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读史方舆纪要
◀上一卷 卷十三 北直四 河间府 下一卷▶

北直四[编辑]

河间府,东至海丰县三百里,南至山东德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真定府冀州二百三十里,西至真定府定州二百有八里,西北至保定府安州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四百十里,至南京二千一百四十里。

《禹贡》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为燕、赵、齐三国之境。秦为钜鹿、上谷二郡地。汉置河间国初为赵地,文帝二年别为河间国。应劭曰:“在两河之间也。后汉初并入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复置河间国。晋因之。后魏置瀛州太和十一年分冀、定二州置,兼置河间郡,治武垣。隋罢郡存州。大业初,复曰河间郡。唐仍为瀛州。天宝初,亦曰河间郡。乾元初,复为瀛州。五代晋时,契丹据其地。周显德六年收复。宋仍曰瀛州《宋志》旧名关南。大平兴国初,曰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统瀛、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等十州军,大观二年升为河间府赐名瀛海军。金因之置河北东路于此。元曰河间路。明初曰河间府,属北平布政司。永乐七年直隶京师,领州二,县十六。今仍曰河间府。
府北拱京师,南临青、济,水陆冲要,饷道所经。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春秋时,齐由此剪孤竹,服北燕。及战国之季,清河、勃海间,几于无岁不战也。后汉末,袁绍、公孙瓒角逐于前,曹操踵其后,从而并幽蓟,平乌桓。迨典午失纲,五胡浊乱,于是滹沱沸浪,横漳腾波。北不得河间,青、冀之祸未烈。南不得河间,幽、平之患未深也。拓跋世衰,群盗竞起,耽耽虎视,恒在瀛州。岂非以海曲奥阻,鱼盐沃饶,利则进攻,不利则退守,地势为可恃乎?隋末,窦建德奋臂一呼,据有乐寿,纵横四出,雄于河北。唐藩镇之患,卢龙一道称最强者,以瀛、莫南下,易、定、镇、冀不得不避其锋也。朱全忠欲吞幽州,先争瀛、莫。及晋人取燕,既得瀛、莫,而刘守光不旋踵亡矣。石晋以瀛、莫入契丹,河北之衅,曾不逾时,甚且饮马河津,毒流汴洛。周世宗惩其弊,力战以复关南,戎夏之防,藉以少固。宋人因之,兴塘泺,列军屯,尝为重镇。及女真肆恶邀盟割地,则首及关南,知其利于深入也。蒙古攻金燕京,分军大掠瀛、莫诸州,所至残破。燕京资储,以关南为根本,自是公私耗竭,国无以立矣。元末,群贼毛贵等由清、沧而北,趣河间,逾直沽,元祚遂岌岌焉。明初,大军北伐,舟师、步骑皆自河间而进,直薄元都。及靖难之师,东西驰突,河间每为孔道。至枪四起,戎马生郊,而筹国是者,若未遑措意于河间也。谓之何哉?说者曰:“郡境陂泽沃衍,宜于耕植。宋人屯田关南,岁收数倍。且地滨沧海,盐鹾之利,军府所资。又舟车通利,四方供亿,皆取给焉。诚京师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

河间县,附郭。汉州乡县地,属涿郡。后汉为武垣县地,改属河间国。高齐始置河间县,为河间郡治。隋为瀛州治,唐以后因之。今编户二十五里。

武垣城,府西南三十八里。本赵邑。《史记》:“赵孝成王九年秦围武垣。即此。秦置县。汉属涿郡。后汉改属河间国。晋因之。后魏为河间郡。隋大业初,省入河间县。唐武德五年复置武垣县,属瀛州。贞观初,又废。《志》云:“今府城亦名东武垣城。后汉废州乡入武垣,又移武垣县于此。其后复还旧治,因谓之东武垣。高齐改置河间县。《城邑考》:“今郡城亦谓之瀛州城,隋唐以来故址,宋熙宁初改筑,后复圮坏,明初增修。今城周十七里有奇,有门四。
束州城,府东北六十里。俗名如林乡。汉县,属勃海郡。后汉因之。晋属章武国。后魏属章武郡。高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瀛州,寻改曰束城。唐因之。五代周显德五年成德帅郭荣攻契丹束城,拔之。是也。宋熙宁六年废为束城镇。元初,复置县。金复废为镇。元置巡司于此。《水经注》:“易水东经束州县南。其城旧有三重,今故址已堙。
州乡城,府东北四十里。汉县,武帝封河间献王子禁为侯邑。后汉省入武垣。魏收《志》:“武垣县有小陵城,亦曰萧陵。盖石赵所置。《寰宇记》云:“在河间城西北五里。”又城北六里有乞活城,晋东瀛公腾尝掠羯户万人居此,任其乞活,因名。
滹沱河,府西南二十里。自晋州饶阳县流入境,又东南经献县南、交河县北,又东至青县岔河口,合于卫河。《志》云:“府境有铁灯竿口水,其上流自武强、饶阳之境,汇漳河、滹沱诸流,又北接博野、蠡县沙、滱诸河,下流潴为陂池。纡回散漫,经府境而北,地益平衍,几数百里,通静海直沽以达海。其支流环绕郡城,每遇夏秋水发,一望无际,因筑堤以捍冲啮。馀详大川滹沱河。
高河,在府西南。自高阳县流入境,东南流至交河县,入于滹沱。旧《志》云:“郡在滹沱、高河之间,故曰河间。今源流断续,非复故迹也。○滱水,在城西,即易水支流也。亦自安州高阳县境分流经此,又北流入任丘县界,仍合于易水。
大浦淀,在府西二十五里。下流注于滹沱。其决入之处,一名百道口,亦曰大廉陂。○长丰渠,《唐志》云:“在河间县西北百里。贞观二十一年瀛州刺史朱潭所浚。又开元二十五年刺史卢晖引滹沱河,由束城以东,通漕溉田,仍曰长丰渠。
七里井,在府境。隋大业十三年诏涿州留守薛世雄讨李密,并诛翦所在盗贼。行至河间,军于七里井,窦建德袭破之。胡氏曰:“井去河间城七里,因名。
麹义垒,在束城镇北十四里。汉末,公孙瓒据河北,袁绍令义攻之,因筑此垒。又毛精垒,在府北三十里。《志》云:“汉博士毛苌宅冢也。后人于其地为营垒。
瀛台,在府城东南。高五丈,阔倍之,登台一望,四远在目下。有旧城壕。一名驻旗台。又城东北有高阳台,与瀛台相望。《志》云:“瀛州旧置高阳关台,因以名。
君子馆,府西北三十里。宋雍熙三年刘廷让帅师并海而北,将趣燕。契丹将耶律休哥闻之,以兵扼要害,逆战于君子馆。时廷让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继隆退保乐寿,廷让力不敌,一军尽没。
廉良镇,在府北。宋咸平二年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傅潜奏:“先锋田绍斌等败贼众于廉良路,即此镇也。又府北有南阳务。石晋开运二年杜威等袭契丹瀛州间。其将高谟翰引兵先出,遣梁汉璋将骑追之,遇契丹于南阳务,败死。○景和镇,在府东六十里,旧有巡司。又商家林,在府南三十里,南去献县亦三十里,行旅必经之地也。
青凌桥,府东门外。滹沱、滱水诸川,交流并注于城东,此桥为之锁钥。其后桥坏,夏秋水发,辄有涨溢之患。嘉靖间,于县南开苏家、徐家二口,分杀水势,而行旅往来病于艰阻。万历十八年复修此桥,连亘凡六里。又八里堤,在府南八里庄,自苏家口迄徐家口,亘二十里,以防涨水,亦万历中修筑。

献县,府南六十里。东至沧州百三十里,西至晋州饶阳县九十里。本汉乐成县,高祖封功臣丁礼为侯邑,后为河间国治。后汉因之。曹魏曰乐城县。晋因之,仍属河间国。后魏属河间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广城县,属瀛州。仁寿初,又改曰乐寿县。唐初因之,永泰初改属深州。宋属河间府。金天会七年置寿州。天德三年又改为献州。元至元二年州废,寻复为献州治。明初,省县入州,又改州为县。城周六里,编户二十四里。

