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节要/卷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高丽史节要
卷二
作者:金宗瑞
卷三

惠宗义恭大王[编辑]

讳武,字承乾太祖长子。母庄和王后吴氏,以后梁乾化二年壬申生。吴氏尝梦龙入怀,未几,太祖出镇罗州,见而幸之,遂有娠。及壮,气度恢弘,智勇绝伦,从太祖征百济有功。在位二年,寿三十四。

甲辰元年后晋开运元年,契丹会同七年。[编辑]

广评侍郞韩玄珪礼宾卿金廉如晋,告嗣位,遂贺破契丹。

○冬十二月。翰林院令平章事崔彦㧑卒。彦㧑新罗人,禀性宽厚,自少能文。年十八,入唐登科,四十二,始还国,拜执事侍郞瑞书院学士。及新罗归附,太祖命为太子师,委以文翰之任,宫院额号皆所撰定,一时贵游皆师事之。及卒,年七十七。谥文英

乙巳二年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编辑]

晋遣光禄卿范匡政太子洗马张季凝来,册王,为持节玄菟州都督上柱国充大义军使高丽国王

大匡王规女为太祖第十六妃,生一子,曰广州院君。一日,谮王弟有异图。王知其诬,恩遇愈笃。至是,司天供奉崔知梦奏:“流星犯紫微,国必有贼。”王意谋害之应,亦不罪,乃以长公主,用强其势。公主从母姓,称皇甫氏。后,凡取同姓者,皆讳称外家之姓。史臣曰:“取妻,不取同姓,礼也,虽百世,婚姻不通。惠宗之以公主妻弟,何也。时俗然也。太祖不世出之主也,动法古昔,有志化俗,而狃于习俗,不能变也。自是厥后,视为家法,恬不为异,中叶以降,虽禁堂从之亲,而同姓则讫不能禁也。曰:‘男女同姓,其生不繁。’同姓尚尔,况至亲乎。今,观其取姑姊妹者,率多无后,传世五百年之久,而宗支终不过数十人。然后,知先王制礼之意深矣,可不戒哉。”

王规谋立广州院君,尝夜伺王睡熟,遣其党,潜入卧内,将行大逆。王觉之,一拳毙之,令左右曳出,不复问。一日,王违豫,在神德殿,崔知梦又奏:“近将有变,宜以时移御,”王潜徙重光殿。夜使人,穴壁而入,寝已空矣。王知所为,而亦不罪之。后知梦,拔剑骂之曰:“上之移寝,必汝谋也。”王自王规谋逆之后,多所疑忌,常以甲士自卫,喜怒无常,群小并进,赏赐将士无节,内外嗟怨。

○秋九月。王疾笃,群臣不得入见,憸小侍侧。戊申。薨于重光殿。上谥曰义恭大王,庙号惠宗,葬顺陵。群臣奉王弟,即位。李齐贤赞曰:“羽父请弑桓公,将以求太宰。隐公不听,亦不讨之,终致𫇭氏之祸。王规之谮两王弟,亦羽父之意也。惠宗不致之罪,顾使居左右,其免于袖刃壁人之谋,可谓幸也。时,去太祖弃代甫耳,之不义,而得众,已能如汉魏之马耶,其未有以窜殛之,何也。呜呼,小人之难远也,如此,其可不戒哉。”

己酉。王规大匡朴述煕述煕性勇敢,年十八,为弓裔卫士。后事太祖,累树军功,受遗命,辅惠宗。及惠宗寝疾,遂与王规相恶,以兵百馀自随。王疑有异志,流甲串因矫命,杀之。后谥严毅,赠太师,配享惠宗庙庭。

王规伏诛。初,王知逆谋,密与西京大匡式廉谋应变。及将作乱,式廉引兵入卫,规不敢动。窜规于甲串,遣人追斩之,诛其党三百馀人。

定宗文明大王[编辑]

,字义天太祖第二子。母神明王后刘氏太祖六年癸未生。性好佛,多畏,信图谶。在位四年,寿二十七。

丙午元年后晋开运三年,契丹会同九年。[编辑]

春正月。王将谒显陵,致斋之夕,闻空中语,若曰:“尔,存恤细民,人君之要务。”

○是岁,天鼔鸣。赦。

○王备仪仗,奉佛舍利,步至十里所开国寺安焉。又以谷七万硕,纳诸大寺院,各置佛名经宝及广学宝,以劝学法者。

丁未二年后汉高祖称天福十二年,辽世宗天禄元年。[编辑]

春。遣大匡朴守文,城德昌镇,又筑西京王城及铁瓮慱陵三陟通德等城。

○秋。遣大匡朴守卿,城德成镇

○置光军司。先是,崔彦㧑光胤以宾贡进士游学入晋,为契丹所虏,以才见用,受官爵。奉使龟城,知契丹将侵我,为书以报。于是,命有司,选军三十万,号光军。

戊申三年后汉隐帝乾祐元年,辽天禄二年。[编辑]

秋九月。东女真苏无盖等来,献马七百匹及方物。王御天德殿,受之。忽雷雨,震押物人,又震殿西角。王大惊,近臣扶入重光殿。遂不豫。赦。

○始行后汉年号。

己酉四年后汉乾祐二年,辽天禄三年。[编辑]

春正月。大匡王式廉卒。式廉太祖从弟也。以勤恪,久镇西京。及定王规之乱,赐匡国翊赞功臣号,加大丞。卒,谥威静,赠太师,后配享王庙。

○三月丙辰。王疾笃,召母弟,内禅,移御帝释院。薨,上谥曰文明,庙号定宗,葬安陵。初,以图谶将移都西京,发丁夫,命侍中权直,营宫阙,劳役不息,又抽开京民户以实之。群情不服,怨讟胥兴。及薨,役夫闻而喜跃。李齐贤赞曰:“定宗以人君之尊,步至十里浮屠之宫以藏设利,又以七万硕谷一日而分赐诸僧。一遭天谴,丧心生疾,所谓‘君子求福不回’者,亦尝闻其说耶。疾既大渐,能以宗社付之亲弟,不使如王规者觊觎于其间,是可嘉也已。”

秋八月。命大匡朴守卿等,考定国初有功役者,赐米有差,以为例食。

○命元甫式会元尹信康等,定州县岁贡之额。

光宗大成大王[编辑]

,字日华定宗母弟。太祖八年乙酉生。礼待臣下,明于听断,恤贫弱,重儒雅,夙夜孜孜,庶几治平。中岁以后,信谗多杀,酷好佛法,奢侈无节。在位二十六年,寿五十一。

庚戌元年后汉乾祐三年,辽天禄四年。[编辑]

春正月。大风拔木。王问禳灾之术,司天奏曰:“莫如修德。”自是,常读贞观政要

○城长青镇

○秋。城威化镇

辛亥二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辽穆宗应历元年。[编辑]

大奉恩寺于城南,为太祖愿堂。又创佛日寺东郊,为先妣刘氏愿堂。

○冬十月。西京重兴寺九层塔灾。

○十二月。始行后周年号。

壬子三年后周广顺二年,辽应历二年。[编辑]

春。城安朔镇

○是岁,遣广评侍郞徐逢如周,贡方物。

癸丑四年后周广顺三年,辽应历三年。[编辑]

周遣卫尉卿王演将作少监吕继赟来,册王为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兼御史大夫高丽国王

○冬十月。庆州皇龙寺九层塔灾。

甲寅五年后周世宗显德元年,辽应历四年。[编辑]

春。创崇善寺,追福先妣。

乙卯六年后周显德二年,辽应历五年。[编辑]

大相王融如周,贡方物,广评侍郞荀质,贺即位。

丙辰七年后周显德三年,辽应历六年。[编辑]

临津县献白雉。

○周遣将作监薛文遇来,加册王,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仍令百官衣冠从华制。前节度巡官大理评事双冀文遇而来,以病留。及疾愈,引对称旨,王爱其才,表请为僚属,遂加擢用。未逾岁,授以文柄,时议不惬。

○命按检奴婢,推辨是非。奴背其主者,不可胜纪。由是,陵上之风大行,人皆嗟怨,王妃切谏,不纳。

丁巳八年后周显德四年,辽应历七年。[编辑]

春正月。王观射于球庭。

戊午九年后周显德五年,辽应历八年。[编辑]

夏五月。命翰林学士双冀知贡举,试以诗赋颂及时务策,取进士。御威凤楼,放榜,赐甲科崔暹等二人明经三人卜业二人及第。用议,初置科举,自此,文风始兴。

○玄鹤集含德殿。

○是岁,周遣尚书水部员外郞韩彦卿尚辇奉御金彦英,赍帛数千匹来,市铜。

己未十年后周显德六年,辽应历九年。[编辑]

春。遣佐丞王兢佐尹皇甫魏光如周,贡方物。

○秋。遣使如周。

○周遣左骁卫大将军戴交来。

○冬。遣使如周,贡铜及水精。

○周侍御清州守双哲来,拜为佐丞父也,闻有宠,故随王兢来。

庚申十一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辽应历十年。[编辑]

春三月。赐崔光范等七人明经一人医业三人及第。

○定百官公服,元尹以上紫衫,中坛卿以上丹衫,都航卿以上绯衫,小主簿以上绿衫。

○以开京皇都西京西都

○城湿忽,升为嘉州,城松城,升为拓州

评农书史权信大相俊弘佐丞王同等谋逆,贬之。自是,谗佞得志,诬陷忠良,奴诉其主,子谗父母,囹圄常溢,别置假狱,无罪而被戮者相继。王猜忌日甚,宗族多不得保,虽一子亦自疑阻,不使亲近。人人畏惧,莫敢偶语。

辛酉十二年宋建隆二年,辽应历十一年。[编辑]

夏四月。大水漂没人家,水变为赤。

○是岁,置修营宫阙都监,移御正匡王育第。

○赐王举等七人明经一人及第。

壬戌十三年宋建隆三年,辽应历十二年。[编辑]

冬。遣广评侍郞李兴祐如宋,献方物。

癸亥十四年宋乾德元年,辽应历十三年。[编辑]

夏六月。还御宫,下诏曰:“久在离宫,百官奏事,多不亲听,虑恐众心或生疑阻。今者,修营功毕,听政有所,凡尔百僚各敬尔事,依旧进奏,庶几鱼水同欢,毋致君臣相阻。”

○秋七月。创归法寺,置济危宝。

○冬十二月。始行宋年号。

○宋遣册命使时赞来。等在海遇风,溺死者九十人,独免。王特厚劳之。

甲子十五年宋乾德二年,辽应历十四年。[编辑]

春三月。赐金策及明经卜业各一人及第。王御天德殿,宴群臣,命释褐,赐公服,赴宴。

○秋八月。司徒朴守卿卒。守卿性勇烈,多权智,事太祖,为元尹。百济数侵新罗,太祖守卿,往镇之,值再至,守卿辄以奇计败之。曹物郡之战,太祖部分三军,以大相帝弓为上军,元尹王忠为中军,守卿殷宁为下军。及战,上军中军失利,守卿军独胜,太祖喜,升元甫守卿曰:“臣兄守文见为元尹,而臣位其上,宁不自愧。”遂幷为元甫勃城之役,太祖被围,赖守卿力战,得出。庚子。定田制,特赐田二百结。及定宗即位之初,削平内难,守卿功居多。至是,子承位承景承礼被谗下狱,忧恚而卒。

