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凶暴,無使軍人殺之,聲名可惜,宜自除也。」王曰:「快牛 犢子小時多能破車,為復小忍而怯之。」

《梁書元帝本紀》:帝既長好學,博綜群書,下筆成章,出 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高祖嘗問曰:「孫策昔在 江東,於時年幾?」答曰:「『十七』。高祖曰:『正是汝年』。」

《吉翂傳》:「翂年十七,應辟為本州主簿,出監萬年縣,攝 官期月,風化大行。」

《誠齋雜記》:梁太尉從事中郎江從簡,年十七,有才思, 為採荷調以刺何敬容。敬容覽之,不覺嗟賞,愛其巧 麗。敬容時為宰相,其詞曰:「欲持荷作柱,荷弱不勝梁; 欲持荷作鏡,荷暗本無光。」

《後魏書常山王遵傳》:「遵子素,素子可悉陵,年十七,從 世祖獵,遇一猛虎,陵遂空手搏之以獻。世祖曰:『汝才 力絕人,當為國立事,勿如此也』。即拜內行阿千。」 《夏侯道遷傳》:「道遷,譙國人。少有志操。年十七,父母為 結婚韋氏,道遷云:『欲懷四方之志,不願取婦。家人咸 謂戲言。及至婚日,求覓,不知所在。於後訪問,乃云逃 入益州,仕蕭鸞,以軍勳稍遷至前軍將軍、輔國將軍。 隨裴叔業至壽春,為南譙太守。兩家雖為婚好,而親 情不協,遂單騎歸國』。」

《周書賀若敦傳》:「敦父統為東魏潁州長史。大統二年, 執刺史田迅以州降。統之謀執迅也,慮事不果,又以 累弱既多,難以自拔,沈吟者久之。敦時年十七,乃進 策曰:大人往事葛榮,已為將帥。後入爾朱,禮遇猶重。 韓陵之役,屈節高歡,既非故人,又無功效。今日委任 無異於前者,正以天下未定,方藉英雄之力,一旦清 平,豈有相容之理。以敦愚計,恐將來有危亡之憂。願 思全身遠害,不得有所顧念也。」統乃流涕從之,遂定 謀歸太祖。

《唐書元結傳》:「結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事元德秀。 天寶十二載舉進士,禮部侍郎陽浚見其文曰:『一第 慁子耳,有司得子是賴』。」果擢上第,復舉制科。

《大唐新語》:張楚金年十七,與兄越石同以茂才應舉。 所司以兄弟不可兩收,將罷越石。楚金辭曰:「以順則 越石長,以才則楚金不如,請某退。」時李績為州牧,嘆 曰:「貢才本求才行,相推如此,可雙舉也。」令兩人同赴 上京,俱擢第,遷刑部尚書。

《全唐詩話》:王維年十七時,《九日憶山東弟兄》云:「獨在 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 插茱萸少一人。」

《澠水燕談錄》:夏文莊公竦,初侍其父監通州狼山鹽 場,《渡口》詩曰:「渡口人稀黯翠煙,登臨尤喜夕陽天。殘 雲右倚維楊樹,遠水難回建業船。山引亂猿啼古寺, 電馳甘雨過閒田。季鷹死後無歸客,江上鱸魚不直 錢。」時年十七。後之題詩,無出其右。

《宋史晁補之傳》:「補之聰明強記,纔解事即善屬文,王 安國一見奇之。十七歲從父官杭州,萃錢塘山川風 物之麗,著七述以謁州通判蘇軾。軾先欲有所賦,讀 之嘆曰:『吾可以閣筆矣』!」

《張耒傳》:「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幼穎異,十三歲能為 文,十七時作《函關賦》,已傳人口。」

《金史紇石烈良弼傳》:「天會中,選諸路女直字學生送 京師。良弼與納合椿年皆童丱,俱在選中。是時希尹 為丞相,以事如外郡,良弼遇之途中,望見之,嘆曰:『吾 輩學丞相文字,千里來京師,固當一見』。乃入傳舍求 見,拜於堂下。希尹問曰:『此何兒也』?良弼自贊曰:『有司 所薦學丞相文字者也』。希尹大喜,問所學,良弼應對」 無懼色。希尹曰:「此子他日必為國之令器。」留之數日。 年十七,補尚書省令史,簿書過目輒得其隱奧,雖大 文牒,口占立成,詞理皆到。時學希尹之業者稱為第 一。

《明外史龔詡傳》:「詡,崑山人。建文四年,年十七,為金川 門守,卒。燕王兵至,谷王橞與李景隆等開門迎降,詡 慟哭去之,歸崑山,隱居教授,杜門不出。」

十八歲部紀事

《新序雜事篇》:齊有閭丘卭,年十八,道遮宣王曰:「家貧 親老,願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閭丘卭對 曰:「不然。昔有顓頊,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項橐七歲 為聖人師。由此觀之,卭不肖耳,年不稚矣。」宣王曰:「未 有咫角驂駒而能服重致遠者也。由此觀之,夫士亦 華髮墮顛,而後可用耳。」閭丘卭曰:「不然。夫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驊騮綠驥,天下之俊馬也,使之與貍鼬試 於釜竈之間,其疾未必能過貍鼬也。黃鵠白鶴,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