北路援遼副總兵官惟賢游擊張奇化遵化參將李檟 【 一作樌】 遵化 【 一作大同】 參將周鎮京營副總兵申甫良鄉知縣黨還醇灤州府知府楊爌漢兒莊副總兵葉應武山西右布政使管永平兵備道鄭國昌永平知府張鳳奇揚武營中軍參將呂鳴雲副將張吉甫滿庫王之敬游擊李維鷥保安守備徐國泰鎮守東江總兵官都督僉事沈世魁協鎮東江總兵官左都督金日觀副總兵楚繼功薊遼總督中軍副總兵魯宗文深州知州孫士美倒馬關參將周甘雨宣府參將張巖山東督糧道參議鄧謙副總兵楊振宣府總兵官楊國柱遼東監紀同知袁國棟薊州兵備道張名世前鋒左營 【 一作松山】 副總兵朱文德大同副總兵焦埏整飾河間兵備道僉事趙珽河間知縣陳三接永清知縣高維岱守備牛文科吏部文選司郎中李其紀臨清參將柳毓融臨清槯關戶部郎中陳興言天津參將賀秉鉞襄州副總兵丁文明濟寧兵備道參議王維新山東協理海防道僉事樊吉人臨淄知縣文昌時總兵官張登科和應薦遼東前屯衛總兵官李輔明撫標守備張爾墊大同參將吳希稷禮科都給事中沈迅前屯衛副總兵楊倫 【 以上封疆殉節諸臣八十四人】 左都督劉岱劉文燿戶部郎中徐有聲錦衣衛都指揮僉事魏師貞神機營參將高鍟戶部郎中周之茂保定府知府何復平凉通判張維綱保定中軍守備楊 【 一作梁】 儒秀工科都給事中尹洗保定守備張大同分巡大名兵備道副使 【 一作知府】 朱廷煥進士張羅俊昌平總兵官李守鑅萊州府推官張力 【 以上甲申殉節諸臣十五人】 副總兵乙邦才馬應魁莊子固樓挺汪 【 一作江】 應龍李豫 【 一作遇】 參將陶國祚許謹馮國用陳光玉李隆徐純仁遊擊李大忠孫開忠都司姚懷龍 【 一作隆】 解學曾揚州府同知曲從直江都知縣周志畏狼山副總兵王佐才 【 一作伯才一作邦才】 遊擊孫志尹江陰典史陳明遇 【 一作選】 文華殿中書舍人戚勳禮部儀制司主事黃端伯都司董四民 【 以上福王殉節諸臣二十四人】 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朱大典衢州總兵官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永豐伯張鶻翼兵科給事中熊緯協守仙霞關兵科給事中黃大鵬吏科稽勳司員外郎葉翼雲都督同知傅啟耀江西右布政使夏萬亨江西按察司副使管建昌府事王棫分巡建昌兵備道副使王養正建昌推官劉允浩南昌推官史夏隆建昌通判 【 一作臨江推官】 胡縝贛州推官署知府事吳國球監紀通判郭寧登贛州府同知 【 一作通判】 王明汲署贛州通判事淦君鼎贛縣知縣林逢 【 一作全】 春贛州副總兵進階飛虎將軍馬觀鵬贛州參將烈長寧營參將朱永盛中書舍人袁從鶚兵部職方司員外郎 【 一作主事】 黎遂球兵部主事於 【 一作于】 斯昌戶部主事林奇 【 一作珽】 兵部 【 一作刑部】 主事王其宖兵部職方司主事周瑚翰林院編修兼兵科給事中萬發祥工部 【 一作兵部】 主事柳昂霄兵部主事錢謙亨曾嗣宗中書舍人劉孟鍧 【 一作鞠】 劉應試 【 一作駟】 吏部文選司主事曾亨應中書舍人賴雍蔡紹謹廣信通判毛玉潔兵部主事蔡 【 一作趙】 士超 【 以上唐王殉節諸臣三十七人】 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劉中藻吏部文選司員外郎 【 一作左僉都御史】 林垐建寧守將鄖國公王祈分守福興泉三府福建布政使參政湯芬貴州道御史楊文瓚兵部職方司主事屠獻宸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王翊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安洋將軍劉世勳左都督張名揚錦衣衛指揮王朝相 【 以上魯王殉節諸臣十一人】 監軍御史麥而炫戶部郎中 【 一作主事】 朱實蓮太僕寺少卿霍子衡兵部職方司主事韓如璜 【 一作如琰】 清遠衛指揮白常燦湖南道副使陳象明總督廣西軍務宣國公焦璉掛鎮西將軍印左軍都督府右都督朱旼如全州守備孟泰吏部考功司主事侯偉時虎賁將軍廣寧伯王興沅江土知府那嵩雲南參將徐日舜總兵官管黎平參將事蕭曠兵科都給事中劉堯珍兵科給事中吳霖御史張載述刑科給事中張鑴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鄭允元大理寺丞林 【 一作楊】 鐘太僕寺少卿趙賡禹翰林院檢討蔣乾昌李元開吏科給事中徐極 【 一作吉】 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廣西道御史朱議□福建道御史胡士瑞 