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10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一百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卷目錄

 佛經部彙考六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聲聞契經藏諸小乘經 菩薩調伏藏 聲聞調伏

  藏

神異典第一百卷

佛經部彙考六

[編輯]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編輯]

《聲聞契經藏諸小乘經》

[編輯]

《摩鄧女經》一卷。

《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

《摩鄧伽經》三卷。

《舍頭諫經》一卷。

右四經本同譯別。前二經但是後經一品。說摩鄧女慕阿難欲以為夫。佛為說法受度。及說其本因地有二十八宿等占候災禍種種法。

《鬼問目連經》一卷。

《雜藏經》一卷。

《餓鬼報應經》一卷。

右三經說《餓鬼罪苦本因》種種因果事。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

《慢法經》一卷。

《阿難分別經》一卷。

右三經本同譯別。阿難問佛事。「佛有富貴諧和。有衰耗不偶者。報護不同。」 佛為說此經。

《五母子經》一卷。

《沙彌羅經》一卷。

右說羅漢見宿命。為五母作子。五母思子。皆涕泣悲惱欲自殺。羅漢見已故笑說此經。

《玉耶女經》一卷。

《玉耶經》一卷。

《阿遫達經》一卷。

右三經同本異譯。說玉耶女嫁給孤獨長者子。而憍慢無復婦禮。長者請佛。為說法教戒為婦之道。

《修行本起經》二卷。

《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

《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

右並說《佛本修因地。降生王宮出家成道種種所示現事》三經同本異譯。

《法海經》一卷。

《海有八德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說《大海深廣》喻佛法難量。

《四十二章經》一卷。

右漢明帝夢金人,身長丈六,項佩日輪,光明赫奕,飛在殿前。乃詔郎中蔡愔等十八人,往天竺尋訪佛法。永平十年,遂與摩騰同來,帝甚賞接,所將像馱以白馬,因建寺曰「白馬」 ,譯出此經,是漢地經法之祖也。自此釋教相繼雲興。以大化初傳,人未深信,蘊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經要,以導時俗。

《佘女耆域因緣經》一卷。

右奈女者。迦葉佛時供佛一奈故九十一劫生奈華中。後生耆域號醫王。能愈病起死。此經說二人本起因地。

《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一卷。

右信相菩薩問眾生受苦之因。佛說此經。

《龍王兄弟經》一卷。

右說目連降伏二大龍王。

《長者音悅經》一卷。

右說長者先富後貧之本。因事。

《禪祕要經》三卷。

右佛說不淨觀數息法。四大觀。亦名《白骨觀》。亦名《九次第想》。亦名《雜想觀法》。所說次第境界甚詳。

《七女經》一卷。

右佛說:過去世,波羅奈國王有七女,遊塚間,觀死屍,各說《無常法》偈。帝釋來讚喜,問所求願。七女答:「欲得無根無枝無葉樹、無形無陰陽地,於深山大呼,耳不聞響,天不能答。往見迦葉佛,聞法授記,後皆作佛,即涌身空中,變為男子。」

《八師經》一卷。

右說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不飲酒,睹老病死苦,修道離苦,是為「八師。」

《越難經》一卷。

右長者名越難,家大豪富,以慳貪故死,為乞婦作子,生盲無目。復至其家乞而不獲,打撲幾死。佛力使其自知宿命,佛言:「富貴不布施,與無財者等。」

《所欲致患經》一卷。

右《呵色慾》過患,勸修道脫苦。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

右佛說「阿闍世王以作逆罪,命終墮地獄如拍鞠。從彼命終生天中,二十一劫不趣三惡道,最後成辟支佛。以得無根信故在黑繩地獄如人中七日重罪即盡出。」 《薩婆多毗尼明印婆沙》第一。