乙丑十六年宋乾德三年,辽应历十五年。[编辑]

春二月。加子元服,立为正胤内史诸军事内议令,宴群臣于长生殿。

○遣大丞内奉令王辂如宋,贡方物。帝授辂尚书左仆射食实封三百户。

○秋七月。内议令徐弼卒。利川人,性通敏,始以吏事进。王尝赐宰臣王咸敏皇甫光谦金酒器,独不受曰:“臣谬居宰辅,已叨宠恩,又赐金器,愈惧逾分。且服用明等衰,奢俭关理乱,臣用金器,君将何用。”王曰:“卿能不以宝为宝,予当以卿言为宝。”后,因进见曰:“愿上莫赏无功,无忘有功。”王默然。翌日,遣近臣,问有功无功者为谁。弼对曰:“有功者元甫式会是也,无功者若辈是也,愿以此奏焉。”时,王礼重投化唐人,择取臣僚第宅及女,与之。一日奏曰:“臣居第稍宽,愿以献焉。”王问其故,对曰:“今,投化唐人择官而仕,择屋而处,世臣故家反多失所。臣愚诚为子孙计,宰相居第非渠所能有也。及臣之存,请取之。臣以禄俸之馀更营小第,庶无后悔。”王怒。后,感悟称善,自后,不复夺臣僚第宅。内廏马死,王欲罪主者,孔子不问马之说以争,主者得免。其謇谔如此。谥贞敏,配享王庙。

丙寅十七年宋乾德四年,辽应历十六年。[编辑]

崔居业等二人及第。

丁卯十八年宋乾德五年,辽应历十七年。[编辑]

乐陵郡

戊辰十九年宋开宝元年,辽应历十八年。[编辑]

夏五月。城威化镇

○是岁,创弘化游岩三归等寺。王信谗多杀,内怀疑惧。欲除罪业,广设斋会,无赖之徒诈为出家以求饱饫,匃乞者坌至求食。或以饼饵米豆柴炭施与京外道路,不可胜数。列置放生所,就傍近寺院,开演佛经,禁断屠杀,至于内膳亦买市廛以进。

己巳二十年宋开宝二年,辽景宗保宁元年。[编辑]

冬十一月。王弟卒。

○城宁朔镇

庚午二十一年宋开宝三年,辽保宁二年。[编辑]

安朔镇

○幸归法寺

辛未二十二年宋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编辑]

冬十二月壬寅。地震。

壬申二十三年宋开宝五年,辽保宁四年。[编辑]

春二月。地震。

○秋八月。赦。

○是岁,赐杨演等四人及第。

○遣内议侍郞徐煕如宋,献方物。帝制,加王食邑,赐推诚顺化守节保义功臣号,授煕检校兵部尚书副使内奉卿崔业检校司农卿御史大夫判官广评侍郞康礼检校少府少监录事广评员外郞刘隐检校尚书金部郞中

癸酉二十四年宋开宝六年,辽保宁五年。[编辑]

春二月。赐白思柔等二人及第。

○是岁,城长平慱平二镇及高州,又修信都城

甲戌二十五年宋开宝七年,辽保宁六年。[编辑]

春三月。赐韩蔺卿等二人及第。

○是岁,西京居士缘可谋叛,伏诛。

乙亥二十六年宋开宝八年,辽保宁七年。[编辑]

夏五月。王不豫。甲午。薨于正寝,上谥曰大成,庙号光宗,葬宪陵。太子即位,大赦,还流窜,放囚系,洗痕累,拔淹滞,复官爵,蠲欠债,减租调,毁假狱,焚谗书,中外大悦。李齐贤赞曰:“光宗之用双冀,可谓立贤无方乎。冀果贤也,岂不能纳君于善,不使至于信谗滥刑耶。若其设科取士,有以见光宗之雅有用文化俗之意而亦将顺以成其美,不可谓无补也。惟其倡以浮华之文,后世,不胜其弊云。”

冬十月。加政丞金傅尚父都省令食邑一万户。

○加上六代尊号。

景宗献和大王[编辑]

讳伷,字长民光宗长子。母大穆王后皇甫氏光宗六年乙卯九月丁巳生。温良仁厚,不好嬉游。及其末年,厌倦万几,日事娱乐,沈溺声色,好围碁,昵近小人,疏远君子。由是,政教衰替。在位六年,寿二十七。

丙子元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辽保宁八年。[编辑]

春二月。定文武两班墓制。

○冬十一月。宋遣左司御副率于延超司农寺丞徐昭文,册王,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玄菟州诸军事玄菟州都督大顺军使食邑三千户。

○遣使如宋,贺即位。

○鸺鹠白日满空飞鸣。

○放执政王诜于外。初,王许先朝被谗人子孙复仇,遂相擅杀,复致冤号。及是,托以复仇,矫杀太祖天安府院君。于是,贬,仍禁擅杀复仇。

○以荀质申质左右执政,皆兼内史令元甫寿馀为近臣,知御厨事

○始定职散官各品田柴科,勿论官品高低,但以人品定之。紫衫以上作十八品,一品给田柴各一百一十结,以次递降。文班丹衫以上作十品,裶衫作八品,绿衫作十品,武班丹衫以上作五品,杂业丹衫以上作十品,裶衫以上作八品,绿衫以上作十品,皆给田柴有差。

○是岁,遣金行成如宋,入学国子监,遂登第。

丁丑二年宋太平兴国二年,辽保宁九年。[编辑]

春三月。御东池龙船,亲试进士,赐高凝等六人及第,即令释褐。

○赐开国功臣及向义归顺城主等勋田有差。

○遣使如宋,献良马甲兵。

戊寅三年宋太平兴国三年,辽保宁十年。[编辑]

夏四月。政丞金傅卒,谥敬顺

○宋遣太子中允张洎来,聘。

己卯四年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编辑]

春三月。赐元征衍等及第。

○夏六月。宋遣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来,册王为侍中,加食邑一千户。

○是岁,渤海人数万来投。

○城清塞镇

庚辰五年宋太平兴国五年,辽乾亨二年。[编辑]

夏四月。定米布出息,米十五斗息五斗,布十五尺息五尺,以为恒式。

○是岁,以崔知梦大匡内议令东莱郡侯食邑一千户柱国。一日,知梦奏曰:“客星犯帝座,愿王申戒宿卫,以备不虞。”未几,王承等谋逆,事觉伏诛。赐知梦御衣金带。

辛巳六年宋太平兴国六年,辽乾亨三年。[编辑]

夏六月。王不豫。

○秋七月。王疾弥留。甲辰。召堂弟开宁君,内禅,遗诏,略曰:“寡人承四朝之馀烈,受三韩之霸图,获保山川土田,务安宗庙社稷,日慎一日,首尾七年。因此勤劳,遂成疾疹,冀怡神于释负,将传圣以纾忧。正胤开宁君国之亲贤,予所友爱,必能奉祖宗之大业,保国家之昌基。咨尔公卿宰臣,其敬保我介弟,永绥我大邦。寡人每览礼经,至‘男子不死妇人之手,’未尝不临文叹仰。至于今日,左右嫔御已令屏去,傥或不延,欻至大期,更何所恨。服纪轻重合依汉制,以日易月,十三日周祥,二十七日大祥,园陵制度务从俭约。其西京安南登州等诸道应镇守之任,有军旅之权者所寄非轻,岂宜暂旷。不许离任赴阙,各于任所举哀,三日释服。其馀并委嗣君处分。”丙午。薨于正寝,上谥曰献和,庙号景宗,葬荣陵。李齐贤赞曰:“滕文公问井地于孟子孟子曰:‘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三韩之地非四方舟车之会,无物产之饶货殖之利。民生所仰只在地力,而鸭绿以南大抵皆山,肥膏不易之田绝无而仅有也。经界之正若慢,则其利害比之中国相万也。太祖继新罗衰乱泰封奢暴之后,万事草创,日不暇给,止为口分之法。历四世,景宗作田柴之科,虽有疏略,亦古者世禄之意也。至于九一而助,什一而赋,与夫所以优君子小人者,则不暇论也。后世,屡欲理之,终于苟而已矣。盖其初,不以经界为急,挠其源而求流之清,何可得也。惜乎。当时,群臣未有以孟子之言讲求法制,启迪而力行之也。”

八月。御威凤楼,大赦,放三年役,减租税之半,升文武官一阶。

○冬十一月。追尊先考,为宣庆大王,庙号戴宗,陵曰泰陵,遂谒陵。

成宗文懿大王[编辑]

讳治,字温古太祖第七子之第二子也。母宣义王后柳氏光宗十一年庚申十二月辛卯生。天资严正,器宇宽洪,立法定制,崇奖节义,求贤恤民,政治有可观者。在位十六年,寿三十八。

壬午元年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编辑]