【 一作端】 兵部郎中 【 一作主事】 朱東旦工部郎中 【 一作員外】 蔡繽主事 【 一作內閣中書】 易士佳員外郎 【 一作內閣中書】 任斗墟兵科給事中 【 一作主事】 林青陽山東道御史李如月晉寧知州冷陽春分巡上川南道僉事胡恆戶部郎中譚先哲巡按貴州御史朱奉■〈釒伊〉戶部浙江司主事鄭延爵興寧知縣吳子騏永寧知州曾異撰天全碉門六番招討使楊之明大理衛指揮陳楨吏部左侍郎王錫 楚湖知縣金應元潛山知縣趙士彥霍山教諭龔元祥巢縣知縣覺江西右參政盧謙保德州副總兵柳國鎮新蔡知縣王信盧氏知縣白楹宏農衛世襲指揮李君賜楊道泰阮我疆遊擊平安都司陳保山陝西都指揮使張應春 【 一作龍】 都司田應龍朱陽關守將徐來臣羅田知縣梁志仁羅田守將郭金城龍江都司王寅泗州守備 【 一作都司指揮】 陳正亨盱眙知縣蔣佳徵潛山天堂寨巡檢吳暢春蘇州衛指揮同知包文達鎮江永生洲副將程龍百戶署永生洲守備薛自昌守備莫是驊詹世龍劉河所守備 【 一作百戶】 王 【 一作黃】 宏猷應撫新標營守備詹兆鵬吳淞陸營守備朱士允蘇州衛百戶 【 一作千戶】 功升欽依守備陳于王參將范志標寧羌衛指揮徐大行應城知縣張紹登戶部 【 一作兵部】 左侍郎王瑊廣濟典史魏時光真定通判呂之蔭昭化知縣 【 一作主薄】 劉喬■〈木民〉 【 一作杶】 真定副總兵督理團練事王震仲湖廣副總兵楊世恩防守房縣遊擊 【 一作守備】 楊道選信陽防守團練守備劉煋 【 一作星】 降將張一川 【 即掃地王】 張 【 一作】 雄衛指揮加陞遊擊王承憲大理衛守備陳誨瀾滄衛指揮李君植思恩府知府董邦昌崑山知縣楊永言臨安通判劉之蘭 【 以上桂王殉節諸臣四十九人】 府谷遊繫李顯宗分巡河西道兵備副使張允登都司王世虎守備姚進忠指揮郭伏羌同知李增寧夏副總兵吳 【 一作史】 開先協鎮直隸通津等處副總兵魏都梁寧武守備猛忠遼州知州李呈章真定遊擊童維坤內邱知縣王世泰遊擊越效忠兵部車駕司主事李中正平順知縣徐明揚隆德知縣費彥方寧夏後衛指揮韓嘉 【 一作加】 爵固原總兵官殷體信武安守備曹鳴鶚遊擊賀奇勳都指揮使石崇德湖廣總兵官右都督楊正芳鎮筸鎮將張上達 【 一作選】 甘泉知縣蒲來舉順慶府知府楊呈秀興山知縣劉定國保康知縣方國儒崇信佑縣龐瑜鳳縣主簿吉永祚通江守備郭震辰指揮田實通江指揮王永年中都留守朱國相鳳陽指揮袁瑞徵呂承蔭郭希聖張鵬翼周時望李郁岳光祚陳永齡 【 一作程永寧】 霍邱教諭倪可大雲南參政張鶴騰太 【 王】 載福經理河南山東副總兵戴國柱椻師知縣徐日泰密縣知縣朱敏汀仁壽知縣劉三策撫標參將張寶山開封府同知盛以恆宿遷副總兵 【 一作參將】 古道行山西陽和兵備道副使洪允衡新鄭知縣劉孔暉鎮平知縣鍾其碩宏農衛世襲指揮許佳允防守葉縣副總兵劉國能洧川知縣柴薦禋寶豐知縣朱由棫泌陽知縣王士昌鄢陵典史杜邦舉南陽參將劉士杰遊擊郭開守備猛先捷英山知縣高在崙襄陽推官鄺曰廣襄陽遊擊黎民安隨州知州徐世湻信陽知縣高孝誌興山都司徐日耀分巡下川南道副使黃諫卿瀘州衛指揮使王萬春涇州知州婁琇潛山知縣李孕嘉 【 一作朱應嘉】 太湖參將邱壯猷太湖知縣李盛英太湖守備徐際相太湖遊擊孔廷訓廬州通判趙興基廬州衛指揮同知趙之璞毫州知州何燮盱眙主簿胡淵雲南參政程楷保督標下監軍道僉事任棟河南監軍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余爵保定督標副總兵甄奇傑副總兵賈悌馮名聖歸德衛守備蔡浩指揮張國正歸德衛指揮熊應呂梅振英張鴻光汝寧遊擊朱崇 【 一作榮】 祖督標副總兵張輿歸德通判徐一源攝監紀同知事汝州吏目顧王家開封遊擊李春桂 【 一作貴】 督標副總兵孫枝秀督標參將黑尚仁南陽府知府邱懋素遂平知縣劉英上蔡知縣許永禧內黃知縣周卜歷陳州知州侯君擢懷仁知縣楊士英戶部主事崔泌之平定知州梁可棟襄城守將副總兵李萬慶 【 即射塔天】 副總兵馬名廉張國欽張一貫 【 一作一貴】 總督監紀西安府同知孫兆祿富平知縣馮正吉東昌通判 【 一作濟寧州洞知】 黃一鵾 【 一作一鯤】 刑部主事靳聖居禮部祠祭司主事南居業福建道兵備副使樊維城承天府同佑廬學古麻陽知縣夏統春巡撫河南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漢河南守備李曰舒密雲副總兵 【 一作參將】 陳治邦遊擊連光耀開封府同知劉躍龍七省督師監軍商雒道副使喬遷高山海關副總兵楊明定邊副總兵張發山海關總兵官侯拱極寧夏總兵官尤世祿宣府柳溝總兵官王世國天津防海總兵官王學書靖邊副總兵尤翟文副總兵李登龍常懷孤山副總兵王永祚安邊參將馬明 