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67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六十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六十七卷目录
僧部列传四十三
唐十九
藏用 真乘
道标 昙清
圆照 自在〈附一钵和尚 南印〉
无业 如会
天然 太毓
昙藏〈附灵彖 超岸〉无等
明觉 圆修
普愿 昙晟
甄公 藏廙
大安 庆诸〈附洪𬤇〉
道膺 有缘
义存 惟悫〈附慧震 弘沇〉
怀感 法海
慧苑 智威〈附慧威〉
神异典第一百六十七卷
僧部列传四十三
[编辑]唐十九
[编辑]藏用
[编辑]按《宋高僧传》,“藏用,不详何许人也。从其拔俗,依栖嵩 山空公为师。及乎年当应法,即于汾川炬律师所受 上品形俱法。登诣洛中,业公讲肆,研核律文,循其奥 妙,无所不臻。洎闻有禅观之学,遂登庐陟霍,涉汉泛 湘,望双峰之丛林,又归开法京辇。”道既精粹,训且均 敷,蔼然为物楷模,向风宗重。当建中中,已全三十许 腊,寻应诏充临坛首席,相继度弟子越多。及居东城 化塔,乃代宗之邸第也。推用主其纲任,苾刍至息慈, 皆遵畏爱焉。席熊延客,挥麈开谈,指衡山石也,有以 识前身;传曹谿钵也,有以知后际。是以门多长者之 辙,室满度人之筹。益物良深,坐镇雅俗。贞元中,左司 正郎王𫓶、南台崔公继和之。如是数公将议标题,兵 部正郎程浩作都序,职方正郎知制诰吴通微书之 四年戊辰岁也。用公“长于律学,急护任持,为上都之 表则”也。
真乘
[编辑]按《宋高僧传》:“真乘,姓沈氏,德清人也。厥父元望,举孝 廉,调兖州司马。母氏妊乘,有神光异气之祥,识者言 沈氏必大其阀阅。暨诞生也,瓌伟,长与宗族诸子杂 处,若群草中之琪树焉。总丱之后,司马以文学喻之, 令修官业,且愀然如有不得已之色,居处玩戏,则以 佛像班布。父观其宿习,果请出家。属颜鲁公许试经” 得度时已暗诵五百纸,比令口讽,一无差跌,大见褒 异。落发配住八圣道寺。得戒后,于通元寺常进师所 综习毗尼,进公见其俊迈也,诫同门曰:“乘虽少龄,不 可以伯仲齿之。”后西上京师云华寺,学《法华》《天台疏》 义,大著声望。又章信寺众僧辟其讲发,醉千日者,一 听而自醒;迷终身者,暂闻而永悟。经宗,律柄兼讲,无 亏藉甚缁行,烜赫京邑。贞元十一年,功德使梁大夫, 以德宗亟幸安国寺,奏乘移隶,以备应对,充供奉大 德数焉。时本师无滞亦以道业实蒙恩渥,奏举乘为 国祈福。无滞忽梦乘捧一白莲华南去。无何,乘果疾, 乞归田闾,敕允。既还乡里,本郡守李公锜、田公敦、浙 东率薛公戒,或踵门而劝登法座,或驰简而延莅戒 坛。乘迫以法缘,悉所勉强。以是八为律学座主,四为 临坛正员。凡训授度人,或巾屦结缘,一无所受。游五 台山,礼文殊圣容,所见瑞相,不可胜言。后在护国寺 礼佛名经一百周。忏法之馀,撰《法华经解疏记》十卷。 以元和十五年冬十月示疾而终于本寺。乘精于律 法,长于演说。以长庆二年十月十三日焚身于韶村 西隅,遵遗命也。万年县尉王甄为碑述德焉。
道标
[编辑]按《宋高僧传》:“道标,富阳人也。俗姓秦氏。其远祖与嬴 同姓,世为汧陇大族。及晋东渡,衣冠随之,后为杭人 也。其高曾至王父,皆沿以儒素,不甘为吏,故州里尊 奉之。标生则孤明,长而深趣,老而坚固,盖良善之因, 有自来矣。年七岁时,神清气茂,不杂凡童,倏有大沙 门手摩其顶曰:‘此孺子目秀如青莲,得非我释氏之 威凤乎?苟能舍家,必有善称。不然,乘云霓,薄天汉,吾 不可得而知也’。”父允其请,遂为灵隐山白云峰海和 尚弟子。妙高之上,唯日月是丽;娑竭之宫,固云雷斯 蓄。至德二年,诏白衣通佛经七百纸者,命为比丘,标 首中其选。即日得度,蒙配天竺寺焉。永泰初,受具品 于灵光寺。𫖮律师登,以护戒严谨,为时所推,毗奈多 罗之言,罔不该贯。凡度人戒计六坛,为众纠绳。经一 十二载,置田亩,岁收万斛,置无尽财,与众共之。贞元 中,以寺务克丰,我宜宴息,乃择高爽,得西岭之下,葺 茅为堂,不干人事,用养浩气焉。标经营之外,尢练诗 章,辞体古健,比之潘刘。当时吴兴有昼,会稽有灵澈相与酬唱,递作笙簧。故人谚云:“霅之昼,能清秀。越之 澈,洞冰雪。杭之标,摩云霄。每飞章寓韵,竹夕花时。彼 三上人当四面之敌,所以词林乐府,常采其声诗。”由 是右庶子姑臧李公益书云:“重名之下,果有斯文。西 还京师,有以夸耀。”又《景陵子陆羽》云:“夫日月云霞为 天标,山川草木为地标。推能归美为德标,居闲趣寂 为道”标,名实两全,品藻斯当。尔后声价轶于公卿间, 故与之深者,有相国李公吉甫、大司空严公绶,右仆 射韩公皋、礼部侍郎吕公渭,滑亳节制卢公群,襄阳 节制孟公简,同州刺史李公敷,凤翔尹孙公璹,浙东 廉使贾公全,中书舍人白公居易,隋州刺史刘公长 卿,户部侍郎丘公丹,员外郎裴枢、秘阁严“维、《小谏》朱 放越、廉问薛戎、《夕拜》卢元辅、常州释元浩、润州释南 容、金华释干辅、吴门释光严、上都释智崇等,并心交 尘外,分契林中。万境在空,驱之为射御;五峰满眼,立 之为疆场。文雄而再鼓不衰,神王而一战自胜”者也。 以长庆三年示有微疾,六月七日归灭于所居兰若。 至冬十月三日葬于旧山,春秋八十有四,法腊五十 八。弟子如玢、如𧦬,行俭省言常俭,智猷日超等,皆得 师之法,仿仰不遑,空围绕于栴檀,恨满盈于石室。至 今杭民谓之“西岭和尚”矣。开成五年中,郑素卿录德 行,刊碑颂,立于天竺山之东墟焉。
昙清
[编辑]按《宋高僧传》,昙清,未详何许人也。幼持边幅,罔或迷 方,以谨昏呶,究穷佛旨。乃负笈来吴,北院道恒宗师 法会与省躬,犹滕、薛之前后也。旋留南岳,化徒适会。 元和中阆州龙兴寺结界,时义嵩讲素新疏,杰出辈 流,因云:“《僧祇律》云:‘齐七树相去尔,所作羯磨者,名善 作羯磨。准此四面,皆取六十三步等,如是自然界,约’” 令作法,界上僧须尽集,时清遂广征难。如是往返经 州涉省下两街新旧章南山三宗共定夺,嵩公亏理。 时故相令狐楚犹为礼部员外郎,判转牒,据两街传 律断昙清义,为正天下声唱,勇执纪纲,清能干城矣。 后著记,号显宗焉。