春三月。改百官号,以内议省为内史门下,广评省为御事都省

○夏四月。令男子十岁以上著帽。

○六月。制曰:“后德惟臣。朕新摠万几,恐有阙政,其京官五品以上各上封事,论时政得失。”正匡行选官御事上柱国崔承老上书,略曰:“臣窃见,开元史臣吴兢撰进贞观政要,劝玄宗勤修太宗之政,盖以事体相近,不出一家,而其政休明,可为师范故也。自我太祖开国已来,臣所及知者,皆诵在臣心。今,谨录五朝政化善恶之迹,可鉴可戒者,谨条奏以闻。伏审我太祖神圣大王之御极也,时当百六,运协一千。当初,翦乱夷凶,天生前主而假手,在后膺图受命,人知圣德以归心。于是,值金鸡自灭之期,乘丙鹿再兴之运,不离乡井,便作阙庭,定辽𬇙之惊波,得秦韩之旧地,十有九载统一寰瀛,可谓功莫高矣。若契丹者,与我连境,宜先修好,而彼又遣使求和。我乃绝其交聘者,以彼国尝与渤海连和,忽生疑贰,不顾旧盟,一朝殄灭。故太祖以为无道之甚,不足与交,所献骆駞亦皆弃而不畜,其深策远计,防患乎未然,保邦于未危者,有如此也。渤海既为丹兵所破,忽汗亡时,其世子大光显等以我国家举义而兴,领其馀众数万户,日夜倍道来奔。太祖悯念尤深,迎待甚厚,至赐姓名,又附之宗籍,使奉其本国祖先之禋祀,其文武参佐以下亦皆优霑爵命,其急于存亡继绝,而能使远人来服者,又如此也。百济甄萱凶悖好乱,杀主虐民,太祖闻之,不遑寝食,行师讨罪,卒成匡复,其不忘旧主,定倾扶危者,又如此也。自新罗之季,至我国初,西北边民每被女真蕃骑往来侵盗,太祖断自宸衷,遣一良将,镇之,不劳寸刃,反令蕃众来归。自是,塞外尘清,边境无虞,其知人善任,柔远能迩者,又如此也。新罗君臣以运尽数穷,自求归化,让至再三,然后许之。东自溟州兴礼府,其间百十馀城莫不怀于有仁,应时来服,其能以礼让,而人无不服者,又如此也。唯南平百济,不得已而用兵,凡大兴师,前后数次,然旌麾之下,戎马之前,或有临阵便降,或有望风慑伏,虽交锋刃,不欲杀伤,可谓仁者无敌也。及甄萱积恶数十馀年,然后终为逆竖所囚,逃奔于我而请兵诛逆,太祖闻之,厚礼迎致,及其殒没,而亦优赙赠,其道贯幽明,义周存没者,又如此也。洎平百济,车驾入城,哀恤穷民,厚加慰谕,下令诸军,秋毫无犯。且南北久分,新旧又别,抚之如一,终始不渝,其含弘宽简,又如此也。自成一统以来勤政八年,事大以礼,交邻以道。居安无逸,接下思恭,贵道德,崇节俭,卑宫室而期于粗庇风雨,恶衣服而取其但御寒暑。好贤乐善,舍己从人,恭俭礼让之心,发于天性。况生长民间,备尝艰险,众人情伪无不具知,万事安危亦能先见,所以赏刑不失其时,邪正不同其路,其知劝惩之方,得帝王之体者,又如此也。加以知人,不失其才,御下,必得其力,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尊释教,重儒术,为君之令德斯备,有国之嘉猷可遵。但以创业之初,致平日浅,宗庙社稷且未光崇,礼乐文物犹多阙乏,凡百官司之品式及诸内外之规仪未及修定,忽遗弓剑,盖国人之不幸,寔天道之难谌,深可惜也。惠宗久在东宫,累经监抚,尊礼师傅,善接宾僚。由是令名闻于朝野。及初嗣位,众举欣然。时,有人谮定宗兄弟,谓有异图。惠宗闻而不答,亦无所问,恩遇愈隆,待之如初。故人皆服其大度。既而不修德政,过惜身命,左右前后常以甲士相随,盖为疑人太甚,大失为君之体。加以偏赏将士,恩泽不均,故内外怨嗟,人心携贰。又即位逾年,便致沈痾,床枕之间淹延岁月。于是,朝臣贤士不获近前,乡里小人常居卧内。厥疾弥笃,嗔恚日增。三年之间,民不见德,至于晏驾之日,粗得免其横祸,可不痛哉。定宗在藩邸,早有令闻。及惠宗寝疾弥留,王规等潜有所图,窥觎王室。定宗先认之,密与西都忠义之将,定计而为备。及内难将作,卫兵大至。故奸计不成,群凶受诛。虽由天命,亦在人谋,岂不伟欤。自定宗至今三十有八年,其间,洪祚之不绝亦定宗之力也。定宗既以连枝得继,夙夜孜孜,锐情求理,或燃烛而引见朝士,或旰食而听断万几。故即位之初,人皆相庆。及乎误信图谶,决议迁都,又天性刚毅,固执不移,暴征作役,劳动人夫。怨讟由是而兴,灾应速于影响。未及西迁,永辞南面,诚可痛也。光宗定宗顾命,礼有加于接下,鉴不失于知人,不阿亲贵而常抑豪强,无弃疏贱而惠鲜鳏寡,自即位之年至于八载,政教清平,刑赏不滥。及双冀投化以来,崇重文士,恩礼过隆。由是,非才滥进,不次骤迁,未浃岁时,便为卿相。或连宵引见,或继日延容,以此图欢,怠于政事,䜩游靡绝。于是,南北庸人,皆接以殊礼,所以后生争进,旧德渐衰,虽重华风,不取华之令典,虽礼华士,不得华之贤才。于百姓则益消膏血之资,于四方则剩得浮虚之誉。因此不复忧勤庶政而接见宾僚,故猜忌日深,都兪日阻,时政得失无敢言者。加以酷信佛事,常行之斋设既多,别愿之焚修不少,专求福寿,但作祷祈,穷有涯之财力,造无限之因缘,自轻至尊,好作小善。又于出入宴游,莫不穷奢极侈。以其目前无事,将谓法力使然,凡所作为,不欲悛改。宫室必逾于制度,服食须极于珍纤,土木之功不以时,伎巧之作无休日,略计常时一岁之费,足为太祖十年之费。又及末年,多杀无辜。臣愚以为,若使光宗恒思恭俭节用,勤政如初,岂其禄命不永,才得享年五十而已哉。况自庚申至乙亥十六年间,奸凶竞进,谗毁大兴,君子无所容,小人得其志,遂至子逆父母,奴论其主,上下离心,群臣解体,旧臣宿将相次诛夷,骨肉亲姻亦皆翦灭,而况惠宗之克全兄弟,定宗之能保邦家,若论恩义,可谓重也,两朝皆唯有一子,亦不使保其性命。又至末年,于己一子亦生疑忌,故景宗方在东宫,每不自安,幸而得嗣其位。嗟乎,何其善于前而早得令名,不善于后乃至斯乎,深可痛也。景宗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门外之事,不曾见知,但以天性聪明,能免悔尤,得嗣天位。焚积年谗毁之书,放累岁无辜之狱,冤愤,悉除。朝野称庆。然不谙政体,专任权豪,害及宗亲。咎征先见,后虽觉悟,责无所归。自此,邪正不分,赏刑不一,未及于理,复倦于勤,遂至色荒,喜观乡乐,继以博奕,终日无厌,左右唯中官内竖而已。由是,君子之言无自而入,小人之语有时而从。早有美名,而晩无令德,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忠臣义士谁不痛之。此乃圣上亲所见知者也。然景宗亦有足称美者焉。盖其当初遘疾,未及危笃,遂于卧内,引见圣上,执手与言,付嘱军国,不唯社稷之福,亦是人民之幸也。唯二宗嗣位皆自春宫,人无异望,至于堂从兄弟,非有分明付托,则争端必起。惠宗两年寝疾而终,有子曰兴化郞君,而虽或年少,以无明嘱,故事归于诸弟。定宗自被群臣翊戴,以纂大业,临终亦早传位于光宗,以安宗社。定景二王之遗命可谓明矣。又曾见惠定光三王相继之初,百事未宁之际,两京文武半已杀伤。况属光宗末年,世乱谗兴,凡系刑章,多是非辜,历世勋臣宿将,皆未免诛锄而尽。及景宗践祚,旧臣之存者四十馀人耳。其年,亦有遇害者多,皆是后生谗贼,诚不足惜。唯天安镇州二郞君本皇家之枝叶也,光宗犹自宽容,竟不置之于法,至景宗朝,足为藩屏,却被权臣之贼害,宁不痛惜。伏惟,殿下以上圣之德遇中兴之期,因先君逊让之恩纂烈圣厖鸿之业,无一物不乐其生,无一夫不获其所。内外同欢,人神相庆,所谓‘天授人与’者也。圣上若克遵太祖之遗风,何异玄宗追慕文皇之故事耶。圣上又能取舍四朝之近事,则惠宗有保全骨肉之功,可谓友于之义也。定宗先知乱萌,克定萧墙之难,而再安宗社,传授至今,可谓智谋之明也。光宗八年之理可方三代,又朝廷仪制颇有可观,所谓‘善否之均’也。景宗放先朝冤狱数千,烧积年谗毁之文,所谓‘宽仁之至’也。凡四朝为政之迹大略如是,圣上宜取其善者而行之,见其不善而诫之,除不急之务,罢无益之劳,但要君安于上,民悦于下。因善始之心,虑克终之美,日慎一日,虽休勿休,虽贵为君主,而不自尊大,富有才德,而不自骄矜,则福不求而自至,灾不禳而自消,圣君胡不万年,王业岂唯百世而已哉。臣又录时务二十八条,随状别封以进。一,我国家统三以来四十七年,士卒未得安枕,粮饷未免糜费者,以西北邻于戎狄而防戍之所多也,愿圣上以此为念。以马歇滩为界,太祖之志也,鸭江石城为界,大朝之所定也。乞择要害,以定疆域,选土人能射御者,充其防戍。又选其中二三偏将,以统领之,则京军免更戍之劳,刍粟省飞挽之费。一,窃闻,圣上为设功德斋,或亲碾茶,或亲磨麦,臣愚,深惜圣体之勤劳也。此弊始于光宗崇信谗邪,多杀无辜,惑于浮屠果报之说,欲除罪业,浚民膏血,多作佛事。或设毗卢遮那忏悔法,或斋僧于球庭,或设无遮水陆会于归法寺,每值佛斋日,必供乞食僧,或以内道场饼果,出施丐者,或以新池穴口摩利山等处鱼梁为放生所,一岁四遣使,就其界寺院,开演佛经。又禁杀生,御厨肉膳,不使宰夫屠杀,市买以献,至令大小臣民悉皆忏悔,担负米豆柴炭马料,施与中外道路者不可胜纪。然以既信谗愬,视人如草莽,诛杀者堆积如山,常竭百姓膏血,以供斋设,佛如有灵,岂肯应供。当是时,子背父母,奴婢背主,诸犯罪者变形为僧,及游行丐乞之徒来,与诸僧,相杂赴斋者亦多,有何利益。又使僧善会,主其施与,其僧以饼米妄费于他。缘此不得寿终,曝尸道傍,时议讥之。愿圣上正君王之体,不为无益之事。一,我朝侍卫军卒在太祖时但充宿卫宫城,其数不多。及光宗信谗,诛责将相,自生疑惑,简选州郡有风彩者入侍,时议以为繁而无益。至景宗朝,虽稍减削,洎于今时,其数尚多。伏望,遵太祖之法,但留骁勇者,馀悉罢遣,则人无嗟怨,国有储积。一,圣上以浆酒豉羹,施与行路。臣窃谓,圣上欲效光宗消除罪业普施结缘之意,此所谓‘小惠未遍’也。若明其赏罚,惩恶劝善,足以致福。如此碎事,非人君为政之体,乞罢之。一,我太祖情专事大,然犹数年一遣行李,以修聘礼而已。今,非但聘使,且因贸易,使价烦伙,恐为中国之所贱。且因往来败船殒命者多矣。请自今因其聘使兼行贸易,其馀非时买卖,一皆禁断。一,佛宝钱谷,诸寺僧人各于州郡差人勾当,逐年长利,劳扰百姓,请皆禁之。以其钱谷移置寺院田庄,若其主典有田丁者幷取之,以属于寺院庄所,则民弊稍减矣。一,王者之理民,非家至而日见之。故分遣守令,往察百姓利害。我祖圣统合之后,欲置外官,盖因草创事烦未遑。今,窃见乡豪,每假公务,侵暴百姓,民不堪命,请置外官。虽不得一时尽遣,先于十数州县幷置一官,官各设两三员,以委抚字。一,伏见,圣上遣使迎屈山如哲,入内。臣愚以为哲果能福人者,其所居水土亦是圣上之有,朝夕飮食亦是圣上之赐,必有图报之心,每以祝釐为事,何烦迎致然后,敢施福耶。曩者,有善会者,规避徭役,出家居山,光宗致敬尽礼,卒之善会暴死道傍,曝露其尸。如彼凡僧身且取祸,何暇福人。请放哲还山,免致善会之讥。一,新罗之时,公卿百僚庶人衣服鞋袜各有品色,公卿百僚朝会,则著公襕,具穿执,退朝,则逐便服之,庶人百姓不得服文彩,所以别贵贱辨尊卑也。由是,公襕虽非土产,百僚自足用之。我朝自太祖以来,勿论贵贱,任意服著,官虽高而家贫,则不能备公襕,虽无职而家富,则用绫罗锦绣。我国土宜好物少而麤物多,文彩之物皆非土产,而人人得服,则恐于他国使臣迎接之时,百官礼服不得如法,以取耻焉。乞令百僚,朝会一依中国及新罗之制,具公襕穿执,奏事之时,著袜靴丝鞋革履,庶人不得著文彩纱縠,但用䌷绢。一,臣闻,僧人往来郡县,止宿馆驿,鞭挞吏民,责其迎候供亿之缓,吏民疑其衔命,畏不敢言,弊莫大焉。自今,禁僧徒止宿馆驿,以除其弊。一,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俗习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馀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一,诸岛居民以其先世之罪,生长海中,活计甚难,又光禄寺征求无时,日至穷困。请从州郡之例,平其贡役。一,我国春设燃灯,冬开八关,广征人众,劳役甚烦。愿加减省,以纾民力。又造种种偶人,工费甚多,一进之后,便加毁破,亦甚无谓也。且偶人非凶礼不用,西朝使臣尝来见之,以为不祥,掩面而过,愿自今勿许用之。一,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曰:‘无为而治者其也,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圣人所以感动天人者,以其有纯一之德,无私之心也。若圣上执心㧑谦,常存敬畏,礼遇臣下,则孰不磬竭心力,进告谟猷,退思匡赞乎。此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者也。愿圣上日慎一日,不自骄满,接下思恭,傥或有罪者,轻重并论如法,则大平之业可立待也。一,太祖除内属奴婢,在宫供役外,出居外郊,耕田纳税,廏马当御者外,分遣外廏喂养,以节国用。至光宗,多作佛事,役使日繁,乃征在外奴婢,以充役使,内宫之分不足支给,幷费仓米,今,内廏养马数多,糜费甚广,民受其害,如有边患,粮饷不周。愿圣上一依太祖之制,酌定宫中奴婢廏马之数,馀悉分遣于外。一,世俗以种善为名,各随所愿,营造佛宇,其数甚多。又有中外僧徒竞行营造,普劝州郡长吏,征民役使,急于公役,民甚苦之。愿严加禁断,以除劳役。一,云:‘天子堂九尺,诸侯堂七尺,’自有定制。近来,人无尊卑,苟有财力,则皆以营室为先。由是,诸州郡县及亭驿津渡豪右竞构大屋,逾越制度,非但尽一家之力,实劳百姓,其弊甚多。伏望,命礼官,酌定尊卑家舍制度,令中外遵守,其已营造逾制者,亦令毁撤,以戒后来。一,写经塑像,只要传久,何用珍宝为饰,以启盗贼之心。古者,经皆黄纸,且以旃檀木为轴,其肖像不用金银铜铁,但用石土木,故无窃毁者。新罗之季,经像皆用金银,奢侈过度,终底灭亡,使商贾窃毁佛像,转相卖买,以营生产,近代,馀风未殄。愿严加禁断,以革其弊。一,昔,晋德衰而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我三韩功臣子孙每蒙宥旨,必云褒录,而未有受爵,混于皂隶,新进之辈多肆陵侮,怨咨以兴。且光宗末年,诛黜廷臣,世家子孙未得承家。请从累次恩宥,随其功臣等第,录其子孙。又庚子年田科及三韩后入仕者亦量授阶职,则冤屈得伸而灾害不生矣。一,崇信佛法,虽非不善,然帝王士庶之为功德,事实不同。若庶民,所劳者自身之力,所费者自己之财,害不及他,犹之可也,帝王则劳民之力,费民之财。昔,梁武帝以天子之尊修匹夫之善,人以为非者以此。是以帝王深虑其然,事皆酌中,弊不及于臣民。臣闻,人之祸福贵贱,皆禀于有生之初,当顺受之。况崇佛教者只种来生因果,鲜有益于见报,理国之要恐不在此。且三教各有所业而行之者,不可混而一之也。行释教者修身之本,行儒教者理国之源,修身是来生之资,理国乃今日之务。今日至近,来生至远,舍近求远,不亦谬乎。人君惟当一心无私,普济万物,何用役不愿之人,费仓库之储,以求必无之利乎。昔,德宗妃父王景先驸马高恬为圣寿延长铸金铜佛像,献之,德宗曰:‘朕以有为功德,谓无功德,’还其佛像于二人。是其情虽不实,然欲令臣民不得作无利事者如此。我朝冬夏讲会,及先王先后忌斋,其来已久,不可取舍,其他可减者,请减之。一,语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曰:‘鬼神非其族类不享,’所谓‘淫祀无福。’我朝宗庙社稷之祀尚多未如法者,其山岳之祭星宿之醮烦黩过度,所谓‘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虽圣上斋心致敬,固无所怠,然其享官视为寻常事,厌倦而不致敬,则神其肯享之乎。昔,汉文帝凡祭祀使有司,敬而不祈,其见超然,可谓盛德也。如使神明无知,则安能降福,若其有知,私己求媚,君子尚难悦之,况神明乎。祭祀之费皆出于民之膏血与其力役。臣愚以为,若息民力,而得欢心,则其福必过于所祈之福。愿圣上除别例祈祭,常存恭己责躬之心,以格上天,则灾害自去,福禄自来。一,本朝良贱之法其来尚矣,我圣祖创业之初,其群臣除本有奴婢者外其他本无者,或从军得俘,或货买奴之。圣祖尝欲放俘为良,而虑动功臣之意,许从便宜,至于六十馀年,无有控诉者。逮至光宗,始令按验奴婢,辨其是非,于是,功臣等莫不嗟怨,而无谏者,大穆王后切谏,不听。贱隶得志,陵轹尊贵,竞构虚伪,谋陷本主者,不可胜纪。光宗自作祸胎,不克遏绝,至于末年,枉杀甚多,失德大矣。昔侯景围梁台城,近臣朱异家奴逾城投景,景授仪同。其奴乘马披锦袍,临城呼曰:‘朱异仕宦五十年,方得中领军,我始仕侯王,已为仪同。’于是,城中僮奴竞出投景,台城遂陷。愿圣上深鉴前事,勿使以贱陵贵,于奴主之分,执中处之。大抵官高者识理,鲜有非法,官卑者苟非智足以饰非,安能以良作贱乎。惟宫院及公卿虽或有以威势作非者,而今政镜无私,安能肆乎。失道,不掩之德,吕后不德,不累之贤。唯当今判决,务要详明,俾无后悔,前代所决不须追究,以启纷纭。”承老见王有志而可与有为,乃进此书,馀六条逸于庚戌兵难。

