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25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五十五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五十五卷目錄

 神仙部列傳三十二

  金

  王哲       馬鈺

  孫仙姑      譚處端

  郝大通      劉處元

  王處一      劉真人

  通真子      蓋時敏

  汪仙翁      呂道章

  郭志空      趙龜頤

  蕭淨興      李頤真

  張信真      蔡真人

  訾亙       王予可

  丁善淵      梅志仙

  范常真      李請幫助識別此字。

  申仙       郝志隆

  劉志淵

  元

  歐陽生      洪山真人

  黃房公      李玨

  周德清      楊道真

  楊道和      劉洞誠

  羅蓬頭      岳真人

  張松谷      李志常

  苑至果      洞真子

  永壽真人張仙公  殷震亨

  太倉丐者     劉公道

  周頤真      汪貞常

  魯洞雲      張可曇

  仙姑澄陽真人   毛沖道人

  風道人      洪真人

  吳秀       甄仙姑

  許毛       麻衣先生

  二張仙翁     劉清淵

  王無二      桂心淵

  鄔通微      曹德林

  孫成       李武

  黃竹       黃東美

  李商弼      馮道助

  陳嘉       周景福

  趙惠宗      張守清

  楊道圓      周興能

  張志純      馬靈真

  周祖師      周真人

  李國用      張仙

  王仙姑      周志明

  馬丹陽      詹道人

  梁誌通      張蒙山

  楊養拙      譚公道

  毛海泉      糕糜先生楊道士

  張羽士

神異典第二百五十五卷

神仙部列傳三十二

[編輯]

[編輯]

王哲

[編輯]

按《陝西通志》:「王哲,字知明,號重陽子,京兆咸陽人。母 妊二十四月而生,體貌雄偉,美鬚髯,倜儻尚義,不拘 小節。嘗醉於甘河,會二人授修真口訣,時年四十有 八,所遇者,唐呂純陽化身也。再遇於醴泉,嘉趨拜之, 邀飲。哲問其鄉閭年姓,答曰:『濮州人,年二十一,而不 告其姓。留祕語五篇,令讀畢焚之,且曰:『速去東海,投 譚捉馬』』。」已而俄失所在,乃捐妻子行,丐鄠杜終南間, 舉止亦若狂者,人莫測也。後領馬鈺等住崑崙山,始 至,指而言曰:「是中有煙霞洞,我先世修道之所也。」命 鑿之,其器具之朽者與玉池井尚在。哲將歿,謂門人 曰:「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處機所學,一 聽丹陽指點,長真當管領之。」又顧處機曰:「此子異日 地位非常,必大開教門者也。」書《物外親眷》詩,奄然而 逝。鈺輩取靈柩歸葬於劉、蔣,結廬三年,然後各從所 志。馬鈺嗣其教,與譚、劉、丘相繼為宗盟,而全真學者 稱鍾、呂、劉為三祖,又以哲為祖師。元至元六年,贈重 陽全真開元真君。其遺文《全真前後韜光集》行於世。 按《登州府志》:重陽子「姓王名哲,盩厔人。大定中,往來 海上,嘗棲府城南修真觀。城中有畫橋,高峻難登,重 陽子語人曰:『此橋逢河必壞。眾意河水衝蕩耳。大定 二年,何邦彥守郡,惡其不便改造之語驗,人始知其 為仙』。」

===馬鈺===按《續文獻通考》:「馬鈺初名宜甫,寧海人,號丹陽子。母 夢麻姑賜丹一粒而生兒時李無夢見而奇之曰:『額 有三山,手垂過膝,真大仙才』。居崑崙煙霞洞,忽患頭 痛不可忍,師知其破戒,以法水愈之,而戒其斷酒色 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十二字,後能使枯木重榮, 禱雨輒應。卒之日,雷震一聲,枕肱而逝,年六十一。次」 年,徐惟祖等見空中鸞鶴交舞,丹陽見於雲際。元至 元六年,贈丹陽抱一無為真人。有《金玉集》《漸悟集》《行 化集》《成道集》《圓成集》《精微集》及《語錄集》行世。

按《登州府志》:「丹陽,初名從義,後改名鈺,字元寶,陝西 扶風人,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先世因五代兵亂,徙 居寧海。弱冠能詩,奇特不凡,舉進士。大定間,遇重陽 子,教以仙術,專務清淨。後遊關東回,道經芝陽山,嘉 其山形峻峭,石洞清幽,遂環堵為修煉之所。因遊萊 陽,遊仙宮,羽化其內,加號丹陽順化真人,又加抱一 《無為真人》」又加「《抱一無為》普化真君。」

按《陝西通志》:鈺,字宜甫。世宗大定七年七月,王哲抵 寧海,儒者范明叔家,主人適與郡人馬宜甫邀館於 私第。初,宜甫夢其園一鶴從地湧出,哲至,同擇地立 菴。哲指鶴起之處,命名「全真」,「全真」之名,始於此矣。宜 甫乃屏去塵累,改衣冠而執弟子禮。哲名之曰鈺,字 元寶,號丹陽子。

孫仙姑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孫仙姑,名不二,號清淨散人,寧海縣 忠翊幼女。天輔二年,母夢鶴入懷而娠,生而聰慧柔 淑。父以配馬宜甫,生三子。重陽祖師畫骷髏勸化之, 又畫天堂一軸示之。姑棄三子,屏絕萬緣,詣金蓮堂 祈度。時洛陽有風仙姑所居,列上下二洞,孫仙姑往 依,居下洞。六年道成奄化,香風瑞氣,竟日不散。時宜」 甫居寧海,仙姑乘彩雲而過,告曰:「吾先歸蓬島矣。」元 至元己巳,賜號清淨淵真順德真人。有詩詞行世。 按《登州府志》:仙姑歸馬丹陽,丹陽既師事王重陽,仙 姑亦詣金蓮堂出家,重陽贈以詩,改今名,遂授以道 要。大定十五年,仙姑遊洛陽,居風仙姑洞。二十二年 十二月十九日,忽沐浴更衣,問弟子天「氣亭午。」遂援 筆書《卜筭子》。趺坐而化。今萊陽縣西南隅有仙姑庵。

譚處端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譚處端初名玉,字伯玉,號長春子,寧 海人。天會元年生,骨相不凡,六歲時墮井遇火,俱無 所傷。長感風痹疾,暗誦《北斗經》求濟,忽夢取得橫空 大席,諸星君坐其上,己拜其下,自是道心遂決。大定 中,聞重陽祖師在馬丹陽家,徑往師之。冬夜患寒疾, 祖師展足令抱之,汗出如置身甑中。𥟖明,以盥手餘」 水滌其面,宿疾頓瘳。遂誠心服事,得其道。後能以陽 神遊於外,書「龜蛇」二字貼吳六酒肆,得免火災。人求 書者,多以二字與之,亦以示己歸化之期。元至元六 年,贈長春雲水蘊德真人,有《水雲集》行世。