圆照
[编辑]按《宋高僧传》:“圆照,姓张氏,京兆蓝田人也。年方十岁, 笃愿依西明寺景云律师。云亦一方匠手,四部归心。 照当应法,乃受近圆,谨愿执持,如怀宝器。尽究经论, 访问师承。《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 或深入堂奥,或略从染指。仍旁求于儒墨,兼擅美于 风骚。律藏珍珠,专探日用。后则霜坛秉法,雁序度人。” 洎乎开元年中,敕选名德僧参其译务,照始预焉。至 代宗大历十三年,承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齐 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盖以二宗俱盛,两壮 必争,被擒翻利于渔人,互击定伤于师足。既频言竞, 多达帝聪,有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者。时照等 序奏云:“按《四分律》部主梵云昙无德”,秦言法藏。自姚 秦弘始五年壬寅岁,罽宾三藏佛陀耶舍,秦言觉明, 讽出梵文,沙门竺佛念听而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 一年岁次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长安 中寺重雠校迨,十四年辛亥译毕,沙门慧辩等笔受, 成六十二卷。后有魏朝道覆律师,于法聪讲下,纂成 疏六卷。北齐慧光律师造疏二本;次道云律师修疏 九卷,次道晖撰疏七卷,隋朝法愿裁疏十卷。自唐平 一天下也,四方昌阜,三宝增明,有智首律师,述疏二 十一卷,次慧满律师造疏二十卷。事各一时,流通绝 矣。当武德元年戊寅岁,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 疏,至九年丙戌岁成十卷。宗依《成实论》,今称“旧疏”是 也。洎高宗天皇大帝咸亨元年,岁在庚午,有西太原 寺怀素律师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宗依根本一切 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称《新章疏》是也。至我皇帝, 受佛付嘱,钦尚释门,信重大乘,遵承密教。见两疏传 授,各擅颛门,学者如林,执见殊异,数兴诤论。圣慈愍 念,务息其源,使水乳无乖,一味和合。时遣内给事李 宪诚宣敕勾当京城诸寺观。功德使、镇军大将军刘 崇训宣敕云:“《四分律》旧疏新疏,宜令临坛大德如净 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两街。临坛大德一 十四人,俱集安国寺,遣中官赵凤诠敕尚食局,索一 千二百六十人斋食,并果实解斋粥,一事已上应副, 即于安国寺供僧慧彻、如净等十四人,并一供送,充 九十日斋食,用茶二十五丳,藤纸、笔、墨,充大德、如净 等佥定律疏用,兼问诸大德,各得好在否?”又敕“安国 寺三纲,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违者录名 奏来”云。其时天长寺昙邃、净住寺崇叡、西明寺道邃、 兴泚,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崇福寺超证、荐福寺 如净、青龙寺惟干、章信寺希照、保寿寺慧彻、圆照共 奉表谢。其日品官杨崇一宣敕,荐福、温国两寺三纲 与净土院检校僧等,“严饬道场,命僧行道,用五十四 人,起今月一日转经礼佛,六时行道,至来年二月一 日散。其设斋食料,一事已上,令所司祗供,宜各精诚 问师等好在”及《解道场中官李宪诚》宣敕语温“国寺转念道场《四分律》、临坛大德等,释门三学以心印相 传,无上菩提以戒法为根本。道场毕日,即宜赴大安 国寺,楷定律疏,十道流行。”至二月八日,敕检校道场 大德昙邃《飞锡》等道场,定取十日散设斋外,各赐绢 帛。其十四人律师,并令赴安国寺修疏,程才品用,各 得其宜。众推如净慧彻同笔削润色,圆照笔受,正字 宝意,纂文佥定,超侪笔受。其崇叡已下九人,证义共 议篇题云“《敕佥定四分律疏》卷第一”,京城临坛大德 某等奉诏定,以此为题也。照为首唱,诸公和之。其间 厥义非长,若农夫之去草;其义合理,犹海客之采珠。 可谓名解毗尼,不看他面。俄属德宗即位,改元建中。 其年五月,疏草毕。六月望,敕圆照依国子学《大历》新 定字样,抄写进本。至十二月十二日,送祠部,进新佥 定疏十卷,仍乞新旧两疏,许以并行,从学者所好。敕 宜依照,务其搜集,专彼研寻。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 师传》十卷,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肃宗、代 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隋传 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座乘如集》三 卷,《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般若三藏续古今翻 译图纪》三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三 教法王存没年代本记》三卷。