○冬十月。制:“令民间贷债出息者,子母相侔,更勿取息。”

○十二月。制:“百官遇父母忌,给暇一日两宵,祖父母远忌,无亲子,则亦依父母忌例。”

○是岁,遣侍郞金昱如宋,告嗣位。

○以王生日为千春节,节日之名始此。

癸未二年宋太平兴国八年,辽圣宗统和元年。[编辑]

春正月。王祈谷于圜丘,配以太祖,躬耕籍田,祀神农,配以后稷。祈谷籍田始此。

○宴群臣于天德殿,赐物有差。

○以崔承老门下侍郞平章事

○二月。始置十二牧,罢今有租藏今有租藏者并外邑使者之号。

○三月。宋遣光禄少卿李巨原将作少监孔维来,册王,为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诸军事玄菟州都督充大顺军使上柱国食邑二千户,仍封高丽国王。王受册,赦。

○御详政殿,赐文武元尹以上马人一匹。

○夏五月。以佐丞徐煕兵官御事大相郑谦儒工官御事

○赐崔行言等五人及第。

○始定三省六曹七寺。

○六月。以光禄卿薛神祐刑官御事

○秋七月壬戌。明福宫大夫人皇甫氏薨。王早丧宣义太后而长于后故,哀慕尽礼,悲动左右。癸酉。率百僚,诣殡堂,哭临,上谥曰神静王太后,陵曰寿陵。

○九月。以佐丞李知白谏议大夫

○冬十月。置酒店六所。

○十一月甲子。日南至,王御元和殿,受朝贺,仍宴群臣于思贤殿。

○十二月。以千春节改为千秋节,赐群臣宴。

○改州府郡县吏职衔。

○命取进士。王临轩覆试,赐姜殷川等三人明经一人及第。覆试自此始。殷川邯赞也。

甲申三年宋雍煕元年,契丹统和二年。[编辑]

春三月庚申。始行雩祀。

○赐李琮等三人及第。

○夏五月。震刑官门柱。御事侍郞郞中员外,并责罢。

○是岁,定军人服色。

○命刑官御事李谦宜,城鸭绿江岸以为关城。女真以兵遏之,虏谦宜而去。军溃,不克城,还者三之一。

○遣韩遂龄如宋,贡方物。

乙酉四年宋雍煕二年,契丹统和三年。[编辑]

夏五月。宋遣大常卿王著秘书监吕文仲来,加册王,为检校太傅,依前使持节玄菟州诸军事玄菟州都督充大顺军使高丽国王,加食邑一千户,散官勋如故。王受册,赦。

○赐秦亮等三人及第。

○宋将伐契丹,收复,以我与契丹接壤,数为所侵,遣监察御史韩国华,赍诏来。谕曰:“朕诞膺丕构,奄宅万邦。草木虫鱼罔不被泽。华夏蛮夷罔不率从。蠢玆北虏侵败王略。之地中朝土疆,晋汉多故,戎丑盗据。今,国家照临所及书轨大同,岂使齐民陷诸犷俗。今已董齐师旅,殆灭妖氛,元戎启行,分道间出,即期诛翦,以庆混同。惟王久慕华风,素怀明略,效忠纯之节,抚礼义之邦,而接被犬戎,罹于虿毒,舒泄积愤,其在玆乎。可申戒师徒,迭相掎角,协比邻国,同力荡平。奋其一鼓之雄,戡此垂亡之虏。良时不再,王其图之。应虏获生口牛羊财物器械,并给赐本国将士,用申劝赏。”王迁延不发兵,国华谕以威德。王始许发兵西会,国华乃还。先是,契丹伐女真,路由我境。女真谓我导敌构祸,贡马于宋,因诬谮,高丽与契丹倚为势援,摽掠生口。韩遂龄之如宋也,帝出女真所上告急木契,以示遂龄曰:“归语本国,还其所俘。”王闻之,忧惧。及国华至,王语曰:“女真贪而多诈,前冬再驰木契,言‘契丹兵将至其境。’本国犹疑虚伪,未即救援。契丹果至,杀掠甚众,馀族遁逃,入于本国怀昌威化光化之境。契丹兵追捕,呼我戍卒,言‘女真每寇盗我边鄙,今已复仇,整兵而回。’于是,女真来奔者二千馀人皆资给遣还,不意反潜师奄至,杀掠吾吏民,驱虏丁壮,没为奴隶。以其世事中国,不敢报怨,岂期反相诬告,以惑圣聪。本国岁禀正朔,谨修职贡,深荷宠灵,敢有二心,交通外国。况契丹介居辽海之外,复有二河之阻,无路可从。且女真逃难,受本国官职者十数人尚在,望召赴京阙,令入贡之使庭辨,庶几得实。愿达天聪。”国华许诺。

