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7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頹。天其頹乎,我將安有。」「我其死乎。」《虰》將安守?所謂 「奸臣盜國,國破則家亡;蠹蟲蝕木,木盡則蟲死。」是以 大人錄精氣,藏魂魄,薄滋味,禁嗜慾,外富貴,雖天地 老而我不傾。「虰死而我長生,奸臣去而國太平。」 《蠡海集》「天氣通於鼻,地氣通於口,鼻受氣,口受味。天 陽有餘,故鼻竅未嘗閉;地陰不足,故口常閉。」必因言 語飲食而方開也。

鼻通天氣而疏豁,是以動息往來無礙。口通地氣而 吝嗇,是以納食味而不出。反此者,病也。

「天食人以五氣,五氣由鼻入」,鼻通天氣也。「地食人以 五味,五味由口入」,口通地氣也。

「天降五氣,地產五味。」然味之生也,必質於五氣。五氣 化而皆澹,雨露霜雪之類是也。則凡五味之微者,兼 氣存焉,得天地之和也。

人受天地之氣形以生,而獨異於禽獸蟲魚者,由其 得天地純全故也。「天形圓而在上,人之首能應之;地 形方而在下,人之足能應之。四時運於表,四肢應之 於外,五行處於裏,五藏應之於內,百骸莫不應之於 天地陰陽。」是以人為萬物之靈,獨異於禽獸蟲魚,而 可參乎天地也。

人之身「法乎天地」,最為清切。且如天地以巳午申酉 居前在上,故人之心肺處於前上;亥子寅卯居後在 下,故人之腎肝處於後下也。其他四肢百骸,莫不法 乎天地,是以為萬物之靈。

天以五氣育萬物,故雨露霜雪之自天降者,皆無味。 地以五味養萬物,故自地生者,皆具五味焉。

天賦氣,氣之質無性情,雨露霜雪,無性情者也。地賦 形,形之質有性而無情,草木土石,無情者也。天地交 則氣形具,氣形具則性情備焉。鳥獸蟲魚,性情備者 也。鳥獸蟲魚之涎涕汗淚,得天之氣;鳥獸蟲魚之羽 毛鱗甲,得地之形,豈非其氣形具而備性情乎? 水居地上,陽分精浮而附於天為氣;氣行乎天,氣潛 地下,「陰分精浮而附於地為水。水行乎地。氣陽也,始 於東而盛於南;水陰也,始於西而盛於北。」天行陽分, 自東升而西沈;天行陰分,自西沈而東升。沉則氣化 水,升則水化氣。大海不盈溢者,氣之精浮於地。水生 於西北,而止息於東南,氣生於東南,而降墜於西北。 氣不輸精,則萬物為之枯槁;水不輸精,則巨海為之 泛溢。是故氣輸精於地,水輸精於天。「水之流必歸於 東南」者,天地之形,西北高而東南低,水皆發於西北 而聚於東南;氣之行必歸於西北者,日月之躔,東南 壯而西北殘,氣皆發於東南而聚於西北,陰陽升降 之義,氣也水也,一體而二用。

九天九地之說。蓋以氣之升降而言。自春分氣升於 天。九十日而極為夏至矣。故曰「九天。」自秋分氣降於 地。九十日而極為冬至矣。故曰「九地。」是以二至為升 降始終之極位。

《路史》。事有不可盡究,物有不可臆言,眾人疑之,聖人 之所稽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老氏謂有物混成,先 天地生而盪者,遂有天地權輿之說。夫太極者,太一 也,是為太易。列禦寇曰:有形生於無形。天地之初有 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太初者, 氣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氣與形質具 「而未離,曰渾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 易。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者,究也,九變復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而 騫者為天,重濁而墜者為地,沖粹而生者為人。天地 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會精,萬物化生,而庶彙繁矣。」 《捫蝨新話》:「傅奕與蕭瑀論佛,瑀曰:『地獄』」正為是人設 耳。張唐卿著《唐史發潛》,遂曰:「蒼天之上,何人見其有 堂?黃泉之下,何人見其有獄?」然予觀《國史補》,李肇云: 「天堂無則已,有則賢人生;地獄無則已,有則小人入。」 如此,則又何必較其有無耶?

《瑯嬛記》:姑射謫女問九天先生曰:「天地毀乎?」曰:「天地 亦物也,若物有毀,則天地焉獨不毀乎?」曰:「既有毀也, 何當復成?」曰:「人亡於此,焉知不生於彼?天地毀於此, 焉知不成於彼也?」曰:「人有彼此,天地亦有彼此乎?」曰: 「人物無窮,天地亦無窮也。譬如蛔居人腹,不知是人 之外更有人也。人在天地腹,不知天地之外更有天」 地也。故至人坐觀天地,一成一毀,如林花之開謝耳, 寧有既乎?

姑射謫女曰:「天上地下而人在中,何義也?」九天先生 曰:「謂天外地內則可,謂天上地下則不可,天地人物 不猶雞卵乎?天為卵殼,地為卵黃,人物為卵白。」 姑射謫女曰:「人能出此天地,而游於彼天地乎?」曰:「能 也。駕無形之馬,御大虛之車,一息之頃,無不出也,無 不游也。天地雖多,在吾心也;吾心雖大,無為體也。汝 其游矣乎。」

《潛溪邃》言:「人在天地間,猶蟻之在磨歟,磨之轉西為 東,回南作北,蟻初不知也。天地之運也亦然,人曷知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