【 一作鳴】 節西安參將李應孝榆林左營遊擊陳二典右營遊擊劉芳馨 【 一作聲】 尤養鯤 【 一作龍養坤】 火器營都司郭遇吉 【 一作春】 遊擊孫貴宴維新文侯國潘國臣傅德李國奇守備李宗叙 【 一作全家叙】 白慎衡楊以偉賀大雷尤勉奇兵營遊擊楊正韡撫邊守備惠漸指揮李文燦李文焜彰德參將王榮山海關鐵騎營左參將尤岱靖邊指揮馬應舉世襲指揮使黃廷政綏德衛管屯指揮鍾茂先西安參將李淮甘州副總兵 【 一作洪水營遊擊】 張攀臨潼副總兵歐陽袞固原副總兵劉國棟洪廣營遊擊楊威遊擊趙宗禮指揮趙宗祝李棲鵾姚天寵張洪勳王嘉官撫標遊擊萬峘都司姜宏基太湖知縣段自宏陝西督標副總兵劉光先隰州知州周培忠延安副總兵解文英潼關衛指揮使張爾猷參將趙希魁寧夏守備薛國蕙指揮彭凌雲慶陽城守都司周嘉彥延津知縣牛養傑兵部職方司主事楊暄泰安知縣朱呈瓘仁懷知縣雍締巡撫湖廣右僉都御史宋一鶴嘉魚佑縣王良鑑蘄州衛指揮岳璧道州守備加鄖陽都司沈至緒雲夢知縣諶吉臣蒲城知縣朱一統白水知縣朱迥滼臨湘知縣林不息安陸知縣濮有容 【 一作宏】 城固知縣司五教楚府左長史徐學顏寶慶府知府李振珽衡州府知府張任黃岡衡指揮郭以重湖廣大圍山守備王元封湖廣都司徐至美巡撫中軍哈維新都司姚世儒蒲圻知縣曾栻衡州府教授蔣道亨黃陂主薄 【 一作典史】 薛聞禮巴陵教諭歐陽顯宇江寧知縣袁向科榆林都司吳繼武西寧副總兵魯映昌平陽推官張僎建昌道督理糧餉分巡行都司僉事盧懋鼎山西左布政使趙建極分巡冀寧道僉事畢拱辰戶部郎中單崇太原府知府孫康周忻州知州楊家龍汾陽知縣劉必達太原府同知李之青 【 一作清】 掌理靈邱王府事朱慎鏤整飭寧武道監軍副使王孕懋寧武遊擊馬振麟寧武關遊擊高日晄副總兵官曹文耀御史衛楨固分守下川南道右參議張 【 一作陳】 孔教建昌道兵備僉事劉士斗鎮守四川總兵官都督僉事劉佳蔭威茂兵備道僉事羅銘鼎大理寺寺正王秉乾崇慶知州王勵精川北副將加總兵銜張奏凱指揮顧景叙南衛指揮同知加陞遊擊曾印昌四川參將徐明蛟建昌行都司指揮使丁運選建昌衛同知李甲雲南按察使莊祖誥戶部觀政進士王起峩興文知縣艾吾鼎太寧佑縣高日臨蘆山知縣金鼎祚榮縣知縣秦民湯蒲江 【 一作蒲田】 知縣朱蘊羅松陽知縣孫鵬舉中江教諭署劍州事單之賓長沙知縣高明興都留守沈壽崇固始朱臯鎮巡檢郝瑞日河間府同知張光斗指揮同知高應詔宣府參將熊維藩固原參將高從龍漢中守備范于殷署許州知州事同知韓澹仁壽知縣唐鳳翥贊皇知縣宋德成通許縣丞田汝現蔡旗堡守備馬良御環縣守備楊承芳澠池知縣范道行四川鹽井大使賴華祖成都府同知沈受蒲南康通判吳賜玉商州同知署知州事周文煒利民參將時暌廣西掌印都司康四維整飭威茂道僉事葵肱明天津副總兵陳值副總兵李科雲南兵備副使竇可進諭德劉其德瓊州通判蹇遇泰通判王懋烈山西布政司理問陳一韓守備周永康湖東守備黃克嘉漳南守備吳奇勳肇慶守備鄒維勳奉化訓導夏魁暘 【 一作楊】 遊擊張榜龔萬祿守備冒紹宗指揮謝某 【 志佚其名】 巡撫山東右副都御史徐從治萊州府知府朱萬年萊州副總兵張奇功萊州守備熊渭登萊巡撫中軍管維城遊擊陳良謨守備盛洛姚士良副總兵王來聘秦拱明遊擊朱永吉都督僉事湯廷耀鳳陽通判姚若時安南衛指揮尋治本遊擊張開祚南湖營守備田化龍泉州守備邱雋廣東參將陳鵬福建參政洪雲蒸五經博士程接道泰安府同知張應徵守備吳兆燫鄭州守備劉崇會 【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三百五十二人】

  皇朝通志卷五十四

皇朝通志卷五十五[编辑]

  諡略八

  ○諡略八

  追諡明代忠節二

  △追諡明代忠節二

  通諡節愍八百三十六人   遊擊竇永澄贊理通判董爾礪守備江萬春撫順千總王命印都司陳尚仁王崇信徐國全分守遼海道左參政顧頤開元兵備僉事崔儒秀自在州佑州段展瀋陽參將夏國卿同知陳柏寧遠通判金啟宗鎮守永平薊鎮總兵官朱國彥巡撫順天右副都御史整飭薊州邊備王元雅保定推官李獻明署薊州事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縣徐澤遵化知縣武起潛薊鎮遵化遊擊彭文炳香河知縣任光裕永平道標中軍守備 【 一作都司】 程應琦 【 一作奇】 永平推官盧 【 一作羅】 成功督師軍前監紀永推官鄭感民三屯營副總兵官焦延慶東勝左衛指揮僉事張國翰 【 一作端】 中書舍人廖 【 一作唐】 汝欽得勝堡參將李全保安州佑州閻生斗靈邱知縣蔣秉采靈邱守備于世奇茨溝守備張修身戶部主事題悅保定通判王禹佐昌平守備咸 