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242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四十二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二百四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二百四十二卷目录

 神仙部列传十九

  唐二

  张惠感      吴自宣

  益州老父     花姑

  凿井工人     蔺冲虚

  何仙姑      许宣平

  杨昭庆      万华真人

  司马承祯     薛季昌

  李含光      张果

  管革       唐若山附李绅

  刘简       成无为

  张氲       邢和璞

  张三       陈高功

  王旻       申元之

  申泰芝      崔李二中使

  徐女

神异典第二百四十二卷

神仙部列传十九[编辑]

唐二[编辑]

张惠感[编辑]

按《瑞州府志》:“张惠感,字智元,高安崇元观道士。武后 召为国师,斋于明堂,感庆云神龙黄鹤之应。又奉诏 往亳州太清宫祀九井,时冰雪凝冱,忽有声如雷,水 涌溢,二龙出戏。后异之,赐帛归浮云山炼丹。天宝中, 丹成冲举。”

吴自宣[编辑]

按《乐安县志》,吴自宣唐垂拱时未创县云,盖乡属庐 陵,太平乡吴由婺州来冈山结庵修炼,有白龟负 泉、山神供果之异。延载元年二月飞升,紫云覆其山 累日,有司以闻,遂改太平乡为云盖乡。冈山为“吴 仙观。”宋复改为仙游观。

益州老父[编辑]

按《潇湘录》:唐则天末年,益州有一老父,携一药壶,于 城中卖药,得钱即转济贫乏,自常不食时,即饮净水, 如此经岁馀,百姓赖之,有疾得药者无不愈。时或自 游江岸,凝眸永日,又或登高引领,不语竟日。每遇有 识者,必告之曰:“夫人一身,便如一国也。人之心,即帝 王也,傍列脏腑,即内辅也,外张九窍,即外臣也。故心” 有病,则内外不可救之,又何异君乱于上,臣下不可 正之哉。但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不使乱求, 不使狂思,不使嗜欲,不使迷惑,则心先无病。心先无 病,则内辅之脏腑,虽有病不难疗也,外之九窍,亦无 由受病矣。况药亦有君臣,有佐有使,苟或攻其病,君 先臣次,然后用佐,用使自然合其宜。“如以佐之药用 之以使,使之药用之以佐,小不当其用,必自乱也”,又 何能攻人之病哉?此又象国家治人也。老夫用药,常 以此为念,每遇人一身,君不君,臣不臣,使九窍之邪 悉纳其病,以至于良医自逃名药不效,犹不知治身 之病后时矣。悲夫!士君子记之。忽一日独诣锦川,解 衣净浴,探壶中惟选一丸药,自吞之,谓众人曰:“老夫 罪已满矣,今却归岛上。”俄化一白鹤飞去,衣与药壶 并没于水,永寻不见。

花姑[编辑]

按《墉城集仙录》:“花姑者,女道士黄灵微也。年八十而 有少容,貌如婴孺,道行高洁,世人号为花姑。”蹀履徐 行,奔马不及,不知何许人也。自唐初来往江浙湖岭 间,名山灵洞,无所不造。经涉之处,或宿于林野,即有 神灵卫之。人或有不正之念,欲凌侮者,立致颠沛。远 近畏而敬之,奉事之如神明矣。闻南岳魏夫人,平昔 “渡江修道,有坛靖在临川郡,临汝水西石井山有仙 坛,遂访求之。”岁月且久,榛芜沦翳,时人莫得知之。以 则天长寿二年壬辰冬十月,诣洪都西山,谒道士胡 超而问焉。超字拔俗,能通神明,即为指南郭六里许, 有乌龟原,古有石龟,每犯田禾,被人击其首折,则其 处也。姑访之,见龟之左右坛迹宛然,立处当坛中矣。 于其下得尊像,油瓮锥刀灯盏之类,因葺而兴之。复 梦夫人指九曲池于坛南,访而获之,砖砌尚在。景云 中,睿宗皇帝使道士叶善信将绣像幡花来修法事, 仍于坛西建洞灵观,度女道士七人住持。洎明皇醮 祭祈祷不绝,每有风雨,或闻箫管之声。凡是礼谒,必 须严洁,不尔有地虎惊吼之异。时有云物如乌群飞, 垂带直下坛上。倏忽西出,如向井山,前后非一而已。 花姑肸蚃灵通,密有所告曰:“井山古迹,汝须崇修。”俄 闻异香从西来。姑累得嘉兆,躬申葺理,行宿洞口,闻 钟磬之音,虽荒梗多时,若有人接导。寓宿林莽,怡然 甚安。达明入山,果遇坛殿馀址,遂立屋宇,闻步虚仙 梵之响。环坛数里,有樵采不精洁者,必有怪异之惊。 有野象中箭,来投花姑,姑为拔之。其后每斋前,则衔 莲藕以献姑。开元九年辛酉岁,姑欲升化,谓其弟子曰:“吾仙程所促,不可久住。吾身化之后,勿钉吾棺,只 以绛纱羃覆棺上而已。”明日无疾而终。肌肤香洁,形 气温暖,异香满于庭堂之内。弟子依所命“不钉棺,以 绛纱覆之而已。忽闻雷震击纱上有孔,大如鸡子,棺 中唯有被覆木简,屋上穿处可通人。座中奠瓜数日, 生蔓结实如桃者二焉。每至忌辰,即风云郁勃,直入 室内。明皇闻而骇之,使覆其事。”明日,使道士蔡伟编 入《后仙传》。开元二十八年庚辰三月乙酉,敕道士赍 龙璧来醮,忽有白鹿自坛东出,至姑冢间而灭,即花 姑葬空棺木简之处。又有五色仙蛾集于坛上。刺史 张景佚以为圣德所感,立碑颂述。天宝八载己丑,以 魏夫人上升之所,度女道士二人,常修香火。大历三 年戊申,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为抚州刺史,旧迹荒毁, 阙人住持。召仙台观道士谭仙岩、道士黄道进二人 住洞灵观。又以“高行女道士黎琼仙居仙坛院”,颜公 述《仙坛碑》而自书之,以纪其事迹焉。

凿井工人[编辑]