按《陝西通志》:「玉以宿疾來見,王哲始拒之。玉固請為 弟子,留宿菴中,其疾頓愈。玉遂出其妻而從之。哲名 以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

按《登州府志》:「譚長,名玉,又名處端,寧海人。遇重陽子 度,與馬丹陽等俱以次得修真異術。」

郝大通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郝大通,字太古,寧海人,號廣寧子。熙 宗天眷三年生。嘗夢神人授以《周易》祕義,由是隱於 卜筮中。後從重陽祖師學道,嘗坐於趙州橋下,兒輩 戲累石為塔於其頂,囑以勿壞,頭竟不側。河水溢,不 動亦不傷。如是者六年,凡所言莫不應,貴人慾見之, 卒不可得。卒年七十有三。元至元中,贈廣寧通元太」 古真人所著有《太古集》《心經》《救苦經》《太易圖》及《示教 真言》行世。

劉處元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劉處元,字通妙,東萊人。皇統七年,母 王氏夢取玉樹金葉而生。既長,不肯娶。大定九年,於 鄰居暗壁間得二頌,其末曰:『武宮養性真仙地,須作 長生不死人』。是歲重陽,祖師東來,處元與母俱往參 謁,祖師曰:『汝解壁間語否』?相視而笑。後元風大振,相 從者日眾,遂註《黃庭》《道德》《清淨》等經,能出神外遊,預」 知人禍福。元至元六年,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有《太 虛安閑仙集》《般陽大成大同神光至真語錄》等集,及 《道德經註》《陰符演》《黃庭述》行世。

按《萊州府志》:「劉長生,掖人。少為屠酗酒。一旦頓悟真 學,晝寢,夢壁上有詩云:『武宮養性真仙地,須有長生 不死人』。又遇重陽真人於眾人中招之曰:『若憶夢中 詩否』?長生大悟,遂執弟子禮。重陽賜之詩曰:『釣罷歸 來又見鰲,已知有分到仙曹。招呼悟得元中意,躍出 洪波萬丈高』。」明昌丙申,長生自洛陽還,大有所契。後 歿,舉棺甚輕,人以為《仙蛻》雲。

按《河南府志》:「處元,字道妙,號長生子,武宮人。大定十 八年,遷洛城東北雲溪觀門,人為鑿洞室,忽得一井, 眾方駭異,處元笑曰:『不遠數尺,更有二井,此我三生前修煉處』。鑿之果然。」金主召問至道之要,對曰:「寡嗜 欲則身安,薄賦斂則國泰。」金主悅,敕虛靈觀以居之。 一日,鳴鼓集眾,告以去期,乃曲肱而逝。

按《陝西通志》:「處元,字通妙,事母至孝,為師重陽,廬墓 終南。後遊洛陽仙去,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

王處一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王處一,寧海東牟人,號玉陽,一雲字 玉陽,號全陽子。皇統二年,母周氏夢紅霞遶身而生, 嘗氣絕仆地,移時乃生,母驚問故,曰:「但知熟寐,不知 其他。」後因悟生死之理,拜重陽為弟子。後隱雲光洞, 臨危崖,翹足駐立,人目為跌腳仙人。承安中召見,問 「『先生事能前知,何也』?曰:『鏡明能鑑物,此自己靈明之』」 妙耳。一旦謂弟子曰:「群仙約我矣。」因沐浴而逝。元至 元六年,贈玉陽體元廣度真人。

按《登州府志》:「玉陽於大定間,侍重陽子居崑崙山煙 霞洞修仙,重陽授以道法三十有六。」

按《陝西通志》:「處一居牛仙山,聞王哲至,來謁,問答有 契,遂師禮之。後住鐵查之雲光洞,哲飛蓋致其名號, 名處一號華陽子。」

劉真人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劉真人名德仁,滄州樂陵人。始生,有 光照其室。及長,讀書,稍通大義。會宋靖康之亂,徙居 鹽山太平鄉。一日有老叟授以《道德要言》,投筆一枝 而去。自是元學頓進,從遊者日廣,真君乃演繹其義 以示人。大定初,詔居京城天長觀,賜號東嶽真人。有 趙氏被狐,崇德仁劾之,狐數百鳴嘯赴火死,人共神」 之卒後追封「無憂普濟開明洞微真人。」

通真子

[編輯]

按《山西通志》:「通真子,姓秦,累舉進士不第,棄家學道, 隱居王屋山少室,讀方外書,求治心養性之術。後遇 披雲老師於上黨,授上清大洞紫虛籙,立局校書於 平陽元都觀,三洞諸書多所補輯。垂數十年,忽風雷 大作,羽化而逝。所著有《林泉集》二十卷。」

蓋時敏

[編輯]

按《東昌府志》:「蓋時敏,臨清人。金末兵亂,人多逃竄。時 敏生踰月,父母逃急,啼不止,棄東郭外草間。兵退十 九日,往跡之,見其神色朗潤,覆以木葉,兔乳其下,父 母驚異,抱歸。及長,喜施予,傾身振人之急,年老如童。 一日無疾,召集親朋,攝衣冠端坐,操筆書偈云:『七十 五年人間住,強認臨清是鄉故。來亦不知何處來,去 亦不知何處去。回首之時一事無,但留三尺西村墓, 子孫必欲問行蹤,萬里春風獨自步』。」揮畢,端坐而逝。 葬之日,群鶴百餘盤唳其上,葬畢始散。

汪仙翁

[編輯]

按《兗州府志》:汪仙翁,金大定間有異人來遊,單父與 惠沖作友,雲汪姓。居無何,發狂奔墮城南井中,急往 救,已死,遂葬城南。後於汴京託任洪寄書曰:「汪先生 致意。」惠沖開書讀,果親筆。因發壙視之,乃空棺,因傳 雲呂仙易姓也。

呂道章

[編輯]

按《山西通志》:「呂道章,垣曲人。大定間為縣吏,夢神告 以修道寤,即避居洪慶觀。道成治疾有奇驗。比修觀 宇,市材管州山放筏,遠近不一,皆有道章身董之。既 訖工,解衲置黃河水面,坐其上順流而去,莫知所終。」

郭志空

[編輯]

