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卷00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修纂官 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
卷之一
卷之二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1]讳厚熜,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之孙也,父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母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以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日生 上于安陆藩邸。

初, 献皇帝以 宪宗皇帝第二子册封 兴王,弘治七年九月之国安陆。 献皇帝在国慎修王度,怀保小民。积功累仁,至深极厚。乃发祥于 上应期挺生。 诞圣之日,宫中红光烛天,远近惊异。其年黄河清,庆云见于翼轸庆[2]者,楚分也。盖识者已知为受命之符矣。 
上生五岁,即颖敏绝人, 献皇帝口授以诗,不数过辄成诵。语以读书作字、问安视膳之节,与夫民间疾苦、稼穑艰难,靡不领略。
稍长,通《孝经》大义,问先王至德要道之旨, 献皇帝为之讲解, 上意感悟, 献皇帝大奇之。每遇祭祀及拜进表笺,献帝必辟珥,指示诸仪节甚悉。 上进止凝重[3]周旋中礼,俨然有人君之度。
献皇帝崩, 上摄治府事,事皆有纪,府中肃然。
正德末,南北绎骚[4],储位久虚,中外人心已有所向往。迨 毅皇帝大渐,乃宣末命,迎 上嗣缵丕基。是时, 上年十有五矣。诸大臣以遣迎至藩邸者,睹 上天表,皆相顾叹曰:“帝王自有真也。” 车驾渡河,父老喜跃相告曰:“昔 圣天子始生之年,此河清三百里者三日,尝闻黄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其为天下所快睹如此。盖 上之生适逢昌会,得圣人之时,而仁孝诚敬、聪明英毅、又躬有圣人之德,起自藩服,光履 帝位,实 上天之所眷与四海之所归心,非偶然者,故能觐扬前休,廓清区宇。制礼作乐,开四十五年中兴之业,而垂德泽于无穷。近代帝王,盖鲜俪云。


正德十六年四月壬午朔

○癸卯,上至自安陆 [5]

先是,三月丙寅, 大行皇帝遗诏曰:“朕绍承 祖宗丕业十有七年,深惟有孤 先帝付托,惟在継统得人, 宗社生民有赖 [6]。  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 《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 宗庙、请于 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丁卯,司礼监太监 [7]谷大用、韦霦、张锦,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赍捧 诏谕、金符、趋安陆藩府奉迎 [8]
戊寅,诸臣至安陆,捧进 遗诏。 上候迎府门外,至承运殿行礼、开读,毕,升座,藩府及安陆文武官侍班,乃进金符, 上亲受之,诸臣行礼见礼[9]
四月壬午, 上辞兴献王墓,伏地恸哭,左右扶而起,从官莫不感泣。
明日,辞 圣母, 车驾发安陆,戒扈从诸臣沿途务安静毋扰,经诸王府,设供馈悉谢不受。敕有司膳羞廪饩止用常品,他珍异皆却之,行殿惟取朴质[10],有过侈者辄去,不视 [11] 诸治道仓卒不及备,亦弗问。