○冬十月。禁舍家为寺。

○是岁,新定五服给暇式。斩衰齐衰三年给百日,齐衰期年给三十日,大功九月给二十日,小功五月给十五日,缌麻三月给七日。

丙戌五年宋雍煕三年,契丹统和四年。[编辑]

春正月。契丹遣厥烈来,请和。

○三月。赐崔英蔺及第。

○始以诏称教。

○夏五月。教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欲怀万姓之心,惟不夺三农之务。咨尔十二牧诸州镇使自今至秋并宜停罢杂务,专事劝农。予将遣使检验,以田野之荒辟,牧守之勤怠,为之褒贬焉。”

○秋七月。教曰:“余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天。肆我太祖爰置黑仓,赈贷穷民,著为常式。今,生齿渐繁,而所储未广,其益以米一万硕,仍改名义仓。又欲于诸州府,各置义仓,攸司检点州府人户多少仓谷数目,以闻。”

○教曰:“寡人素惭薄德,尚切崇儒,欲兴之风,冀致之理。庠序以养之,科目以取之。今,诸州所上学生虑有思乡之人,皆令从便去留。汝等祗禀予言,勿坠其业。其归宁学生二百七人,可赐布一千四百匹,留京学生五十三人,亦赐幞头一百六枚米二百六十五硕。”仍差通事舍人高荣岩,就客省宣谕,赐酒果。

○教:“凡隐占人逃奴婢者,依律文一日绡三尺例,日征布三十尺,给本主。日数虽多,毋过元直。”

○八月。始令十二牧,挈妻子赴任。

○九月。下教,申诫牧民之官,无滞狱讼,懋实仓廪,赈恤穷民,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处事公平。

○是岁,遣崔罕王琳如宋,入学。

丁亥六年宋雍煕四年,契丹统和五年。[编辑]

春正月。教:“自二月至十月万物生成之时,禁放火山野。违者,罪之,著为常式。”

○三月。内史令崔知梦卒。知梦南海灵岩郡人,幼名聪进。性清俭慈和,聪敏嗜学,博涉经史,尤精于天文卜筮。年十八,太祖闻其名,召使占梦,得吉兆曰:“必将统御三韩。”太祖喜,改名知梦,赐锦衣,授以供奉职。常从征伐,不离左右,及即位,入侍禁中,以备顾问。惠宗司天职,及定宗王规,褒其奏流星之变,赐臧获银妆鞍马银器。尝从光宗,幸归法寺,被酒失礼,贬于隈杰县,凡十一年。至景宗朝,召还,授内议令。及王即位,加左执政守内史令上柱国,赐弘文崇化致理功臣之号,仍爵其父母。及年七十八,三上表乞骸,不允。又上书固请,乃命除朝参,赴内史房,视事如旧。后三年,寝疾,命赐医药,亲临问疾,凡可以已疾者靡所不为。卒,年八十一。讣闻震悼,赙以布千匹米三百硕麦二百硕茶二百角香二十斤,官庀葬事,赠太子太傅,谥敏休。后,加赠太师,配享景宗庙庭。

○夏六月。收州郡兵,铸农器。

○秋七月。教:“放良奴婢年代渐远则必轻侮本主。今,或代本主水路赴战或庐墓三年者,其主告于有司,考阅其功,年过四十者,方许免贱。若有骂本主,还贱役使。”

○八月。命李梦游详定中外奏状及行移公文式。

○下教,赐郑又玄及明经一人卜业一人医业二人明法业二人及第。放榜下教,始此。

○下教,置十二牧经学医学博士各一员,令牧宰知州县官,敦加训诲。若有明经孝悌医方足用者,依汉家故事,具录荐贡京师,以为常式。

○冬十月。罢两京八关会。

○十一月。改庆州,为东京留守

○是岁,定五部坊里。

戊子七年宋端拱元年,契丹统和六年。[编辑]

春二月。左补阙李阳上疏曰:“按月令:‘立春前出土牛,以示农事之早晩。’请举故事,以时行之。周礼内宰职:‘上春诏王后,率六宫之人,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今,祈谷耕籍,王后必行献种之礼。月令:‘正月中气后,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无麛无卵,无聚大众,掩骼埋胔。’愿布行春之令,咸知时禁。”王从之,下教,颁示中外。

○秋九月。赐李纬等四人医业二人及第。

○冬十月。宋遣礼部侍郞吕端左谏议吕祐之来,加册王检校太尉,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五百户,依前充大顺军使持节玄菟州诸军事玄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国王,散官勋如故。是年正月,宋帝亲耕籍田,大赦,改元,百官内外并加恩。遂遣端等来,册王,仍谕赦旨。王既受册,赦绞罪以下,文班从仕年深者改服,武班年老无子孙自癸卯年录军籍者皆放还乡里,两班并加恩,文武常参官以上父母妻封爵,蠲欠负,赈穷乏。

○是岁,蝗。蠲减财赋,田损四分以上免租,六分免租布,七分租布役俱免。

○以崔承老门下守侍中

○始定五庙。

己丑八年宋端拱二年,契丹统和七年。[编辑]

春二月。教曰:“闻朝野士庶之病者未能见医亦无药物不得瘳者多矣。自今,内外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疾病,并令本司具录以闻,遣医赍药,往治之。”群臣上表谢。

○三月。始置东西北面兵马使,以门下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判事。又兵马使知兵马事各一人并三品,副使二人,判官三人,录事四人。判事京城兵马使赴镇,亲授𫓧钺,使专制阃外。

○夏四月。教曰:“予方崇学校,寝兴轸虑。近,览有司所进举人名数,唯大学助教宋承演南海道罗州牧经学博士全辅仁诱以能谆,合宣父博文之意,诲而不倦,副寡人劝学之心。宜加奖擢之恩,用示殊尤之宠。承演可超九等,授国子博士,仍赐绯公服一袭,辅仁可赐公服一袭米五十硕。自今,凡文官有弟子十人以下者,有司于政满迁转之时具录奏闻,以为褒贬,其十二牧经学博士无一个门生赴试者,虽在考满,复令留任,责其成效,量授官阶,以为常式。”

○始营大庙。王躬率百官,输材。

○始令京官六品以下四考加资,五品以上必取旨,以为常式。

○五月。守侍中崔承老卒。承老庆州人,性聪敏好学,善属文。年十二,太祖召见,使读论语,甚嘉之,赐盐盆。明年,命隶元凤省学生,赐鞍马,例食二十硕。自是,委以文柄。承老尽忠累代,历官至门下侍郞。上章辞职,不允。未几,遂拜侍中,封清河侯,食邑七百户。累表乞致仕,皆不允。至是,病卒,年六十三。王恸悼,下教,褒其勋德,赠太师,赙布一千匹面三百硕粳米五百硕乳香一百两脑原茶二百角大茶一十斤。

○秋八月。下教,申劝十二牧诸州府学生医生,仍赐酒食。

○九月甲午。彗星见,赦,王责己修行,养老弱恤孤寒,进用勋旧,褒赏孝子节妇,放逋悬,蠲欠负。

○冬十二月。教曰:“昔,唐太宗每于皇考妣忌月,禁屠杀,敕僧寺,限五日,焚修转念。况寡人幼而即闵,长又早孤,未酬罔极之恩。每轸追思之念,盍遵往辙,以伸予怀。可自今,太祖忌斋先考忌斋期五日,先妣忌斋期三日,焚修转念,仍于是月,禁屠杀,断肉膳。”自后,遇太祖及考妣忌晨,必亲诣寺行香,世以为常。

庚寅九年宋淳化元年,契丹统和八年。[编辑]

夏六月。宋遣光禄卿柴成务大常少卿赵化成来,加册王,为推诚顺化功臣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馀如故。王受册,赦绞罪以下,自文武官下至工匠推恩有差。先是,国俗拘忌阴阳,每朝廷使至,必择月日受诏。成务在馆逾月,责之。翌日,王乃出,拜命。自是,唯择日,迎之。

○秋七月。右补阙金审言请,以刘向六正六邪之说汉刺史六条之政颁示内外,书之厅壁,以为劝戒。王从之。

○九月。教曰:“凡理国之本莫过于孝,遣使六道,颁示教条,访求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今,有求礼县孙顺兴,其母病死,画像奉事,三日一诣坟墓,飨之如生。云梯县祗弗驿车达兄弟三人同养老母,车达谓其妻事姑不谨,即以弃离,二弟亦不婚娶,同心孝养。西都朴光廉母亡,得枯木肖母形者,奉养尽礼。南海狼山岛能宣咸富其父死,殡于寝室,五月供膳,无异平生。迎日县郑康俊字伊京城人崔氏女早寡不嫁,孝事舅姑。折冲府别将赵英葬母家园,朝夕祀之。其咸富等男女七人并令旌表门闾,免其徭役,白丁给公田为丁户,车达三人咸富等四人免出驿岛,随其所愿,编籍州县,顺兴等五人,拟授官阶,以扬孝道。今,差起居郞金审言等,往赐谷人一百硕银盂二事彩帛布六十八匹,别将赵英超十等,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侍御司宪左武候卫翊府郞将,仍赐公服一袭银三十两彩二十匹。於戏,君后万民之元首,万民君后之腹心,若有为善,是吾福也,若有为恶,亦吾忧也。光显奉亲之行,用彰美俗之心。田野愚氓尚勤思孝,缙绅君子其怠奉先。能为孝子于家门,必作忠臣于邦国,凡诸士庶可复予言。”

○教曰:“我太祖创置西京,差宗室之亲,守咽喉之地,每当春秋,驾幸斋祭,欲防戎虏,以固藩篱。今,将巡视关河夷险,兼知黎庶安危,减增尹牧之员,删定山川之祀。其仪仗侍从官僚御膳乐官,皆当减损,西都留守官幷沿路州县守令诸镇戎帅不得辄离任所。”

○冬十月。幸西都。所过州郡见囚十恶外绞罪以下,并令出狱,仍赐州郡及驿米有差。西京入流员及母妻八十以上者,并随品赐物。民年八十以上及笃疾者,赐布米有差,百岁以上,令京官四品存问其家。随驾军人有年老父母者,许令先归。

○置左右军营。

○十二月。册侄,为开宁君

○是岁,下教,置修书院于西京,令诸生抄书史籍而藏之。其院官,令御史选官奏差。

○遣兵官侍郞韩彦恭如宋,谢恩。

辛卯十年宋淳化二年,契丹统和九年。[编辑]

春二月。遣诸道安慰使,问民疾苦。

○闰月。始立社稷。

○赐崔沆等七人明经三人及第。

○夏四月。韩彦恭还自宋,献大藏经。王迎入内殿,下教,赦。初彦恭入宋,奏请是经,帝命赐之,仍授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

○秋七月。以旱下教,养老。

○冬十月。幸西都。所经州县父老有持牛酒以献者,酒以赐军士,牛还之。民户有以疾疫失农业者,免其租赋,笃疾废疾者给药。且谓有司曰:“此行虽因斋祭,亦为省方。所历州郡男女年八十已上者,特加赈恤。”

○韩彦恭奏:“宋枢密院即我朝宿直员吏之职。”于是,始置中枢院。

○逐鸭绿江外女真,于白头山外居之。

○遣翰林学士白思柔如宋,谢赐藏经

壬辰十一年宋淳化三年,契丹统和十年。[编辑]

