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十二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本作品收錄於:《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六十三

  古蹟志下陵墓

上古

陰康氏陵路史陰康氏葬浮肺山之陰臨潼

尊盧氏陵賈志在藍田縣玉山之西路史尊盧氏葬浮肺

山之陰注卽藍田山巳下藍田

 按太華以西至终南太白南至商藍咸有地肺之名故

 二陵並曰浮肺之陰

華胥氏陵賈志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路史華胥死葬覆車

之原注卽藍田山

穆王陵陝甘資政錄在長安縣西南二十五里恭張村乾

隆乙未年修巳下長安

 按自古明王聖帝徃聖先臣存樹風猷没隨陵谷矧關

 中爲周漢隋唐建都所在喬陵巨闕什倍他邦顧一殘

 于董卓再發于温韜封殖巳亡其大半至宋熙寧中興

 利之臣建議先世陵寢封内許民耕種唐代芟夷尤甚

 昭陵喬木翦代無遺見宋鄧潤甫傳迨及明初惟洪武九年

 月曾遣國子生周渭等三十一人分視帝王陵寢百歩

 内禁人樵牧設陵戸二人守之三年一遣致祭見實

 後代登極詔書並有此文而有司之留意者頗鮮我

朝深仁大澤順治二年四月

諭陝西詔首舉歴代帝王陵寢在秦中者有司照例以時致祭

  及名臣賢士墳墓俱嚴禁奸民掘毁嗣是春秋祀事載在

  會典而外舉凡

  國家有大慶大典

 特遣重臣親齎牲帛展事諸陵

 祭告之文豐碑林立今中丞畢公仰體

 皇仁每因公經過各府州邑凡有陵墓所在必爲下車瞻拜

   咨訪頋隧埏大半榛蕪而封樹亦多殘毁揆厥所由並

   因陵戸侵漁廣開田畝所致夫陵戸原以守陵以防外

   間樵牧今反自行開墾使元宫秘殿半没黍離矧當日

   原給地糧資其口食今陵戸多者至擁數十百畝而所

   守之陵轉無尺寸之封倒行逆施莫此爲甚因與省僚

   集議諭各守令卽邱隴可識塋兆見存者料量四至先

   定封域安立戒石堅築劵墻墻外四面各拓隙地二畝

   其餘分田歸戸照戸給單刊刻節畧于碑詳注條目于

   冊碑表于陵冊藏于官春秋享祀互相察核至象衛華

   表翁仲羊虎等並爲扶持俾無陂側其有宋元以前碑

   石文字完整者建亭覆護殘缺者舁置學宫或于名藍

   頓置若本無碑表者則爲别書貞石建立墓前以垂永

   久碑制在陵寢者以高八尺寛三尺厚一尺爲度在冡墓者以高五尺寛二尺五寸厚七寸爲度碑面書某

   代某陵及某墓左側書卦内四至里數右側書陵戸及耕種封内地畝並口食地若干至于護陵

   封樹則按照地土所宜陵戸一名責令栽種十株守令

 䓁有能捐奉補種者並予優奬其賢聖名臣冡墓并視

 此修治如此不待十年自見隹城葱鬰傅季友所謂抒

 懷古之情存不刋之烈故爲詳著于篇俾後來者知取

 則焉

秦襄公墓山堂考索宋太宗朝長安民于壞塜得銅鼎古

文十六命杜鎬考其事曰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

公篆曰岐陽錫公必秦襄公墓也

 按始皇本紀襄公葬西陲墓不應在長安

杜伯墓賈志在下杜城東南淸明渠邊相傳水漲墓開石

槨四隅有石柱以鐵索繞之及水落仍封

樗里子墓馮志在漢長安城中史記樗里子傳樗里子葬

渭南章臺之東曰後百歲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至漢興

長樂宫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秦人諺曰

力則任鄙智則樗里水經注武庫北樗里子葬于此雍錄

隋文帝遷都大興城增修樗里子墓

秦昭襄王墓史記始皇本紀葬芷陽秦本紀五十六年秋

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爲唐太后而合其葬于

先王巳下咸寧

 按括地志昭襄王墓在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以地計

 之當在咸寧界又按芷陽在咸寧東接繡嶺南扺藍田

 如秦宣太后葬芷陽驪山去新豐縣十四里則在臨潼

 界秦悼太子葬芷陽而括地志云在藍田縣西六里則

 在藍田界似此者分載各縣

秦孝文王陵賈志在通化門外始皇本紀孝文王葬壽陵

呂不韋傳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華

