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9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九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九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七十三
脈法三
黃帝素問〈四時刺逆從論 五運行大論 至真要大論 陰陽類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根結篇 終始篇 五十營篇 四時氣篇 禁服篇
五色篇 玉板篇 動輸篇 論疾診尺篇〉
藝術典第九十三卷
醫部彙考七十三
[編輯]脈法三
[編輯]《黃帝素問》
[編輯]《四時刺逆從論》
[編輯]「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生熱痹,滑則病狐疝風,濇 則病少腹積氣。少陰有餘,病皮痹,隱軫不足病肺痹, 滑則病肺風疝,濇則病積溲血。太陰有餘,病肉痹,寒 中,不足病脾痹,滑則病脾風疝,濇則病積心腹時滿。 陽明有餘,病脈痹,身時熱,不足病心痹,滑則病心風 疝,濇則病積時善驚。太陽有餘,病骨痹,身重不足病」 腎痹。滑則病腎風疝。濇則病積,善時巔疾。「少陽有餘, 病筋痹。脅滿不足,病肝痹。滑則病肝風疝;濇則病積 時,筋急目痛。」
〈註〉「有餘者,多氣少血,不足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痹者閉也,血氣留著於皮肉筋骨間而為痛也。氣病之謂疝,血病之謂積,蓋氣盛而生熱,則為疝痛,血多而凝泣,故成積也。」厥陰者,陰之極也,陰極而陽生,得中見少陽之火化,故有寒有熱也。厥陰主春,生風木之氣,故首論厥陰焉。三「陰三陽,有多血少氣者,有多氣少血者,惟陽明血氣皆多。蓋血氣之生於陽明也,榮血行於脈中,乃陽明水穀之精,上歸於心,淫精於脈,脈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者,在外之皮肉筋骨也。腑精與神明相合而通於五臟,氣復歸於權衡,此脈氣之生始出入也。是以陽「明之有餘不足,則為脈痹、心痹。心主脈而上歸於肺,肺主皮毛,毛脈合精於皮膚之間,是以少陰之為皮痹、肺痹也。脈氣散於皮毛,復從太陰所主之肉,少陽所主之筋,太陽所主之骨,而內通於五臟。是以有餘而在外,則為肉痹、筋痹、骨痹;不足而陷於內,則為脾痹、肝痹、腎痹矣。至氣有餘於內而為」熱,則為疝;血有餘於內而為寒,則為積矣。故所謂風者,熱所生也;所謂身重者,病在氣也;所謂溲血,腹滿,善驚目痛者,病在血也。此三陰三陽所主之血氣,生始出入,各有太過不及之為病也。
《五運行大論》
[編輯]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
〈註〉「南政北政」之歲,有寸不應尺不應之分,如應不應而反應之,是為尺寸相反。左為陽,右為陰,寸為陽,尺為陰。如陰陽交相應者死。
《至真要大論》
[編輯]帝曰:「夫子言察陰陽所在而調之,論言人迎與寸口 相應,若引繩,小大齊等,命曰平,陰之所在寸口何如?」 岐伯曰:「視歲南北,可知之矣。」帝曰:「願卒聞之。」
〈註〉此申明少陰之所在也。五運之中,少陰不司氣化,隨六氣之陰陽而上下左右,故曰「陰之所在,何如?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蓋太衝坎位也,廣明離位也,少陰主天一之坎水,而上為太陽之離火,是以北政之歲,隨三陰而在坎,南政之歲,從三陽而在離,故有應不應之分焉。所謂南北者,陰陽也。五運之中,戊癸化火,以戊癸年為南政,甲乙、丙丁、己庚、辛壬為北政。五運之政,有南有北,少陰之氣,有陰有陽,是以隨之而上下也。寸尺,血脈也。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下而為精,奉心神化,赤而為血,故脈始於足少陰腎,而主於手少陰心,是以診寸尺之陰陽,以徵」少陰之上下。
岐伯曰:「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厥陰在泉, 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南政之歲,少陰司天, 則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 應。諸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
〈註〉「風寒暑濕燥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以司主歲之六氣。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以司五行之化運。化運五歲而右遷,而五行之中有二火,故君火不司氣化,然雖不主運,而有所居之位焉。少陰之上,君火主之,是少陰本於陰而主於陽,是以南政之歲居陽,北政之歲居陰也。司天在南,在泉在北,此天」地之定位。人面南而診之。寸為陽而在南。尺為陰而在北。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隨陰而居北。是以寸口不應。不應者。脈微而不應
於診,此論寸尺之陰陽南北也。北政之歲,厥陰在泉,則少陰在左,故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少陰在右,故左不應。南政之歲,厥陰司天,則少陰在左,故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少陰在右,故左不應。此論人迎寸口之左右也。諸不應者,謂左右之不應也。反其診者,以人面南面北而診之也。蓋以圖象平置於几上,以司天在「南在泉在北。北政之歲,人面北以診之,南政之歲,人面南以診之」 ,則左右之不應可見矣。夫天上地下,天南地北,此天地之定位也。人面南而面北者,人居天地氣交之中,隨天地之氣而環轉也。
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 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 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 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註〉「三陰」者,以少陰居二陰之中也。「上下」者,以天在上而泉在下也。「左右同」者,謂尺之左右不應,與寸之左右不應同也。「故知其要」者,知少陰之不司氣化,隨陰陽而居上居下也。「不知其要,流散無窮」者,如《疏註》之議論紛紜而茫無歸著也。
帝曰:其脈至何如?岐伯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 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 之至短而濇,太陽之至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 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 陽易者危。」
〈註〉此論六氣應六脈也。「厥陰主木,故其脈弦;少陰主火,故其脈鉤;太陰主土,故其脈沉;少陽主火,故大而浮;陽明主金,故短而濇;太陽主水而為諸陽主氣,故大而長。如脈至而和則為平人,脈至而甚則為病脈,所至之脈,與時相反者病,及時而脈不至者病,未及時而脈先至者病。」如三陰主時而得陽脈,三陽主時而得陰脈者危。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 之不鼓,諸陽皆然。」帝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岐伯曰: 「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註〉此論脈病有標本也。「脈從」者,陽病而得陽脈,陰病而得陰脈也。如太陽陽明之病,其脈至而浮,是脈之從也,其病反陰。寒者,太陽之病從本化,陽明之病從中見之,陰化也,故脈雖浮而按之不鼓也。如少陰厥陰之病,其脈至而沉,是脈之從也,其病反陽。熱者,少陰之病從標化,厥陰之病從中見之,火化也,故脈雖沉「而按之鼓甚也。」是脈有陰陽之化,而病有標本之從也。再按:太陽病頭痛發熱,煩渴不解,此太陽之病本也。如手足攣急,或汗漏脈沉,此太陽之病標也。如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此少陰之病標也。如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少陰之病本也。如陽明病,發熱「而渴,大便燥結,此陽明之病陽也;如胃中虛冷,水穀不別,食穀欲嘔,脈遲惡寒,此陽明感中見陰濕之化也。如厥陰病脈微,手足厥冷,此厥陰之病陰也;如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此厥陰感中見少陽之火化也。如太陰標陰而本濕,故當治之以四逆輩;少陽標陽而本火,則宜散之以清涼。」治傷寒六經之病,能於標本中求之,思過半矣。