【 一作戚】 貞吉順義知縣上官藎順義遊擊冶國器都指揮蘇時雨寶坻知縣趙國鼎安肅知縣鄭延任大城知縣武維周安州知州崔維葎蘭州知州薛一鶚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吳阿衡任邱知縣白慧元慶都知縣黃承宗文安知縣王鑰戶部員外郎李崇德蠡縣知縣王采新河知縣崔賢故城 【 一作固安】 知縣王九鼎青縣 【 一作興濟】 知縣張文煥興濟 【 一作青縣】 知縣錢珍淮安同知周霖安平知縣孔間悛趙州知州王端冕慶雲知縣陳緘 【 通志作箴】 靈壽知縣馮登鱉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耿蔭樓知州馬士偉尚寶司丞孫鑰孫之浩中書舍人孫之沆 【 一作沅】 鄒平知縣魏克家鹽山知縣陳誌濟南推官陸燦山東分巡濟南道參政周之訓山東提學副使翁鴻業山東都轉鹽運使唐世熊濟南府知府苟好善濟南同知陳虞孕濟南通判熊烈獻署臨清州事山東布政司理問姜道元歷城知縣韓城宣邱縣知縣高重光署武定州事濟南通判馬嗣煜臨邑知縣宋希堯博平知縣張列宿茌平知縣黃廷 【 一作建】 極武城知縣李承 【 一作永】 芳鉅鹿知縣郭司南兵備道張斗姚恭王之楨副總兵江 【 一作汪】 翥饒 【 一作陳】 勳整飭霸州道副使趙煇霸州知州丁師羲湖廣右布政使李時茪 【 一作蕘】 戶部主事馬嗣烋兵科給事中而湻分巡登萊道兵部僉事邢國璽河間府同知姚汝明襄陽知縣 【 一作推官】 賈太初柏卿知縣丁茂桂阜城知縣呂大成台州府知府傅梅文華殿中書舍人孟魯鉢張鳳鳴定州知州唐鉉黃州推官侶鶴舉富陽知縣杜斗愚平鄉知縣杜前山東巡撫兖西道僉事李格臨清總兵官劉源清總督宣大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張宗衡戶部員外郎邢泰吉臨汾知縣尹任太常寺少卿張振秀陽信知縣張予卿鄒平知縣朱逈 【 一作溱】 武城知縣任萬民兖州同知譚絲同知曾 【 一作曹】 文蔚通判 【 一作運河同知】 閻鼎 【 一作調鼎】 官李昌期魯府左長史俞起蛟滋陽知縣郝芳聲滕縣知縣睢騫兵部車駕司郎中劉宏緒萊蕪知縣馮守禮戶部主事楚煙兵部職方司主事劉大年東阿知縣吳汝宗高苑知縣周啟元豐縣知縣劉光先沭陽知縣劉士璟 【 一作燝】 壽光知縣李耿莒州知州景淑範武邑知縣鄭集命六合知縣郭凝鼎淮安通判劉文蔚山東副使申為憲萊陽知縣陳顯際吏部稽勳司郎中宋應亨內閣中書舍人趙士驥沙河知縣項易遼東寧前衛副總兵陶宗儀濱州知州王道隆自在州知州周繼謨三關遊擊邵定前屯衛總兵官李鳴鳳寧遠總兵官王定宸前屯衛副總兵羅文耀薊州兵備道鞠思讓汝寧通判楊爾俊真定知縣高知彰任縣知縣李唐衡州府知鄭奉先 【 以上封疆殉節諸臣一百四十九人】 定遠侯鄧文明鎮遠侯顧肇迹西寧侯宋裕德清平侯吳遵周陽武侯薛濂彭城伯張光祖恭順侯勳衛吳汝徵寧遠伯李尊祖錦衣衛指揮同知許達允順天通判張凝和提督順天學政福建道御史陳純德戶部員外郎甯承烈貴州道御史巡視山海居庸二關俞志虞內閣中書舍人宋天顯光祿寺署丞于騰雲 【 一作蛟】 右都督方履泰錦衣衛千戶李國祿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濮州知州馬象乾大同總兵官朱三樂密雲副總兵呂應蛟保定左衛指揮文昌運劉洪恩戴世爵劉元靖呂九章呂一照 【 一作李照】 李 【 一作呂】 一廣光祿寺少卿張羅彥廣靈知縣阮泰邠州知州韓東明南宮知縣彭士宏中書舍人王永隆錦衣衛指揮使蕭偲戶部郎中葛凝秀工部郎中寇可教兵部主事楊會英沈邱知縣李昌齡太醫院吏目楊元真定督標遊擊陳三捷光祿寺監事胥自修湖廣督學道僉事周大啟猗氏知縣李澍聲濟南僉事劉世芳定海知縣朱懋華潮州司理李毓新歸德通判張垣崇虎賁左衛參軍李正光左都督劉繼祖錦衣衛都指揮馬國瑊吏部郎中張檉芳戶部員外郎張三傑錦衣衛指揮使張養所虎賁右衛世襲指揮使劉一松錦衣衛指揮張國維戶部主事陳貞達錦衣衛指揮高甲北鎮撫司都指揮使梁清宏商城知縣張國光儀封知縣陳三益大同總兵官都督僉事汪登瑞滎陽知縣徐兆任呈貢知縣黃卷布政司參議王若之臨漳知縣梁希阜天津兵備道陳六韐刑科給事中李汝璨御史鄭封兵部主事尹詔永平通判韓上桂知縣毛協恭西寧道副使李豫樂亭知縣施溥戶部員外郎范方博羅知縣徐有度平涼同知郭寅日巡撫甘肅右僉都御史楊汝經延綏總兵官宋偉保定知縣楊珮監察御史王與印太常寺少卿傅鍾秀劉可遊擊李中孚 【 以上甲申殉節諸臣八十一人】 儀封知縣周寶瑜兩淮都轉鹽運使楊振熙 【 一作時熙】 