陽太后與孝文王會葬壽陵莊襄王葬芷陽故夏太后别

葬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秦莊襄王陵賈志在通化門外今靑門大冡是始皇本紀

莊襄王葬芷陽括地志俗謂子楚陵始皇陵在北亦謂見

子陵水經注覇水東逕子楚陵北戰國策曰莊王名子楚

故世人以子楚名陵隋唐嘉話京城東有冡俗謂呂不韋

冡以其銳上亦謂尖冡咸亨初有英禪師言見鬼物云秦

莊襄王過其舍求食自言是其冡而後代人妄云不韋也

長安志尖冡皇覽云是吕不韋冡三輔舊事云是子楚母

冡皆非按兩京記則秦襄王壽陵也吕不韋傳始皇十九

年太后薨謚爲帝太后與莊襄王會葬于芷陽

文王陵竹書紀年文王葬畢畢西于豐三十里長安志漢

書太子發上祭于畢下至于盟津畢文王墓近鎬也雍錄

畢之爲地或云渭之北或云渭之南主渭北者則漢劉向

言文武周公葬于畢師古釋之曰在長安西北四十里卽

今咸陽故元和志曰咸陽縣治畢原此皆以畢爲在渭北

者主渭南者皇覽曰文武周公冡在京兆長安鎬聚東杜

中又曰秦文王冡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冡是人以爲

周文王冡非也按杜中在鎬東于唐長安縣爲東南二十

里則畢固在渭南矣陜甘資政錄在今咸陽縣北二十五

里費家村乾隆乙未年修巳下咸陽

 按陜甘資政錄尙書序云周公薨成王葬於畢疏引帝

 王世紀云文武葬於畢畢在杜南又引晉地道記畢在

 杜南與畢陌别俱在長安西北此程大昌所本也春秋

 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杜孔皆不言畢所在周

 本紀武王上祭於畢馬融曰畢文王墓地名也不言所

 在以故千載而下渭南渭北疑不能明攷孟子文王卒

 於畢郢趙岐注畢文王墓近豐鎬之地不言郢所在孫

 疏引南越志郢故楚都在南郡畢在郢地故曰畢郢是

 文王竟卒於楚地宋疏可笑如此惟朱子詩集傳於伐

 密下注曰所謂程邑其地於漢爲扶風安陵今在京兆

 府咸陽縣金仁山亦謂畢郢卽畢程古字通或字誤也

 雍勝畧安陵有程地周書王季宅於程孟子文王卒於

 畢郢郢卽程也亦本仁山說然則文王之葬在安陵之

 畢程而不在渭南之杜中明矣按今咸陽東至長安二

 十五里南至鄠二十里正趙岐所謂近酆鎬之地若竟

 在杜中則直是鎬地何云相近耶皇覧杜中之說旣無

 據又謂安陵畢陌乃秦文王冡更無明証據史記正義

 秦文王壽陵巳在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何得又在此

 耶四書釋地又謂在安陵者乃秦悼武王冡又不知何

 所見若以爲周文王陵則武成康王周公陵墓皆在其

 旁歴代明禋必非無據而乃必欲聖王魄兆世奪於昏

 庸之鬼誠何心耶以程氏說最易惑人故詳辨之至山

 海經又謂狄山文王葬所說更無稽難以究詰矣

武王陵縣志在文王陵北周書成王元年夏六月葬武王

於畢陜甘資政錄乾隆乙未年修

成王陵陜甘資政錄在縣北十五里陵招村乾隆乙未

康王陵陜甘資政錄在縣北十五里秋莊村乾隆乙未

 按鳳翔府志周康王陵在麟遊縣西八十里考秦康公

 居雍高寢高寢鳳翔地生而居之殁而葬之則麟遊所

 稱當爲康公而康王之陵仍以從葬文王者爲正

恭王陵陜甘資政錄在縣西北十二里王社村乾隆乙未

年修

周公墓史記魯世家周公在豐病將没曰必葬我成周以

明吾不敢離王旣卒成王亦讓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

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陜甘資政錄在縣北十五里賀家

乾隆乙未年修

太公墓史記齊世家正義禮記曰太公封於營邱比及五

世皆反葬於周鄭康成曰太公受封留爲太師死葬於周

五世之後乃葬齊陜甘資政錄在縣北十五里賀家村乾

隆乙未年修

 按皇覽呂尙冡在臨淄縣城南十里齊記補遺云公葬

 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畿輔志又云太公墓在

 東明縣南四十里郭家屯証以曲禮反葬之說更屬無

 稽

八士墓酉陽搜古奇編咸陽東北五十里有八士墓稱南

宮氏雍大記同

 按襄城縣志八士冡在縣北王落子南伯達堡未知孰

 是

武安君墓賈志在縣東五里杜郵亭武安君自刎葬此

 按洛川縣志白𧺫山韓城縣志華池俱有武安君墓考

 洛川爲𧺫采地至華池則以司馬靳與起同賜死杜郵

 因靳葬華池起冡遂亦傅會於此也

幽王陵兩京記陵高一丈三尺周三百歩陜甘資政錄在

今臨潼縣東北二十五里席村乾隆乙未年立石表墓前