帝曰:其脈應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時而去也。 《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濇,秋不數,是謂四塞。沉 甚曰病,弦甚曰病,濇甚曰病,數甚曰病,參見曰病,復 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 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陰陽之氣, 清淨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此之謂也。
〈註〉正,謂四時之正位,言脈同四時之正法,而前後相交。待時而去者,待終三十度而去也。如春之沉,尚屬冬之氣交,終正月之三十日,而春氣始獨司其令也。春不沉,則冬氣不交於春;夏不弦,則春氣不交於夏;秋不數,則夏氣不交於秋;冬不濇,則秋氣不交於冬。是四時之氣,不相交通而閉塞矣。四時之氣,盛於主位之時,而微於始生,衰於交化,是以甚則病也。「參見」者,謂春初之沉弦並見,夏初之弦數並見也。「復見」者,已去而復見也。「未去而去」者,未及三十度而去也。去而不去者,已至三十日應去而不去也。「反」者,謂四時反見賊害之脈也。故曰: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言四時之氣,守於本位,司於氣交,猶權衡之不相離也。「四時陰陽之氣清淨,則生化治」,生化者,生於前而化於後也。動者氣之亂也。
《陰陽類論》
[編輯]帝曰:「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 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
〈註〉手太陰肺也。肺主表而應天。心乃君火之陽以應日。太陽之氣生於水中。肺主氣而發原於腎。是
以三陽脈至於手太陰,則陰陽相合,皆從陰而樞出於陽也。弦者,樞脈也。浮而不沈者,太陽太陰之主開也。以此而察度之,以心合之,正合於《陰陽之類論》。蓋太陽主表,肺主皮毛,應天氣之包乎地之外,是太陽與手太陰之同類也。太陽之氣,坎中之滿也。少陰與太陽,標本相合,故心為陽中之太陽,猶日之隨天氣而遶地環轉。是太陽與手少陰之同類也。故以此察其陰陽。斷其行度。正合於陰陽之論也。
所謂「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沈急不鼓,炅至 以病皆死。
〈註〉「二陽,陽明也。陽明主闔,至手太陰,弦而沈急不鼓者,太陰之開,反從陽明之闔,不能鼓動而外出也,是以炅至而為陽明太陰之病者皆死。蓋太陰之氣主開而反沈,是天氣之不運行矣。陽明主清涼之金氣,反為炅熱所傷,是以二氣皆死,乃陰陽類而不相合者也。炅者,日中之火氣也。」此言陽明之氣不與天氣相合,而亦不與太陽之相合也。
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 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
〈註〉一陽者,少陽也。少陽主樞。樞者,從陰而出於陽,從陽而入於陰,外內出入之無息者也。如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不絕者,少陽惟從太陰之開,而不能樞轉復入,此少陽為太陰之所病也。如專於陰,而不能樞出於陽,是少陽之氣絕於內矣。
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 心。
〈註〉三陰者,五臟六經之所主也。五臟內合五行,五行者,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太陰者,脾土也。三陰之氣交於太陰,猶六氣之歸於地中,燥勝則地乾,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故脈伏鼓而不浮,乃六氣伏鼓於地中,而不浮於外,是以上空志心,謂不及於心腎也。
「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
〈註〉此二陰之氣,上通於天,下歸於泉,中連於土也。二陰者,少陰也。少陰主水,二陰至肺者,肺腎之相合也;「其氣歸膀胱」者,陰陽雌雄之相應也;外連脾胃者,水津通貫於地中也。上言太陰之土氣不及於心腎,此言二陰之氣,復通貫於地中。蓋少陰之氣,與手足太陰、足太陽、陽明之相類也。
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
〈註〉一陰者,厥陰也。厥陰為陰中之生陽,是以經絕者,陰脈伏於內也;氣浮者,生陽之氣浮於外也。不鼓者,厥陰之主闔也;不鉤者,厥陰主相火而非心火也。滑者,陰陽經氣外內出入之相搏也。此承上文而言二陰之氣,與肺臟脾胃膀胱相通,是少陰之有類聚也。厥陰乃陰中之少陽,為一陰之獨使,故曰「一陰獨至」,謂一陰之無類聚也。
此六脈者,乍陰乍陽,交屬相併,繆通五臟,合於陰陽, 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註〉六脈,手足三陰之六脈也。「乍陰乍陽」,謂陰中有陽,或陰或陽之交至也。「交屬相併,繆通五臟,合於陰陽」者,謂六經之氣,屬陰屬陽,交相合併,互通五臟,五臟之氣,合於五行之陰陽也。然心腎二臟,並主少陰,脾肺二臟,並主太陰,肝與包絡並主厥陰,原無手經足經之別,不過以先至為主,後至為客。如心之陽脈先至,即以心為主而腎為客。腎之陰脈先至。即以腎為主。而心為客。乍陰乍陽。或先或後。各有主客之類合也。前三陽為經節。論陽中有陰。此論陰中有陽。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脈耎而動,九竅皆沈。
〈註〉二陽一陰者,陽明與厥陰類聚也。二陽為衛,是陽明主病當在外;不勝一陰者,不能勝厥陰之闔也;脈耎而動者,陽欲外出而無力也。陽明主生津液,九竅為水注之氣,陽明不能外出,是以九竅之氣皆沈。
三陽一陰。太陰脈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臟,外為驚 駭。
〈註〉「三陽主開,一陰主闔,二氣類聚而太陰脈勝」,是一陰不能止其開,則內亂五臟,外為驚駭。蓋三陰之氣繆通五臟,陰不能內守而從陽外出,是以五臟內亂。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沈,勝肺傷脾,外傷四支。
〈註〉夫腎精之上通於肺者,從脾土而上升,若鴻漸之衝於天也。二陰二陽相類而病在肺者,腎水從陽明而直乘於肺,是以肺反病也。少陰脈沈,是心腎不交矣。水不濟火,則火熱炎上而勝肺。水不灌於土中,則土燥而脾氣損傷,外傷四支。蓋土受水津之濕,而後能灌溉於四旁。
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乾燥,病在土脾。
〈註〉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乃陰中之生陽也。若一陰一陽之氣代絕,則水不能隨之上升,止陰氣自至於心下。上下無常者,或上或下也。古者以腹中和,小便利為知,出入不知,謂脾肺燥而不能出灌於四支也。是以水液不能上交於肺,則喉咽乾燥矣。不能滲灌於中土,則土燥而脾病矣。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 並絕。浮為血瘕。沈為膿胕。
〈註〉「二陽者,陽明之主闔也;三陰者,太陰之主開也。脾為陰中之至陰,至陰皆在」者,言脾胃之氣皆在於中,而為開為闔者,乃二陽三陰之氣也。陰欲開而不能過於陽之闔,陽欲闔而不能止其陰之開,陰陽之氣不相和合,而陽與陰絕,陰與陽絕矣。如脈浮則病在脾而為血瘕,沈則病在胃而為膿胕,蓋陰陽之氣不從,而血為之病也。
雷公曰:「請問短期?」黃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 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於春。」