按《博异志》:“唐神龙元年,房州竹山县百姓阴隐客,家 富庄后,穿井二年,已浚一千馀尺而无水。隐客穿凿 之志不辍。二年外一月馀,工人忽闻地中鸡犬鸟雀 声,更凿数尺,傍通一石穴,工人乃入穴探之,初数十 步无所见,但扪壁傍行,俄转有如日月之光,遂下其 穴,下连一山峰,工人乃下山,正立而视,则别一天地” 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岩万壑,莫非灵景,石尽 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有大树,身如竹, 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蛱蝶,翅大如扇, 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鹤,翱翔树杪。每岩中有清泉 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工人渐下至宫阙所, 欲入询问,行至阙前,见牌上署曰“天桂仙宫”,以银字 书之。门两阁内各有一人惊出,各长五尺馀,童颜如 玉,衣服轻细,如白雾绿烟,绛唇皓齿,须发如青丝,首 冠金冠而跣足,顾谓工人曰:“汝胡为至此?”工人具陈 本末,言未毕,门中有数十人出云:“怪有昏浊气。”令责 守门者。二人惶惧而言曰:“有外界工人不意而到,询 问途次所以来奏。”须臾,有绯衣一人传敕曰:“敕门吏 礼而遣之。”工人拜谢未毕,门人曰:“汝已至此,何不求 游?”览毕而返,工人曰:“向者未敢,傥赐从容,乞乘便言 之。”门人遂通一玉简入,旋而玉简却出。门人执之,引 工人行至清泉眼,令洗浴,及浣衣服。又至白泉眼,令 盥漱之,味如乳,甘美甚。连饮数掬,似醉而饱。遂为门 人引下山。每至宫阙,只得于门外而不许入。如是经 行半日,至山趾,有一国城,皆是金银珉玉为宫室,城 楼以玉字题云梯仙国。工人询于门人曰:“此国何如?” 门人曰:“此皆诸仙初得仙者,关送此国,修行七十万 日,然后得至诸天,或玉京、蓬莱、崑阆、姑射,方得仙宫 职位,主箓主印,飞行自在。”工人曰:“既是仙国,何在吾 国之下界?”门人曰:“吾此国是下界之上仙国也。汝国 之上,还有仙国,如吾国亦曰梯仙国,一无所异。”言毕, 谓工人曰:“卿可归矣。”遂却上山寻旧路,又令饮白泉 数掬,临至山顶求穴。门人曰:“汝来此虽顷刻,人间已 数十年矣,却出旧穴应不可矣。待吾奏请通天关钥 匙送卿归。”工人拜谢。须臾,门人携金印及玉简,又引 工人别路而上。至一大门,势侔楼阁,门有数人俯伏 而候,门人示金印,读《玉简》,划然开门。门人引工人上, 才入门,为风云拥而去,因无所睹,唯闻门人云:“好去 为吾致意于赤城贞伯。”须臾云开,已在房州北三十 里孤星山顶洞中。出后询阴隐客家,时人云已三四 世矣。开井之由,皆不能知。工人自寻其路,唯见一巨 坑,乃崩井之所为也。时贞元七年矣。工人寻觅家人, 了不知处。自后不乐人间,遂不食五谷,信足而行。数 年后,有人于剑阁鸡冠山侧近逢之,后莫知所在。

蔺冲虚[编辑]

按《四川总志》:“蔺冲虚,涪州人,居于祖师观。神龙乙巳 秋,一夕乘云而升。”

何仙姑[编辑]

按《零陵县志》:何仙姑,零陵人也。住云母溪,年十四五, 梦神人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不死。又遇异人与桃 食之,誓不嫁。常往来山顶,其行如飞,每朝去,暮则持 山果归遗其母。后遂辟谷,语言异常。则天遣使召赴, 中路失之,后隐于永州。潭州士人夏钧罢官过永,谒 仙姑,问曰:“‘世人多言,吕先生今安在’?何笑曰:‘今日在 潭州兴化寺设斋’。”后钧到潭州,取《兴化寺斋历》视之, 其日果有华州回客设供,景龙中白日升仙。天宝九 年,都虚观会乡人斋,有五色云起于麻姑坛,众皆见 之,有仙子缥缈而出。道士蔡天一识其为何仙姑,大 历中又现身于小石楼峰。刺史上其事于朝。

按《安庆府志》:“何仙姑,初桐城投子山大同禅师,每溲 溺,有鹿来饮。久之,鹿产肉球,裂开一女,师见而收育 之。至十二岁,牧童以山花插其髻戏之。师乃令下山, 嘱曰:‘遇柴则止,遇何则归。至柴巷口何道人家,遂栖 之。以何为姓,慎守师戒,修持觉悟。师使赵州召之,女方淅,即持笊篱往,先至,见师坐左,州后至,坐右,三人’” 一时化解。今投子山柴巷口有仙姑井。山间有《赵州 桥》。

按《祁阳县志》:何仙姑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失伴 独行,迷路,遇异人出一桃与之曰:“食此尽当飞升,不 然止居地中。”仙姑仅能食其半,自是不饥,洞知人事 休咎。今祁阳白水之紫罗峡,山顶一泉,传仙姑于此 沐浴。其泉穴土皆白泥,一名白泥岭。又茶㟲舂有茶 野生,亦云仙姑所植。

按《福建通志》:“仙姑父大郎,世居武平南岩,货饼自给。 吕纯阳见其有仙质,日过索饼啖,辄与吕感,赠以一 桃云食尽则成仙。仙姑遂辟谷南岩。”按《闽书》载:“仙姑 为广州增城人,生而顶有六毫,唐武后时住云母溪, 辟谷,语言异常,景龙中白日升天。”二说未知孰是。 按《浙江通志》:“宋何仙姑,南览村人,三十不字,采樵自 给”,见山间桃实如杯,啖之,自是不饥。元祐中,昌化令 郑滂赈荒,姑混入,稠众就视,人争异焉。姑即遁涉双 溪,忽云雾覆之不见。令上其事,敕祀之。

按《歙县志》:“何仙姑,歙人,昌化旧隶歙,故亦云昌化人。 驻跸山有何家坞,传言上世出一仙姑,或此地为其 俗家云。”

许宣平[编辑]

按《歙县志》:许宣平,唐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绝粒 不食,颜如四十许人。行及奔马时,负薪入城卖之,担 上挂花瓢及曲竹杖,醉归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 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每拯人艰危,救其 疾苦,访之多不见,唯壁有题诗云:“隐居三十载,筑室 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 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好事者题之于洛 阳同华传舍间。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览之曰:“此仙 人诗也。”乃游新安,涉谿登山,累访不获。题其庵云:“我 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 庭但萧索,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载馀。”《宣 平归见复吟》云:“池边荷叶衣无尽,庭下松花拾有馀。 刚被世人知住处,更移茆屋入深居。”是冬,野火燎其 庵,不复知所在。后百馀岁,至咸通七年,邑人许明奴 家有妪入樵南山,有人坐石上,食桃甚大,谓妪曰:“我 明奴祖也。”妪言:“常闻仙翁,已得仙多年。”宣平言:“尔归 为我语明奴,我常在此山中。”乃与妪一桃,食之而美。 妪自是增食,颜童体轻。中和后,兵荒相继,徙家避难, 妪入山不归,后人时有见之者,身衣藤叶,行疾如飞, 逐之升林木而去。许文穆《仙翁逸事》云:“歙有卒,奉檄 之宣州,仙翁饯于城东,旁有池,呼与同洗足,以所著 草履著之,曰:‘至则倒悬也’。卒至宣州,忘之,顺悬庑间, 竟入投檄。刺史曰:‘檄识今辰巳便至,尔能飞越乎’?卒 对以”故。刺史急索履,履已化双鹤去。乃遂因卒入歙 访之。至城阳山北岸待渡,见一叟棹船来,船无底。时 春水涨,刺史惧,令先渡马至中流,对岸山忽裂开,鼓 楫而入山复合。至今山窦时出石马,土人每得之。

