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鼎及作符印,至今用焉。則《離》之六二「黃離元吉,得中 道」也。斯雖草創,遂造其極矣。李斯即小篆之祖也。

《宋宣和書譜》

《篆書敘論》

篆書所自來遠矣。其古文科斗之書,已見於鼎彝金 石之傳,其間多以形象為主,而文彩未備也。自古文 科斗之法廢,而後世易以大篆,而大篆實出史籀也。 籀在周宣王時為太史氏,其書今之所存者,石鼓是 也。以其籀之所創,故名之曰《籀書》;以其為太史氏而 得名,故又謂之曰史書。若夫小篆,則又出於大篆之 法,改省其筆,畫而為之。其為小篆之祖,實自李斯始。 然以秦穆公時《詛楚文》考之,則字形真是小篆。疑小 篆已見於往古,而人未之宗師,而獨李斯擅有其名。 按:秦初并天下,丞相李斯欲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當 時字畫惟古文與大篆耳,豈李斯別為小篆以異之 耶?自斯而降,至漢得一許慎,魏得一韋誕,而風流文 物,猶足以追往古而名一世。信斯文之出,特非小補。 自漢魏以及唐室,千載間寥寥相望。而終唐室三百 年間,又得一李陽冰,篆跡殊絕,自謂倉頡後身,觀其 字真不愧古作者。五代時,南唐偽主李煜,割據江左, 輕如鴻毛。有一徐鉉,篆畫高古,人亦為之改觀。信此 學之在世,其存亡與人為重輕也。至於今益端獻王 及章友直皆以篆學得名,傑然作一家法。今得其自 唐以來七人,錄之於左,曾非濫竽以進者。若夢英之 徒,為種種形似,遠取名以流後世,如所謂「仙人」、務光、 偃薤之篆,是皆不經語,學者羞之,茲故不錄。

《元吾丘衍學古編》

《三十五舉》

一舉曰:科斗為字之祖,象蝦䗫子形也。今人不知,乃 巧畫形狀,失本意矣。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 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古謂 筆為聿,《倉頡書》「從手持半竹,加畫為聿。」聿,秦謂不律 由切,音法云。

《二舉》曰:「今之文章,即古之直言,今之篆書,即古人平 常字,歷代更變,遂見其異耳。」不知上古初有筆,不過 竹上朿毛,便於寫畫,故篆字肥瘦均一,轉折無稜角 也。後人以真艸行或瘦或肥,以為美茂,若筆無心,不 可成體。今人以此筆作篆,難於為,古人尤多。若初學 未能用時,略於燈上燒過,庶幾便手。

三舉曰:學篆字必須博古,能識古器,則其款識中古 字,神氣敦朴,可以助人。又可知古字象形、指事、會意 等未變之筆,皆有妙處,於《說文》始知有味矣。前賢篆 之氣象,即此事未嘗用力故也。若看模文,終是不及。 四舉曰:「凡習篆,《說文》為根本,能通《說文》,則寫不差」,又 當與《通釋》兼看。

五舉曰:「字有古今不同,若檢《說文》,頗覺費力,當先熟 於《復古編》,大概得矣。」

六舉曰,篆書多有字中包一二畫,如「日」字、「目」字之類。 若初一字內畫不與兩頭相黏,後皆如之,則為首尾 一法。若或接或否,各自相異,為不守法度,不可如此。 又圓點圓圈,小篆無此法,古文有之。「口」字作三角形, 不可引用,學者慎勿於難寫處妄意增入。

《七舉》曰篆法匾者,最好謂之音果匾,徐鉉謂「非老手 莫能到《石鼓文》字也。」

《八舉》曰:「小篆一也,而各有筆法。李斯方圓廓落,李陽 冰圓活姿媚;徐鉉如隸無垂腳,字下如釵股,稍大,鍇 如其兄,但字下如玉箸微小耳。崔子玉多用隸法,似 乎不精,然甚有漢意。李陽冰篆多非古法,效子玉也, 當知之。」

《九舉》曰:「寫成篇章文字,只用小篆。二徐、二李,隨人所 便,切不可寫詞曲。」

《十舉》曰:「小篆俗皆喜長,然不可太長,長無法,但以方 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豈不美哉! 腳不過三,有無可柰何者?當以正腳為主,餘略收短, 如幡腳可也。有下無腳,垂如黁齰等卻以上枝為 出,如草木之為物,正生則上出枝,倒懸則下出枝耳。 《十一舉》曰:「凡寫碑匾,字畫宜肥,體宜方圓。碑額同此。 但以小篆為正,不可用雜體。」

《十二舉》曰:「以鼎篆古文錯雜為用時,無跡為上。但皆 以小篆法寫自然一法,此雖易求,卻甚難記。不熟其 法,未免如《百家衣》」,為識者笑。此為逸法正用,廢此可 也。

《十三舉》曰:「凡口。」音圍圈中字不可填滿,但如《斗并》,中著 一字,任其下空,可放垂筆,方不覺大。圈比諸字,亦須 略收口,不可圓,亦不可方,只以炭墼。音擊《範子》「為度自 好若。」「囂」等字須更放小。若印文中匾口,并「口」字及 「子」字上口,卻須略寬,使口中見空,稍多字始渾厚。漢 印皆如此。

《十四舉》曰:「寫篆把筆只須單鉤,卻伸中指在下夾襯, 方圓平直,無有不可意矣。人多不得師傳,只如常把 筆,所以字多攲斜,畫亦不能直,且字勢不活也。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