〈註〉冬三月之病,水為病也。病合於陽者,合病太陽之氣也。至春正月,有死徵之脈見,皆歸於所出之春氣。蓋春氣之本於冬,而陽氣之生於水,陽氣已病,復從春氣外出,故死。
《方盛衰論》
[編輯]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奇恆之勢,乃《六十 首》,診微合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論, 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註〉「先後。陰陽而持之」者,按尺寸以候脈之來去也。「奇恆之勢,各以六十為首」,即《診要》《經終》《脈解》諸篇所論是也。「合微之事」者,聲合五音也;合五行,脈合陰陽也。「陰陽之變」者,天地陰陽之氣,有德化政令,變易災眚也。「五中之情」,五內之情志也。「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者,取虛實定五度也。五度者,度神之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也。又有五實死,五虛死。其時有生者,如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皆聖人持診之要道,不可不知也。
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 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 治不久。知醜知善,知病不知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萬世不殆。起所有餘, 知所不足。
〈註〉持診之道,有陰陽逆從,有左右前後上下之診,論在《脈要精微篇》中。「湛,甚也。」醜,善脈證之有善惡也。有餘之病,則起而行,不足之病,多坐而臥。知起之所為有餘,則知所以不足。蓋知此即可以知彼,知一可以知十也。
度事上下,脈事因格,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 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註〉「事」者,謂通變也。「上下」者,氣之通於天,病之變化也。格,窮究也。言當先度其上下之通變,因而窮究其脈之通變,是以形弱氣虛者死,此又無論其脈之平與不平,度其形氣而知其死矣。「形氣有餘,脈氣不足者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者生。」是當以形證、脈氣通變審之,而後可必其死生也。
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 必靜,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循尺, 滑濇寒溫之意,視其大小合之,病能逆從以得,復知 病名,診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 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 言妄期,此謂失道。
〈註〉「轉神明」者,運己之神,以候彼之氣也。「上觀下觀」者,若視深淵,若迎浮雲也。八正,日月星辰四時之氣也。別五中部,先別五臟之脈也。按脈動靜,候其浮沈遲數也。循尺滑濇寒溫之意,謂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濇者,尺之皮膚亦濇。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膚濇者,風痹也。尺膚熱甚,脈甚躁者,病溫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可以為上工也。視其脈之大小,合之病能「病能」者,奇恆之病也。「逆從」者,轉神不回,回則不轉也。能正其病名而後診,可十全不失其人情矣。「視息」者,候呼吸之往來,脈之去至也。《視意》者,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亡言》者,亡妄之言,不知診道,妄與生死之期,此失經絕理,是謂失道矣。
《靈樞經》
[編輯]《邪氣臟腑病形篇》
[編輯]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名曰明;按 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岐伯答曰: 「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鼓桴影響之相應也,不得 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 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 知三則神且明矣。《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色青者, 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 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 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
〈註〉「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乃五臟五行之神氣而見於色也。脈者,榮血之所循行也。尺者,謂脈外之氣血,循手陽明之絡而變見於尺膚。脈內之血氣,從手太陰之經而變見於尺寸。此皆胃腑五臟所生之氣血,本末根葉之出候也。形肉,謂尺膚也。知色脈與尺之三者,則神且明矣。青黃赤白黑,五臟五行之氣色也。弦、鉤、代、毛、石,五臟五行之脈象也,如影響之相應者也。故色青者其脈弦,色赤者其脈鉤,見其色而得脈之相應,猶坤道之順承天也。如色青而反見毛脈,色赤而反見石脈,此陰陽五行之反勝,故死。如色青而得石脈,色赤而得代脈,此色生於脈,陽生於陰,得陽生陰長之道,故其病已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五臟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岐 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黃帝 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大小 滑濇,而病變定矣。」黃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脈急 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 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 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濇者,尺之皮膚亦濇。凡此變 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 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 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 六。
〈註〉「尺膚之氣血,出於胃腑水穀之精,注於臟腑之經隧,而外布於皮膚;寸口尺脈之血氣,出於胃腑水穀之精,榮行於臟腑經脈之中,變見於手太陰之兩脈口,皆五臟之血氣所注。故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如桴鼓之相應也。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口之脈;善調脈者,不待於五者之色,能參合」而行之,斯可為上工矣。「夫數始於一,奇二偶,合而為三,三而兩之成六,三而三之成九,此三才三極之道也。生於一而成於十,陰陽相得而各有合,此《河圖》」之數也。「知者知天地陰陽始終變化之道,故能全九十之大數。水數成於六,火數成於七,水即是精血,火即是神氣。」中工僅知血氣之診,故能全水火之成。下工血氣之診。亦不能全知矣。故曰「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行者。謂色脈應天地陰陽之理數。
