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泉先生續集/卷之九
三家狐白評廬陵○東坡○半山○與日本文士所評。故附于篇末。
[编辑]釋秘演詩集序歐陽公文集
[编辑]緩聲沉思。若歌若吟。自然感人之情。鹿門之文。多從此等調得來。便自謂子長風神。然其一端醇厚氣像。已不及於歐陽公。安能一步望西漢。
續思𪷿詩序
[编辑]余謂歐陽公諸作。長於感歎濃厚。而人情所感。最在於歎老思歸。故此篇尤精切可誦。
送田畫秀才寧親萬州序
[编辑]以田畫將家子得力。便說巴蜀山川。筆頭森爽。句意曠遠。令人擊節處。
送楊寘序鹿門曰此文當肩視昌黎而直上之云故云云
[编辑]余謂鹿門過矣。此文風致宛轉可愛。然在廬陵。亦非上乘。較之昌黎。斤兩不齊。何遽直上。
李秀才東園亭記
[编辑]此文前段濶大說了。後段細瑣說了。無照應無結果。自是文章大處。世上學歐文者。只管好讀醉翁亭豐樂亭記。皆曰軟媚可喜。彼其不見歐文大處。亦安知其軟媚中妙境。余故捨彼取此。以爲學歐者津梁。
夷陵縣至喜堂記
[编辑]余觀陸放翁入蜀記。乾道六年十月。至夷陵縣。見至喜堂已焚壞。柱礎尙存。䂓模頗䧺深。東有祠堂。亦簡陋。肖像殊不類。廳事前一井。相傳爲歐陽公所浚。水極甘寒。爲一郡之冠。井傍一柟合抱。亦傳爲公手植。偶閱及此。輒抽堂記讀之。𮮜然神往。
樊侯廟災記
[编辑]竗在若嘲若罵。不直道破。勢如風翻雨集。
峽州至喜亭記
[编辑]篇中自岷江至夷陵。文纔數行。而形容水險與舟子脫死入生諸狀若畫。以應至喜亭本意。是何等筆力。且其前段起語。若不盛論蜀中財貨貢輸商旅。而只說江險。則後段殺活。便應無色。讀歐文者。當觀其厚處。○又讀陸放翁記。云十月六日至峽州。泊至喜亭下。歐陽公撰記。黃魯直書。夫以是文之奇。而得黃太史筆。可使江神動色。
祭石曼卿文
[编辑]有刺骨之悲滿腔之情。而一字不道世間榮枯壽夭得喪離合等語。所以眞知曼卿而有百世緬仰之風。○曼卿生而不遇時。死而得如此文字。始可爲曼卿。○使吾東而有曼卿。何處得歐陽祭文。使歐陽而生吾東。亦何以得曼卿爲友。發此絶好文字。在世間耶。秘演輩無處生活。
瀧江阡表
[编辑]字字典厚。句句誠謹。可謂有德者之言。孝莫大於顯親。亦豈以封爵恩榮而顯。只得歐陽公而顯。
范文正公文集序蘓東坡文集
[编辑]淸明活透中。自不容一毫滲漏。○淮陰侯,諸葛孔明。卒然揷入。而便把萬言書。作范公事業文章一大證案。何等轉圜。何等威權。
六一居士集序
[编辑]余謂長公本自磊磊落落。其論孔孟道德事功之大。亦不着一毫老生常語。至其括摩秦漢以來異術之禍。遠而能近。斷而復續。似生語似濶語。莫非兵家奇正相生處。
方山子傳
[编辑]以蘓公筆端。記如此異人。文益奇異。○我東狡矣。不唯不可得中行之士。亦未聞有方山子者流。此等人一段好處。亦在遏絶利慾。
放鶴亭記
[编辑]余謂文之有序記各軆。非古也。自唐韓柳作法以後。名公巨擘。雖有超乘之才。率不能脫此科臼。故識者言古文毁於韓愈。然至讀東坡翁傳記方山子,遊桓山石鍾山,放鶴亭諸篇。則雖其體裁尙襲䂓矩。而其神超忽。其氣汪洋。如天騏躡影。寶釖騰空。决不是唐宋人筆力。要之高情逸趣。似從漆園雙樹間化得來。
墨君堂記
[编辑]余謂滑稽之軆。本因莊列寓言而生。至韓文毛穎革華之類而卑賤可厭。此文特以墨君爲題。甚新其言。與可相厚處種種奇異。便見東坡筆頭造化無所不至歟。
張君墨寶堂記
