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22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二十七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二十七卷目錄

 神仙部列傳四

  漢一

  黃石公      張良

  周栖野      清平吉

  朱仲       匡俗

  韓稚       裴元仁

  李意期      河上公

  蘇仙公      劉京

  魯少千      司馬季主

  董子陽      鮑叔陽

  王探       劉諷

  脩羊公      子主

  茅盈

神異典第二百二十七卷

神仙部列傳四

[编辑]

漢一

[编辑]

黃石公

[编辑]

按《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張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 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 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 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 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 會。」五日雞嗚,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 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 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 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 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 常習誦讀之。後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穀城山 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黃石冢。每上冢,伏 臘,祠黃石。正義曰:《括地志》云:「穀城山,一名黃山,在 濟州東阿縣東。濟州故濟北郡。」孔文祥云:「黃石公,鬚 眉皆白,杖丹黎履,赤舄。」

按:《續文獻通考》:「黃石公,下邳人,遭秦亂,自避姓名,人 莫知者。」

張良

[编辑]

按《漢書》本傳:「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 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 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 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 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 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至博浪」 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 索天下,求賊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嘗閒從 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 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 乃彊忍下取履,因跪進。父以足受之,笑而去。良殊大 驚。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 期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 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後五日蚤會。五日雞鳴往,父 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後五日復蚤來。」五日良夜 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是則 為王者師,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 下黃石,即我已。」遂去不見。旦日視其書,迺《太公兵法》, 良因異之,常習誦,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嘗殺人,從良 匿。後十年,陳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 為楚假王,在陳留。良欲往從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將 數千人,略地下邳,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廐將。良數以 《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 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不去。沛公之薛,見項 梁,共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 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 成,立為韓王。以良為韓司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 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沛公之 從雒陽南出轘轅,良引兵從沛公下韓十餘城,擊楊 熊軍。沛公迺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攻下宛, 西入武關。沛公欲以二萬人擊秦嶢關下軍,良曰:「秦 兵尚彊,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 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張旗幟諸 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啗秦將。秦將果欲連 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士 卒恐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迺引兵 擊秦軍,大破之,逐北至藍田,再戰,秦兵竟敗,遂至咸 陽。秦王子嬰降沛公,沛公入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 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為天下除殘去賊,宜縞素 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為助桀為虐。且忠言 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 公乃還軍霸上。項羽至鴻門,欲擊沛公。項伯夜馳至 沛公軍,私見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 事有急,亡去,不義。」迺具語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 何?」良曰:「沛公誠欲背項王耶?」沛公曰:「鯫生說我,距關, 毋內諸侯,秦地可王也。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 項王乎?」沛公默然曰:「今為奈何?」良因要項伯見沛公。 沛公與伯飲,為壽,結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項王, 所以距關者,備他盜也。項羽後解,語在《羽傳》。漢元年, 沛公為漢王王巴蜀,賜良金百鎰,珠二斗。良具以獻 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許 之。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燒 絕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迺使良還,行燒 絕棧道。良歸至韓,聞項羽以良從漢王,故,不遣韓王 成之國,與俱東,至彭城殺之。時漢王還定三秦,良乃 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 東。」又以《齊反書》遺羽曰:「齊與趙欲并滅楚。」項羽以故 北擊齊。良迺間行歸漢。漢王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 楚。至彭城,漢王兵敗而還,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 問曰:「吾欲捐關已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曰:「九 江王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 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 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楚可破也。」漢王乃遣隨 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 特將北擊之,因舉燕伐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 也。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三年, 項羽急圍漢王于滎陽,漢王憂恐,與酈食其謀撓楚 權。酈生曰:「昔湯伐桀,封其後杞;武王誅紂,封其後宋。 今秦無道,伐滅六國,無立錐之地。陛下誠復立六國 後,此皆爭戴陛下德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 伯,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 酈生未行,良從外來,謁漢王。漢王方食,曰:「客有為我 計撓楚權者。」具以酈生計告。良曰:「于子房何如?」良曰: 「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良曰: 「臣請借前箸以籌之。昔湯武伐桀紂,封其後者,度能 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 武王入殷,表商容閭,式箕子門,封比干墓。今陛下能 乎?其不可二矣。發鉅橋之粟,散鹿臺之財,以賜貧窮。 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以畢,偃革為軒,倒載 干戈,示不復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馬華山 之陽,示無所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 之野,示天下不復輸積。」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 夫天下游士,左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者但日 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國後,唯無復立者,游士各 歸事其主,從親戚,反故舊,陛下誰與取天「下乎?其不 可七矣。且楚唯毋強,六國復撓而從之,陛下焉得而 臣之?其不可八矣。誠用此謀,陛下事去矣。」漢王輟食 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迺公事!」令趣銷印。後韓信破齊, 欲自立為假齊王,漢王怒,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 王信印,語在《信傳》。五年冬,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 利,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 皆至,語在《高紀》。漢六年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 帝曰:「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 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 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 萬戶。」迺封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上已封大功臣 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上居雒陽 南宮,後復道望見諸將,往往數人偶語。上曰:「此何語?」 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 而反?」良曰:「陛下起布衣,與此屬取天下。今陛下已為 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平生 仇怨。今軍吏計功,天下不足以遍封,此屬畏陛下不 能盡封,又恐見疑過失及誅,故相聚而謀反耳!」上迺 憂曰:「為將奈何?」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 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有故怨,數窘辱我,我欲殺之,為 功多不忍。」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 齒先封,則人人自堅矣。」于是上置酒,封雍齒為什方 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 齒且侯,我屬無患矣!」劉敬說上都關中,上疑之。左右 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皋,西有 殽黽,背河鄉雒,其固亦足恃。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 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 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 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 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敬說是 也。」于是上即日駕西都關中。良從入關。性多疾,即道 引不食穀,閉門不出。歲餘,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 趙王如意,大臣多爭,未能得堅決也。呂后恐不知所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 成侯呂澤劫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日欲易太子, 君安得高枕而臥?」良曰:「始上數在急困之中,幸用臣 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 人何益?」呂澤強要曰:「為我畫計。」良曰:「此難以口舌爭 也。顧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四人年老矣,皆以上嫚 侮士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 誠能毋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辨 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一助 也。」于是呂后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 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漢十一年,黥布反,上疾,欲 使太子往擊之,四人相謂曰:「凡來者,將以存太子。太 子將兵,事危矣。」迺說建成侯曰:「太子將兵有功,即位 不益;無功,則從此受禍。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與上 定天下,梟將也。今迺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將狼, 皆不肯為用,其無功必矣。臣聞母愛者子抱。今戚夫 人日夜侍御趙王,常居前上,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 上,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請呂后承間為上 泣言:黥布天下猛將,善用兵,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 迺令太子將此屬,莫肯為用。且布聞之,鼓行而西耳。 上雖疾,彊載輜車,臥而護之,諸將不敢不盡力。上雖 苦,彊為妻子計。」于是呂澤夜見呂后,呂后承間為上 泣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之豎子,固不足遣,迺公 自行耳。」于是上自將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霸上。良 疾彊,起至曲郵,見上曰:「臣宜從。疾甚,楚人剽疾,願上 慎毋與楚爭鋒。」因說上令太子為將軍,監關中兵。上 謂子房雖疾,彊臥傅太子。是時叔孫通已為太傅,良 行少傅事。漢十二年,上從破布歸,疾益甚,愈欲易太 子,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以死 爭太子。上陽許之,猶欲易之,乃宴置酒,太子侍。四人 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 問曰:「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其姓名。上迺驚曰:「吾求 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曰:「陛下輕士 善罵,臣等義不辱,故恐而亡匿。今聞太子仁孝,恭敬 愛士,天下莫不延頸願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上曰: 「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 召戚夫人指示曰:「我欲易之,彼四人為之輔,羽翼已 成,難動矣,呂氏真迺主矣。」戚夫人泣涕。上曰:「為我楚 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 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歌數闋,戚夫人歔欷流涕。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 者,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良從上擊代,出奇計,下馬 邑,及立蕭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 所以存亡,故不著。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 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彊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 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願棄 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迺學道,欲輕舉。高帝崩,呂 后德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之過隙,何 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彊聽食。後六歲薨,諡曰文成侯。 良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書者,後十三歲,從高帝 過濟北,果得穀城山下黃石,取而寶祠之。及良死,并 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 坐「不敬」,國除。