監餉知縣吳道正江都縣丞王志端 【 一作志端】 副總兵官汪思誠揚州府同知 【 一作監軍道僉事】 王纘爵江都知縣羅伏龍泗州援將候方巖福山副總兵官魯之璵江陰訓導馮厚敦常熟知縣王鐵武英殿中書舍人文震亨兵部職方司主事 【 一作杭州府同知】 王道焜高岱葉汝蘅 【 一作■〈艹恒〉】 戶部郎中劉成治中書舍人徐念祖戶部主事吳嘉允中書舍人龔廷祥欽天監博士陳于階青陽知縣龐昌允遊擊王一斌都司張良佐王廷佐守備劉統都司酆某 【 闕名】 羅源知縣章簡工部員外郎華允誠廣德州知州趙景和河南勸農總兵官劉洪啟右都督周斌浙江知縣韓鼎新指揮高一麟遊擊朱賢參將孟振邦安慶府同知王治心孝陵參將杜學伸南昌知縣劉曙薊遼守備項嘉謨湖廣糧儲道右參議王喬棟九江府監紀同知郭之麟福建通判傅宏祖東流知縣程九萬世襲指揮僉事徐行可九江推官徐士瑋銅陵知縣胡鯤化 【 以上福王殉節諸臣四十六人】 兵部尚書長興伯吳易監紀推官江天一江山知縣方召中書舍人夏完湻嘉興府知府鍾鼎臣巡撫金衢二府兼督學御史加太僕寺少卿王景亮衢州府知府伍經正衢州府同知 【 一作推官】 鄧巖忠監軍道副使孫臨贛榆知縣高漉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顧易疇都督洪祖烈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馬思理懷縣知縣江振鶻中書舍人鄭羽儀戶部主事劉之謙建陽知縣崔攀龍遊擊張兆鳳永定守備李國英處州府知府汪宗明 【 初名景宋】 守備體元中汜水知縣胡海定福建督糧道參議傅雲龍兵科給事中郭符中龍溪知縣涂世名閩清知縣陳其禮副使知興化府事劉永祚延平府知府王士和新城知縣李翔監察御史徐伯昌漳州府同知金麗澤巡撫江西右僉都御史曠昭兵科給事中胡夢泰巡撫廣信右僉都御史周定礽署都督僉事充御營總兵官胡上琛兵部員外郎萬文英湖東道副使胡奇偉廣信府同知胡甲桂兵部員外郎盧觀象太常寺卿兼江西左布政使管南贛嶺北道事彭期生吏部驗封司主事龔棻 【 一作芬】 贛州府學訓導加監紀同知銜程必進內閣中書龍嘉震巡按廣東監軍御史姚奇允湖東道姚生文監推官吳世安副總兵徐 【 一作劉】 必達袁州府同知署知府事李時興撫州府同知署知府事高飛聲撫州府訓導桂有煃萬安佑縣梁于涘署兵備僉事彭錕雲南臨安府通判楊燧 【 以上唐王殉節諸臣五十三人】 浙江副總兵黃斌卿兵部郎中 【 一作河南道御史】 朱養時戶部主事林瑛 【 一作之琰】 江用楫禮部主事董元兵部主事 【 一作職方司員外郎】 朱萬年兵部主事顧珍李開國工部主事顧宗堯中書舍人蘇兆人工部營繕所所正戴仲明兵科給事中鄢正畿御史林逢經王恩及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義興侯鄭遵謙通政使 【 一作通政司參議】 鄭遵儉給事中 【 一作禮部精膳司員外郎】 林葿莆田知縣都廷諫海澄知縣洪有文督運清察糧務江西道御史沈履祥給事中陳士京翰林院編修徐復儀江西道御史傅巖職方司郎中荊本徹延安推官顧咸正監軍兼攝海寧縣事俞元良 【 以上魯王殉節諸臣二十六人】 總督兩廣軍務兵部右侍郎林佳鼎兵科給事中彭耀主事陳嘉謨長沙僉事趙廷璧荊南答事邱懋樸岳州府知府周二南分守下湖南道布政司參 議劉佐武岡總兵官王景熙署臨武縣事教諭李興瑋肇慶府同知趙三薦廣州衛指揮使加京營指揮楊可觀左州知州梁若衡蒼梧知縣巫如衡巡按御史王基固推官費長統遂西知縣喻萃慶行人梁萬爵國予監祭酒梁朝鐘新城知縣廖翰標光祿寺少卿汪暭和平知縣李信 【 一作長信】 南韶參將王猷兵部郎中周官廣西巡按御史楊鍾蘇松兵備道參政昆翷 【 一作監軍御史余昆】 工部郎中饒元珙南川知縣楊樹烈戶部王事劉摭參將則昌應銅梁知縣皇甫信光祿寺少卿高勣兵部職方司郎中金簡江西道御史任國璽禮部侍郎楊在左軍都督府掌府事華亭侯王維恭吏部侍郎 【 一作尚書】 士廉御史鄔昌期都督馬雄飛防守武定府參將高其勳永昌 【 一作大理】 同知蕭時顯寧州土司祿永命寧州知州朱家梁知府陳爰謀都司沐天澤指揮邵元齡巴縣知縣陳于宸應州知州王來儀知縣陳昌裔巡按貴州御史郭承汾寧前道兵備參議石聲和分守安平道副使曾益定番州知州陳新第陝西關西道副使李公門知州李世甲副將曹英雅州指揮阮士奇掛征討將軍印忠國公王祥僉都御史朱壽■〈釒林〉南京戶部主事劉琯同知楊元瀛永昌通判劉廷標推官王運開平越府知府黃應運都司陳徵曲靖推官署道事夏衍虞威遠衛守備陶世顯姚州知州何思呈貢知縣夏祖訓御史李升德兵科給事中廖履亨河間府同知蔣勸善鄖陽府同知張朝綱曲靖府知府焦潤生南寧知縣陳六奇指揮陳夢熊 