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李時珍曰:「吐虛勞痰飲。」
《發明》
吳綬曰:人弱者,以人參蘆代瓜蔕。 朱震亨曰:人參入手太陰,補陽中之陰,蘆則反能瀉 太陰之陽。亦如麻黃,苗能發汗,根則止汗。穀屬金,而 糠之性熱;麥屬陽,而麩之性涼。先儒謂物物具一太 極,學者可不觸類而長之乎?一女子性躁味厚,暑月 因怒而病呃,每作則舉身跳動,昏冒不知人。其形氣 俱實,乃痰因怒鬱,氣不得降,非吐不可。遂以人參蘆 半兩,逆流水一盞半,煎一大盌飲之,大吐頑痰數盌, 大汗昏睡,一日而安。又一人作勞發瘧,服瘧藥變為 熱病,舌短痰嗽,六脈洪數而滑。此痰蓄胸中,非吐不 愈。以參蘆湯加竹瀝二服涌出膠痰三塊,次與人參、 黃耆、當歸煎服,半月乃安。
《附方》
人參膏用人參十兩細切,以活水二十盞浸透,入銀 石器內,桑柴火緩緩煎取十盞濾汁,再以水十盞,煎 取五盞,與前汁合煎成膏,瓶收隨病作湯使。《丹溪》云: 「多慾之人,腎氣衰憊,咳嗽不止,用生薑、橘皮煎湯化 膏服之。」浦江鄭兄,五月患痢,又犯房室,忽發昏運,不 知人事,手撒目暗,自汗如雨,喉中痰鳴如拽鋸聲,小 「便遺失,脈大無倫,此陰虧陽絕之證也。」予令急煎大 料人參膏,仍與灸氣海十八壯,右手能動,再三壯,唇 口微動。遂與膏服一盞,半夜後服三盞,眼能動,盡三 斤方能言,而索粥盡五斤而痢止,至十斤而全安。若 作風治則誤矣。一人背疽,服內托十宣藥已多,膿出 作嘔發熱,六脈沈數有力,此潰瘍所「忌也。」遂與大料 人參膏,入竹瀝飲之,參盡一十六斤,竹伐百餘竿而 安。後經旬餘,值大風拔木,瘡起有膿,中有紅線一道, 過肩胛抵右肋。予曰:「急作參膏」,以芎、歸、橘皮作湯,入 竹瀝、薑汁飲之,盡三斤而瘡潰,調理乃安。若癰疽潰 後,氣血俱虛,嘔逆不食,變證不一者,以參、耆、歸、朮等 分,煎膏服之最妙。
治中湯蘇頌曰:「張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堅,留氣結胸, 胸滿脅下逆氣搶心,治中湯主之。」即理中湯。人參、朮、 乾薑、甘草各三兩,四味以水八升,煮三升,每服一升, 日三服,隨證加減。此方自晉宋以後,至唐,名醫治心 腹病者,無不用之。或作湯,或蜜丸,或為散,皆有奇效。 胡洽居士治霍亂,謂之溫中湯。陶隱居《百一方》云:「霍 亂餘藥,乃或難求,而治中湯、四順湯、厚朴湯,不可暫 缺,常須預合自隨也。」唐石泉公王方慶云:「數方不惟 霍亂可醫,諸病皆療也。四順湯用人參、甘草、乾薑、附 子炮各二兩,水六升,煎二升半,分四服。」
四君子湯治「脾胃氣虛,不思飲食,諸病氣虛者,以此 為主。」人參一錢白朮二錢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 薑三片,棗一枚,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隨證加減。 〈和劑局方〉
開胃化痰,不思飲食,不拘大人小兒。人參焙二兩、半 夏薑汁浸焙,五錢為末,飛羅麪作糊丸綠豆大。食後 薑湯下三、五十丸,日三服。《聖惠方》「加陳橘皮五錢。」〈經驗 方〉
胃寒氣滿,不能傳化,易饑不能食:人參末一錢生附 子末半錢生薑二錢水七合,煎二合,雞子清一枚,打 轉空心服之。〈聖濟總錄〉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生薑半斤取汁,白蜜十兩,人參 末四兩,銀鍋煎成膏,每米飲調服一匙。〈普濟方〉 胃虛惡心,或嘔吐有痰:人參一兩,水二盞,煎一盞,入 竹瀝一杯,薑汁三匙,食遠溫服,以知為度,老人尤宜。 〈簡便方〉
「胃寒嘔惡,不能腐熟水穀,食即嘔吐。」人參丁香藿香 各二錢半橘皮五錢生薑三片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拔萃方〉
反胃嘔吐,飲食入口即吐,困弱無力垂死者:上黨人 參三大兩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熱服,日再,兼以 人參汁入粟米、雞子白、薤白煮粥與噉。李直方司勳 於漢南患此,兩月餘,諸方不瘥,遂與此方,當時便定, 後十餘日遂入京師。絳每與名醫論此藥難可為儔 也。〈李絳兵部手集〉
食入即吐,人參半夏湯:用人參一兩,半夏一兩五錢, 生薑十片,水一斗,以杓揚二百四十遍,取三升,入白 蜜三合,煮一升半,分服。〈張仲景金匱方〉
霍亂嘔惡:人參二兩,水一盞半,煎汁一盞,入雞子白 一枚,再煎溫服。一加丁香。〈衛生家寶方〉
《霍亂煩悶》:「人參五錢,桂心半錢」,水二盞,煎服。〈聖惠方〉 霍亂吐瀉,煩躁不止:人參二兩,橘皮三兩,生薑一兩, 水六升,煮三升,分三服。〈聖濟總錄〉
妊娠吐水酸,心腹痛,不能飲食:人參、乾薑炮,等分為 末,以生地黃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和劑 局方〉
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運:人參五錢,熟附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