按《仙傳拾遺》:張子房名良,韓國人也。避地於南陽,徙 居於沛,後為沛國人焉。童幼時遇黃石公,讀其書能 應機權變,佐漢祖定天下,後人謂其書為黃石公書。 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里季、東園公、 甪里先生、夏黃公為雲霞之交。漢初遇四五小兒,路 上群戲,一兒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時人 莫知之,子房知之,往拜之曰:「此東王公之玉童也。所 謂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東王公也。此二元尊,乃 陰陽之父母,天地之本原,化生萬靈,育養群品。木公 為男僊之主,金母為女僊之宗,長生飛化之士,昇天 之初,先覲金母,後謁木公,然後昇三清,朝太上矣。此 歌乃玉童教世人拜王公而揖王母」也。子房佐漢,封 留侯,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龍首原。赤眉之亂,人 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若流星焉,不見其尸 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子房登僊位為太 元童子,常從老君於太清之中。其孫道陵得道,朝崑 崙之夕,子房在焉。

按《巢縣志》,去縣治三十里,湖南山中有山端嚴聳秀, 西望巢湖,煙波萬頃,層巒複巘,高嶺重阻,特藏異境 者,白雲山也。山上有子房祠,相傳以為子房辟穀來 隱於此。史稱子房從漢高定天下,安太子後從上擊 馬邑歸,即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乃學辟穀,導引 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強食之,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 後八年卒,而巢乃有子房辟穀處,何也?蓋孝惠七年 崩,呂后稱制,將王諸呂,故先幾稱卒,其實則遠引而 去。留侯未死也,於此隱焉,久乃仙去。有漢人碑記存。 《舊志》謂楚失陰陵,非此處。既考據失實,而橫斷祠為 道流所構,舛謬甚矣。萬曆末年,樵者於祠旁見一小孔,掘之中空,入其中,則石洞也,深廣可居,核桃殼極 多,取之不盡,因名「核桃洞。」意必子房辟穀處,祠乃後 人所置耳。夫既建格天之業,而志在赤松之遊,白雲 之山,即姑射之山矣。今祠前建白雲菴、地藏殿,遠方 朝山者眾,而仙跡卒不可泯。

周栖野

[编辑]

按《嵩高志》:「周栖野,中嶽人,著故破衣,隱姓名,如風如 狂,常往來於九衢,狂歌曰:『巾金巾,入天門,呼長精,吸 元泉,鳴天鼓,養泥丸』。」漢之卿相聞其歌,頗皆異之,相 與開釋,莫能喻者。唯留侯微服往謁,延入密室,潛有 所授,約會于嵩山小有洞天。後留侯佐漢成功,竟從 之。

清平吉

[编辑]

按《神仙傳》:「清平吉,沛國人,漢高皇帝時衛卒也。至光 武時,容色不老,後尸解去,百餘年復還鄉里,數日間, 又尸解而去。」

朱仲

[编辑]

按《列仙傳》:朱仲,會稽人,常於市上販珠。高后時,下書 募三寸珠。仲讀書笑曰:「真值汝矣。」齎三寸珠,詣闕上 書。珠好過度,即賜五百金。魯元公主復私以七百金 從仲求珠,仲獻四寸珠,送至闕,即去。下書會稽徵聘, 不知所在。景帝時,復來獻三寸珠數十枚,輒去,不知 所之云。

匡俗

[编辑]

按《洞仙傳》:「匡俗字子希,少以孝悌著稱,召聘不起,至 心學真,遊諸名山,至覆笥山,見山上有湖,周迴數里, 多生靈草異物,不可識。其旁有石井,泉通湖中。又有 石鴈,至春秋時皆能群飛。復有小石笥,中有玉牒,多 記名山福地及得道人姓名,後服食得道。」