[编辑]前段空中幻出四箇笑字。後段忽做倒費字。出沒變化。種種奇特。
王君寶繪堂記
[编辑]余謂坡翁筆力縱橫處。多從莊列戰國策幻弄出奇。如墨君,墨實,寶繪三記。奇則奇矣。學子當以荀卿,李斯爲戒。
眉州遠景樓記
[编辑]此文精細謹實。却似歐陽公。○眉州之俗信美矣。其吏民通經重法。當是文翁遺化。其文學以西漢爲宗。亦必揚馬舊俗山川風氣。所以養得蘓家父子。傑出宇宙。
表忠觀碑
[编辑]余謂此文整整堂堂。如山河日月。不容一點僞。制曰可以上。全據趙杭州疏本做去。末以數字收刷。不着秋毫剩語。想見公峩冠玉珮。坐朝堂肅穆氣像。○王文公常稱此作。絶似西漢。可與太史公諸侯王年表相上下。余謂文體代降。至於脉絡分明。音節濃協。則全是宋調。似與漢人渾厚質直之勢有殊。然要之自漢以後。當以東坡爲第一。
前後赤壁賦
[编辑]余甞謂唐宋以下。古詞賦軆格亡矣。名家鉅公。不過取其論著之文而姑韻之以爲賦。賦豈若此乎哉。赤壁二賦。亦非詞賦本色。然蘇公筆墨爽曠蕭瑟。讀之便覺新秋氣孟冬候逼人毛骨。其言若醉語若夢囈。皆不作烟火中生話。毋論爲賦爲文。便是千古世間絶好文字。○接陸放翁入蜀記。乾道六年八月十八日。舟泊黃州臨臯亭。東坡先生所甞寓。先生與秦少游書。門外數步卽大江是也。烟波緲然。氣像踈豁。十九日。早游東坡。自州門而東。岡壠上下。至東坡。則地勢平曠開豁。東起一壠頗高。有屋三間一龜頭。曰居士亭。亭下一堂。面南頗䧺。四壁皆畵雪。是爲雪堂。堂中有蘓公像。烏帽紫裘。橫按節杖。堂東大柳。傳以爲公手植。南有橋。牓曰小橋。東有井曰暗井。皆取蘇公詩語得名。二十日曉。離黃州。正自赤壁磯下過。多奇石。五色錯雜燦然可愛。東坡先生怪石供是也。每讀此記。想見蘓公謫黃州。築室於東坡。東坡在黃州東門外。距臨臯不過數里。其下大江。江上卽赤壁磯。壬戌十月。盖坡翁寓臨臯之時。而自雪堂扶筇步歸。一斗酒謀及於婦。其窮若此。而筆端寧著一點竆愁。
書東臯子傳後
[编辑]公之謫嶺南。竆苦百倍於黃州。而其言之曠達如此。所謂患難夷狄。無入而不自得者庶幾歟。
書黃子思詩集後,剛說
[编辑]以上三篇。盖公晩年文字。氣骨似與黃州以前少異。
書義序詩義序王介甫文集
[编辑]前篇無一字剩語。此篇無一箇矜色。只於簡淡中。見踧踖容。應制之文。最爲得軆。使歐蘓而處此。吾恐其未必如此。
送孫正之序
[编辑]余謂序文之軆。大抵多主流動。而半山所作。必簡嚴峭刻。篇篇有不盡言之思。此歐蘓之所不欲爲而亦所不可及處。
鄞縣經遊記
[编辑]此半山之極力於古文。然䂓模在漢唐以下。故似柳而差質。
祭歐陽文忠公文
[编辑]余觀感慨聲調。似與歐陽公祭石曼卿文。髣髴一二。而情詞峭刻。又是半山本色。想其精神所到。字字警絶。○歐陽公歿後。一時賢俊文章之士操文而祭之者必衆。然蘓公一篇。最得名千古。而讀此則便覺蘓文千兩。稍遜鹿門隻眼。當不减於上官昭容昆明之選。
祭周幾道文,祭李省副文,祭束向原道文,祭范穎州文,祭曾博士易占文,祭王回深甫文
[编辑]余謂以上祭文七篇。可見公天性刻深。所與人交。亦不尋常。故鑱章琢字。剖裂肝肺。所以悼亡之辭見他文尤工。
遊褒禪山記
[编辑]余謂文章絶奇可誦。然目擁火以入。至所見愈奇恨不記其所見之物予有歎焉以下。又見公執性太高。至於有悔而不恤人譏。所以僨事處。
三家評說後題