巳下臨潼

扁鵲墓賈志在縣東北三十里扁鵲傳扁鵲渤海郡鄭人

徐廣曰鄭當爲鄚醫名天下來入咸陽秦太醫令李䤈自知伎不

如鵲使人刺殺之

 按河間府志鵲墓在任邱鄚城東北鄭爲鵲故里豈見

 刺後復歸葬歟又明一統志彰德府志俱云鵲墓在湯

 陰伏道社其說並無徴信今從通志

秦宣太后陵秦本紀昭襄母楚人姓芊氏號宣太后四十

二年太后薨葬芷陽酈山正義在新豐縣南

 按賈志宣太子陵芊氏陵俱在芷陽考秦無宣太子芊

 氏陵當卽宣太后

秦孝公陵水經注白渠東逕秦孝公陵北高陵

王季陵縣志在縣西六里西陂頭堡舊爲民侵佔明知縣

王九臯淸𨤲立石春秋祀焉戰國策王季歷葬於楚山

𢖍作滑山之尾欒水按卽大欒水岀麟遊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

先君必欲一見羣臣百姓也岀而爲之張朝百姓皆見之

三日而後更葬陜甘資政錄乾隆乙未年修鄠縣

秦悼太子墓賈志在縣西北四十五里秦本紀悼太子葬

芷陽正義三秦記曰鹿原東有覇川之西阪故芷陽也

老子墓縣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吾老洞有老子首骨石函

土封覆以屋水經注就水北徑大陵世謂老子陵昔李耳

爲周柱史以世衰入戎然莊周云老聃死秦失弔之是非

不死之言陜甘資政錄乾隆乙未年修盩厔

秦公子冡賈志在縣北秦村相傳爲秦公第三子崇三丈

餘周百數十歩巳下渭南

藺相如墓陜甘資政錄在縣北五十里藺村乾隆乙未年修

 按臨潼縣東三十里戲河溝並有相如墓又史記本傳

 正義相如墓在邯鄲西南六里明一統志同昔人有題

 零口詩云當年身璧俱歸趙肯占疆秦土一壞其說似

 爲有據

五女冡賈志在秦村西北相傳父母無子生五女誓不嫁

以養父母里人封爲巨冡以風鄉人

二世皇帝陵始皇本紀趙高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

中陜甘資政錄在今咸寧縣南二十二里曲江池乾隆乙

未年立石表墓前咸寧

始皇帝陵馮志在臨潼縣東一十五里始皇本紀始皇初

卽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

泉下銅而致槨宫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

弩矢有所穿近者輙射之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

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

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

衆漢劉向傳始皇葬酈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三墳高五

十餘丈周迴五里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師古曰鑿所謂穿冡

牧者持火求羊失火燒其藏槨漢舊儀始皇使李斯將

天下刑人徒𨽻作陵鑿以章程三十七歲深極不可入奏

之曰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將徒𨽻七十二萬人治驪山

者巳深巳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制

曰其旁行三百尺乃止水經注秦始皇陵頂羽入關發之

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

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西京雜記五柞宮樹下

石麒麟始皇墓上物頭高一丈三尺前左脚折有赤如血

父老謂其有神皆含血屬筋焉博物志始皇陵在陰槃縣

界北水背陵障使東西流又運取大石於渭北渚故歌曰

運石甘泉口渭水爲不流千人唱萬人謳金陵餘石大如

塸土屋其銷功力皆如此類三秦記始皇陵作地巿生死

人交易巿平不得欺死人云三輔故事始皇陵以明珠爲

日月魚膏爲燭脂金銀爲鳬雁金蠶三十箔四門施徼長

安志郡國志曰始皇陵以多奇物故云秦王地巿都穆驪

山記始皇陵內城周五里舊有門四外城周十二里其址

俱存自南登之二邱並峙人曰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