按《九江府志》:「漢匡俗,字君孝,本姓匡,父平野王共鄱 陽令吳芮佐漢定天下而亡。漢封俗于鄡陽,曰越廬 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術,精寓于洞庭之山,故世謂 之廬山。」謝顥《廣福觀碑》:「周威烈王以安車迓匡續,續 仙去,惟廬存,因名其山為靖廬山。邦人以先生姓呼 匡山,又曰匡阜。」

韓稚

[编辑]

按《拾遺記》:孝惠帝二年,四方咸稱事,書同文軌。天下 太平,干戈偃息,遠國殊鄉,重譯來貢。時有道士姓韓 名稚,則韓終之裔也。越海而來,云是東海神君之使, 聞聖德洽乎區宇,故悅服而來庭。時有東極出扶桑 之外,有泥離之國亦來朝。其人長四尺,兩角如繭,牙 出於脣,自乳已下有垂毛自蔽,居於深穴,其壽不可 測也。帝云:方士韓稚解絕國人言,令問人壽幾何,經 見幾代之事。答曰:「五運相承,迭生迭死,如飛塵細雨, 存歿不可論算。」問:「女媧以前可聞乎?」對曰:「蛇身已上, 八風均,四時序,不以威悅攬乎精運。」又問燧人以前? 答曰:「自鑽火變腥以來,父老而慈,子壽而孝,羲軒以 往,屑屑焉以相誅滅,浮靡囂薄,淫於」禮,亂於樂。世德 澆訛,淳風墜矣。稚具以聞。帝曰:「悠哉杳昧,非通神達 理者,難可語乎斯道矣。」稚於斯而退,莫知其所之。帝 使諸方士立仙壇於長安城北,名曰祠韓館。俗云「司 寒之神,祀於城陰。」按《春秋傳》曰:「以享司寒。」其音相亂 也。定是祠韓館。至二年,詔宮女百人,文錦萬疋,樓船 十艘,以送泥離之使。大赦天下。

裴元仁

[编辑]