乐成废县,刘昫曰:“在今县东南十六里。汉县治此。后魏移县西北,近古乐寿亭。隋因改为乐寿县,即今县治也。宋白曰:“后魏太和十一年河间郡自乐成移理于今县西一里乐寿亭城。《郡国志》云:“今县西南十里,曰乐寿岩,汉乐成县治此,隋乐寿县亦治焉。大业十三年窦建德自号长乐王,都乐寿,其所居曰金城宫,亦在乐寿岩西。今湮废。是乐寿旧治县西南,唐始移今治也。又乐寿东南有慎园,俗呼二王陵。汉灵帝尊母董氏为慎园贵人,即此。
景城废县,县东南九十里。汉曰景成县,属勃海郡。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侯邑。后汉省。后魏徙成平县治此,属章武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景城县,属瀛州。唐初亦属瀛州。贞观初,改属沧州。天宝后还属瀛州。宋因之。熙宁六年省为镇,属乐寿县。《金志》交河县有景城镇。○成平废县,在故景城南二十里。汉县,属勃海郡。武帝封河间献王子礼为侯邑。后汉改属河间国。晋因之。后魏徙治于废景城县。又建成废县,在故景城东南三十里,汉县,属勃海郡。后汉省。
中水废县,县西北三十里。汉县,高帝封吕马童为侯邑,属涿郡。应劭曰:“县在易、滱二水之中,因名。后汉及晋俱属河间国。后魏属河间郡,高齐废。又阿武城,在县西北三十九里。汉县,属涿郡。武帝封河间献王子豫为侯邑。后汉废。
滹沱河,县西南十八里。其地有完固口,在滹沱北岸,旧时山水泛滥,往往从此横决。嘉靖十三年筑堤为备,因以完固名。又县西南为陈家渡,滹沱河津济处也。建文中,燕王渡此,击败盛庸之师。自此又东南入交河县界。
鬲津枯河,县西二里。旧《志》云:“东北流入故饶安县界入海。又马颊河,在县东六十里,上源从山东商河县流入境。又钩盘河,在县东南五十里。上源自山东德平县流入境,盖后人凿以导水,而附以九河旧名也。今悉堙废。
房渊,县北三十里,《水经注》以为漳水所决入也。《志》云:“渊方三百里。石勒时水忽变赤,慕容隽时水忽生盐,形如印,一日再长再减,不失其度。元时有龙潜其中。其水清澈,委流入于滹沱。
单家桥,县南十二里。跨滹沱河上,行旅通途也。明建文三年燕王败平安等于单家桥。又宣德初,驾征高煦,还驻跸于此。一名五节桥,以正德间流寇乱,有五妇死节于此也。旧有单桥巡司。又大慈桥,在县东五十里槐家镇,亦为东西孔道。乐成驿,在县治西南,明初置。
阜城,县府西南百四十里。西南至冀州武邑县五十里,东南至景州六十里。汉县,属勃海郡。后汉属安平国,光武封王梁为侯邑。晋属勃海郡。后魏属武邑郡。隋属冀州,唐因之。天二年朱全忠改曰汉阜县。五代唐复故。宋嘉八年省入东光县。熙宁末,复置属永静军。金属景州。元因之。洪武七年改今属。城周五里,有门六。编户二十五里。
阜城故城,县东二十里。刘昫曰:“故县治此,隋改筑县城,移今治。《寰宇记》:“县东二十里有安平城,汉安平国治此。盖即故阜城矣。《城邑考》:“今城当南北之冲,沧、瀛、德、冀、深、景诸州,烽烟或警,县未有不被其患者。
蒲领城,在县东。汉县,属勃海郡。武帝封广川惠王子嘉为侯邑。昭帝时,又封清河刚王子禄于此。后汉省入县。《寰宇记》:“故城去县三里。又沧州鲁城北六十里,有故蒲领城,相传后汉末黄巾之乱,蒲领人流寓其地,因筑此城。○简子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相传赵简子所筑。一名东城。城下有简子津。《寰宇记》:“县有宅阳城,一名沙丘。
胡卢河,在县西北七里。即衡漳之别名。自晋州武强县流入境,又东入交河县界,合于滹沱河。今漳水东合卫河,经流往往浅涸。
流冷河,县北七里,本胡卢河之支流也。又有潢卢河,自冀州枣强县来,东北流注之,入交河县界,注于滹沱。俗作刘麟河。刘豫,阜城人也,其子麟尝渡此而名。今涸。又有王莽故河,在县西南,即屯氏河之下流也。今亦堙塞。
苻融垒,县东北二十四里。《志》云:“苻坚灭燕,遣融引军东略,尝屯于此,因名。
漫河店,县东南三十里。自此达景州亦三十里,今曰新中驿。又窝庄驿,在县北三十里,自此达献县之单家桥,亦三十里。皆往来通道也。

