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舒元輿玉著篆志

《玉著篆》

秦丞相李斯,變《蒼頡》籀文為玉,著篆體,尚太古,謂古 若無人。當時議書者皆輸伏之故,拔乎能成一家法 式,歷兩漢、三國至隋氏,更八姓,無有出者。嗚呼!天意 謂篆之道終不可絕,故授之趙郡李氏子陽冰。陽冰 生唐開元天子時,不聞外獎,躬入篆室,獨能隔一千 年而與秦斯相見,可謂能不孤天意矣。當時得議書 者,亦皆輸伏之,且謂之「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備」,光大 於秦,斯有倍矣。此直見上天以字寶瑞吾唐矣。不然, 何綿更姓氏,而寂寞無人。某道不攻篆而識其點畫, 常有意求秦丞相真跡,會秦丞相去久,聞其有八字 刻在荊玉,有《洪碑》樹嶧山巔,今荊璧為璽,飛上天矣, 固不可得而見也。《洪碑》留在人間,往往有好事者躋 巔得見。某亦常問得去嶧山道路,異日將裹足觀之。 未去間行長安,會同里客有得《陽冰真跡》遺在六幅 素上者,遂請歸客堂張之,見蟲蝕鳥步痕跡,若屈鐵 石,陷入屋壁,霜晝照著,疑龍蛇駭解,鱗甲活動,皆欲 飛去。齊目視之,分明睹文字之根植吾堂中,然後知 向之議者,謂冰愈於斯。吾雖未登嶧山,觀此可以信 其為深於《篆》者之言也。

張懷瓘書斷

《論篆書》

大篆者,廣乎古文,法於鳥跡,若鸞鳳奮翼,虯龍掉尾, 或花萼相承,或枯葉敷暢,勁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 精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為其嗣。小篆 者,或鏤纖盤屈,或懸針狀貌,鱗羽參差而互進,珪璧 錯落以爭明,其勢飛騰,其形端儼。「李斯是祖,曹喜蔡 邕為嗣。」

篆書部藝文一

《篆勢》
漢·蔡邕

字畫之始,因於鳥跡。倉頡循聖,作則制文,體有六篆, 巧妙入神。或象龜文,或比龍鱗,紓體放尾,長翅短身, 頹若黍稷之垂穎,蘊若蟲蛇之棼縕。揚波振擊,鷹峙 鳥震,延頸脅翼,勢欲凌雲。或輕舉內投,微本濃末,若 絕若連,似露緣絲,凝垂下端,從者如懸,衡者如編,抄 者邪趣,不方不圓,若行若飛,岐岐翾翾。遠而望之,若 鴻鵠群遊,絡繹遷延。迫而視之,湍際不可得見,指揮 不可勝原。《研桑》不能數其詰屈,《離婁》不能睹其隙間, 《般倕》揖讓而辭巧,籀誦拱手而韜翰。處篇籍之首目, 粲粲彬彬其可觀。摛華艷於紈素,為學藝之範閑。嘉 文德之弘懿,蘊作者之莫刊,思字體之俯仰,舉大略 而論旃。

《古文贊》
唐·張懷瓘

邈邈蒼公,軒轅之始。創制文字,代彼繩理。粲若星辰, 鬱為綱紀。千齡萬類,如掌斯視。生人盛德,莫斯之美。 《神章》靈篇,自茲而起。

《籀文贊》
前人

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 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小篆贊》
前人

李君創法,神慮精微。鐵為肢體,虯作驂騑。江海淼漫, 山嶽巍巍。長風萬里,鸞鳳于飛。

《跋李康年篆心經後》
宋·蘇軾

江夏李君康年,好古博學,而小篆尤精。以私忌日篆 《般若心經》,為其親追福,而求余為跋尾。余聞此經,雖 不離言語文字,而欲以文字見,欲以言語求則不可 得。篆畫之工,蓋亦無施於此,況所謂跋尾者乎?然人 之欲薦其親,必歸於佛,而作佛事,當各以其所能,雖 畫地聚沙,莫不具足,而況篆字之工若此者耶?獨恐 觀者以字法之工便作勝解。故書其末。

《書筠州學記後》
黃庭堅

中書曾舍人作《高安學記》,極道世之所由廢興,論士 大夫之師友淵源,常出於一世豪傑之士。至於長育 人材而成就之,則在當塗之君子。其言有開塞,世可 以為法戒。而所託書畫不工,學者因不得玩思於斯 文。後二十有七年,柳侯為州,政優民和,乃礱故刻而 乞書於予。予告之以「舍弟乘雅善小篆,通六書之意」, 下筆皆有依據,可與斯文並傳。柳侯則以《書言》乘於 紫陽而刻之。初有獻疑者曰:「今士大夫不知古文,十 室而九。夫篆固古人之書耳,又安能發揮曾子之文 章耶?」柳侯曰:「曾子之文章,豈希價於咸陽,而椎鋒於 稷下者哉?三代之鼎彝,其字書皆妙,蓋勒之金石,垂 世傳後,自必託於能者。吾為學古鉤深者謀,不為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