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大、小、滑、濇之病形何如?」岐伯 曰:「臣請言五臟之病變也。心脈急甚者為瘛瘲;微急 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 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痹引背,善 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微滑為 心疝引臍,小腹鳴。濇甚為瘖;微濇為血溢,維厥,耳鳴」 顛疾。
〈註〉緩急,大小滑濇,陰陽寒熱,血氣之綱領也。下章曰:「諸急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心為火臟,故寒甚則為瘛瘲,蓋手足諸節,神氣之所遊行出入,寒傷神氣,故瘛瘲也。微急為心痛引背,蓋甚則心臟之神氣受傷,微則薄於宮城之分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心氣逆,故食不下。緩甚則心氣有餘,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伏梁,乃心下有餘之積,故微主邪薄於心下也。心主血,熱則上溢而時唾血也。喉吤者,喉中吤然有聲。宗氣積於胸中,上出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心氣盛,故喉中有聲也。心氣微盛,則逆於心下,而為心痹,引背行於上,則心精隨氣上湊於目而淚出矣。心臟虛則火土之氣弱,故為善噦。噦,呃逆也。夫五臟主藏精者也。五臟之血氣皆少,則津液枯竭而為消癉。消癉者,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腎主下消也。滑則陽氣盛而有熱,盛於上則善渴,微在下則少腹,當有形也。心主言,心氣少故為瘖,血多故溢於上也。維,四維也。心為陽中之太陽,陽氣少,故手足厥冷也。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心氣虛,故耳鳴顛疾。
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引腰 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瘻,偏風 頭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痹,引胸 背,起惡日光。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息賁上 氣,微滑為上下出血。濇甚為嘔血,微濇為鼠瘻,在頸 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痠矣
〈註〉肺主清金而畏寒,寒甚則為癲疾,所謂重陰則癲也。肺寒熱者,皮寒熱也,寒在皮毛,故微急也。肺主氣,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鼻,若有息肉而氣不通,皆肺氣虛寒所致。緩則熱甚,故多汗。肺熱葉焦,則為痿也。鼠瘻,寒熱病也。其本在臟,其末在脈,肺主百脈,是以微緩之有熱,微濇之有寒,皆為鼠瘻,在頸腋之間。《本經》曰:「偏枯身偏不用,病在分腠之間。」蓋病在皮膚為肺寒熱,病在血脈為寒熱鼠瘻,在分腠則為偏風。肺主周身之氣而朝百脈也,腠理開,故頭以下汗出不可止。頭以下者,頸項胸背之間,脈之外部也。大主多氣少血,氣盛於下則為脛腫,微盛於上則為肺脾引胸背,蓋氣從下而上也。日光,太陽之火,陰血少,故惡日光,金畏火也。小則氣血皆虛而為泄,肺與大腸為表裏也。微小則為消癉,肺主津,水之生原也。滑主陽氣盛,故為息賁。上氣微則上下出血,血隨氣行者也。濇主多血少氣,血多氣少,則血留不行,故為嘔血。痠者陰寒而痠削不能行,肺主氣而發原在下,少氣有寒,則下不勝其上矣。
肝脈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緩 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痹也。大甚為內癰,善嘔衂;微 大為肝痹,陰縮欬引小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㿉疝;微滑為遺溺。濇甚為溢飲;微濇為瘛攣 筋痹。
〈註〉「肝主語,在志為怒,肝苦急,故急甚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皆有餘之氣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緩主多熱,熱則肝氣逆,故善嘔水。瘕痹者,亦食飲所積也。《本經》曰:「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榮氣不行,乃發為癰。大主肝氣盛,盛則鬱怒而不得疏達,故為內癰。嘔衂,肝氣逆於上也。陰縮,肝氣」逆於下也。肝脈抵少腹,上注肺。欬引小腹者,經氣逆於上下也。小者血氣皆少,少則木火盛,故多飲及為消癉也。滑,主氣盛而熱,故為㿉疝,肝主疏泄,肝氣盛而熱,故遺溺也。溢飲者,飲留於四肢,則經脈阻滯,故脈濇。肝氣虛而有寒,故為瘛攣。筋痹,肝主筋也。
脾脈急甚為瘛瘲;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 沫。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 病。大甚為擊仆;微大為疝氣,腹裏大膿血在腸胃之 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滑甚為㿉癃;微滑為蟲 毒蛕蠍腹熱。濇甚為腸㿉;微濇為內㿉,多下膿血。
〈註〉瘛者,急而收引,瘲者,縱而懈弛。脾主四肢,故急甚為《瘛瘲》。脾有寒,不能運化飲食,故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蓋不能遊溢津液,上歸於肺,四布於皮毛,故涎沫從口出也。痿、厥、風痿,皆四肢癱瘓而不為所用,甚則從中而病見於外,微則病在外而不及於中,故心慧然若無病也。大乃太過之脈,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旁,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故為擊仆,若擊之而仆地也。疝氣,腹裏大膿血,在腸胃之外,皆有餘之積聚也。寒熱者,血氣虛也。脾虛而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為消癉。脾為陰濕之土,濕熱則為疝㿉,為小便閉癃,濕熱則生蟲也。脾氣虛而有寒,則為腸㿉,多血少氣,故下膿血也。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沈厥奔豚,足不收,不得 前後。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腄腄然, 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 癃㿉;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濇甚為 大癰;微濇為不月,沈痔。
〈註〉腎為陰臟,主骨,陰寒太甚,故為骨癲疾。腎為生氣之原,正氣虛寒,則為沈厥,虛氣反逆,故為奔豚。陰寒在下,故足不收。腎開竅於二陰,氣虛不化,故不得前後也。督脈屬腎,貫脊,緩則督脈懈弛,故脊折也。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食飲,腎氣緩,故食不化而還出也。陰痿者,陰器痿而不舉。石水,腎水也,上至胃脘,水泛而土敗也。腎氣虛則為洞泄,精血不足則為消癉。腎有熱則為小便閉癃,為睪丸腫㿉,骨痿,坐不能起,熱傷腎氣也。「目無所見」,熱傷骨精也。血氣皆始於腎,濇則血氣阻滯,故為大癰。氣血不行,故為女子不月,為沈痔。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諸急者多 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 氣盛,微有熱;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 內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鍼,以去其熱;刺大 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鍼而淺內之,以 瀉其陽氣,而去其血。刺濇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 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發鍼,疾按其痏,無令其出 血,以和其脈。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 調以甘藥也。」