[编辑]余甞謂歐之雋永似馬。純厚似韓。而以紆餘委曲爲宋調。蘇之波瀾似莊。幻變似佛。縱橫似戰國策。而以音節明暢爲宋調。王之簡㓗似班。剛覈似柳。而以沉深質實爲宋調。嗚呼。宋不能唐。唐不能漢。非不能也。世運與習氣使然也。由今望宋世非遠也。習相近也。學者擇於是三家而熟讀專攻。久久陶鎔。使其聲音色澤。望而知其似歐似蘓似王也。則以今人而爲宋調。便如朝鄠社而夕長安矣。此則雖中人以下之資。猶可勉能。况其稍上者乎。學西漢不至而勉人學宋。吾今九折臂而成醫。嘻噫。甞折肱於兩漢而補治於三家。欲以是爲肘後秘方。然而寧可埋頭於兩漢。不必染跡於三家者。顧此膏肓之癖。不可以捨蔘𦬸而可醫云。
略附使行時贈別詩
[编辑]完山故人
朱旗萬里指扶桑。陸奧山川是大荒。源氏開邦傳幾姓。赫居通信閱千霜。椒花濕雨蜑村暗。橘葉含風海舶香。銅皷數聲宣詔罷。笑看椎䯻跪蠻王。
又
[编辑]徐福祠前毒草春。梅花洋口少行人。漢家㫌節何時返。蠻徼風烟到處新。列島酋豪裝健釖。十州太守具朱輪。歸經赤水詩千首。從此玄珠不是珍。
又
[编辑]駱峰寓人
第一波程對馬州。水宗橫海雪山浮。鯨濤利涉王靈仗。卜日開洋駕六舟。
再整船裝向一岐。島民爭覩漢官儀。平家南畔長崎近。誰見傖人繫舶時。
藍島如丸僻在東。覇家臺北石門通。竹田寃魄梅廬句。殊俗猶知說兩公。
文字城高硯海深。是名肇錫亦何心。若令李白經過此。絶勝羊瀾五老岑。
長門州北赤間關。安德遺祠土塑殘。崎下沉鍾終莫取。泗淪周鼎鬼猶慳。
元山門浦互縈紆。港好藏船卽室隅。若比富洲民戶盛。繞村杉檜翠扶蘓。
上關佳處有高臺。三面環山一面開。南望姬湯雙島逈。海門帆腹飽風來。
纔經賀室又津和。加老危灘瞥眼過。水駛舟行如劈箭。瞿塘比此卽恬波。
迢迢鐮刈是安州。連續人家櫛比稠。高島頗幽田島濶。行㫌到處每淹留。
鞱浦曾遊寺福禪。磐臺鍾磬絶峰巓。蜻州形勝無踰此。快活奇觀恍蛻蟬。
白石差差連下津。嘉鞭驅出築城闉。樓船應泊牛窓岸。蓮寺登臨瞰海濱。
室津如室四圍山。神屋禪菴峙兩間。日普千艘藏𡵫港。舟澄萬點火城圜。
松林隱暎見譙樓。明石城臨淡路州。轉向楡津兵庫近。海程遼濶片帆浮。
都會雄都大坂城。舍舟河口小舠行。閭閻撲地橋梁濶。舘客禪樓棟宇宏。
平万島上駐歸橈。淀浦城邊發使軺。行過三千二百里。水途初盡旱途遙。
開都號洛儘堪咍。稱帝無權亦可哀。只爲龜玆一州地。匿形潛覩使華來。
三萬三千列塑人。其中大佛亘長身。源家巧逞糜財術。平賊淪亡在虐民。
廛街井井若溝塍。國寺飛樓峙五層。最是大津奇絶處。琵琶湖水鏡澄澄。
森山信宿八蟠過。城引根湖入佐和。今次平原餘戰壘。大垣壕水接長河。
洲股橫分古屋城。遠連鳴海海波鳴。長橋繚繞岡崎上。橋下帆檣次第行。
赤坂漫漫抵吉田。蕭條荒井遠江邊。天開今切長河廣。自坼何勞鄭白穿。
濱松見付〈地名〉又懸川。傍水民居屋宇連。石磴戛雲金谷嶺。擔輿峒子盡騂肩。
藤枝遙接駿河疆。源氏由玆肇業昌。擅勝江尻淸見寺。曉樓觀日海天長。
吉原原上駐征旄。三島渾疑戴六鰲。此去富山知不遠。雪峰千丈入雲高。
箱根嶺峻上崎嶔。峰頂泓澄大澤深。聞說此間陰嘼秘。林柯叢葉有驚禽。
平蕪極目小田園。秀虜交兵舊壘存。大礒逶迤藤澤遠。檜松陰裏見遙村。
神柰川南卽品川。屋廬沿海盛人烟。看看咫尺鎌倉近。客路將竆𭷇靜便。
東武繁華冠國中。山河襟帶此爲䧺。重城壕塹金湯固。夥涉沉沉坐楚宮。
天守高臺聳幾層。町街闤閥此環絙。千家金刹爲賓館。䯻頂居然儐相稱。
海陸間關路六千。往時經歷尙依然。今關又作乘槎役。詩替南車寄此篇。
星槎答響二卷闕。
日東雜著三卷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