按《鄧雲子清靈真人裴君傳》:「清靈真人裴君,字元仁, 右扶風夏陽人也。以漢孝文帝二年,君始生焉。為人 清明,顏儀整素,善於言笑,目有精光,垂臂下膝,聲氣 高徹,呼如鐘鳴。家奉佛道,年十餘歲,晝夜不寐,精思 讀經。嘗於四月八日與馮翊趙康子、上黨皓季成共 載詣佛圖。時天陰雨,忽有賤人著故布單衣,巾黃巾」, 詣君車後,索載君禮而問之,不答。君下車以載之,康 子、季成並大怒,呵問:「何等人而上吾車乎?」君乃陳諭, 遂聽俱載。君自徒行在後,顏無變色,寄載人自若,亦 不以為慚也。將至佛圖,乃曰:「吾家近在此。」乃下車,奄 然失之。佛圖中道人支子元者,亦頗知道,宿舊人傳 之,云已年一百七十歲,見君而歎曰:「吾從少至老,見 人多矣,而未嘗見如子者。」乃延君入曲室之中,幽靜 之房,大設豐饌。飲食既畢,將君更移隱處,呼之共坐。 乃謂曰:「吾善相人,莫如爾者。子目中珠子,正似北斗 瑤光星,自背已下,象如河魁。既有貴爵,又當神仙,天 下志願子寶享焉。然津梁未啟,七氣未淳,不見妙事, 亦無緣而成也。」因以所修祕術,密以告君。道人曰:「此 《長生內術》,世莫能知。吾昔遊焦山,及鱉祖之阿,遇仙 人蔣先生者,乃赤將子輿也。以神訣五首授吾,奉而 行之,於今一百七年矣。氣力輕壯,不覺衰老,但行之 不勤,多失真意,不能去世,故雖延年,不得神仙也,猶 是行之多違,精思不至之罪也。今以教子,子祕而慎 傳之。」第一思存五星,以體象五靈。存之法,常於密室, 以夜半後生氣之時,服挹五方之氣於寢床上平坐, 向月建所在,先叩齒九遍,咽液三十過。畢,存想五星使北方辰星在頭上,東方歲星在左,西方太白星在 右,南方熒惑星在膝中間,中央鎮星在心中。久久行 之,出入遠行,常思不忘,無所不卻,萬禍所不能干也。 後當奄見五老人,則是五星精神也。若見者,當問以 飛仙之道,五神共扶人身形,白日昇天。第二初以甲 子上旬,直開除之日為始,以生氣之時,夜半之後,勿 以大醉大飽,身體不精,皆生疾病也。當精思遠念,於 是男女可行長生之道。其法要祕,非賢勿傳,使男女 並取生氣,含養精血。此非外法,專採陰益陽也。若行 之如法,則氣液雲行,精醴凝和,不期老少之皆返童 矣。凡入靜,先須忘形忘物,然後叩齒七通,而咒曰:「白 元金精,五華敷生,中央黃老君,和魂攝精,皇上太精, 凝液骨靈,無上太真,六氣內纏,上精元老,還神補腦, 使我合會,錬胎守寶。」祝畢,男子守腎,固精煉氣,從夾 脊愬上泥丸,號曰「還元。」女子守心養神,煉火不動,以 兩乳氣下腎,夾脊上行,亦到泥丸,號曰「化真。」養之丹 扃,百日通靈。若久久行之,自然成真,長生住世,不死 之道也。第三用《五行紫文》,以除三尸。常用朔望之日, 日中時,臨目南向。臨目者,當閉而不閉也。心存兩目, 中出青氣,心中出赤氣,臍中出黃氣,於是三氣相繞, 合為一氣,以貫一身。須臾,內外洞徹,如火光之狀。良 久,乃叩齒十四通,咽液十四過畢。此煉形之道,除尸 蟲之法也。久而行之,體有五香之氣,目明耳聰,長生 不死。第四名曰《陰德,致神仙之道》。其文曰:「常以甲子 日沐浴竟,甲子上旬日,當燒香於所止床之左右,久 久行之,天仙玉女下降也。」又一法:當養白犬白雞,犬 名曰白靈,雞名曰白精。諸八節日及行入五嶽,乃登 名山,諸有神仙之所在處,密放雞犬於其間,去勿迴 顧,天真仙官,當與子芝英靈草矣。又一法:作素奏,使 長一尺二寸,丹書其文曰:某郡縣鄉里某欲得長生, 登仙度世,飛行上清,真人至神,五嶽群靈,三官九府, 乞除罪名。書奏畢,以青絲係金鐶一雙,合以纏奏,再 拜,北向置奏石上,因以火燒成灰,乃藏鐶於密室間 而去,勿反顧。無鐶可用,條脫一雙以代鐶,古人名為 縱容珠子也。慎與多口嫉妒之人道之,非但無益,乃 更致禍。如此十過,天上五帝、三官九府更相屬敕。除 人罪過,著名《生錄》,刊定仙籍,入山求芝艸靈藥,所欲 「皆得,山神玉女自來營衛,狼虎百害不敢犯近,神靈 祐助,常欲使人得道,開人心意,惡鬼老魅不敢試人。 行此道,易成而無患。若道士不知此術,入山必多不 利,數為鬼物所試,在人間則多轗軻疾病,財物不昌, 所願不從。若能行此道,長生神仙。第五太極真人,常 以立春之日日中時,會諸仙人於太」極宮,刻玉簡,記 仙名。常以其夕夜半時,正北向仰視北極,再拜頓首, 陳乞己罪多少之數,求解釋之意。畢,復再拜乃止。至 春分之日日中時,崑崙瑤臺太素真人會諸仙官,校 定真經。至立夏之日日中時,上清五帝會諸仙人於 紫微宮,見四真人論求道者之功過。至夏至之日日 中時,天上三官會於「司命河侯,校定萬民罪福,增年 減算。」至立秋之日日中時,五嶽諸真人詣中央黃老 君於黃房雲庭山,會仙官於日中,定天下神圖靈藥。 至秋分之日日中時,上皇大帝乃登玉清靈闕太微 之觀,會太上三老君、北極諸真公、八海大神、五嶽尊 靈仙官萬萬,共集議定天下萬兆之罪福,學道之勤 懈,一一條列,副之司命。至立冬之日日中時,陽臺真 人會諸仙官玉女,定新得道始入仙錄之人。至冬至 之日日中時,天真眾仙諸方詣東華大宮,見東海青 童君,刻定眾仙籍,金書內字,常以八節日夜半日中, 謝七世祖父母及身中罪過,罪過自除也。久行之,神 仙不死。夫秋分日者,太上神真觀試萬仙,自非真正 者,不可輕用其日謝罪也。真人仙官以八節日、日中 時,共會集,三日乃解。欲修道者,當先齋戒,勿失之也。 又一法,每至八節日,常當行入五嶽,若神仙真人所 棲名山之處也。每於深僻隱巖之中,密燒香乞願,祝 曰:「元上九靈,太真高神,使某長生,所欲從心,百福如 願,壽如靈山。」謹以節日,登「巖請生畢,因散香於左右, 勿顧而返。」常能行此,必長生,神仙所欲如心,玉女詣 房,眾靈衛身也。若或有棲道冥契而不獲登山者,寄 心啟願,精意向真,亦與身詣名山者無異。每事決在 心誠密暢,求真堅正,乃獲之也。此赤將子輿五首隱 訣內道要事畢矣。君乃再拜而奉要言,還歸精思行 之,常處隱室,不棣名好,乃服食茯苓,餌卉醴華腴,積 十一年。夜視有光,常能不息,從旦至中。年二十三,本 郡所命為功曹君,不應命。尋又州辟主簿,轉別駕,舉 秀才,詣長安,拜博士高第,轉尚書選曹郎,御史中丞、 散騎常侍、侍中,出為北軍中侯,以伐匈奴有功,封濉 陽侯,後遷冀州刺史,別駕劉安之時年四十五,初迎 君為主簿,後轉別駕,亦知仙道,飲食黃精,積二十餘 年,身輕,面有華光,數與君俱齋靜室中,以正月上旬, 君沐浴齋於靜室。至三月,奄有仙人乘白鹿,從玉童 玉女各七人,從天中來,下在庭中,他人莫之見。君拜頓首,乞請一言。仙人曰:「我南嶽真人赤松子也,聞子 好道,故來相過。君何所修行乎?」君長跪自陳所奉行 凡百二十事。《松子》曰:「勤存五靈,別當授子真道。」奄然 而去。君於是乃求解去官,自稱篤疾,欲詣太上請命, 遂棄官委家,逃遊名山,尋此微妙。別駕劉安之從焉。 君時年四十五,帝累徵召,一不應命,逼之不已,君乃 北遊到陽浴山,以避人間之網羅也。遂入石室北洞 中,學道精思,無「所不至,安之不能久處,山中時復出 於人間。君于後將雲子去」,乃登太華山,入西洞元石 室裏。積二十二年,奄見五老人皆巾來詣君,再拜頓 首,乞請神訣。乃出神芝見賜,一老人巾青巾,著青衣, 拄青杖,帶通光陽霞之符,乃東方歲星之大神也。以 青華之芝見賜,出青書一卷,是《紫微始青道經》也。又 一老人巾蒼巾,著蒼衣,拄蒼杖,帶鬱真簫鳳之符,乃 北方辰星之大神也,以蒼華之芝見賜,出《蒼元上籙 北斗真經中命四旋經》四卷見授。又一老人巾白巾, 著白衣,拄白杖,帶皓靈扶希之符,乃西方太白星之 大神也,以白華之芝見賜,出《太素玉籙寶元真經》三 卷見授。又一老人巾赤巾,著赤衣,拄赤杖,帶四明朱 碧之符,乃南方熒惑星之大神也,以丹華之芝見賜, 出《龍胎太和丹經》二卷見授。又一老人,巾黃巾,著黃 衣,拄黃杖,帶中元八維玉門之符,乃中央鎮星之大 神也,以黃華之芝見賜,出《四氣上樞太元黃書》八卷 見授,乃五星之精,天之大神也。君再拜,服此神芝,讀 神經,十旬之間,視見「萬里之外,能日步千里,能隱能 彰,役使鬼神。乃遊行天下。」東到青丘,遇谷希子青帝 君,授以青精日水,飲食青芝。還到太山,遇司命君,授 以《上皇金籙》。乃西到流沙濱白水岸,遇太素真人,乘 龍雲軿,建紫晨巾,以紫羽為蓋,仗七色之節,侍從神 童玉女各二百許人,在白水沙洲空山之上,方遊觀 金城,鳴玉鐘,舞華幢,望在空山之上,往而不至。君乃 身投長淵,浮白水,冒洪波,越沙岸,嶮巇沈溺,遂登空 山,見而拜焉,頓頭稽顙,乞請真訣。太素真人笑曰:「危 乎濟哉,子今日始當得之矣。」因口教服二景飛華,上 奔日月之法,又授《太上隱書》,告君曰:「此足以為真矣。」 遂留空山上,修《二景引日法》,誦《隱書》積十一年,太素 真人曰:「子道已成矣。」因以景雲龍輿見載,羽蓋華寶 之儀,詣太素宮,見上清三元君。君當爾之時,亦不知 在何處也。三元君治太素宮,諸仙童玉女侍者有千 餘人,以黃金為屋,青玉為床。君既詣金闕,再拜稽首。 三元君以玉璽金真見賜,玉女二十四人,玉童三十 二人見侍。乃乘飛雲中輦,復北遊詣太極宮,見太極 四真人。四真人見,授《神虎符》、流金火鈴。乃詣太微宮, 受書為青靈真人,治青靈宮,佩三華寶衣,乘飛龍景 輿,仗青旗玉鉞,七色之節,遊行上清九宮。