按《山東通志》:「郭志空,字超然,章丘人,號長春真人。嘗 遇異人祕傳真法,遂長坐不臥,善運氣,或化為靈風, 或化為玉液。聞於朝,賜金冠錦服。」

按《青州府志》志空,正隆中遊於蒙山斜山之壑,會世 宗聞其仙風,召至闕問道,乃屬其徒道安子曰:「爾之 緣契在齊魯山中。」道安與王伯和之斜山,開刱雲菴 一所,世宗賜額曰「棲真觀。」

趙龜頤

[編輯]

按《山西通志》:「趙龜頤,嵐州人。體貌粗俗,猶如癡人。不 茹葷酒,不事家業,惟喜靜坐。及冠,乃出家於紫極宮, 杜門不出,衣以紙衲,食以藜藿,晏如也。一日暴粟於 庭,忽有鶴自空盤旋而下,立於松頂,頃之,飛近暴粟 處。頤以杖驅之,其鶴自如。後漸相親馴,伏於跨下。頤 悟其意,遂乘之飛空而去。」

蕭淨興

[編輯]

按《畿輔通志》:「蕭淨興,宗城人。初入道,九年不語。既語, 能解文義,人有請,必先知之。明昌二載,帝晝寢,忽夢 一仙姑駕鶴而來,狀貌清古,與論神仙事,帝驚覺,擬 像遣使者,未至前二十日已知其事。明昌六年羽化。」

李頤真

[編輯]

按《萊州府志》:李頤真,武略將軍,居昌邑南青石山前, 得仙術,養恬守素,名其園曰「歲寒。」明昌己卯,劉長生 題曰「遇仙園。」

張信真

[編輯]

按《青州府志》:「張信真,樂安人。世以農桑為業,其母嘗 夜夢一馭鶴仙人現空中,遂感而娠。既誕三月母亡甫六歲,喜讀書,聰悟過人。泰和初,年十五,從父參禮 大通為師,戒行精嚴,祛邪治疾,大有靈應。後於天長 觀問天師,授《正一盟威祕籙》,賜號真人。行年五十五, 當晝凌空而去。」

蔡真人

[編輯]

按《畿輔通志》:蔡真人,滿城人。母王氏感夢而生,六歲 始能言,七歲出家,戒行嚴甚。大安初,聞丘真人,即恭 詣之,口受其訣,遂得悟焉。元帥張柔領軍治滿城,以 狀奏之,賜真人「湛然江月」之號。丁酉歲五十九,告弟 子曰:「苦塵俗,殆將歸矣。」翌日具衣冠端然而逝。不雲 而雪,樹木皆掛。比葬,有鶴翱翔,人以為仙去。有《江月 集》行於世。

訾亙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訾亙,不知何所人,嘗師丹陽馬鈺,長 春丘處機,自號寧真子,人稱訾仙翁。遊歷濟南,抵鄭 之釣臺。太和間,大雪丈餘,亙不出十餘日,人以為死。 除雪視之,端坐儼然,殊無寒餒色。貞祐間,元兵攻關 峽,軍民恐懼,亙曰:「無妨。」已而果然。哀宗幸蔡,問曰:「天 下城池陷盡,此獨完,何也?」僉以訾仙翁對。一日,亙羽 「化。城陷矣。」

王予可

[編輯]

按《金史》本傳:「予可字南雲,河東吉州人。父本軍校,予 可亦嘗隸籍。年三十許,大病後忽發狂,久之,能把筆 作詩文及說世外恍惚事。南渡後,居上蔡,遂平郾城 之間。遇文士則稱大成將軍,於佛前則稱諦摩龍什, 於道則稱騶天元俊,於貴遊則稱威錦堂主人。為人 軀幹雄偉,貌奇古,戴青葛巾,項後垂雙帶若牛耳,一」 金鏤環,在頂額之間,兩頰以青,涅之為翠靨,衣常不 能掩脛。落魄嗜酒,每入城市,人爭以酒食遺之,夜宿 土室中,夏月或屍穢在傍,蛆蟲狼籍,不恤也。人與之 紙,落筆數百言,或詩或文,散漫碎雜,無句讀,無首尾。 多六經中語及韻學家古文奇字,字畫峭勁,遇宋諱, 亦時避之。或問以故事,其應如響。諸所引書,皆世所 未見。談說之際,稍若有條貫,則又以誕幻語亂之。麻 九疇、張玨與之遊,最狎,言其詩以百分為率,可曉者 才二三耳。壬辰兵亂,為順天將領所得,知其名,竊議 欲挈之北歸,館於州之瑞雲觀。予可明日見將領,自 言曰:「我不能住君家瑞雲觀也。」不數日卒。後復有見 於淮上者。

丁善淵

[編輯]

按《山西通志》:「丁善淵,字湛然,垣曲人。幼聰敏,通經術, 為鄉閭所稱。年十六,父命為道士,居洪慶觀,德望隆 重,朝廷賜以紫衣通元之號。尋受法籙,濟生度死,呵 禁厲鬼,有顯應。貞祐末,河東兵亂,宣差紀邦瑞鎮葛 伯城,殘忍好殺,善淵諷諭,全活者甚眾。年五十八,一 且升幾而坐,召其徒歌以訣曰:『五十八載應人間,立 教成功不等閒。《歸去來》兮仙路便,九霄雲外謁天顏』。」 歌竟,遂朗朗飛昇。翟雄飛為撰《碑記》。

梅志仙

[編輯]

按《畿輔通志》:「梅志仙,檀州人,戒行嚴峻,修道黑山二 十餘年,遂能出神遠遊,郡國人莫能測。有無根柏一 枺,使其徒栽之,即見茂盛。臥於石喦,浹旬不食,虎馴 擾其側,年九十餘,端坐而化。」

范常真

[編輯]

按《萊州府志》:「范常真,丘長春弟子,隱平度盤石山,能 馴猛獸,人稱為狼范後屍解去。」

按《淮安府志》:狼范者,失其名,始監海州倉,歲饑,私貸 糧以活多人,事覺,將刑於市,忽見神人披髮仗劍衛 護之,所司異焉,乃開釋其罪。先在獄時,有一老母,旦 夕饋食,尋詣之,至城東門,見而謝母曰:「我驪山老母 也。緣汝有陰德在仙籍,故來祐汝,往當修行。」言訖不 見。遂入山,苦志精修,與豺狼同處,人見而神之,後不 「知所終。」

請幫助識別此字。

[編輯]

按《山東通志》,李請幫助識別此字。濟南人,寓臨安,嘗詣淨慈寺,見青 衣道人林下斷筍,揖之,道人曰:「子來同食。」燒筍食之 甚美,道人忽不見。請幫助識別此字。頓覺身輕神逸。行步如飛。不復 飲食。後入蜀。隱青城山。乘雲而起。