○壬寅 车驾至良乡。癸卯,至京城外, 驻跸行殿。

初,礼部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 上览之,谓长史袁宗皋曰:“ 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至是,大学士杨廷和等请 上如礼部所具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上笺劝进,择日登极。 上不允,会 慈寿皇太后有旨曰:“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
于是, 上遂从行殿受笺,文武百官 [12] 军民耆老人等、魏国公徐鹏举等奉笺劝进,其词曰:
“ 大德受命,乃抚运以乘时;継统得人,斯光前而裕后。盖义望情地之攸属,故内外远近之同归。
“恭惟 大行皇帝英明御极,雄断成功。内靖萧墙,法不疏于漏网;外清彊埸[13], 业再奠于缀旒[14]。共期治日之方升,岂意乘云而长往。弥留之际,付托尤勤。亟诏辅臣,爰颁 顾命。奉 《皇明祖训》之典,稽兄终弟及之文。佑启 圣人,传授 神器。
“敬惟 殿下聪明天纵,仁孝性成。以 宪宗皇帝之孙,绍 孝宗皇帝之统。名正言顺, 天与人归。温恭允协乎重华,声光加于率土[15]。是以合华夷而共戴冠,古今而无前也。臣等窃思 九庙神灵不可一朝而乏飨,万几裁处不可一日而暂虚。虽在谅暗之中,当以継述为大。请采周康王元之制,载参汉文帝代邸之仪,俯顺舆情,早登 宝位。出潜离隐,立旋乾转坤之基;居高听卑,慰就日瞻天之愿。”
上答曰:“予抱痛方殷,嗣位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
徐鹏举等再奉笺,曰:
“ 大统有归,将嗣兴于景运;群心胥悦,咸趋就于 皇仁。况在 天属之至亲,允符 圣祖之明训。兄终弟及, 天与人归。此诚臣民之同情,国家之大计也。
“粤自我朝之创业垂统,皆由 太祖之用夏变夷,历承 列圣之重光。益固万年之丕绪。逮我 大行皇帝承祧践祚,奉 天临民。讫声教于八纮[16]来梯航于四表。以雄纲克平内变,用英武有事外攘。虽在戎马不暇之时 [17],已有 天位当传之语。暨凭玉几而扬 末命,遂挈神器以授 圣人。
“敬惟 殿下天表清明, 圣心仁孝。睿智察于庶物,慈俭冠乎群伦 [18]。 暨 三灵 宗社之咸休,将亿载基图之永赖,已见周勃奉玺而迎代邸,不烦内告奏记以美曾孙。举恳款以乐推,可逡巡而固拒。
“伏望仰遵 遗诏,勉抑哀情。念 祖宗创造之隆,体 先帝付托之重。勿事南向西向之再让,深惟一日二日之万几。早登 宸极之尊,以慰群生之望。覆帱寰海统,和神人 神祚,延长从今无极。生灵鼓舞,自此太平。”
上答曰:“览启益增哀感,即位之事,岂忍言之[19]?所请不允。”
鹏举等三奉笺,曰:
“人君之大宝位岂一日而可虚? 上天之历数在躬,合万方而均戴。 宗祧为重,统绪攸归。
“恭惟 殿下日表殊姿,天潢近派。聪明之懿夙禀于生知,仁孝之纯良由于至性。储祥已久,毓德惟深。眷 遗命以恭膺,实天伦之定序。奉玺代邸,至德之让已三;飞辔周京[20],傒后之诚惟一。物方快睹,天有攸从。纵哀痛之孔殷,岂継承之可缓?矧万几之物沓至甚繁,而四海之心向往殊切。
“伏望 殿下仰遵 祖训,俯顺群情。少抑冲怀,亟登 大位。庶几 天地神人有所依赖,凡夫礼乐刑政从此设施。上以绍 祖宗百五十年创业之基,下以开宇宙千万亿载[21]太平之治。”
上答曰:“再三览启,具见卿等忠爱至意。 宗社事重,不敢固拒,勉从所请。”乃谕礼部曰:“予钦奉 皇兄大行皇帝命,遣官迎取来京。奉 慈寿皇太后懿旨,天位不可久虚,命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尔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再至三,情辞恳切,勉从所请,其具仪来闻。”
于是礼部尚书毛澄等进《即位仪注》:
一、 即位,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一、司设监[22]等衙门于华盖殿里陈设 御座,于中仍于奉天殿设 宝座。是日,钦天监设定时鼓。
一、是日早,遣官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稷。
一、是日早,设酒果、具孝服, 上亲诣 大行皇帝几筵前,祇告受命,毕,即于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衮冕服,行告 天地之礼。后就赴 奉天殿谒告 祖宗,毕,具衮冕,谒 奉慈殿谒告 孝肃太皇太后[23] 、 孝穆皇太后,谒 大行皇帝几筵前,俱行五拜三叩头礼,次诣 慈寿皇太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次诣 奉天殿 即位。
一、尚宝司设宝案于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于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诏案及锦衣卫设云盖、云盘于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盘于承天门上,设云舆于午门外,设宣读案于承天门上,西南向。
一、是日早,鸣钟鼓[24],锦衣卫设 卤簿大驾, 上服衮冕 御华盖殿,文武官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俟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将行礼之时,即传旨百官免贺,只行五拜三叩头礼,传毕,方引执事官就次行礼赞。各供事奏请陞殿, 上由中门出 陞宝座,锦衣卫鸣鞭,鸿胪寺赞五拜三叩头礼,讫,百官出至承天门外伺候[25],鸿胪寺请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由奉天殿左门出,锦衣卫于午门前[26]候,捧诏置云舆中,导至承天门上[27],开读,行礼如常仪礼,毕,礼部官捧表送司礼监交收。
上从之[28]
是日日中, 上由大明门入,遣武定侯郭勋告 天地,建昌侯张延龄告 宗庙, 社稷, 上亲告 大行皇帝几筵,谒见 慈寿皇太后、 武庙 皇后、 宪庙 皇妃,毕,出 御奉天殿,即皇帝位,遂颁诏大赦天下。诏曰:
“朕承 皇天之眷命,赖 列圣之洪休。奉 慈寿皇太后之懿旨、 皇兄大行皇帝之遗诏,属以伦序,入奉 宗祧 [29]。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四月二十二日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禝,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30]之怀。惟我 皇兄大行皇帝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励精虽切化理,未孚中道;权奸[31]曲为蒙蔽,潜弄政柄,大播凶威。朕昔在藩邸之时,已知非 皇兄之意。兹欲兴道致治[32],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方在冲年,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一、自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逆叛,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 [33],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34]三人,采生、折割、谋杀、故杀、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奸党,失机并事干边方夷情,及人命至死罪者不赦外,其馀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一、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以后、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以前,在京在外,内外大小官员人等有因忠直谏诤及守正被害去任、降调、陞改、充军为民等项,及言事忤旨、自陈致仕养病等项,各该衙门备查明白,开具事情,奏请定夺。死忠者谕祭、修坟、荫叙,降调、陞改、致仕养病、闲住、充军为民者起复原职,酌量升用。大臣量进阶级,并与应得恩荫人夫月米。相应起用者有缺推用,已故者加赠。
一、正德十四年文武官员人等为因谏止巡游跪门、责打降级、改除、为民、充军等项,该部具奏起取复职,酌量升用;被打死者情尤可悯,各遣赠谕祭,仍荫其一子入监读书。内有充军故绝者,一体追赠谕祭,查访亲属,量与优养。
一、王府册封,朝廷大体,今后该部务照旧制一年一次举行。
一、各处王府应得禄米有缺少者,各处巡抚都御史督率所属查催完纳。
一、各处郡王、将军府子女有应请名、请封、选婚者,本府即与保勘奏请,承奉、长史等官不许刁蹬;其有年已长成、未曾婚配、贫难无力者,所在官司量为助给。
一、各处郡王、将军、中尉有因事革减禄米者,除殴杀人命、败伦[35]伤化外,其馀自诏书到日为始,俱照旧支给。仪宾有因成婚年远不曾赴京谢恩参奏者,悉皆宥免。
一、自正德元年以来诸色人等传陞、乞陞大小官职尽行裁革,吏、礼、兵、工四部各将查革过传陞、乞陞文武僧道、匠艺官员名数类奏查考,其皇亲及公主所生子孙,原无出身正途,朝廷推恩陞授者不在此例。
一、两京[36]五府见任掌印、佥书、管军、管事[37]、公、侯、伯都督及都指挥、六部等衙门见任文职四品以上官,并各处巡抚官俱听自陈去留,取自上裁;武职内有传旨管事者革去管事,照旧带俸;文职五品以下,两京吏部照例会官考察。
一、内府各衙门见任官员有侍从年久、供事勤劳、愿告优闲者,许各具本陈请,取旨定夺。
一、给事中、御史职当言路,今后凡朝廷政事得失、天下军民利病,许直言无隐;文武官员有贪暴奸邪者,务要指陈实迹紏劾,在外从巡按御史紏劾。
一、官吏军民人等犯罪,自正德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以后已问结立功哨了,运灰、运炭、运砖、运石、做工、纳米、纳料、纳钞、摆站、煎塩、炒铁、充仪、从军、伴膳夫及罚班重历、拘役、枷号等项,悉皆放免,中间若系行止有亏、败伦伤化,例该带俸差操革职后为民者[38],仍各照例发落。
一、武职官降级调卫者,除失机事干边情不宥外,其馀俱复职回卫,内原系锦衣卫者,调在京;别卫文职因公错并公事诖误降级者,复原职,内原系京官者,对品别用。其因事革罢为民者,除事干行止、有亏败伦伤化外,悉与冠带闲住,原系冠带闲住及京官调外任、致仕者,各照原职致仕。
一、各处武职有因私役军人不及五名、例前问拟降级者,守边;失误被贼抢掳[39]人民不及五名、情轻律重降级者,俱复还原职;其各边军人因失事饶免发遣常川守哨者,亦免守哨。
一、正德十五年十二月以前各处实征税粮、马草、农桑、人丁、丝绢、布疋、丝绵、花绒、屯田、皇庄庄田子粒、牧马草场子粒租银及甲丁二库蜡茶、铜漆、银朱、塩课、厨料、户口食塩、猪、羊、鸡、鹅、备用孳生马骡、山厂柴夫、后府柴炭、军器、沿河军卫有司芦苇茭草夫价及闸坝、泉溜、洪浅等夫并桩草等料及旷役等项银两[40],一应岁派、岁办、奏派但系该纳官钱粮物件拖欠未征者,尽数蠲免,以苏民困。已征在官该起解者,照旧起解,准作本户以后年分该纳之数。各造册奏缴查考,敢有将已征捏作未征、侵欺盗用者,许诸人首告,巡抚、巡按及按察司官察访拏问重治,造册官吏参奏提问。户、工二部差去催征官员即日回京。
一、浙江等十三布政司并南北直隶,嘉靖元年分内除漕运粮斛四百万石照旧征兑起运,其馀夏秋税粮、马草、农桑、人丁、丝绢、布疋、丝绵、花绒、屯田、皇庄庄田子粒。牧马草场子粒租银及甲丁二库蜡茶、铜漆、银朱等料不分存留起运,以十分为率,俱免五分,以苏民困。
一、京、通二仓水次仓、皇城各门、京城九门各马房、仓场、各皇庄等处,但系正德年间额外多添,内臣司礼监照弘治初年例查奏取回。
一、近年差出取佛买办、织造、烧造等项,及腹里地方并各边、各关,但系正德年间新添分守、守备内臣,诏书到日即便回京,其各处分守、守备内臣、将官有正德元年以后夤缘改作镇守及副总兵等项名色、并分外多管地方、加添责任者,兵部俱查奏改正,换给敕书。
一、自正德年来,两京各卫所容令无籍之徒冒籍投充,并新添旗军、校尉、勇士、力士、军匠,并内府各监局招收军匠等役,办纳官钱私役,占用不下八九万馀,岁支钱粮百馀万石,以致京储亏耗,岁用不继,关系匪轻,论法都当拏问追究。但既遇赦,姑容改正。诏书一出,但系正德年间冒籍投充,并新添及私自顶补额外招收等项人役,并有名无人、该卫所官按月支粮、包办月钱者,即便各回原卫、原籍随住当差[41],该卫所即将名伍开除回报,户部具数奏闻。敢有捏奏存留、设计影射、仍前冒支官粮者,事发都押发辽东铁岭卫永远充军,该卫所官吏拏问,调烟瘴地面安置。
一、腾骧左等四卫[42]勇士,除弘治十八年兵部并科道官查出见役正数并事故外,其馀诡冒名籍、未经裁革、仍又夤缘回卫[43]、虚挂名额者,各照原拟,舍馀发原卫、民丁发在京缺军卫[44]分,各充军役,食粮差操。以后勇士替补照例开送兵部验军官处验过,方许收粮。