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

中此特其虛塜古今者高帝爲亭長送徒驪秦政自營墳

墓也由是襲爲故常漢之陵廟率人主自爲之陜甘資政

乾隆乙未年立石表墓前曹鄴始皇陵下作詩千金買魚燈泉下照狐兎行人上陵

過𨚫弔扶蘇墓纍纍壙中物多於養生具若使山可移應將秦國去舜殁雖在前今猶未封樹鮑溶經秦皇墓詩左

崗靑虬盤右坂白虎踞誰識此中陵祖龍藏身處别爲一天地下入三泉路珠華翔靑鳥玉影耀白兎山河一易姓

萬事隨人去白晝盜開陵元冬火焚樹哀哉送死厚乃爲棄身具死者不復知囘看漢文墓

子嬰墓縣志子嬰扶蘇子墓在新豐西北隅

王將軍翦墓賈志在富平縣東四十里左列六塜相傳爲

六國圖書縣志每歲二月八日鄉人望其墓若海市狀

陵墓志作六月朔望城郭依然車馬交錯其上富平

孟姜女墓馮志在女囘山雍勝畧山在同官北三里姜女

至長城尋夫而囘卒於山下遂葬焉同官

薄后墓漢外戚傳孝景薄皇后無子立六年廢後四年薨

葬平望亭南亭在長安故城外巳下長安

趙王友墓呂后本紀友以諸呂女爲后弗愛愛他姬諸呂

女讒於太后太后召趙王幽死以民禮葬之長安民冡次

王奉光墓漢外戚傳孝宣王皇后父奉光封卭成侯後二

年薨謚共侯葬長門南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法

杜子夏墓通志在長安北四里西京雜記子夏臨終作文

曰魏郡杜鄴立志忠欵犬馬未陳奄先草露骨月歸於后

土氣魂無所不之何必故邱然後卽化封於長安北郭此

焉宴息及死刻石埋於墓前

文帝覇陵孝文帝本紀帝治覇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

銅錫爲餙不治墳欲爲省母煩民後七年六月帝崩遺詔

曰覇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攺應劭曰因山爲藏不復起

墳山下川流不遏絶也就其水名以爲陵號外戚世家竇

太后後孝景帝六歲建元六年崩合葬覇陵陝甘資政錄

在今咸寧縣東三十里鳳皇嘴乾隆乙未年修巳下咸寧

宣帝杜陵漢宣帝紀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爲初陵更

名杜縣爲杜陵徙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

陵元帝紀初元元年春正月孝宣皇帝葬杜陵黄圖帝在

民間時好遊鄠杜間故葬此漢舊儀武帝治茂陵昭帝平

陵宣帝杜陵邑皆取二千石將相守陵故三陵多貴皆三

萬戸至五萬戸漢外戚傳孝宣王皇后立四十九年永始

元年崩合葬杜陵稱東園長安志杜陵之制正方據地六

十畝四靣皆有觀闕基阯東南數千步陪葬數十塜環拱

森列北里許亂冡百餘不知名陝甘資政錄在今縣南二

十里三趙原乾隆乙未年修

薄太后南陵外戚世家薄太后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

呂后會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覇陵索隱按廟

記云在覇陵南十里故謂之南陵按疑在覇陵西南故曰

東望吾子西望吾夫也陝甘資政錄在今縣東南三十五

里鮑其寨乾隆乙未年修

 按河南汝州志郟縣城東薄姬堡有薄姬冡明李宜培

 碑記相傳漢文帝母薄太后母家在隔溪陵亦在此此

 葢附會當從史記

衛皇后陵縣志在邑東南桐栢鄉漢外戚傳后遭巫蠱事

自殺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栢宣帝立攺葬追謚曰思后

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周衛奉守焉注師古曰以倡優雜伎

千人樂其園號千人聚地在長安城內金城坊西北隅

許后少陵漢外戚傳宣帝許后立三年而崩謚曰恭哀皇

后葬杜南是爲杜陵南園注師古曰卽今所謂小陵者去

杜陵十八里雍錄宣帝建杜陵卽縣南葬許后地號少陵

原馬志陵在咸寧縣司馬村陵比杜陵差小又謂之小陵

韓信墓陝甘資政錄在縣東三十五里火燒村乾隆乙未

年修

樊噲墓縣志在神禾原兩京記長安待賢坊隋史高歲宅

卽其地詳苐

 按南陽府志樊噲墓在舞陽縣城北三十里樊村又孟

 津縣志樊噲墓在相留樊山下滎陽縣志將軍冡卽樊

 噲葬處葢因噲侯封在河南因疑葬地當與舞陽相近

 但噲功成後終老長安未嘗之國自當以在樊川者爲

 是又元馬臻徐州詩序云州有三百六十山樊噲墓凡

 七處則又因噲生於沛沛徐壤錯遂多疑冡耳至城固

