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泉先生續集/序
文章與世升降。而窮達顯晦。亦隨遇而變。如三百篇之作。上而爲郊廟之樂歌。下而爲里巷之歌謠。內而宣政敎。出而膺專對。其聲響之發。豈能於此而不能於彼哉。亦因其時之所遇而有不同焉耳。三代以降。左國之原於政理。楚騷之發於忠憤。皆爲文章之宗。漢之賈生之達治軆。子長之斷史例。相如,王褒之起於汚渫。而立朝而長諷諭。仗節而服遠夷。唐之昌黎之勇奪强梁。杜陵之發爲詩史。其文章皆根據有本而見於事用。非若才子姒手之雕繪綺麗。徒爲無用之空言而已。我東之以文名家者。指不能勝屈。而若靑泉先生申公。當肅英盛際。禀川嶽之間氣。鍾奎璧之精華。自學語學字。而已以神童稱之。以卓越之才。而策勤勵之志。沉涵六籍。汎濫百家。牢籠宇宙。洞視今古。當世學士大夫之公評。皆以爲窺賈馬之閫域。躡韓杜之壁壘。非溢語也。生於左海偏荒。而聲名達於中國。詞翰遍於蠻邦。一代推爲鉅工。後人仰若山斗。若先生者。豈非間世一出之英材而傑然爲大家數者耶。雖然。世之識公於詞采菁華之餘者。抑未知其文之有所本焉。原之於忠孝。蘊之爲德行。發之爲事業。雖未盡展布於當世。而槩以其發見於事行者觀之。可以測其所存耳。隨海槎之行。而折頑酋倔強之心。典郡邑之寄。而盡歉民字恤之方。値逆變而矢赴難殉國之志。當親癠而有夢神獲餌之異。其效忠勤而殫誠勞者。果有異於漢唐諸君子之敦文事而有實用否。惜乎。我朝取人之路不廣。賢能淹滯。當世名卿。亦有深知公者。而高介自守。重爲時宰所尼。使笙鏞黼黻之手。晩暮放鳴於伽倻山下烟雲卉石之間。其志宜若有壹欝不平之氣。而直淡蕩愉佚。終無風人㤪刺傷歎之意。其學力所得。賢於今之人遠矣。公歿後其門生搜輯遺文。卿士之有深交者。按嶺臬而揀取精英。梓行一世。其餘之貯在箱篋者。迨三之二。而篇篇皆瓊琚響也。今其後孫重謀續刊於百年之後。將見山澤之寶復發露其光氣。此豈但爲雲仍闡先之誠而已。凡吾文林之士。皆交賀其復接聲輝也。編旣成。遠而徵序於不佞。璉夏固荒纇無文。重以老洫。不能妄有論譔。而謹就諸家所述狀誌世家文字。點綴爲辭。惟塵毫黝墨之凂汚弘璧之粹光是懼。通政大夫行敦寧府都正權璉夏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