一、权势中塩侵夺民利,并客啇中塩增价转卖,俱问罪入官,律有明禁。近年以来,奸啇投托势要,每遇开中,尽数包占转卖取利,甚至奏开残塩减价中支,每米一石支塩四引,任场买补 [45]夹带私塩,阻滞正课,以致塩法大坏,边储告乏。罪虽宥免,塩当追没。诏书到日,巡塩御史并各运司官[46]即便查访塩粮勘合内坐到已支未掣并未派未支塩课[47],但系啇人投托势要、诡名占中、卖窝买窝、及河东运司塩课例该宣府中纳、被势要奏讨、卖窝别处开中、并奏开残塩减价报中者,悉照《大明律》裁革入官,不许放掣派支。敢有将势要中塩卖窝、买窝情由设计、隐瞒、仍旧冒支官塩掣卖者,许诸人首告给赏[48]。正犯追完塩课,发边远充军,干拟势要,奏闻处治。巡塩御史、运司官吏知情容令掣支,各治以罪。其见堆皇塩并各处已卖银两、未卖塩斤尽数入官。各项入官塩课,巡塩御史作急回奏,户部查照边储急缺去处,开中本色粮料,以济急用。
一、在内御马仓、天师庵中府二草场,在外坝上[49]等十九马房仓,吴家驼里外牛房,司牲司、司牧局今年合用粮料、草束,于原会数内减去一半坐派,以苏山东、河南、北直隶小民困苦。以后年分还著巡视科道官备查马匹、牛羊实在数目,照数会计,以免冒滥。
一、近来抄没犯人庄田、园圃,户部委官从公查勘,如有倚恃权势、侵夺霸占者,审证明白,归还本主管业[50]若系原有及两平置买、价直无亏者,照依时价变卖银两,送太仓银库交收备边。若地亩数多,离京五十里之外者,行令该管州县召人佃种,照例起科。
一、抄没犯人玄明宫地土原系军民住居[51]坟墓、该给主者,该部会同科道官逐一查审明白,给主管业。
一、近年各处镇守、协守、分守、守备等官违例奏带人众,到于地方,科敛财物,夺占功次,所在不才官员因而乘机指一科十、贪利成风,以致百姓受害,深可痛心。诏书到日,例外奏带人员即便各回原卫、原籍闲住当差[52],违者许抚按并按察司官察访参奏拏问,官舍旗军调边卫差操,民发口外为民,书办、省祭等官革职不叙。今后敢有仍前奏带人多 [53]及带军民职官、锦衣卫旗校者,该科即时劾奏究治。其镇守等官中贪刻显著[54]、坏事有名者,各该巡按御史指实具奏取回,司礼监从公推举平素、廉静、老成之人奏请更替,仍照旧例写敕,不许干预钱粮、词讼、侵越诸衙门职掌[55],亦不许假以进贡为名,佥取皂隶、科敛银两、扰害军民,额外进贡一切停止。
一、漕运官军儹运粮储,经年累岁不得休息,贫苦可悯,正德十四年以前京、通二仓若有挂欠粮米、席皮、板木、脚价一切赦免。其南京并临德、淮、徐水次拖欠者不在此例。
一、漕运官军借欠债负、利上生利,为害百端,自正德十五年以前借者不拘多寡,俱不许还,以苏漕运官军困苦。以后[56]再借再放者,听漕运都御史、巡按、巡仓御史查例参奏重治。
一、各处征粮、飬马地土内有水冲、沙压、坍江等项、负累人户包飬、累经具奏者,巡抚、巡按官查勘明白,具奏除豁。
一、各处解纳钱粮到京,内外管收人员刁蹬需索、使用之数多于本物,以致上纳不敷、重复征解、贻累小民,该部申明禁约,许被害之人指实奏告[57],治以重罪。
一、南北直隶、山东、山西、陜西、湖广、浙江、江西等处地方,大军经过及虽无军兵经过、但奉有明文取办供应军需等项、所司动支官钱粮[58]应付者,各该抚按官查勘明白,准作正支销,不许复行征补,重困小民。
一、内府多馀宫人著司礼监逐一查审,有亲属者各令的亲家属领回,任其婚嫁,无亲属者官与婚嫁,务令得所。
一、在京抄没犯人钱宁等并江西逆贼宸濠等入官财物,除金银并器皿[59]、首饰、珍宝及违禁之物外,其馀纱罗、纻丝、绫䌷、布绢、铺盖、衣服、靴帽、家火、器玩等件,若贮库年久、不无浥烂、损坏可惜,著户部、科道各差官二员查盘,见数估计钞贯,明白补放文武衙门官员正德十三、十四、十五年各上半年折俸之数,若有多馀,挨年再补。
一、各处无藉奸人、游食术士及无名内使、私自净身人等,多有投托王府,因而拨置害人,甚则贻累宗室。诏书到日,许令自新,各还本务。各该抚按官仍要严加禁治,不许故纵容留,以称朝廷亲亲至意。
一、文武官员有因事住俸、罚俸、回话者悉皆宥免。
一、南京内府各监局军匠有丁尽户绝、名伍不除、冒支月粮者,南京户、兵、工三部尽行查革。
一、近年以来,内府各监局官员、内使增添太多,供用浩繁,甚非 祖宗旧制。司礼监便逐一查选,照依弘治以前员数存留供事。多馀之数俱以本等职事听用,如遇各王府及南京各监局[60]缺人,奏请拨去应用。其原系海户夤缘骤入者,仍旧革充海户。见充海户者礼部尽数发回原籍为民当差,不许在京潜住。其原系乐工净身收入内府者,亦尽数革退,发南京 孝陵卫充军。
一、私自净身人多在京潜住,希图收用,著锦衣卫缉事衙门、巡城御史严加访拏究问。今后各处军民敢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烟瘴地面充军。两邻并歇家不举,首者俱治以罪。
一、宸濠之变,都御史孙燧,按察司副使许逵[61]伏节死义,并一时被害不屈之人,日久尚未褒录,都御史王守仁倡义督兵平定祸乱并同事协谋有劳之人亦未及论功行赏,该部即便会官议拟奏来定夺。
一、问刑衙门有抄提在官人口犯该反叛[62]、应连坐、未给配安置者奏闻定夺。其有律不该载者,悉皆放免。原没官房屋、田产给还住种,照旧纳粮当差。
一、正德元年以后在京在外官旗军舍人等,但系例外奏带及称报效在各边各处,或一人数处或一时两三处报功,或并功陞授官旗者,除原祖职役照旧,其馀尽行除革。该卫所各将革过名数造册送户、兵二部查考。敢有受财隐避不革及抗违妄奏者,俱问发边卫充军。其诸色人等、冒认锦衣卫官员户下舍丁、致升官旗者,限三个月以里,许各官旗自首,与免本罪,冒籍之人革去职役,过限不首,该部查出或被人告发,通行治罪发遣。
一、正德十二年十月内,大同、应州功次极为冒滥,内有传陞文职者[63],吏部查奏;军职除本边官军自斩首级例该陞级外,其馀陞者不分已未领受,兵部查奏裁革。
一、近年军职人等在各边不曾斩有首级、巧立当先冲锋等项名色,及各处斩首不及数,该部查例拟赏奉旨陞级、世袭者,兵部通行查革。
一、武职并舍人、舍馀、旗校纳银等项授职并冠带者,获功止许于实授职役上加陞。
一、赐姓人员及见犯罪冒姓者各复本姓。在京者各照原有本等职役闲住、随住当差;在外取到留用者,不分官职大小,各回原卫、原籍,带俸闲住。但因赐姓义子、荫陞职爵并与做勇士等项食粮名色者,兵部尽行查革。原系在外官员罢闲并原跟犯罪势要无名籍恶党,俱不许在京潜住,违者,锦衣卫、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挨拏逓解,窝家送问。
一、在京武职,除近选军政并会保将材外,其馀有告愿调改外卫者,该部查勘,相应具奏,改调仍听抚按官照例考选管事。
一、军职病故子孙告袭,扣筭年月,但在十年以里,该卫查勘明白保送到部者,即与收选,免其驳查。
一、锦衣卫校尉专系直驾人役,近年多有奏讨投托、滥占跟用,因而令其干办私事、胁制害人,该卫尽行查明取回。
一、南京年例进解马快船只[64],旧例每起不过三只。正德元年[65]以来,违例拨给,比旧加多,揽载客货,沿途搅扰,本等廪给夫役之外,勒要银两数多,甚为民害,兵部出榜通行禁约。今后进鲜船只务要照旧例拨给,经过地方不许分外生事、勒要折干银两。违者,巡按巡河等官指实参奏,不许故纵。
一、顺天、保定、河间三府各州县,自正德三年以来寄养马匹俱各年齿衰老,节次兑军,拣退不堪,负累小民餧养,兵部行文太仆寺分管官,督同该府州县管马官勘实,果系老马,变卖价银,转解太仆寺贮库,辏补买马支用。
一、法司、锦衣卫见监罪囚中,间或鍜炼成狱,或拘泥文案,多有枉抑。今后问刑务要法当其情,不许深刻所问犯人,及在外问成解来人犯,申诉冤枉,或调别衙门,或多官会审,务要从公推问实情,果有冤枉,即与辩理。不许拘执成案,逼勒招认,符合前问官吏,致令枉抑无伸,违者罪之。
一、凡问囚犯,今后一依《大明律》科断,不许深文,妄引参语,滥及无辜。其有奉旨推问者,必须经由大理寺审录,毋得径自参奏,致有枉人。近年条例增添太繁,除弘治十三年三月初二日以前曾经多官奉诏会议、奏准通行条例照旧遵行外,以后新增者,悉皆革去。
一、江西并各处地方先因宸濠反逆事败,及因人告报谋反妖言等项事情,一时追捕馀党,急于扑㓕[66],不暇审辨,未免有迹涉疑似被诬逮系者,经该问刑衙门务要严加详审,果系诬枉,即与释放,若系逼胁顺从者,问拟明白,奏请定夺,毋得冤抑淹禁。
一、内外各衙门见监死罪重囚犯,在赦前罪不该宥内,有情可矜疑,曾经奏请未得饶死及殴阳人延至辜限外身死,照例拟死罪者,诏书到日复审,是实,俱免死发边卫永远充军[67]。若有辩问罪不至死者,即行查照发落。
一、见监与宸濠谋反事情有干[68]正德十四年就阵擒获及续拏人犯,三法司、锦衣卫先行会问明白,其真正共谋逆贼,并临时胁从,及先年交通、不曾与谋者,各依律议拟[69]应得罪名,再会多官复审相同,具奏定夺,毋致轻纵冤枉。
一、各处盗贼多因饥寒困苦、流离失业、胁从逼迫、啸聚为非。诏书到日,各该官司通行出榜晓谕,许其自首免罪,军还原伍、民还原籍,各存恤一年,免其差徭。其有能擒捕首恶并党类报官者,照例陞赏,仍量给犯人财产。
一、官吏军民人等自正德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以后,至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70]以前,有为事问发充军、迁发为民者,除原系真犯死罪、饶死及事干谋反、逆叛、奸党、失机、强盗、拨置、侵盗系官钱粮、指称打点诓骗者不赦外,其馀悉皆放回原卫、原籍,宁家随住。若有赦前逃回不首、原系真犯死罪、饶死、充军,例该照依原拟处决,并原系杂犯死罪以下充军,例该枷号[71]改发极边卫分者,免其处决、枷号、改发,仍各发原充卫所著役。其迁发为民者,免其问罪,仍发原编配所。
一、内外各衙门囚犯该追赃物,系还官给主银货至五十两以上、并入官至一百两以上[72],监追一年之外,及正犯身死、拘禁家属、各勘无家产堪以变卖陪纳者,开其所犯情罪,奏请定夺。其不及前数、监追半年之外、及正犯身死、各勘无家产、并例该追罚马牛等项,悉与宥免,查照发落。若系埋葬银正犯见在者,仍依律追给。
一、内外各衙门有问完官吏军民人等罪犯,已经奏请、未曾奉旨、发落应该宥免者,即行查照发落。其有监候行勘未报人犯、罪该宥免者,并正犯在逃、监禁家属、证佐不系事干谋反、叛逆、剧贼者,悉令保候归结。
一、近年节次奏开生员纳银入监事例,积累数千馀人,大坏选法,今后再不许奏开,违者吏部该科即时紏劾究治。已开未纳者,即便停止。至于额设吏役[73]亦须得人,近年纳银收充,阻塞正途之人,致令歇役革退,虽有考选事例,繁复不一,吏部便查《会典》开载选拨吏役旧例,申明遵守,行令各布政司直隶府州,凡遇缺吏,从公考选,径自收参纳银人役务令督学字书,通晓文移,方许收参,若愿告改拨卫所、事简衙门者,听俱开报。巡按御史查照访察[74],内有选拨不不公、或被人告发、或按问得实,依律究治。
一、各营书办人员,除大营额设员数外,其馀夤缘额外添设者,并各夷方远年、不用小通事、冒滥保补者,通行查革。
一、工部供应内府各监局内官、内使人等年例、柴薪、靴料、皮张、冬衣、铺陈、纻丝、绫䌷、纱罗等项,近年以来,增添数倍,该部往往借贷别项官钱辏用[75],动经数万,累及官民,终非经久之计,著司礼监会同该部查照永乐至天顺年间人员数目关给则例通融处置,除见有本色物件外,不敷之数将近年抄没犯人赃物银两两平估折、相兼俵散,准作正德十五年、十六年年例之数,少宽民力。
一、两京各监局等衙门近年额外增添器物,如龙船、战车、神像、店房等项数多,管事人员乘机作弊,将物料工作任情冒派,侵克害民。今后,除旧额器物、房屋应修理成造者,俱照《会典》所载旧定数目,从实会计,除本衙门并各库[76]会有外会无者,量为从省派办,不许隐匿冒滥、改旧添新,并招买那借,贻害小民,违者治罪。
一、内府禁密之地,不许盖造离宫别殿,载在 祖训,万世当遵。近年以来,节被左右近幸之人献謟希恩,在内添盖新宅、佛寺、神庙、总督府、神武营[77]、香房、酒店之类;在外添盖镇国府、总督府、老儿院、玄明宫、教坊司新宅、石经山祠庙、店房等项。便著内官监、工部、锦衣卫、科道官逐一查勘,但有不系旧规者,或拆毁改正,或存留别用,或变卖还官。官匠人等有因盖造升官者亦就查革改正,在外者听抚按官一体查勘改正、变卖还官,不许隐匿。
一、近年南京驾到各样船只数多,俱在通州张家湾停泊,劳人看守,日久损坏无用。著内官监、工部便去会看,除年例黄船照旧存留听候外,其馀乌龙船发送南京兵部,改作摆江船,黄船发送南京工部,照旧看守听差,黑楼等船发送杭州府等处,听候进鲜、进龙衣等项公用,免派民间修造。其馀鱼船等项,变卖价银,收贮监部,以便修造正支。
一、荆州、杭州、芜湖三处抽分厂,专为打造粮船、成造供应器皿而设,以省科派小民之计。近来,两京各监局相沿具奏,差人赴芜湖厂支取杉楠等木数多,又有内官监差官中半抽分二年[78]有馀,致将造船银料不敷支给,累及运军,出利揭债[79],缺船运粮,耽误国计。今后,南京各监局合用竹木听于本处龙江、瓦屑等抽分厂支取,在京各监局合用竹木听于内官监[80]神木厂并真定芦沟桥等抽分厂支取。其内官监原差抽分太监李文等,诏书到日,即便回京,以后不许援例奏差。
一、天下司府州县抽分税课衙门俱有定额,近年以来,凡桥梁、道路、关津有利处所私自添设、无名抽取数多,甚为民害。诏书到日,巡按御史及按察司分巡官通行查革,有司严加禁约,不许坐视故纵。
一、河防水利,小民衣食之源,关系最重,各有专官管理。该管官员务要躬亲巡历,严督所属修筑圩岸,疏濬沟渠。但有权豪刁泼之家修建池亭,设立碾磨,阻坏水利,坑陷钱粮者,并听自首拆毁改正,与免本罪。若有抗拒官府、执迷不首者,许邻佑之人告举究治,所在官司容情故纵者,事发一体治罪。
一、易州山厂柴炭今后悉遵先年旧额派纳,惜薪司近年新添加耗之数俱改正照旧,其有揽头指称打点、多勒价银,许被害之人首告,管厂侍郎痛加改革,不许仍踵前弊,如违治以重罪。
一、自正德年来,刘瑾、钱宁、江彬相继擅权,在京在外各该衙门弊政多端,诏书开载不尽者,许逐一自行议奏裁革。
一、近来,冒滥玉带、蟒、龙、斗牛、飞鱼服色数多,除五府九卿堂上官外,其馀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头目、诸色人等,但系夤缘奏乞传赐者,俱不许穿用;内府各监局官员,司礼监查奏裁革;武职卑官僣用公侯服色花样者,一体禁约。
一、浣衣局近年抄没妇女,法司逐一吊查原卷,详究事由,情可矜宥者,具奏释放。
一、锦衣卫旗校人等,除弘治年间编军册内见在数目外,其馀诡名、顶补、佥补、在逃、故绝等项人役冒滥食粮者,户、兵二部各选差属官会同科道及本卫公正官[81]查议裁革。