〈註〉六變者,五臟之所生,變化之病形有緩急大小
滑濇之六脈,此陰陽血氣之不和,而變見於脈也。寒氣收勁,故脈急,熱氣散弛故脈緩。宗氣榮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故大主多氣。如血氣皆少,則脈小也。陽氣盛而微有熱,則脈行滑利,氣少則脈行濇滯,血隨氣行者也。「深內而久留之」 者,俟陽氣至而鍼下熱也;淺內而疾發鍼者,去其熱也。氣盛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使陰陽血氣之和調也。滑者,疾發鍼而淺內之,瀉脈外之陽熱也;濇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調經脈外內之血氣也。必先按而循之,致脈外之氣也。疾按其痏,無令其出血,以和其脈,無令皮膚之血出,使脈外之氣以和於脈中也。夫鍼者,所以調陰陽血氣之不和,若血氣皆少者」 ,必須調以甘藥,非鍼之所能資生也。按:刺濇者,曰「必中其脈」 ,要知刺急刺緩,取脈外之氣也;刺大刺滑,瀉脈外之陽,以和脈內之血也。刺濇者,必中其血,隨其逆順,必先按而循之,調脈內之血,以致脈外之氣也。勿取以鍼,調以甘藥者,血氣之生於陽明也。當知血氣乃胃腑水穀之精,有行於皮膚之外者,有行於經脈之內者,外內貫通,環轉不息。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可為上工。上工者,知陰陽血氣之終始出入者也。
《根結篇》
[編輯]「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 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 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 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 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 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 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 也。」
〈註〉「五臟生於五行」,五行之氣,本於十干合化。是以五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代者,止而不還也;乍數乍疏者,死脈見也。「要在終始」者,大要在《終始篇》之生於六氣,而死於六經也。
《終始篇》
[編輯]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 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 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 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 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 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 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 至劑。如是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註〉謹奉天道,請言終始,謂陰陽經脈應天之六氣也。夫血脈本五臟五行之所生,而外合於陰陽之六氣,有生始而有經終,故曰終始者,經脈為紀也。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蓋診其脈以候其氣也。應四時者,春夏之氣,從左而右,秋冬之氣,從右而左,是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氣口微大,是謂平人。「上下相應」者,應天之六氣,上下環轉,往來不息,六經之脈,隨氣流行,不結動也。本末者,有本標之出入。寒溫者,應寒暑之往來,各相守司也。形肉、血氣,謂脈外之血氣,與六經之脈,必相稱也。脈口人迎,以候三陰三陽之氣,是以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尺以候陰,寸以候陽。不稱尺寸者,陰陽氣虛,而又應於尺寸之脈也。「甘藥」者,調胃之藥,謂三陰三陽之氣,本於中焦,胃腑所生,宜補其生氣之原,道之流行,故不可飲以至劑,謂甘味太過,反留中也。「弗灸」者,謂陰陽之氣不足於外,非經脈陷下也。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者,六氣化生五行,五行上呈六氣,五六相得,而各有合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 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 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 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 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 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 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 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 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以候三陰三陽之氣。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左東右西,天道右旋,地道左遷,故以左候陽而右候陰也。躁者,陰中之動象,蓋六氣皆由陰而生,從地而出,故止合足之六經。其有躁者,在手以合六臟六腑十二經脈,蓋十二經脈以應三陰三陽之氣,非六氣之分手與足也。外格者,謂「陽盛於外,而無陰氣之和;『內關』」者,陰盛於內,而無陽氣之和;關格者,陰關於內,陽格於外也。按:《脈口》者,太陰也;人迎者,陽明也。蓋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
太陰是左右皆屬太陰,而皆有陽明之胃氣,以陽氣從左而右,陰氣從右而左,故以「左候三陽,右候三陰」 ,非左主陽,而右主陰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為平人。若左獨主陽,右獨主陰,是為關陰格陽之死候也。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 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 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 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 陰,一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 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 「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 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 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 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 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陽明主胃,大富於 穀氣,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 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 流淫於中,五臟內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 他病矣。