《上卷明佛中道下儒也。 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利言集》二卷,《再修释迦 佛法王本记》一卷,《佛现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觉记》 一卷,《判方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 记》一卷,《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庄严寺佛 牙宝塔记》三卷,《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 大德碑记集》十五卷,《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 记》二卷,《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贞元 续开元释教录》三卷,照自序云:“伏以开元十八年岁 在庚午,沙门智昇修撰《释教录》,洎乎甲戌,经六十五 年。中间三藏翻经藏内并无收管,恐年代浸远,人疑 伪经。又先圣大历七年许编入制,文犹在时帝敕宜 依。至今江表多集此集中经而施用焉。”照于律道,颇 有功多,肃代二朝,尢为杰立。累朝应奉赐紫,充临坛 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检校鸿胪少卿,食封一百户, 后终于别院,春秋八十二,法腊五十八云。
自在〈附一钵和尚 南印〉
[编辑]按《宋高僧传》:“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 坐则跏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 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 踪流辈,道誉孔昭。行止优游,多隐山谷,四方禅侣,丛 萃其门。元和中,居洛下香山,与天然禅师为莫逆之 交。所游必好古,思得前贤遗迹,以快逸观龙门山,得” 后魏三藏翻经处;王屋山得稠禅师解虎斗处。此山 饮甘泉,改为甘泉寺。嵩山得梵法师马跑泉,居无恋 著。所著《三伤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一钵 和尚者,歌词叶理,激劝忧思之深,然文体涉里巷,岂 如《三伤》之典雅乎?在遣弟子去江南,选山水之最者, 吾愿往。中终老。到江州都昌县,有好“林泉。”回报在行。 至叶县,道俗所留,往隋州开元寺示灭,年八十一,则 长庆元年也。次成都府元和圣寿寺释南印,姓张氏, 明悟之性,受益无厌。得《曹溪》深旨,无以为证。见净众 寺会师,所谓“落机之锦,濯以增妍;衔烛之龙,行而破 暗。”印自江陵入蜀,于蜀江之南壖,薙草结茆,众皆归 仰,渐成佛宇,贞元初年也。高司空崇文平刘辟之后, 改此寺为“元和圣寿”,初名宝应也。印化缘将毕,于长 庆初示疾入灭,营塔葬于寺中。会昌中毁塔。大中复 于江北宝应旧基上创此寺,还名圣寿。印弟子传嗣 有义俛,复兴禅法焉。
无业
[编辑]按《宋高僧传》:“无业姓杜氏,商州上洛人也。其母李氏 忽闻空中言曰:‘寄居得否’?已而方娠。诞生之夕,异光 满室。及至成童,不为戏弄,行必直视,坐即跏趺。商于 缁徒见皆惊叹:此无上法器,速令出家。绍隆三宝,年 至九岁,启白父母,依止本郡开元寺志本禅师。乃授 与《金刚》《法华》《维摩》《思益》《华严》等经,五行俱下,一诵无” 遗。年十二,得从剃落。凡参讲肆,聊闻即解。同学有所 未晓,随为剖析,皆造元关。至年二十,受具足戒于襄 州幽律师。其四分律疏,一夏肄习,便能敷演,兼为僧 众讲《涅槃经》。法筵长开,冬夏无倦,可谓生肇不泯,琳 远复兴。后闻洪州大寂,禅门之上首,特往瞻礼。业身 逾六尺,屹若山立,顾必凝睇,声侔洪钟。大寂一见异 之,笑而言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业于是礼跪而言 曰:“至如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尝闻禅门即心是佛,实 未能了。”大寂曰:“只未了底心,即是别物。更无不了时, 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道不离众 生,岂别更有佛?亦犹手作拳拳全手也。”业言下豁然 开悟,涕泪悲泣,向大寂曰:“本谓佛道长远,勤苦旷劫, 方始得成。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一切万法 从心所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大寂曰:“如是,如是!一 切法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本自空寂。《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又云:‘毕尽空寂舍’。又云:‘诸法空为 座’。此即诸佛如来住此无所住处。若如是知,即住空 寂舍”,坐空法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言下便了,更无 渐次,所谓不动足而登涅槃山者也。业既传心印,寻 诣曹溪礼祖塔,回游庐岳、天台及诸名山,遍寻圣迹。 自洛抵雍,憩西明寺。僧众咸欲举请充两街大德,业 默然叹曰:“亲近国王大臣,非予志也。”于是至上党节 度使。相国李抱真与马燧累有战功,又激发王武俊 同破朱滔,功多势盛。