一、豹房各处积年收贮并近日抄没犯人银两,司礼监查记明白数内[82]运送数百万两于太仓银库收贮,以备折放官军俸粮等项支用。
一、正德元年以后,各衙门官军旗校人等缉捕妖言、奸细,并不系临阵对敌强贼,一应陞授职役者,通行查革。以后各该衙门照旧年终类奏,兵部查议陞赏。
一、正德元年以来,传陞、乞陞法王、佛子、国师、禅师等项,礼部尽行查革,各牢固枷钉,押发两广烟瘴地面卫分充军,遇赦不宥。近日奏讨葬祭[83]一切停革,其中有出入内府、住坐新寺、诱引蛊惑、罪恶显著,见在京者礼部通查明白,锦衣卫还拏送法司问拟罪名,奏请定夺。
一、先在军门办事指挥张玺、张伦及掌案,写字等项人员宫勋、赵真、殷大安、王镐[84]、王缜、陈贵、庞玺、晁用、郑曦[85]贾铭、高濙、朱凤翔,管皇店千户赵谨[86]、姚俊[87]俱倚势生事,蠹政害人,内外军民,怨入骨髓,本都当处死,姑从宽,各连当房家小押发两广烟瘴卫分,永远充军。其馀跟随办事管店、助恶有名小班、荅应、旗校人等,锦衣卫还拏送法司究问,中间罪恶显著者,一体押发两广烟瘴卫分,永远[88]充军[89],家小随住,俱遇赦不宥。
一、回夷写亦虎仙交通土鲁番,兴兵构乱,搅扰地方,以致哈密累世受害,罪恶深重,曾经科道镇巡官勘问明白,既而夤缘脱免,锦衣卫还拏送法司,查照原拟开奏定夺。
一、回回人于永出入豹房,诱引蛊惑,情罪深重,锦衣卫拏送都察院追问明白,议拟罪名奏请处治。
一、今后照依旧例,给事中有缺,于进士内考选奏补;御史有缺,进士与行取人员相兼考选除授。
一、朝廷政事得失、天下军民利病,许诸人直言无隐。
一、己上兴革[90]政令,诏书到日,有司即便奉行,如有延缓者,许巡按御史、按察司访察究问,俱以违制论。
呜呼[91]!君人之道在昭德以塞违,继世之规惟更化而善治。特颁涣号,用慰舆情。弘施大赉之恩,永赐太平之福[92]。四方臣庶,咸使闻知。”