李意期

[编辑]

按《神仙傳》:「李意期者,本蜀人,傳世見之,漢文帝時人 也,無妻息。人欲遠行速至者,意期以符與之,并丹書 兩腋下,則千里皆不盡日而還。或說四方國土宮觀 市廛,人未曾見,聞說者意不解,意期則為撮土作之, 但盈寸,其中物皆是,須臾消滅。或行不知所之,一年 許復還。於是乞食得物,即度與貧人,於成都角中作」 土窟居之。冬夏單衣,飲少酒食,脯及棗栗。劉元德欲 伐吳,報關羽之死,使迎意期。意期到,甚敬之,問其伐 吳吉凶。意期不答,而求紙畫作兵馬器仗十數萬,乃 一一裂壞之,曰:「咄。」又畫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乃徑還 去。備不悅,果為吳軍所敗,十餘萬眾纔數百人,得還 甲器軍資略盡。元德忿怒,遂卒於永安宮。意期少言, 人有所問,略不對答。蜀人有憂患,往問之,凶吉自有 常候,但占其顏色,若懽悅則善,慘慼則惡。後入瑯邪 山中,不復見出也。

河上公

[编辑]

按《神仙傳》,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漢文帝時,公結草 為菴于河之濱。帝讀《老子經》頗好之,敕諸王及大臣 皆誦之,有所不解數事,時人莫能道之。聞時皆稱河 上公解《老子經》義旨,乃使齎所不決之事以問。公曰: 「道尊德貴,非可遙問也。」帝即幸其菴,躬問之。帝曰:「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域中四大,王 居其一,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公 即撫掌坐躍冉冉在虛空中,去地數丈,俛仰而答曰: 「余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臣之有。」帝乃 下車稽首曰:「朕以不德,忝統先業,才小任大,憂於不 堪,雖治世事而心敬道,直以暗昧,多所不了,惟願道 君有以教之。」公乃授《素書》二卷與帝曰:「熟研之,此經 所疑皆了,不事多言也。余注此經以來,一千七百餘 年,凡傳三人,連子四矣,勿以示非其人。」言畢,失其所 在。須臾雲霧晦冥,天地泯合,帝甚貴之。論者以為文 帝好《老子》之言,世不能盡通,故神人持下教之,而恐 漢文心未至信,故示神變。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 心為心耶。

按《神仙感遇傳》文,廣通者,辰溪縣滕村人也。縣屬辰州,泝州一百里,北岸次有滕村,廣通居焉。本漢辰陵 縣。《武陵記》云:「廣通以宋元嘉二十六年見有野豬食 其稼,因舉弩射中之,流血而走,尋血蹤越十餘里,入 一穴中,行三百許步,豁然明曉,忽見數百家居止,莫 測其由來,視所射豬,已歸村人圈中。俄有一叟出門」 云:「汝非射吾豬者乎?」文曰:「豬來犯僕,非僕犯豬。」翁曰: 「牽牛蹊人之田,信有罪矣,而奪之牛者,罪又重矣。」文 因稽首謝過。翁云:「過而知改,是無過矣。此豬前緣,應 有其報,君無謝焉。」翁呼廣通,至廳上,見干數書生,皆 冠章甫之冠,服縫掖之衣,有博士獨一榻面南談《老 子》。又見西齋有十人相對彈一絃琴,而五聲自韻。有 童子酌酒,呼令設座。文飲半酣,四體怡然,因爾辭退。 觀其墟陌人事,不異外間,覺其清虛獨遠,自是勝地。 徘徊欲往,翁乃遣小兒送之,令堅關門,勿復令外人 來也。文與小兒行,問其始末,答曰:「彼諸賢避夏桀難 來此,因學道得仙,獨榻坐談《老子》者,昔河上公也。僕 漢時山陽王輔嗣至」此,請問《老子》滯義,僕自掃門以 來,于茲十紀,始蒙召進,得預門人,猶未深受要訣,只 令守門至洞口,分別慇懃,自言相見未期,廣通自所 入處,見所用弩皆已朽斷。初謂少頃已十二年矣,廣 通家已成喪,訖聞其歸,乃舉村驚疑。明日與村人尋 其穴口,唯見巨石塞之,燒鑿不可為攻焉。