杨昭庆[编辑]

按《四川总志》:“唐杨昭庆景云中自京兆来。眉志尚元 虚,居青神游仙观三十馀年,国感五岳丈人希真君授 以朱明龙文,遂得尸解。”

万华真人[编辑]

按《怀庆府志》:“万华真人,睿宗第九女隆昌公主,修真 玉阳山,改封玉真,道号万华真人,后白日飞升。”

司马承祯[编辑]

按《唐书》本传:“司马承祯,字子微,洛州温人。事《潘师正 传》,辟谷导引,术无不通。师正异之曰:‘我得陶隐居正 一法,逮而四世矣’。因辞去,遍游名山,庐天台不出。武 后尝召之,未几去。睿宗复命其兄承祎就起之,既至, 引入中掖廷,问其术,对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 于无为。夫心目所知见,每损之尚不能已,况攻异端 而增智虑哉’!”帝曰:“治身则尔,治国若何?”对曰:“国犹身 也,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 下治。”帝嗟味曰:“广成之言也。”锡宝琴霞纹帔还之。开 元中,再被召至都,元宗诏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善 篆隶,帝命以三体写《老子》,刊正文句。又命玉真公主 及光禄卿韦绦至所居,按金箓设祠厚赐焉。卒,年八 十九。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亲文其碑,“自师 正、道合与承祯”等,语言诙谲似方士,剟之不录,直取 其隐概云。

按《高道传》:“开元中,文靖天师与司马承祯各就枕,忽 闻小儿诵经,声泠泠如金玉。天师窥之,额上有小目 如钱,光照一席。逼而听之,乃承祯脑中声也。”

按《续仙传》:“‘司马承祯,字子微,博学能文,攻篆迥为一 体,号曰金剪刀书,隐于天台山玉霄峰,自号白云子, 有服饵之术,则天累征之不起。睿宗雅尚道教,屡加 尊异,承祯方赴召,睿宗问阴阳术数之事,承祯对曰: 《老子经》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且心目所见,知每 损之尚未能已,岂复攻乎异端,而增智虑哉’?睿宗曰‘理身无为,则清高矣;理国无为,如之何’?”对曰:“国犹身 也。《老子》曰:‘留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乃无私焉, 而天下理’。《易》曰:‘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是知天不言 而信,无为而成。无为之旨,理国之要。”睿宗深赏异,留 之欲加宠位,固辞。无何,告归山。乃赐宝琴花帔以遣 之,公卿多赋诗以送。常侍徐彦伯撮其美者三十馀 篇为制序,名曰《白云记》,见传于世。时卢藏用早隐终 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天台,藏用指终南 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天台?”承祯徐对曰:“以 仆所观,乃仕途之捷径耳。”藏用有惭色。元宗有天下, 深好道术,累征承祯到京,留于内殿,颇加礼敬,问以 延年度世之事,承祯隐而微言,元宗亦传而秘之,故 人莫得知也。由是元宗理国四十馀年,虽禄山犯阙, 銮舆幸蜀,及为上皇回,又七年方始晏驾。诚由天数, 岂非道力之助延长耶?初,元宗登封泰岳回,问承祯: “五岳何神主之?”对曰:“岳者,山之巨,能出云雨,潜储神 仙,国之望者为之。然山林之神也,亦有仙官主之。”于 是诏五岳于山顶列置仙官庙,自承祯始也。又蜀女 真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船为风飘到一山,见 道人指言:“天台司马承祯,名在丹台,身居赤城,此真 良师也。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舟楫可行,非飞仙 无以到。”自然乃回求承祯受度后,白日上升而去。承 祯居山修行勤苦,年一百馀岁,童颜轻健,若三十许 人。有弟子七十馀人,一旦告弟子曰:“吾自居玉霄峰, 东望蓬莱,常有真灵降驾。今为东海青童君、东华君 所召,必须去人间。”俄顷气绝,若蝉蜕然解化矣。弟子 葬其衣冠尔。

按《尚书故实》,司马天师名承祯,字子微,形状类陶隐 居。元宗谓人曰:“承祯,弘景后身也。”天降车上有字曰: “赐司马承祯。”尸解。去日,白鹤满庭,异香郁烈,承祯号 白云先生。故人谓车为白云车。至文宗朝,并张骞《海 槎》同取入内。

按《良常仙系记》:司马承祯,一名子微,字道隐,世居温, 晋彭城王权之后,襄滑二州长史仁最之子。生而能 言,尝有鸟如凤凰,集几上,爪痕著几成文,曰“东华上 清真人。”元宗异之,敕住黄屋山阳台观。一日来礼华 阳洞,撰贞白碑阴记,著《坐忘论》《修真秘旨》十二篇,后 徙居天台玉霄峰。

按《衡岳志》:“司马承祯,字子微,开元初,自海山乘桴链 真南岳,结庵于观北一里许。丞相张九龄屡谒之。明 皇令弟承祎召之,较正《道德经》,深加礼待,呼为道兄。 御札批答表书,往来不绝。天宝初,蜀人薛季昌昔在 峨眉山,注《道德经》二卷。后隐居衡岳华盖峰,撰《元微 论》三卷,并《大道颂》一首。乃注得司马弟子王仙峤写” 进。上诏住降真观,赐供器,御书元元皇帝圣像一铺 十三事,通光座,高一丈七尺,经六百七十卷。仙峤性 好澹泊,因看《列仙传》,有物外操,尝谓五千言外皆土 梗耳。携岳中茶入京师,于城门内施茶。遇高力士见 而异之。问所来,答“是南岳山九真观道童,为殿宇颓 毁,特将茶来恭化施主。”力士喜其言,因闻明皇召见, 问曰:“卿有愿否?”对曰:“愿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帝 喜,令拜司马先生为师,于内殿披戴,厚赐回山。夜梦 感真人陈少微,而得《道要》。再命侍司马先生来王屋。 久之,奏云:尊师以开元二十三年仙化,云请收南岳 旧居为观,蒙圣恩书额,诏薛季昌住持其观,宣赐圣 像供器。天宝十二载,复令衡州铸铜钟一口,降赐观 中,音韵振远,彻于霄汉,重四千斤。