然好闻贤善,虽千里外必持币 致之。深重业名行,旦夕瞻礼,麾幢往来,常有倦色。谓 门人曰:“吾本避上国,浩穰名利,今此又烦接君侯,岂 娱心哉。”言讫,逍遥绵上抱腹山,又往清凉山,于金阁 寺读《大藏经》,星八周天,斯愿方毕。复振锡南下,至于 西河。初止众香佛刹,州牧董叔缠请住开元精舍。业 谓弟子曰:“吾自至此,不复有游方之意,岂吾缘在此 邪?”于是撞钟告众,作师子吼,雨大法雨,垂二十年,并 汾之人,悉皆向化。宪宗皇帝御宇十有四年,素向德 音,乃下诏请入内,辞疾不行。明年再降纶旨,称疾如 故。穆宗皇帝即位之年,圣情虔虔,思一瞻礼,乃命两 街僧录灵准公远赍敕旨迎请。准至,作礼白之曰:“知 师绝尘物表,糠秕世务,法委国王,请师熟虑。此回恩 旨,不比常时,愿师必顺天心,不可更辞以疾。相时而 动,无累后人。”业笑曰:“贫道何德,累烦圣主?行即行矣, 道途有殊。”于是剃发澡浴,至中夜,告弟子慧愔等曰: “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 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 境惑,流转不穷。汝等常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 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 故《经》云:‘唯有一事实,馀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 物当。情是诸佛同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讫,跏趺 而坐,奄然归寂。呜呼,可谓于生“死得自在也。”俗龄六 十二,僧腊四十二。道俗号慕,如丧考妣。乃备香华幢 幡,迁全身就于城西练若,积香薪而行茶毘。乃有卿 云自天,五色凝空,异香西来,郁馥氛氲。阖境士庶咸 皆闻睹。及薪尽火灭,获舍利璀璨若珠玉。弟子慧愔、 行勤虔纵、义幽、元度、恒泰等泣血收之,殓以金棺。乃 命郢匠琢石为塔,以长庆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安 葬于练若之庭。业迁化之岁,州牧杨潜得僧录,准公 具述其事为碑颂,敕谥大达国师,塔号“澄源”焉。
如会
[编辑]按《宋高僧传》:“如会,韶州始兴人也。大历八年,止国一 禅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决求心要,僧 堂之内,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犹言凿佛床也。 后徇请居长沙东寺焉。自大寂去世,其法门鼎盛,时 无可敌,谚谓东寺为禅窟”,断可知矣。时相国崔公群 慕会之风,来谒于门,答对浏亮,辞咸造理,自尔为师 友之契。初,群与皇甫镈议上宪宗尊号,因被镈构,出 为湖南观察,闲豫归心于会也。至穆宗长庆癸卯岁 终于寺,春秋八十。时井泉预枯,异香馝馥。迁塔于城 南,廉使李翱尽毁近城坟塔,唯留会所瘗浮图,以笔 题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刘膳部轲著碑焉。敕谥 传明大师,塔曰永际,亦呼所居为夹“山和尚”是欤。
天然
[编辑]按《宋高僧传》:“天然,不知何许人也。少入法门而性梗 概。谒见石头禅师,默而识之。思召其自体得实者,为 立名天然也。乃躬执爨,凡三年,始遂落饰。后于岳寺 希律师受其戒法,造江西大寂会,寂以言诱之,应答 雅正,大寂甚奇之。次居天台华顶三年,又礼国一大 师。元和中,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为物外之交。后” 于慧林寺遇大寒,然乃焚木佛像以御之。人或讥之 曰:“吾茶毗舍利。曰木头何有?”然曰:“若尔者,何责我乎?” 元和三年,晨过天津桥,横卧,会留守郑公出,呵之不 去,乃徐仰曰:“无事僧。”留守异之,乃奉束素衣两袭,月 给米面,洛下翕然归信。至十五年春,言:“吾思林泉。”乃 入南阳丹霞山结庵。以长庆四年六月告门人曰:“备 沐浴,吾将欲行矣。”乃戴笠策杖入屦,垂一足未及地 而卒,春秋八十六。膳部员外郎刘轲撰碑纪德焉。敕 谥智通禅师,塔号“妙觉。”
太毓
[编辑]按《宋高僧传》,“太毓,姓范氏,金陵人也。年才一纪,志在 出家,乃礼牛头山忠禅师而师事焉。于是勇猛精进, 求其元旨。法器外朗,神襟内融。虽明了一乘,而具足 万行。往雍京安国寺,进受具戒,裒然出众。加复威仪 整肃,妙相殊特,如大海之不可测,如虚空之不可量。 巡礼道场,摄心净域。”虽智能通达,不假因师;而印可 “证明必从先觉。”遂谒洪井大寂禅师,睹相而了达法 身,刹那而顿成大道。于时天下佛法极盛,无过洪府 座下贤圣比肩得道者其数颇众。毓与大彻禅师、大 宣教禅师、大智禅师,皆昆仲也。既而南北观方,曾无 告惮,俾广闻见,涵养圣胎耳。元和十三年,止于毗陵
义兴芙蓉山,故得名于山焉。毓为缘作因,有应无著故所居感化,所至悦随,道俗相望,动盈万数。自此江南之人,悟禅理者多矣。时相国崔公群坐失守,出分 司,后为华州,由三峰出镇宣城,其地虽迩,其人则遐。 崔公深乐礼谒,致命诚请。毓以感念而现大悲为心, 莫不果欲,随缘,游方顺命。宝历元年,至于宛陵禅定 寺,所以随顺而扬教也。至明年,告归齐云山。九月合 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 八。是日也,天地如惨,草木如摧,鸟兽悲啼,云泉断咽, 缁徒士庶,孺慕无穷。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弟子至孚、契真清干等,慨吾师示灭而后学徒存。太 和二年,相国韦处厚,素尚元风,道心惇笃,以事奏闻, 天子爰降德音。褒以殊礼。追谥号塔名。越州刺史陆 亘摛《翰论》撰焉。
