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浮查先生文集/卷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浮查先生文集
卷之七
作者:成汝信
1775年
卷八

附录

[编辑]

浮查先生世系图

[编辑]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仁辅 松国 汉弼 君百
中尹户长墓在昌宁麦山 门下侍中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墓在昌宁牛项山 都佥议门下赞成事 匡靖大夫门下评理 检校门下侍郞右文馆大学大夫人升平郡夫人张氏判军器得运之女墓在昌宁孝子岩洞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十世
乙臣 士弘 万庸 自谅
正议大夫检校门下侍中夫人益和郡夫人李氏典法摠郞仲弘之女 初名元度匡靖大夫都佥议赞成事集贤殿大学士丽史云公之文章擅一世忠穆王元年乙酉置书筵以蔡河中韩宗愈李齐贤朴忠佐成元度等更日侍直讲读甲申春登岭南楼首题四韶夫人铁原郡夫人崔氏大护军直之女 奉翊大夫版园判书宝文阁大学士见丽还将终弃官归家革命之后终足起夫人江阳郡夫人李氏知益山郡事犀之女 中直大夫入我朝特拜宜宁县监夫人咸安郑氏彦怡之女 左司谏世宗元年己亥文科榜目以子字书录夫人草溪郑氏八溪先生宝文阁直提学悛之女墓在居昌加祚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安重 日休 斗年 汝信
字敬夫长兴库副使隐居林泉不乐仕宦享年八十三夫人晋阳姜氏县监小山之女墓在州东麻津 字德舆承文院䘨理成宗壬子文科搒目以童字书录鱼灌圃作砀文曰为人谆正谈说随矩孝友清谨是公青毡贞珉纪德知我无愧夫人晋阳河氏持平漴之女墓在副使公墓内冈朝廷以亲老拜公丹城县监使之荣养政清讼简移居代如里龟洞村 字子庆赠户曹参判文章孝友称于世晦迹江湖绝意荣利自号无心翁手书一纪曰编茅为屋竹为篱凿破苍苔作小池世间名利无心久只许清风明月知李龟岩撰碣铭略曰逍遥一世不求荣利墓在州东龙浔洞夫人全义李氏副司正昌祖之女墓上同 字枢之以遗逸荐除庆基殿参奉不就赠汉城府右尹天性孝友歠粥守庐夫人草溪卞氏忠顺卫元宗之女墓在龙浔洞 字公实号浮查事迹详见行状及年谱配密阳朴氏万户士信之女领议政开国功臣密阳府院君永均之七世孙墓在州北雪梅谷绀岩山夫人墓在州东松谷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瀚永 尔爀 载寅
字而善进士自号梅竹轩有四子瀚永澥永洛永出继济永 字浑然有四子楗橉橹出继杬出继 字元用有二子尔爀尔烋 字贲彦有五子载寅载泰载谦载升载履出继 字君瑞有一子梦锡
载泰
字继子东垕
载谦
字益甫有二子道锡东垕出继
载升
字德卿有三子鸿锡鹏锡出继命锡
尔烋
字文彦无后
尔勋 载亨
字亨用有三子尔勋尔烈尔秋 字大彦有子载亨庶子载章 字汝益继子鹏锡
载章
有二子天锡乃锡
尔烈 载夏
字扬彦继子载夏 字夏卿有二子虎锡寅锡
尔秋
字巨彦有一子载夏出继
澥永 尔灿 载甲
字浩然有三子格梿樟 字致用有一子尔灿 字明彦有一子载甲 字元甫有二子禧锡裕锡
字有一子尔爕出继
尔燫 载福
字有一子尔燫 字和伯通政有一子载福
济永 尔炜 载恒
字沛然继子杬 字贞用有子尔炜庶子尔烇 字辉彦有一子载恒 字久汝有一子垕锡
尔烇 载震
有子载震载兑 继子国锡
载兑
有一子国锡出继
洙永 处刚 大有
字而闻号慕省斋有三子洙永泗永汶永 字瀁然虞侯有子榗庶子杙柏 字茂卿武科有二子处刚处善 字子顺有三子大有大𪟝出继大恒 字平仲有四子东益东润东望东植
大恒
字常仲有一子东弼
处善 大方
字子安有子大方庶子大宪 字义汝有二子东运东载
大宪
有二子东标东恊
无后
处中 大仁
有二子处中处和 有二子大仁大瑞 无后
大瑞
处和
无后
泗永 处会 大𪟝
字涵然通仕郞有二子楀楌 字寿卿有一子处会 字子元号慕先斋继子大𪟝 字言仲有四子东夔东卨东过东道
处元 大重
字彦卿有二子处元处亨 字子善有二子大重大一 字仁仲有一子东楫
大一
字贯汝有三子东础东柱东梁
处亨 大范
字子远有一子大范 字天仲有一子东旭
汶永 处三 大临
字沄然万户有子檀庶子𣛜 字馨卿武科有三子处三处五处九 字子见有子大临庶子大玉大殷大望 字继初有一子东处
大玉
有一子东净
大殷
有三子东瑞东宗东华
大望
无后
处五 大升
字子伦有一子大升 字就汝有一子东秀
处九 大衡
字子范继子大衡 字汝凖有二子东福东
𣛜 处范 大运
通德郞有五子处范处宽处恒处东处垕 通德郞继子大运 有一子东喆
处宽 大渐
通德郞有三子大运出继大渐大悦 有一子东元
大悦
处恒 大振
通德郞有一子大振
处东
通德郞无后
处垕 大旭
通德郞有二子大旭大鹏 有二子东侃东利出继
大鹏
继子东利
𨱑 淐永
字而庆有一子淐永无后继子灦永 无后
灦永 晩勋 载昌
字有庶子杭橒彬 有二子晩勋晩大 继子载昌
晩大
有子载昌出继
无后
无后
𬭚 源永 晩熙 大集