薛季昌[编辑]

按《衡岳志》:薛季昌,河东人,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祯于 南岳,授以玉洞经箓,研真穷妙。唐明皇召入禁掖,延 问道德,谈极精微。上喜之,恩宠优异,寻即还山。上赋 诗赠之,诗曰:“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将成金阙要, 愿奉玉清书。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犹宜传秘诀, 来往候山舆。”丹成一日,忽曰:“祝融今夕有天真之会, 予被召当往”,遂凌虚而去。

李含光[编辑]

按《云笈七签》:“弘孝威者,晋陵人。家本纯儒,州里号贞 隐先生。避敬宗皇帝讳,改为李氏。其子曰含光,年十 三,辞家奉道,端视清霄,慈向蠢类,暗室之中,如对君 亲。时人见之,情色皆敛。幼攻篆隶,或有称过其父者, 一闻此义,终身不书。后事贞一先生,云篆宝书,倾囊 相付。既而目之曰:‘真玉清之客也。抱虚无而行功者, 于道不穷;托幽阜而灭迹者,于德亦浅。承之自远,宜 且救人’。”是引后学升堂禀元训也。先生元气不散,瑶 图虚映,达灵久矣,晦辉为常,动非用开,静非默闭,当 吹万之会,若得一之初,应迹可名,常道不可名也。孕 育至化,虚融物心,心一变至于学,学一变至于道同。 淑气自来,得之不见,所以抠衣而进者,仰范元和,若 秋芳之依层𪩘,夏潦之会通川也。先生忘情于身,而 慈于人,祯祥屡应,视同众象,士庶咨询,色受其意。常

令章坛闭院,醮火择薪,精微诚敬,率皆类此。开元末
考证
明皇礼请先生而问理化,对曰:“道德,君王师也。昔汉

文行其言,仁寿天下。”次问金鼎,对曰:“道德,公也。轻举, 公中私也。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徇欲,乃似系 风耳。”帝加元静之号以尊之。无何,固以疾辞,东还勾 曲山,敕于其所居造紫阳观以居焉。自后天书继至, 资奉相续,及公卿祈请,往来无虚月,卒使元门之中, 转见真操,持慈俭之宝,归羲皇之风。至矣哉,先生之 教也!所撰《仙学传》及论《三元异同》,又著《真经》并《本草 音义》,以大历四年冬十一月,顾谓入室弟子韦景昭、 孟湛然曰:“吾将顺化。”神气怡然,若坐亡长往,时年八 十七。灵云降室,芝草丛生,执简如常,和色不去。据《真 经》,斯乃秉化自然,仙阶深妙者也。景昭授皋洞虚,洞 虚授李方来,皆嗣德不坠。时柳识又颂先生云:“古有 强名,元精希夷,黄帝遗之,先生得之,纵心而往,与一 相随。真性所容,太元同规。日行仙路,不语到时。人言 万龄,我见常姿。明皇仰止,征就京师。紫极徒贵,白云 不知。遐方后学,来往怡怡。空有多门,真精自持。顺化 而去,人焉能窥。元科秘诀,本有冥期。”

张果[编辑]

按《唐书方技传》:“张果者,晦乡里世系以自神。隐中条 山,往来汾晋间,世传数百岁人。武后时,遣使召之,即 死。后人复见,居恒州山中。开元二十一年,刺史韦济 以闻,元宗令通事舍人裴晤往迎,见晤辄气绝,仆久 乃苏。晤不敢逼,驰白状。帝更遣中书舍人徐峤赍玺 书邀礼。乃至东都,舍集贤院,肩舆入宫。帝亲问治道” 神仙事,语秘不传。果善息气,能累日不食,数御美酒, 常云我生尧。丙子岁位侍中,其貌实年六七十。时有 邢和璞者,善知人夭寿;师夜光者,善视鬼。帝令和璞 推果生死,懵然莫知其端。帝召果密坐,使夜光视之, 不见果所在。帝谓高力士曰:“吾闻饮菫无苦者,奇士 也。”时天寒,因取以饮,果三进颓然曰:“非佳酒也。”乃寝。 顷视齿燋缩,顾左右取铁如意击堕之,藏带中,更出 药傅其龂,良久,齿已生,粲然骈洁。帝益神之,欲以玉 真公主降,果未言也。果忽谓秘书少监王迥质、太常 少卿萧莘曰:“谚谓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 二人怪语不伦。俄有使至,传诏曰:“玉真公主欲降”,先 生果笑,固不奉诏。有诏图形集贤院,恳辞还山。诏可, 擢银青光禄大夫,号通元先生,赐帛三百匹,给扶侍 二人。至恒山蒲吾县,未几卒。或言尸解,帝为立栖霞 观。