《五苦章句經》一卷。

右。佛言:「三界五道,生死不絕,有五苦、八難。五苦者:一、諸天苦,壽盡劫衰相現,雖壽大劫,要當皆死;二、人道苦,雖轉輪聖王,不免生老病死。眾生未脫三界苦惱災變,死有萬端:三曰畜生苦;四曰餓鬼苦;五曰地獄苦。廣如經說。八難地者,三塗;三、四邊地;五長壽天;六、盲聾瘖瘂,手足殘跛;七、世智聰辯,學世經典,信衺倒見,屠殺田獵,不信三尊,死入地獄,從冥入冥,無有脫時。肆心放意,誹謗聖道,八生在佛前佛後。」 佛言:「三惡道是一切眾生家,暫得為人為天,如作客日少,歸家日多。沙門已得出家,如何不能放捨重擔,謂著吾我人,貪嗔癡慢,專求利養,自大輕人,外似如法,不制六情,毀戒犯欲。如此種種,皆汝重擔。如」 栴檀香貴於閻浮金,又療人病,服之即愈。一切眾生莫不願得,有人賣之而無買者,佛說經法留在世間,無人視者,如束栴檀賣之而無買者。父母夫婦兄弟知識奴婢,有五因緣:一曰怨家,二曰債主,三曰、償債,四曰、本願,五曰真友。給孤獨長者家有五福德因緣:一曰、時節不失禮敬,二曰身教。長者起時,內外小大,無不隨者;三曰口言,所作福事,皆從其教;四曰一味,衣食平等,奴婢亦然;五曰和順,上下不相違戾。以是五福,家中奴婢牛馬六畜、蜎飛蠕動,死皆生天門內,經聲不絕,不與諸惡共作因緣,亦是長者本願所致。佛言:「三界五道罪垢苦惱,非天授,非人與,亦非鬼神、沙門、梵志所與。所作罪福,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不失毛髮。」 此經教戒,切至明備,學者宜數誦讀。

《堅意經》一卷。

右說《善惡獲報》,如「種穀」 「得穀」 等。

《淨飯王般涅槃經》一卷。

右說王臨終見佛生淨居天。及說葬送王事。

《進學經》一卷。

右說諸比丘所當進學事。

《得道梯橙錫杖經》一卷。

右說《比丘持錫法門》。

《貧窮老翁經》一卷。

「右老翁年二百歲而貧窮飢虛。」 佛為說其宿因。

《三摩竭經》一卷。

右三摩竭給孤獨長者女也。女嫁難國王子,國人不聞佛法,三摩竭毀詈外道,請佛說法。佛敕弟子得神通者方得赴請。於是諸大弟子等各現大神變,往赴此國,見佛聞法,受度者八萬人。《經》中說:「賓頭盧以神力赴集大山,隨後孕婦見驚墮胎,佛敕不得人滅,待彌勒下生。」 彼國無大器熟食乾緒雖是佛會中眾僧使人五通已備,佛令乾緒背負萬斛大釜,手提百斛大杓,飛空先往,熟食美備。故今千僧大會處,主事人往往畫像供養,以祈冥祐。

《萍沙王五願經》一卷。

右說國王棄位出家,見佛聞法,得阿羅漢果。

《瑠璃王經》一卷。

右說王殺釋種生陷地獄。

《生經》五卷。

右類集五十五經。如《阿含》。總曰「生經。」 別說人天諸趣。善生善報。惡生惡報。業生三塗修羅道證聖果等。種種因緣事相。

《義足經》二卷。

右類集一十六經。總曰《義足》。所說種種緣起善惡因果事理法義具足故。

《正法念處經》七十卷。

右《正法念處法門經》七十卷,皆佛說。初《十善業道品》,說十業善惡因果苦樂等。次《生死品》,說一切世界眾生,無始已來生死輪轉,諸修行人當隨順正法,思惟觀察三界諸趣,次第捨漏,捨不善法,修行善法,正住正觀。《地獄品》,說一百三十六種地獄種種苦報事相,及元造惡業因緣。《餓鬼品》,說三十六種餓鬼種種苦報,壽命長短增減,業行種類差別。《畜生品》說,「五道中畜生最多,有三十四億種類差別,及阿修羅眾與天鬥戰甚詳。」《觀天品》說,諸天光明,身量壽命,飲食服器,宮殿園林勝妙,欲樂放逸,福盡墮滅,隨業流轉。天界因緣事相種種甚詳。天宮有壁鏡樹鏡,現諸業果。夜摩天上有六佛塔,有無量勝妙功德,利益天人無量。又說《比丘三十障礙法》,教戒切至。若人供養說法師,即為供養現在世尊。以聞法故,憍慢者心得調伏,貪著者信布施麤。請幫助識別此字。者心調柔,有癡者得智慧,迷因果者得正信,衺見者入正見,殺盜婬得遠離,終得涅槃故說法

恩甚為難報。一者母,二者父生身故恩不可報。若令父母住於法中,名少報恩。三者如來度脫生死無上大師此恩難報,若於佛法深心得不壞信,名報佛恩。四者說法師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於未來世能得菩提。又聞法有三十二種功德,《身念處品》說內外循身觀等種種法,及四部洲眾生生死苦樂因果種種事相。此經說三塗諸天事,最詳最廣。《天品》中說夜摩天王、鵝王菩薩、孔雀王菩薩,說諸佛教戒天人種種法門,文義富妙。