【 以上桂王殉節諸臣七十三人】 整飭榆林中路道僉事郭景嵩甘泉知縣郭永固 【 一作允圖】 副將張宏業遊擊李明輔甘峪遊擊商從龍山東右參政張光奎守備張光璽刑部主事張友程行人楊于楷沁水知縣焦 【 一作崔】 鼇褒城知縣安明武進士署商州防守事閻調化整飭昌平道兵備副使樂 【 一作藥】 濟衆松江通判楊泰初參將 【 一作遊擊】 陶希謙四川石砫土司馬鳳儀參將楊遇春遊擊丁應孔指揮李學牧署麟遊知縣董時和守備史大勳昌平鎮將凌元機胡良翰姚守知府簡而可房縣知縣黃從貴夔州府同知何承光鳳陽通判趙士寬穎州衛指揮同知李從師指揮僉事王廷俊中書舍人 【 一作大理寺副】 田之穎光祿寺署正李生白光祿寺署丞李元白黃巖知縣 【 一作對黃巖知縣】 劉道遠會寧知縣楊南福州通判戴廷對徐州知州陳桂棟無為州知州張化樞太湖守備趙蔭趙繼春濟源知縣楊于楷四川總兵官楊玉振山陽 【 一作鎮原】 知縣董三謨永城知縣王廷賓永壽知縣薄匡宇前鋒中軍劉轟烈隴州知州胡爾純咸陽知縣趙濟 【 一作際】 昌延長知縣萬代芳扶風知縣王國訓鄖西知縣曹同署上津縣事湖廣都司經歷龔懋澤麟遊知縣呂鳴世總兵官解進忠滎陽知縣王恒言知府饒可久昭化知縣王時化澠池知縣李邁林崇寧知縣劉旋鹽亭知縣李紹光守備寇士元寧羌州知州周應泰隨州知州王燾瓊州通判江襟楚劍州知州徐尚卿鄧州知州孫澤盛上津知縣屠紹皋鄖西知縣劉元伯冀北道參議鍾希賢靈璧知縣王茂遠沙河知縣鄧永清保康知縣楊鏡鄖西知縣王元會河南遊擊羅岱荊門守將羅安邦湖廣副將汪之 【 一作雲】 鳳竹溪知縣李孔効 【 一作效】 威遠知縣 【 一作嘉定知州】 張宏順天府治中張讚永寧守備王正己宜陽知縣唐啟泰分守河南道副使王蔭長 【 一作允昌】 河南知府亢孟檜通許知縣費曾謀尉氏知縣楊一鵬陳州衛指揮孫紹武商水知縣王化行姚文衡太僕寺卿魏持衡許州知州王應翼許州都司張守正登封知縣鄢廷誨靈寶知縣朱挺汝州知州錢祚徵汝州世襲指揮使錢繼美郟縣知縣邵可 【 一作可】 灼新野知縣韓醇葉縣知縣張峩翼南陽知縣姚運熙泌陽知縣姚昌祚鄧州知州劉振世內卿知縣龔新皋 【 一作同知】 平知縣呂維行人王明辰州府知府 【 一作同知】 楊萃平陽推官常克念鄞鄲知縣韓金聲昌樂知縣劉芳奕臨汾知縣張質靜海知縣張映宿南召知縣尚用光襄陽通判祝錫範石阡推官余士泰穀城知縣李大覺隨州判官佘塙德陽知縣龔之安墊江知縣荊偉清流知縣周敏中澤州知州韓洪鼎霍邱知縣左相申靈壁知縣唐良銳太湖知縣楊春芳指揮劉良佐鎮撫陶賡明歸德兵備道僉事吳汝琦 【 一作培】 分守開歸道副使蔡鳳開封府同知署知府事蘇茂杓 【 一作均】 通判彭士奇汜水知縣周騰蛟西華知縣劉伯驂 【 一作謙】 陳州守備張鷹揚襄城知縣曹思正工部營繕司主事王世琇歸德府同知顏則孔歸德衛指揮賈之琯鹿邑知縣紀懋勛河南通判白 【 一向】 守文登封知縣劉禋淮安同知萬大成郟縣教諭雷震揚候選知縣陳心學魯山知縣楊呈芳西平知縣高斗垣寶豐知縣張人龍洛陽縣丞周之德伊陽知縣孔真璞汝寧府知府傅汝為通判官篆朱國 【 一作如】 寶汝陽知縣文師頤新野知縣邱茂表虞城主簿署知縣事孔亮工部虞衡司郎中沈試工部營膳司主事朱國慶中書舍人侯忻雲南廣西府知府沈仔威遠知縣張儒光祿寺署丞侯執中淮安府同知蕭大成太平府知府杜時髦御史魏景琦江陰知縣李支振長安知縣吳從義遵義推官謝琯蒲臺知縣饒鼐 【 一作鼎】 戶部郎中 【 一作主事】 胡懷光化知縣萬 【 一作范】 敬宗長蘆鹽運使韓應龍署荊門州知州沈方穀城知縣周建中尚寶丞張允 【 一作克】 修南京戶部郎中 【 一作員外】 李友蘭羅平州知州蔡思繩福州通判宋大勛深州知州李燭邳州知州蘇成性郟縣知縣徐廷試福山知縣方振寰中部知縣朱新鍱 【 一作■〈走枼〉】 寶豐知縣石可礪鞏縣訓導閻士選通政司右通政魏尚賢戶部郎中陰化陽盱眙知縣歐陽燧督理延綏糧儲戶部郎中王家錄督理山海關糧儲戶部郎中 【 一作主事】 張雲鄂副總兵官潘國俊世襲指揮崔重觀榆林衛掌印指揮傳佑湖廣監紀趙彬真安州知州彭卿隰州知州柳芳甘肅軍前監紀鞏昌府同知藍臺總兵官趙宦宣府總兵官羅梭傑甘肅行都司高登科阿壩嶺遊擊李汝璋指揮趙寀平涼府知府簡仁瑞延綏巡撫僉都御史張鳳翼冀寧道參政喬魏川北道參議陶爾德秦府左長史章尚絅潼關衛指揮使盛昶之指揮使李繼祖西安右指揮崔爾達 【 一作遠】 鳳翔府知府唐時明寶雞知縣唐夢鯤參營遊擊曾榮耀隴州同知薛應玢白水知縣王無逸雲南副使袁養和衡州推官鄭君愛霸州道參政李喬崑四川恤刑郎中郭宗振慶陽府知府 【 一作州知州】 董琬高郵州知州陳嗣虞山海關守備加遊擊李承燦刑部主事從所向 