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3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李杲》曰:「防風能制黃耆,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 畏而相使也。」

朱震亨曰:「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 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 受有形而兼乎無形。」柳太后之病不言,若以有形之 湯,緩不及事,今投以二物湯,氣滿室則口鼻俱受,非 智者通神,不可回生也。

李杲曰:「小兒外物驚,宜用黃連安神丸、鎮心藥。若脾 胃寒濕,吐腹痛,瀉痢青白,宜用益黃散藥。如脾胃伏 火,勞役不足之證,及服巴豆之類,胃虛而成慢驚者, 用益黃理中之藥,必傷人命。當於心經中以甘溫補 土之源,更於脾土中以甘寒瀉火,以酸涼補金,使金 旺火衰,風木自平矣。今立黃耆湯,瀉火補金益土,為」 神治之法。用炙黃耆二錢,人參一錢、炙甘草五分、白 芍藥五分,水一大盞,煎半盞,溫服。

汪機曰:「蕭山魏直著《博愛心鑒》三卷,言小兒痘瘡,惟 有順逆險三證。順者為吉,不用藥;逆者為凶,不必用 藥。惟險乃悔吝之象,當以藥轉危為安,宜用保元湯 加減主之。此方原出東垣治慢驚土衰火旺之法,今 借而治痘,以其內固營血,外護衛氣,滋助陰陽,作為 膿血。其證則異,其理則同,去白芍藥,加生薑,改名曰 『保元湯』。」炙黃耆三錢,人參二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一 片,水煎服之。險證者,初出圓暈,乾紅少潤也;將長光 澤,頂陷不起也;既出雖起,慘色不明也;漿行色灰不 榮也;漿定光潤不滿也;漿老,濕潤不斂也;結痂而胃 弱內虛也;痂落而口渴不食也;痂後生癰腫也,癰腫 潰而斂遲也。凡有諸證,並宜此湯,或加芎藭。加官桂。 加糯米以助之。詳見本書。

陳嘉謨曰:「人參補中,黃耆實表。凡內傷脾胃,發熱惡 寒,吐泄怠臥,脹滿痞塞,神短脈微者,當以人參為君, 黃耆為臣。若表虛自汗亡陽,潰瘍、痘疹陰瘡者,當以 黃耆為君,人參為臣,不可執一也。」

莖葉主治

《別錄》曰:「療渴及筋攣,癰腫疽瘡。」

附方

小便不通,綿黃耆二錢,水二盞,煎一盞,溫服。小兒減 半。總微論

酒疸黃疾,心下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飲酒發赤黑黃 斑,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黃耆二兩木蘭一兩,為末, 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氣虛白濁:黃耆鹽炒半兩,茯苓一兩,為末。每服一錢, 白湯下。經驗良方

治渴補虛,男子婦人諸虛不足,煩悸焦渴,面色萎黃, 不能飲食,或先渴而後發瘡癤,或先癰疽而後發渴, 並宜常服此藥,平補氣血,安和臟腑,終身可免癰疽 之疾。用綿黃耆箭。者去蘆,六兩,一半生焙,一半以 鹽水潤濕,飯上蒸三次,焙剉粉甘草一兩,一半生用, 一半炙黃為末,每服二錢,白湯點服,早辰、日午各一 服。亦可煎服,名「黃耆六一湯。」外科精要

老人閟塞綿黃耆、陳皮去白各半兩,為末。每服三錢, 用大麻子一合研爛,以水濾漿,煎至乳起,入白蜜一 匙,再煎沸調藥,空心服,甚者不過二服。此藥不冷不 熱,常服無祕塞之患,其效如神。和劑局方

腸風瀉血:黃耆、黃連等分為末,麪糊丸綠豆大。每服 三十丸,米飲下。孫用和祕寶方

尿血沙淋,痛不可忍:黃耆、人參等分為末,以大蘿蔔 一個,切一指厚大四五片,蜜二兩,淹炙令盡,不令焦, 點末食無時,以鹽湯下。永類方

吐血不止:黃耆二錢半,紫背浮萍五錢,為末。每服一 錢,薑蜜水下。聖濟總錄

咳嗽膿血咽乾,乃虛中有熱,不可服涼藥。以好黃耆 四兩,甘草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點湯服。席延賞方 肺癰得吐:黃耆二兩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 六分,溫服,日三四服。聖惠方

甲疽瘡膿生足趾甲邊,赤肉突出,時常舉發者:「黃耆 二兩䕡茹一兩醋浸一宿,以豬脂五合,微火上煎取 二合,絞去滓,以封瘡口上,日三度,其內自消。」外臺祕要 胎動不安,腹痛,下黃汁,黃耆、川芎藭各一兩,糯米一 合,水一升,煎半升,分服。婦人良方

陰汗濕癢:綿黃耆酒炒為末,以熟豬心點喫妙。趙真人濟 急方

《癢疽內固》:黃耆、人參各一兩為末,入真龍腦一錢,用 生藕汁和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日日服。本事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