肃宁县,府西北五十里。西北至安州高阳县六十里,南至晋州饶阳县六十五里,东北至保定府雄县百里。本河间县地。宋雍熙三年置平虏寨。淳化初,改平城。景德二年又改为肃宁城。金升为县,属河间府。元至元二年废为镇,寻复故。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肃宁旧城,在今治东南。《志》云:“旧城周十六里,内有子城,周三里,宋时筑以屯兵。城旁又有肃宁寨,地名南阳疃,亦曰曲阳疃,亦宋所筑。金废。
中堡河,县东北三十里。《志》云:“保定府蠡县以东,高阳县以南之水,溢入于县境,播为洋东五千二淀,俱注于中堡河,流经雄县界,会于瓦济河。其洋东五千二淀,俱在县东南二十馀里,即唐河、滋河及滹沱诸河散流所汇也。
玉带河,县东三十五里。洋东五千二淀之水,分流为玉带河,又东北入任丘县界。《元志》云:“玉带河经雄州归信县界,入于易水。
唐河堤,在县南二十里。《志》云:“县西接保定府蠡县界二十里,堤起自蠡县之三岔口,东至韩村张王口,回曲五十馀里,口岸凡十八处。失时不修,自县以东,则河间、任城、雄县,以西则蠡县、高阳、安州,以北则新安、容城、安肃,一遇水潦,辄有溃溢之患。
南阳务,在县城东北。石晋开运三年契丹伪以瀛州降,天雄帅杜威引军至瀛州,契丹将高谟翰伪遁,威遣别将梁汉璋追之,至南阳务遇契丹,败死。或曰今县治即其地。又丰乐堡,在县东,亦宋置戍守处也。
任丘,县府北七十里。东至霸州大城县九十里,北至雄县七十里,西北至安州亦七十里。汉莫阝县地,属涿郡。平帝元始二年使中郎将任丘筑城于此,以防海寇,因名。高齐始置任丘县。隋省。唐武德五年复置,属瀛州。景云二年改属莫州。宋为莫州治,金因之。贞二年降州为莫阝亭县,以任丘县并入。元初复故。至元二年与州俱省,寻复置,属莫州。明洪武七年以莫州省入,改今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三十二里。
莫州城,县北三十里。汉置莫阝县,属涿郡。后汉属河间国。晋因之。后魏属河间郡。隋属瀛州。唐景云二年分置莫阝州于此。先天初,于州北置勃海军。开元十三年改为漠州,旋又为莫州县,亦曰莫县,兼置唐兴军。天宝初曰文安郡。乾元初,复为莫州。建中三年朱滔、田悦叛,易定帅张孝忠等规取涿、莫二州,断幽、魏往来之路。是也。《五代史》:“瀛、莫二州,相去百十里,其地多水泺。晋天福末,契丹内犯,赵延照自贝州退遁瀛、莫,阻水自固。宋仍为莫州,改治任丘县。咸平三年契丹内犯,范廷召追败之于莫州。熙宁六年废莫县入任丘。元二年复置,寻又废为镇。金莫州亦治任丘。贞二年降州为莫阝亭县。元初,改置莫亭县于此。至元二年省入河间县,寻复置莫亭县,莫州治焉。前朝州县俱废,置莫阝城驿于此,寻移入县城内。今有莫阝城递运所,盖其地为往来孔道也。
高郭城,县西十七里。汉县,属涿郡。宣帝封河间献王子盖为侯邑。后汉省。又阿陵城,在县东北二十六里,亦汉县,属涿郡。后汉初封任光为侯邑,后省。
长丰城,县东北六十里。唐开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县置,属莫州。宋因之。熙宁六年废为长丰镇,属任丘县。金因之。《郡志》云:“郡城东北七十里有长丰城。即此。○谒城,在县南二十六里。相传汉桓帝崩,窦武等率群臣诣河间迎灵帝入即位,此其朝谒处。《寰宇记》云:“本名滠城,讹为谒。灵帝封解渎亭侯,在今祁州界,不应于任丘有谒城也。又颛顼城,在县东北三十八里。后魏邢《三郡记》云颛顼所造,亦传讹也。
金沙岭,县东四十里,以土阜参差而名,本无岭也。《志》云:“岭回环断续,隐约蜿蜒,如见如伏,凡数十里。断处有细沙流出,如金星,因名。○桂岩,旧《志》云在县西北。岩多桂,其中深邃,俨如巨室,为邑之胜。又县南有白马峰,其后水流决溢,皆堙为平陆。
易水,县西十六里。其上流自高阳、安州境流经此,复绕流东北,出入雄县界。旧《志》:“莫州去雄县四十里,易水为分界处。自安州而东,会九河之水,经州北十五里,一名瓦济河,亦曰白沟河。又东汇于五官淀,下流合滹沱河入海。○滱水,在县城西,即易水支流也。其上源一自高阳、新安,而东汇于白洋淀。至县西,又经县东北赵堡口,仍会于易水。又一支自府城西门外北流,过半截河,经县东东庄桥,至五官淀,亦合于易水。或曰:“今滱水即铁灯竿口之水导流而北者。
濡水,县西北二十里。旧《志》云:“在莫州西二十里,东合易水。《水经注》:“濡水自容利亭东流,经莫阝县注于易水。《左传》昭七年齐侯伐燕,盟于濡上。即此处也。今与易水交流,不复别为一川矣。又《志》云:“县北五十里有高阳河,自高阳县来,经赵堡口,合易水。此亦易水支流,以县境旧为高阳关地而名。○滹沱河,《志》云在县南二里,宋时自高阳县流入莫州,至金口分界,东北流入霸州文安县境。今滹沱正流在献县,南宋人引水为塘泊,此其故道也。
镜河,在城南。其上源即肃宁县之玉带河也,流经县南八里,会马圈泊。又北至县南三里,会莲花泊。又城东南齐家泊,亦流合焉。环城为濠,亦名玉带河。又北至五龙潭,东出斜沟,会于五官淀。《志》云:“县北四十里,又有玉带河,东注沙湾,北环古莫,今淤。
白洋淀,县西三十里。周六十里,跨安州、新安、高阳之境。《志》云:“淀在县之开成村,众水汇流处也。又三浒淀,在县东北十三里,西接五龙潭。县西北唐堤之南,又有居龙淀,前后有塘,为众流之壑。○五官淀,在废阿陵县之东,上流诸水悉汇于此,东北接通州武清县为三角淀,达直沽以入于海。《志》云:“五官淀即武清淀。是也。又有赵家泊,在县东二十里,亦流入于五官淀。
掘鲤淀,在县东南。铁灯竿口之水,自河间县引流,东北出入县境,汇而为淀。遇霖潦,则洪波东注,溢入于五官淀而入海。《唐志》:“莫州有九十九淀。今县境以淀名者不一处,掘鲤淀其一也。
通利渠,县南五里。《唐会要》:“武德中,凿通利渠。开元四年县令鱼思贤复开浚,以泄陂淀之水,自城南至城西北,注于滱水,得地二百馀顷,土人因名曰鱼君陂。○长丰渠,在县西北二十里,即唐贞观中刺史朱潭所浚。其西南五里,亦曰长丰渠。开元中刺史卢晖,自束城引滹沱东入淇水,通漕溉田五百馀顷。是也。淇水,即今卫河。
五龙潭,县北十一里。县西十八里,为白龙潭水,皆渊氵亭,大旱不竭。○唐堤,在县西北,高阜绵延,凡十馀里,以障水患。盖亦以唐河而名。
赵堡口,县东北五十里。易水流经此。《志》云即宋时唐兴口也。○马村寨,在县西。《宋志》县有马村、王家二寨。政和三年改马村寨曰定安,王家寨曰定平。金废。