 雒南兩志及山東濟南府志皆有噲冡尤不足據

夏侯嬰墓賈志在咸寧縣夏侯嬰傳注三輔故事云墓在

飮馬橋東大道南俗謂之馬冡博物志曰公卿送嬰葬至

東都門外馬不行掊地得石槨銘曰佳城欎欎三千年見

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乃葬之長安志馬冡東臨㶚水

丙吉墓陝甘資政錄在縣南三十里新莊村乾隆乙未

修縣志俗呼塌塜

張安世墓陝甘資政錄在縣南八里村乾隆乙未年修

董仲舒墓縣志在城內臙脂坡國史補曰昔漢武帝幸芙

蓉園至此下馬時人謂下馬陵歲月深遠誤傳爲蝦蟆陵

陝甘資政錄乾隆乙未年修

 按渭南志亦載有董子墓又通許縣志謂邑有仲舒岡

 岡上有祠祠北爲墓並非

蕭望之墓馬志在城東南五里漢蕭望之傳望之東海蘭

陵人徙杜陵死天子追念毎歲時遣使者祠祭終元帝世

 按明一統志沂州有望之墓以漢書証之在長安者近

 是

吳章墓縣志在龍首原南漢云敞傳敞師事同縣吳章莾

秉政章坐腰斬敞時爲大司徒掾自劾吳章弟子收抱章

尸歸棺歛葬之

洛女冡長安志洛女陂在萬年縣東十五里三輔舊事曰

冡南有洛陂

陳皇后墓漢外戚傳后退居長門宮後數年廢薨葬覇陵

郞官亭東

史皇孫墓水經注史皇孫王夫人悼園園民千六百家立

奉明縣以奉園在東都門

王廼始墓漢外戚傳史皇孫王夫人父廼始本始四年病

死後追謚思成侯歲餘博平君薨謚曰思成夫人詔徙思

成侯合葬奉眀顧成廟南置園邑長丞

金安上墓漢金日磾傳安上日磾弟封都成侯至建章衛

尉薨賜冡塋杜陵謚曰敬侯

竇嬰墓通志水經注故渠又東經魏其侯墓南當在今咸

寧地

劉更始墓水經注更始爲赤睂所殺故侍中劉恭夜徃取

而埋之光武使司徒鄧禹収葬於覇陵縣後漢書鮑永傳

注在今萬年縣東北

高帝長陵賈志在咸陽縣東三十里亦曰長山其北有蕭

城蕭何築以守長陵漢初徙關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

陵各萬戸皆屬太常不𨽾於郡長陵令秩千鍾陪葬諸臣

蕭何張良曹參紀信在其東高祖本紀十二年四月甲辰

崩長樂宮五月丙寅葬長陵集解皇甫謐曰長陵山東西

廣百二十丈高十三丈在渭水北漢高后紀六年夏六月

城長陵注張晏曰起縣邑故築城也師古曰黃圖云長陵

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爲殿垣門四岀及便殿掖庭諸宫

寺皆在中是卽就陵爲城非止謂邑居也外戚世家高后

崩合葬長陵注關中記曰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漢帝

后同螢則爲合葬不合陵也諸陵皆如此長安志關中記

曰長陵城有西北南三靣東靣無城陪葬者皆在東陝甘

資政錄乾隆乙未年修巳下咸陽唐彦謙長陵詩長安高闕此安劉祔葬纍纍盡列侯豐上

舊居無故里沛中原廟對荒邱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坏千載腐儒騎瘦馬渭城斜月重囘頭

 按馬志戚夫人墓在長陵東而漢中府志西鄉縣東南

 二十五里亦有墓

惠帝安陵呂后本紀注葬安陵皇覽曰山高三十二丈廣

袤百二十歩長安志關中記曰徙關東倡優樂人五千戸

以爲陵邑善爲啁戲故俗稱爲啁陵也漢外戚傳孝惠張

皇后廢處北宫孝文後元年薨葬安陵不起墳陝甘資政

錄在今縣東三十里張馬村乾隆乙未年修

昭帝平陵昭帝紀元平元年六月壬申葬平陵黃圖平陵

去茂陵十里帝初作壽陵石槨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

無得起墳陵東北作廡長三丈五步外爲小厨裁足祠祀

萬年之後掃地而祭漢外戚傳孝昭上官皇后凡立四十

七年建昭二年崩合葬平陵陝甘資政錄在今縣東北十

五里新莊村乾隆乙未年修

 按河南通志漢昭帝陵在洛陽縣城東平落保昭帝崩

 於長安無葬洛陽之事通志誤

元帝渭陵漢元帝紀永光四年冬十月以渭城壽陵亭部

原上爲初陵

詔勿從有司所奏遷徙郡國百姓以奉園陵竟寧元年

月丙戌葬渭陵注服䖍曰陵未有名故曰初元后傳孝元

王皇后建國五年二月癸丑崩三月乙酉合葬渭陵外戚

傳孝元傅昭儀哀帝祖母也元壽元年崩合葬渭陵稱孝

元傅皇后云哀帝崩王莾秉政奏貶爲定陶共王母元始

五年莾復言共王母前不臣妾至葬渭陵冡高與元帝山

齊廢共王母冡歸定陶葬共王冡次水經注渭陵在渭水

之南故曰渭陵王莾奏毀傅太后冡周𣗥其處以爲世戒

今其處積土猶高世謂增墀亦謂增阜又謂成帝初陵陝

甘資政錄在今縣北十五里大寨村乾隆乙未年修

成帝延陵漢成帝紀建始二年春閏正月以渭城延陵亭

部爲初陵綏和二年四月巳卯葬延陵黃圖王莾時遣使