字而振号川齐有三子源永治永灏永出继 字渊然有二子楏㯊 字舜用有一子晩熙 字晦元有二子大集大徽出继 字圣时有一子昌锡
晩烨 大观
字伯用有二子晩烨晩煜 字晦叔有一子大观 字圣来继子宗锡
晩煜 大徽
字晦彦继子大徽 字圣仲有二子东锡宗锡出继
治永 𣚴 晩杰 大耆
字焕然进士有三子𣚴橍橲 字普伯武科有四子晩杰晩㷓晩熻晩烒 字渭元继子大耆 字圣叔
晩㷓 大宇
字通元继子大宇 字汝初继子东应
晩熻 大老
字和元有三子大存出继大老大圭 字寿甫有一子
大圭
字锡玄有一子东臣
晩烒 大厦
字信元有一子大厦 字庇仲有一子东焕
晩熽 大咸
字闰伯有三子熽烒晩灿晩秋 字义元有三子大成大子出继大坤 字君仲有一子东俊
大坤
字仲甫有一子东铉
晩灿 时龙
字大元继子时龙庶子大英大雄大俊大杰 字实甫有三子元锡享锡利锡
大英
有子文锡
大雄
大俊
大杰
晩秋 大䂓
字粲元有三子时龙出继大䂓大衡出继 字圆叔
晩点 大载
字喜伯有二子晩点晩宾 字与元有一子大载 字任重有一子东说
晩宾
字尚元有庶子大贤大柱大义大祉
大贤
大柱
大义
大祉
沂永 处杰 大益
字而和有子沂永沄永满永庶子沱永泽永 字滢然有二子根椃 字培用有三子处杰处安处仁 字伟叔继子大益 字时偕有二子赞寿
赞富
处安
字善叔有一子大益
处仁 得垕
字荣叔有一子得垕 字择甫
处谦 仁垕
字敬用有一子处谦 字益叔有一子仁垕
沄永 处义 益垕
字淑然有二子构栻出继 字肯伯继子处义 字敬元有一子益垕 字谦甫有五子东一东佐东直东钰东隐
满永 处大 聃垕
字源然继子栻庶子檍 字瞻仲有二子处义出继处大 字泰元有一子聃垕 字耳老有子东镇东应出继
处慎 震垕
有一子处慎 有二子震垕坤垕
坤垕
沱永 处燧 大润
武科有三子橝林梓 有二子处燧处薰 继子大润 有一子东宅
处薰 大澄
有三子大润出继大澄大涉 有二子东烨东烇
大涉
有一子东元
处吉 圣得
有一子处吉 有二子圣得仲得
仲得
处䧺
有一子处雄
泽永 处益
有二子梁㯙 有二子处益处玉
处玉
处达 一垕
有一子处达 有三子一垕再垕三垕
再垕
三垕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梦锡 师洪
字士元有二子师洪师洙 字清汝
师洙
字圣汝
东垕
字圣则
道锡
字而贯
鸿锡
字大叔
命锡
字天叔
鹏锡
字久叔
天锡
乃锡
虎锡 师濂 国柱
字述初有二子师濂斗文出继 字四清有一子国柱 字子倚
寅锡 斗文 致一
字延先继子斗文 字君八继子致一
禧锡
字伯受
裕锡
字仲受
垕锡 师范 致柱
字重伯有一子师范 字士则有子致柱致一出继 字汝擎
国锡
东益 师说
字君益有三子师说师稷师卓 字士楫
师稷
字近之
师卓
字立之
东润 师俭
字君翰有二子师俭师默 字刚彦
师默
字士容
东望 师灏
字君望有一子师灏 字淳彦
东植 师文
字养元有一子师文 字士彬
东弼 师一
字君弼有二子师一师善 字士瞻
师敬
字士直
东运 师龙 致万
字君膺有一子师龙 字道彦有子致万
东载 师尹
字而厚有一子师尹 字士衡
东标
东恊
东夔 师极
字圣臣有一子师极 字士玄
东卨 师伋
字圣弼继子师伋 字士述
东遇 师古
字圣擎有二子师伋出继师古
东道 师德
字圣由
东楫 师茂
字命叟有一子师茂 字德老
东础 师式
字攴叟有二子师式师宪 字士敬
师宪
字士允
东柱
字臣甫
东梁
字擎甫
东旭
字君旭有子
东虎 师涵 致默
字若翼有二子师涵师海 字学汝有二子致默 字擎八
师海 致俭
字文汝
东净 师卨
东瑞
有一子师卨
东宗
东式
东秀
东福
东亨
东喆
东元
东利
东侃
昌锡 师俊 致极
字文若有四子师俊师杰师喆师嶷 字卓汝有二子致极致中 字希天
致中
字和彦
师杰 致宅
字俊汝有二子致宅致德 字士彦
致德
字亨彦
师喆 致寿
字明汝有子致寿致道致九 字仁彦
致道
字由彦
师嶷 致福
字显汝有子致福致达致宽 字向彦
致达
字兼彦
致宽
宗锡 师岳
字元若有二子师岳师善 字士应
师善
字德应
东锡 师惠
字君若有二子师惠师温 字和汝
师温
字光汝
东应 师颜
字开玉有子师颜师颐 字景默
师颐
东臣
字弼彦
东焕
东俊 师益
字应时有四子师益师游师夔师夏
师游
师夔
师夏
东铉
字而彦
元锡
字开伯
利锡
文锡
东说
字善若
赟寿
赟富
东一
字士纯武科
东佐
字士坚
东直
字士淑
东钰
字士振
东隐
字士逸
东镇 师孟
字汝定有二子师孟师闵
师闵
东宅
东烨
东烇
东彦
出继子孙
尔爕 载履 宪锡 师洛
字和彦出继梓后继子载履 字道卿有三子宪锡尧锡禹锡 字而宪有一子师洛 字硕汝
尧锡 师汉
字而峻有三子师汉师师 字元汝
禹锡 师孝
字圭彦有三子师孝师悌师信 字顺汝
师悌
师信
洛永 尔熙 载垕 达锡
字油然出继寅亮后继子橹庶子桓 字而庸有三子尔熙尔焕尔熽 字熙彦继子载垕 子衡仲有子达锡庶子震锡师锡徽锡润锡祉锡 字封若
震锡
师锡
徽锡
润锡
祉锡
尔焕 载义 龟锡
字邦彦有二子载垕出继载义 字道仲有三子龟锡周锡彦锡 字圣伯
周锡
字圣辅
彦锡
字圣默
尔熽 载复 龙锡
字美彦有二子载复载益 字来仲有三子龙锡凤锡翰锡 字圣章
凤锡
字圣之
翰锡
字圣恊
载益 孝锡
字谦仲有三子孝锡猉锡贞锡 字圣元
猉锡
字圣瑞
贞锡
字圣一
长寿