《佛本行集經》六十卷。

右說佛昔於往昔,修因受記。出家苦行,成道度生。及諸《大比丘得度因緣》等事。

《本事經》七卷。

右弟子集記佛說種種法門。一法品,二法品,三法品。大略如《增一阿含經》。

《興起行經》二卷。

右佛與五百羅漢在阿耨大池說自宿命因緣受報,頭痛、背痛,擲石受謗,木槍、馬麥,苦行六年等十事,非父作、母作,非王作、天作,亦非沙門、婆羅門作,自造自受。如來猶不免償報宿緣,況復愚冥未得道者?《偈》云:「因緣終不滅,亦不著虛空,當護三因緣,莫犯身口意。」 欲示人宿緣,不可逃避。

《業報差別經》一卷。

右佛說一切眾生繫屬依止於業,業有上、中、下,差別不同,壽夭妍醜、疾病多少,威勢大小,族姓資生,衺智正智,六道苦樂、貧富不等,因果報復,及禮塔、施蓋、幡鈴、服器、飲食、香華、靴履、燈明等,各各十種功德,詞簡事備,理趣詳妙。

《大安般守意經》二卷。

右說《調息守意入禪法》。

《陰持入經》二卷。

右說《十八界三十七品》等法。

《處處經》一卷。

右說《善惡因果》等種種法義。

《罵意經》一卷。

右說人當制意學道。種種善惡因果事。

《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右說五道善惡因果報應。後偈說因果詳博及酒有三十六失。

《出家因緣經》一卷。

右說優婆塞持犯佛戒善惡果報。

《阿含正行經》一卷。

右說「善惡生死」 ,人當正行修道。

《十八泥犁經》一卷。

右說《地獄》種種苦事。

《法受塵經》一卷。

右說酖著塵染,不得無上吉祥之道。

《禪行法想經》一卷。

右說彈指間修諸禪法,不為愚人,虛食人施。

《長者懊惱三處經》一卷。

右說忉利天人壽終,來生舍衛城,為長者子墮樹死。死已生龍中,為金翅鳥吞噉三處,父母一時啼哭。一切生死因緣如幻如客。

《犍陀國王經》一卷。

右說事婆羅門不能免生死,惟事佛可以得道。

《須摩提長者經》一卷。

右說《長者喪子苦惱》,佛為說《無常法》,人得受度。

《阿難四事經》一卷。

右佛說教戒令阿難傳持。

《未生怨經》一卷。

右說《瓶沙王子阿闍世王》受調達惡友教作惡逆。

《四願經》一卷。

右說四願不可長保。一謂空愛身命,死則委去。二謂財產官祿。三謂親屬知識。四謂不能守意正行,婬於五樂。

《黑氏梵志經》一卷。

右說《梵志當墮地獄,見佛得道》。

《猘狗經》一卷。

右說誹謗道師當墮惡道。

《分別經》一卷。

右說「六根塵」 造十惡業。墮《十八地獄》。未法比丘多作業等。

《八關齋經》一卷。

右說《受八戒法》,其福不可稱量。

《阿鳩留經》一卷。

右說小施獲大果報

《孝子經》一卷。

右說「生育恩重,惟化親聞法,得道為孝。」

《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

右諸阿羅漢各各自說得果本起種種因行,佛亦自說果報。

《大迦葉本經》一卷。

右說大迦葉見佛聞法得道。

《四自侵經》一卷。

右四,謂夙夜不學。老不止婬。得財不施不受。佛言「四者出心,還自苦身。」

《羅雲忍辱經》一卷。

右說舍衛國有輕薄者。以沙土著鶖露子缽中。及擊羅雲首流血。夜半命終入大地獄受大劇苦。佛說其種種苦報。並說忍辱最為大力。說忍功德甚詳。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

右為比丘略說《法要》。

《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

右《沙曷比丘得羅漢果》,降伏毒龍。

《時非時經》一卷。

右說十二月時非時法

《自愛經》一卷。

右說「行善得果」 ,是為《自愛》。

《忠心經》一卷。

右大目連以神足移石。國中八歸仰。佛為說法。

見《正經》一卷。

右《見正》者,弟子名也。問佛「人死已,識神無還。今人皆不知宿命,識神所從來。」 佛為種種喻說,深談生死輸轉流浪變易之理。

《大魚事經》一卷。

右喻人貪欲,故墮生死,如魚罹漁捕。

《阿難七夢經》一卷。

右「阿難《七夢》」 ,憂怖問佛,佛為《解脫》。

《呵鵰阿那含經》一卷。

右說佛子善行功德。不欲令人知。

《燈指因緣經》一卷。

右說《燈》指生,而指出光明始終富貧種種因緣事。

《婦人遇辜經》一卷。

右婦人夫子、父母、舅姑皆橫死,種種大苦惱,因發狂見佛受度事。

《四天王經》一卷。

右佛說「六齋日,天王太子使者,諸天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下人間,伺察善惡。人修五戒六齋等,獲福得度。」