蘇僊公

[编辑]

按《神仙傳》:「蘇僊公者,桂陽人也,漢文帝時得道。先生 早喪所怙,鄉中以仁孝聞。宅在郡城東北,出入往來, 不避燥濕,至於食物,不憚精粗。先生家貧,常自牧牛 與里中小兒,更日為牛郎。先生牧之,牛則徘徊側近, 不驅自歸。餘小兒牧牛,牛則四散,跨岡越嶮。諸兒問 曰:『爾何術也』?先生曰:『非汝輩所知。常乘一鹿,先生常』」 與母共食。母曰:「食無鮓,他日可往市買也。」先生於是 以著插飯中,攜錢而去,斯須即以鮓至。母食未畢,母 曰:「何處買來?」對曰:「便縣市也。」母曰:「便縣去此百二十 里,道途徑嶮,往來遽至,汝欺我也。」欲杖之。先生跪曰: 「買鮓之時,見舅在市,與我語云:『明日來此,請待舅至, 以驗虛實』。」母遂寬之。明曉,舅果到云:「昨見先生,便縣 市買鮓。」母即驚駭,方知其神異。先生曾持一竹杖,時 人謂曰:「蘇生竹杖,固是龍也。」數歲之後,先生灑掃門 庭,修飾牆宇。友人曰:「有何邀迎?」答曰:「僊侶當降。」俄頃 之間,乃見天西北隅,紫雲氤氳,有數十白鶴飛翔其 中,翩翩然降於蘇氏之門,皆化為少年,儀形端美,如 十八九歲人,怡然輕舉。先生斂容逢迎,乃跪白母曰: 「某受命當僊,被召有期,儀衛已至,當違色養。」即便拜 辭,母子歔欷。母曰:「汝去之後,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 「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 一升,橘葉一枚,可療一人。兼封一櫃留之,有所闕乏, 可以扣櫃。言之所須當至,慎勿開也。」言畢即出門,踟 躕顧望,聳身入雲,紫雲捧足,群鶴翱翔,遂昇雲漢而 去。來年果有疾疫,遠近悉求母療之,皆以水及橘葉, 無不愈者。有所缺乏,即扣櫃,所須即去。三年之後,母 心疑,因即開之,見雙白鶴飛去。自後扣之,無復有應。 母年百餘歲,一旦無疾而終。鄉人共葬之,如世人之 禮。葬後忽見州東北牛脾山紫雲蓋上有號哭之聲, 咸知蘇君之神也。郡守鄉人皆就山弔慰,但聞哭聲, 不見其形。郡守鄉人苦請相見,空中答曰:「出俗日久, 形貌殊凡,若當露見,誠恐驚怪。」固請不已,即出半面 示一手,皆有細毛,異常人也。因謂郡守鄉人曰:「遠勞 見慰,途徑險阻,可從直路而還,不須迴顧。」言畢,即見 橋亙嶺傍,直至郡城。行次,有一官吏輒迴顧,遂失橋 所,墮落江濱,乃見一赤龍於腳下宛轉而去。先生哭 處,有桂竹兩枝,無風自掃,其地恆淨。三年之後,無復 哭聲,因見白馬常在嶺上,遂改牛脾山為白馬嶺。自 後有白鶴來,止郡城東北樓上,人或挾彈,彈之,鶴以 爪攫樓板,似《漆書》云:「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一來 歸,吾是蘇君彈何為」至今修道之人,每至甲子日,焚 香禮於僊公之故第也。

劉京

[编辑]

按《神仙傳》:「劉京者,本漢文帝時侍郎也。從邯鄲張君 學道,受餌雲母朱英方,服之百三十餘歲,視之如三 十許人,能知吉凶之期,又能為人祭天益命,或延得 十年五年。至魏武帝時,京遊諸弟子家,皇甫隆聞而 隨事之,以雲母丸子方教隆,隆合服之,得三百歲,不 能盡其道法,故不得度世。又有王公於京處得九子 丸」,時王公已七十歲,服之御八十妾,生二十兒,騎馬 獵行,日二百里,飲酒一斛不醉,得壽二百歲。

魯少千

[编辑]

按《搜神記》:「魯少千者,山陽人也。漢文帝嘗微服懷金 過之,欲問其道,少千拄金杖,執象牙扇出應門。」

司馬季主

[编辑]

按《史記》本傳:司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長安東市。宋 忠為中大夫,賈誼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

誦《易》先王聖人之道術,究遍人情,相視而歎。賈誼曰
考證
「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今吾已見