【 一作尚】 儀封知縣徐方敬芮城知縣徐芳聲保康知縣萬維壇安定知縣王垣應昌士仁壽知縣程春化江油縣典史章贊元 【 一作化】 關西道翟師雍安邑知縣房之屏吉安通判邵夢何 【 一作河】 武安知縣竇維輅桂東知縣母崇正都司僉書張應禮漢陽府知府劉璧黃岡知縣孫自一黃州府同知軍前監紀朱統鍸寶慶通判何三傑常州府同知朱國治 【 一作桂】 湘陰知縣楊開醴陵知縣賴萬耀衡陽知縣張鵬翼衡山知縣董我前吏部文選司員外郎程良籌鳳翔府知府舒顯應來安知縣陳 【 一作程】 道壽保舉知縣傅如圭黃陂知縣元有雲山知縣 【 一作生員】 貢其志廣西布政使吳思溫鎮筸將軍馬人龍寧卿知縣莫可及長沙縣丞吳士義推官陳有光安化知縣袁繼登監察御史饒京印江知縣董一化遵化兵備道副使李梃江西右布政使張邦翼山西按察司副使李樹初刑部員外郎胡承熙江津主簿署知縣事方應時潁州知州李雲上林苑監正楊鷺指揮千戶張鳴錦武昌通判李毓英署麻城縣事教諭蕭頌聖陝西提刑按察使黃炯 【 一作絅】 睢州知州魏國柱分巡南雄韶道副使孫蘭廕知府王淑景指揮 【 一作太原世襲指揮】 馬負圖馬呈圖懷慶通判寶光儀戶部主事郝允曜朔州衛掌印指揮柳毓榮太原前衛指揮韓似雍知縣申以孝山西糧道副使藺剛中分守冀寧道副使毛以炳分巡冀北道兵備副使朱家仕整飭雁平道參政 【 一作代州參將】 閻夢夔整飭寧前兵備參政王徵俊登萊監軍道僉事宋之儁甘肅總兵官相希尹山東副總兵 【 一作參將】 張夢鯉蒲州知州樊正邦懷來道參議范志懋宣府總兵官董用文副總兵寗龍 【 一作寵】 劉九卿宣府同知王履亨宣化督糧河間通判朱敏泰山西撫標都司張宏業山西山陰知縣李倬光山知縣張景維汾州知州侯君昭長史署陽曲縣事范志泰蒲州知州張橓徵刑部郎中尚大倫鴻臚寺少卿史可觀四川總兵官劉鎮藩四川總兵官 【 一作黎雅參將】 羅大爵川北鎮副總兵李文陰整飭漢羌道僉事陳纁分守川西道副使陳其赤監紀成都同知方堯相順慶府知府史覲宸刑部員外郎 【 一作工部主事】 蔡如蕙御史李完蜀府左長史鄭安民成都都司僉事李之珍新都知縣包洪策南部知縣鄭夢眉戶部郎中刁化神東卿 【 一作梓橦】 知縣趙德遴龍安知縣羅應選卬州知州徐孔徒銅梁知縣顧旦珙縣知縣徐餘慶仁壽知縣顧繩貽知縣乾曰貞副總兵陳王謨順天府治中莊祖貽兵部車駕司主事譚文化武德兵備道副使賀仲軾都指揮使魏行聞鄖陽通判史光代 【 一作岱】 墊江知縣歐陽東昌黃梅知縣施廷賢彭山 【 一作蘆江】 知縣何大衢監軍道兵備參議盧安世崇明守備王伯度蘇州通判吳從明鎮守江淮總兵官劉永昌徽州同知李士才堂邑知縣楊希震陵縣知縣張輔官甘肅行都司高國恩參將葛永禮部郎中楊之璋朔州兵備道丌之偉兵部尚書趙紱大同西路通判璩基神木道副使韓友范歸德通判鄭國禎鞏昌同知安如嵩通判朱廷鄣漢中守備楊廉延綏參將潘雲騰臨洮總兵官李聯芳武功衛指揮使歐陽復署隴州知州寧汝環序班范銳承天府知府王璣鄜州知州劉惟馨嵐縣知縣井東星高州知州鄭三謨延川知縣梁渚耀州都司王廉峨嵋主薄蕭日高羅江知縣陳君寵寶慶府知府陶珙歸州府知府龔仲泰彭澤知縣張於廉指揮使謝承任石泉知縣王皋門璧山知縣王廷璋永福知縣朱由槢滎經知縣黃儒金堂知縣章明謙萊陽知縣章一■〈火阜〉武定州知州范如遊澄城知縣張耀采楚雄推官韓大賓香■〈山上怱下〉粵都司張翼鵬滕縣知縣姬文允五經博士孟承光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謝璉登萊總兵官右都督張可大登萊副總兵官何維忠登州參將馬驄萊州參將嚴正中平度州知州陳所問 【 一作聞】 萊州推官屈宜陽黃縣知縣吳世揚保定府同知王象復署登州都司徐應泰登州監軍道參議黃 【 一作王】 孫茂五經博士程佳祚郟縣訓導董耿光廬陵知縣湯執中江西參將袁斌尚寶司卿程維賢遵義知縣王佐聖濟寧守備徐純誠署安遠知縣胡重明長樂佑縣李田大昌知縣黃燦然廣東都司許當辰布政使周士昌雲南監軍道僉事王信副總兵何天衢遊擊加參將范應華武定監紀同知楊于陛廣西府通判游大勳陸川知縣施召徵都司蔣嘉應開州知州黃家 【 一作嘉】 雋黃平州知州黃虞龍總兵官金鎮貴 