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7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野蔓菁圖

野蔓菁圖

《書經》

《夏書禹貢》

荊州:包匭。音軌《菁茅》。

菁菜也。可以為葅。集解孔氏曰:「菁,以為葅,茅以縮酒。」唐孔氏曰:「《周禮醢人》『有菁葅鹿臡』。」鄭云:「菁,蔓菁也。蔓菁處處皆有,而令此州貢者,蓋以其味善也。」鄭氏曰:「菁茅,一物也。菁茅,茅之有毛刺者。」

《詩經》

邶風谷風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葑,須也。正義《釋草》云:「須,葑蓯。」孫炎曰:「須,一名葑蓯。」《坊記註》云:「葑,蔓菁也。陳宋之間謂之葑。」陸璣云:「葑,蕪菁。幽州人或謂之芥。」《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謂之葑,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部謂之大芥。」蘴與葑,字雖異,音實同,即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葑蓯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朱注《葑菲》根莖皆可食,而其根則有時而美惡。采《葑菲》者,不可以其根之惡而棄其莖之美。

《禮記》

《坊記》

《詩》云:「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葑,蔓菁也。陳宋之間謂之葑。下體,謂其根也。采葑菲之菜者,采其葉而可食,無以其根美則并取之,苦則棄之,并取之,是盡利也。正義曰:按《詩傳》云:「葑,須也。」《爾雅釋草》云:「須,葑蓯。」陸璣云:「又謂之蓯。吳人謂葑蓯、蔓菁,幽州人或謂之芥。」

《周禮》

《天官》

《醢人》「掌四豆之實。朝事之豆,其實菁菹鹿臡。」

鄭司農云:「菁,菹,韭。」菹元謂:「菁,蔓菁也。」「菁菹韭菹」者,以「菁」為「韭菁」,於義不可,若為「菲」字,「菲」則「蔓菁」,於義為是。明本作「韭」,不作「菲」也。元謂「菁蔓菁」者,破司農為韭菁。

《儀禮》

公食大夫禮

宰夫自東房薦豆六菁菹鹿臡。

《菁蓂》,菁菹也。《菁蓂》菁菹也者,即今之蔓菁也。

《爾雅》

釋草

須薞蕪。

薞蕪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案:《詩·谷風》云:「采葑采菲。」《毛傳》云:「葑,須也。」先儒即以「須葑蓯」當之。孫炎曰:「須,一名葑蓯。」今郭註上「葑蓯」云未詳。《註》此云「薞蕪,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則郭意以毛云「葑須」者,謂此薞蕪也。《坊記註》云:「葑,蔓菁也,陳、宋之間謂之葑。」陸璣云:「葑,蕪菁,幽州人或謂之芥。」《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謂之蘴,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郊謂之大芥。「蘴」與「葑」,字雖異,音實同,則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薞蕪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揚雄方言

雜釋

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齊魯之郊謂之蕘,關 之東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郊謂之「大芥」,其小者謂之 「辛芥」,或謂之「幽芥」,其紫華者謂之「蘆菔」,東魯謂之菈。

蘴舊音蜂,今江東音嵩,字作菘也。《蕘鈐》鐃蘆菔,今江東名為溫菘,實如小豆。羅匐二音。

嵇含南方草木狀

蕪菁

蕪菁,嶺嶠已南俱無之,偶有士人因官攜種,就彼種 之,出地則變為芥,亦橘種江北為枳之義也。至曲江 方有菘,彼人謂之「蓁菘。」

賈思勰齊民要術

種蔓菁

《爾雅》曰:「蕦,葑蓯。」 注:「江東呼為蕪菁,或為菘。」 菘、蕦音相近,蕦則蕪菁。《字林》曰:「蘴,蕪菁苗也。」 乃齊魯云。《廣志》云:「蕪菁有紫花者,白花者。」

種不求多,唯須良地,故墟新糞壞牆垣乃佳。

若無故墟糞者,以灰為糞,令厚一寸,灰多則燥不生也。

一,「耕地欲熟,七月初種之,一畝用子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