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3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秋種者,四氣不足,故有毒。」

李時珍曰:「北人種麥漫撒,南人種麥撮撒。北麥皮薄 麪多,南麥反此。或曰:收麥以蠶沙和之,辟蠹。」或云:「立 秋前以蒼耳剉碎同曬,收亦不蛀,秋後則蟲已生矣。 蓋麥性惡濕,故久雨水潦即多不熟也。」

氣味

甘微寒,無毒。入少陰太陽之經

甄權曰:「平,有小毒。」

蘇恭曰:「小麥作湯,不許皮坼,坼則性溫,不能消熱止 煩也。」

陳藏器曰:「小麥秋種夏熟,受四時氣足,兼有寒熱溫 涼,故麥涼麴溫,麩冷麪熱,宜其然也。河渭之西,白麥 麪亦涼,以其春種闕二氣也。」 李時珍曰:「新麥性熱,陳麥平和。」

主治

《別錄》曰:「除客熱,止煩渴咽燥,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 唾血,令女人易孕。」

孫思邈曰:「養心氣,心病宜食之。」

《寇宗奭》曰:「煎湯飲,治暴淋。」

《藥性》云:「熬末服,殺腸中蚘蟲。」

李時珍曰:「陳者煎湯飲,止虛汗。」燒存性,油調,塗諸瘡, 湯火傷灼。

發明

李時珍曰:「按:《素問》云:『麥屬火,心之穀也』。鄭元云:『麥有 孚,甲屬木』。許慎云:『麥屬金,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三說 各異,而《別錄》云:「『麥養肝氣』,與鄭說合。孫思邈云:『麥養 心氣,與《素問》合。夷攷其功,除煩止渴,收汗利溲,止血, 皆心之病也,當以《素問》為準』。」蓋許以時、鄭以形,而《素 問》以功性,故立論不同爾。

朱震亨曰:「饑年用小麥代穀,須曬燥,以少水潤,舂去 皮,煮為飯食,可免麪熱之患。」

附方

消渴心煩:用小麥作飯及粥食。心鏡

老人五淋,身熱腹滿:小麥一升,通草二兩,水三升,煮 一升,飲之即愈。奉親書

項下癭氣:用小麥一升,醋一升漬之,曬乾為末,以海 藻洗研末三兩和勻,每以酒服方寸七,日三。小品方 眉鍊頭瘡:用小麥燒存性,為末,油調敷。儒門事親 白癜風癬用小麥攤石上,燒鐵物壓出油,擦之甚效。 醫學正傳

湯火傷灼未成瘡者,用小麥炒黑,研入膩粉,油調塗 之。勿犯冷水,必致爛。袖珍方

金瘡腸出:用小麥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綿濾取汁, 待極冷,令病人臥席上含汁噀之,腸漸入,噀其背,並 勿令病人知,及多人見傍人語,即腸不入也。乃抬席 四角,輕搖使腸自入。十日中,但略食美物,慎勿驚動, 即殺人。劉涓子鬼遺方

浮麥氣味

甘鹹寒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 熱。」

麥麩主治

《日華》曰:「時疾熱瘡,湯火瘡爛,撲損傷折瘀血,醋炒罯 貼之。」

陳藏器曰:「和麪作餅,止洩痢,調中,去熱,健人。以醋拌 蒸熱,袋盛包,熨人馬冷失腰腳傷折處,止痛散血。」 李時珍曰:「醋蒸熨手足風濕痺痛,寒濕腳氣互易至 汗出,並良。末服止虛汗。」

發明

李時珍曰:「麩乃麥皮也,與浮麥同性,而止汗之功次 於浮麥,蓋浮麥無肉也。凡人身體疼痛,及瘡瘍腫爛 沾漬,或小兒暑月出痘瘡潰爛,不能著席睡臥者,並 用夾褥盛麩,縫合藉臥,性涼而軟,誠妙法也。」

附方

虛汗盜汗:《衛生寶鑑》:用浮小麥,文武火炒為末。每服 二錢半,米飲下,日三服,或煎湯代茶飲。 一方,以豬 嘴脣煮熟,切片蘸食亦良。

產後虛汗:小麥麩、牡蠣等分為末,以豬肉汁調服二 錢,日二服。胡氏婦人方

走氣作痛:用釅醋拌麩皮炒熱,袋盛熨之。生生編 滅諸瘢痕春夏用大麥麩,秋冬用小麥麩,篩粉和酥 敷之。總錄

小兒眉瘡:「小麥麩炒黑研末,酒調敷之。」

小便尿血:麪麩炒香,以肥豬肉蘸食之。集元方

麪氣味

《別錄》曰:「甘,溫,有微毒。不能消熱止煩。」

《大明》曰:「性壅熱。小動風氣,發丹石毒。」

《孫思邈》曰:「多食,長宿澼,加客氣。畏漢椒、蘿蔔。」

主治

陳藏器曰:「補虛久食,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