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卜數中以觀采。」 二人即同輿而之市,游於卜肆中。天紛雨,道少人,司 馬季主閑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辯天地之道,日月之 運,陰陽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謁,司馬季主視其狀 貌,如類有知者,即禮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馬季 主復理前語,分別天地之終始,日月星辰之紀差次 仁義之際,列吉凶之符,語數千言,莫不順理。宋忠賈 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 生之辭,小子竊觀於世,未嘗見也。今何居之卑,何行 之汙?」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 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今夫子所賢者何也?所高 者誰也?今何以卑汙長者?」二君曰:「尊官厚祿,世之所 高也,賢才處之,今所處非其地,故謂之卑;言不信,行 不驗,取不當,故謂之」汙。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賤簡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誇嚴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 以說人志,擅言禍災以傷人心,矯言鬼神以盡人財, 厚求拜謝以私于己。此吾之所恥,故謂之卑汙也。」司 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見夫被髮童子乎?日月照之 則行,不照則止,問之日月疵瑕吉凶,則不能理。由是 觀之」,能知別賢與不肖者寡矣。賢之行也,直道以正 諫,三諫不聽則退。其譽人也不望其報,惡人也不顧 其怨,以便國家利眾為務。故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 其功不受也;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汙,雖尊 不下也;得不為喜,去不為恨;非其罪也,雖累辱而不 愧也。今公所謂賢者,皆可為羞矣。卑疵而前,孅趨而 言;相引以勢,相導以利;比周賓正,以求尊譽,以受公 奉;事私利,枉主法,獵農民;以官為威,以法為機,求利 逆暴,譬無異于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試官時,倍力為 巧詐,飾虛功,執空文,以罔主上,用居上為右;試官不 讓賢陳功,見偽增實,以無為有,以少為多矣。求便勢 尊位,食飲驅馳,從姬歌兒,不顧于親,犯法害民,虛公 家。此夫為盜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 父母未有罪,而弒君未伐者也,何以為高賢才乎?盜 賊發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攝,姦邪起不能塞,官耗 亂不能治,四時不和不能調,歲穀不熟不能適,才賢 不為,是不忠也;才不賢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賢者處, 是竊位也;「有人者進,有財者禮,是偽也。子獨不見鴟 梟之與鳳凰翔乎?蘭芷芎藭棄于曠野,蒿蕭成林,使 君子退而不顯,眾公等是也;述而不作,君子義也。」今 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時,順于仁義,分策定卦,旋式 正棋,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敗。昔先王之定國 家,必先龜策日月,而後乃敢代正時日,乃後入「家。產 子必先占吉凶,後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 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勾踐倣文王八卦,以 破敵國,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負哉?且夫卜筮 者,掃除設坐,正其冠帶,然後乃言事,此有禮也。言而 鬼神或以饗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養其親,慈父以 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義置數十百錢,病者或以 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 養生,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此夫老子所謂「上 德不德是以有德。」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謝少,老子之 云,豈異于是乎?《莊子》曰:「君子內無饑寒之患,外無劫 奪之憂,居上而敬,居下不為害」,君子之道也。今夫卜 筮者之為業也,「積之無委聚,藏之不用府庫,徙之不 用輜車,負裝之不重,止而用之,無盡索之時。持不盡 索之物,游於無窮之世,雖莊氏之行,未能增于是也。」 子何故而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 不足東南,以海為池。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 乍存乍亡。公責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公見夫談士 辯人乎?慮事定計,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說人主 意,故言必稱先王,語必道上古。慮事定計,飾先王之 成功,語其敗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誇 嚴,莫大于此矣。然欲彊國成功,盡忠于上,非此不立。 今夫卜者,導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豈能以一言而 知之哉?言不厭多,故騏驥不能與罷「驢為駟,而鳳凰 不與燕雀為群,而賢者亦不與不肖者同列。故君子 處卑隱以辟眾,自匿以辟倫。微見德順,以除群害,以 明天性,助上養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譽,公之等喁喁 者也,何知長者之道乎?宋忠、賈誼,勿而自失。」芒乎無 色,悵然噤口不能言。于是攝衣而起,再拜而辭。行洋 洋也,出市門,僅能自上車,伏軾低頭,卒不能出氣。居 三日,宋忠見賈誼于殿門外,乃相引屏語,相謂,自歎 曰:「道高益安,勢高益危,居赫赫之勢,失身且有日矣。 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為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 處。此相去遠矣,猶天冠地屨也。此老子之所謂『無名 者萬物之始也。天地曠曠,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 居之』。」我與若何足預彼哉?彼久而愈安,雖曾氏之義, 未有以異也。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還,抵罪。而賈 誼為梁懷王傅,王墮馬薨,誼不食,毒恨而死。此務華 絕根者也。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載者,多不見于篇。及至司馬季主,余志而著之。」

按《香案牘》:「季主顏如少女,鬚三尺,黑如墨。有子二,男 名法育,女名濟華。俱在委羽山。」

董子陽

[编辑]

按《神仙傳》:「董子陽少知長生之道,隱博落山九十餘 年,但食桃飲石泉。後逢司馬季主,季主以導仙八方 與之,遂度世。」

鮑叔陽

[编辑]

按《雲笈七籤》:「鮑叔陽者,廣甯人也。少好養生,服桂屑。 後與司馬季主俱在委羽山,師西靈子都太元仙女, 得尸解之道。」

王探

[编辑]

《按香案牘》:「王探師司馬季主與人行,身散雲霧,或屹 立平地,俄起崇山。」

劉諷

[编辑]

按《開封府志》:「劉諷,潁川人。景帝時,仕為公車司馬,事 司馬季主,得服日月精華之術。晚歸鄉里,脫形杖履 而去。」

脩羊公

[编辑]

按《列仙傳》:脩羊公,魏人,居華陰山,石室中,有懸石榻 臥其上,石盡穿陷,略不動,時取黃精食之。後以道干 景帝,帝禮之,使止王邸中,數歲,道不可得,有詔問公 何日發,語未訖,床上化為白石羊,題其脅曰:「脩羊公 謝天子」後置石羊於通靈臺上。羊後復去,不知所在。

子主

[编辑]

按《列仙傳》:子主者,楚語而細音,不知何所人也。詣江 都王,自言甯先生雇我作客,三百年不得作直。以為 狂人也。問先生所在,云在龍眉山上。王遣吏將上龍 眉山巔,見甯先生毛身廣耳,被髮鼓琴。主見之叩頭, 吏致王命,先生曰:「此主吾北舍九世孫,且念汝家當 暴死,女子三人,勿預吾事。」語竟,大風發,吏走下山。比 歸宮中相殺三人。王遣三牲立祠焉。

按《瑯嬛記》:「江都王宴客,忽大雪寒甚,子主剪紅紙為 日,帖于壁上,頃刻光生,射照一室,煖于三夏。坐客解 衣,子主蓋仙人也。」

茅盈

[编辑]