【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四百八人】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奉諭旨前以明季殉節諸臣各為其主義烈可嘉爰命大學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議予諡所以褒闡忠貞風勵臣節也今復思建文革除之際其臣之仗節死事者亦具載史傅當時永樂藩臣耳乃犯順稱兵陰謀篡奪諸臣以大義自矢固當不共戴天雖齊泰黃子澄輕率寡謀方孝儒識見迂濶未足輔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鋤強之心實堪共諒迨大事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抵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也如景清鐵鉉輩或慷慨捐軀或從容就義其致命縱各不同而志節澟然如在下至東湖樵夫補鍋匠之流姓名即隱晦不彰其心迹固可追溯也特以永樂殘刻性成淫刑以逞屠刃之慘極于瓜蔓牽連殆非人理朕讀史至此未嘗不深憤而痛嫉之雖其中葉少弛厲禁而彼時臣子徇私曲諱終不獲顯示褒揚使忠臣義士之氣久弗克伸良可憫惻夫以勝國革命之時其抗我顏行者尚念其忠於所事特命表章矧建文諸臣不幸遘遭內難為國捐生成仁取義顧可令其湮沒於千百世下耶允宜再集廷議並予易名以發幽光而昭公道其覈實條具以聞經大學士等遵旨議上分別專諡通諡諸臣如左   專諡七人   兵部尚書齊泰諡忠敬太常寺卿黃子澄諡忠慤文學博士方孝儒諡忠文御史大夫練子寧諡忠肅兵部尚書鐵鉉諡忠定御史大夫景清諡忠壯戶部侍郎卓敬諡忠毅   通諡忠烈十一人   都督睢能禮部尚書陳迪戶部主事巨敬刑部尚書暴昭御史連楹都指揮張能工部右侍郎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都指揮使謝貴浙江按察使王良蘇州府知府姚善徽州府知府陳彥回   通諡忠節十三人   禮部右侍郎黃觀沛縣知縣顏伯瑋修撰王艮王叔英刑科給事中黃鉞御史曾鳳韶谷府長史劉璟副都御史茅大方 【 一作芳】   前軍都督府左斷事參贊軍務高巍大理寺少卿胡閏太常寺少卿廖昇衡府紀善周是修都給事中龔泰   通諡烈愍二十五人   都指揮使馬宣鎮撫曾濬都指揮彭聚余瑱孫泰刑部尚書侯泰戶部侍郎郭任燕府長史葛誠護衛指揮盧振兵部右侍郎陳植永平知縣張彥方松江府同知周繼瑜右衛指揮使宋瑄都指揮莊得監察御史高都督宋忠大寧指揮使朱鑑指揮俞通淵滕聚中軍都督同知陳質指揮王某 【 闕名】 錦衣衛鎮撫楊本袁州知州楊任兵部主事樊士信北平都指揮彭二   通諡節愍四十三人   燕府伴讀余逢辰都指揮楚智獻縣知縣向朴徽州府知府黃希范國子博士黃彥清賓州知州蔡運河北衛指揮使張倫禮部侍郎黃魁戶部侍郎盧迥遼府左長史程通巡按御史王彬散騎舍人廖鏞太常少卿盧原質御史鄭公智陝西按察司僉事杜嘉猷刑部侍郎胡子昭河南參政 【 一作陝西僉事】 鄭居貞左僉都御史周璿南昌府知府葉惠仲刑部主事徐子權山東道御史王度嘉定知縣練大亨都指揮卜萬給事中葉福江西副使程本立大理寺丞鄒瑾御史魏冕秦府長史鄒樸寧府左長史石僎漳州府教授陳思賢蕭縣知縣鄭恕副都御史陳性善都指揮使崇剛御史林英左拾遺戴德彛給事中陳繼之韓永御史謝昇甘霖丁志方董鏞宗人府經厯宋徵東平州吏目鄭華   改正前代諡   關帝諡忠義 【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改諡】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以關帝原諡實與功德未符奉旨改為神勇至是復奉諭旨關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志節凜然乃史書所諡並非嘉名陳壽於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存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謂公從前世祖章皇帝時曾奉諭旨封為忠義神武大帝以褒揚盛烈朕於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靈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義烈忠誠海內咸知敬祀而正史猶存舊諡隱寓譏評非所以傳信萬世也今當鈔錄四庫全書不可相沿陋習所有志內關帝之諡應改為忠義第本傳相沿已久民聞所行必廣難于更易著交武英殿將此旨刊戴傳末用垂久遠其官皮及內府陳設書籍並著改刊此旨一體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