《十二品生死經》一卷。

右說《四果人》下至三塗善惡生死,有十二品。

《迦葉度貧母經》一卷。

右說大迦葉欲度貧老,母從乞臭米汁飲之為現神足。母大敬喜。以此福生忉利天。說布施獲福無量事。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

右說五道罪福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事。

《五無返復經》一卷。

右舍衛國五人皆得道證。父子耕地。蛇囓殺其子。父母姊妻奴皆說無常苦空法。或者以為不孝慈。問佛。佛說此經。

《佛大僧大經》一卷。

右二人兄弟也。其一出家,證《羅漢果》。其一以婬殺故墮地獄。弟婦守貞生天。

《衺祗經》一卷。

右婆羅門先事外道,後從佛受道。復悔還戒。佛為化度,證羅漢果。

《末羅王經》一卷。

右說王國中有大石方數十里。佛以足指挑石。因為說法。九億人受度。

《摩達國王經》一卷。

右說《王錄》國人征討比丘得羅漢,亦見錄。為見神足王悔過見佛聞法。

《旃陀越國王經》一卷。

右說兒在塚中三年不死。佛說《本緣》。

《五恐怖世經》一卷。

右說「後世比丘等不修道」 可恐怖事。

《弟子死復生經》一卷。

右說弟子死七日復生。說更地獄受苦歸信佛法。佛為說此經。

《懈怠耕者經》一卷。

右說耕者見佛,欲禮敬問法,復念耕種未竟,須後閑時。佛說此懈怠人已經九十一劫過六佛不得受度。

《辯意長者子經》一卷。

右長者子問佛《六道善惡因果》等事。佛說此經。

《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

右說掃塔聖地,香華供養,禪定歸戒所得果報。

《賢者五福德經》一卷。

右說說法人得五福德。謂長壽、大富、端正、名譽、聰明。

《天請問經》一卷。

右天問。佛答種種法義。

《僧護經》一卷。

右僧護舍利弗弟子也。所見地獄人五十六種。佛說是等比丘往昔罪業之因受是苦報,教誡嚴備。佛弟子宜皆觀省。

《護淨經》一卷。

右說「一比丘墮餓鬼中,坐五百歲前,以不清淨手觸僧食器,以不清淨食著僧食中,不持齋者食法會食,六十萬世墮餓鬼中,不得挾齋餘食,歸給妻子,設齋會食,不得先嘗,皆作殘食,不如不作。」

《木槵子經》一卷。

右說持三寶名二十萬遍。生第三天。滿百萬當得向初果。

《無上處經》一卷。

右謂三寶為無上處

《盧至長者因緣經》一卷。

右盧至富,而慳,以高慢,為帝釋所嬈,見佛證果。

《五王經》一卷。

右諸國王各酖王樂。佛為說八苦,即皆得果。

《出家功德經》一卷。

右說出家功德及勸障罪福。

《栴檀樹經》一卷。

右說「背恩伐樹,為樹神所殺。」

《頞多和多耆經》一卷。

右說愚人不知施度

《普達王經》一卷。

右王禮敬道人,群臣諫王,王為說法,因供佛得果。

《佛滅度後棺歛葬送經》一卷。

右說佛《葬儀》及《佛缽化緣》。

《鬼子母經》一卷。

右說《鬼子母食人子》,佛夅化受戒。

《梵摩難國王經》一卷。

右說王太子出家證阿羅漢。說施當平等。

《父母恩難報經》一卷。

右說肩負父母,經千年便利背上,不足報生育恩。

《彌多耶致經》一卷。

右說外道聞佛說二十一事得道。

《新歲經》一卷。

右說「《受歲說戒》舉過。」

《群牛譬喻經》一卷。

右說驢效牛入牛群為觝殺,喻比丘無沙門行,微妙比丘擯出界外。

《九橫經》一卷。

右說「人有九因緣,命未盡而橫死:一者食不安食;二多食過度;三不知時節方宜;四食未消而復食,不時消吐;五大小便不隨時;六犯戒犯王法,或飢渴捶打驚怖憂死;七不隨醫藥教誡;八夜行妄衝冒;九房室過差,或奔車馬牛蛇虺水火,逢拔刀人、醉人、惡人。」 《涅槃經》第二十六卷與此同。