清源栅,在县西南。唐长庆初,义武帅陈楚奏:“破卢龙叛将朱克融莫州清源三栅。是也。○马东圈,在县东南。前朝正德中,刘六等作乱,由马东圈越霸州,犯雄县。或曰:“今县南马圈泊,盖以马东圈而名。
东庄桥,县东三十里滱水上,广三十八丈。县南境之水,俱由此达于五官淀。又月样桥,在废莫州北易水上。前朝建文二年燕王败李景隆之兵,破雄县,伏兵月样桥,莫州兵来援,遇伏败走。桥盖与雄县接界。○新中驿,在县西南四十里,又三十里而达河间府。
交河,县府南百十里。西南至阜城县四十五里,西至冀州武邑县百二十里。汉景城、成平二县地。唐为乐寿县地。宋曰交河镇。金初为石家圈。大定七年置交河县,属献州,以滹沱、高河二水交流而名。元至元二年省,寻复旧,仍属献州。明初因之。洪武七年改今属。城周六里,编户十四里。
滹沱河,县北六十里。自献县流经此,濒河为高川镇。又有北济桥跨其上。北流入青县界。○高河,在县西北五十里,自河间县流入境,东流合于滹沱。《一统志》:“县南有交河,以高河、滹沱河合流而名。悮也。合处盖在县北。
卫河,县东五十里,与南皮县分界。自东光县流经县东南五十里之七里口,又经县东北九十里之冯家口,而入沧州界。今运道所经也。详见大川卫河及川渎漕河。
洚河,县南五里,亦曰枯洚渠,即阜城县之胡卢河。东北流经此,有南济桥跨其上。又东北流五十里,为三岔河、洚河、滹沱河会流处也。亦曰三汊河。
清河,县西二十五里。旧为洚河支流,自富庄驿引而东,至县东北三十五里,经刘解镇,又经县东北六十里之张家桥,又东五里,散流入于诸村镇。俗名清河头,一名盐河,亦曰赵王运粮河。或云:“五代梁时,赵王曾运粮于此,以饷晋师也。又李村河,亦自县西二十五里,分洚河支流。有西济桥跨其上,流经县东北四十里李村桥,又东合于清河。
倒流河,县东北九十里。县东境之水汇流于此,西流四十里,会为三岔河,注于滹沱,故曰倒流。一名蔡河。又县东三十里,旧有沙河,今涸。又有蛤螺河,在县北二十五里,下流亦入于滹沱。
张大洼,县东三十里,为锺水之处。万历中,开沟五道以通洚河。洼旁之田,始无水潦之患。又县东北七十里,有达达洼。万历中,邑令马中良议决沟开渠,导入蔡河。又议于县东北九十里洼东,洼凿沟十里,入阳气寺古河,注于鸭绿淀。《志》云:“阳气寺古河,一名平成河,在县东北八十里。
泊头镇,县东五十里卫河西岸,商贾凑集,筑城于此,管河别驾驻焉。有泊头镇巡司,并置新桥驿,俗名泊头驿。又富庄驿,在县西二十五里,即西达阜城,北走献县之通道也。
景城南镇,县东北六十里,即故景城县地。金置镇于此。景城,详见献县。《金志》:“县境又有大树、刘解、槐家、参军、贯河、北望、夹滩、策河、沙涡共十镇,皆商民环聚之地。兵燹之后,堙废过半矣。

青县,府东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霸州大城县八十里,东南至兴济县四十里。唐幽州芦台军地。乾宁中,改置乾宁军。五代晋初,陷入契丹,置宁州于此。周显德六年收复,置永安县,属沧州。宋太平兴国七年复置乾宁军及乾宁县。大观二年升为清州。金贞元初,改县为会川,而州如故。元初,改州为清宁府,寻复为清州。明初以州治会川县省入。洪武七年改清州为青县。城周五里,有门三。编户六里。

会川废县,今县治。后周置永安县,宋改曰乾宁。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复旧。崇宁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金人改曰会川。元因之。明初省。
芦台城,在县东卫河西岸。《九域志》云:“在沧州西北九十里,瀛州东百六十里。唐置芦台军,其城周三里,后废为冯桥镇。乾宁中,复置芦台军,亦曰乾宁军。光化三年幽州帅刘仁恭以沧州为汴将葛从周所围,将兵赴救,营于乾宁军。从周留别将守沧州寨,自将精兵逆战于老鸦堤,大破之。五代梁开平二年刘守文以其弟守光篡逆,举沧德兵讨之,军于芦台,为守光所败。乾化三年晋将周德威攻燕,拔其芦台军。后唐同光以后,以契丹屡入犯,芦台、瓦桥皆增设重兵,命将戍守。天成二年芦台戍军乱,寻击平之。石晋初,没于契丹。周显德六年亲征契丹,命大帅韩通将前军自沧州治水道入契丹境,栅于乾宁军南。通奏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既而周主至乾宁,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宋白曰:“军城东临御河,接沧、幽二州之境。周世宗由此复关南,自是常为戍守重地。
中山,县南二里。旧《志》云:“山岩耸峙,悬瀑凡数十丈。今俗呼为高土冈。又西山,在县西南五里,四周高峻,其顶平衍,昔人尝立营寨于此。
卫河,在城东一里。自兴济县流入境,合于滹沱,又东北流,经静海县,过天津卫入海。亦名御河,亦曰永济河。《宋志》:“缘边塘泺为御防要地,其一水东起沧州界距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舡淀、方淀诸水,横广百二十里,纵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深五丈。西至信安军,与永济渠为一水。今为运道所经,筑堤浚浅,防维最切。又有盘古沟,在县南十五里,东流入御河,虽旱不竭。县南七里,有盘古冢沟,因以名。
滹沱河,县南三十里。自交河县东北流入境,合于卫河。其合处为岔河口,并流而经县东,水势汹涌,阔数十丈。
独流河,在县北。旧《志》云:“黄御河支流。自兴济县北流,经县境,又北流,入于易水,谓之独流水。《九域志》云:“乾宁军北百二十里,有独流口。五代周显德六年亲征契丹,自乾宁军御龙舟而北,至独流口,溯流西至益津关。是也。宋熙宁九年高阳关言:“信安、乾宁塘泺,因独流决口不收,至今干涸,命有司相视。元丰四年河决澶州小吴口,北流入御河,合西山诸水,至清州独流寨三叉口入海。旧时河流甚盛,其后黄、御分流,遂至浅塞。
老鸦堤,在县东南。旧筑堤于此,防卫河泛溢,以形似名。汴将葛从周败刘仁恭处也。又东堂堰,在县东北。宋景德初,知雄州何承矩请令沧州乾宁军视斗门,引潮入御河东堂堰,以益塘水。今皆堙废。
坚固寨,在县南。唐太和二年李同捷据沧、景叛,易定节度使柳公济讨之,奏拔其坚固寨。《唐书》:“时同捷筑寨于沧州西,抗拒官军,以坚固为名。
钓台寨,在县北六里。宋置寨于此,设兵戍守。又有独流北、独流东二寨,俱在县境,以滨独流河而名,皆宋人所置。金废。