浮查先生年谱

[编辑]

皇明世宗皇帝嘉靖二十五年丙午明宗大王元年

正月初一日子时,先生生于晋州东面代如村龟洞无心亭先生之王父参判公斋号

二十六年丁未先生二岁

○生而硕大,眼彩炯明。及是,头角崭然,知觉夙成,无心亭公最奇爱之曰:“大吾门者,必此儿也。但恨吾老不及见矣。”

二十七年戊申先生三岁

二十八年己酉先生四岁

○峻异岐嶷,颖悟超伦。自能言,受诗书辄成诵。时先考右尹公,丁参判公忧,庐于龙浔墓所,先生每请随往,归家则辄涕泣却食。与之肉,推而不食曰:“父母不食,吾何食之?”

二十九年庚戌先生五岁

三十年辛亥先生六岁

三十一年壬子先生七岁

○气度宏深,动止凝重,与同侪居,不作戏嬉。屹然有大人志。且性至孝,每得新味,不自先食,必献诸父母。虽至蔬菜之微,亦然。父母有疾,忧形不食,未尝离侧,乡里亲族,皆以孝儿称之。

三十二年癸丑先生八岁

始就师于申槽溪槽溪文忠公叔舟之曾孙。恬静自守,不求名利。琴书自娱,训诲后进。且于先生,为姨母夫,故从学焉。

三十三年甲寅先生九岁

三十四年乙卯先生十岁

三十五年丙辰先生十一岁

三十六年丁巳先生十二岁

○既读《通史》,次读《小学》,次以四书,文理大进,制述亦就。坐作趍步,已蹈《小学》规矩,槽溪公每称叹曰:“此儿非吾所及。他日必成大儒。”