《三十七品經》一卷。

右略說三十七菩提分法。

《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

右比丘避惡名,欲自殺,天神為說法,使忍辱修道,證阿羅漢。

《比丘聽施經》一卷。

右聽施比丘不樂道行,樂著睡眠。佛為說此經。

《身觀經》一卷。

右說幻身種種過患

《無常經》一卷。

《八無暇有暇經》十卷。

右八無暇。謂三塗生長壽天。生邊地。六根不具。信衺倒見不值善導。言八難之時。無有閑暇可修道業。

《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

右《婆羅門》問佛《因果》種種法。

《譬喻經》一卷。

右說怖人墮井為惡象毒龍四毒蛇等迫逼諭生死五欲等。

《略教誡經》一卷。

右說出家人應勤斷無咒。

《療痔瘻經》一卷。

右有所持咒療一十六種悉皆消落。

《摩訶帝經》十三卷。

右佛因眾問。令目揵連說釋種過去所生種姓。並述佛出家成道度人事。與《本行集經》所載同。

《信佛功德經》一卷。

右舍利弗對佛稱說佛種種最勝法及神通力。

《大三摩若心經》一卷。

右佛於眾會夅伏魔等令住聲聞乘。

《決定義經》一卷

右佛為比丘說五蘊、五取、十八界至七覺支、八正道諸法,名《決定義》。

《長者施報經》一卷。

右佛為《給孤獨長者》說《較量布施功德》。

《四品法門經》一卷。

右佛為阿難說界、處、法、緣起處、非處法,不了為愚人,了者為智人。

《信解智力經》一卷。

右佛說信解力法能證真實之理。謂佛五力。十力惟佛能知,非聲聞法。

《分別善惡報應經》一卷。

右佛為輸迦長者父作犬。說六道善惡眾業受報差別,及飲酒三十六過及種種行施果報。

《阿羅漢具德經》一卷。

右佛說聲聞弟子各具功德,及比丘尼烏波薩哥、烏波薩吉各具功德。

《七佛經》一卷。

右佛為比丘說七佛壽命、父母、弟子、城邑名。

《金光王童子經》一卷。

右佛為釋種《金光童子》說。及敘過去造像植福事。

《頻婆娑羅王經》一卷。

右與眾等至佛所,諸婆羅門長者等,見耆舊優樓頻螺迦葉侍佛,有疑。佛令迦葉現神變,自稱是佛弟子,佛因為王等說法,令得見諦。

《毗婆尸佛經》二卷。

右說《毗婆尸佛》為太子出家成佛度人說戒等。

《帝釋所問經》一卷。

右《帝釋問佛盡愛,斷除疑惑》,佛為說法證果。

《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獲免惡道經》一卷。

右帝釋為天子。受《三歸命》。終生睹史多天。

《大正句王經》一卷。

右尊者童子迦葉破正句王衺見,「無有來世,復無有人亦無化生義。」

《戒香經》一卷。

右佛為阿難說戒,戒香遍聞十方。

《舊城喻經》一卷。

右佛說觀《十二因緣》。如被昔人所被之甲。到昔人涅槃之城。借城為喻也。

《十二因緣祥瑞經》二卷。

右佛為大眾說。用《十二因緣》,配十二支位,占人命及選日占相,以定吉凶。

《護國經》一卷。

右護國長者投佛出家證果。為父母及俱盧王說《捨親出家法》。

《較量壽命經》一卷。

右佛說《較量六道壽》長短。

《人僊經》一卷。

右說阿難佛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及諸優婆塞生何處,佛為說王作人僊,及人僊所說梵法。右彼天說十二宮分生人吉凶,及諸宿攝於三趣。

《迦葉僊人說醫女人經》一卷。

右《迦葉僊人》說「女人妊娠,逐月安胎所服藥。」

《諸行有為經》一卷。

右佛為諸苾芻說。一切人天聖人外道等皆歸死滅。

《薩缽多野經》一卷。

右佛說法無常劫盡七日。並出火災燒器界。

《解憂經》一卷。

右佛說《生死輪迴》。勸令求斷生死。

《菩薩調伏藏》

[編輯]

《菩薩地持經》十卷。

右說信解行三地,亦攝十地。此諸地能與諸菩薩為所依止處,復能出生一切諸菩薩行故。持者,能任攝持諸菩薩行願諸波羅蜜,故名《地持。經》中說七地,六是菩薩地,一是菩薩如來共地。一者、種性地;二、解行地;三、淨心地;四行跡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畢竟地。從初發心及修六度萬行,六神通菩提分法及修相好因果等法門,詳妙。

