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2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仰無愧。若或不及,非惟有負於其子,亦何顏以見其 父。然世之善為人子者,常善為人父;不能孝其親者, 常欲虐其子。此無他,賢者能自反,則無往而不善。不 賢者不能自反。為人子則多怨;為人「父則多暴。」「然則 自反」之說,惟賢者可以言此。

慈父固多敗子,子孝而父或不察。蓋中人之性,遇強 則避,遇弱則肆。父嚴而子知所畏,則不敢為非,父寬 則子玩《易》而恣其所行矣。子之不肖,父多優容,子之 愿愨,父或責備之無已。惟賢智之人,即無此患。

張載樂說

《父子異宮》

古者有東宮,有西宮,有南宮,有北宮。異宮而同財,此 禮亦可行。古人慮遠,目下雖似相疏,其實如此乃能 久相親。蓋數十百口之家,自是飲食衣服難為得一。 又異宮乃容子得伸其私,所以避子之私也。子不私 其父,則不成為子。古之人曲盡人情,必也同宮,有叔 父伯父,則為子者何以獨厚於其父?為父者又烏得 而當之?父子異宮,為命士以上,愈貴則愈嚴。故異宮, 猶今世有逐位,非如異居也。

朱子全書

《論人倫》

「父子欲其親」云云。曰:「非是欲其如此。蓋有父子,則便 自然有親;有君臣,則便自然有敬。」因指坐間搖扇者 曰:「人熱自會搖扇,不是欲其搖扇也。」

《甲寅擬上封事》

「人之所以有此身者,受形于母,而資始于父,雖有強 暴之人,見子則憐,至於襁褓之兒,見父則笑」,是果何 為而然哉?初無所為而然,此父子之道所以為天性 而不可解也。然父子之間或有不盡其道者,是豈為 父而天性有不足於慈,亦豈為子而天性有不足於 孝者哉?人心本明,天理素具,但為物欲所昏,利害所 蔽,故小則傷恩害義而不可開,大則滅天亂倫而不 可救。假如或好飲酒,或好貨財,或好聲色,或好便安, 如此之類,皆物欲也。清明之地,物欲昏之,則父或忘 其為慈,子或忘其為孝,然後造為讒慝者,指疑似以 為真實,指毫髮以為丘山。譖之于其父,則使施之于 其子者不無少過;譖之于其子,則使「施之於其父者 寖失其常,然後巧為利害之說以劫之。蓋謂如此則 必受其利,不如此則必蹈其害」,利害既有以蔽其心, 此心日益猜疑,今日猜疑,明日猜疑,猜疑不已,子一 舉足而得罪於其父,父一出言而取怨於其子,父子 之情壞而禍亂作矣。試於暇時,或於中夜,或於觀書 之際,或於靜坐之頃,捐去物欲之私,盡祛利害之蔽, 默觀此心之本然,則父子之間固未嘗不慈且孝也。

《語類》

問林兄:「看小學如何?」林舉《小學》「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先生曰:「人既自有這良能、良知了,聖賢又恁地說,直 要人尋教親切。『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看我是能恁地 不恁地。《小學》所說,教人逐一去上面尋許多道理。到 著《大學》,亦只是這道理。又教人看得就切實如此,不 是胡亂恁地說去。」

初間人與人群居天地之中,渙然無統,與禽獸無異 也。自聖人者出,于是各自盡其道,以立人極。為子而 孝,為父而慈,而其父子之相與也親,以立天下父子 之標準,是父子一倫,本自渙散。今為聖人經綸,成一 統紀矣。夫婦、朋友、長幼皆然,故曰「人綱人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