○昏刻,金星犯鬼宿西北星。

○甲辰礼部尚书毛澄等言:“兹者, 大行皇帝大丧礼成服已毕[93]。恭惟 皇上嗣登宝位之初,万几所系,伏望以 宗庙、 社稷为重,少节哀情,于西角门视事,文武百官行奉慰礼。”

上曰:“朕哀痛方切,未忍遽离丧次,其以二十七日视朝,具仪来闻。”
于是澄等具上《仪注》曰:“本月二十七日早, 上服缞服御西角门视朝,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行奉慰礼。二十八日以后, 上仍缞服御西角门视朝,至五月十八日,遵依 遗诏二十七日服制已满,自十九日以后,合照 孝宗敬皇帝服制, 上释缞服,易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绖御西角门视事,俱不鸣钟鼓,文武百官仍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朝参。至百日后,变服如常,候 梓宫发引之时另行奏请。” 上从之[94]

○兵科左给事中齐之鸾[95]言:

“ 陛下入自藩国,缵承丕基,正 天命启圣之辰,人心望治之日。然内外臣工,方翫愒于天下之久安; 祖宗法制,适纷更于小人之柄国。
“今日,补救之道惟在先定 圣志于中,次广言路于外,庶克有济。若或姑息迟疑,复令堕于小人之手,则天下之事愈不可为矣。 大行皇帝聪明英武,独以志意未定,群小得伺其欲,遂致忠言不闻于耳,媟亵日陈[96]于前。威福下移,政事大坏。
“今者,元凶虽去,顾其盘据既久,根蔓滋多,犹恐藉赀通神,贪恋权势。或徼定策之赏,或假迎扈之劳,以取怜固宠,天下事岂堪更复姑息耶?臣以是惧 圣志之未定也。今之言者,皆久扼于权奸,蔽抑之馀而欲吐其愤激忠诚之悃,必有不顾忌讳、言至于逆耳者,此在 圣明嘉纳而优容之。若稍或裁抑,则小人必乘之以进而仇忠直,言路一塞不可复开,大为新政之累。臣是以又惧言者之过激也。
“伏望 皇上独秉乾断,内外文武大臣及非军功而冒得封拜者,各令自陈,察其不肖,即赐罢斥,令科道查劾。向来罔上诱惑、奸佞之辈,寘之典刑。迩年小人所变乱一切弊政奏请改革,用彰我 皇上中兴无前之烈[97]。”
上曰:“大臣自陈已有诏旨,无功封拜之人亦令自劾,其内外引诱、蛊惑奸党著科道官查参,各衙门弊政俱遵诏旨改正以行[98]。”

○建州卫夷人都督等官童子等二百五十一名来朝贡马,给赏叚绢、钞锭、衣服有差。

旧例:外夷来朝,俱赐筵宴。时以国丧暂免,止令边境守臣馆待。是年十二月以前入贡者悉如之[99]

○夜二更,流星如盏大,青白色,起天市垣内,西南行,至房宿,尾迹炸散,后有二小星随之。

○乙巳以 大行皇帝玄宫兴工,遣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驸马都尉崔元祭 六陵,武定侯郭勋祭告 天寿山之神,工部尚书李𬭼祭告 后土司工之神。

○时北虏窥伺,边防戒严,宣府官军月粮久缺。户部言:“往者, 大行皇帝北征,多方区画银帛、钱钞收储宣府,正为边饷匮乏之备。宜移文彼中镇巡等官及管粮郎中支银二十万两,以其半给散折色,纾目前之急;其半收籴本色,备调兵之用。”会虏犯大同,䂓画兵粮,兵部侍郎冯清亦以为请。户部覆如前议。诏曰:“可。”

○福建道监察御史[100]王钧劾奏:“司礼监太监魏彬与逆恶江彬结为婚姻,内外盘据;御马监太监张忠、于经、苏缙或争功启衅、排陷忠良,或首开皇店、结怨黎庶,或导引巡幸,流毒四方。他如宣府镇守太监刘祥,总兵都督朱振,巡抚都御史甯杲夤缘内批,侵盗边饷;甘肃镇守太监王欣、总兵都督柳涌,巡抚都御史文贵假贡献而重困边方,引外夷以窥伺中国。此数臣皆彬之党,今彬既捕治,此辈亦宜亟赐并处,以明法纪,以清奸党。”

得旨:“魏彬已有处分,张忠排陷忠良,于经首开皇店,苏缙导引巡游,本当重治,姑从宽,各发 孝陵卫充军。刘祥罪恶深重,著巡按御史提解法司会问,王欣已去任,甯杲、文贵冠带闲住。朱振、柳涌兵部查议以闻。”

○安边伯朱泰奏乞复姓,并辞伯爵。

得旨:“复姓已有诏令,伯爵准辞。”
是日,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朱晖、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朱洪、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朱安 [101],都督同知朱福各疏乞复姓。
俱准遵诏改复。
泰本许姓,晖刘姓,洪张姓,安钱姓,福狄姓,泰等皆謟附中人、矫窃内降、幸功要宠,以至冒国姓、滥封拜、握兵权[102] 而安福并出中官厮养尤极猥贱在武弁亦所不齿云

○丙午, 上谕阁臣曰:“朕继入大统,虽未敢顾私恩,然 母妃远在藩府,朕心实在恋慕,可即写敕遣官奉迎,并宫眷内外员役咸取来京。兵、工二部仍各差即中一员治途供具。”

于是,遣司礼监太监秦文、内官监太监邵恩等捧笺诣安陆,奉迎 圣母。笺曰[103]
“钦承 圣母慈寿皇太后诰谕, 皇兄武宗皇帝遗诏嗣位,敬维 母妃殿下,远在藩邸,特奉笺迎请者。
“伏以 大统既承,义贵致专于所后;至情攸系,恩当兼尽于 本生。爰展孝怀,庸伸至飬。
“恭惟 母妃殿下钟祥茂族,媲美 先王。性每笃于仁慈,化素彰于俭约。
“仰惟 圣德,诞育眇躬。属缘伦序之宜,入嗣基图之重。恭承 九庙,日理万几。虽允慰乎众心,实仰成于 慈训。
“顾瞻左右念省问之音疏,徙倚晨昏眷睽违之地远。劬劳罔极,慕恋弥深。特遣近臣,往迎旧邸。共享升平之福,永膺寿考之休。”
初, 上之发安陆也,不忍遽离 圣母,鸣咽涕泣者久之,及在途尤思慕不已。故 登极甫三日,即有是命。盖 圣孝纯笃,得于天植如此云。

○陞苏州府知府徐赞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仍理府事,从吏部覆巡抚苏松、右侍郎李充嗣之请也。

○召致仕大学士费宏照旧入阁办事,复其弟翰林编修采官。

初,宸濠谋为不轨,宏首发其奸,其请复护卫,宏峻阻之,乃为濠所嫉,未几解官去,采亦废归。
至是,兵科左给事中徐之鸾等纪功江西,言:“宏谋国尽心,而采亦未闻大过,不宜终弃。”故有是命。

○荫提督南赣军务、右副都御史王守仁子正宪为锦衣卫副千户,录其南赣剿贼功也[104]

○以营建 大行皇帝山陵,敕武定侯郭勋督造。

○陞锦衣卫正千户杨锐[105]为本卫指挥佥事。

锐,泾王祐橓生母恭妃侄也。泾王以请,故允之。

○先是,宸濠叛,都御史王守仁倡义讨之,濠既就擒,而安边伯朱泰,左都督朱晖,太监张忠、张永等乃复冒功陞赏。

于是纪功官、给事中祝续等言:
“泰等兵至江西,宸濠就擒已两月矣 [106],其所捕治止是助逆宗室[107]及从逆职官军民人等,俱事定归府,或逃匿民间、束手待罪,非既解复聚、临阵克获之功。及平虏伯朱彬随 驾驻札南京,未尝亲到江西,所报功次俱系扬州府等处系解人犯,事属攘冒[108],其先曾给赏官军银牌并宜追夺。
疏入,下其事于兵部。

○丁未,兵科给事中史道劾兵部尚书王宪,巡抚顺天、副都御史刘达謟媚权奸,亟宜罢斥。

上命夺达职 [109],宪留用。

○巡抚四川、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胡世宁以病乞致仕。 上知其忠直,令亟赴任,不允辞。

○吏部尚书王琼及九卿等官会疏言:

“ 天眷 皇明,笃生 神圣入继 大统,天下臣民莫不延颈以望太平,《书》曰 :‘慎厥终惟其始。’愿 陛下励精初政,率由旧章,取 《祖训》一书,日夕观览,守以为法。退朝之暇,亲裁章奏,或召见大臣面议可否。举经筵日讲之仪以缉熙 圣学,慎内外辅导之选而黜远憸壬[110]。往者,佞幸构连,争以逢迎,謟谀相尚,窃宠希福,陷 先帝于有过,此前车之辙 [111],鉴不在远,毋或弗慎厥始,复启厉阶。
疏入, 上曰:“遵《祖训》,召群臣,经筵日讲,任贤黜邪,皆新政所最切,朕将勉行之 [112]。”

