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2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藥炮熬、煮炙,不能記年月哉?欲審元由,須看《海集》。某 不量短見,直錄炮熬、煮炙,列藥制方,分為上中下三 卷,有三百件名,具陳于後。

《氣味陰陽》

《陰陽應象論》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 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陽為氣,陰為味。味歸 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 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陰味出下 竅,陽氣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 肢,濁陰歸六腑。味厚者為陰,薄者為陰中之陽;氣厚 者為陽,薄者為陽中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 發泄,厚則發熱。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 涌泄為陰,淡味滲洩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 或潤或燥,或耎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 也。

張元素曰:「清之清者發腠理,清之濁者實四肢,濁之濁者歸六腑,濁之清者走五臟。附子氣厚,為陽中之陽;大黃味厚,為陰中之陰;茯苓氣薄,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入手太陽,不離陽之體也;麻黃味薄,為陰中之陽,所以發汗入手太陰,不離陰之體也。凡同氣之物,必有諸味;同味之物,必有諸氣。氣味各有厚薄」 ,故性用不等。

李杲曰:「味之薄者則通,酸苦鹹平是也。味之厚者則泄,鹹苦酸寒是也。氣之厚者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滲泄,甘淡平涼是也。滲謂小汗,泄謂利小便也。」

寇宗奭曰:「天地既判,生萬物者,五氣耳。五氣定位則五味生。故曰:生物者氣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則成而耦,以耦生則成而奇。寒氣堅,故其味可用以耎;熱氣耎,故其味可用以堅。風氣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氣收,故其味可用以散。上者,沖氣之所生,沖氣則無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緩。氣堅則壯,故苦;可以養氣;『脈耎則和,故鹹可以養脈;骨收則強,故酸可以養骨;筋散則不攣,故辛可以養筋;肉緩則不壅,故甘可以養肉』。」 堅之而後可以耎,收之而後可以散。欲緩則用甘,不欲則弗用。用之不可太過,太過亦病矣。古之養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否則能已人之疾者蓋寡矣。

李杲曰:「夫藥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鹹之味 也。升降浮沈之相互,厚薄陰陽之不同。一物之內,氣 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 而氣異。氣象天,溫熱者天之陽,涼寒者天之陰。天有 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也。味象地,辛 甘淡者地之陽,鹹苦酸者地之陰。地有陰陽,金木水 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氣味薄者,輕清成象,本乎 天者,親上也;氣味厚者,重濁成形,本乎地者,親下也。

王好古曰:「《本草》之味有五,氣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氣,如辛味,則石膏寒、桂、附熱、半夏溫、薄荷涼之類是也。夫氣者,天也。溫熱天之陽,寒涼天之陰。陽則升,陰則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陽;酸、苦、鹹地之陰。陽則浮,陰則沈。有使氣者,使味者,氣味俱使者。先使氣而後使味者,先使味而後使氣者。有一物一味者,一物三味者,一物一氣者,一物二氣者」 ,或生熟異氣味,或根苗異氣味。或溫多而成熱,或涼多而成寒,或寒熱各半而成溫。或熱者多,寒者少,寒不為之寒,或寒者多,熱者少,熱不為之熱,不可一途而取也。或寒熱各半,晝服則從熱之屬而升,夜服則從寒之屬而降。或晴則從熱,陰則從寒,變化不一如此。況四時六位不同。五運六氣各異。可以輕用為哉。

《六節藏象論》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 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 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 以味。」

《王冰》曰:「五氣者,臊氣湊肝,焦氣湊心,香氣湊脾,腥氣湊肺,腐氣湊腎也。心榮色,肺主音,故氣藏于肺而明色彰聲也。氣為水之母,故味藏于腸胃,而養五氣。」

孫思邈曰:「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味,味養形以生力。精順五氣以靈,形受五味以成。若食氣相反則傷精,食味不調則損形。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生,後制藥物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

《五味宜忌》

岐伯曰:「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鹹,辛散, 酸收,甘緩,苦堅,鹹耎。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 味,各有所利,四時五臟病,隨所宜也。」又曰:「陰之所生, 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 腠理以密,骨氣以清,長有天命。」又曰:「聖人春夏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