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7 (1700-1725).djvu/6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夏侯嘉正傳》:嘉正為右正言,直史館,兼直祕閣,賜緋

魚。元夕,上御乾元門觀燈,嘉正獻五言十韻詩,其末 句云:「兩制誠堪羨,青雲侍玉輿。」上依韻和以賜之,有 「狹劣終,雖舉通才列上居」之句。議者以為誠嘉正之 好進也。

《苗訓傳》:訓子守信判司天監。淳化二年,守信上言:「正 月一日為一歲之首,每月八日,天帝下巡人世,察善 惡。太歲日為歲星之精,人君之象。三元日,上元天官, 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錄人之善惡。又春戊寅、夏 甲午、秋戊申、冬甲子為天赦日及上慶誕日,皆不可 以斷極刑。」事下有司議行。

《馬知節傳》:知節知延州兼鄜延駐泊部署,邊寇將至, 方上元節,遽命張燈啟關,累夕宴樂,寇不測,即引去。 《呂蒙正傳》:「蒙正同平章事。上嘗燈夕部宴,蒙正侍上 語之曰:五代之際,生靈凋喪。周太祖自鄴南歸,士庶 皆罹剽掠,下則火災,上則彗孛,觀者恐懼,當時謂無 復太平之日矣。朕躬覽庶政,萬事粗理,每念上天之 貺,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輿所在, 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 而死者甚眾,不必盡然。願陛下視近以及遠,蒼生之 幸也。」上變色不言,蒙正侃然復位。同列多其直諒。 李助、傳昉年七十,以特進、司空致事,朝會宴饗,令綴 宰相班,歲時賜予,益加厚焉。至道元年正月望,上觀 燈乾元樓,召昉賜坐於側,酌御樽酒飲之,自取果餌 以賜。上觀京師繁盛,指前朝坊巷省署以諭近臣,今 拓為通衢長廊,因論晉、漢君臣昏闇猜貳,枉陷善良, 時人不聊生,雖欲營繕,其暇及乎?昉謂:「晉、漢之事,臣 所備經,何可與聖朝同日而語?若今日四海清晏,民 物康阜,皆陛下恭勤所致也。」上曰:「勤政憂民,帝王常 事。朕不以繁華為樂,蓋以安民為樂爾。」因顧侍臣曰: 「李昉事朕,兩入中書,未嘗有傷人害物之事,宜其今 日所享如此,可謂善人君子矣。」

《禮志》:「真宗景德元年正月十四日,賜大食、三佛齊、蒲 端諸國進奉使緡錢,令觀燈宴飲。」

《翰墨大全》:張乖崖帥蜀,增十三夜燈,謂之掛塔燈。 《三朝聖政錄》:真宗皇帝因元夕御樓觀燈,見都人熙 熙,舉酒顧宰執曰:「祖宗創業艱難,朕今獲睹太平,與 卿等同慶。」宰執稱賀,皆飲釂,獨李文靖沆終觴不懌。 明日,王文正旦問其所以,且曰:「上昨日宣勸懽甚,公 不肻少有將順,何也?」文靖曰:「『太平』二字,嘗恐諛佞之 臣以之藉口干進。今人主自用此誇耀臣下,則忠鯁 何由以進?既謂太平,則求祥瑞而封禪之說進,若必 為之,則耗帑藏而輕民力,萬而有一,患生於意外,則 何以支?吾沆老矣,茲事必不親見,參政他日當之矣。」 其後四方奏祚,瑞無虛日,東封西祀,講求典禮,紛然 不可遏。王公追思其言,嘆曰:「李文靖真聖人也。」求文 靖畫像,置於書室中,而日拜之。予屢見前輩說此,詢 於兩家子孫,其言皆同。

《東齋錄》:宋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 曰:「朕非遊觀,與民同樂耳。」

《軒渠錄》:司馬溫公在洛陽閒居,時上元節,夫人欲出 看燈,公曰:「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曰:「兼欲看遊人。」 公曰:「某是鬼耶?」

《歸田錄》:「嘉祐八年,上元夜,賜中書樞密院御宴於相 國寺羅漢院。國朝之制,歲時賜宴多矣,自兩府以上 皆與,惟上元一夕,祇賜中書樞密院,雖前兩府現任 使相皆不得與也。」是歲,昭文韓相、集賢曾公、樞密張 太尉,皆在假不赴,惟余與西廳趙侍郎概、副樞胡諫 議宿、吳諫議奎四人在席,酒半相顧。四人者皆同時 翰林學士,相繼登二府,前此未有也。因相與道《玉堂 舊事》,為笑樂,遂皆引滿劇飲,亦一時之盛事也。 碧雲騢,文彥博知成都,張貴妃以近上元,令織異色 錦。彥博遂令工人織金線燈籠,載蓮花,中為錦紋,貴 妃始衣之。上驚曰:「何處有此錦?」妃曰:「昨令成都文彥 博織來,以嘗與妾父有舊,然妾安能使之?蓋彥博奉 陛下耳。」上色怡。自爾屬意彥博。

《聞見前錄》:張貴妃嘗侍上元宴于端門,服所謂「燈籠 錦」者。仁宗怪問,妃曰:「文彥博以陛下眷妾,故有此獻。」 上不樂。後潞公入為宰相,臺官唐介言其過,及燈籠 錦事,介雖以對上失禮遠謫,潞公尋亦出判許州,蓋 上兩罷之也。

《錢氏私誌》:宋郊居政府,上元夜在書院讀《易》。弟祁時 為學士,是夜張燈擁妓,痛飲達旦。明日,郊令所親云: 「相公寄語學士,曾記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學喫虀煮 飯否?」學士笑云:「寄語相公,不知某年喫虀煮飯是為 甚的?」

《夢溪筆談》:狄青為樞密副使,宣撫廣西,時儂智高守 崑崙關,青至賓州,值上元令節,大張燈燭,首夜燕將 佐,次夜燕從軍官,三夜燕軍校,首夜樂飲徹曉,次夜 二鼓時青忽稱疾,暫起如內,久之,使人諭孫元規,令 暫主行酒,少服藥乃出。數使人勸勞座客至曉,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