三十七年戊午先生十三岁

○冬十月,右尹公丁母夫人忧。既葬,庐于墓下,先生自学所,往侍卢所。

三十八年己未先生十四岁

在右尹公庐所。右尹公歠粥哀毁,几至灭性,先生尽心替劳,多方慰解。又于暇隙,勤学不撤。○是时,先生尽读三经外传,能制诗、赋、论、策,时人皆以神童称。

三十九年庚申先生十五岁

自右尹公庐所,往拜药圃郑先生,受《尚书》。是时,药圃郑先生为本州教授,先生以右尹公命,往受《尚书》。郑先生见其举止端重,问难明畅,极加称奖。仍劝就师讲学。

四十年辛酉先生十六岁

往凝石寺读书。等书,昼夜勤读,未尝久辍。

四十一年壬戌先生十七岁

凝石寺先生以久离亲侧为闷,欲归家,右尹公时自往见,使之留读。

四十二年癸亥先生十八岁

春,往拜龟岩李先生,因以受业。李先生东都尹,秩满归乡。先生自凝石归家,执贽往拜。李先生一见称赏曰:“何相见之晩也?”遂授以《近思录》,勉以为己之学。秋,魁方伯巡课。方伯巡到本州,设课,先生亦往观,以《云鹤赋》居魁。其赋中有曰:“陶彭泽归去浔阳,无心出岫,李谪仙西望洞庭,水尽不见。”方伯击节称赏曰:“不世出之文章!”及见先生,尤加敬重,语人曰:“此真国器。”

四十三年甲子先生十九岁

春,中乡试两场。自是之后,以亲命赴举,及亲殁,以遗命犹不废举。前后所捷乡解、东堂,多至数十馀次,词场名誉,亦阐于世。

四十四年乙丑先生二十岁

春,聘夫人密阳朴氏万户士信之女,居宜宁嘉礼

秋,读书于双磎寺

四十五年丙寅先生二十一岁

春,自双磎归。夏,往龟岩李先生庐所肄业。四月,龟岩顺天奉母夫人丧归,先生往拜,因与龟岩之孙虎变鲲变及门下诸生同学,讲论义理,辄忘寝息。龟岩甚敬重之,虽读经传,必令兼诵《东赋》,以便科程。

秋,拜朴啸皋啸皋承任,时为州牧,大兴文教。先生往拜之,因与其子肄业。

冬,又拜龟岩庐所。

穆宗皇帝隆庆元年丁卯先生二十二岁

六月,明宗昇遐。

○秋,自德山双磎寺读书。七月,与崔公舜钦权公世仁柳公河公天澍,步自凝石,历探广济断俗德山等寺,欲谒南冥先生,先生适往金海,未得拜。溪上有草亭,亭之柱,有先生手题一绝曰:“请看千石锺,非大叩无声。争似头流山,天鸣犹不鸣。”先生沉吟良久,极口叹赏,谓诸君曰:“先生仪形,虽未得拜,先生力量,凭此可想,岂非今行之一大幸乎。”遂散步于桃川上,即今之院基也。入双磎,读书三冬。

二年戊辰宣祖大王元年先生二十三岁

春,自双磎归。自丙寅,至是三岁,其间虽有往来,读书,必昼读夜诵,未尝小怠。惟食后,往寺门外盘石上,以葛笔书石,数刻而入。故先生之笔,逎劲豪健,冠于一时,人谓铁索。

冬,与同侪居接于断俗寺,毁佛像,焚佛板,因入德山,谒南冥先生受《尚书》,因与崔守愚永庆定交。是秋,郑林塘惟吉,与本州牧崔应龙,聚近邑儒生,制诗赋,选得十人,居接于断俗寺,被选者,河公陈公克敬孙公景仁景义郑公承尹承元朴公瑞龟李公鲲变河公,而先生居第一。十月,始入接。先是,僧休静者,撰《三家龟鉴》,入榟于寺,而儒家居末,且造佛像,名曰“四天王”,形甚怪伟,接中一人,印取其书。先生心甚愤然,聚会同接,面责其人而裂其书,仍曰:“毁吾道,侮吾儒,是书与佛,不以诬乎?”即命僧徒火其板。又令曳出五百罗汉及“四天王”者,幷乂之,僧皆股栗,莫敢违越。先生谓诸君曰:“此去南冥先生居不远,吾侪此举不可不吿。”先送接人,往陈其事。南冥先生曰:“若先知之,吾岂劝为?既往勿咎。然末路人物,早年激昻,中年渐就平正,自少调适,何以进就?夫子之取狂简者此也。但板子则有可惜者。若截以细钜,为活字印吾家书,则取彼无用之物,为吾有用之器,不亦善乎?”翌日,先生往拜南冥先生,先生即迎引入坐,与语甚款曰:“与君先世,交道甚好,子庆氏先生之祖父,讳日休之字于我为年长之友,子华氏先生之从祖考,讳日章之字于我为相执之友,常往来无间矣。今见君,如见故人矣。”如是叙话之际,庭奚入报曰:“崔生贠,自京下来,在门外。”南冥先生,出而迎入,乃守愚堂也。引坐于先生之座右,叙寒暄讫,南冥指先生而语其毁佛事,守愚深加敬叹,恨其晩见。静坐终日,讲说亹亹,观听之人,皆以为荣。先生遂受《尚书》于南冥先生。先生见其讲义明透,阐微缕柝,大为称奖曰:“已造笃实地头!”○先生自是,出入曺先生之门,与同门诸贤,讲磨道义。交游诸贤,俱载《从游录》。