壞渭陵延陵園陵罘罳曰母使民復思也又以黑色洿其

周垣外戚傳孝成班偼伃失寵退處東宫至成帝崩充奉

園陵薨因葬園中又孝成許皇后立十四年而廢在昭臺

歲餘還徙長定宫後九年賜藥自殺葬延陵交道廐西陝

甘資政錄在今縣西北十里石村乾隆乙未年修

哀帝義陵漢哀帝紀建平二年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

陵亭部爲初陵勿徙郡國民使得自安元壽二年秋九月

壬寅葬義陵平帝紀元始元年詔義陵民冡不妨殿中者

勿發陝甘資政錄在今縣西八里底王村乾隆乙未年修

平帝康陵漢平帝紀元始五年冬十二月葬康陵陝甘資

政錄在今縣西北二十五里雙陵寨乾隆乙未年修

七妃墓賈志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按賈志及縣志俱列戚夫人墓後未知漢代何帝妃也

趙王如意墓賈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呂后陵西

蕭何墓蕭相國世家注東觀漢記云墓在長陵東司馬門

道北百歩陝甘資政錄今在縣東北三十里王村西四里

乾隆乙未年修

 按蕭相國陪葬長陵則墓在咸陽信矣城固縣志又云

 墓在縣西二里杜家㳘或因何在漢中久民思之爲之

 起塜亦未可知至若河南通志及永城縣志並載相國

 墓則傳聞異辭之故也

曹參墓陝甘資政錄在縣北二十五里瓦劉村東北一里

乾隆乙未年修

周勃墓水經注成國故渠逕周勃冡南渠東南謂之周氏

曲北有弱夫冡陝甘資政錄在今縣東二十五里蔣村東

一里乾隆乙未年修

張敖墓縣志在長陵東張陳列傳正義魯元公主墓在咸

陽縣西北二十五里次東有張敖冡與公主同域雍勝畧

長安志作五角塜張敖塜上有五嶽之𧰼人謂五嶽冡

馮唐墓賈志在縣東北八里

 按畿輔通志馮唐墓在趙州南二里沙河店考本傳唐

 大父趙人父徙代漢興徙安陵世籍陵邑則唐墓當在

 咸陽其在趙州者或係唐祖墓耳至河南通志又云唐

 墓在陳州南四十里尤悞

揚雄墓馮志在咸陽縣家牒子雲天鳳五年卒葬安陵陂

上所厚沛郡桓君山平陵如禮弟子鉅鹿侯芭共爲治䘮

諸公遣世子朝郞更行事者㑹送君山爲歛賻起祠堂侯

芭負土作墳號曰元塜新論子雲在長安素貧約比歲亡

其兩男歸葬於蜀遂至困乏病卒貧無以辦䘮事故葬長

安妻子棄其墳墓歸蜀

 按四川通志揚雄墓在郫縣西二十里土人呼爲子雲

 亭然証以桓譚之說則在長安者爲信

張良墓賈志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按史記留侯死並葬黃石冡錄異記圯橋老人云我穀

 城山下黃石後果得焉子房隱商山其家葬其衣冠黃

 石後爲赤睂所發黃石亦失則留侯墓本無確據不必

 求其地以實之也

朱雲墓漢朱雲傳雲魯人徙平陵年七十餘終於家遺言

以時服殮棺周於身土周於槨爲丈五墳葬于平陵東郭

張禹墓漢張禹傳禹河內軹人徙家蓮勺年老自治冡塋

起祠堂好平陵肥牛亭部處地又近延陵奏請求之上以

賜禹詔令平陵徙亭他所水經注安昌漢成帝河平四年

封丞相張禹今城東有古冡時人謂之張禹墓余考漢書

禹徙家蓮勺自治冡塋於平陵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

彼此則非也

韋賢墓漢韋元成傳初賢徙平陵元成別徙杜陵病且死

因使者自白願乞骸骨歸葬父墓上許焉

 按兖州府志韋賢墓在鄒縣東十五里東韋社以漢書

 証之賢墓自在關中鄒縣所有或韋孟墓也

王莾妻墓黃圖莽妻死葬渭陵長壽園僞謚曰孝穆皇后

僭號曰億年陵

馮奉世墓後漢馮衍傳自論先將軍葬渭陵哀帝之崩也

營之以爲園注奉世爲右將軍衍之曾祖故言先將軍

王譚墓水經注渭水東逕平阿侯王譚墓

武帝茂陵漢武帝紀建元二年夏四月初置茂陵邑後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三月甲申葬茂陵關中記漢諸陵皆

高十二丈方百十二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徙

民置諸縣者凡七陵長陵茂陵各萬戸餘五陵各五千戸

水經注漢武帝茂陵故槐里之茂鄉也陜甘資政錄在今

興平縣東北二十里莢村乾隆乙未年修巳下興平李商隱茂陵詩漢家

天馬出蒲稍苜蓿榴花遍近郊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挿雞翹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誰料蘇卿

