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白華傳》:范用吉者,本姓孛朮魯,名久住。初歸入宋,謁

制置趙,范將以計動其心,故更姓名范用吉,趙怒其 觸諱斥之,用吉猶應對如故,趙良久方悟,且利其事 與己符,遂擢置左右,凡所言動,略不加疑。遂易其姓 曰「花」使為太尉,改鎮均州。未幾納款於北。

《夾谷衡傳》:「衡本名阿里不,拜參知政事。明昌四年,詔 賜今名,諭之曰:朕選大臣,俾參機務,必資謀畫,協贊 治平。其或得失晦而未形,利害膠而未決,正須識見 純直,方能去取合公。比來議事之臣,鮮有一定之論, 蓋以內無所守,故臨事而惑。致有中失,朕將何賴。卿 忠實公方,審其是則執而不回,見其非則去而能果」, 度其事勢,有若權衡。汝之所長,衡實似之,可賜名「衡。」 古者命名,將以責實,汝先有實,可謂稱名。行之克終, 乃副朕意。

《孫即康傳》:即康進尚書右丞。上問即康,參知政事賈 鉉曰:「太宗廟諱同音字有讀作『成』字者,既非同音,便 不當缺點畫。睿宗廟諱改作『崇』字,其下卻有『本』字全 體。若將『示』字依《蘭亭帖》寫作『未』字,『克』字合缺點畫,如 統傍之『克』,似不合缺。即康奏曰,唐太宗諱世民,偏傍 犯如葉字作。」字、「泯」字作「汦」字,乃擬熙宗廟諱從面 從。且睿宗廟諱「上」字從「未」、「下」字從「世」,世宗廟諱從「系」、 顯宗廟諱如正「犯」字形,止書斜畫「沇」字、「鈗」字各從口, 兌悅之類,各從本傳從之。自此不勝曲避矣。

《元史太宗本紀》,「烈祖征塔塔兒部,獲其部長鐵木真。 宣懿太后月倫適生帝,手握凝血如赤石,烈祖異之, 因以所獲鐵木真」名之,志武功也。

《察罕傳》:初,察罕生於河中,其夜天清氣肅,月白如晝, 相者賀曰:「是兒必貴。」國人謂白為察罕,故名察罕。 《劉秉忠傳》: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 拜官後始更今名。

《王鶚傳》:鶚字百一,曹州東明人。曾祖成祖立,父琛。鶚 始生,有大鳥止於庭。鄉先生張大淵曰:「鶚也。是兒其 有大名乎。」因名之。

《楊奐傳》:「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母嘗夢東南日光射 其身旁一神人以筆授之。已而奐生。其父以為文明 之象,因名之曰奐。」

《張孔孫傳》:「孔孫,字夢符,其先出遼之烏若部,為金人 所并,遂遷隆安。父之純,為東平萬戶府參議,夜夢謁 孔子廟,得賜嘉果。已而孔孫生,因丐名於衍聖公,遂 名今名。」

《孛朮魯翀傳》:「翀從新喻蕭克翁學。克翁,宋參政燧之 四世孫也。隱居不仕,學行為州里所敬。嘗夜夢大鳥 止其所居,翼覆軒外,舉家驚異,出視之,沖天而去。明 日翀至,翀始名思溫,字伯和。克翁為易今名字,以夢 故。」

《虎都鐵木祿傳》:虎都鐵木祿好讀書,與學士大夫遊, 字之曰漢卿。仁宗嘗顧左右曰:「虎都鐵木祿,字漢卿, 漢名卿不讓也。汝等以漢卿名之,宜矣。」其母姓劉氏, 故人又稱之曰劉漢卿云。

《歸晹傳》:「晹字彥溫,汴梁人。將生,其母楊氏夢朝日出 東山,有輕雲來掩之,故名晹。」

《明會典》:「洪武三年,令官吏人等名字,有天國君臣聖 神」、「堯、舜、禹、湯、文、武、周、漢、晉、唐等國號相犯者,悉更之。 又令官吏人等奏告改名復姓,若自幼過房乞養,或 入贅與人,因從外姓報入戶籍。外姓係軍匠、竈戶,而 本姓係民者,不許改復。」又詔:「蒙古、色目人入仕後,或 多更姓名,歲久子孫相傳,昧其本原。如已更易者,聽 其改正。」

十九年,詔:「軍民并吏胥人等,敢有更名易諱及兩三 名字被人告發,家財給賞;告人本身處死,家口遷發 化外。」

二十六年定,凡官吏人等,或年幼過房乞養,欲復本 姓者,經由本部移文原籍官司勘實,及官幼名改諱, 具奏改正。《貼黃》,仍移咨戶部,改附籍冊。吏員人等,幼 名改諱者,移文本部准改。

《明外史鐵鉉傳》:「鉉,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 調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立白。太祖喜,故字之曰『鼎 石』。」

《周新傳》:「新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獨呼新。遂為名。 因以志新」字。

《石天柱傳》:天柱授戶科給事中,時禁臣下毋得以天 命名去之而名柱,後乃復故。

《夏良勝傳》:良勝,南城人,為督學副使蔡清所知,曰:「子 異日必為良臣,當無有勝子者。」遂命名良勝。

《張元禎傳》:元禎五歲能詩,寧靖王召見異之,命名元 徵。既而為巡撫韓雍所器,曰:「人瑞也。」乃易元禎。 《林瀚傳》:瀚子廷機,字利仁。瀚年七十三,初受參贊機 務之命,而生廷機,遂以為名。

《見聞錄》:永樂時,長樂李太史公名馬。三月朔旦殿試, 士凡二百五十人。上親閱其文,擢為第一,改其名曰 騏。越三日,傳制唱名,凡三唱,無敢應者。上曰:「即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