春正月。教曰:“非积学,无以知善,非任贤,无以成功。是以内开序庠,敦崇儒术,外置学校,劝课生徒,启较艺之场,广穷经之业。犹未致怀宝出众之士,安知无蔽贤防能之人。凡有文才武略者,听诣阙自举。”

○夏五月。下教,令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其德行才能具疏名下以奏。

○六月。宋遣光禄卿刘式秘书少监陈靖,加册王检校太师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馀并如故。初,白思柔之入宋也,孔目吏张仁诠上书,陈便宜,思柔以为告国阴事,仁诠不敢还。至是,帝命陈靖等,领还,且诏王,释仁诠罪。王上表,略曰:“小人趋利,岂虞僭越之诛。圣主宽恩,远降哀矜之命,其张仁诠已依诏旨,放罪。”

○秋七月。流泗水县太祖第八子,其第与景宗皇甫氏私第相近。景宗薨。妃出居,尝梦登鹄岭,旋流溢国中,尽成银海。卜之,曰:“生子则王有一国。”妃曰:“我既寡,何以生子。”后郁遂烝,有娠,人莫敢言。妃戴宗女也。一日,妃宿第,家人积薪于庭而火之,火方炽。王亟往问,知其由,以犯义,流之。妃还其第,才及门胎动,攀门前柳枝,免身而卒。王为择傅姆,养其儿。儿至二岁,召见。姆抱以入,仰视王,呼云:“爷,”就膝上,扪衣襟,又再呼:“爷。”王怜之,涕出曰:“儿慕父耶。”乃送于泗水,以归。儿即也。

崔罕王琳登宋宾贡科,受秘书郞而还。

○九月。登州稻穗长七寸,黍穗长一尺四寸。群臣将贺。不许。

○冬十一月。改州府郡县及关驿江浦之名。

○十二月。大庙成。令在朝儒臣等,议定昭穆位次,禘祫仪礼以闻。

○下教,立国子监,给田庄。

○亲祫于大庙。

癸巳十二年宋淳化四年,契丹统和十一年。[编辑]

春二月。置常平仓于两京十二牧。

○三月。教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祖功宗德,左昭右穆。大孝感于神明,至德动乎天地。爰从去岁,新作閟宫,缔构既完,烝尝有次。殷以十二君为六代,唐以一十帝为九室。晋书所云:‘兄弟旁及,礼之变也,’则宜为主立室,不宜以室限神。兄弟一行,礼文斯在。况我惠宗大王,若论同世,未可以班合。奉四主,通为一庙,祔于大庙。”

○夏五月。西北界女真报,契丹谋举兵来侵。朝议谓其绐我,不以为备。

○秋八月。赐李维贤等十人明经三人明法三人及第。

○女真复报契丹兵至。始知事急,分遣诸道军马齐正使

○冬十月。以侍中朴良柔上军使内史侍郞徐煕中军使门下侍郞崔亮下军使,军于北界,以御契丹。闰月。幸西京,进次安北府,闻契丹萧逊宁将兵攻蓬山郡,获我先锋军使给事中尹庶颜等。王不得进,乃还。徐煕引兵,欲救蓬山逊宁声言:“大朝既已奄有高句丽旧地,今,尔国侵夺疆界,是用征讨。”又移书云:“大朝统一四方,其未归附,期于扫荡。速致降款,毋涉淹留。”见书,还奏有可和之状。王遣监察司宪借礼宾少卿李蒙戬如契丹营,请和。逊宁又移书云:“八十万兵至矣。若不出江而降,当须殄灭,宜君臣速降军前。”蒙戬至营,问所以来侵之意。逊宁曰:“汝国不恤民事,是用恭行天罚。若欲求和,宜速来降。”蒙戬还,王会群臣,议之。或言:“车驾还京阙,令重臣率军士,乞降。”或言:“割西京以北之地,与之,自黄州岊岭画为封疆,可也。”王将从割地之议,开西京仓米,任百姓所取,馀者尚多。王恐为敌所资,令投之大同江奏曰:“食足,则城可守,战可胜也。兵之胜负不在强弱,但能观衅而动耳,何可遽令弃之乎。况食者民之命也,宁为敌所资,虚弃江中,又恐不合天意。”王然而止之。又奏曰:“自契丹东京至我安北府数百里之地皆为生女真所据,光宗取之,筑嘉州松城等城。今,丹兵之来其志不过取此二城,其声言取高句丽旧地者,实恐我也。今见,其兵势大盛,遽割西京以北,与之,非计也。且三角山以北,亦高句丽旧地,彼以谿壑之欲,责之无厌,可尽与乎。况今割地则诚万世之耻也。愿驾还都城,使臣等一与之战,然后议之,未晩也。”前民官御事李知白奏曰:“圣祖创业垂统,洎于今日,无一忠臣,遽欲以土地轻与敌国,可不痛哉。古人有诗云:‘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焦周。’盖谓焦周为蜀大臣,劝后主纳土于魏,为千古所笑也。与其轻割土地,弃之敌国,曷若复行先王燃灯八关仙郞等事,不为他方异法以保国家,致大平乎。若以为然,则当先告神明,然后战之与和,惟上裁之。”时,王乐慕华风,国民不喜,故知白及之。逊宁蒙戬回还久无回报,遂攻安戎镇中郞将大道秀郞将庾方与战,克之。逊宁不敢复进,遣人促使来降。王遣和通使阁门舍人张莹往丹营。逊宁曰:“宜更以大臣送,军前面对。”莹还,王会群臣,问曰:“谁能往丹营,以口舌却兵,立万世之功乎。”群臣无有应者,独奏曰:“臣虽不敏,敢不唯命。”王出饯江头,执手慰藉而送之。奉国书,如丹营,与逊宁抗礼,不小屈。逊宁心异之,语曰:“汝国兴新罗地,高句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蚀之。又与我连壤,而越海事宋,大国是以来讨。今,割地以献而修朝聘,可无事矣。”曰:“非也。我国即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之侵蚀乎。且鸭绿江内外,亦我境内,今,女真盗据其间,顽黠变诈,道途梗涩,甚于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真之故也。若令逐女真,还我旧地,筑城堡,通道路,则敢不修聘。将军如以臣言,达之天聪,岂不哀纳。”辞气慷慨,逊宁知不可强,遂具以闻,丹帝曰:“高丽既请和,宜罢兵。”留丹营,七日而还,王大喜,出迎江头,即遣侍中朴良柔,为礼币使,入觐。复奏曰:“臣与逊宁约,荡平女真,收复旧地,然后朝觐可通。今,才收江内,请俟得江外,修聘未晩。”王曰:“久不修聘,恐有后患。”遂遣之。

甲午十三年宋淳化五年,契丹统和十二年。[编辑]

春二月。萧逊宁致书曰:“近奉宣命:‘但以彼国信好早通,境土相接。虽以小事大,固有规仪,而原始要终,须存攸久。若不设于预备,虑中阻于使人,遂与彼国商议,便于要冲路陌,创筑城池者。’寻准宣命,自便斟酌,拟于鸭江西里,创筑五城,取三月初,拟到筑城处,下手修筑。伏请大王,预先指挥,从安北府,至鸭江东,计二百八十里,踏行稳便田地,酌量地里远近,幷令筑城,发遣役夫,同时下手,其合筑城数,早与回报。所贵交通车马,长开贡觐之途,永奉朝廷,自叶安康之计。”

○始行契丹年号。

○三月。命有司曰:“少孤无养育者限十岁,官给粮,过限者许从所愿居住。”

○夏四月。亲禘于大庙,祔太祖惠宗定宗光宗戴宗景宗神主。大赦,赐文武爵一级,执事者二级,百姓大酺三日,恤孤独,赏耆旧,蠲欠负,放逋悬。

○遣侍中朴良柔,奉表,如契丹,告行正朔,乞还俘口。

○六月。遣元郁如宋,乞师以报前年之役。宋以北鄙甫宁,不宜轻动,但优礼遣还。自是,与宋绝。

○秋八月。王覆试进士,赐崔元信等八人明经九人及第。

○是岁,契丹遣崇禄卿萧述管御史大夫李涴,赍诏来,抚谕。

○命平章事徐煕率兵,攻逐女真,城长兴归化二镇及二州。

○始置鸭江渡句当。以李承乾为使,寻遣河拱辰,代之。

○遣使契丹,进妓乐。却之。

乙未十四年宋至道元年,契丹统和十三年。[编辑]

春二月。教曰:“予恐,业文之士才得科名,各牵公务以废素业。其年五十以下未经知制诰者,翰林院出题,令每月进诗三篇赋一篇。在外文官,自为诗三十篇赋一篇,岁杪附计吏以进,翰林院品题以闻。”

○遣李周桢如契丹,贡方物。

○夏四月。平章事崔亮卒。庆州人,性宽厚,能属文。登第,为攻文博士。王在潜邸,引为师友。及即位,遂至大拜,甚协人望。以疾解官,既而王谓左右曰:“亮在告百日,御史选官依例请解职,朕已允之。然念亮,自我潜邸,竭其忠贞以匡眇昧,言念勋劳,未敢忘也。”乃命复职。累迁至内史侍郞平章事监修国史。卒,王痛悼,赠太子太师,赙米三百硕麦二百硕脑原茶一千角,以礼葬之,谥匡彬。后累赠太尉太保大匡,配享王庙。

○五月。下教,改定官制。

○秋七月。改开州,为开城府,管赤县六畿县七。又定十道,曰关内道,管二十九州八十二县,曰中原道,管十三州四十二县,曰河南道,管十一州三十四县,曰江南道,管九州四十三县,曰岭南道,管十二州四十八县,曰岭东道,管九州三十五县,曰山南道,管十州三十七县,曰海阳道,管十四州六十二县,曰朔方道,管七州六十二县,曰𬇙西道,管十四州四县七镇。

○覆试进士,赐李子琳等五人明经三人及第。

○是岁,命平章事徐煕,帅兵,城安义兴化二镇。

○遣李知白如契丹,贡方物。

○遣童子十人于契丹,习其语。

○遣左承宣赵之遴如契丹,请婚。以东京留守驸马萧恒德女许嫁。

丙申十五年宋至道二年,契丹统和十四年。[编辑]

春三月。契丹遣翰林学士张干忠正军节度使萧熟葛来,册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高丽国王等至西郊,筑坛传册。王备礼受册,乃大赦。

○遣韩彦卿如契丹,纳币。

○夏四月。铸铁钱。

○秋七月。死于泗水县工文章,又精于地理,尝密遗子金一囊,曰:“我死,以金赠术师,令葬于县城隍堂归龙洞,葬必伏埋。”询如其言,将葬,请伏埋。术师曰:“何大忙乎。”

○定朝官遭丧给暇式。忌日给三日,每月朔望一日,大小祥祭七日,大祥后经六十日行禫祭,给五日。

○冬十二月丁巳。赐郭元等七人明经六人及第。

○是岁,徐煕二州。

丁酉十六年宋至道三年,契丹统和十五年。[编辑]

秋八月乙未。幸东京,宴群臣,扈从臣僚军士,赐物有差,中外官,各加勋阶。奇材异能隐滞丘园者,命有司,搜访以闻。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旌门赐物,遂颁赦,减所过州县今年田租之半。九月。遂幸兴礼府。御大和楼,宴群臣,捕大鱼于海中。王不豫。己巳。至自东京