昙藏〈附灵彖 超岸〉
[编辑]按《宋高僧传》:“昙藏,不知何许人也。得禅诀于大寂之 门,后见石头希迁禅师,所谓再染谓之赪也。贞元二 年,嘉遁于衡岳,栖止峰之绝顶。晚年苦于脚疾,移下 西园结茅,参请者繁炽。太和元年终于岳中,享龄七 十。先是藏养一犬,尢灵,尝夜经行,息坐次,其犬衔藏 之衣归房,乃于门阃旁伏守,而吠声不绝,频奋身作” 猛噬之势。诘旦视之,东厨有大蟒蛇,身长数丈,蟠绕 小舍,为之岌嶪,呀张其口,虓阚其声,毒气漫然。侍者 白藏,亟去回避,藏曰:“死而可逃,何远之有?彼以毒来, 我以慈受。毒无自性,激发则强。慈苟无缘,冤亲一揆。 无人无我,法性俱空。”言讫,其蟒蛇按首徐行,闪然不 见。又尝一夜有群盗,其犬亦衔藏衣。藏,语盗曰:“诸君 山叟茅舍,有中意物,任拈去,终无少吝之意。”盗感其 言,散分下山矣。又荆州永泰寺释灵彖,姓萧氏,兰陵 人也。其胄裔则后梁为周所灭,支属星分,彖父居长 沙,为编户矣。生彖宛有出尘之誓,遇诸禅会,罕不登 临,止泊维青,优游自得。长庆元年,住百家岩寺。未几 徙步江陵。太守王潜“请居永泰寺。太和三载六月二 十三日终于住寺,春秋七十五。建塔于州北存焉。”又 释超岸,丹阳人也。先遇鹤林素禅师,处众拱默而已。 天宝二载,至抚州兰若,得大寂开发四方,毳侣依之。
无等
[编辑]按《宋高僧传》,“无等姓李氏,今东京尉氏人也。负志卓 荦,辞气贞正。少随父官于南康,频游梵刹,向僧瞻像, 往即忘归。既作沙门,遇道一禅师在龚公山,学侣螘 慕等求法于其间,挺然出类。元和七年,游汉上,后至 武昌,睹郡西黄鹄山奇秀,遂结茅分卫。由此巴、蜀、荆、 襄尚元理者,无远不至矣。太和元载,属相国牛公僧” 孺出镇三江,闻等道香,普熏遐迩,命驾枉问,风虎相 须,为法重人。牛公虑其兰若,不隶名籍,特为奏题曰 “大寂”也。憧憧往来,堂无虚位。至四年十月示灭,年八 十二。弟子誓通奉全身入塔焉。
明觉
[编辑]按《宋高僧传》:“明觉,俗姓猷,河内人也。祖为官岭南,后 徙居为建阳人也。觉,儒家之子,风流蕴藉,好问求知, 曾无倦懈,宿怀道性,闻道一禅师于佛迹岭行禅法, 往造焉。遂依投剃染。由此即愿观方、衡岳、天台、四明, 遍尝法味。复于径山留心请决,数夏负薪,面䵟手胝。 下山至杭州大云寺禁足院门,续移止湖畔青山顶”, 结庵而止。属范阳卢中丞向风躬谒,召归州治大云 寺住持。元和十五年,避嫌远嚣,隐天目山。是山也,特 秀基墟,跨涉四郡,有上下龙潭,深不可测,怪物往往 出于中。有白鹿,毛质诡异,土人谓为山神也。觉遁是 中,檀信为禅宇。长庆三年,春及冬至。明年二月大旱, 野火蔓延,欲烧院,僧惶懅,觉曰:“吾与此山有缘。火当 速灭。”少选雷雨骤作。其火都灭。远近惊叹。以太和五 年七月十九日示疾而亡。
圆修
[编辑]按《宋高僧传》:“圆修姓潘氏,福州闽人也。生而歧嶷,长 而俊迈,忽思拔俗,寻事名师,剔发变衣。年满于嵩阳 会善寺纳戒。既而仪表容与,日新厥德,研穷经论,俄 约观方,遇百丈山海禅师,根教相符,遂明心要。持钵 振锡而抵于杭,见秦望山峻极之势,有长松枝繁结 盖,遂栖止于松巅。时感鹊复巢于横枝,物我都忘,羽” 族驯狎,由兹不下,近四十秋。每一太守到任,则就瞻 仰,号鸟窠禅师焉。洎元和初,邦伯裴常棣酷重其道, 请下结庵者至于三四,或为参请者说法。裴公命八 属宰官,同力造伽蓝,移废额曰“招贤”以居之。太和七 年癸丑岁九月二十二日,端坐怡然归寂,享年九十 九,僧腊八十。杭之宰政良守,无不倾重。税驾树阴,请 谈元极,不觉更仆移辰矣。今塔在石甑山下,南岳僧 唯贞为《塔铭》焉。近有盗发其塔,且多怪异,止收得铭 志而已。
普愿
[编辑]按《宋高僧传》:“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人也。其宗嗣于 江西大寂。大寂师南岳观音让,让则曹谿之冢子也。 于愿为大父,其高曾可知也。则南泉之禅,有自来矣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二年,跪请于父母,乞出家, 脱然有去羁鞅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 业苦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大历” 十二年,愿春秋三十矣。诣嵩山会善寺暠律师受具, 习相部旧章,究毗尼篇聚之学。后游讲肆,上楞伽顶, 入华严海会,扶中百门观之关钥,领元机于疏论之 外,当其锋者,皆旗靡辙乱。大寂门下八百馀人,每参 听之后,寻绎师说,是非纷错。愿或自默而语,群论皆 弭曰:“夫人不言,乃言尔耳。”自后含景匿耀,似不能言 者。人以其无法说,或叩其关,亦坚拒不泄。时有密探 其机者,微露头角,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贞元 十一年,挂锡池阳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 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畬田,种食以饶足,不下南泉三 十年矣。夫洪钟不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太 和年初,宣使陆公亘、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外, 为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同迎请下山,北面申 礼。不经再岁,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数百人。太和 甲寅岁十月二十一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三日,有白 虹贯于禅室后峰。占者云:“得非南泉谢世乎?”是日西 峰巨石崩,声数十里,当昼有乳虎绕禅林而号,众咸 异之。二十五日,东方明告门人曰:“星翳灯幻亦久矣, 勿谓吾有去来也。”言讫而谢。春秋八十七,僧腊五十 八。契元、文畅等凡九百人,皆布衣墨巾,泣血于山门。 赴丧会葬者相继于路,哀号之声,震于崖谷。乙卯岁, 门人奉全身于灵塔,从其教也。膳部员外郎、史馆修 撰刘轲,钦若前烈,追德颂美焉。