申仙

[編輯]

按《山西通志》:「申仙,潞城人。幼聰慧,遇異人授以太陰 煉形之術。嘗單衣跣足,臥凍雪中,能預知水旱災祥。 既卒,葬百餘日,一夕雷霆大作,但見塚開數寸,惟留 隻履、㯶扇薄衾而已。」

郝志隆

[編輯]

按《兗州府志》:「郝志隆嘗因莘縣舊觀經營為道院,未 集而屍解。羽化之夕,月色如晝,祥風慶雲簫韻之音, 由西北而昇太虛,見之者望空而拜,咸驚異之。識者 知其為真人也。門人劉志淵繼而成觀,曰太清觀。」

劉志淵

[編輯]

按《山西通志》:「劉志淵,萬泉人。方其未生,有牡丹先開 之兆。及生,紅光滿室。迨為兒童,不作嬉戲,事親至孝自號元沖子,慕仙學道,後遇長春真人於棲遊菴。」金 末兵亂,志淵避於綿山,雖九軍搜獲,萬騎蹂踐,身不 離於側,亦不罹於害。殆仙家所謂兵無所容其刃者 與?及厭世,目留句有「七十九年倏忽間,而今脫殼出」 塵寰。《雲》

[編輯]

歐陽生

[編輯]

按《浦城縣志》:宋元之際有歐陽生者,其名器虛,閩郡 人,蓋道家者流莫月鼎之高足弟子也。善內鍊精氣, 結為嬰兒,從頂心出入,保養純熟,於是泠然御風而 行,倏忽千里。朝發漳泉,暮抵建水,與人相見,談笑飲 食自若,而其本體偃然在靜室中,若酣於睡也。方外 之士謂之「出陽神。」其弟子馬月林嘗侍歐陽生於清 華道院。適值仲春上丁,縣大夫方祀宣聖,月林迺問 曰:「老釋皆以修鍊為道,故其不與生死俱變。若儒者 之學,則不在此,未知仲尼之神果能長存否也?」歐陽 生曰:「善哉問吾,當出吾神往觀焉,然後有以告吾子 也。」於是歐陽生趺坐靜室,凝然不動。月林穴壁而窺 之,少頃,忽見其神自頂飛出,浮空而往。維時文廟庭 燎熒煌,俎豆具陳,鼓樂並作,冠裳序立。忽有一人,絳 袍玉帶,由櫺星左門而入,自東廡上,周匝大成殿庭, 轉西廡下,向右門而出。歐陽生進而問之,其人曰:「我 文昌君也,宣聖命我來察人誠否。」言訖,步虛而去。良 久,主祭官陞殿,祭酒讀祝文。時一道太素之氣,皎若 匹練,自天而垂,貫入廟庭。祭畢,冉冉復收而上。他無 所見,惟覺清寒凜凜,沃人肺肝。歐陽生之神浮空而 還,復合於體,若酣睡初醒,揚眸噓氣,啟戶而出,與月 林坐語,歎曰:「吾今乃知仲尼之同於天也。古之真人 飛神謁帝者,未嘗獲瞻其像,惟見金光焜耀耳。吾於 仲尼亦然。」

洪山真人

[編輯]

按《開封府志》:「洪山真人,密縣人。元初混跡耕牧,為人 傭工,以所得易豆飼牛。牛或不行,跪拜於前,不用鞭 策,牛即解意,力拽。後得道,趺坐於氾水之金谷堆,瞑 目而逝。氾人稱為使牛郎,因立廟焉。」

黃房公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黃房公姓宋,名有道,字德芳,號黃房 公,沔陽府人。無雲則能以符行雲,有雲則能披雲見 斗,故時號披雲真人。一日遇丹陽授以金丹火候祕 訣,行之能令其身不死,因遊東海,世祖封通元弘教 披雲真人,武宗加封通元至道崇文明化大真人。後 莫知所終。或雲在燕之長春觀坐逝。」

按《萊州府志》:「披雲真人十二,從劉長生脫俗,天性敏 慧,道行淑真。開馬鞍山一洞、神山七洞,還終南山,羽 化而去。有偈云:『喝散迷雲,驅回宿霧。萬法無私,千峰 獨步』。其徒以事聞,贈披雲真人。」

李玨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李玨字雙玉,蜀之崇慶州人。得黃房 公金丹之道,即往邵武之武夷潛修金丹,道將成乃 回。後至真州玉虛菴,以道授張紫瓊而入青城山,莫 知所終。」

周德清

[編輯]

按《衢州府志》:「女冠周德清,元初人。少於振塘洞石溪 遇異人,啖以蘿蔔,遂不食煙火,夜不假寢。垂七十後 屍解。至正間,賜號靖應散人。」

楊道真

[編輯]

按《兗州府志》:「楊道真,元時人也。嘗仕宋為攸縣尹,偶 有所悟,即解印綬,棄妻子,為道士。遊蜀廣最久,若吳 越關陝之地,奇境神界,靡不窮覽。在嶧青檀山,以屍 解去,諡為通元希妙大師。」

楊道和

[編輯]

按《河南通志》:「道和,上蔡人。生而奇異。有相人者見之 曰:『此子仙風道骨,非風塵中人』。」及長,棄俗修道,居蔡 之白雲洞。復值至人授以仙訣。至元初,忽白日翀舉, 後有人見之淮上。

劉洞誠

[編輯]

按《吉安府志》:「劉洞誠,安福人。元初學道於武當山,道 成,隱居吉安城西玉泉觀。能驅使鬼神,或使之立現。 至禱雨治病,其應如響。」

羅蓬頭

[編輯]

按《遂昌雜錄》:杭西北羊角埂上全真小菴,士人羅蓬 頭者,非痴非狂,冬夏惟一衲衣,居菴一室中,無坐臥 具,惟晝夜蹲地上,穢污殊甚,而往往能前知。一張其 姓者,故宋王表司,宋亡依道館,嘗舒手向羅問吉凶, 羅書「狗災」二字,張問應在幾時,書百日內,張持齋誦 道經,日禱於神明,冀免難。一日,見牝牡狗,以苕帚擊 之,竟為狗所傷而死。閩人馬都籙者,號靜齋,以道法 際遇度宗。賈平章以海味進謝,後令啗之,泄瀉不止。 馬進符水,飲之而愈。後召馬賜與之,馬騃戅,因謝恩, 自致其言曰:「臣上告佛,佛繼今他人進飲食,不可造