兴济县,府东百八十里。南至沧州八十里。宋清州范桥镇地。大观初,改置兴济县。金初属沧州。大定六年改属清州。元省,寻复置,属清州。明初改今属。县无城,编户十里。县今废。

卫河,在县城西。自沧州流经此,又北入青县界。旧为大河所经。《宋史》:“庆历八年大河自澶州商胡口,北流至乾宁军入海。熙宁初,议者欲闭北流,回河东注。提举河渠王亚言:“黄、御河带北行,入独流东寨,经乾宁军、沧州等八寨边界,直入大海。海口阔至六七百步,深八九丈。三女寨以西,阔四百步,深五六丈,其势愈深,其流愈猛,此天所以限契丹也。若再开二股,渐闭北流,此未睹黄河在界河内东流之利耳。不报。宋末,大河南徙。元引会通河,而卫河遂为转输要道。县城西北,旧有范桥渡,为卫河津口,县名兴济盖以此。
独流河,在县北。《志》云:“自县西北四十里,而至青县。旧时黄、御二河,皆溢入于此。今县有独流浅,其地多蒲苇之利。
西泺,在县西南。东西横亘凡十馀里,南北二十馀里。秋后水涨,一望无际。鱼蒲之利,每钟于此。
海清寨,在县东北。宋初,置巷孤寨,属沧州,为沿边戍守处。政和二年改曰海清。金废。乾宁驿,在县治西,洪武中置。
静海,县府东北百八十里。西南至青县七十里,西北至霸州文安县八十里。汉东平舒县地,属渤海郡。宋为清州窝口寨。金明昌四年始置静靖海县,属清州。元初省,寻复置。明初改靖为静,又改今属。土城周六里,编户十五里。
当城,县北六十里。宋之当城寨也。又十里为里堡城,地名稍直口,北去小直沽二十里。宋咸平中,议者以北河可涉,宜有城守,以备北边。诏筑城其地,谓之当城。郭谧曰:“决黄河、御河之水,下注当城。是也。金废。《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古城,盖亦宋时戍守处。
军粮城,县东北百六十里。《志》云:“元海运时屯粮之所。又吕彭城,在县境天津卫西北二十里。相传彭越、吕布皆尝屯兵于此,因名。
海,在县东北百五十里,与山东、辽东接境。古名勃海。应劭曰:“海之横出者,曰勃。元行海运,以天津海道为咽喉要地。前朝亦尝通运于此。嘉靖三十八年辽抚侯汝翼,以辽东大饥,议移粟天津。其入辽之路,自海口发舟,至广宁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里,中间若曹泊店、月沱、桑沱、姜女坟、桃花岛、咸可湾泊,各相去四五十里,无风涛、盗贼之虞。从之。寻复罢。《志》云:“天津一隅,东南漕舶鳞集,其下去海不过百里,风帆驰骤,远自闽浙,近自登、辽,皆旬日可达。控扼噤要,诚京师第一形胜处也。
卫河,在县城西北。自青县合滹沱河流入境,至小直沽,与白河会。东南漕舟,悉由此北达,而南北群川,尽从小直沽以达于海。
小直沽,县北九十里。《志》云:“出县北五十里,为杨柳青。又十里为当城,又十里为里堡城,又十里为小南湖,又十里即小直沽。其北则白河,受北路之水。其南则卫河,合南路之水。皆会于此,同流入海。天津卫设焉,为京师东面噤喉之地。由直沽而西北三十里,即武清县之杨村驿矣。○大直沽,在县东。《志》云:“出县南十五里,有双塘渡,又东五里为古城渡,又七十里至大直沽。今天津卫东南十里,即大直沽渡也。小直沽受群川之委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故有大直沽之名。又东与小直沽并注于海。
丁字沽,在天津卫东北五里。自武清县汇白河之水,注于直沽。今有丁字沽渡。又新开沽,在天津卫东九十里,相去十里曰水套沽,其长四十馀里,亦名新河,即天顺初议开海滨二沽,以通蓟州运道处也。
咸水沽,在天津卫东六十里,即古豆子也。《括地志》:“自勃海至平原,其间滨海煮盐之处,土人多谓之豆子。隋大业十二年河间贼帅格谦据豆子,称燕王。王世充击斩之。《隋书》:“平原东有豆子,负海带河,地形深阻。自高齐以来,群盗多匿其中。大业七年刘霸道聚众于此,既而格谦亦据其地。王氏曰:“豆子在平原、勃海、河间三郡之交,环带河海,形势阻深,兼有盐鹾之利。今大河南徙其地,不可考矣。罗氏曰:“河间之豆子,今咸水沽。是也。沽东去海四十里,地斥卤,广数十里,宋时亦置戍于此。又卫东北四十里,有塌河淀,周百里。
信安湾,在天津卫西北,即漕河曲折处也。前朝正德中,畿辅贼刘六等犯天津,守将贺勇遏之于此,贼败走。○尹儿湾,在天津卫城东。永乐初,建百万仓于此,因筑城置卫,以贮海运。今去城八里,有运粮河,旧自海口达尹儿湾之运路也。
劈地口,在县东北。宋元丰四年河决澶州,入御河。李立之言:“臣自决口相视,河流至乾宁军,分入东西两塘,次入界河,于劈地口入海。其地盖在小直沽东。○马家口,在天津卫东南二里。又东南十三里,有寇家口渡。《志》云:“今县南十五里,有双塘渡,当南北通衢。
河平寨,在县东北,即小直沽口也。宋初置泥姑寨于此,属沧州。政和二年改为河平寨。又有三河寨,在县东,初曰三女寨,属沧州。政和二年改曰三河。又有小南河寨,在县东北八十里,亦宋置,属沧州。今讹曰小南湖。○百万寨,在县北,亦宋置,属清州。诸寨皆金废。
海防营,在县东北。《志》云:“其地名葛沽,去天津卫城六十里,又天津之外护也。奉新驿,在城外,明永乐十三年置。
宁津,县府东南二百九十里。东南至山东武定州百三十里,南至山东德平县八十里。宋为保安镇地。金始置宁津县,属景州。元初属济南路。至元初,改属河间路。今城周五里,编户二十二里。
宁津故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县初治此。《邑志》云:“金初置临津县。天会六年圮于水,因迁今治,改曰宁津县。城周三里,亦金时故址。云又有空城,在县东四十里,城周五里,相传汉光武所筑。其相近又有永州城,或云隋末所置。今为杨盘镇。
古黄河,县西三十里。广约一里,自吴桥县东北流入界,又东北流入南皮县境。两岸废堤,窿然峭立,居人谓之卧龙冈。又隋堤,在县北三十五里,相传隋炀帝曾驻于此,令军士筑堤以防河。今屹如垣墙,谓之耿家圈,其中居民甚众。
土河,县南二十五里。其上流自山东德州,经德平县西北流入境内,相传即古笃马河。又东流入山东乐陵县界。县东四十里有迟河,又有流河,俱入于土河,谓之三渡口。○龙湾,在县北二十里。自景州吴桥县流入界,亦名谷家河。东南流入于土河。
中安镇,县东北二十五里。宋置,今名中五店。又县西南二十五里,有保安镇,今名包头店。《志》云即临津故城也。《金史》:“县有西保安及广平、会津等镇。
安州寨,县西北十八里。有前后两寨,相传五代初屯兵处。又县西四十里,有何家寨。县东南十八里,有枣寨,亦昔时屯兵处也。《志》云:“县东北四十里,有青积务,元置。金废。
附见:
河间卫,在府治南,永乐中建。又府治东南,有沈阳中屯卫,治西有大同中屯卫,俱永乐初建。
天津卫,府东北三百里,水行三百五十里。南至静海县七十五里,水行百里。东至通州宝坻县梁城所百四十里,水行百七十里。北至通州武清县杨村驿六十里,水行七十里。西北至顺天府二百五十里,水行四百里。城周九里,北濒卫河,东绕潞河,漕舟悉出于此。永乐二年筑城置戍。三年调天津卫及天津左卫驻焉。四年复调天津右卫驻焉。初设备兵使者于此,其后辽左多事,增置重臣,屯列将领,为京师东面之巨镇。

