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3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勝概焉。」

《臺灣府志》:蓮花池在半線內山池中有嶼,土番數十 家居其上。設版片浸水令腐,就板上種稻,其米甚佳。

稻部雜錄

《詩經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禮記·內則》:「淳熬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先以陸稻為飯,煎醢加於飯上,更沃以膏,曰淳熬。 《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

《儀禮》:「有司徹婦,贊者執白、黑以授主婦。」白熬稻,黑 熬黍。

《淮南子說山訓》:「稻生於水,而不能生於湍瀨之流。」 《泰俗訓》:「離先稻熟而農夫耨之,不可以小利傷大穫 也。」《離水稗》。

《月令章句》:「十月穫稻,人君嘗其先熟」,故在九月熟者, 謂之「半夏稻。」

《後山談叢》:「田理有橫有立間,謂之立土。橫土立土不 可稻,為其不停水也。」

蜀稻先蒸而後炒,謂之「火米」,可以久積,以地潤故也。 蒸用大木空中為甑,盛數石。炒用石板為釜,凡數十 石。

《諺》曰:「田怕秋旱,人畏老貧。」又曰:「夏旱修倉,秋旱離鄉。 歲自處暑至白露不雨,則稻雖秀而不實。」

《北夢瑣言》:「都會間有運大筆如椽,或方稻粒,上寫七 言一絕,歷歷可愛。」

三、《柳軒雜識》:五穀以稻為貴,古人各以其類配之。如 以「殺雞」配「為黍」,謂野人之餐也;以「啜菽」配「飲水」,謂貧 者之孝也;以「蔬食」對「菜羹」,謂貶降之食也。惟「食稻」則 對衣錦。又祭祀以稻為嘉蔬,公享大夫則以為吉饎, 是五穀以稻為貴。

《中吳紀聞》:紅蓮早稻,從古有之。陸魯望詩云:「遙為曉 風吟白菊,近炊早稻識紅蓮。」

《畫墁錄:本草》著「糯米為稻米,累朝釋略數千言,無一 字言堪為酒,正如白氏《六帖錄》禽遺大鵬也。」

《奎瀛勝覽》:舊港土沃人稠,地宜稼穡。諺云:「一季種田, 三季收稻。」言收穫廣也。

稻部外編

《拾遺記》:宣帝地節元年,樂浪之東有背明之國來貢 其方物,言其鄉在扶桑之東,見日出於西方,其國昏 昏常暗,宜種百穀,名曰融澤,方三千里,五穀皆良,食 之後天而死。有浹日之稻,種之十旬而熟。有翻形稻, 言食者死而更生,夭而有壽。有明清稻,食者延年也。 清腸稻,食一粒歷年不饑。

《洛陽伽藍記》:「西方佛沙伏國,有昔尸毗王倉庫,為火 所燒,其粳米燋然,於今猶在。若服一粒,永無瘧患,彼 國人民須以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