十一月,丁右尹公忧。先生天性孝友,与伯仲氏奉右尹公,同居一室,愉声婉容,务悦亲心。夙兴冠带,拜庙省亲,家素贫窭而甘旨有裕。至是自山天斋归则右尹公有不安节。先生迎医试药,克尽其诚。食不下咽、衣不解带。右尹公疾笃,泣谓先生曰:“先考文誉早阐,九点乡解,而终未得第一。自己卯后,永废科业,未布所蕴,常为平生慨恨。余则以独身,夙弃举业,专意养亲而孝蔑诚薄,未尽子职,则显养之道,两失之矣。汝须努力,毋坠家声,以继先君之志。”先生泣而受命。逮至属纩,擗踊叫叩,绝而复苏。昼夜号哭,奠酌之器,与伯仲兄尽心监涤,不委诸婢仆。

三年己巳先生二十四岁

正月,奉葬右尹公于无心亭公墓下,因居庐。既葬,因庐墓侧,伯仲公欲与之同居,先生谓仲氏公曰:“母氏在堂,不可俱旷。愿仲氏归家奉母氏,兼摄祀事则弟与伯氏,同守墓庐。”遂与伯氏守庐。身不脱衰绖,唯歠麰屑粥,朔望节祀及省觐母夫人之外,足不出庐外。丧祭之节,一依《朱文公家礼》,而参以龟岩先生居庐时节文而行之。

四年庚午先生二十五岁

冬,服阕。

五年辛未先生二十六岁

正月,禫除。三月,往德山,谒南冥先生。时先生羸瘠尚甚,不得久留而归。

五月,往泗川,谒龟岩先生。龟岩退居家食,先生往候,留累日而归。

七月,丁母夫人忧。哀毁逾礼,一如前丧是月,闻龟岩先生讣。设位庐外而哭

九月,祔葬母夫人于先府君墓左,因庐墓。既葬,伯仲氏又欲同守墓侧,先生谓伯氏曰:“奉亲体藏空山,而不忍弃去者,是固人子至情,而若不返魂,因为守墓,则是重体魄而轻神魂。若返魂而家无主奠,则大违礼经。往在先君之丧,仲氏在家而伯氏守庐,今则弟与仲氏同守墓,而伯氏归家则非但于情为宜,伯氏为主祀则礼当奉神魂,返室堂而主祀事。”于是,伯氏归家而先生与仲氏居庐。

冬,往哭龟岩先生。以师门之丧,非与朋友比,故衰服往吊。

十二月,子生。前名继业

六年壬申先生二十七岁

二月,闻南冥先生讣。前月,闻先生寝疾,专人走候,至是讣至,为位于山下而哭。尝语人曰:“吾东方道学之盛,非不至矣,而未有加于此时者也。寒暄一蠧静庵三先生道德文章,贞忠大节,盛矣至矣,而遭时不淑,未展蕴抱,其徽言善行,亦未得阐扬于世,赖得晦斋退溪两先生出而发挥彰明,辉耀烜爀,则退之于三先生,犹邹圣之于夫子,晦庵之于两,而若龟岩听松南冥大谷诸先生,并世蔚兴,斯文宣朗。古之人尚有闻风于百世之下,而兴起廉立者则而况于亲灸之者乎?士生是时,薫灸德容,亲承绪论,则千载一时,为幸大矣,而若余者志既惰慢,且罹罪戾,抠衣未久,面墙未免,而退溪龟岩,易箦于一时,不意南冥,又殁于翌年,考德无地,警诲难承,则遇时不幸,孰大于是哉?”又曰:“南冥龟岩两先生,道契甚厚,末年,以意外事,交义颇不终焉。其间是非,固非后生辈所可论断,而亦不无往来人传说之误。余以年少往来两先生门,常惴惴其间,恐取交构之诮矣。不幸两先生终不得更修前好,而相继捐世,可胜惜哉?”○又曰:“南冥先生,英华发外,气宇峻整,使人敬畏,而鄙吝自消。龟岩先生,气像浑厚,德容纯粹,使人乐闻而不自怠惰。