按《太平广记》:“张果者,隐于恒州条山,常往来汾晋间, 时人传有长年秘术,耆老云:为儿童时见之,自言数 百岁矣。唐太宗、高宗累征之,不起,则天召之出山,佯 死于妒女庙前。时方盛热,须臾臭烂生虫,闻于则天, 信其死矣。后有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果常乘一白 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 乘则以水噀之,还成驴矣。开元二十三年,元宗遣通 事舍人裴晤驰驿于恒州迎之,果对晤气绝而死。晤 乃焚香启请,宣天子求道之意。俄顷渐苏,晤不敢逼, 驰还奏之。乃命中书舍人徐峤赍玺书迎之。果随峤 到东都,于集贤院安置,肩舆入宫,备加礼敬。元宗因 从容谓曰:“先生得道者也,何齿发之衰耶?”果曰:“衰朽 之岁,无道术可凭,故使之然,良足耻也。今若尽除,不 犹愈乎!”因于御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流血溢口。元 宗甚惊,谓曰:“先生休舍。少选晤语。”俄顷召之,青鬓皓 齿,愈于壮年。一日,秘书监王迥质、太常少卿萧莘尝 同造焉。时元宗欲令尚主,果未之知也。忽笑谓二人 曰:“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迥质与莘相顾,未谕其言。 俄顷,有中使至,谓果曰:“上以玉真公主早岁好道,欲 降于先生。”果大笑,竟不承诏。二人方悟向来之言。是 时公卿多往候谒,或问以方外之事,皆诡对之。每云 余是尧时丙子年人,时莫能测也。又云:尧时为侍中, 善于胎息,累日不食,食时但进美酒及三黄丸。元宗 留之内殿,赐之酒,辞以山臣饮不过二升,有一弟子, 饮可一㪷。元宗闻之喜,令召之。俄一小道士自殿檐 飞下,年可十六七,美姿容,旨趣雅淡,谒见上,言词清 爽,礼貌臻备。元宗命坐,果曰:“弟子当侍立于侧,未宜 赐坐。”元宗目之愈喜,遂赐之酒,饮及一㪷不辞。果辞 曰:“不可更赐过度必有所失,致龙颜一笑耳。”元宗又 逼赐之,酒忽从顶涌出,冠子落地,化为一榼。元宗及 嫔御皆惊笑视之,已失道士矣。但见一金榼在地覆 之,榼盛一㪷,验之乃集贤院中榼也。累试仙术,不可 穷纪。乃下诏曰:“恒州张果先生,游方之外者也,迹先 高尚,心入窅冥,久混光尘,应召赴阙,莫知甲子之数, 自谓羲皇上人,问以道枢,尽会宗极。今则将行朝礼, 爰申宠命,可授银青光禄大夫,仍赐号通元先生。”未 几,元宗狩于咸阳,获一大鹿,稍异常者。庖人方馔,果 见之,曰:“此仙鹿也,已满千岁。昔汉武元狩五年,臣曾 侍从畋于上林,时生获此鹿,既而放之。”元宗曰:“鹿多 矣,时迁代变,岂不为猎者所获乎?”果曰:“武帝舍鹿之 时,以铜牌志于左角下。”遂命验之,果获铜牌二寸许但文字凋暗耳。元宗又谓果曰:“元狩是何甲子,至此 凡几年矣。”果曰:“是岁癸亥,武帝始开昆明池。今甲戌 岁八百五十二年矣。”元宗命太史氏校其长历,略无 差焉。元宗愈奇之。时又有道士叶法善,亦多术,元宗 问曰:“果何人耶?”答曰:“臣知之。然臣言讫即死,故不敢 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救臣,即得活。”元宗许之。法善曰: “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讫,七窍流血,僵仆于地。元 宗遽诣果所,免冠跣足,自称其罪。果徐曰:“此儿多口 过,不谪之,恐败天地间事耳。”元宗复哀请。久之,果以 水噀其面,法善即时复生。其后累陈老病,乞归恒州, 诏给驿送到恒州。天宝初,元宗又遣征召,果闻之,忽 卒,弟子葬之,后发棺,空棺而已。

管革[编辑]

按《疑仙传》:“管革者,赵人也。少好道,不事耕凿,多游赵 魏之间,性不好谦恭,而复辩慧。忽因游,偶遇张果先 生,先生招之曰:‘来管革’。革谓张果曰:‘尔谁耶’?张果曰: ‘我张果先生也’。革乃曰:‘张果何呼我也’?果因谓曰:‘尔 非不知人间之礼,人间帝王尚敬我也,尔奚不敬我 也’?革曰:‘我且非人间帝王,又焉能敬尔也’。果因命之” 同游恒山。革从之。果乃令革闭目。革曰:“闭目即可去 游,不闭目即不可去游也。”果曰:“奈尔凡体耶?”革曰:“尔 凡体尚可去,我岂独不能去?”果掷所策之杖,一变青 牛,令革乘之。革既乘之,与果同入恒山。果引革登绝 顶,坐而问之曰:“人间之嚣杂,尘中之苦恼,春秋之荣 谢,少老之逼促,尔尽察之也。何久游赵魏,不远游四 极?赵魏戎马之郊也,非道人宜游。若夫涤虑荡烦,欲 先洁其形,赵魏之地不可革。”对曰:“尔何为出于赵魏 之间也?唯道人亦不随土地而化。我游赵魏之间,与 游玉清蓬瀛不殊矣。若以他帝王而为尊,以我匹夫 而为贱,呼我之名氏,谈帝王之敬待,即朝在玉清蓬 瀛,夕届赵魏,亦俗之情生矣,我又奚远游?尔当远游 以蝉蜕俗事,苟不远游必死,人间必不能同我也。”果 笑而不对。革又曰:“尔命我游恒山者,止欲一示我策 杖为牛耶?尔岂不知何物不可变化,物之变化何为 奇?自人而化仙者,尚世世有之。”遽起不辞。果而下绝 顶,因便结草于山中居之。后不知所终。人或有见之 于《稽山。

唐若山附李绅[编辑]

按《仙传拾遗》:“唐若山,鲁郡人也。唐先天中,历官尚书 郎,连典剧郡。开元中出为润州,颇有惠政,远近称之。 若山尝好长生之道,弟若水为衡岳道士,得胎元谷 神之要。尝征入内殿,寻恳求归山,诏许之。若山素好 方术,所至之处,必会𬬻鼎之客,虽术用无取者,皆礼 而接之。家财迨尽,俸禄所入,未尝有馀。金石所费,不” 知纪极。晚岁尤笃志焉,润之府库官钱,亦以市药。宾 佐骨肉,每加切谏,若山俱不听纳。一日,有老叟形容 羸瘠,状貌枯槁,诣款谒,自言有长生之道,见者皆笑 其衰迈。若山见之,尽礼加敬。留止月馀,所论皆非丹 石之要。若山博采方诀,歌诵图记,无不研究,问叟所 长,皆蔑如也。复好肥鲜美酒,珍馔品膳,虽瘦削老叟, 而所食敌三四人。若山敬奉承事,曾无倦色。一夕,从 容谓若山曰:“君家百口,所给,常若不足。贵为方伯,力 尚多阙,一旦居闲,何以为赡?况帑藏钱帛,颇有侵用, 诚为君忧之。”若山惊曰:“某理此且久,将有交代,亦常 为忧,而计无所出。若缘此受谴,固所甘心,但虑一家 有冻馁之苦耳。”叟曰:“无多虑也。”促命酒,连举数杯。若 山饮酒素少,是日亦挹三四爵,殊不觉醉,心甚异之。 是夜月甚明朗,徐步庭下,良久谓若山曰:“可命一仆 运铛釜铁器辈数事于药室间,使仆布席垒𬬻,曰鼎 铛之属为二聚,炽炭加之,烘然如窑,不可向视。”叟遂 于腰间解小瓠,出二丹丸,各投其一,阖扉而出,谓若 山曰:“子有道骨,法当度世,加以笃尚正直,性无忿恚, 仙家尤重此行,吾太上真人也。游观人间,以度有心 之士,悯子勤志,故来相度耳。吾所化黄白之物,一以 留遗子孙,旁济贫乏;一以支纳帑藏,无贻后忧。便可 命棹游江,为去世之计,翌日相待于中流也。”言讫,失 其所在。若山凌晨开阅,所化之物,烂然照屋,复扄闭 之,即与宾客三五人,整棹浮江,将游金山寺。既及中 流,江雾晦暝,咫尺不辨。若山独见老叟棹渔舟直抵 舫侧,揖若山入渔舟中,超然而去。久之,风波稍定,昏 雾开霁,已失若山矣。郡中几案间,得若山《诀别之书》, 指挥家事,又得遗表,因以奏闻。其大旨以“世禄暂荣, 浮生艰保,惟登真脱屣,可以后天为期。”昔范丞相泛 舟五湖,是知其主不堪同乐也;张留侯去师四皓,是 畏其主不可久存也。二子之去,与臣不同。臣运属休 明,累叨荣爵,早悟升沉之理,深知止足之规。栖心元 关,偶得丹诀。黄金可作,信淮王之昔言;白日可延,察 《真经》之妙用。既得之矣,馀复何求?是用挥手红尘,腾 神碧海,扶“桑在望,蓬岛非遥。遐瞻帝阍,不胜犬马恋 主”之至。唐元宗省表异之,遽命优恤其家,促召唐若 水与内臣赍诏于江表海滨寻访,杳无音尘矣。其后二十年,有若山旧吏,自浙西奉使淮南,于鱼市中见 若山鬻鱼于肆,混同常人。睨其吏而延之入陋巷中, 萦回数百步,乃及华第,止吏与食,哀其久贫,命“市铁 二十铤,明日复与相遇,已化金矣,尽以遗之。吏姓刘, 今刘氏子孙世居金陵,亦有修道者。”又相国李绅字 公垂,常习业于华山。山斋粮尽,徒步出谷,求粮于远 方,迨暮方还,忽暴雨至,避于巨岩之下,雨之所沾若 浼焉。既及岩下,见一道士舣舟于石上,一村童拥楫 而立,与之揖。道士笑曰:“公垂在此耶?”言语若深交,而 素未相识。因问绅曰:“颇知唐若山乎?”对曰:“常览《国史》, 见若山得道之事,每景仰焉。”道士曰:“余即若山也。将 游蓬莱,偶值江雾,维舟于此,与公垂曩昔之分,得暂 相遇,岂忘之耶?”乃携绅登舟。江雾已霁,山峰如昼,月 光皎然。其舟凌空泛泛而行,俄顷已达蓬岛。金楼玉 堂,森列天表。神仙数人,皆旧友也。将留连之,中有一 人曰:“公垂方欲佐国理务,数毕乃还耳。”绅亦务经济 之志,未欲栖止众仙。复命若山送归华山。后果入相, 连秉旌钺。去世之后,亦将复登仙品矣。