老歸國茂陵松栢雨蕭蕭韓偓過茂陵詩不悲霜露但傷春孝理何因感兆民景帝龍髯消息斷異香空見李夫人

李夫人墓長安志亦名習仙臺高二十丈周百六十歩在

縣東北十六里漢外戚傳夫人卒上以后禮葬焉水經注

茂陵西北一里卽李夫人冡冡形三成世謂之莢陵一作

萊陵黃圖英陵亦云集僊

敬夫人墓漢外戚傳孝昭上官皇后母前死葬茂陵郭東

追尊曰敬夫人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

衛靑墓漢霍去病傳靑尙平陽主與主合葬起塜𧰼廬山

注師古曰在茂陵東去病冡之西相併者是也陜甘資政

錄在縣東北二十三里道張村乾隆乙未年修

 按楊奐山陵雜記衛靑與平陽公主合葬冡在華山葬

 時發土得銅槨一枚其言無據至冡𧰼廬山全祖望云

 卽盧山揚雄所謂塡盧山之壑者也攷匈奴中有奚苻

 盧山見趙充國傳

霍去病墓漢霍去病傳去病元狩六年薨上發屬國元甲

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爲塜𧰼祁連山陜甘資政錄在縣東

北二十三里道張村乾隆乙未年修

 按鄧州志州西北四十里元軍城東北有霍去病墓非

 是

公孫宏墓賈志在縣東北十里

霍光墓霍光傳地節二年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䘮載

光尸柩以輼凉車黃屋左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土軍

陳至茂陵以送其葬謚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復土起冡

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陝甘資政錄在縣

東北三十里陳千村乾隆乙未年修

 按賈馬兩志及咸陽志俱云光墓在平陵西考平陵在

 咸陽東茂陵在咸陽西三十餘里若果葬平陵西奚必

 發軍校至茂陵耶又明一統志云光墓在浮山縣北二

 十里畿輔通志又云光墓在蠡縣城西皆誤今從馮志

王嘉墓賈志在縣東北一十里

馬融墓後漢馬融傳融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於家遺令

薄葬陝甘資政錄在縣西南三十里辛寺佫呼馬蓮冡乾

隆乙未年修

丁蘭墓陜甘資政錄在縣北十里孝子村乾隆乙未年修

 按賈志丁蘭墓在咸陽東北十里誤

原氏阡雍勝畧在興平縣境漢原涉傳渉自以爲先人墳

墓儉約非孝乃大治冡舍周閤重門初武帝時京兆尹曹

氏葬茂陵民謂其道爲京兆阡渉慕之廼買地開道立表

署曰南陽仟人不肯從謂之原氏阡

何武墓三秦記始平原漢時謂之北芒巖何武葬於北芒

龍薄阪

太上皇陵漢高帝紀十年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

注師古曰高祖初居櫟陽太上皇葬櫟陽北原起萬年邑

置長丞黃圖陵在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后也縣志陵在

櫟陽北二十五里陜甘資政錄地今屬富平在縣北名斷

乾隆乙未年修巳下臨潼

景丹墓縣志在櫟陽北丹馮翊櫟陽人封櫟陽侯

馮衍墓馮志在縣東十四里後漢馮衍傳自論新豐之東

鴻門之上壽安之中地勢高敞四通廣大南望酈山北屬

涇渭東瞰河華龍門之陽三晉之路西顧酆鄗周秦之邱

宮觀之墟通視千里覽見舊都遂定塋焉

田眞墓縣志在縣北三田村田慶田廣祔

 按醴泉縣谷口亦有田眞墓當以在臨潼者爲正