次供御。」言出口而賈已知之,甫出禁門,即下臨安府
考證
獄,面刺雙旗,押付酆都寨。時以江上事危,出師有日,

以故寨兵寬之,得不死。復於寨村落間禱雨有驗,未 幾宋亡,崔中丞奉旨訪好人,薦馬於世皇,道法復有 驗,宣授浙西都道籙,提點西太乙宮,恩賞殊優渥。一 日大雪,訪羅於全真菴,問未來休徵,羅書「賀」字,復書 「正」字遞之,但曰:「問知堂」,知堂者率意曲解。既而明年 正月,宣州賀雷巖齎璽書宣命,截替馬前職云:雪晴 道凍,鹽運司一卒張某問羅未來事,筆硯皆凍不可 書。卒怒捽蓬頭,知堂勸止之,烘筆硯為書千二錢,卒 大笑,以為我此行勾四場鹽官,所望數百緡,而僅書 若此。已而卒出門,道狹冰凍,一蒼頭擔酒四缶來,卒 撞之,酒墜地。蒼頭者持卒哭曰:「我方千二錢買酒來, 須償我乃得去。」卒償鈔竟,入門謝羅曰:「吾仙信有先 見哉。」凡逐利市,人問休咎,其人將稱意,必書其手曰: 「鈔好。」仍乞鈔買酒肉啗己並眾人,否則搖手,終不為 一書。後將死,大笑,拍手歌唱,立地卒。羅蓋仙者,惜其 事遺落,故所聞止此。

岳真人

[編輯]

按《畿輔通志》:「岳真人,涿州人。其母一日夢老人皓髮 長身,冠劍莊偉,告之曰:『我今當寄母家矣』。明日州人 見有青氣西北起,自天而下,奔往視之,止於岳家,真 人乃生。自幼不食酒肉,長即辭親學道,師事太元真 人,學得其祕。至元中封崇元廣化真人。丞相安主病, 真人視之即愈。大德初,升仙而去。」

張松谷

[編輯]

按《太平縣志》:「張松谷,望仙鄉人。幼聰敏博學,嘗遊宦 池陽,至元辛巳,忽悟養真之術,遂棄官歸隱於黃山 芙蓉峰下,辟穀修煉,不數年道成。凡人病,掇草為藥 授之,無不愈。歲旱禱雨,默坐潭上,而風雨時至。大德 庚子五月,命侍者具紙筆,書偈云:『只有人難做,容人 畫得麼。這漢實風流,世人識不破。咄!鐵牛鞭向四禪 天,金身已寄蓮華座』。」書畢坐逝。至今遇水旱疾疫,禱 必應。

李志常

[編輯]

按《東昌府志》:「李志常,觀城人。母聶氏,夜夢神人授兒, 覺而有孕。及誕,瑞光照室,異香遠聞。既長,從離峰道 人遊次海濱,參訪長春真人修煉。後世祖遣使召至 大都,命為大濟度宗師,住長春觀。一日,忽召道眾屬 後事,坐化,有五雲見空中。」

苑至果

[編輯]

按《保定府志》:「苑至果,號悟真子,滿城賢臺村人。生而 質朴,不混流俗。結菴於葛洪山,禮江月蔡師,密授元 微之旨。採薇而食,斸木而衣。至元十三年,年九十矣。 一日,浴更新衣,謂眾曰:『酉刻吾必去』。遂作頌曰:『來時 空手來,去時空手去。一腳踏虛空,郤返蓬萊路』。又作 頌別眾曰:『人間九十年,歸去塵緣斷。雖有戀眾心,恐』」 失朝元伴。時及酉初刻,儼然端坐,拈筆書一詩曰:「九 十年來瘦鶴姿,紅鉛黑汞煉多時。塵凡懵懂誰人識, 飛上青空任所之。」端坐而逝。

洞真子

[編輯]

按《徐州志》:「洞真子,涿州人,姓丘。年壯學道,至元庚寅, 北游京師,謁真人祁公,賜號寶巖大師。既還東南,游 鄒嶧山,拜丹陽真人為師,道侶號為洞真子。乃西遊 碭山,遇眢井趙志堅,創建琳宮,功成達於集賢院,賜 琳宮名聚仙。洞真子為真靜大師,兼本宮提點。延祐 乙卯,人見其西去,弟子志堅闢戶視之,羽化矣。」

永壽真人張仙公

[編輯]

按《青州府志》:「永壽真人張仙公日照人兄弟五人。仙 公居四十歲,即知慕道,不願妻室。十四來居朝元觀 修道。至大德五年元日,忽白鶴遶庭,清風飄灑,仙公 羽化。今昇仙橋,其遺跡也。因改觀為宮。」

殷震亨

[編輯]

按《蘇州府志》:「殷震亨,號元震,崇明人。為寶慶觀住持。 好詩,有《在山稿》《太上感應篇集註》《簡驗醫方》。大德間, 遷居崑山州岳祠。年八十五,趺坐長逝。反火自化,紫 煙結覆龕頂,既燼,靈骨挺立。」

太倉丐者

[編輯]

按《蘇州府志》:「太倉丐者,延祐初,椎跣,披皁衣,操大瓢, 往來水軍寨及張涇馬頭酒家乞飲,醉輒呼牛來。又 於水軍寨木及人家門壁連書『火』字,人皆惡詈或抶 之,後不知所往。」是冬,海賊牛大眼自劉家港至太倉, 肆剽掠,水軍寨、張涇馬頭俱火災,始知丐者非常人。

劉公道

[編輯]

按《六安州志》:「劉公道,本州人。大德戊戌春,刱上真堂, 修道其中。甲辰,召入,治病有功,封道判真人。至元三 年三月三日,羽化人見其辭州官,乘白馬,至宣化坊, 騰空去。」

周頤真

[編輯]

按《閩書》,頤真少遇西蜀異人,授以隱書及壬遁返閉 之法,因自號山雷子。後從開元觀道士蔡術嗣靈寶 法,凡元學運用,悉以《易》變通之。元統甲戌歲旱,郡請禱,頤真默運電出袖中,雷雨隨至。未幾,有訐其左道, 捕之急。頤真挺身立州橋石欄側,捕者不見也。一日 命筆書曰:「我從空來我即空,我向空歸空自在。」 按《溫州府志》:「頤真,字養元,閩福清人。世稱蘭室先生, 有《洞浮老人集》。」

汪貞常

[編輯]

按《武當山志》:「汪貞常,名思真,號寂然子,家世徽人,宋 丞相汪伯彥之後。生於安慶,嗣全真教法,入武當山。 至元乙亥,領徒眾六人,開復五龍,荊榛塞途,黑虎為 之引導,興建殿宇,四方禮之,度徒眾百餘人,任本宮 提點,吉凶預知,後無疾而蛻,俗民多夢其步紫雲而 北去。」

