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3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事遲,望近而應遠,故莫能相終。夫悠悠者既未效不 求,而求者以不專喪業;偏恃者以不兼無功,追術者 以小道自溺。凡若此類,故欲之者萬無一能成也。善 養生者則不然矣,清虛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 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彊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 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素心不存,神氣以醇 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 以和,至理日濟,同乎大順,然後蒸以靈芝,潤以醴泉, 晞以朝陽,綏以五絃,無為自得,體妙心元,忘歡而後 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往,庶可與羨門比壽,王 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

《修身訣》
唐·呂巖

「煙花爛熳,人事悠悠,得之者一氣吞元,失之者三泉 昧景。至藥龍居虎位,虎據龍宮,當龍虎混合之時,認 恍惚杳冥之路。大電霹而神莫為,迅雷烈而神莫知。 去彼取此兮,用資久視之功,即是神仙之妙。先住其 子,復覓其母,率首為宗,擒和正取。水伏其火,龍引其 虎。得自兩眉,始應元牝。雷驚電沓,無非黃蓋之家;金」 液瓊漿。盡屬丹池之寶。《老子》之術。盡於斯矣。嗟夫。金 玉滿堂。莫之能守也。

《養生論》
牛僧孺

僧孺嘗讀嵇康《養生論》曰:「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下可 數百年。至於調節嗜慾,全息正氣,誠盡養生之能者。」 僧孺以養身之於養生,難與易相遠也。所以康能著 其論而陷大辟,蓋能其易不能其難者也。且天地稟 生之道眾,而貴之者寡,然而貴乎生,以有用於道也。 生而無用焉,貴其生矣,而又況康不能養乎哉?且康 居於是世,能忘名利之名,而不能使人忘其名;能忘 其情慾之情,而不能自忘其情;能防喜怒於內,而不 能防人之喜怒於外。雖其名利情慾、喜怒之心不改 乎內,而能致其康寧焉。碩大焉,猶善豢者之犬彘肥 腯,適足使屠膾之刃促乎己矣。出而處,語而默,是養 其生者也;處而語,出而默,生其喪矣。「沮焉,溺焉,道無 邪,行無詭,言中規,行中矩,而得其時,是養生於出處 者也。孔焉孟焉,可而仕,否而退」,是養生於出處語默 之間者也。若中散者,栖乎下不可謂出,揚其名不可 謂默,非出處則在用中於禮義人倫之道也。禮者,道 之器也。而肆情傲物,蔑棄冠服,是禮之大喪也。禮喪 而道喪,則鍾會欲無怒,晉王欲不刑之,不可得也。然 康之為人,區區不列於中,人豈欲引而謂之哉?以析 文垂論,則人之中者引而惑必眾,故不得不明也。先 人有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又有患難以相死, 此得則死,此則得道。得死而為壽,不以非道得生而 為壽也。仁如比干而剖死,直如屈原而溺死,廉如介 推而「焚死,忠如蕭,望之而藥,死而道存」,洋洋乎不已。 予謂「所存之生至大,是能養生者。若碌碌愚生,不以 五常之道為人,予焉知其壽?歟焉知其昆蟲歟?木石 歟?靈蛇千年,予不知其壽也;石有時而泐,予不知其 久也;夔能衛其足,予不知其全也。若康之養生,有類 是也,適為下矣,又況不類之者哉?」嗚呼,能養生於道 者,生死長短可也。

《求元珠賦》以元非智求珠以真得為韻
白居易

至乎哉。「元珠之為物也,淵淵綿綿,不知其然,存乎視 聽之表,生乎天地之先。亙古不改,與道相全。求之者 刳其心,俾損之又損;得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 無音,聽之則希;珠無體,摶之甚微。故以音而求者妄, 以體而得者非。倏爾去焉,將窅冥而齊往;忽乎來矣, 與罔象而同歸。」是聖人之求《元珠》也。損明聖,薄仁義, 索之唯艱,失之孔《易》。將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 難得也,劇乎剖巨蚌之胎;其難求也,甚乎伺驪龍之 睡。妙乎哉!不皎不昧,至明至幽。將致之於馴致,豈求 之於躁求。性滑則遺,若合浦之徙去;心虛潛至,同夜 光之暗投。然則動為道樞,靜為心符。至明不耀,至真 不渝。察之無形,謂有而非有;應之有「信,謂無而非無。 是以立喻,將為至寶。」彊名謂之元珠,名不徒爾,喻必 有以。以不凝滯為圓,以不炫耀為美。蓋外明者不如 內明之義,純白者不若虛白之旨,藏於身不藏於川, 在乎心不在乎水。夫唯外其心,順其神,韜其光,保其 真,雖無脛而求之必臻。若乃勞其智,役其神,肆其志, 徇其惑,雖沒齒而求之弗得。則知真宗奧祕,妙本冥 默。珠者無形之形,元者無色之色,亦何必游赤水之 上,造崑丘之側。苟悟《漆園》之言,可臻元珠之極。

《求元珠賦》以道非智求珠以真得為韻
趙宇

「元者道之真宗,珠者物之至寶。」《南華》醜去聖之昏惑, 因立言以探討,將依物以見真,故假名以喻道。豈不 以精理冥默,妙體希微,任元覽而自契,運無涯而返 違。共趣於真,所觀皆指;齊驅於苟,何適不非。是以遺 之者異跡,得之者同歸。若乃軒轅之理,蓋以心中正, 天下肥。猶復築特室,靜端闈思,營之而英華不泯,懸 之而日月齊輝。於是捐聰塞明,離形去智。兀然而心 無所適,漠然而體無所寄,在宥而同乎太和,守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