按《续记怪录》:“故淮海节度使李绅,少与二友同止华 阴西山舍。一夕邻叟赛神来邀,适有疾,不往。夜分雷 雨甚,绅入止深室,忽闻堂前有人声,乃一老叟,眉发 皓然,在东床上,青童执香炉于后,绅知其异人也,出 拜之,老父曰:‘我唐若山也,亦闻吾名乎?吾处北海久 矣,今夕北海群仙会罗浮山,将往焉,遇华山龙斗,散 雨满空。吾服药者,不欲令霑濡,故憩此耳。子非李绅 乎’?”曰:“某不名绅。”老父曰:“子合名绅,字公,垂在籍矣。能 随我一游乎?”绅曰:“平生之愿也。”老父喜。顷风雨霁,袖 抽出一简若笏,拽之,长丈馀,阔数尺,缘卷底拘,宛若 舟形。令绅居其中,戒勿偷视。但觉风涛汹涌,似汎江 海。逡巡舟止,已在一山前,楼殿参差,蔼若天外,箫管 之声,寥亮云中。端雅士十馀人迎指绅曰:“何人也?”叟 曰:“李绅耳。”群士曰:“异哉,子能随我乎?”绅曰:“恐在黄初 平贻忧兄弟。”未言间,群士已知,曰:“子念归,不当入此 居也。美名崇官,外皆得之。”绅复遍拜,有一物若驴状, 近身乘之,又觉走于风涌之上,顷之坠地,仰视星汉,地 近五更矣。似在华山。北行数里,逢旅舍,乃罗浮店也。 自是改名绅,字公垂,后果登甲科翰林,历任郡守。

刘简[编辑]

按《疑仙传》:“刘简者,齐人也,家富而好道,每闻天下名 山有神仙之迹,必自策杖以一游,至于山中之药,无 不服饵。开元初,游八公山,观其异迹,忽逢一人,自称 虚无子,谓简曰:‘我亦好道之流也,偶此相遇,当与君 游’。此后别游一名山,简得其侣,深喜,乃曰:‘我游神仙 之山,不期逢君迹如是耶’。虚无子乃谓简曰:‘自此东 不远一名山,甚有神仙之迹,去游乎’?”简因曰:“愿随之 一游。”寻与简东行数日,但见山川杳绝人迹,及至一 大山,息之于山下。虚无子谓简曰:“已出尘世万馀里 也,今与君俱入此山,必知与人间之山有殊也。”乃同 前行,遽见一大桥,甚高峻。及登陟之,见两边栏槛,并 饰以珠翠。俄至一宅,四面皆山峰如画,门上有牌,题 之曰:“虚无子宅。”简愕然,谓虚无子曰:“何题吾子之名 也?”虚无子笑曰:“但且入此宅。”及同入其门,见楼阁台 榭非世间所有。遽又引简临一流水阁内共坐。须臾, 有青衣童子数人,侍立樽俎间,唯珍果香醪而已。虚 无子指水次一艸,谓简曰:“只此艸食之,已与人间诸 山之药不同矣。”简乃切求之。虚无子令侍童拨一小 艇过其水,就水次取此《艸子》以赐简。简因收于怀中, 起谓虚无子曰:“吾子必此住,我当回。”虚无子起别谓 简曰:“君休游名山,访神仙之迹,但以此艸子种之,而 以其苗食之,当得长生,不必须待作神仙也。”虚无子 仍曰:“君其访来路以归,庶不迷误。”简乃依其言,访旧 路得还其乡,乃以此艸子临水种之。自采其苗服饵 后百馀岁发不白。一日忽与家人及乡党别而去,不 知所之。

成无为[编辑]

按《四川总志》:“成无为,开元间丹棱人。女道士幼而出 家,誓死不嫁,卜居龙鹤山下,调形链骨,却粒茹芝,年 逾知命,升仙而去。栖隐之处,有龙洞遗迹。”

张氲[编辑]

按《南昌郡乘》张氲,晋州人,号洪崖子,隐姑射洞中。仙 书秘典,无所不通。唐元宗召问曰:“闻先生善长啸,可 得闻乎?”氲即应声而发,声若鸾凤。寻还山,绝粒服气。 洪州大疫,有狂道士市药,病者立愈。元宗闻之曰:“必 氲也。”后询之果然。三召不至。天宝末,忽大雾尸解。或 云即张果老。

邢和璞[编辑]

按《唐书方技传》:“邢和璞者,善知人夭寿,喜黄老,作《颍 阳书》,世传之。”