魯洞雲

[編輯]

按《武當山志》:「魯洞雲,名大宥,號洞雲子,隨州應山人 也。家世宦族,初入武當學道,遍歷南北。至元乙亥,偕 汪貞常開復武當,住紫霄巖。年八十餘,以道著遠近。 點墨片紙,可療異疾。度徒眾百餘人,解化之日,面若 童顏。其證道可知矣。」

張可曇

[編輯]

按《山西通志》:「張可曇,雲中人,棄俗慕道,年幾百歲,面 如童顏。因過交城,愛其山水,遂止於棲霞觀。嘗曰:『我 有《三字經》,遇師不能更。展開無箇字,惟是守丹誠』。又 曰:『清風常在伴,明月幾時休,去去依然在,呵呵。一石 頭,自號石頭道人,預於重陽日自言曰:『我明年今日 去矣』。至期果屍解。時至正元年也』。」

仙姑澄陽真人

[編輯]

按《陝西通志》:「仙姑澄陽真人,姓何氏,枹罕人。生有仙 風道骨,弱齡即慕道。一日汲水,遇異人就飲,一見奇 之,相與語方外事,咸解悟。隱顯林市,動有金光覆映。 至正三年五月十四日,雙鶴來空,彩雲遶室,須臾飛 昇。今城西有大隱菴。」

毛沖道人

[編輯]

按《廣東通志》:「毛沖,道人,至正二年,遊東福阜,與鄉民 方堂同遊赤山,因建道院於山陽,踰年羽化,石上有 足跡存焉。」

風道人

[編輯]

按《開封府志》:「風道人,不知其姓名,但髡髮,行步踉蹌, 其狀若風,因以呼之。至正間,住西華提城寺,逢人則 指天畫地問禍福,言多有驗。與之錢,不受;與之食,或 大嚼酣睡,三日忽遁去。邑人有自楚來者,遇於襄陽 城中,托致意住持記之,即去之日也。」

洪真人

[編輯]

按《九江府志》:「洪真人,鄱陽人,洪皓之後。至正間,遊武 當山,傳法於異人。元末,至彭澤之南嶺,結菴講說莊 老及修煉之法。時立壇仗劍演法,或驅雷致雨,以濟 歲旱。不數年坐化。自令以缸覆其屍,三日,舉而視之, 惟冠服劍履存焉。鄉人立廟祀之。」

吳秀

[編輯]

按《嫏嬛記》:吳秀有仙風道骨,葛仙翁欲度之,但色心 未絕。一夕秀讀書,燈下有女子叩門,啟視絕色也。與 之處者兩月。一日過仙翁,翁曰:「君兩月不見,態色非 常,豈復有桑中之遇乎?」秀笑而不答。仙翁袖中出一 丸藥云:「此藥以醇酒下,能令婦人顏色媚好。」秀持歸, 如方與女飲之。少選,女雲腹痛,就枕問不應。秉燭視 之,惟一具枯骨而已。秀殊驚,平生色心為之冰釋,蓋 仙翁所為也。後受仙翁元明祕法,年八十九,白日昇 天。秀字長君。

甄仙姑

[編輯]

按《六安州志》:「甄仙姑,本州人,自幼好善,誓不適人。至 正間,辭家,入甄山修行得道,立石飛昇。」

許毛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許毛,電白人。自幼至老,兩頰如丹,風 雨未作,水旱將至,時歲豐歉,預以語人,無一不驗。一 旦隱跡,莫知所之,人以為仙去。」

麻衣先生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麻衣先生,元時居長清,抱道潛真,醉 歌自娛。嘗以藥愈人疾,或預告人吉凶事,無不驗。聲 若巨鐘,走及奔馬,年百餘歲。嘗過石瀾巖,指謂門人 曰:『此吾葬地也』。後預言其日而蛻化。」

按《濟南府志》:「李堅,長清人。長於風鑑,嘗賣卜於長安 市,凡壽夭窮通,言之無不切中。居長清東山麻衣洞, 世遂稱為麻衣先生雲。」

二張仙翁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二:「張仙翁,一名崇真,澤州人,一名道 溫,京兆人。同居澤州西上町社修真觀。偕出,東遊海 島,遇劉長生,密傳妙法,復歸,結社於觀。既相繼沒,瘞 之同穴,人傳皆仙去。」

劉清淵

[編輯]

按《保定府志》:「劉清淵,易州人。天資穎悟,巨目廣頤。父 奇之,抱送元都觀禮沖和大師。少思寡慾,常樂清靜, 號通真葆德大師。年八旬,神采不衰,目光炯然,人以為地行仙。」

王無二

[編輯]

按《池州府志》:王無二,元時元妙觀道士。師令主爨,不 之奇也。每夜至觀前橋上,與諸仙人會語,師往視則 散去,一夕死,師瘞之後,郡人商真州,遇無二,以草屨 一雙寄其師,師怒曰:「鬼也久矣,尚為怪邪!」擲其屨,化 雙白鶴飛去。因發其塚,惟空棺耳。今猶稱觀前橋為 昇仙橋雲。

桂心淵

[編輯]

按《江西通志》:「桂心淵,撫州人。元世為道士,居紫極宮, 醉臥地上,不就衾枕,虞集禮遇之。初,宮寮有宴臘會, 心淵一遇,飲啖無算,或乘酒罵詈,人不能堪,遂各自 為會。心淵幻在各席溷撓,眾始異之。俄而拱手謝眾, 跨一虎而去。後棲隱廬山。集贈以詩云:『深入廬山裏, 年年不見春。風高曾跨虎,月落更聽猿。酒熟邀皆去』」, 丹成笑不言。雲屏第九疊,相與浴晨暾。

按《九江府志》:「心淵隱居飛雲洞,人謂之桂風子,後屍 解去。」

鄔通微

[編輯]

按《江西通志》:「鄔通微,不知何許人,為道士,神清氣爽, 蹤跡無定,常醉吟於道,多遊豫章間,或數見通微,其 容益壯,莫之測也。一日忽登市樓,醉飲飛昇而去。」

曹德林

[編輯]

按《江西通志》:「曹德林從東海青嶼山來遊江西,疾者 以符藥救之,無不愈。有女子將聘,為邪物所魅,父詣 德林陳狀,德林曰:『汝女閒步溪側,為蛟所窺,已拘攝 精魂在其穴矣』。授之符,俾投潭中,忽霹靂聲,一物浮 出,長二丈餘,已劈裂死。凡求符藥者,以江魚為鱠,並 美酒饗之,其疫自痊。一日語人曰:『我捨此入西山,然 來春牛疫頗甚,我留姓名與汝傳寫,遇牛疫時以鱠 饗。吾書其字貼牛角上,自當無苦』。」其後果如言。