昙晟
[编辑]按《宋高僧传》:“昙晟,姓王,锺陵建昌人。始生有自然胎 衣,右袒犹缁服焉。遂出家于石门,受满具法。参见百 丈山海禅师,二十年为侍者,续受药山举发,全了无 疑。太和三年十月示灭。敕谥大师,号无相,塔名净胜。”
甄公
[编辑]按《宋高僧传》:“甄公,姓鲁氏,江陵人也。少而警慧,七岁 诵通《诗》雅,遂应州举,三上中第。未释褐,与沙门议论 元理,乃愿披缁,投福寿寺辩初法师以为模范。后于 洛京昭成寺讲法数座,因礼嵩山禅师,通畅心决,方 至丹阳茅山,寻挂锡于苏州楞伽山,四远参元者骈 肩叠足矣。时白乐天牧是郡,接其谈道,不觉披襟解” 带。心游无物之场。得甄之阃阈矣。遂坚请出水流寺。 不乐安止。以山水为娱情之趣耳。太和三年示疾云。 终九十岁。以其年四月十七日入塔焉。
藏廙
[编辑]按《宋高僧传》:“藏廙,俗姓程,衢州信安人也。幼岁神气 朗畅,貌质魁然。元和中,告亲求出家,志不可却,直造 长沙岳麓,投灵智律师,请事剃染。智师察其强愿不 群,乃摄度之。既披法服,寻于武陵开元寺智总律师 受具足尸罗,当长庆三年也。因听律范,旋穷篇聚,语 同业曰:‘教门繁广,然有总门总门之急,勿过舍筏’。遂” 遍参禅宗,遇马素门下高足,住龙牙山,知廙法器,异 日告之曰:“蕴界不真,佛生非我。子之正本,当何所名? 复从谁得?”廙一言领会,千辙同归。龙牙曰:“我法眼不 蒙掩矣。”既遂所求,大得安静,却回柯山,盖避会昌之 搜扬也。至大中六年,郡牧崔公寿重之,于州龙兴寺 别构禅室,延居之。数年,北至嘉禾,信士归依,请留住 至德伽蓝,又往姑苏。时崔公钧作守此郡,闻廙名久, 请居南禅院。咸通八年,浙西廉使周公宝命住招隐 寺,其年秋,却返嘉禾,信士吕京舍别墅,造今永安院。 时乾符中,群寇纷纭,禅侣分散。廙曰:“盗终不至此。”及 期,寇从别道行,果无所损。其先见如此。五年十月十 二日,满院阴云,雉鸣乌噪。安坐而化。弟子号哭却苏。 至六年三月中辰前,别众后终。享年八十二。僧腊五 十六。时澹交为廙作《真赞》。至乾宁中,僧神赞进状乞 追谥号。塔名。名士吴重裕书碑。
大安
[编辑]按《宋高僧传》,“大安姓陈氏,闽城人也。幼年入道,顿拂 尘蒙。元和十二年,敕建州浦城县乾元寺置兜率坛, 始全戒足。时天雨桂子及地生朱草,刺史元锡手疏 其瑞,上达冕旒,遂回御礼,诏改凤栖寺号灵感坛焉。 安因往洪井,路出上元,忽逢一老父曰:‘子往南昌,必 有所得’。”及咨参律学,夜闻二僧谈论,遽了三乘之旨, 乃以所习付之。同人。之临川,见石巩山慧藏禅师。藏 之提唱,必持弓弩以拟学人。安服拜未兴,唱曰:“看箭。” 安神色不挠,答对不差。石巩乃投弩曰:“几年射始中 半人也矣。”安游五台,入龙池沐浴,虽久浸涟漪,殊无 奋暴雨雹之怪,观者惊悚。后止沩山,礼大圆禅师,复 证前闻,而为量果也。时豫章廉使赠太尉崔贞孝公, 则魏公之季父,深契元机,敦安之道,飞疏召之,厥誉 愈昌。咸通十四年,诏宜号延圣大师,赐紫袈裟一副。 中和二年示疾,所止法堂,巨梁中折。三年癸卯十月 二十二日,坐化于怡山丈室,春秋九十一,腊六十七。 续诏赠圆智大师,塔号“证真。”安不尝唾地,不处温房随化而衣,天雨而浴。谘法弟子慧长入关扬安之德, 故有追谥也。博陵司空、相国,仰慕前烈,遂著文颂德。 诗人周朴笃重安,时入山致礼焉。
庆诸〈附洪𬤇〉
[编辑]按《宋高僧传》:“庆诸俗姓陈,庐陵新淦玉笥乡人也。乃 祖厥考,咸不为吏,清言放荡焉。诸始十三礼绍銮禅 翁为师,于洪井西山剃𩭄。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便 就东洛,学毗奈耶。既知听制,终谓渐宗。回抵南岳,入 大沩山,次届云岩,遇道吾,垂问知意,方为二夏之僧, 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道吾躬至石霜山,日勤执” 侍,往还问答,诸貌古气真,世无能识。时洞山新灭,俄 为远方禅侣围绕,因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时 众追寻,倏有见者,皆号哭交请出为吾曹,诸将安往? 由是晨夕被游学者扣击,可无希声以应之乎?如是 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 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 丛林也。为四方清则者,无出其右。以光启四年戊申 岁二月己亥示疾,终于山院,享龄八十二,僧腊五十 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西北隅二百许步,门弟子 等结坟,塔作螺髻形。夏四月一日,广化寺释子《处讷》 追慕往德,恐遗美声,命南岳元泰纂录言行,诸方弟 子分行其道焉。敕谥普会大师,塔曰法相。次馀杭径 山院释洪𬤇,俗姓吴,吴兴人也。年才十九,于开元寺 礼无上大师出家,落饰精加,佛事罔怠巾鉼。二十二 遣往嵩岳会善寺,受满足律仪,俾诵《大比丘戒》。