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斬然。

《書史會要》:「李開芳好以篆、隸、八分作署書,自謂得斯、 邈遺意。」

朱完,南海諸生。隸書嚴整,清勁,獨步一時。

《廣東通志》:「梁思年,順德人。博古工詩翰,得其隸書者 競珍之。」

《珊瑚網》:「沈弘嘉字叔雅,嘉興人。工篆隸八分。董氏《戲 鴻堂帖》,其手摹勒石也。」

弇州山人槁王樗全,太倉人。書法健利有致,晚得鍾 太傅《受禪碑》,習之至忘寢食。

《高郵州志》:「黃諫博學高才,工於詩文,尤善篆隸,著述 極富,所撰有《書經集解》、大小篆隸等書行於世。」 《江寧縣志》:「胡彭舉八分書師魏之《受禪碑》,簡勁方正, 中雅氣逼人,如陶貞白坐聽松樓上,語語煙霞,無一 點塵氣。」

《蘇州府志》:「顧苓,吳縣人。工詩文及行楷八分書,尤工 篆籀之學,所刻印章,以趙子昂吾丘子行為不足法, 必追摹秦漢人,得其神理。晚歲隱居虎丘之塔景園, 求詩文篆刻者踵至,非其人不輕予也。」

《常熟縣志》:「陳儀字羽伯,舉止有儀,檢通篆隸,能鑒古 器物。」

伍柳,字柳門,倣古篆刻八分書,得唐史惟則筆意。

隸書部雜錄

《伽藍記》:「報德寺御道東,有漢國子學堂,堂前有三種 字石經二十五碑,表裏刻之,寫《春秋》《尚書》二部,作篆 科斗隸三種字,漢右中郎蔡邕筆之遺跡也。猶有十 八碑,餘皆殘毀。復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裏隸書,寫 《周易》《尚書》《公羊》《禮記》四。」

《茅亭客話》:偽蜀廣政末,成都人唐季明父失其名,因 破一木,中有紫紋,隸書「太平」兩字,時欲進蜀主,以為 嘉瑞。一有識者解云:「不應此時,須至破了方見太平 爾。」果自聖朝弔伐之後,頻頒曠蕩之恩,寬宥傷殘之 俗,後仍改「太平興國」之號,即知識者之言有証矣。 《筆記》:唐明皇始以隸楷易《尚書》古文,今儒者不識古 文,自《唐開元》始。

《佩觿》「衛夢」之字,是謂隸省;「前」「甯」之字,是謂隸加;「詞朗」 之字,是謂隸行;「寒」「無」之字,是謂隸變。

六一《居士集》:古之始有文字也,務乎記事,而因物取 類為其象。故《周禮》六藝,有六書之學,其點畫曲直,皆 有其說。楊子曰:「斷木為棋,梡革為鞠,亦皆有法焉,而 況書乎?」今雖隸字已變於古,而變古為隸者,非聖人 不足師法,然其點畫曲直,猶有準如母毋彳。之相 近,《易》之則「亂」而不可讀矣。

《王氏談錄》:二蘇皆工草隸,而舜欽先得名。人或咨二 人優劣,公曰:「才翁筆勢勁媚,疑生長也。」

《聞見後錄》:「退之《石鼓詩》體,子美《八分歌》也。」

《嬾真子》:僕仕於關中,嘗見一方寸古印,印文云「關外 侯印。」其字作古隸氣象,頗類受禪碑。僕意必漢末時 物也。然疑只聞有關內侯,不聞有關外侯。後於《魏志》 見之,建安二十三年,始置名位侯十二級,以賞軍功, 關外侯乃其一也。注云今人虛封蓋始於此

孔安國《尚書序》言:「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隸謂隸 書,「古」謂科斗,蓋前一簡作「科斗」,後一簡作隸書,釋之 以便讀誦。近有善隸書者,輒自謂所書為隸古,可笑 也。

《書苑》:郭忠恕以為「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書 出。隸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以此知隸書 乃今真書。趙誠明謂誤以八分為隸,自歐陽公始。 《海岳名言》書至隸興,大篆古法大壞矣。篆籀各隨字 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隸乃始 有展促之勢,而三代法亡矣。

《西溪叢語》:「東魏《大覺寺碑》陰,題銀青光祿大夫臣韓 毅隸書」,蓋今楷字也。庾肩吾曰:「隸書,今之正書也。」張 懷瓘《六體書論》亦云:「隸書程邈造,字皆真正,亦曰真 書。」自唐以前,皆謂楷字為隸,歐公《集古錄》誤以八分 為隸書也。

馬居易《漢隸分韻》,「自篆捷於漢而為隸,隸變於魏,八 分於晉,宋、隋之間,以分視隸,猶康瓠之與周鼎也。而 唐人篤好之,漢法益亡。」

《補筆談》:「今世俗謂之隸書者,只是古人之八分書。謂 初從篆文變隸,尚有二分篆法,故謂之八分書。後乃 全變為隸書,即今之正書、章草、行書、草書皆是也。後 之人乃誤為古八分書為隸書,以今時書為正書。殊 不知所謂正書者,隸書之正者耳。其餘行書草書皆 隸書也。」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云:「陳倉石鼓文已譌」, 太古大篆生八分,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