孫成

[編輯]

按南昌郡乘成,不知何許人,善為詩,預知休咎。至廬 山,以詩題九天使者廟云:「獨入元宮禮至真,焚香不 為賤貧身。秦淮兩岸沙堆骨,湓浦千家血染塵。廬阜 雲煙誰是主?虎溪風月屬何人?九江太守勤王事,為 放天兵渡此津。」不數年,金陵板蕩,九江重圍,人受塗 炭,竟應詩讖。後歿於南昌,人棄之江中,屍乃沂流而 上,莫不異之,或以為「得道《屍解》」雲。

李武

[編輯]

按《九江府志》:「李武,徽州歙縣人。客遊江湖,偶遇異人, 授以仙術,施藥愈病,屢驅旱魃。後於邑之鳳山嶺結 茅為廬,精修數年道成。一日於酷暑暴卒,曝屍日中, 旬餘不朽。牧童異之,投以石礫,輒有銅錢觸石而返。 於是群兒競投以石,大者得金,小者得錢,石聚成塚, 金錢遂絕。後有見其在逍遙山者,啟視其塚,衣履存」 焉。里人益異,建廟塚旁,祈求大驗,號為「真仙」,亦曰「大 仙。」

黃竹

[編輯]

按《袁州府志》:「黃竹,關元道人黃伯詳也。修真於萬載, 建城坊之道觀,有八人者,假盌以餐,既莫知所之,他 日與邑商邂逅襄陽,歸盌而言曰:『我八人仙也,黃竹 亦仙也。客歸語未幾,黃亦飛昇,遂名其觀為九仙』。」 按《湖廣通志》:黃竹修道於綏寧龍煙坡,有道行,白日 飛昇,遺有黃石碑。今武陽黃姓是其裔。

黃東美

[編輯]

按《袁州府志》:「黃東美,不知何許人,嗜酒落魄,人異之。 有《贈黃美人》詩,輕盈逸宕。既卒,有人自湖外見之,寄 聲邑里問舊游,方知其屍解。」

李商弼

[編輯]

按《臨川縣志》:「李商弼,字良佐,臨川人。幼與揭曼碩友 善,工屬文。一日晨興,有數道人叩門謁,求作《白蓮菴 記》,援筆而就,大為歡噱。有頃,忽坐逝。父母聞而趨哭 之,迎父母曰:『某兄弟幸多死生,命也,勿以為憂』。既瞑, 一道人撫其背曰:『檀越生好處』。復瞪目厲聲曰:『大法 本無生滅』。葬時眾輿出城,初不能勝,忽輕如羽,時年」 二十二。曼碩作《四友》詩,李其一也。

馮道助

[編輯]

按《浙江通志》:「馮道助,山陰人。善幻術。凡里中犬囓人 者,道助指之,則狂猘死。有村夫板築道側,見行者偶 妨其業,則詈之,道助摘草置其上,已而所築連堵皆 潰,三江戍卒侮之,遜謝不與較,但引之坐石橋上。道 助既去,戍卒踰時不能起。道助行三十里許,摘草與 樵者曰:『某橋上有戍卒數人,可以此草與之』。樵夫如」 言,戍卒始能去。嘗至丁墟,呼農夫渡,不得,遂幻雙鯉 躍田中,見者取鯉,禾盡蹂爛。又嘗暑行至顧埭,乞瓜 於圃,人弗與,蔓中忽走一白兔,行者爭逐之,瓜蔓盡 傷。後符籙事發覺,有司遣人持牒往捕,適與捕者遇 於途,取捕者公牒去,而捕者昏然不見。

陳嘉

[編輯]

按《紹興府志》:「陳嘉,字志謨,諸暨人。文辭超邁,然佯狂不羈。每應舉,主司必喜其文,第中必雜狂語。竟怒見 黜。自號龍壇居士。後與沃洲山道人屍解去。」

周景福

[編輯]

按《處州府志》:「周景福,縉雲人,仙都道士。居仙水洞,辟 穀宴坐百餘年,後仙去。」

趙惠宗

[編輯]

按《荊州府志》:「趙惠宗,宜都人。得九仙籙祕法。忽於縣 東北積薪自焚,眾往觀之,宗怡然坐火中,斯須化為 瑞雲仙鶴而去。火既盡,其下草猶青,得遺詩二首,傳 於世。」

張守清

[編輯]

按《荊州府志》:「張守清,名洞囦,號月峽叟,宜都人。幼習 舉子業,未成棄去,更為縣曹掾。年三十二,嘆曰:『河清 可待,人壽幾何,奈何不早為計』。退隱於清微妙化巖, 精修上道。一日乘白鶴沖舉。」

按《武當山志》:「守清聞武當魯洞雲名,投禮出家,修煉 金丹,得雲萊洞陽雲巖三師之道,創建南巖天一真 慶宮,奉詔祈禱,雨雪立有顯應,人皆神之。宣授體鉉 妙應太和真人,管領教門公事。後退隱於清微妙化 巖,精修上道,棄形蛻去。」

楊道圓

[編輯]

按《寶慶府志》:「楊道圓,楊氏女,夙佩道法,三謁太和山, 夜禮斗於北宸觀。時郡守有子,兩手拳合,醫不能療。 道圓以果與之,其手即開。後屍解而去。自寫遺像,留 詩於紫極宮元帝閣西南小室,塚在開元觀左,相傳 女仙解去,僅存隻履耳。其詩曰:『昨夜蟾光忽又多,手 攀月窟問嫦娥。一從謫入人間世,不覺逡巡七十過』。」 最喜是非今日了。仰天撫掌笑聲呵,琴心三疊胎仙 舞。搏翮倘佯入大羅。

周興能

[編輯]

按《閩書》:「周興能學道福寧水西觀,後返怡雲堂學煉 丹,久之道成。元統中別諸徒侶,躡香爐上升。」

張志純

[編輯]

按《山東通志》:「張志純,號天倪子,泰安州人。六歲能誦 五經,十二歲入道門,不數年遂得真訣飛昇,賜號崇 真保德大師。」

按《濟南府志》:「天倪子,泰山人,本姓張,名志純,居城西 長春觀。他日乃自頌曰:『脫下娘生布袋,此際果然輕 快。百尺竿頭漸進,蓬元洞裏去來。前世宿德醫僧,今 作道門小才』。」

馬靈真

[編輯]