五月,往哭南冥先生。一如吊龟岩先生仪

七月,练。

神宗皇帝万历元年癸酉先生二十八岁

七月,服阕。

○九月,禫。

二年甲戌先生二十九岁

夏,居接于清道乡校。

○冬,女子子生。长适全义李玧

三年乙亥先生三十岁

凝石寺,读书。先生与伯仲氏,同居一室,昼则同榻,夜则共被,友爱隆洽,而至于家事,则两兄互相句管,先生专意学业。○寺之东川上,有一大岩,先生手书观澜台三字,崔公舜钦刻之。

四年丙子先生三十一岁

冬,子生。前名绍业是岁,议建德川书院崔守愚河觉斋柳潮溪宗智诸贤,议立南冥先生书院于德川洞,先生往议而赞其事。

五年丁丑先生三十二岁

双磎寺,读书。先生常以讲究未精为恨,往栖于双磎寺,以经传及《心经》、《近思录》、《性理大全》、《大》ㆍ《小学》等书,次第讲读,或有未莹处,则辄潜心默会,至忘寝食,涣释而后已。

六年戊寅先生三十三岁

双磎

七年己卯先生三十四岁

双磎

八年庚辰先生三十五岁

九年辛巳先生三十六岁

春,往昌宁谒先茔,因访寒冈郑先生先是,先生与寒冈郑先生未尝见,是岁,以瞻扫先茔事往昌宁。时寒冈先生,来守是邑,闻先生至,先访于旅舍,先生遂造谢,留话而归。

四月,移居于嘉礼先生从妇翁朴公往居,而与郭忘忧李雪壑大期李进士大约李芝叟宗荣诸贤,追随讲磨。

十年壬午先生三十七岁

夏,读书于阇崛寺忘忧雪壑讲磨至冬。

十一年癸未先生三十八岁

十二年甲申先生三十九岁

十三年乙酉先生四十岁

女子子生。长适完山崔渫

冬,还旧居。每以兄弟相离为恨,至是始归。有《返旧行》诗。

十四年丙戌先生四十一岁

春,作《学一箴》。载元集

秋,访朴篁岩齐仁咸安,偕到府中,访寒冈先生。是时,寒冈先生来守是邑,先生到府,留话而归。

十五年丁亥先生四十二岁

春,往凝石寺读书。

十六年戊子先生四十三岁

𨱑生。

十七年己丑先生四十四岁

是岁,逆狱起。时,汝立狱起,士类多蔓延,崔守愚柳潮溪横被其祸,先生痛惜之。

十八年庚寅先生四十五岁

𬭚生。

十九年辛卯先生四十六岁

二十年壬辰先生四十七岁

夏,避乱。时,寇登陆,遂避乱于境内山中。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四十八岁

夏,仲氏公殁于围城中。时,仲氏以校长,奉五圣位板入城中。虽在兵戈之中,而不废享仪,及城陷,抱板而殁。先生遂至城外,伺贼散掠,寻得遗骸于积尸中而葬之。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四十九岁

始还家。寇稍散,而金将军德龄,来阵于先生所居里。先生素与将军善,即还旧第,相与谋划军事。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五十岁

春,体察使梧里李相国元翼来访。梧里以体察使,出按本道,到州先访焉。

冬,伸金将军德龄冤于体察使。时,将军以斩逃卒事,被诬,罢兵就抱,先生代将军,作书以辨之。又劝州居进士朴兴宙诸人,为书与之以讼,得伸。生。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五十一岁

文梅村弘运上疏,讼金将军冤。时,将军为李梦鹤所诬,就拿王狱。先生与文公,斋疏讼冤,未得伸理。将军竟考死。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五十二岁

寇复至,避乱于金陵,转赴郭忘忧军议事。寇复发,列郡瓦解,先生挈家避乱于金山之西,闻忘忧火旺山城,与次子赴阵,谋划军事。有《倡义同苦录》。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五十三岁

金陵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五十四岁

始还乡。春,自星山西路,托伽倻山下。首夏,徙于宜春嘉礼。冬,始返旧居。

冬,伯氏公殁。期年之内,衰绖不解。哀毁居处,一如亲丧。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五十五岁

浮查亭精舎成。有上梁文。李芦坡所制。

夏,伴鸥亭成。亭在浮查亭东百步许,清江上。始构亭以为避暑之所,名以伴鸥,亭之得名始此。且有记。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五十六岁

