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7 (1700-1725).djvu/70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天運》篇:「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

張是,孰綱維是?孰居無事而推行是?意者其有機緘 而不得已耶?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

《秋水》篇:「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豪末之為丘山也,則 差數睹矣。」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 矣。

《至樂》篇:「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 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 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 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髑髏》曰:「以天地為 《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

《達生》篇:「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庚桑楚》篇:「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文樂乎天,不以 人物利害相攖。」

《徐無鬼篇》:「聖人并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 是故生無爵,死無諡,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狗 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夫為 大不足以為大,而況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 奚求焉而大備矣。」吾所與吾子遊者,遊於天地;吾 與之邀樂於天,吾與之邀食於地;吾不與之為事,不 與之為謀,不與之為怪,吾與之乘天地之誠,而不以 物與之相攖。

《外物篇》:「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於是乎有雷有霆,水 中有火。」

《天下》篇:「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 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

《荀子天論》篇:「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而輟冬,地不為人 之惡遼遠也而輟廣。」

呂子《圜道》篇:「『天道圜,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何以說天道之圜也?精氣一上一下,圜周復雜,無所 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 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

《大樂篇》:「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 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 常。天地車輪,終則復始,極則復反,莫不咸當。日月星 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盡其行。四時代興,或暑或 寒,或短或長,或柔或剛。萬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陰 陽。」

《淮南子俶真訓》:「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 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無者,有未始有。有無者,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無者。所謂有始者,繁憤未發, 萌兆牙蘗,未有形埒垠堮,無無蝡蝡,將欲生興而未 成。物類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氣始下,地氣始上,陰陽 錯合,相與優游,競暢於宇宙之間,被德含和,繽紛蘢」 蓯,欲與物接而未成,兆朕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 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虛無寂寞,蕭條霄 雿,無有彷彿,氣遂而大通冥冥者也。「有有」者,言萬物 摻落根莖。葉,青蔥苓蘢,萑蔰炫煌,蠉飛蝡動,蚑行 喙息,可切侑把握而有數量有無者,視之不見其形, 聽之不聞其聲,捫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極也,儲與 扈冶,浩浩瀚瀚,不可隱儀。揆度而通光耀者,有未始 有。有無者,包裹天地,陶冶萬物,大通混冥,深閎廣大, 不可為外;析豪剖芒,不可為內。無環堵之宇,而生有 無之根。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無者,天地未剖,陰陽 未判,四時未分,萬物未生,汪然平靜,寂然清澄,莫見 其形,若光耀之間於無有,退而自失也。

《精神訓》「古未有天地之時,惟象無形,窈窈冥冥,芒芠 漠閔,澒濛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 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 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 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 入其門,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聖人法天順」 情,不拘於俗,不誘於人,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陰陽為 綱,四時為紀。天靜以清,地定以寧,萬物失之者死,法 之者生。

「時則訓。天為繩,地為準。」繩之為度也,直而不爭,修而 不窮,久而不弊,遠而不忘。與天合德,與神合明,所欲 則得,所惡則亡。自古及今,不可移匡。厥德孔密,廣大 以容,是故上帝以為物宗。準之為度也,平而不險,均 而不阿,廣大以容,寬裕以和,柔而不剛,銳而不挫,流 而不滯,易而不穢,發通而有紀,周密而不泄,準平而 不失,萬物皆平,民無險謀,怨惡不生。是故上帝以為 物平。

《太元經》:「天穹窿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人。」 而處乎中。「天渾而攆」,故其運不已。「地隤而靜」,故其生 不遲。「人馴乎天地」,故其施行不窮。天奧西北,鬱化 精也;「地奧黃泉」,隱魄容也。

白虎通天者何也?天之為言鎮也,居高理下,為人鎮 也。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始起之天 始起,先有太初,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 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然後剖判,清濁既分,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