○吏科给事中阎闳言:

“臣伏闻 陛下赐扈驾太监谷大用等人银千两、币二十疋,随行人员银百两,少者亦不下数十两。臣窃以为过矣。臣观历代以来藩王入继大统者,序援立之功则主威弱,私扈从之人则侍卫骄,弛戚幸之禁则请托行。此治乱安危之几,辨之不可不早也[113],愿圣下裁择。” 
上嘉纳之。

○先是,籍没钱宁家资以数千万计。及江彬下狱,其家资虽封记未入而数亦不赀。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金言:“顷诸边告乏,宣府尤甚,畿辅数郡,民穷盗起,饷兵赈民,公私无措。请以二逆家所籍财货每边给发五十万两,宣府倍之,畿内郡邑酌宜量与,馀则通行各省代庶民惟正之供。”

疏入, 上采行之。

○兵科都给事中汪玄锡言:“都督郤永以不附江彬被讦下狱,人咸冤之。且永谋勇,可备将帅之选。宜出之于狱,复其旧职。”

上知永素有军功,即命释之。

○戊申, 上御西角门,视朝文武百官行奉慰礼。敕谕礼部曰:

“朕惟自昔君天下者,在位有久近,德泽有浅深,然必考德定谥,节惠易名,以垂示于天下后世,此古今不易之令典也。
“恭惟 皇兄大行皇帝,聪睿英勇,出自天资。居储宫而典学惟勤,践宝祚而初政克谨。图治怀励精之志,任贤存体貌之诚。敦睦宗藩,绥柔夷服。刚毅有执,雄断无疑。内能消肘腋之虞,外克靖潢池之变。训兵练将[114],居安虑危。故自即位以来,十有七年之久,春秋渐盛,阅历亦多。非惟深知小人之依,固已明习天下之务。迨夫亲征甫返,方将董正之图;不幸哀诏遽闻,亦寓轮台之悔。化理未究,追痛良深。 遗命冲人,嗣承丕业。稽诸典礼,宜荐 徽称。欲协至公,必咨舆轮。庶几上以昭 祖宗之制,下以慰臣民之情。
“尔礼部其集文武群臣定议 尊谥,择日恭上册宝,用副朕至意。钦哉!故谕。”

○命礼部会官议 兴献王主祀及封号以闻。

○罢户部尚书杨潭,兵部尚书王宪,工部左侍郎刘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珵,巡抚保定、副都御史伍符,皆以奉诏自陈也。

时少保兼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金,太子太保、工部尚书李𬭼,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燝[115]亦自陈乞休。诏特准致仕[116],令各乘传归。

○兵科给事中夏言上疏言:

“ 圣祖有训:‘凡广聪明、不偏听,以防壅蔽、通下情也。’又曰:‘朝堂决政,众论称善,即与施行。 ’大哉 王言!此子孙万世所当遵守。顷缘 先朝憸邪用事,蒙蔽 主听,一切章奏[117]匿不以闻[118]。或假以朝廷震怒,动加谴谪。威权下移,纪纲大坏,可为寒心。
“伏遇 皇上天纵聪明,光履 帝位。四方延颈,瞻望太平。今兹 御极之初,励精图治之始。天下安危之辨,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机于此焉决。
“伏愿 皇上奉 天法 祖,总揽权纲 [119]。每日视朝之馀,即御文华殿,凡中外所上章疏,凝神观览时,召内阁大臣,相与论议裁决。或事关大体、众论不同者,则敕下廷臣集议。不宜谋及亵近,径从内批。即 圣意有所予夺,亦必经由内阁议而后行,事有可否,许令执奏,其有所罢寝亦明示外廷。则壅蔽矫诈没匿之奸举无所容,而朝廷之政将无一不出于正矣。”
疏下所司知之。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新宁伯谭祐以衰疾乞休。许之。

○陞保安卫指挥使李贤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宣府顺圣蔚广等处地方;榆林卫指挥同知赵瑛署都指挥佥事、充左参将、分守宁夏西路地方。

○初,司礼监太监魏彬为其弟英辞免伯爵,得旨:“伯爵准辞,仍令为都督同知,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于是,给事中杨秉义言:“魏彬著名八党,流毒四方,结姻江彬,固宠怙势,罪不容诛。乃掩其滔天之恶,全其弟世袭之官[120],非所以示天下也。乞收回成命,亟治彬罪,削英之职,革其世袭,以昭至公。”
会给事中徐景嵩亦言:“魏彬及御马监太监谷大用始附逆瑾,继党江彬,交相引援,窃弄威福,并宜寘之典刑,以谢天下。
给事中吴严亦言[121]:“魏彬不宜仍令供职,其弟英不宜止削伯爵,及言安边伯许泰依附江彬,同恶相济。昨至江西,阴嗾太监张忠棰辱守臣。已复深夜勒兵,云备仓卒,思以动 先帝之疑畏,而掩都御史王守仁之功。其擅权纳贿、残暴险谲之恶,擢发不能尽数。乞断自 宸衷,亟赐处治[122],实社稷苍生之福于是。
疏上,诏锦衣卫[123]执泰送都察院鞫治以闻。彬等仍置不问。
及云南道监察御史萧淮[124]等奏:“太监谷大用、丘聚、张永等蛊惑 先帝,党恶为奸,放逐大臣,陷害忠谠,变乱成法,盗窃名器,并宜诛戮,以谢天下。
得旨:“谷大用、丘聚降奉御、 孝陵司香;张锐、张雄、张忠、于经、刘祥、孙和、刘养、佛保、赵林、马英、苏缙、刘拳、周昂、吴经、丘得、颜大经、许全、马锡、张信、钱安、张洪[125]、马昂、周惠畴、王杲[126]、皮德、朱福、臧贤、刘实执送都察院鞫治;魏彬、张永闲住。弟侄、义子官爵冒滥者,并依诏书查革。”

○赐司礼监太监王岳、范亨赠官,仍各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百户世袭。

正德初年,内侍刘瑾等八党乱政,岳、亨与大学士刘健等谋诛之。语泄,瑾等矫诏杖岳、亨,遣发南京,寻令人追杀之。
至是,彬、聚、大用、永败, 上念岳、亨以忠死,故有是命。

○罢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张举。

举,太监张忠弟也。

○己酉,六科给事中张九叙等劾奏大学士梁储结附权奸、持禄固宠;吏部尚书王琼滥鬻将官、依阿权幸[127];巡抚顺天、都御史刘达,巡抚宣大、都御史甯杲凭借奸党、贪财害民;及户部尚书杨潭,兵部尚书王宪,工部尚书李𬭼,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金、王璟,巡抚保定、都御史伍符,工部左侍郎刘永、右侍郎冯兰[128],兵部右侍郎冯清,巡抚甘肃、都御史文贵,巡抚两广、都御史萧翀,掌太常寺事、礼部尚书刘恺,礼部右侍郎张昱俱庸陋不职。十三道监察御史李献等亦上疏论劾储等,而及礼部侍郎顾清,巡抚四川、都御史马昊,抚治郧阳、都御史毛珵,巡抚榆林、都御史陈璘。

得旨:“王琼、刘达下都察院鞫治;甯杲令巡按御史执送京师;顾清、刘恺、冯兰、冯清、马昊、萧翀、张昱、陈璘并致仕;梁储方乞休,勉留辅政;杨潭、王宪、李𬭼、陈金、王璟、伍符、刘永、毛珵、文贵先已自陈解官,及论黜不复究。”
是日,王琼上疏言:“大学士杨廷和窃揽乾纲,事多专擅,擢其子慎及第第一,改其弟廷仪吏部侍郎,曾不引避,又私其乡人,每每越陟美官,庇其所私。厚原任都御史彭泽,巡按御史赵春,罚不当罪,廷和不宜久居密勿,请罢之以清政本。”
上曰:“杨廷和孤忠硕德,朕素所简知,王琼既被论劾,乃不畏公议,摭拾妄奏,非人臣礼,下所司知之。”

○刑科右给事中刘夔劾刑部右侍郎胡韶依阿诡随,衰暮不知止足;太常寺少卿张道荣、俞九畴并以道流缪典三礼,宜亟罢斥。

得旨:“韶致仕,九畴削职,道荣留用。”

○刑科给事中顾济疏乞谋始虑,终守法纳谏,以图盛治。大略言:

“立法非难,守法为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臣伏见 陛下践祚之始,凡先年宿弊刬除殆尽,言官敷陈并见采录,天下臣民莫不懽忻踊跃,思见德化之成。但新政所厘正多不便于奸豪贵幸之家,臣恐盘据既深,玩纵未已,非依怙于 宫闱戚里,必请托于左右权贵,万一持法不固,弊源少开,则社鼠城狐将丛聚而坏之。 陛下虽欲复正其末不可得已。此臣所以虑守法之终也[129]
“昔唐太宗贞观之初,每导群臣而使之言。及至晚年,谏者乃多忤旨。 陛下首辟言路,大小臣工靡不思因事纳忠,以赞成新治[130],高远者似涉于迂阔,切直者或过于犯颜,要之皆忠义所发,有利于国家者。 陛下若怒其犯颜则言必不入,视为迂阔[131]则计必不行,如此而欲忠言日闻于前,恶可得哉?此臣所以虑纳谏之终也。”
疏入, 上嘉纳之。