《菩薩善戒經》九卷。

右佛說諸菩薩修習六度萬行,三昧六通,供養三寶,兼利自他,修相好業三十七助道品。從初發心至究竟地,一切菩薩修學行相法門。又名《菩薩藏經》。

《淨業障經》一卷。

右比丘無垢光犯戒憂悔,見佛求哀。佛說此經,復為授記未來成佛。復說往昔勇施比丘犯淫殺戒,遇彌勒菩薩說法得無生忍。勇施今已成佛,號寶月如來。是經能破一切惡業結縛,除一切闇障。

《優婆塞戒經》六卷。

右佛為長者子說是經。廣明「三歸八戒五戒供養三寶六波羅蜜四無量心三種菩提。修三十二相。」

業等法門。義豐慧廣。非惟為在家菩薩修行龜鏡。亦出家菩薩之軌範也。趣菩提者。所當精勤修學。

《梵網經》二卷。

右此經梵本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此是第十《菩薩心地》一品也。羅什法師參定三乘經論五十餘部,惟《梵網經》最後誦出,別書出此《心地》一品。什每誦持,以為心首。當時三百餘人,同誦此一品。此經佛說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如來同說,三世菩薩之所當學。

《受十善戒經》一卷。

右佛說《受八戒》。是諸佛為在家人制出家法。及說十業善惡因果報應等事。

《大乘戒經》一卷。

右佛說《戒》為最勝,不可犯。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

右佛略說四十二位賢聖名字、因果行相。《六入明門》,謂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明觀法門,亦名六堅、六忍、六慧、六觀。「瓔珞」 者,謂銅、寶、銀、金、瑠璃、摩尼、水精。如是六位菩薩,以百萬阿僧祗功德瓔珞,嚴持三種法身。

《佛藏經》四卷。

右佛說。初《諸法實相品》,說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次《念佛品》,說,「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 次《念法品》。次《念僧品》,第二卷《淨戒品》,說破戒比丘有十憂惱箭,訶叱種種破戒罪相。第三卷《淨法品》,深戒不淨,說法得大罪報。《往古品》,《淨見品》,說佛昔因累劫修學,以有所得故,不蒙諸佛授記。是經戒敕切「至,凡學佛者,宜熟觀誦。」

《菩薩戒本》一卷。

右出《地持戒品》中。慈氏菩薩記。

《菩薩戒本》一卷。

右出《瑜伽論本地分》中彌勒菩薩記。

《菩薩戒羯磨文》一卷奘法師譯。

《菩薩善戒經》一卷。

右說菩薩戒法持犯行相。大略與《戒本》同。

《菩薩內戒經》一卷。

右《文殊問》佛:「初發意菩薩,以何功德,開化眾生。」 佛說懺罪受戒,《十二時戒法》,十住功德。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

右說種種戒法

《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

《𡧯調音所問經》一卷。 《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

右三經本同譯。別𡧯調音天子問。文殊答。「《大乘法義》菩薩聲聞不同行相」 等種種譬喻。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

《菩薩藏經》一卷。

《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

右三經皆舍利弗問佛。懺悔滅罪速得菩提。佛為說滅一切業障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等法。校量所獲福報。

《菩薩五法懺悔經》一卷。

右說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謂之五法。

《跋陀羅菩薩經》一卷。

右《文殊問》,跋陀羅菩薩答。「悔過、發願、勸請、迴向」 等法,校量所獲福報。

《文殊悔過經》一卷。

右文殊說。菩薩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法。

《法律三昧經》一卷。

右說學菩薩道退轉過失。外學仙人禪定等法。

《十善業道經》一卷。

右佛在龍宮說《十善業因果功德》。

《聲聞調伏藏》

[編輯]

《摩訶僧祗律》四十卷。

右摩訶僧祗者,大眾也。此根本調伏藏,即大眾部毗柰耶也。佛圓寂後,尊者迦葉集干應真,於王舍城竹林石室之所結也。《開元釋教錄》云:「自摩訶僧祗律已下四十五帙,四百四十六卷,為聲聞調伏藏者,《經》雲勝故、祕故,佛獨制故。」 如《契經》中,諸弟子或諸天說法,律則不參。一切佛說,有十事利益故。諸佛制戒:一、攝僧故,二、令僧一心故,三、令僧安樂故,四、折伏高心故,五、有慚媿人得安穩住故,六、不信者令得信故,七、已信者令增長故,八、遮今世惱漏故,九、未生諸漏令不生故,十、佛法得久住,為諸天人開甘露施門故。

《律戒》中:「犯重曰波羅夷,次曰僧伽婆屍沙」 ,此雲「僧殘;次曰波逸提,次曰波羅提提舍尼,次曰突吉羅」 ,皆梵語也。云何名波羅夷?破壞離散,名波羅夷。為刀槊所傷,絕滅命根,比丘法中斷滅,不復更生。如人斫頭,更不還活,為惡所滅,比丘法中更無所成,故名波羅夷。僧殘者,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少。