景州[编辑]

景州,府南百八十五里。东北至沧州百九十里,南至山东德州七十里,西南至真定府冀州百五十里,西北至深州百六十里。

春秋时齐、晋二国之境。战国为齐、赵二国地。秦属钜鹿郡,汉属勃海郡。后汉及魏晋因之。后魏亦属勃海郡。隋初,属德州。开皇九年置观州治东光县。大业初州废,以其地属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复置观州治弓高县。贞观十七年州废,改属沧州。贞元五年始置景州。其后废置不一长庆元年州废。二年复置。太和四年废。景福元年又置。天五年自弓高移治东光。五代周曰定远军《州志》云:“石晋改州曰永静军。周显德三年更曰定远军。宋仍为景州。景德初,改曰永静军。金亦为景州,后改曰观州《金志》:“大安中,以章宗讳璟改焉。元至元二年复曰景州移治县。明初,以州治县省入编户二十八里,领县三。今仍曰景州。
州南襟德、隶,北带沧、瀛,转输百万,悉出其郊。漳、卫之滨,节节皆险也。若其连青、济之甲,走深、冀之道,河北诸州,皆将奔命焉。盖地形四通,可左可右。驰驱燕赵,此亦发轫之所也。五代梁乾化二年晋争河北地,梁人合兵攻即今州治。晋将李存审时屯德州,谓诸将曰:“县方急,若坐而视之,使贼得,必西侵深、冀,患益深矣。乃出奇破梁兵,自是梁不能复有河北。然则州之所系,岂浅鲜哉?

县,今州治。汉县,属信都国。颜师古曰:“,读曰条。文帝时,周亚夫封条侯,即此也。后汉改属勃海郡。晋及后魏因之。隋开皇五年改曰县,属冀州。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德州。永泰二年改属冀州。刘昫曰:“故城在今县南十二里,隋移今治。天三年义昌帅刘守文攻冀州,拔县,进攻阜城。五代梁乾化二年侵镇、冀,遣军围县。既而梁主全忠复自将攻围,为晋将李存审等所败。宋仍属冀州。金改属景州。元初,升县为元州。寻复故,自东光徙州治焉。明初省。今州城元时故址,天顺以后屡经修筑,周五里有奇。

安陵城,州东十七里。本县地。《风俗记》:“县东四十里,有安陵城,故县也。水经大河故渎,经县故城东,又北径安陵县西。郦道元以为安陵乡。晋置东安陵县,属勃海郡。石赵为安陵县。后魏仍属勃海郡。高齐废。隋为县之宣府镇。唐武德四年复置安陵县,属观州。州废,改属德州。刘昫曰:“旧县在县东四十里。永徽二年移治白社桥,即此地也。景福初,改属景州。宋省入县。今州东十里,有安陵巡司,盖因旧县而名。
弓高城,州东北四十里。汉县,属河间国,文帝封韩颓当为侯邑。后汉仍为弓高县。晋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德州。刘昫曰:“弓高城,汉平原郡鬲县地也。唐武德四年置观州于此,州寻废。贞元中,又为景州治,自是景州废置不一,县常为州治。长庆二年幽州叛将朱克融陷弓高,遂围下博。是时,成德叛将王庭凑攻围深州。官军恃横海以通运,弓高陷,而深州之饷道遂绝。天五年移州治东光,弓高属焉。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博帅杨师厚攻赵王,陷下博。寻自弓高渡御河,而东逼沧州。弓高盖深、沧诸州之要地也。宋初并入县。今故城接东光县界。
龙额城,州东三十里。汉县,属平原郡。武帝封韩增为龙额侯。是也。后汉省入弓高。崔洁曰:“弓高县有龙额村。又侯井城,旧《志》云:“在弓高城西北三十五里,汉县,属河间国。亦后汉废。
长河城,在州西南。汉置广川县,北齐省入枣强。隋于故县东八十里,复置广川县,属德州。仁寿初,以太子讳广,改曰长河。大业十二年窦建德袭败涿郡通守郭绚于长河。唐亦曰长河县,仍属德州。刘昫曰:“隋置长河县,为水坏。唐元和四年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东去故县十三里。十年又改置于河东岸小胡城。十一年横海军使程执恭奏:“败成德叛帅王承宗兵于长河。宋省为长河镇。《宋志》:“景初,移将陵县治长河镇。将陵,今山东德州治,是盖州境与德州相接也。
市城,州西北二十里。汉县,属勃海郡。宣帝封清河刚王子寅为侯邑。,亦读条。后汉省。又[C165]县城,《括地志》:“在县西南四十六里。《战国策》:“乐毅曰:“故鼎反乎室。当作[C165]。或讹为磨。即此地也。汉置[C165]县,属信都国。《史记•功臣表》有磨侯程黑,《汉书》作[C165]侯。亦即此邑也。后汉省。又州西有九城,中有邸阁,亦谓之邸阁城。或曰:“五代梁初,尝储粟于此。
卫河,州东十七里。自德州流入境,经州东,安陵巡司在其西岸。又东北入东光县界。五代梁时,杨师厚自弓高渡御河而东,逼取沧州。即卫河也。
胡卢河,在州东北。其上源亦自阜城县来,北流入东光县境。五代时,导胡卢河,以限敌骑于深、冀、景、沧数州间,纡回曲折,恃以为险。此其故渠也,今多堙废。
千顷洼,州东北三十里。地卑衍,旧为锺水处。前朝宣德中,大河北决,自德州溃入境内,居民危迫。州臣刘深开渠,导入此洼,水害遂息。
障水堤,在州城外。《志》云:“州昔当大河之冲,地平土疏,无冈陵之阻,往往决溢为患,因于城外三里周回筑堤,恃以为固。宋熙宁七年深州静安令任迪,议引永静军双陵口河,溉南北田二万七千馀顷。盖决淤水以为溉田之利也。
宋门镇,州西北三十里。正德六年畿辅盗赵燧等犯境,官军败之于此。又州北有鉴桥,亦是时官军败贼处。○李晏镇,旧《志》:“在州东北,当胡卢河南岸。此为东李晏口。又有李晏镇,在今深州南。盖五代时尝置军屯戍于此,以控胡卢河之险。
薛家屯,在州西。其相近者曰叁老集,西接冀州枣强县界。正德中,官军败贼处也。又有白家屯,在州北。天启中,妖贼丁志弘等剽掠阜城武邑间,官军讨斩之。其党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拒官军,久之始平。东光驿,在州治西南。又州东十里有安陵驿,□□□□□□要地。
吴桥,县州东五十里。东至宁津县七十里,南至山东乐陵县八十里。唐德州将陵县地。宋为吴川镇。金始置吴桥县,属景州。元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一里。
重合城,县西南二十里。汉县,属勃海郡。武帝封马通为侯邑,旋复为县。后汉仍属勃海郡。晋因之。后魏正平初,并入安陵县。太和十八年复置,仍属勃海郡。熙平中,属乐陵郡。东魏天平初,改属安德郡。高齐时废。旧《志》云:“重合城东至乐陵郡五十里。乐陵,今山东属县。
卫河,县西三十里,与州接界。又北入东光县境。漕舟自安陵曲折而东北出,四十里至连窝,又三十里至东光县。《漕河考》:“安陵至连窝,盖六十里。此往来者必经之道也。
王莽河,在县东北,古屯氏河也。又有鬲津河,昔为大河所经。《志》云:“宋时大河出沧、景之间,今县南地名澜阳,即大河汇流处。又有河仓在城南,金人所置也。城南又有古堤,相传即黄河旧堤。西南入德州境,东北入宁津县界,故址犹存。
漳河,县东二十五里。卫河挟漳河而北,每遇霖潦,往往涨溢,此即卫、漳二水决而东出者,非漳河正流也。旧自县境引流,东北入东光县界。今涸。又龙湾,在县东十二里,或曰古大河馀流也。东注宁津县界,亦名谷家河,下流合于土河。
连窝驿,县西北五十里,水驿也。漕舟所经。
东光县,州东北七十里。南至吴桥县五十里,北至南皮县五十五里。汉县,属勃海郡。后汉初,封耿纯为侯邑。晋亦曰东光县,仍属勃海郡。后魏因之。东魏改置勃海郡于此。隋开皇初,郡废。九年于县置观州。大业初,州废,县属平原郡。唐属沧州。贞元五年改属景州。天五年景州移治焉。五代周为定远军治。宋为永静军治。金为观州治。元属景州。今城周六里,编户七里。
东光故城,县东二十里,汉县治此。宋白曰:“高齐天保七年移治于今县东南三十里陶氏故城。隋开皇三年又移于后魏之废勃海郡城,即今县治。○西光故城,在县西。隋《图经》:“后魏孝昌二年贼葛荣略取其地,对东光筑城据之,因名。
顺成城,县西南三十里。汉昭帝封钩弋夫人父为顺成侯,邑于此。今为顺成乡。《志》云:“城盖与弓高城相近。又有废玺城,在县东二十里,未详所始。
天胎山,县南十里。土阜隆起,南临靳河。一名天台山。又有青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县西南境又有山,曰鲁阳山,皆冈陇之属也。今亦堙废。
卫河,县西三里。自景州流入县界,又东北入南皮县境,《水经注》所谓清水也。《志》云:“卫河有大小龙湾,萦回而下,经县北二十里,其地名下口。居民鳞集,行旅辐凑,俨然城市,谓之下口镇。
漳水,县西一里。自吴桥县流入境,又北仍合于卫河。今上流已涸,不复至县西也。又胡卢河,在县西三十里,自州境流入,又东北入交河县境,本横漳下流也。今亦浅塞。
胡苏河,县东三里。《汉志》:“东光有胡苏亭。《水经注》:“清水东至东光县,西南径胡苏亭,世谓之羌城。非矣。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又径东光县故城西。后汉初平二年黄巾贼三十万入北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南,斩首数万,流血丹水。即是处也。齐乘云:“东光县东连沧州,有古胡苏亭。又旧《志》:“县东南有古鸣犊河。今皆堙。○靳河,在县南二十里,自州东废安陵县流入境,又东北入沧州之浮河。唐开元中所开。
马头镇,县西三里,下临卫河。又县西南三十里,为连窝镇,即吴桥县界连窝驿也。与县北二十里之下口镇,皆卫河所经,商旅凑集于此。○半壁店。在县北。正德中,流寇犯境,官军御却之于半壁店。即此。
白桥,在县西南,跨永济渠上。唐元和十二年横海节度使程权奉诏讨成德叛帅王承宗军于长河。承宗遣兵入东光,断白桥路。权不能御,引还沧州。旧《志》:“县西四里为永济渠,渠上有桥。当自县通弓高之路。
故城,县州南九十里。西至冀州枣强县六十五里,东至山东德州九十五里,南至山东恩县四十里,西南至山东武城县六十五里。宋恩州历亭县地。金为故城镇。元初升为故城县,属河间路。至元二年仍省为镇,寻复置县,属景州。今城周五里,编户八里。
东武垣城,县东北三十八里。《志》云:“唐初置县于此,后废。又县北二十里有南枭阝城,或以为窦建德所置也。今正史皆不载。
卫河,在城南。自山东武城县北流,经恩县境,入县界,绕城而东入德州界。郡人马伟云:“卫河亘县城之前,涟漪映带,环绕左右,帆樯相接,随风若飞。上溯武城,下达德州,朝发夕至,呼吸可通。县介京师、山东之间,诚为襟束要地矣。
潢卢河,县西南五十里。一名索卢河,亦曰枯河。其水无源,数年一至泛滥,则波涛汹涌,漂庐拔树,随流而下。遇旱辄涸,民播种其中,收获倍利。北流入冀州枣强县界。或以为即卫河之支流云。
沙溪,县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南河。自武城县界流入,汇于县西之龙潭,又东北至州境,注于千顷洼。春至则涸。○孟家沟,在县东二里,漳水决入处也。一名柳行港。自县北达州西,为青草河。又东北注于千顷洼。今涸。
岸堤,在县西南。起自武城县北二十里之甲马营驿,达于县东十八里四柳树镇,皆筑堤以防卫河泛溢,高数尺以上。又有长堤,起自县西田村,达于州界。《志》云:“宋元丰间,筑以防潢卢河之溃溢。○金堤,《志》云:“在县西南,自大名府大名县界,逶迤而东北入县境,即后汉王景所筑。又有鲧堤,亦在县西南三十里,自顺德府广宗县界,东入县境。相传鲧治水时筑二堤,皆横亘千里云。
郑家镇,县西南二十五里。又县西南十五里为方堑屯,与县东四柳树诸镇,皆临卫河,居民商旅往往市易于此。
窦堡,县北十里。相传窦建德曾屯兵于此。又县西北五十里有太子营,沙溪所经也。相传唐太子建成讨刘黑闼,尝驻于此。又马家寨,在县西北五十里。旧传红巾寇乱,居民于此树栅,据崇冈茂林以为固,寇不能犯。