○革后军都督府带俸、镇平伯陆永伯爵。

永,太监陆訚侄也。

○罢镇守湖广太监李镇回京,以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孙元劾镇扈 驾襄阳、棰辱知府吴华也。

○庚戌,礼部奏五月初二日进呈 大行皇帝尊谥议文合行仪注:

前期一日,鸿胪寺官于西角门设谥议文案。
是日早, 上具缞服[132],御西角门。捧谥议官立于阶之东。文武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诣丹墀。赞行四拜礼、兴。礼部官出前,跪奏进 尊谥议文。序班二员引班首稍进前,捧谥议官以文授班首,班首受谥议文,由中门道进。将至御前,序班赞进 尊谥议文。 上起,行至谥议文案之北。班首进谥议文,置于案。赞跪,百官皆跪。 上看毕,召翰林院官至前跪。 上以谥议文授翰林院官,命撰谥册文。翰林院官受谥议文,捧从中道出。 上复坐,赞俯伏、兴,班首与百官俯伏、兴。班首复位,再行四拜,礼。毕序班彻案, 上还宫。

○命立宋丞相陆秀夫祠于镇江府,岁时致祭,从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叶忠之言也。

○初,逆濠府内典宝等官阎顺、刘良、陈宣窥知濠谋为不轨,赴京奏闻。濠知之,密贿朱宁、臧贤、欲得顺等而甘心焉。会有旨:“阎顺、刘良、陈宣发充 孝陵神宫监净军。”乃得不死。至是上疏自白其冤。刑部议覆, 上以阎顺[133]等忠义可嘉,诏司礼监查奏起用。

○云南道监察御史杨秉忠[134]言:“吏部尚书王琼先在兵部,结纳钱宁、江彬,假手于宁,逐在都御史彭泽、副都御史范镛、御史高公韶[135]、给事中石天柱、王爌,擢彬内兄杨机为宣府南路参将,彬子妇之父祝隆为万全都司都指挥。”会江西道监察御史章纶[136]亦以为言。于是诏复彭泽官,召用之,而令吏部推用镛等。杨机、祝隆下各巡按御史按问得实,俱发戍陜西永昌卫。[137]

○昏刻,流星如鸡弹大,青白色,有光,起自柳宿,西北行,至近浊没。

○辛亥,荫巡抚甘肃、都察院右都御史邓璋子中行为国子生,以璋三年考满也。

○诏改礼部左侍郎王瓒为南京礼部侍郎。

初,吏科给事中阎闳劾瓒议礼多谬,未报。至是,瓒自疏乞休,故有是命。

○南京吏科给事中孙懋等言:“顷者,宸濠既擒,逆党并就诛戮,海内称快。而首折奸崩[138]如御史周广、范辂,给事中陈鼎,今或谪在下位,或编为齐民,非所以彰曲突徒薪之赏。又编修王思,给事中张原,御史徐文华,主事李中,修撰舒芬,郎中张衍瑞、姜龙、黄巩、孙凤、陆俸,员外郎夏良胜,主事万潮、林大辂、蒋山卿,博士陈九川,寺正周叙,行人巴思明等各以直言蒙谪,宜召还擢用,以为忠良之劝。”会御史郭楠亦以为言,诏下吏部行之[139]

○赐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纶祭葬如例。

纶,浙江慈谿县人,由进士历前官,巡抚湖广地方,正德五年卒。其子耕陈乞恤典,礼部议覆,纶尝有军功,故有是命

○赐故太保、会昌侯孙铭祭葬如例。仍给斋粮五十石、麻布五十疋。

铭, 孝恭章皇后侄孙,卒于正德十五年,其子杲乞恤典,至是始得请云。

○诏为都督佥事马云、叶旺立祠辽东,岁时致祭。

云、旺,洪武初为龙虎上将军,奉命由登莱渡海至辽东,安辑军民,辽人相率归附,遂开设辽东都司及辽左等卫。比卒,辽人多尸祝之,而未有祠。
至是,义州卫舍馀许泽等疏乞立祠致祭,以崇报功之典。
礼部覆奏, 上从之。

○ 大行皇帝玄宫兴工,遣工部侍郎赵璜祭 后土司工之神。

○四川威州保县金川寺剌麻僧曾称藏卜等并新旧招抚番僧共五百一十名各具方物来贡。

旧制:金川寺三年一贡,每贡不过一百五十人。弘治以来,僧以希赏增多,朝廷止照旧额给与全赏,其馀每人裁去绢二疋。至正德间,全赏者或增至三百馀,名费不赀矣。
至是,礼部请如弘治年事例给赏,而治四川都指挥佥事廉瑛违制起送之罪。
得旨:“廉瑛姑免究以后来贡人员务照旧额[140]。”

○陞武举中式指挥使杨仁、王朴、吴𤩽、廖泾、王宁、马豸为署都指挥佥事。

○贵州普安州叛贼阿则阿王得等就擒,馀党悉平,特旨嘉奖巡按御史周廷用,总兵官昌佐处剿之功。守备署都指挥佥事杨仁及有功人员各陞赏有差。

○后军都督府带俸、平凉伯马山辞伯爵,左军都督府右都督马钊辞职,任俱准免。

山,钊,出太监马永成厮养,累以冒功传陞,本非所据也[141]

○右军都督府署都督同知李隆以疾辞免佥书,不许。

○锦衣卫都指挥郭鳌,指挥王钦、殷镗、[142]、周瓒、姚瓒,千户王锦、王铨、周保、蓝华、章琏有罪下狱。

鳌等皆以党附钱宁、江彬,擅作威福。给事中汪玄锡等、御史李镇等交章劾之,故有是命。

校勘记[编辑]