按《酉阳杂俎》:“邢和璞偏得黄老之道,善心算,作《颍阳 书疏》,有叩奇旋入空,或言有草,初未尝睹。成式见山 人郑昉说:崔司马者,寄居荆州,与邢有旧。崔病积年且死,心常恃于邢。崔一日觉卧室北墙有人㔉声,命 左右视之,都无所见。卧室之北,家人所居也。如此七 日,㔉不已,墙忽透明如一粟,问左右,复不见。经一日”, 穴大如盘。崔窥之墙外,乃野外耳。有数人荷锹䦆立 于穴前。崔问之,皆云“邢真人处分,开此司马厄重,倍 费功力。”有顷,导驺五六悉平。帻朱衣,辟曰:“真人至。”见 邢舆中白幍垂绶,执五明扇,侍卫数十,去穴数步而 止。谓崔曰:“公算尽,仆为公再三论,得延一纪,自此无 苦也。”言毕,壁如旧,旬日病愈。又曾居终南,好道者多 卜筑依之,崔曙年少亦随焉,伐薪汲泉,皆是名士。邢 尝谓其徒曰:“三五日有一异客,君等可为予办一味 也。”数日,备诸水陆,遂张筵于一亭,戒无妄窥,众皆闭 户,不敢謦欬。邢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 半,绯衣宽博,横执象笏,其睫疏晖,色若削瓜,鼓髯大 笑,吻角侵耳。与邢剧谈,多非人间事故也。崔曙不耐, 因走而过庭。客熟视,顾邢曰:“此非泰山老师乎?”邢应 曰:“是。”客复曰:“更一转则失之千里,可惜!”及暮而去。邢 命崔曙谓曰:“向客上帝戏臣也,言泰山老师颇记无?” 崔垂泣言:“某实泰山老师,后身不复忆幼,常听先人 言之。”房琯太尉祈邢言终身之事,邢言:“若来,由东南, 止西”北,禄命卒矣。降魄之处,非馆非寺,非途非署,病 起于鱼飧休材龟兹板。后房自袁州除汉州,及罢归 至阆州,舍紫极宫。适雇工治木,房怪其木理成形,问 之道士,称数月前有贾客施数段龟兹板,今治为屠 苏也。房始忆邢之言。有顷,刺史具鲙邀,房叹曰:“邢君, 神人也。”乃具白于刺史,且以龟兹板为托。其夕病鲙 而终。

按《太平广记》:“邢先生名和璞,善方术,常携竹算数计, 算长六寸,人有请者,到则布算为卦,纵横布列,动用 算数百,布之满床。布数已,乃告家之休咎,言其人年 命长短及官禄如神。先生貌清羸,服气时饵少药,人 亦不详所生。唐开元二十年至都,朝贵候之,其门如 市,能增人寿算,又能活其死者。先生尝至白马坂下”, 遇友人,友人已死。信宿,其母哭而求之,和璞乃出。亡 人寘于床,引其衾,解衣同寝,令闭户眠熟。良久,起具 汤,而友人犹死。和璞长叹曰:“大人与我约而妄,何也?” 复令闭户,又寝。俄而起曰:“活矣。”母入视之,其子已苏 矣。母问之,其子曰:“被录在牢禁系,拷讯正苦,忽闻外 曰:‘王唤苦人,官不肯。曰:‘讯未毕,不使去’’。”少顷,又惊走 至者曰:“邢仙人自来唤苦人。”官吏出迎,再拜恐惧,遂 令从仙人归故生。又有纳少妾,妾善歌舞而暴死者, 请和璞活之。和璞墨书一符,使置妾卧处,俄而言曰: “墨符无益。”又朱书一符,复命置于床。俄而又曰:“此山 神取之,可令追之。”又书一大符焚之。俄而妾活言曰: “为一胡神,领从者数”百人拘去,闭宫门作乐酣饮。忽 有排户者曰:“五道大使呼歌者。”神不应。顷又曰:“罗大 王使召。”歌者方骇,仍曰:“且留少时。”须臾数百骑驰入 宫中,大呼曰:“天帝诏,何敢辄取歌人?”令曳神下,杖一 百,仍放歌人还。于是遂生和璞。此事至多,后不知所 适。

张三[编辑]

按《广异记》:“唐开元中,有张李二公同志,相与于泰山 学道。久之,李以皇枝思仕宦,辞而归。张曰:‘人各有志, 为官其君志也,何怍焉’?天宝末,李仕至大理丞,属安 禄山之乱,携其家累,自武关出而归襄阳寓居。寻奉 使至扬州,途觏张子,衣服滓弊,佯若自失。李氏有哀 恤之意,求与同宿。张曰:‘我主人颇有生计’。”邀李同去。 既至,门庭宏壮,傧从璀璨,状若贵人。李甚愕之曰:“焉 得如此?”张戒无言,且为所笑。然而极备珍膳。食毕,命 诸杂伎女乐五人,悉持本乐,中有持筝者,酷似李之 妻。李视之尢切,饮中而凝睇者数四。张问其故,李指 筝者:“是似吾室,能不眷?”张笑曰:“天下有相似人。”及将 散,张呼持筝妇,以林檎系裙带上,然后使回去。谓李 曰:“君欲几多钱而遂其愿?”李云:“得三百千,当办已事。” 张有故席帽谓李曰:“可持此诣药铺问王老家。”张三 令“持此取三百千贯钱,彼当与君也。”遂各散去。明日, 李至其门,亭馆荒秽,扄钥久闭,至复无有人行踪,乃 询傍舍,求张三。邻人曰:“此刘道元宅也,十馀年无居 者。”李叹讶良久,遂持帽诣王家求钱。王老令送帽,问 家人,其女审是张老帽,云:“前所缀绿线犹在。”李问张 是何人,王云:“是五十年前来茯苓主顾。今有二十馀 贯钱,在药行中。”李领钱而回,重求终不见矣。寻还襄 阳,试索其妻,裙带上果得林檎。问其故,云:“昨夕梦见 五六人追云,是张仙唤搊筝。”临别以林檎系裙带上, 方知张已得仙矣。按此与裴谌事同而朝代姓名互异

陈高功[编辑]

按《宜黄县志》陈高功名云:“布字宣威,蜀人。唐开元中, 举博学宏词,除校书郎,以言事切直罢归。广德二年, 再入为殿中侍御史。性乐希夷,轻视轩冕。明年托疾 退休,著羽衣服,游名山,因遇至人授以飞符斩祟,驱

龙致雨之法,经行至宜之妙,常观见山川清胜,遂栖
考证
息焉。水旱疾病,叩之辄应。常诵《度人经》,有碧衣女童

俯听双鹤飞下放生池,有龙游戏其中,高功每令龙 致雨,唐封为普济护国妙应大师,年一百二十二岁, 沐浴而逝。其子万匡奉棺以葬,至半山有声隐然,开 棺寸许,惟存简履。时贾人至蜀,邂逅高功附书回。”万 匡发缄,即父真迹。验贾人相遇,正葬之日也。一门四 世俱成仙道。观有南丰先生诗及唐《碑碣》存焉。