〈註〉補瀉者,和調陰陽之氣平也。陽二瀉而陰一瀉者,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也。陽補二而陰補一者,陽可盛而陰不可盛也。故溢陽不曰死,溢陰者死不治矣。必切而驗之者,切其人迎氣口,以驗三陰三陽之氣也。《疏》:當作躁,謂一盛而躁,二盛而躁,當取手之陰陽也。陽明主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日二取之。蓋三陰三陽之氣,乃陽明水穀之所生也,人迎與脈口俱盛,命曰「陰陽俱溢」,蓋陰盛於內,則陽盛於外矣,陽盛於左,則陰盛於右矣,如是者,若不以鍼開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溢於中,則內傷五臟矣。夫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陷下則灸之,此陰陽之氣,偏盛不和,非陷下也,故灸之則生他病矣。
《五十營篇》
[編輯]黃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 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 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 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 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 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 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水下二刻, 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水下四 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水下二 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 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 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 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註〉周天二十八宿,一面七星,子午為經,卯酉為緯,房畢為緯,虛張為經,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每宿約三十六分,共乘一千零八分。人氣晝夜五十營,行二十八宿之一周,計一千八分。日麗天而遶地一周,亦行二十八宿之度分,人之經脈上下左右前後,共計二十八脈。蓋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上下左右,共計二十四脈,並左右之兩蹻脈,前之任脈,後之督脈,通共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為五十營,以應二十八宿,以終漏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則氣行六尺矣。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交通於二十「八脈之中為一周於身,乃水下二刻,而日行二十分有奇矣。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乃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有奇矣。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乃水下二十刻,而日行五宿二十分,計二百分有奇矣。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乃水下百刻,而日行二十八宿,計一千零八分也,漏水」皆盡,而脈終於五十營矣。所謂「交通」者,謂皮膚經脈之宗氣,外內交通,而並行一百刻之數也。夫天主氣,地主血脈,故五十營而外內之氣行周備,斯得盡天地之壽矣。凡經脈外內之宗營,皆行八百一十丈也。
《四時氣篇》
[編輯]「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 亡也。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 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 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註〉「睹其色」者,分別五行之色也。如色青者,內病在膽,外病在筋;色赤者,內病在小腸,外病在脈也。「察其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或病因於外,或病因於內,或因於外而病及於內者,或因於內而病及於外者。散者,邪散而病已也。復者,病在外而復及於內,病在內而復及於外也。「視其目色」者,察其血色
也。蓋在外之皮肉筋骨,內應於六腑,六腑內合五臟,外內之病,皆本於五行之色,而五臟之血色,皆見於目,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 者,靜守其神,形與神俱也。「聽其動靜」 者,持《氣口》人迎,以視脈之堅滑軟靜,而知病之進退也。「諸經實」 者,邪在經脈也。氣口人迎,候三陰三陽之氣也。
《禁服篇》
[編輯]雷公曰:「願聞為工。」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 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 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註〉「願聞為工者,願聞血氣相應,而後明合一之大道,是由工而上,上而神,神而明也。」寸口主陰,故主中;人迎主陽,故主外。陰陽中外之氣,左右往來,若引繩,上下齊等。如脈大者,人迎、氣口俱大;脈小者,人迎、氣口俱小,春夏陽氣盛而人迎微大,秋冬陰氣盛而寸口微大,如是者陰陽相應,是為平人。若不應天之四時,而更偏大於數倍。是為溢陰溢陽之關格矣。此論三陰三陽之氣。而應於人迎氣口之兩脈也。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 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 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 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 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 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 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