匝七 日念终,遂习毗尼,寻传经讲,自谓为僧有逸群事业, 而归礼本师曰:“汝于十二时中,将何报答四恩三有?” 𬤇闻斯语,怃然失措,三日忘食。本师却招诱提耳,方 明本事。如是往还云岩,次沩山,各为切磋,蔚成匠手。 俄而会昌中,例遭黜退,众人悲泣者,惋叹者,𬤇晏如 也。曰:“大丈夫锺此厄会,岂非命也?夫何作儿女之情 乎?”时于长沙遇信士罗晏,召居家供施。盖𬤇执白衣 比丘法,初无差失。涉于二载,若门宾焉。大中初,除灭 法之律,乃复厥议,还故乡西峰院。至咸通六年,上径 山觐本师。明年,无上大师迁神,众请𬤇嗣其法位。始 唯百许僧,后盈千数。于时四众共居,肃然无过。僖宗 皇帝赐院额曰“乾符镇国。”中和三年仍赐紫袈裟。景 福二年,吴越国王尚父钱氏奏举,登赐法济大师。光 化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辞众而卒。霅溪戚长史写貌 武肃王为真赞传法弟子庐山栖贤寺寂公、临川义 直功臣院令达达,于两浙大行道化,卒谥归寂大师。 初,𬤇有先见之明武肃王,家居石鉴山,及就戍,应募 为军。𬤇一见握手,屏左右而谓之曰:“好自爱,他日贵 极,当与佛法为主。”后累立战功为杭牧,故奏署𬤇师 号。见必拜跪,檀施丰厚,异于常数。终时执丧,礼念微 时之言矣。
道膺
[编辑]按《宋高僧传》:“道膺,姓王氏,蓟门玉田人也。生而特异, 神彩朗然,处于童丱崆峒禀气,宿心拔俗,争离火宅 之门;拭目寻师,遂摄锻金之子。师授经法,诵彻复求。 年偶蹉跎,二十五,方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乃令 习声闻律仪。膺叹曰:‘大丈夫可为桎梏所拘邪’?由是 拥线衲,振锡环,诣翠微山问道三载。宴居忽睹二使” 者冠服颇异,勉膺曰:“胡弗南方参知识邪?”未几,有僧 自豫章至,盛称洞上禅师言要,膺感动神机,遂专造 焉。如是洞上垂接,复能领会。曾问曰:“我闻思大禅师 向倭国为王,虚耶?实耶?”曰:“若是思师,佛亦不作,况国 王乎?”自尔洞上印许。初住三峰,后就云居提唱。时唐 之季,锺氏据有洪井,倾委信诚。每一延请,入州则预 洁甘子堂以礼之。乃表于昭宗,赐紫袈裟一副,并师 号焉。都不留意,所化之徒,寒暑相交,不下一千馀众。 牛头香树围绕者,皆是栴檀;金翅鸟王轩翔者,不齐 尺鷃。四方馈供,千里风从。如荆南帅成汭,遣赍檀施, 动盈钜万。以天复元年辛酉秋示疾,至明年正月三 日而化焉。豫章南平王锺氏供其丧葬。时诸道禅子 各依乡土,所尚者随灵龛到处,列花树幔帐粉面之 馔,谓之“卓祭。”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欤膺出 世度人,满足三十年,遗爱可知也。
有缘
[编辑]按《宋高僧传》,有缘俗姓冯,东川梓潼人也。小学之年, 往成都福感寺,事定兰开士,即宣宗师矣。随侍出入, 多在内中。一旦宣召,帝以笔书其衫背云:“此童子与 朕有缘,由兹召体矣。”大中九年,遇白公敏中出镇益 部,开戒坛,即于净众寺具尸罗也。续于京辇听习经 律。五腊后,身披布褐,手执墨敕,海内游行,参见小马 神照,凡同时丛林禅祖,无不礼谒者。乃居除州华山。 及南游至武夷山,时廉使李诲为筑禅室。乾符三年, 至缙云龙泉大赛山立院,因奏祠部给额,号“龙安”,敕 度七僧。住十八载,安而能迁,止连云院。太守卢约者, 以谌谅之诚,请入州开元寺别院,四事供施焉。天祐 丁卯岁四月八日示疾,至六月朔日终于廨署,报龄七十三,腊五十二。遗旨嘱制置扬习司空主丧务,于 寺南园茶毗,火灭,散分舍利数百粒,后收四十九粒 并遗骨一缾,瘗于石塔。晋开运三年乙巳岁,文泰律 师撰《塔碑》焉。
义存
[编辑]按《宋高僧传》,义存长庆二年壬寅,生于泉州南安县 曾氏。自王父而下,皆友僧亲佛清净,谨愿存生。而鼻 逆荤血,乳抱中,或闻钟磬,或见僧像,其容必动,以是 别垂爱于膝下。九岁请出家,怒而未允。十二从父游 蒲田玉润寺,有律师庆元,持行高洁,遽拜之曰:“我师 也。”遂留为童侍焉。十七落发,来谒芙蓉山恒照大师, 见而奇之,故止其所。至宣宗中兴释氏,其道也涅而 不缁,其身也褒然而出。北游吴楚梁宋燕秦,受具足 戒于幽州宝刹寺。讫巡名山,扣诸禅宗,突兀飘飖,云 翔鸟逝。爰及武陵一面德山止于珍重而出。其徒数 百,咸莫测之。德山曰:“斯无阶也,吾得之矣。”咸通六年, 归于芙蓉之故山。其年圆寂。大师亦自沩山拥徒至 于怡山王真君上升之地。其徒孰累累而疑,关存拒 而久之,则有行实者始以存同而议曰:“我之道巍巍 乎法门,围绕之所,不可造次,其地宜若布金之形胜 可矣。”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环控四邑,峭拔万仞,崷 崒以支圆碧,培𪣻以覛群青。怪石古松,栖蛰龟鹤。灵 湫邃壑,隐见龙雷。山之巅,先冬而雪,盛夏而寒,其树 皆别垂藤萝。茸而以为之衣,交错而不呈其形。奇 姿异景,不可殚状,虽霍童武夷无以加之。实闽越之 神秀,而古仙之未攸居,诚有待于我也。祈以偕行。去 秋七月,穿云蹑藓,陟险昇幽,将及之存,曰:“真我居也。” 其夕山之神果效灵。翼日,岩谷爽朗,烟霞飞动,云庵 既立,月构旋隆。繇是柅法轮于无为,树空门于有地。 行实乃请名其山曰“雪峰”,以其冬雪夏寒,取鹫岭猴 江之义。斯则庚寅逮于乙未,存以山而道任,山以存 而名出,天下之释子,不计华夏,趋之若召。乾符中,观 察使京兆韦公,中和中司空颍川陈公每渴醍醐,而 不克就饮,交使驰恳,存为之入府,从人愿也。其时内 官有复命于京,语其道、其侪之拔俗悟空者,请蜕浮 华而来脱屣。僖宗皇帝闻之翰林学士,访于闽人陈 延效,得其实奏,于是乃锡真觉大师之号,仍以紫袈 裟俾延效授焉。存受之如不受,衣之如不衣,居累夏 辛亥岁朔,遽然杖屦,其徒启而不答,云以随之东浮 于丹丘四明。