按《兗州府志》:「馬靈真,名了道,師事雷洪陽。洪陽,馬丹 陽弟子也。人以其同姓,稱小丹陽雲。了道既傳丹陽 術,遊至雪山,見其洞谷幽奇,遂結廬洞旁,服氣導引, 形解仙去。其徒乃於其廬剏雲峰萬壽宮,號丹陽洞。 同時羽人有王志專者,號清明子;有張志廣者,號清 虛子;有楊志清者,賜號希丘真人;有張志靜者,賜號 『淵靜大師』。」有《張志玉》者,賜號「通真大師」,皆滕人也。或 師洪陽,或師靈真,多棲止洞之左右。

周祖師

[編輯]

按《登州府志》:「招遠埠頭村有周太公者,與四子入螺 山中採木。忽聞兒啼,近前見一虎在兒旁逐之,虎忽 不見,惟錦被裹兒,抱歸育之。年十二始能言,冒周姓。 後往螺峰山修道,與神仙唐公、郎公、化公、志公、張公 寥公同昇。」

周真人

[編輯]

按《登州府志》:「周真人,黃人。年十五有道術,往投師陸 翁,陸翁逐之,乃獨居澗側,有虎伏澗口,陸翁知之,遂 拜周為師。」

按《廬江縣志》:「真人住群仙觀,善醫藥及相地,樞密王 公識之。後遇許真君,從之遊,不知所終。」

李國用

[編輯]

按《登州府志》:李國用,登州人,寓杭州。能望氣占休咎, 兼相術,但崖岸倨傲,謝石諸孫有退樂者,延致之,即 據中坐,省幕官皆下位,不得其一言。時趙文敏公為 七司戶,陪席,風瘡滿面,李遙見即起迎謂座客曰:「我 過江僅見此人面,瘡愈即面君矣。公輩記取,異日官 至一品,名聞四海。」後如其言。蓋嘗得相術,洞視五藏, 世稱「神仙」雲。

張仙

[編輯]

按《登州府志》:「張仙,初為傭耘田,若有神助。後居羅山 燈草澗修養,茹松柏,絕穀食,三年蟬蛻於羅峰絕頂, 人為壘石掩之,至今存焉。」

王仙姑

[編輯]

按《登州府志》王仙姑:世傳仙姑居招遠南十五里村 落中,日樵於野,不採而薪自集。後卒於樵所,掘得石 槨,題曰「『仙姑之墓』,因葬之。土人立廟祀焉。」

周志明

[編輯]

按《河南府志》:「周志明,居嵩之林鳳山朝陽觀,凡數十 年,冬夏坐臥一室,不出門戶,人罕見其言笑。與之食, 食之不與之,即旬日不言饑也。一宵忽夜起,汲水貯器庭前,覺者從窗隙中窺之,有二虎就飲不足,志明 復汲飲之,事遂著,元封為清虛真人。」

馬丹陽

[編輯]

按《河南府志》:「馬丹陽,嵩縣人。母夢仙子入室而生,首 相奇偉,篤嗜黃老之術。謝婚辭父,隱於邑東千秋鎮 之南巖,築室以居,能隱形異貌,凝鉛煉丹,丹成凌空 而去,遺址尚存。今目其居為仙巖。」

按《汝州志》:相傳丹陽遇純陽子食瓜自蔕,怪而問之, 答曰:「香從鼻裏出,甜向苦中來。」豁然警悟,遂修道成 真仙。北街有丹陽觀。

詹道人

[編輯]

按《陝西通志》:「詹道人,慶府群牧所軍。採藥賀蘭山陰, 遇神人授學,久之,悟出言成文,唱詠有佳趣。修復普 照寺,人從牖窺,見護法泥神起立聽道人計畫。明日 緣事,應答如響。工竣辭官,民告去,異日坐化。有從數 百里來者,見道人南去,相與立語,莫知其終也。」

梁誌通

[編輯]

按《陝西通志》:「梁誌通,山西介休縣人,號達元子,生元 丙子間,慕道來秦,終於玉泉觀。時或遇之長安灞橋, 與客使傳鑰,封煙霞無為真人。」

張蒙山

[編輯]

按《懷慶府志》:「張蒙山,不知何許人,寓溫縣麒麟村廟 內。一日與眾叟坐廡下,忽瞑目。少頃,出蒸食團以獻, 言在某家化緣。其人歸家驗之果然。值匠役重修殿 宇,蒙山向壁上畫一酒罎,以袖覆之,命匠役取酒,飲 竟日不盡。中秋飲趙堡鎮酒店,抵晚,同伴醉甚,蒙山 著其人伏肩上,渠但聞耳畔風聲颯颯,須臾已至門」 首。次年暑月,忽言渴甚,投於井中,不知所往。

楊養拙

[編輯]

按《懷慶府志》:「楊養拙,溫縣張允齋,素好道,養拙引一 小童投之,語甚款洽,允齋遂留寓焉。每夜兀坐,無所 事事,初來不識一字,坐幾二年,無書不解,允齋益神 之。一日,引小童南渡,離滎陽十里許,訪某家,言借院 後瑤內主人出,驚曰:『昨夜夢』。明日午後,有神仙降業, 灑掃以待。養拙至賦詩。中有一聯云:『玉笛吹動山月 冷,鐵鞋踏破紫芝香』。」俾送滎陽縣尹,黎明啟戶視之, 養拙端坐而逝。縣尹來,令即葬於逝處。

譚公道

[編輯]

按《廣東通志》:「譚公道者,歸善人也。居九龍山,修行,不 記歲月。每杖履出山,一虎隨之。或為之負菜,往返與 俱,人甚訝之。既歿,有祈雨暘者輒應。山故有菴,今廢 矣。」

毛海泉

[編輯]

按《江寧府志》:「毛海泉居大勞山。有郭次甫者,入山中 拜趙寶山為師。寶山引見海泉遍身綠毛,目光如電, 自言金陵人,元末入山,山中人皆傳其為真仙。」

糕糜先生楊道士

[編輯]

按《保定府志》:「道士,元末人,行醫,老至柳山,乃曰:『吾姓 楊,山名柳,以楊遇柳,吾宜居焉』。往來山前後,施藥濟 人。尋卒,葬山巔。時人思之,為建塔塑像。迄今有疾者, 持糕糜懇拜,用紙展案上,閉戶良久,即賜藥焉。香類 腦麝,服之屢驗,俗號糕糜先生。」

張羽士

[編輯]

按《四川總志》:「張羽士,元末人。嘗師赤腳張神仙,善行 雷法,祈禱輒應。遇呂蓬頭授黃白術,遂似風魔,醉酒 行歌,顛狂不知所終。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