○冬十月戊午。王疾大渐,召侄开宁君,传位,移御内天王寺平章事王融请颁赦。王曰:“死生在天,何至释有罪,枉求延命乎。且继我者,何以布新恩。”不许。薨,是日,诵即位。上谥曰文懿,庙号成宗,葬康陵。李齐贤赞曰:“成宗立宗庙,定社稷,赡学以养士,覆试以求贤,励守令,恤其民,赉孝节,美其俗,每下手札,词旨恳恻,而以移风易俗为务。及乎契丹,意在呑噬,遣将来侵,夙驾西都,进兵安北,即寇准澶渊之策也。其欲移关防于岊岭,弃委积于大同,当时,庸臣之议耳,必非成宗之本意也。向若观承老之书,悦而绎之,去浮夸,务笃实,以好古之心,求新民之理,行之无倦,而戒其欲速,躬行心得,而推己及人,齐变至鲁,鲁变至道,可冀也,萧逊宁争能诬不恤民事,以兴无名之师,李知白安敢援不革土风,以为却敌之策乎。然其未老,而树继嗣,为国家之虑长矣,临绝而惜肆赦,达死生之理明矣。所谓‘有志而可与有为’者,非邪。呜呼贤哉。”

十一月。遣阁门使王同颖如契丹,告嗣位。

○十二月。御威凤楼,颁赦,放三年役,除一年租,恤耆旧,褒孝顺,洗痕累,救疾病,蠲欠负,放逋悬。文武官,加一级,五品以上子,授荫职,常参官以上及职事七品以上父母妻,各加官封。进士明经十举不第及书者地理学生满十年者,并许脱麻,国内神祗,皆加勋号,仍赐内外大酺一日,尊母皇甫氏应天启圣静德王太后

○契丹遣千牛卫大将军耶律迪烈来,贺千秋节。王迎命,告于成宗柩前。

穆宗宣让大王[编辑]

讳诵,字孝伸景宗长子。母献哀王后皇甫氏景宗五年庚辰五月壬戌生。成宗养于宫中,及就学,命内书郞金承祚侍读。性沈毅,少有人君之度,善射御,而嗜酒好猎,不留意政事,信狎嬖幸以及于祸。在位十二年,寿三十。

戊戌元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契丹统和十六年。[编辑]

春正月。赐周仁杰等五人明经七人及第。成宗尝命取进士,适不豫,至是,赐第。

○三月。以诸郡县户长年七十者为安逸户长,仍赐职田之半。

○赐姜周载等五十人恩赐一人明经二十人明法业二十三人明书业五人明算业十一人及第。

○夏四月。谒大庙,祔成宗,赦。

○以王生日为长宁节。

○契丹以前王薨逝,敕还纳币之物。

○秋七月。太保内史令徐煕卒。之子,性严恪,年十八擢甲科。成宗朝从幸西京成宗欲微行,往永明寺上疏谏。成宗乃止,赐鞍马,以赏之。癸巳之役奉国书,至逊宁营,使译者,问相见礼。逊宁曰:“我大朝贵人,宜拜于庭。”曰:“臣之于君拜下,礼也。两国大臣相见,何得如是。”往复再三,逊宁不许。怒,还卧所馆不起。逊宁乃许升堂行礼。煕于是至营门,下马而入,与逊宁分庭揖,升行礼,东西对坐。往复论辨,辞义严正。逊宁乃许讲和,仍欲宴慰。曰:“本国虽无失道,而致上国劳师远来。故上下皇皇,操戈执锐,暴露有日,何忍宴乐。”逊宁曰:“两国大臣相见,可无欢好之礼乎。”固请,然后许之,极欢乃罢。及还,逊宁赠以駞十首马百匹羊千头锦绮罗纨幷五百匹。又从幸海州成宗幕欲入。曰:“臣之幕非君所临也。”命进酒,曰:“臣之酒不堪献也。”成宗乃坐幕外,进御酒,共飮而罢。供宾令郑又玄上封事,论时政七事,忤旨。会宰相,议曰:“又玄敢越职论事,罪之如何。”皆曰:“惟命。”独曰:“古者,谏无官,越职何罪。臣以不才谬居宰辅,事多可言。又玄论事,甚合时病,是臣可罪而又玄可赏也。”成宗感悟,擢又玄监察御史,赐煕鞍马酒果。及患疾,成宗驾幸问疾,以御衣及马分施寺院,又以谷一千硕施开国寺,凡所以祈命者无所不为。至是,卒,年五十七。赙赠甚厚,谥彰威,以礼葬之。配享成宗庙庭。

○改西京,为镐京

○冬十二月。改定文武两班及军人田柴科。其一科田一百结柴七十结,以次递降,摠十八科。又限外科给田十七结。

○是岁,金成积入宋,登第。

己亥二年宋咸平二年,契丹统和十七年。[编辑]

秋七月。作真观寺城南,为太后愿刹。

○冬十月。幸镐京。斋祭,赦,蠲田租一年,所历州县半之,存问耆老,赐物。两京诸镇军年八十以上有职者增级,无职者除陪戎校尉,扈驾八品以下员吏军人,赐物有差。镐京医卜业生在学满二十年年逾五十者并许脱麻,镐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妻寡居守节者封爵。

○契丹遣右常侍刘绩,加册王,为尚书令

○日本国人道要弥刀等二十户来投。处之利川郡,为编户。

○遣吏部侍郞朱仁绍如宋。帝特召见。仁绍自陈国人思慕华风为契丹劫制之状。帝赐诏遣还。

庚子三年宋咸平三年,契丹统和十八年。[编辑]

冬十月。创崇教寺,为愿刹。

○是岁,赐宋翃等十五人明经八人及第。

○城德州

辛丑四年宋咸平四年,契丹统和十九年。[编辑]

冬十一月。王欲巡省风俗,幸中原府,宴群臣,赦,所历州县蠲田租一年,扈从官及所历州郡官加一阶,赐物有差。王还至长湍,谓侍中韩彦恭曰:“此卿本贯也,念卿功劳,升为湍州。”

○是岁,中原府长渊县水田三结陷为池,深不可测。

○城平虏镇

壬寅五年宋咸平五年,契丹统和二十年。[编辑]

春三月。赐朴元徽等九人明经十九人及第。

○夏四月。王有事于大庙,加上徽号,赦。

○五月。作六卫军营,其军士蠲除傜役。

○六月。耽罗山开四孔,赤水涌出,五日而止,其水皆成瓦石。

○秋七月。教曰:“近览侍中韩彦恭上疏,言:‘今,继先朝而使钱,禁用麤布,以骇俗,未遂邦家之利益,徒兴民庶之怨嗟。’其茶酒诸店交易,依前使钱外,百姓等私相交易,任用土宜。”

癸卯六年宋咸平六年,契丹统和二十一年。[编辑]

春正月。下教,令三京十道博士师长奖劝生徒有勤效者,录名申闻,管内有才学者遂年荐举,勿坠恒规。

○二月。教曰:“去年以来,屡见乾坤之变,又多边境之忧。今,上自台辅下至庶僚曾无謇谔之言,但有阿谀之说。呜呼,言而不用,予宜自惭,危而不扶,谁任其咎。京官五品以上各上封事,皆陈药石之辞,共赞邦家之业。”

○是岁,修德州嘉州威化光化四城。

千秋太后皇甫氏大良院君,为僧。初,洞州金致阳太后外族,性奸巧,尝诈祝发,出入千秋宫,颇有丑声。成宗杖配远地。成宗薨,召授阁门通事舍人,不数年,贵宠无比。百官予夺皆出其手,亲党布列,势倾中外,起第至三百馀间,台榭园池穷极美丽。日夜与太后游戏,无所畏忌。洞州立祠,额曰星宿寺,又于宫城西北隅,立十王寺,其图像奇怪难状。潜怀异志,以求阴助,凡器皿皆铭其意,其锺铭曰:“当生东国之时,同修善种,后往西方之日,共证菩提。”王常欲黜之,恐伤母志,不敢也。至是,太后生子,是私致阳所生也。与致阳谋为王后,忌大良君,强令出家,大良君时年十二。后,寓居三角山神穴寺,太后潜遣人,谋害者屡矣。寺有老僧,穴地室中,匿之,而上置卧榻,以防不测。

甲辰七年宋景德元年,契丹统和二十二年。[编辑]

春三月。改定科举法。先是,每春月试取,或至秋冬放榜。至是,始定以三月开场,锁闱十日,一日,贴礼经十条,明日,试诗赋,越一日,试时务策,定奏科第开锁。明经以下诸业上年十一月试取,与进士同日放榜,以为恒式。

○夏四月。赐黄周亮等十五人明经四人及第。

○六月。门下侍中韩彦恭卒。彦恭性敏好学。赴举不第,历迁至侍中,累加特进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监修国史。王尝幸平州,日暮寒甚,驻辇道傍,酣飮不行。彦恭进曰:“臣等醉饱,奈军士何。”王嘉之,赐貂鼠裘,促驾入行宫。遇事直言,多类此。至是,病,赐医药及安车,往浴温泉,命州县供给。又赐廏马三匹,以资祈祷。竟不愈,卒,赙米布甚厚,赠内史令,谥贞信,以礼葬之。后,配享王庙。

○冬十一月。幸镐京,斋祭。赦杖罪以下,蠲镐京田租一年,北边沿路州县半之,养耆老,加方岳州镇神祗勋号。

乙巳八年宋景德二年,契丹统和二十三年。[编辑]

春正月。东女真寇登州,烧州镇村落三十馀所而去。遣将,御之。

○三月。汰外官,唯置十二节度都护东西北界防御镇使县令镇将,其馀观察使都团练团练刺史,悉罢之。

○夏四月。赐崔冲等七人明经三人及第。

○是岁,宋温州文士周伫来投。授礼宾注簿

丙午九年宋景德三年,契丹统和二十四年。[编辑]

春二月。王谓有司曰:“比年,秋谷不登,百姓艰食。自统和二十一年以来,贡赋未纳者,并除之,其有绝食无谷种者,开仓赈给。”

○夏四月。令文官六品以上各举才堪治民者一人。且曰:“所举可赏,幷赏举者,罚亦如之。”

○六月戊戌。震天成殿鸱吻。王忧惧,责己,肆赦,孝顺义节,并加恩赏,加国内神祗勋号。文武三品以上,加勋,四品以下,增一级,九品以上入仕满二十年者,改服,年六十以上者,加职有差。减今年税布之半,幷蠲甲辰年前逋欠租税。

○是岁,彗星见。

○城登州龟城龙津镇

丁未十年宋景德四年,契丹统和二十五年。[编辑]

春二月。契丹遣耶律延贵来,加册王,为守义保邦推诚奉圣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兼政事令上柱国食邑七千户。

○创真观寺九层塔。

○夏六月。赐赵元等六人明经三人及第。

○秋七月。御史台奏:“庆州融大诈称新罗元圣王远孙,认良民五百馀口为奴婢,以赠宫人金氏平章事韩蔺卿吏部侍郞金诺为援。今,已按问得实,乞罪之。”王怒,乃流蔺卿杨州金诺海岛金氏,罚铜一百斤。闻者皆贺。