〈註〉「三陽之氣偏盛,則人迎大二倍三倍」,此氣血之相應也。脈大以弱,則欲安靜,此血氣之相合也。痛痹者,病在皮腠之氣分,氣傷故痛,氣血相搏,其脈則緊,此病在氣而見於脈也。代則乍甚乍間,乍痛乍止者,病在血氣之交,或在氣,或在脈,有交相更代之義,故脈代也。盛則瀉之者,氣盛宜瀉之也。虛則補之者,氣虛宜「補之也。緊痛之在氣分,故當取之分肉代則病在血氣之交,故當刺其血絡,且飲藥者,助其血脈臟腑,勿使病從絡脈而入於經脈,從經脈而入於臟腑也。陷下則灸之者,氣之下陷也;不盛不虛者,氣之和平也。以經取之者,病不在氣而已入於經,則當取之於經矣。若人迎大於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者,死不治。夫始言人迎大一倍二倍三倍者,此陽氣太盛而應於脈也。後言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此陽盛之氣,溢於脈中,氣血之相合也。此以陰陽氣之偏盛,病之在氣在脈,以明氣之應於脈而合於脈也。故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本「者以三陰三陽之氣為本,末者以左右之人迎氣口為標。蓋言陰陽血氣,渾束為一,外可以候三陰三陽之六氣,內可以候五臟六腑之有形,此陰陽離合之大道,天運常變之大數也。」
「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病在手 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陰。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陰。盛則 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變色;緊則 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 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 下者,脈血絡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 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內關 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 臟腑之病。
〈註〉在天,《蒼黅丹》素元之氣,經於十干之分,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氣,六氣合六經,五行生五臟,是六氣本於五臟之所生,故陰氣太盛,則脹滿寒中,虛則熱中,出糜溺色變,氣從內而外,由陰而陽也。是以候人迎氣口,則知陰陽六氣之盛虛,內可以驗臟腑之病,陰陽外內之相通也。夫病痹在於分腠之「氣,分腠者,皮膚臟腑之肉理,故病在陽者,取之分肉,病在陰者,先刺而後灸之,蓋灸者,所以啟在內在下之氣也,代則氣分之邪,交於脈絡,故先取血絡,而後飲藥以調之,陷下則徒灸之」,蓋言氣陷下者宜灸,今入於脈中,又當取之於經矣。如陷於脈而宜灸者,乃脈受絡之留血,而陷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若氣並於血。又非灸之所宜也。
《五色篇》
[編輯]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皆在 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沈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 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 迎沈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而沈者,病日進,在內; 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沈,及 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臟,沈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 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註〉此切脈口人迎,以知病之間甚外內也。夫外因之病,從外而內,自陽而陰;內因之病,從內而外,由陰而陽。脈口主內,人迎主外,故曰「外內皆在。」謂候其脈口人迎,而外感內傷之病,皆可以知其甚衰也。故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沈者,病甚在內也;人迎氣大,緊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為陽,沈為陰,其脈口浮滑者,陽氣「在陰,故病主日進;人迎沈而滑者,陰氣出陽,故病日損也;其脈口滑以沈者,病日進在內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進在外也。」脈之浮沈,謂左右寸、關、尺三部之脈,與人迎寸口之氣大小浮沈等者,此臟腑之形氣俱病,故為難已;「病之在臟,沈而大者,此陰病見陽脈,故為易已。是以小則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陽病在外。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堅者傷於寒,病因於外也。氣口主中,是以氣口盛堅者傷於食,病因於內也。人迎氣口主臟腑陰陽之氣。故候其兩脈。而外內之病皆在焉。」
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 惡,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
〈註〉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熱之象。代者,濕土之象。長者,風木之象。「曰以代,曰而長」,謂或滑大,或代或長,皆病從外來,非四氣之同並而見此脈也。「目有所見」者,色見於目也。志有所惡者,五臟之神志有所不安也。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謂先治其外,後治其內,使之通變於外,而病可已也。
《玉板篇》
[編輯]黃帝曰:「諸病皆有逆順,可得聞乎?」岐伯曰:「腹脹身熱, 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 也;衂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 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如 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註〉「諸病」,謂凡病多生於榮衛血氣之不調也。如腹脹身熱,脈大者,逆傷於脾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者,逆傷於腎也。肝主藏血,衂而不止,逆傷,逆傷肝也。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欬而溲血形脫,其脈小勁,逆傷肺也。夫心主血脈,肺者心之蓋,欬形脫,身熱,脈小以疾,逆傷心也。夫血脈者,五臟之所生也。血氣逆則失其旋轉之機。而反傷其臟真矣。經脈應地之經水。水以應月。不過十五日而死者。隨月之盈虛而死。不能終周天之數矣。
其腹大脹,四未清,形脫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 脈大,時絕,是二逆也;欬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 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欬嘔,腹脹且飧 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過一時而死矣。工不 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
〈註〉皮膚分肉之氣血,從胃腑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出於孫絡,從孫絡而外滲於皮膚,如腹大脹,四肢清,形脫泄甚,是逆於胃之大絡,不得出於皮膚,充於四體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逆於腎絡也;『欬溲血,形肉脫,脈搏,逆於肺絡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逆於心絡也;『欬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逆於肝脾』』』」之絡也。夫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五臟之大絡,海之所以行雲氣於天下之道路也。水天之氣,上下相通,一晝一夜,遶地環轉一周。如逆而不行,則開闔已息,是以不過一周而死矣。夫人皮以應天,皮膚之氣血,逆而不行,不過一周而死。工不察此天運之大道,如逆傷其氣,遲則死於家中,速則死於堂上矣。