○乱后习俗大变,不勤文学。先生慨然以兴起后学为己任,与志学年少,不废讲读,学者靡然从之。是岁,重建德川书院,题南冥守愚两先生位版。书院毁于兵火,至是,李茅村陈柏谷克敬河沧州诸贤,谋划重创,先生亦与之经画。及成,始以守愚崔先生配享。

三十年壬寅先生五十七岁

守愚冤,得伸。去年冬十一月,一道齐会于高灵,上章讼冤。是岁闰二月,先生更倡是议,会于星州,与郑桐溪李公大约李公宗荣姜公克新李公李公季彦都公应兪诸贤,叫阍蒙允。批曰:“今朝廷公论稍行,是非稍定,尔等知悉。”有记及酬唱,载元集。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五十八岁

三月望,设鸡黍会于浮查亭壬寅疏行之归,与同行诸公,约以鸡黍会,以每年三九之望为期。一定之后,只守一信字,无复有邀致通书之事,仿古人真率会例。至是首会于先生第。有序、记、同醉录。载元集。

夏,知恩舎成。有掲号序。载元集。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五十九岁

三月望,会于李公大约第。有记,载元集居接于青谷寺与志学年少会于寺。先生或同做,或往来劝课,考其勤慢。

九月望,会于李公宗荣第。有记及酬唱录。载元集。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六十岁

三月望,会于浮查亭有记及酬唱录。载元集。

九月十一日,又会于浮查亭十五日,乃三嘉东堂试日,而桐溪欲与同游,故径行于十一日。有记及酬唱录。载元集。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六十一岁

三月望,会于李公大约第。有记及酬唱录,载元集。

秋,访寒冈先生于德川寒冈来留德川,即驰往叙话。

冬,往哭药圃郑先生郑先生卒于往年,至是往吊。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六十二岁

作《三字解》。先生常以“直方大”三字,为平生用工之地,书诸壁上以自警,至是作解,书其下。载元集。

作《晚悟箴》。载元集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六十三岁

宣祖大王昇遐。

三十七年己酉光海元年○先生六十四岁

秋,捷乡试两场,俱中生进。先生以亲命,尚不废举业。至是秋,以《卧游名山赋》,中进士三等,俱中生贠二等。时,月沙李相国主选,读篇中有“不出门庭三五步,观尽江山千万里”之句,称赏不已曰:“此必老士宿儒,不效时格者也。”因擢之。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六十五岁

春,子中进士。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六十六岁

春,次韩昌黎《别知赋》,赠别金东篱而静东篱允安花山人。来调邮,先生与之交好,多有酬唱。至是递归,故作赋以别之。

四十年壬子先生六十七岁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六十八岁

郑棱李伟卿游临江也,累要先生诸子同舟。先生曰:“彼威权甚盛,其人外恭内狠,不可从游。”诸子皆不往。后闻,凶疏之谋,定于此游云。

魁别试东堂,赴不入试而归。时,馆人惜先生文章久屈,请以诡遇之路。先生叹曰:“欲事君而先欺君,可乎?吾举业之至老不废,以有亲命也。且欲一展平生之所抱,今闻汝言则世道可知。况时事不靖,三纲将沦,得科奚为?”遂不入礼围而归,以游览山水为娱。李茅村有挽词及祭文。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六十九岁

春,往游朴凌虚凭虚岩有酬唱诗。载元集。

夏,作《惺惺箴》。有序五月初十日,以郑桐溪吁冤事,往宜宁疏会。先是,永昌大君黜在江华,府使郑沆厄杀之。郑桐溪上疏极言,光海大怒,系于狱。道内诸儒,会于宜宁,先生以班首与焉。制疏之际,吴正言李进士会一李参奉,各制疏草而先生润色之。疏用吴正言所制,而卒不得登彻。

秋,哭申伊溪伊溪,居槽洞,号伊溪。与先生同年,自幼同学于槽溪公,交道最密。及其卒也,先生深恸惜之。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七十岁

春,与文梅村弘运诸人,游青谷寺有诗,载元集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七十一岁

春,《琴山洞约》成。琴山,先生所居里也,里旧无条约,事多违式。先生慨惜之,与里中诸人,仿蓝田古事,而又依《退陶先生乡约》,作为洞规。又别立《人材作成规》,书于洞约之尾,使为父兄者,知所以教;为子弟者,知所以学,一里长㓜,各自勉焉。载元集。养蒙斋里中年七八岁者,教之以《史略》、《小学》等书,解其蒙,至于十五岁,则幷于志学斋,使之次次进就,如古小学、大学之规。志学斋十五岁而志于学,教之以四书三经,《通宋》、书、诸子百家。至于大就,然后使之从事于举子之业,俾至成立。择诚恳勤干者,定有司,使干斋中事。