在不斷,若得好醫良藥,可得除差,無者不可差也。犯僧殘有少可懺悔之理,遇清淨大眾懺悔,可得罪滅。云何為波逸提?如被斫者,少傷其皮,不至損命,波逸提。傷善處少波羅提提舍尼者,非故心作,犯即懺悔故。偷蘭遮者,欲起大事不成也。突吉羅者,此名惡作。此出《毗尼,毋論第七卷》。

《十誦律》六十一卷。

右初誦四波羅夷法,名「異分。」 若犯一事,非沙門、非釋子,失比丘法故名「異分。」 次僧殘、不定、捨墮、墮法、波羅提提舍尼法、眾多學法、止諍法,名「不異分。」 若犯是事,故名比丘,故名「釋子。」 不失比丘法故,名「不異分。」 初誦一至六戒,婬、盜、殺等法。二誦七至十三,衣缽等法;《三誦》十四至二十戒,用蟲水,九十波逸提,說罪滅諍等「法。《四誦》二十一至二十八,受具、布薩、自恣、安居、皮革、醫藥、衣等法。《五誦》二十九至三十三,施衣、懺悔、驅擯故出精、苦切、依止、羯磨等法。三十四,臥具,三十五,諍事法。六,雜誦三十六至四十一,種種制戒。」 七誦四十三至四十六,尼戒。八誦四十七至五十,增一法。九誦五十四,《優波離問事》。十誦五十五至五十八、《善誦》五十九、說結集事,六十、《毗尼雜品》。

「《波羅夷》者,名為墮法,名為惡法,名斷頭法,名非沙門法。」 「不共住者,如先白衣時犯婬行,如針鼻缺,不可復用;如人命盡,不可復活;如石破不可復合;如斷多羅樹心,不可復生;名非梵行法、懈怠法、狗法、可惡法。」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五十卷。

右武后時義淨等譯。其序云:「佛說律為本,能生諸善法,如樹根為本,枝幹由是生。律能遮毀禁,如隄防暴流。三世諸賢聖,遠離有為縛,皆以律為本,能至安穩處。若此調伏教,安住於世間,即是諸如來,正法藏不滅,離此即便無,安穩涅槃路。能生眾功德,如地載群生,不調令善順,如象馬釣策。律能防破戒,如城禦怨敵。律是法中王,諸佛之導首,善道之橋梁,苦海大船筏,險路之善導,直昇無畏城。佛及聖弟子,咸依律教住。佛云:『我滅後戒是汝導師,仁等應至心善聽調伏教』。」 述制緣起,所應學處,凡百餘條,末有七佛說《戒經》偈: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柰耶》二十卷。

右佛制尼學處百八十法義。第四第五部眾學法。七滅諍法七佛說戒經偈。與前五十卷《毗柰耶》事多相涉。而詳略有異。

《毗柰耶雜事》四十卷。

右四十卷中總有八門九十頌,有《種種制學處緣法》。佛諸弟子,勝光等諸國王,及勝鬘行雨夫人,瑠璃王誅釋子墮地獄,難陀出家證果,《目連舍利子入滅》,《訶利底母愛兒等緣》。末數卷記佛降生、入涅槃結集等事。

《一切有部尼陀那》五卷。

《一切有部目得迦》五卷。

右種種制學處。多與「前部」 相涉。而詳略有異。

《五分律》三十卷。

右宋景平元年佛陀什等所譯,即化地部毗柰耶藏佛圓寂後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之所出也。與《十誦律》根本《毗柰耶》多相涉。此律分作五分,分為部類,劑限不同故。「第一分十卷波羅夷法,第二分尼波羅夷法十一至十四,第三分十五至二十二,受戒法、衣法、藥法、食法等;第四分第二十三至二十四滅諍法」 等第《五分》二十五至三十初「破僧法、雜法等。」

《四分律》六十卷。

右姚秦佛陀耶舍等譯。序偈云:「眾經億百千,戒為最第一,如王治正法,如醫治眾病。若有捨戒者,於佛法為死。持戒如護命,守之無毀失。譬如得王印,所往無罣礙。小毀則不定,大毀入三惡。」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

《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五分比丘戒本》一卷。

《僧祇律比丘戒本》一卷。

《僧祇律比丘尼戒本》一卷。

《十誦律比丘尼戒本》一卷。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本》一卷。

右七經同《帙僧律》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尼薩耆波夜提、九十波夜提、四悔過波羅提提舍尼、眾學法、七滅諍法。《尼律》八波羅夷、十九婆屍沙,一百四十一波夜提,餘尼薩耆波夜提,眾學滅諍法,數同佛制半月布薩說戒,即此本也。