沧州[编辑]

沧州,府东百五十里。东北至永平府五百里,南至山东德州二百四十里,东南至山东武定州二百五十里。

春秋战国时为燕、齐二国之境。秦属钜鹿郡。汉置勃海郡。后汉因之《汉志》:“郡治浮阳县。后汉尝为勃海国,移治南皮。晋仍为勃海郡刘宋亦有勃海郡,侨置于临淄境内。后魏初曰沧水郡,寻复故魏主焘改郡曰沧水。太和二十一年复为勃海郡,治南皮县。又分置浮阳郡太和十一年置,治浮阳县,寻又兼置沧州魏收《志》:“熙平二年分瀛、冀二州置,治饶安城。高齐因之。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州废,以其地并入勃海郡《隋志》:“开皇六年置隶州,治阳信县。大业二年改为沧州。明年,又改为勃海郡,仍治阳信。阳信,见山东武定州。唐初,仍置沧州初治清池,又移饶安。武德六年移治胡苏县。贞观初,还治清池。开元十四年置横海军于郭内。天宝初,亦曰景城郡。乾元初复故贞元三年置横海节度治此。太和五年改为义昌军。详见州域形势说。五代仍曰沧州。梁改曰顺化军,唐复曰横海《五代史》:“梁乾化五年沧州始属梁。明年,为晋王存勗所得,仍称横海。宋亦为沧州亦曰景城郡横海军。金因之亦曰横海军。《元志》作临海军。元亦曰沧州,属河间路。明初,以州治清池县省入编户二十七里,领县三。今仍曰沧州。
州控水陆之冲,绾海王之利。江淮贡赋,由此达焉。燕赵鱼盐,由此给焉。太公赐履,北至无隶。桓公用之,遂以兴霸。盖襟带雄远,便于驰逐。燕得之,势足以弱齐。齐得之,势足以胁燕动赵矣。汉置郡于此,以禁约东诸侯。地饶给,五方错居。燕、齐有事,必先争勃海,地利然也。唐季藩镇割裂,横海一道,分地最狭,而介于河北淄、青间者百馀年。刘仁恭袭取之,逞其雄心,图兼河北,兵锋辄及于贝、魏。朱全忠患其强,屡攻沧州,而未能有。其后有之,而不能守也。归于河东,而河北诸州,河东且坐收之矣。石晋以瀛、莫入契丹,沧州之患益亟。周世宗虽复关南,以州境据河滨海,北望辽碣,仓卒可至,于是列营戍守。宋承其辙,而不敢变也宋时有沧州八寨,今见于《志》者,为乾符、巷孤、三女、泥姑、小南河五寨。五寨分见前静海、兴济二县境。蒙古取燕,先残沧、景。及山东群盗共起亡元,陷清、沧,据长芦,郊圻皆战地矣。明师北伐,亦先下长芦。迨建文中用兵幽蓟,命将徐凯城沧州。时议者亦以州居燕齐之襟要,谓可以遏南下之冲也。燕兵突至,州遂不守。论者谓南北之成败,关于沧州者十之五。夫地有所必争,争地而不得其人,犹之以地与敌而已。
清池废县,今州治也,旧治在州东南四十里。汉置浮阳县,为勃海郡治,以在浮水北而名。后汉属勃海郡。建武十五年改封平乡侯歆为侯邑,后复为县。晋因之。后魏亦曰浮阳县,为浮阳郡治。高齐废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清池县。唐武德元年置沧州,治清池。寻徙治饶安。四年以县属景州。五年属东盐州。贞观初,还属沧州。又自胡苏县徙州治焉。宋亦为州治。金因之。元延初,徙沧州路治长芦镇,并徙县于郭下。明初省县入州。今谓旧城为沧州故城。《城邑考》:“州旧无城。今城天顺五年创筑,周八里有奇,有门四。
长芦废县,在州治西北。《志》云:“去旧州治西北四十四里。汉为参户县地。宇文周大像中,置长芦县,并置漳河郡。盖以水傍多芦苇而名。隋初郡废,县属瀛州。开皇十六年又置景州于此。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景州治焉,旋陷于刘黑闼。明年,黑闼平,复为景州,兼置总管府。贞观初,州废,改属沧州。《唐志》:“旧治永济河西。开元十六年移治河东。太和三年李同捷据横海叛,诏诸军进讨。卢龙帅李载义拔其长芦。天三年朱全忠攻刘守文于沧州,自白马渡河至沧州,军于长芦。五代周省为镇,宋初复旧。熙宁四年又省为镇。属清池县。元迁沧州于此。至正十八年山东群盗毛贵等陷清、沧二州,据长芦镇。时州未有城,故仍以镇为名。参户城在州城西北三里。城中古有大树,谓之木门城。《春秋》襄二十七年卫侯之弟专出奔晋,托于木门。或以为即此城也。汉置参户县,属勃海郡。武帝封河间献王子免为侯邑。后汉省入浮阳。宋元符三年张商英请开木门口,泄徒骇河东流,即此地云。
乾符城,州东北八十里。本章武县。汉文帝封窦广为章武侯,邑于此。后为县,属渤海郡。后汉因之。晋置章武郡,县属焉。后魏章武县属浮阳郡。正光中,分置西章武县,在今太城县境。齐省章武县。隋开皇十六年置鲁城县,属瀛州。唐武德四年属景州。六年高开道掠幽蓟以南,至文安鲁城。将军平善政邀击破之。贞观初,县属沧州。《括地志》:“汉章武,今鲁城县。是也。乾符中,生野稻二千馀顷,燕魏饥民就食之,因更曰乾符,以年号为名。五代周废入清池。宋废为乾符镇,又为乾符寨。金人亦曰乾符镇。
饶安城,州东北七十里。战国时齐邑。《史记》:“赵悼襄王四年庞爰攻齐,取饶安。汉为千童县地,属勃海郡。后汉灵帝时,改置饶安县于此。晋仍属勃海郡。后魏属浮阳郡。熙平二年置沧州治焉。隋初郡废。大业二年改隶州为沧州,而饶安之沧州废。寻属勃海郡。唐武德初,移县治故千童城,沧州亦徙治焉。六年州移治胡苏城。贞观十二年又移饶安县治故浮水城,仍属沧州。宝历二年武宁帅王智兴讨横海叛帅李同捷,其将李君谋绝河,残无隶,降饶安壁。是也。宋仍属沧州。熙宁四年省入清池,为饶安镇。○浮水城,在州东五十里。本高城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浮水县,属沧州。大业初,省入盐山县。贞观中,为饶安县治。《金志》:“清池县有新、旧饶安二镇。浮水城,即新饶安镇也。
定县城,在旧饶安东南三十里。汉县,属勃海郡。武帝封齐孝王子越为侯邑。后汉时,省入饶安县。○五垒城,《志》云:“在清池旧县西南二里。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景成侯,侯营别邑于此,使五子分居城中,各筑一垒,因名。又有麻姑城,《寰宇记》:“汉武东巡,祠麻姑于此,因名。
燕留城,《括地志》:“燕留故城,在长芦县东北十七里。《史记•燕世家》:“庄公二十七年山戎侵燕,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君所至地与燕,燕君筑此城,名曰燕留也。
灶儿坡,县东北百里。居民于此煮盐为业,因名。前朝建文二年盛庸等遣将分兵屯沧州。燕王曰:“沧州土城,溃圮日久,修之不易,当乘其未备急攻之。遂由通州至直沽,谓诸将曰:“彼所备者,惟青县长芦。今博垛儿、灶儿坡数程无水,彼不为备,趣此可径至沧州城下。乃一日夜兼行三百里,掩至沧州,遂克之。又有马落坡,在州东北二十五里,元尝置巡司于此。
海,在州东百八十里。东接登莱,北连辽碣,茫然巨浸。
卫河,在城西,市西桥跨其上。其上游自南皮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兴济县界。州南二十里有砖河水驿,为卫河津要处。《元志》:“永济河在清池县西三十里,时州治未移也。又州西北五里有永济堤,唐永徽二年刺史姜师度筑。州东南三十里,又有永济北堤,唐开元十六年所筑。
漳河,在州西。《唐会要》:“清池县西四十里,有横漳堤,显庆元年筑。西北六十里,又有横漳东堤,开元十年筑。旧漳河盖自阜城交河以东,直至城西,即长芦河也。今故流多堙废。
浮河,州东南五十四里。旧《志》云:“在清池县南二十里。汉时自大河分流,东北出,经浮阳县南,又东北流入于海。今自东光县南界之永济渠分流而东北,下流亦注于海。《唐志》:“清池县东南二十里,有渠注毛河。东南七十里,有渠注漳,并引浮水,皆神龙中刺史姜师度所开。又县南十五里有浮河堤,开元十六年所筑。《史记》云:“赵之南界有浮水焉。即此河矣。又《十三州志》:“浮水东入海,其西南二十三里有迎河,从南皮县来,分漳水以入于浮水。
毛河,州西南五十七里。来自南皮,亦名屯氏河。经盐山县城南,又东北入于海。又阳通河,《志》云在旧州城东南十五里。唐开元十六年开以导永济渠之涨溢,下流合于毛河。有阳通河堤,亦开元十六年筑。
无隶河,《唐志》:“在清池县西南五十七里。亦曰无隶渠,一名无隶沟。《唐史》:“永徽元年薛大鼎为沧州刺史,界内无隶河久填废,大鼎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之。又疏长芦、漳、横三渠,泄污潦之水,州境遂无水害。
减水河,州南十五里。西接卫河,东达于海。弘治中,开以备卫河之泛溢。既以去海尚远,涨水往往由此决入田闾,大为民患。乃复塞之。○徒骇河,在州西,昔时大河支流也。今堙。《唐志》:“清池县西五十馀里,有徒骇河西堤。又县西四十五里,有明沟河东堤,皆永徽三年所筑。
李彪淀,州西南十里,旧为锺水处。《唐志》:“清池县西五十里有李彪淀东堤,永徽三年筑。又三堂泺,亦在旧清池县北。《宋志》云:“沧州北旧有三堂等塘泺,为黄河所注,后河改而泺塞。程尝请开琵琶湾引河水,而功不成。熙宁六年屯田使阎士良,请堰水绝御河,引西塘水灌之。乃命士良专兴修扑椿口,增灌东塘淀。泺今皆堙废。
萨摩陂,州东北五十里。陂周五十馀里,有蒲鱼之利。又仵清池,在旧清池县东南十八里。《舆地志》:“浮阳县有大连淀。北魏延兴初,淀水溢,注破仵清村,因潴为池。今名大梁五龙堂,其流西逾东光,东至海。齐乘以为古之胡苏河也。
长芦镇,即故长芦县。明初,置长芦都转盐运使司,在今州治西南,领盐课司二十四。在州境者十二,在山东青州府境者亦十二。每岁额办大引折小引盐十八万八百引有奇。又长芦巡司及递运所税课局,俱置于此。
合口,镇在州西。《水经注》:“衡漳水过勃海建成县,又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又东北入清河,谓之合口。魏收《志》:“浮阳县西接漳水,横水入焉,谓之合口。晋太元十三年后燕慕容楷等将兵会慕容隆于合口,击叛将张申于高成,平之。隆安二年魏拓跋得河北,置行营于中山,命拓跋遵镇勃海之合口,即此。建成,见前献县。
盟亭,在州南。《志》云:“古燕齐分界处,二国尝结盟于此,因名。又州治东有狼烟台,相传周世宗备契丹,筑此以为边候。○郭桥,在县东。《金志》:“清池县有郭桥镇,后废。又有郭疃镇,亦在清池县界。
砖水河驿,在州治西南,水驿也。洪武初置。漕舟往来,路必经此。

南皮县,州西南七十里。西南至东光县五十五里,西至交河县六十六里,东南至山东乐陵县百二十里。汉县,属勃海郡。景帝封窦彭祖为侯邑。阚る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后汉为勃海郡治。魏、晋因之。后魏勃海郡亦治焉。隋初属沧州,寻属勃海郡。唐初属景州。贞观初属沧州。宋因之。城周三里,今编户九里。