薄太后母墓冊府元龜漢文帝卽位薄太后母前死葬櫟

陽北帝乃追尊爲靈文夫人櫟陽置靈文夫人園

 按賈志新豐西南有孺子嬰墓考漢宣元六王傳莾簒

 以嬰爲安定公更始時方望等將嬰至臨涇立爲天子

 更始遣李松擊破之殺嬰後漢更始傳注臨涇今涇州

 縣賈志葢誤臨涇爲臨潼也今刪

景帝陽陵賈志在高陵縣西南三十里按今地屬咸陽名木家村史記

孝景帝本紀孝景四年後九月以弋陽爲陽陵五年三月

作陽陵索隱曰豫作壽陵也皇甫謐曰陽陵山方百二十

歩高十四丈去長安四十五里漢景帝紀五年春正月作

陽陵邑夏募民徙陽陵後三年二月癸酉葬陽陵外戚傳

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後景帝十五歲元朔元年崩合葬

陽陵陜甘資政錄乾隆乙未年修巳下高陵

張耳墓賈志在縣西李趙村

李廣墓賈志在縣西南良村原上

 按馬馮二志並云秦州南二里有廣墓秦州固將軍桑

 梓地高陵此墓當在疑信之間

趙貞女墓賈志在縣李趙村漢議郞蔡邕妻也

 按中郞妻不載史傳宋陸游詩云斜陽古道柳家莊負

 鼓肓翁正作塲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聼說蔡中郞是

 其說南宋巳有之至事本屬牛僧孺之子牛繁唐人小

 說載繁與同人蔡生舉進士才蔡生欲以女弟適之蔡

 巳有妻趙矣力辭不得後牛與趙處能卑順自將蔡仕

 至節度副使不知何時遂以屬之中郞元人高則誠復

 衍爲傳奇以譏不花丞相葢䝉古語謂牛爲不花也

 德符頋曲雜言至高陵有墓實岀好事者附會不足深辨

陳平墓陜甘資政錄在鄠縣南十五里方勝村乾隆乙未

年修巳下鄠縣

 按統志陳平墓一在完縣陳侯村一在永城縣保安鄉

 一在陽武縣東三十里蘭陽縣志謂在鴉鶘劉村河南

 府志謂在洛陽縣碑棲保皆無據

婁敬墓馮志在縣北五里婁村

 按咸陽志敬墓在縣東北三十里隴州志敬墓在州西

 四十里俱無所據又永壽志云建信侯晩年投閒好畤

 有異術種金利人將卒召里人曰爲廟祀我我有以福

 汝今祠内墓上有石匣相傳其遺骸也明月山有種金

 坪然馬班地近時同史傳尙且闕如永壽之說亦難盡

 信

臨江王榮墓賈志在縣東五里五宗世家臨江閔王榮葬

藍田燕數萬銜土置塜上水經注臨江王景帝以罪徵之

王年少恐而自殺葬藍田川長安志世名鷰子塜巳下藍田

蔡文姬墓縣志在縣東二十里蔡家灣

 按魏武贖文姬復適陳留董祀依囘許鄴未聞復至關

 中此塜當屬傅會

孝宣霍皇后墓漢外戚傳霍皇后大司馬兄女立五年廢

處昭臺宮後十二歲徙雲林舘自殺葬昆吾亭東師古注

在藍田

李陵母墓涇陽縣志在縣西北三十里僊法村巳下涇陽

第五倫墓陝甘資政錄在縣東北盈村里淸谷口乾隆乙

未年修

宣秉墓馬志在縣西九十里

季布墓盩厔志在啞柏鎭西南二里巳下盩厔

丁公墓馬志在盩厔南十里

 按賈志及漢中府志載褒城南三十里雍齒 孤山頂

 亦有丁公墓但丁公死於洛陽洛陽縣志墓在東郭似

 爲可信

金日磾墓陝甘資政錄在縣北五十里下邽里乾隆乙未

年修巳下渭南

 按漢書本傳曰磾輔政歲餘薨賜葬具冡地送以輕車

 介士軍陳至茂陵據此則墓當在興平諸志乗皆載在

 渭南或以下邽有金氏陂爲日磾賜莊故歟

蔡順墓陝甘資政錄在渭南縣東南二十里孝村乾隆乙

未年修

司馬欣墓元和志在富平縣西二十五里

祋祤令塜耀州志在州東一里

夏侯淵墓馬志在涇陽縣西十里

 按魏志淵本傳淵守漢中戰死而不志其葬所賈志或

 云此夏侯勝墓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