  1. “肃皇帝”:抱本“帝”下有“宪宗纯皇帝”五字;阁本有“讳,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二十二字。阁本是也。阁本讳下应补“厚熜”二字。
  2. “云见于翼轸”:抱本“翼”作“冀”,误。
  3. “进止凝重”:阁本“进”上有“献帝必辟珥,指示诸仪节甚悉。上”十三字。
  4. “南北绎驿”:抱本阁本“驿”作“骚”,是也。
  5. “癸卯,至自安陆”:阁本“卯”下有“上”字,疑是也。
  6. “宗社先民有赖”:抱本、阁本“先”作“生”,是也。
  7. “大监”:抱本阁本“大”作“太”,是也。
  8. “奉迎”:阁本“作”迎“上”。
  9. “诸臣行礼见礼:抱本“见”上“礼”字作“拜”,阁本作“朝”。
  10. “惟取朴质”:阁本作“朴质辄喜”。
  11. “辄去视”:阁本“去”下有“不”字,是也。
  12. “文武百官”:阁本脱“官”以上二十字。
  13. “彊场”:应作“疆埸”。
  14. “业再奠于缀旈”:抱本、阁本“旈”作“旒”。
  15. “声光加于率土”:抱本作“声教先加于率土”,阁本作“声闻先加于率土”。
  16. “讫声教于八弦”:阁本“弦”作“纮”,是也。
  17. “虽戎马不暇之时”:抱本、阁本“虽”下有“在”字,是也。
  18. “慈俭冠乎伦伦”:抱本阁本“伦伦”作“群伦”,是也。
  19. “岂忍言之”:阁本作“岂忍遽言”。
  20. “飞辔同京”:抱本阁本“同”作“周”,是也。
  21. “千亿万载”:阁本“亿万”作“万亿”,是也。
  22. “上设监”:抱本作“司礼监”,阁本作“司设监”,阁本是也。
  23. “孝肃太皇太后”:阁本无“皇”上“太”字,误。
  24. “鸣钟鼓”:影印本“鸣”字不清晰。
  25. “伺候”:阁本“伺”作“俟”。
  26. “午门前”:阁本“前”作“外”。会典卷四十五与馆本同。
  27. “承天门上”:抱本“上”作“外”。会典无“上”字。
  28. “上从之”:阁本“从”作“是”。
  29. “入奉宗祧”:皇明诏制载原诏“祧”作“祀”。
  30. “兢业”:皇明诏制作“竞业”。
  31. “中遭权奸”:影印本“遭”字不清晰。
  32. “兹欲兴道致治”:影印本“兹”字不清晰。
  33. “妻妾杀父”:抱本阁本诏制“父”作“夫”,是也。
  34. “非死罪”:影印本“非”字不清晰。
  35. “败伦”:影印本“伦”字不清晰。
  36. “两京”:影印本“两”字不清晰。
  37. “掌印佥书管事”:抱本、阁本、诏制“书”下有“管军”二字,是也。
  38. “革职后为民者”:抱本、阁本及诏制“后”作“役”。
  39. “被贼抢虏”:抱本、阁本“虏”作“掳”。
  40. “银两”:影印本“两”字糢糊。
  41. “随任当差”:抱本、阁本、诏制“任”作“住”,是也。
  42. “驣骧左等四卫”:抱本“左”作“右”。诏制作“左”。
  43. “回卫”:抱本“卫”作“籍”,误。
  44. “发在京缺军卫”:阁本无“缺军”二字,误。
  45. “任场买补”:抱本“任”作“往”。自“补”字起,至第十四页前十行“死”字止,阁本误接本卷第十五页前三行“一百两以上”五字下。
  46. “并各运司官”:抱本、阁本、诏制“并”作“并”。
  47. “并未派未支盐课”:抱本、阁本“并”作“并”。抱本脱“未支”二字,诏制有。
  48. “许诸人首告给赏”:抱本无“给赏”二字,误。
  49. “坝上”:馆本“上”字残缺。
  50. “本主管业”:影印本“业”字不清晰。
  51. “住居”:阁本作“居住”。诏制与馆本同。
  52. “各回原卫原籍闲住当差:抱本“原卫、原籍”作“原籍原卫”。阁本无“闲住”二字。诏制与馆本同。
  53. “奏带人多”:抱本“人多”作“多人”。诏制与馆本同。
  54. “贪刻显著”:抱本“刻”作“利”。诏制与馆本同。
  55. “诸衙职掌”:抱本、阁本“衙”下有“门”字,是也。
  56. “以后”:影印本“后”字糢糊。
  57. “指实奏告”:影印本“实”字糢糊。
  58. “钱粮”:阁本“粮”作“银”。诏制与馆本同。
  59. “除金银并器皿”:抱本无“并”字。诏制有。
  60. “各监局”:影印本“监”字不清晰。
  61. “许逵”:抱本“逵”作“达”,误。
  62. “该反叛”:抱本“该”作“谋”,误。
  63. “文职者”:影印本“职”字残缺。
  64. “进解马快船只”:阁本及诏制“解”作“鲜”,是也。
  65. “正德元年”:抱本“元”作“九”。诏制作“元”。
  66. “急于擈灭”:“擈”应作“扑”。
  67. “发边卫永远充军”:自“发”字起,至第十五页前三行“百两以上”四字止,阁本误接本卷第九页前十一行“买”字下。
  68. “有干”:旧校改“干”作“于”。
  69. “各依律议拟”:抱本“议拟”作“拟议”,误。诏制与馆本同。
  70. “二十二日”:“阁本二日”作“三日”。诏制与馆本同。
  71. “例该枷号”:阁本脱“该”以上十九字。
  72. “一百两以上”:抱本脱“上”以上九字。
  73. “至于额设吏役”:抱本“额”作“该”。诏制与馆本同。
  74. “查照访察”:抱本“照”作“点”。诏制与馆本同。
  75. “借贷别项官钱辏用”:阁本“辏”作“凑”。诏制与馆本同。
  76. “并各库”:影印本“并”字不清晰。
  77. “神武营”:阁本“营”作“宫”,误。
  78. “二年”:抱本“二”作“三”。诏制作“二”。
  79. “出利揭债”:阁本“债”作“借”。诏制作“债”。
  80. “听于内官监”:抱本脱“于”以上二十三字。
  81. “公正官”:阁本脱“官”以上十九字。
  82. “查记明白数内”:阁本脱“数内”二字。
  83. “奏讨葬祭”:抱本“葬祭”作“祭葬”。诏制与馆本同。
  84. “王镐”:诏制“镐”作“缟”。
  85. “郑㬢”:抱本、阁本“㬢”作“曦”。诏制亦作“曦”。
  86. “赵谨”:抱本“谨”作“瑾”。诏制与馆本同。
  87. “姚俊”:阁本“俊”作“震”。诏制与馆本同。
  88. “发两广烟瘴卫分,永远”:抱本无“烟瘴”二字。诏制与馆本同。
  89. “充军”:阁本脱“军”以上五十一字。
  90. “兴革”:影印本“兴”字不清晰。
  91. “鸣呼”:抱本阁本“鸣”作“呜”,是也。
  92. “永赐太平之福”:抱本、阁本“赐”作“锡”。诏制亦作“锡”。
  93. “已毕”:影印本“已”字糢糊。
  94. “上从之”:阁本“从作“是”。
  95. “齐之鸾”:阁本“齐”作“徐”。
  96. “媟亵日陈”:阁本“媟”作“媒”。
  97. “彰我皇上中兴无前之烈”:抱本“彰我”作“光”。
  98. “改正以行”:抱本删“以”字。
  99. “悉如之”:阁本之下有“○夜二更流星如盏大,青白色,起天市垣内,西南行,至房宿,尾迹炸散,后有二小星随之”三十三字。
  100. “御史”:阁本“御”上有“福建道监察”五字。
  101. “左都督朱晖、朱洪、朱安”:阁本作“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朱晖,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朱洪,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朱安”。
  102. “滥封拜、握兵权”:阁本改“拜”作“并”,误。
  103. “笺曰”:阁本“曰”下有“钦承 圣母慈寿皇太后:诰谕, 皇兄武宗皇帝遗诏嗣位,敬维 母妃殿下,远在藩邸,特奉笺迎请者。伏以”三十九字。
  104. “录其赣剿贼功也”:抱本、阁本“其”下有“南”字,是也。
  105. “杨锐:抱本脱“锐”以下二十七字。
  106. “宸濠就擒已两月矣”:阁本作“时去宸濠就擒之日已将两月”。
  107. “宗室”:阁本作“郡王将军”。
  108. “事属攘冒”:抱本“冒”作“夺”。
  109. “诏夺达职”:阁本“诏”作“上命”。
  110. “黜远憸壬”:馆本“壬”字残缺。
  111. “前车之辍”:阁本“辍”作“辙”,是也。
  112. “朕将勉行之”:阁本“之”作“焉”。
  113. “辨之不可不早也”:阁本“也”下有“愿圣下裁择”五字。
  114. “训兵练兵”:抱本、阁本“练兵”作“练将”,是也。
  115. “御史王燝”:抱本脱“史”以上二十三字。
  116. “诏特准致仕”:阁本“诏”作“温旨慰谕”。
  117. “章奏”:阁本作“奏章”。
  118. “匿不以闻”:阁本“匿”上有“或”字。
  119. “总揽权纲”:抱本“权”作“国”,误。
  120. “全其弟世袭之官”:抱本“世”作“已”。
  121. “吴严亦言”:阁本“严”作“岩”,“言”下有“魏彬不宜仍令供职,其弟英不宜止削伯爵,及言”十九字。
  122. “亟赐处治”:阁本“治”下有“实社稷苍生之福于是”九字。
  123. “诏锦衣卫”:阁本“诏”作“命”。
  124. “及御史萧淮:阁本“及”下有“云南道监察”五字。
  125. “张洪”:抱本“洪”作“法”。
  126. “王杲”:抱本“杲”作“果”。卷四第十五页后十行各本作“杲”。
  127. “依阿权幸”:抱本“幸”作“奸”。
  128. “工部左侍郎刘永、右侍郎冯兰:抱本作“工部右侍郎刘永冯兰”。
  129. “此臣所以虑守法之忠也”:抱本、阁本“忠”作“终”,是也。
  130. “以赞成新治”:抱本“治”作“政”。
  131. “视为迂阔”:抱本“视”作“目”。
  132. “缞服”:抱本“缞”作“衰”。
  133. “阎顺”:抱本删“阎”字。
  134. “御史杨秉忠”:阁本“御”上有“云南道监察”五字。
  135. “高公韶”:抱本“韶”作“诒”,误。
  136. “御史章纶”:阁本“御”上有“江西道监察”五字。
  137. “永昌卫”:阁本“卫”下有“○昏刻,流星如鸡弹大,青白色,有光,起自柳宿,西北行,至近浊没”廿四字。
  138. “而首折奸萌”:影印本“萌”字不清晰。
  139. “诏下吏部行之”:阁本“之”下有“○赐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纶祭葬如例。纶浙江慈谿县人,由进士历前官,巡抚湖广地方,正德五年卒。其子耕陈乞恤典,礼部议覆,纶尝有军功,故有是命”六十字。
  140. “务照旧额”:阁本“额”下有“○陞武举中式指挥使杨仁、王朴、吴𤩽、廖泾、王宁、马豸为署都指挥佥事○贵州普安州叛贼阿则阿王得等就擒,馀党悉平,特旨嘉奖巡按御史周廷用,总兵官昌佐处剿之功。守备署都指挥佥事杨仁及有功人员各陞赏有差”八十六字。
  141. “本非所据也”:阁本“也”下有“○右军都督府署都督同知李隆以疾辞免佥书,不许”二十字。
  142. “𣪞镗”:阁本“𣪞”作“殷”。
 修纂官 ↑返回顶部 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