《四分解脫戒本》一卷。

《四分戒本》一卷。

《四分僧戒本》一卷。

右本同譯別

《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

《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

右《尼律》,八《波羅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墮法》《五分》,二百一十八悔過《眾學法》,七《滅諍法》。

《沙彌十戒經》並《七十二威儀法》一卷。

《沙彌威儀》一卷。

《沙彌尼戒文》一卷。

《沙彌尼戒經》一卷。

右經題名義自具

《舍利弗問經》一卷。

右佛說涅槃後。律分為五部因緣。舍利弗問佛。「制律或開或遮疑義。及八部鬼神何故生於惡道。而見佛聞法等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

右梵語羯磨,此雲「時到」 ,亦云「辦事」 ,謂集僧、出家、授戒、出白眾罪、悔過、折伏、諫擯等法。「百一」 者,舉其大數,與《大律》數雖不同,無違妨也。

《大沙門百一羯磨》一卷。

《羯磨》上下二卷。

《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一卷。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

《彌沙塞羯磨本》一卷。

《四分比丘尼羯磨》一卷。

《優波離問佛經》一卷。

右《優波離問戒律》種種事。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二卷。

右唐宣律師集

《四分僧羯磨》三卷。

右唐懷素集

《四分尼羯磨》三卷。

右懷素集

《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

右。佛說比丘尼當受八敬法,復受十戒,行十事等,乃受五百具足大戒。佛正法當住千歲,以阿難、大愛道累請度尼故,減五百歲。然佛言:「若女人作沙門,精進持戒不犯,毛髮現身化成男子。」 復說受請、受食、行路、入室、出戶種種戒法,當除滅八十四態法。佛般泥洹後當有三千比丘尼。末世時有八萬比丘尼,奉持是法、律,皆得阿羅漢。其餘者卻後百三十劫,當復奉是法、律,得阿羅漢。

《迦葉禁戒經》一卷。

右說真沙門持戒行道,不惜壽命,不求供養;有不行沙門法者,不名沙門;如貧人稱名大富;如醫師,不自愈病;如摩尼珠墮不淨中;如死人著金銀珍寶。

《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一卷。

右佛說《戒律》中罪犯輕重,事理精詳。

《佛說戒消災經》一卷。

右說《持歸戒》人。鬼神畏避不敢害犯。

《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

右戒殺、盜、婬、妄語、飲酒,可悔不可悔,有罪、無罪,僧伽婆屍沙一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犯波羅夷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佛言「比丘比罪等,事理精詳。」

《根本說毗柰雜事攝頌》一卷。

《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頌》一卷。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頌》五卷。

右以少偈頌收《戒律廣文》。總括宏綱。使易記憶。西域尊者毗舍佉等造。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十四卷。

右尊者勝友造於佛戒律中以略顯廣,明舉持犯輕重種種學處,並佛略教,非遮非許清淨不清淨等,諸所有事皆明其義,與諸部《毘柰耶》等多相參照。

《毘尼摩得勒迦》十卷。

右說《戒律》中持犯輕重種種法,參照諸部事理甚詳。

《鼻柰耶》八卷。

右鼻,秦言去。柰耶,言真也。去若十非而就真也。夅伏此心息此心,忍不起夅伏戒也。息,定也。忍,智也。三世佛《法藏祕要》,訓三乘聲聞,使得道成佛皆從戒律始。此律一部,姚秦世初所譯律也。制戒之因,持犯輕重與諸部律多同,但詞有詳略耳。

《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

右律《毗婆沙》,名善具足,分別戒相,不雜他語,於律中因緣根本,所說義味具足,善能分別一切律藏,無有障礙,故名具足。第十八卷,舍利弗與優波離問答律義甚詳。

《佛阿毗曇經》二卷。

右《出家相品》。說一千阿僧祇世界眾生所有功德,成佛一毛孔如是,遍身毛孔功德成一好,如是八十種好功德增百倍,成如來一相三十相功德增。

千倍成一毫相。千毫相功德增百倍成無見頂相。次說十二因緣四諦等法義甚詳。次說佛為眾演法受具。乃至廣說滅惡法度入出家等事。

《毘尼毋論》八卷。

右《毗尼》,此名滅滅諸惡法故。毋論者,廣攝律義。故《律藏》外諸義,一切經要,皆在此中。如眾流入海。制戒因本,皆在此中。

《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

右說行住坐臥,衣服飲食等種種規繩,詞簡事詳,委曲精盡。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九卷。

右此解《十誦律論》。大解律中九十事及悔罪眾學滅諍等法。

《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

右《分別解釋律》中所立名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