明年属王侍中之始据闽越,乃洗丘于 法雨,致礼于禅林。馥存之道,常东望“顶手。”后二年,自 吴还闽,大加礼异。及闽王王氏誓众养民之外,雅隆 其道,凡斋僧构刹,必请问焉。为之增宇设像,铸钟以 严其山,优施以充其众,时则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 甲第。每将俨油幢,聆法论,未尝不移时仅乎一纪。勤 勤恳恳,熊罴之士,因之投迹檀那;渔猎之逸,其或弭 心鳞羽。戊辰年春三月示疾,闽王走医,医至,粒药以 授。存曰:“吾非疾也,不可罔子之工。”卒不饵之。其后札 偈以遗法子,函翰以别王庭。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 云木惨悴。其夜十有八刻时灭度,俗寿八十有七,僧 腊五十有九。以其月十五日塔而藏之。尔日奔走,闽 之僧尼士庶,巷无居人。闽王涟如出涕,且曰:“师其舍 予,一何遽乎?”遣子延禀,躬祭奠之,复斋僧焉。存之行 化,四十馀年,四方之僧,争趋法席者,不可胜筭矣。冬 夏不减一千五百徒之环足。其趋也,驰而愈离,辩而 愈惑。其庶几者,一曰师备,拥徒于元沙;次曰可休,拥 徒于越州洞岩;次曰智孚,拥徒于信州鹅湖;其四曰 惠棱,拥徒于泉州招庆;其五曰神晏,住福州之鼓山。 分灯化物,皆膺圣奖。赐紫袈裟,而元沙级宗一大师 焉。
惟悫〈附慧震 弘沇〉
[编辑]按《宋高僧传》,“惟悫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本冯翊人, 官居上党,为潞人也。九岁割爱,冠年纳戒,母氏昆弟 归于法门,故悫从其受教。澜漪内湛,葳蕤外发,嗜学 服勤,必无倦色。乃辞渭阳,寻师肄业,或经筵首席,或 论集前驱,或参问禅宗,或附丽律匠。其志渊旷,欲皆 吞纳之。”年临不惑,尚住神都,因受旧相房公融宅请, 未饭前,宅中出经函云:“相公在南海,知南铨预其翻 经,躬亲笔受《首楞严经》一部,留家供养。”今筵中正有 十僧,每人开题一卷,悫坐居第四,舒经见富楼那问 生起义,觉其文婉,其理元,发愿撰疏,疏通经义。及归 院,矢誓写文殊菩萨像,别诵名号,计一十年,厥志坚 强,遂有冥感,忽梦妙吉祥乘狻猊自“悫之口入。由兹 下笔,若大觉之被善现,谈般若焉。”起大历元年丙午 也。及将彻简,于卧寐中见由口而出,在乎华严宗中, 文殊智也,勒成三卷,自谓从浅智中衍出矣,于今盛 行。一说《楞严经》初是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在内时 得本,后因馆陶沙门慧震于度门寺传出,悫遇之,著 疏解之。后有弘沇法师者,蜀人也,作义章开释此经, 号《资中疏》。其中亦引震法师义例,似有今古之说。此 岷、蜀行之,近亦流江表焉
怀感
[编辑]按《宋高僧传》:“怀感,不知何许人也。秉持强悍,精苦从 师,义不入神,未以为得。四方同好,就雾市焉,唯不信 念佛。少时迳生安养,疑冰未泮,遂谒善导,用决犹豫。 导曰:‘子传教度人为信,后讲为渺茫无诣。感曰:‘诸佛 诚言,不信不讲’。导曰:‘若如所见,令念佛往生,岂是魔 说耶?子若信之,至心念佛,当有证验’’。”乃入道场,三七 日不睹灵瑞,感自恨罪障深,欲绝食。毕命,导不许,遂 令精虔,三年念佛。后忽感灵瑞,见金色玉毫,便证念 佛三昧。悲恨宿垢业重,妄构众𠎝,忏悔发露,乃述《决 疑论》七卷。临终,果有化佛来迎,合掌面西而往矣。
法海
[编辑]按《宋高僧传》:法海,字文允,姓张氏,丹阳人。少出家于 鹤林寺。白驹匪食其场苖,金翅俄翔其海面。曲从师 教,周览群经,大壑纳川,邓林聚羽。是以圆入一性,学 阶空王。擅当代独悟之名,剖先贤不决之义。一时外 学,六籍该通。尝谓人曰:“佛法一门,极唯心地,馀皆椎 轮也。”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肆,同昙一灵一等 推为“颜冉焉。”复与杼山昼公为“忘形”之交,林下之游, 黑白二徒多从求益焉。
慧苑
[编辑]按《宋高僧传》:“慧苑,京兆人也。少而秀异,蔚有茂才。厌 彼尘寰,投于净域。礼华严法藏为师,陶神练性。未几, 深达法义,号上首门人也。有勤无惰,内外该通,《华严》 一宗,尤成精博。苑依《宝性论》,立四种教,为有四类,不 识如来藏,如生盲人,则凡夫声闻、辟支,初心菩萨也。 一、迷真异执,教当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二乘;三、真” 一分满,教当初心菩萨四真具满,教当识如来藏者 也。诸师处判,或依或违,然其纲领教乘,一家之说。次 以新译之经,未有音释,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 经书,恢张诂训,撰成二卷。俾初学之流,不远求师,览 无滞句,旋晓字源。然禀从贤首之门,不负庭训之美 也。
智威〈附慧威〉
[编辑]按《宋高僧传》:“智威,姓蒋氏,缙云人也。颖脱尘蒙,心游 物表。少事师于轩辕氏炼丹山,闻天台宗教盛,遂负 笈往沃州石城寺,亲灌顶禅师,求请心要。既而得一 融道,体二居宗,定慧方均,寂照相半。虽云自了,急在 利他。天与多能,富有辞藻,著《桃岩寺碑》,与《头陀寺碑》 气度相表,后以法眼付授慧威焉。时传威是徐陵后” 身,其利智雄才,断可知矣。慧威,姓留氏,东阳人也。总 角之年,露其旧习,抉开爱网,径入空门,不滞一方,仍 参三益。闻缙云大威禅师盛行禅法,担簦造焉。刻志 忘劳,睹威墙奥,一日千里,罔不推称,至有成业,时谓 “小威。”然其乐静居山,罕交人事,指教门人,不少杰出 者,左溪元朗矣。威常修止观,匪弃光“阴。说与行而并 驰,语将默而齐贯。落落然,汪汪然,人无得名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