秋,与郑玉峯大淳姜凤台敏孝朴凌虚文梅村弘运李洞庭重训及二子𬭚,同游头流山有游山录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七十二岁

春,识《圃隐郑先生追赠职牒后》。郑秋潭𬱟,即圃隐之后也,一日,袖圃隐《追赠牒》及孙七休舜孝权冲斋赞咏诗,来示先生。先生遂志牒后,又次两贤韵。

夏四月,重游头流山时,州提督李公三省,以未参前游为恨,约与先生及朴凌虚重游头流姜公河公曺公河公崔公郑公𬱟及长子朴公成吉郑公时特崔公后寔十馀人与焉。还到朴凌虚第,闻郭忘忧讣。初,先生与同游诸公,行至广滩上,忽有雷雨骤作,须臾开霁,长虹亘天,紫气腾空。先生以为此必有木稼之灾,盍撤今行乎?提督强之,先生不得已从之,至是闻讣。计其日字,则忘忧易箦,果其日也。人皆以为先生有神知。

四十六年戊午先生七十三岁

春,书灌圃鱼先生《双磎八咏楼》诗,因次其韵。河沧洲,以灌圃外裔,请书灌圃《八咏楼》诗,镂板掲楼,故先生书而归之。又次其韵而志其后。

夏,与朴凌虚百泉寺,归至虎滩,遇郑公允穆,终日酬唱。郑公药圃先生之子也,时,为召村邮,与先生相善,至是会话。有诗与记,载元集。

秋,哭长子性孝友,笃于事亲。及殁,乡人议请㫌表,先生曰:“父而㫌子可乎?”遂沮之。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七十四岁

作《晋阳全城记》及《上洛君金公时敏却敌碑铭》。壬辰,金公为州通判,饮血督战,却敌殉节。至是兵使南公以兴,将立石记迹,请铭于先生,先生遂制之。载元集。

四十八年庚申先生七十五岁

春,往德川,谒南冥先生书院。归路入凝石寺,与赵凤冈诸公会话。有诗,载元集。

章宗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先生七十六岁

二年壬戌先生七十七岁

撰《晋阳志》。河沧洲朴凌虚赵凤冈郑进士承勲河进士,齐议竣事。

三年癸亥仁祖大王元年○先生七十八岁

《千字草隶》成。笔力遒健,人皆叹赏。本帖藏于家。

秋,与赵凤冈陈公金公玉立曺俊明诸人,复游头流山有游山篇,载元集。河沧洲有挽词祭文,载元集。

四年甲子先生七十九岁

春,与赵凤冈青谷寺

五年乙丑先生八十岁

六年丙寅先生八十一岁

六月。哭夫人朴氏丧。葬于州东松谷

七年丁卯先生八十二岁

李芦坡姜长鬐德龙

崇祯皇帝戊辰先生八十三岁

以大耊受通政帖。

秋,哭次子天资仁孝,文章笔法,有名当世。居母夫人忧,哀毁逾礼,因以成疾,卒于禫前。人皆伤悼。李雪壑

二年己巳先生八十四岁

有《养直堂八咏》。载元集

秋,与赵凤冈临渊台

三年庚午先生八十五岁

作《文兴书院奉安文》。院在金山作《宜宁客舍上梁文》。俱在元集

四年辛未先生八十六岁

作《学勿失时》、《过勿惮改》吟。载元集

五年壬申先生八十七岁

春,寝疾。未久康复作《枕上断编》。先生女婿李玖有一女,适安都事之子彰汉,生子时进时进自儿时受学于先生,先生奇爱之。至是先生病间,时进请得数行书,为求道之要。先生于枕上,口呼十八篇以遗之。载元集。

秋,《东方诸贤赞》成。崔文昌宋圭庵,凡二十篇。载元集。

冬,十一月初一日,终于浮查亭养直堂前一日,微有不安,即子孙皆侍侧。先生曰:“昔南冥先生临终,授门人以治丧礼仪,戒家内安静。君子于死生之际,安闲如此,斯可取法。”至是日,早起澡沐冠带,谒家庙,还于正寝,召家中内外,一一见问讫,徐曰:“各归尔所,吾将就寝。”又谓子孙辈曰:“正吾寝席。”遂反席未安而卒。

六年癸酉

正月,葬于州北甘岩山午向之原。遵遗命也。

崇祯纪元后我肃宗大王十年甲子

道内士林,始发立祠俎豆之议。先生殁,士林即有立祠之议,至是始发文回谕焉。

肃宗二十八年壬午

临川祠新庵李先生俊民旧居挹碧堂址也。

肃宗四十五年己亥

二月,奉安位版。道论久协,至是奉安,而以李新庵姜修撰应台河沧洲韩钓隐梦参幷享,而先生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