○冬十月。幸镐京,斋祭。赦流罪以下,蠲田租一年,沿路州县半之,加国内神祗勋号。

○城兴化镇翼岭蔚珍县

○是岁,镐京地震。

耽罗奏:“瑞山涌出海中。”遣大学博士田拱之往视之。耽罗人言:“山之始出也,云雾晦冥,地动如雷,凡七昼夜,始开霁。山高可百馀丈,周围可四十馀里,无草木,烟气幂其上,望之如石硫黄,人恐惧,不敢近。”拱之躬至山下,图其形以进。

戊申十一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契丹统和二十六年。[编辑]

春三月。赐孙元仙等九人明经二人及第。

○冬十月。幸镐京

○城通州

己酉十二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统和二十七年。[编辑]

春正月庚午。幸崇教寺

○壬申。御详政殿观灯。大府油库灾,延烧千秋殿。王见殿宇府库煨烬,悲叹成疾,不听政。国师二僧太医奇贞业太卜晋含祚太史潘希渥宰臣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刘瑨吏部侍郞中枢院使崔沆给事中中枢院副使蔡忠顺等直宿银台,知银台事工部侍郞李周桢右承宣殿中侍御史李作仁嬖臣知银台事左司郞中刘忠正阁门舍人庾行简等并直宿于内,亲从将军庾方中郞将柳宗卓思政河拱辰常直近殿门,刑部尚书陈𬱖亦并入内直宿,户部侍郞崔士威大定门别监,闭诸宫门,戒严,唯开长春大定门。仍设救命道场于长春乾化二殿。行简姿美丽,王爱幸,有龙阳之宠,每宣旨,必先问行简,然后施行。由是,怙宠骄蹇,轻蔑百寮,颐指气使,近侍视之如王。忠正无伎能,亦甚宠于王。王尝以水房人吏分属二人,出入驺从,僭拟无极。甲戌。王太后入长生殿。王累日不豫,常居于内,厌见群臣。宰臣震恐,请入寝问疾。行简传旨曰:“体气渐平,取别日召见。”再请,不许。一日,王召宰枢忠顺,入卧内,辟左右,语曰:“寡人疾渐就平,闻外间有窥觎者,卿知之乎。”对曰:“臣试闻而未得其实。”王取枕上封书,与之,乃刘忠正所上也。言:“右仆射三司事金致阳觊觎非望,遣人致遗,深布腹心,仍求内援。臣晓譬拒之,不敢不奏。”王又取书一封,与之,乃大良院君三角山所上也。云:“奸党遣人围逼,兼遗酒食,臣疑毒,不进,与乌雀,乌雀毙。谋危若此,愿圣上怜救。”忠顺见毕,奏曰:“势急矣,宜早图之。”王曰:“朕疾渐危笃,朝夕入地,太祖之孙唯大良院君在。卿与崔沆素怀忠义,宜尽心匡扶,使社稷,不属异姓。”忠顺出,以语曰:“臣常以为忧,今上意如此,社稷之福也。”忠正监察御史高英起,谓忠顺曰:“今上寝疾,奸党伺隙,恐社稷将属异姓。疾如大渐,宜以太祖之孙为嗣。”等阳惊曰:“太祖之孙安在。”对曰:“大良院君是也,可以主鬯。”等答曰:“吾等亦闻此久矣,当听天所命。”忠正更遣英起曰:“我欲躬往,议之,驺从繁伙,恐为旁人所疑,冀两君见枉。”忠顺议曰:“此非私事,实关宗社,可往见之。”遂诣定议。忠顺入奏王曰:“宜择文武各一人,率军校往迎。”忠顺宣于英起等,议曰:“宣徽判官皇甫兪义志存宗社,且其父祖有勋劳于国,当不坠家业,以尽心力,盍遣此人。”遂举以闻。忠顺等又议奏:“奉迎,军校多则行必迟,恐奸党先发,谋之。宜遣十馀人,径往迎来。”王然之曰:“可亟遣,不可缓也。予欲亲禅,付之军国。若予疾瘳,如成宗封朕故事,早定名分,则无窥伺之人矣。朕无子而继嗣未定,众心摇动,是吾过也。宗社大计无大于此,卿等其各尽心。”王遂泣下,忠顺亦泣。王命忠顺,草与大良君书,亲自硏墨。忠顺曰:“臣自硏以书,请勿劳圣体。”王曰:“意甚忙,不觉劳也。”其书曰:“自古,国家大事预有定分,则人心乃定。今,予寝疾,奸邪窥觎,以寡人曾不虑此,素无定分,众心摇动故尔。卿太祖嫡孙,宜速上道。寡人未至大期,面嘱宗社,殁无遗恨。若有馀龄,使处东宫,以定群心。”王又令书其尾曰:“道路险阻,恐奸人潜伏,变起不虞。可戒慎而来。”时,行简不欲迎立。王虑事泄,戒忠顺,勿令行简知之,以书授兪义郞将文演等十人,往迎于神穴寺,又命开城府参军金延庆,领卒一百,郊迎。致阳知之,无如之何,首鼠数日。先是,王知李周祯致阳,权授西北面都巡检副使,即日发遣,仍征西北面巡检使康兆,入卫。闻命,行至洞州龙泉驿内史主书魏从正安北都护掌书记崔昌,曾坐事被黜,深怨朝廷,常欲构难,二人俱谒,绐曰:“主上疾笃,命在顷刻。太后与致阳谋夺社稷,以公在外,手握重兵,恐或不从,矫命征召。足下速还本道,大举义兵,保国全身,时不可失。”深然之,以为王已薨,朝廷悉被致阳诖误,便回本营。太后忌兆来,遣内臣,把截岊岭,使遏行人。父患之,为书,纳竹杖中,令奴剃发为僧,诡言妙香山僧,急报兆云:“王已宾天,奸凶用事,可举兵来,以靖国难。”奴昼夜急走,至处,气竭而毙。探得杖书,愈信王薨。遂与副使吏部侍郞李铉云等,领甲卒五千,至平州,始知王未薨。丧气,垂头良久。诸将曰:“业已来矣,不可止也。”曰:“然。”于是,决意废立,而不知王之已迎大良君,乃遣分司监察御史金应仁,率兵往迎。二月戊子。先奏状曰:“圣上疾渐,国本未定,奸党窥觎。又偏信行简等谗谀,赏罚不明,致此危乱。今欲定分,以系人心,除恶,以快众愤。已迎大良君诣阙,恐圣情惊动,请出御龙兴归法寺,即扫荡奸党,然后迎入。”王曰:“所奏已知。”是日,兪义应仁俱到神穴寺。寺僧疑为奸党所遣,匿不出。兪义等具道所以迎立之意,于是,院君乃出。兪义等遂奉以还。己丑。日色如张红幕。铉云率兵,入迎秋门,大噪。王惊惧,执行简,送所。思政拱辰皆奔于至大初门,踞胡床,崔沆出自省,起揖。曰:“古有如此事乎。”不应。于是,军士阑入,王知不免,与太后仰天号泣,率宫人小竖及忠顺忠正等,出御法王寺坐乾德殿御榻下,军士呼万岁。惊起,跪曰:“嗣君未至,是何等声耶。”俄而兪义等奉院君而至,遂即位于延宠殿。废王为让国公,使阁门通事舍人傅岩等守之,遣兵,杀致阳父子及行简等七人,流其党及太后亲属三十馀人于海岛。王使崔沆,请马于,送一匹,又于人家取一匹,王及太后乘之,出自宣仁门。至归法寺,解御衣换食而进。召还等。王谓曰:“顷,府库灾而变起所忽,皆由予不德,夫复何怨。但愿归老于乡,卿可奏新君,且善辅佐。”遂向忠州。太后欲食,王亲奉盘盂,太后欲御马,王亲执鞚。行至积城县尚药直长金光甫,进毒。王不肯飮,光甫谓随从中禁安霸等曰:“言:‘若不能进毒,可令中禁军士,行大事,报以自刃。’不尔,吾与若等俱族矣。”夜,等,弑之,以自刎闻,取门扇为棺,权厝于馆。太后归黄州。逾月,火葬县南,陵曰恭陵,谥宣灵,庙号愍宗。臣民莫不痛愤,而新王未之知也。至契丹兴师问罪,乃知被弑,改谥宣让,庙号穆宗李齐贤赞曰:“庆父犯礼于鲁,不韦嫁祸于秦,齐桓始皇,何救万世之耻哉。穆宗不戒覆车之辙防闲于初,子母俱罹其殃,社稷几至于亡。呜呼,宣让之不幸也,抑非不幸也。”

庚寅。罢银台中枢南北院,置中台省,以三官机务悉归之。以康兆中台使李铉云中台副使蔡忠顺直中台尹馀尚书右丞直中台

○遣司农卿王日敬如契丹,告哀称嗣。

○罢教坊宫女一百馀人,毁阆苑亭,珍禽奇兽龟鱼之类,放之山泽。

○三月。追尊祖母,曰神成王太后

○以柳允孚门下侍中柳邦宪门下侍郞平章事康兆吏部尚书参知政事陈𬱖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刘瑨王同颖尚书左右仆射崔沆金审言左右散骑常侍蔡忠顺吏部侍郞左谏议大夫

○造戈船七十五艘,泊镇溟口,以御东北海贼。

○夏四月。遣借工部侍郞李有恒如契丹,贺太后生辰。

○追尊皇考,为孝穆大王,庙号安宗,妣皇甫氏孝肃王太后

○赦境内,养老病,放逋悬,轻徭役。赏功臣,褒贤士,录勋旧。除女乐,济军粮,群望神祗,各加勋号,增文武官爵秩。

○五月。纳金氏为后,成宗女也。

○赦徒罪以下,增文武官爵一级,考满者,增秩,赐京军布有差。南道民户实东北边镇者,放归田里。

○赐安昌龄等七人明经二人及第。

○六月。东北界蝗。

○秋七月。下教,求言,令文官常参以上各上封事,极言时政得失。

○御球庭,集民男女年八十以上及笃疾者六百三十五人,赐酒食布帛茶药有差。

○以翰林学士崔沆师傅,教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藉贤辅德也。予少值闵凶,未闻法训,仰遵古典,思得其人。翰林学士崔沆明识高才谅绝侪等,可授政堂文学,以为寡人之师傅焉。”

○八月。门下侍郞平章事柳邦宪卒。邦宪性仁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长于儒学,不事生业。穆宗朝为谏官,或责以不言,邦宪徐对云:“讦以为直,非吾所取。”

○九月。恒雾,至冬。

○冬十月。以韦寿馀门下侍郞平章事陈𬱖内史侍郞平章事

○十二月。教曰:“予忝承祖业,不敢遑宁。乃者,秋雾为灾,避殿减膳,引咎责躬,果蒙开霁。益增寅畏,励精政事。然万几之务独理为难。衡轴之臣具瞻攸归,庶几献纳谟猷,𦇯纶阙漏。抡选之司搜访草泽,无使遗贤。典法之官审刑折狱,务尽哀矜。凡百执事各勤乃职,守令抚字鳏寡,将帅训齐师旅。当夙夜而匪懈,在终始以不渝。”

○定文武官僚路上相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