《動輸篇》
[編輯]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 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 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 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 不止。」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 何道從還?不知其極。」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 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 逆上。故其行微。
〈註〉《帝問》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者,謂手太陰之太淵、經渠,足陽明之人迎、衝陽,足少陰、太谿之動脈也。伯言是明胃脈者,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營衛宗氣,皆胃腑水穀之精所生。清氣上注於肺者,營氣宗氣也。肺氣皆從太陰而行者,脈氣隨三陰三陽之氣而行也。其行也以息往來者,人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日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為一周也。帝問「氣之過於寸口,上十焉息」者,乃營氣、衛氣、宗氣盡走於息道,而變見於寸口也。「下八焉伏」者,謂流溢於中之榮血,下伏於胞中,故如水之下岸也。帝言下伏之營血有八,是精專而行於經隧之營止二分矣。夫營氣行於脈中
「衛氣行於脈外,宗氣兩行,營衛之道。」 此經脈外內之氣,相為和平,而有形之營血,分行於外內,亦相為勻等者也。夫衝脈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膚熱肉,澹滲皮毛。此下伏於胞中之血,半隨衝脈而行於脈內,半隨衝脈而散於皮膚。又足陽明之脈,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而出於腹氣之街;衝脈與少陰之大絡,循陰股而下出於脛氣之街。夫精專者二分行於經隧,隨衝脈者二分出於氣街,是經脈外內之氣血,相為勻等矣。皮膚之氣血,從指井而溜注於榮俞,脈中之血氣,從本標而外出於膚表,從道往還,莫知其極矣。伯言氣之離臟,卒然如弓弩之發者,謂五臟之氣至於手太陰,而變見於寸口者,應手而動,若弓弩之發弦上於魚際,則動氣衰而無動脈矣。「其餘氣衰散以逆上」 者,謂餘氣分散,而上注於手陽明大腸之經,故其脈上魚,而其行微緩也。
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 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 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 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故陰陽俱靜俱 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註〉此言陽明氣盛,而獨動不休者也。《陰陽繫日月論》曰:「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又曰:「兩火合併,故為陽明。」是陽明主燥金之氣,而又有悍熱之火氣也。胃氣上注於肺者,胃腑所生之榮氣。宗氣上注於肺,而行於經脈之外內,以應呼吸漏下。其悍熱之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此陽明之悍氣,上走空竅,行於皮膚之氣分,而下合於陽明之脈中,並下人迎,此胃腑所生之悍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蓋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謂在上之人迎,在下之衝陽,其動之相應也。故陽病而陽脈小,陰脈大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陽脈小者為逆。故陰陽上下。靜則俱靜。動則俱動。若引繩墨。如相傾而不相應者。則為病矣。
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 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 廉。邪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 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 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註〉此言流溢於中之血氣,一從衝脈與足少陰之大絡,而下出足脛之氣街,循陰股內廉者,血氣出於皮膚,仍循少陰之經而行也。「邪入膕中」者,與太陽之承山踝上以下也;其別者,乃少陰之支絡,別走於踝跗,上入大指之間,而散於十指之絡,是以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氣起於足五指之裏。蓋陰陽二氣,本於先天之水火,藏於腎臟,出於下而生於上也。
《論疾診尺篇》
[編輯]《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 有加,立死。
〈註〉「尺炬然熱,人迎大者,三陽之氣偏盛也,故當主奪血。」夫皮膚為陽,血脈為陰,尺堅大,脈小甚者,陽盛而陰絕於外也;少氣悗有加者,陽盛而陰絕於內也。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也。安臥小便 黃赤。脈小而濇者。不嗜食。
〈註〉身痛,病見於肉也。色黃,病見於皮也。齒垢黃,病見於骨也。爪甲上黃,病見於筋也。黃疸,脾病也,脾病故解㑊安臥。小腸為赤腸,心之腑也,心主血脈。「小便赤黃,脈小而澀,病見於脈也。小便赤黃」,下焦熱也。不嗜食,上焦虛也。蓋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為之應。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沈等 者,病難已也。
〈註〉寸口者,手太陰之兩脈,分寸、關、尺三部,以候臟腑之血氣也;人迎、氣口者,候三陰三陽之氣也。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大小浮沈等者,皆表裏陰陽,血氣皆病,故為難已。按:人迎、氣口,以左為陽而右為陰;手太陰之兩脈,以寸為陽而尺為陰。是以宋崔紫虛《四言舉要》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亦有所本也。夫寸口者,在太淵之分,關前一分者,寸關之間也。寸關、尺三部,以候內之五臟六腑;人迎、氣口,以候外之三陰三陽,所候不同,而所取之部位,亦有別也。是以手太陰之兩寸曰寸口、人迎,寸口又曰脈口,又曰氣口,蓋各有部位之分,故名亦有別也。《五色篇》曰:「脈之浮沈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蓋左右三部之脈。以候血脈。左右之人迎氣口。以候三陰
三陽之氣,故曰「氣口。」
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
〈註〉「手少陰者,兩手之少陰腎脈也。蓋胞繫於腎,故少陰之脈動甚也。夫妊始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中之陰陽,陰陽分而五行備,五行備而形始成。是以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主妊子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