南皮故城,在县东北八里。《志》云:“《春秋》庄三十年齐桓北伐山戎,缮修皮革,因筑城焉。项羽闻陈馀在南皮,因环封之三县,号为成安君。汉置南皮县于此。后汉建安八年袁谭、袁尚相攻战于邺城门外,谭败,引兵还南皮。九年曹操攻袁谭,拔平原。谭走南皮,临清河而军。清河,即卫水也。十年操攻南皮。斩谭。《三国志》:“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射雉南皮。皆此城也。宋白曰:“南皮县西去景州六十里。县北有迎河,河北有故皮城,即汉勃海郡所理。
高乐城,县东南四十里。汉县,属勃海郡。后汉省。俗名思乡城,亦曰西乡城。又临乐城,在县南。汉县,亦属勃海郡。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光为侯邑。后汉省。郦道元曰:“临乐,莽更名乐亭。《晋太康地记》:“乐陵国有新乐县。即此城矣。又刘宋时,亦置新乐县,属乐陵郡。后魏因之。盖郡县皆侨置于青州高苑县界,非故城也。
临津城,县西南六十里。本东光县地,东魏置胡苏县于此,属勃海郡。高齐废。一云高齐置,后周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胡苏县,属德州。刘昫曰:“县置于胡苏亭,因名。唐武德四年属观州。六年改属沧州,又移沧州治焉。贞观初,沧州移治清池,胡苏县还属观州。十七年州废,仍属沧州。天宝初,改为临津县。贞元二年改属景州。州寻废,还属沧州。天五年仍属景州。五代时,又改属沧州。宋初因之。熙宁六年省入南皮县,为临津镇。今曰临津店。
卫河,县西二十里。自东光县流入境,与交河县接界,又东北流入沧州界。《河纪》云:“县北卫河岸有大堤,自南亘北五十里,高丈馀,东接沧州境,西接南皮境。卫河水涨,西境为患特甚。有郎儿口,向为泄水处。下流又有河,名曰盘河,东注于海。元延中,为屯军所筑塞。卫河泛溢,浸没民田,互相诘讼。泰定初,乃议开掘,截然中断二十馀丈,水由中流,县境遂无水患。《志》云:“郎儿口,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北去沧州三十馀里。又冯家口,在县西北三十里,亦与交河县接界。县西南二十里,又有十二里口,皆卫河所经。又齐家堰,在县西北二十里,即卫河东岸。河流至此,湍悍迅急。万历十一年修筑齐家堰堤,自东光县之北下口至冯家口,共计一千七百馀丈。
毛河,在县南,东北流入沧州界。《唐志》:“开元十三年自临清县南开毛河入清池县,以泄永济渠之泛滥。是也。又县东南五十里,曰古黄河。县西门外有废胡苏河,县东南数里又有废王莽河。《志》云:“县城北有古太史河。
迎河,在县城北,即卫河之支渠也。《水经注》:“清河又东北,经南皮县故城西,王莽名县曰迎河亭。旧有迎河渎,自县境东流,入清池县界,合于浮水。今湮。
曹公固,县东南二里。旧《志》云:“汉青州刺史隽不疑冢也。高五丈有奇。曹操攻袁谭,因冢为固,因名。又有观台,在县东四里,一名袁侯台,相传即袁谭所筑。曹操攻谭,谭败,被擒于此。县东二十五里,有射雉台,相传曹丕游南皮时筑。一名燕友台,丕尝宴集宾友于此也。
魏家庄,县西六里。元至正十八年董搏霄守长芦,屯兵魏家庄,为山东群盗毛贵所袭,战死处也。又应桥镇,在县东南五十里。又东南二十里,有刁宫楼镇。又三十里,有旧县镇,或以为即晋新乐县治。

盐山县,州东九十里。东至山东海丰县百二十里,南至山东乐陵县六十里。春秋时齐之无隶邑。汉置高成县,属勃海郡,郡都尉治焉。后汉曰高城县。晋因之。后魏属浮阳郡。隋开皇十八年改县曰盐山,属隶州。大业中,属勃海郡。唐武德四年置东盐州于此。贞观初,州废,县属沧州。宋因之。《县志》:“旧城在大角里,即旧城镇。又曰:“旧城在今县东北三十五里。明洪武九年移治香鱼镇,即今治。成化二年筑土城,周九里。今土城周八里,编户二十三里。

高成故城,县南六里,汉县治此。刘昫曰:“旧县在今盐山县南。是也。晋永和六年燕慕容隽以贾坚为乐陵太守,治高城,即此。
合骑城,县北七十五里。汉武帝封公孙敖为合骑侯,即此城也。今讹为郛堤城。又县有平津乡,武帝封公孙弘为平津侯,未在高成,《括地志》在盐山县南四十二里。千童城,在县东北。汉千童县盖置于此。后汉改置饶安县,在今州东境。《舆地志》:“高城东北有兮城,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千人,至海求蓬莱,因筑此城,侨居童男女,号曰兮。汉因置千童县。
柳县城,县东五十里。汉置柳县,属勃海郡。武帝封齐孝王子阳巳为侯邑。后汉省。《风俗记》:“高城县东北五十里,有柳亭,汉县也。世谓之辟亭,非矣。又《一统志》县西北有章武城,悮。盖即今乾符城也。
箧山,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峡山。魏氏《土地记》:“箧山长七里。又县东南九十里,有阁山,山皆低小,无峰峦林壑之胜。又小山,在县东北七十里,陂陀绵亘,跨山东海丰县界,一名骝山。
盐山,县东南八十里。地产盐,因名。晋大兴初,段匹䃅据蓟,为段末杯丕所攻,将南奔乐陵太守邵续。石勒遣将石越邀败之于盐山,即此。
海,县东七十里。潮汐所至,土皆咸卤,煮而为盐,其利甚广。今沿海有场,设官司之。长芦盐利出于县者,十之五六。
古黄河,县南四十里,地名孟家店。大河旧经此入海。○浮河,在县东北百里,自州境流经此入海。
刘公渠,县西南五十里。县境旧承无隶沟下流,大小群川,悉附以入海。无隶沟既塞,每以淫潦为患。万历四十二年邑令刘子讠咸开渠,自燕子口至高家湾,四十三里,导入古黄河,直达于海。
漂榆津,县东北百里。晋咸康四年石虎击段辽于令支,使王华帅舟师十万,出漂榆津。水经清河,东北过漂榆邑,入于海。郦道元曰:“漂榆故城,俗谓之角飞城。《赵记》:“石勒使王述煮盐于角飞。是矣。魏氏《土地记》:“高城县东北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民咸煮贩,藉盐为业。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盖与静海县接界。
望海台,县东北,一名汉武台。魏氏《土地记》:“章武县东百里,有汉武帝台,南北有二,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武东巡海上所筑。《唐史》:“贞观十九年自高丽班师,入临渝关,次汉武台,顾问侍臣。对曰:“此是燕齐之士为汉武求仙处。《实录》云:“汉武台馀基三成,傍有祠室茔域,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岸多峻石,奇险错列。太宗刻石纪功而还。
傅家营,县南五十里,又南接山东海丰县境。旧置戍守于此。○利丰镇,在县东北。《金志》:“县有海丰、海润、利丰、襆头,凡四镇。”

庆云县,州南百六十里。东至山东海丰县四十里,南至山东阳信县七十里。汉阳信县地。隋开皇六年析置无隶县,属隶州。大业初,属勃海郡。唐初属沧州。贞观初,省入阳信县。八年复置,仍属沧州。太和二年改属隶州。寻复旧。周置保顺军于县南二十里。宋治平中,徙治保顺军,仍属沧州。金因之。元初,割无隶县,半属沧州,半属隶州。其沧州无隶,至元二年并入乐陵,寻复旧置。明洪武八年以隶州无隶县改置海丰县。而沧州无隶县,永乐初避御讳改今名。城周七里,编户十一里。

阳信城,县东南三十里。相传即汉阳信县治,今详山东阳信县。《志》云:“县东南五里有古无隶城,即《管子》所云无隶以东者。《县志》:“旧城在鬲津东南,为无隶县治。旧《志》:“元至元间,高桂重筑。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六年移治鬲津北岸,草创城垣。成化二年修筑,周四里,门四。今详见山东海丰县。又苴城,《邑志》云:“在县东城下。旧有荻苴河,直抵海丰。汉武帝封朝鲜降将韩陶为荻苴侯,疑邑于此。
马谷山,县东北七十里明月沽东,俗谓之大山。多石无树木,中有洞,深广二丈馀。今亦见海丰县。
长城岭,县南四十里。势如冈陵,旧《志》以为齐之长城。或云禹所筑九河堤。又有卧龙冈,在县东南鬲津河中。
鬲津河,在县南。流经城东,下流入海。唐永徽初,刺史薛大鼎所开。又县西南三里有汊河,即鬲津之支流。县西五里又有纪家河,亦流入于鬲津河。○胡苏河,旧《志》云在县西南,其流经盐山、海丰县境,入于海。又覆河,亦在县西。县东南六十里为古黄河,东北流,经海丰县马谷山南,而注于海。
献河,县南三十里,或谓之陷河。县西北境之水,多汇于此。经海丰县,引流东注于海。《齐乘》云:“无隶县北有陷河,阔数里,西通德隶,东至海,盖即献河上源也。今县东南三十里有枣园店桥,长里许,跨献河上。
无隶沟,在县南。相传春秋时即有此沟,分大河支流,东注于海。隋开皇中,因以名县。大业末,沟渐填废。唐永徽初,薛大鼎为沧州刺史,奏开之,外引鱼盐,海商骈至。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向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滂泽被。今湮。○八会口,《齐乘》云:“在县北。水流交会处也。自沧州大连淀,南至县境百馀里,有大河、沙河,皆濒古堤,会流于此,合于陷河。
月明沽,县东北七十里。东接马谷山,濒海煮盐处也。
板达营,县南二十里。《志》云:“明宣宗征高煦时,驻跸于此。○通济桥,《志》云:“有大小二桥。大桥在县城东关之南,为燕齐要路,胡苏、鬲津二河经流其下,东入于海。小桥在西关之南,上受胡苏、鬲津二河,下通济大桥。又南家桥,在县东三十里,亦跨献河上,与枣园桥皆接海丰县界。《志》云:“县南二十里有挂甲口,相传韩信下齐,道出于此。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