王旻[编辑]

按《衡岳志》:“王旻,号太和先生,居衡山,貌如三十馀,其 父亦道成,有姑亦得道,道高于父。旻尝言:姑年七百 岁矣。有人识其姑者,尝在衡岳,或往来天台罗浮,貌 如童,其行比陈夏姬,唯以房中术致不死,所在俱有 异迹。天宝初,有荐旻者,诏征之,至则于内道场安置。 学通内外,长于佛教。帝与贵妃杨氏晓夕礼谒,拜于” 床下,访以道术,旻随事教之。然大约在于修身俭约, 慈悲为本。以帝不好释典,旻每以释教引之,广陈报 应,以开其志,帝亦雅信之。旻虽长于服饵,而喜饮酒, 不辍。其饮必小嚼,移时乃尽一杯。而与人言谈,随机 应对。其服饰随四时变改。或食鲫鱼,每饭稻米,然不 过多。至葱韭薰辛、咸酸之物,非养生者未尝食也。好 劝人食芦菔根叶,云久食功多,人有传,屡世见之,面 貌皆如故,盖数百岁矣。在京累年。天宝六载,南岳道 者李遐周恐其留恋京师不出,乃宣言曰:“吾将为帝 师,授以符箓。”帝因令所在求之。七年冬而遐周至,与 旻相见,谓曰:“王生恋世乐,不能出耶?可以行矣。”于是 劝旻令出,旻乃请于高密牢山合炼。元宗许之,因改 “牢山”为“辅唐山。”

按《河南府志》:“唐王旻居洛阳青罗山,乡里见之已数 百岁。开元中,召至京,待以优礼。尝与达溪侍郎交善, 后旻死,犹杖履诣达溪,人始知其尸解云。”

申元之[编辑]

按《仙传拾遗》:“申元之,不知何许人也。游历名山,博采 方术,有修真度世之志。开元中征至,止开元观,恩渥 愈厚。时又有邢和璞、罗公远、叶法善、吴筠、尹愔、何思 达、史崇、尹崇秘,希言佐佑元风,翼戴圣主,清净无为 之教,照灼万㝢。虽汉武、魏元之崇道,未足比方也。帝 游温泉,幸东洛,元之常扈从焉。时善谭元虚之旨,或” 留连论道,动移晷刻。惟贵妃与赵云容宫嫔三五人 同侍宸御,得聆其事,命赵云容侍茶药。元之愍其恭 恪,乘间乞药,少希延生。元之曰:“我无所惜,但尔不久 处世耳。”恳拜乞之不已,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侍奉 大仙,不得度世,如索手出于宝窟也。惟天师哀之。”元 之念其志,切与绛雪丹一粒,曰:“汝服此丹,死必不坏。 可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疏而有风,魂不荡散,魄 不溃坏,百年后还得复生,此太阴炼形之道,即为地 仙,复百年迁居洞天矣。”云容从幸东都,病于兰昌宫。 贵妃怜之,因以此事白于贵妃。及卒后命宦者徐元 造如其所请而瘗之。元和末,百年矣,容果再生。元之 尚来往人间,自号田“先生”,识者云:“元之魏时人,已数 百岁矣。”

按《录异记》:“邵州城下大江南面潭中,昔开元年,天师 申元之藏道士之书三石函于潭底。元之善三五禁 咒之法,至今邵州犹多能此术者,为南法焉。”

申泰芝[编辑]

按《衡岳志》:“申泰芝,字广祥,其先洛阳人也。卜居邵州 仁风乡之柳塘村,数世皆修慈惠。泰芝自幼蔓处,不 与亲友交。尝游息南岳,访神仙之事。一夕于祝融顶 遇真人传金丹火龙之术,归而炼丹云山之北,或栖 真天圣岩中,积有岁年,遂能乘虚御风,隐显出入,人 不可测。开元二十六年,明皇召至长安,以楮为座待” 之,泰芝如坐木几。明皇甚异之,为设斋馔,泰芝纳数 物怀袖中,问之,对曰:“当以陛下命赐邵州守。”月馀,邵 守果有表至,其灵异如此。后以天宝十四载八月十 三日于云山观冲举。

按《续文献通考》:“元宗召泰芝至京师,言论契合,赐号 大国师,住京师元真观,历著显异,白昼冲举,宋封元 妙灵修真人。”

按《宝庆府志》:“申泰芝,字广祥,先世雒阳人,世系周申 伯后。泒流郡州,卜居邵阳县仁风乡柳塘村。母杨氏 梦吞云芝,觉而有娠。则天垂拱二年八月,与元宗同 日诞。既长,舍俗修真,深解道术。南岳异人授以金丹 大成之旨,隐炼于佘湖山。元宗开元二十六年中秋 夕,梦湖南云山北有异人,以像求得之,乘传至京,语” 甚契导。帝游月宫,见一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尝以绛 雪丹与太真侍儿云容、兰翘服之,百年再生。后于兰 昌宫遇海康尉,亦赠药一丸,曰:“服此当得美姝。”后获 与云容遇,仙术数着。寻遣中官二人送还山。元宗御 书云霖祠庭赐之,白日冲举。至今丹鼎月池席水,皆 其遗迹也。郡东小佘湖山亦有祠祀《申仙翁》者,以山 形似得名。按以绛雪丹与侍儿服与申元之事同

===崔李二中使===按《宝庆府志》:崔李二中使,元宗遣护申仙翁还邵柳 塘村。申谓二使曰:“山门寂寞,无以为赠,奉丹药二丸, 回京方服,以释尘劳。”二使受丹谢别,至郡北四十里 大禹庙前,相与语曰:“仙丹必有神验,何必到家方服。” 遂取水吞之。良久心燥,即脱身入浅水中,自觉身轻 如羽,势欲腾空,乃语从者归报家人,二使遂隐入林 中。时人初犹见其出入,后竟罔知所在。

徐女[编辑]

按《广东通志》:“徐女,四会人。未嫁而夫死,归奉其舅姑 三年。父母欲夺其志,遂潜遁贞山绝𪩘,人所不至,艺 蔗芋蕉竹自给。亲党求之,莫知所在,人以为仙去,时 闻钟磬声。唐天宝中,有梁进者,樵于山,忽见枣树大 数围,悬巨钟。进撞之,声震山谷,亟归以告。”又云:“山绝 顶有三池,旁有巨石如坛,侧有竹,风至辄扫坛石之” 上,其半有土。坛前有池,祷雨辄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