按《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真人姓茅,諱盈, 字叔申,咸陽南關人也。姬冑分根,氏族於茅。積德累 仁,祚流百世。誕縱明賢,繼踵相承。高祖父濛,深識元 遠,察覽興亡,知周之衰,不仕諸侯,乃師於北郭北阿 鬼谷先生,遂隱遁華山,盤桓靈峰,逍遙幽岫,靜念神 仙,高抗蕭寥,絕塵人間也。盈曾祖父偃,濛之第四子」 也。仕秦昭王之世,位為舍人,稍遷車騎校尉。長平恭 侯。毘弼霸正,有功業於時焉。盈祖父嘉,仕秦莊王為 廣信侯。始皇即位,嘉輔帝室,當襄王時也。秦地漸以 并巴、蜀、漢,內宛、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為河東、 太原、上黨,東至滎陽,置三川郡。以呂不韋為丞相,號 文信侯;以嘉為德信侯,使招置賓客游士,欲并天下。 始皇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始皇使嘉將 兵攻之,有功焉。衛迫東都,嘉又剋討,皆平之。始皇壯 嘉志節,賜金五千斤。二十五年,秦大興兵,使嘉攻燕 遼東,得燕王而還。又遣嘉定荊江,南地皆降。是年,置 會稽郡,嘉將兵於會稽而亡。始皇哀其忠,因以相國 禮葬之於長安龍首山西南嘉有六子,並知名於時, 始皇皆官爵承先,並各賜姓。其第六子諱祚,字彥英, 不仕不學,志願農畝,即盈之父也。祚有三子:長子諱 盈,字叔申;次子諱固,字季偉;小子諱衷,字思和。盈少 秉異操,天才穎爍,矯志蕭抗,行邁遠逸,不營聞達,不 交非類,獨味清虛,恬心元漠。盈時年十八,遂棄家,委 親入于恆山,讀《老子》《道德經》及《周易傳》,採取山朮而 餌服之。潛景絕崖,素挺靈岫,仰希標元,與世永違。始 皇三十年九月庚子,盈高祖父濛於華山之中,乘雲 駕龍,白日升天。先是時,其邑有謠曰:「神仙得者茅初 成,駕龍上昇入太清。時下元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 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 具對曰:「此仙人之謠,勸帝求長生之事。」於是始皇忻 然,乃有尋仙之志。因改臘曰嘉平,盈於恆山積六年, 思念至道,誠感密應,寢興妙論,通于神夢。髣髴見太 元玉女,把玉札而攜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為 君師,子奚不尋而受教乎。」心豁靈暢,啟徒內爽,覺悟 流光之騰曄,自謂已得之於千載矣。明辰植暉,東盼 霄邁,登嶺陟峻,徑到西城。齋戒三月,沐浴向望,遂超 榛冒險,稽首靈域,卒見王君。後二十年,從王君西至 龜山,見王母。盈乃叩頭再拜,自陳于王母曰:「盈小醜 賤生,枯骨之餘,敢以不肖之軀,而慕龍鳳之年。欲以 朝菌之質,竊求積朔之期。雖仰遠流,莫以知濟。津塗 堅塞,所要」無寄,常恐一旦死於鑽放之難,取笑於世 俗之夫。是以昔日負笈幽林,貪師所生,遂遇王君哀 盈丹苦,見授治身之要,服氣之法,於是靜齋深室,造 行其事。師重見,告以「盈身非玉石,而無主於恆,氣非 四時,常生於內。正當率御出入,呼吸中適,和液得修形神靡錯,感應思積,則魂魄不滯,理合其分,氣甄其 適,乃可形精不枯,宅不可廢也。若使精神疲於往反, 津液勞於出入,則形當日凋,神亦枯落,歲減其始,月 虧其昔矣。宜便妙訪,求其長《易》之益。」西王母曰:「子心 至矣。吾昔先師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大帝君見遺 以要言,汝願聞之邪?」於是口告盈以《玉佩金璫之道》, 《太極元真之經》。盈拜受所言,稽首而立。又告盈曰:「夫 金璫者,上清之華蓋,陰景之內真。玉佩者,太上之隱 元,洞飛之寶章。得其道者,皆上陟霄霞,登遨太極,寢 晏高空,游行紫虛也。向說元始天皇太帝君言,是太 霄二景隱書玉珮金璫之文章也。」又有《陰陽二景內 真符》,與本文相隨。太上法惟令授諸司命子,玉札元 挺錄字刊金黃「映內耀,素書上清,似當為上卿之君 司命之任矣。此道後別當付於子也。然不先聞明堂 元真之道,亦無由得《太霄隱書》也。」盈於是辭師乃歸, 帶索混俗,亦不矯於世。自說入恆山北谷,學儒俗之 業,時年四十九也。盈父母尚存,父見大怒:「為子不孝, 不親供養,尋逐妖妄,流走四方,吾當喻汝為不生之 子也。」欲杖罰之,盈長跪謝曰:「盈受命應當得道,道法 世事,兩不相濟,雖遠違供養,無旦夕之益,能使家門 平安,父母老壽。盈已受聖師符籙,見營助者以天下 之兵,見侍衛者以仙童玉女,今道已成,不可打擊,恐 三官考察非小故也。父外信禮度未該,內修道德,元 域意有未釋,故驗盈情狀,俾眾不惑。」於是操杖向盈, 適欲舉杖,杖即摧折成數十段,段皆飛揚,如弓矢之 發。中壁,壁穿中柱,柱陷。父悟不凡,嗔意乃止。盈曰:「向 所啟,正慮如此,邂逅中人,則有所傷故耳。」至漢宣帝 時,二弟俱貴,衷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固為執金吾, 並當之官,鄉里相送者數百人。時盈亦在座,謂賓曰: 「吾雖不作二千石,亦有仙靈之職矣。來年四月三日 當之官,能如今日之集會不?」眾許之。至期日,盈門前 數頃地忽自平治,無復寸芥,皆青縑幄屋,屋下鋪數 重白氈,容數百人坐。遠近翕赫相語,來者塞道,客乃 有數倍於送弟時。眾賓並集,爾時盈作主人,不見使 人,但見金槃玉杯自至人前,奇餚異果,不可名字。酒 又美好,又有妓樂,絲竹金石,聲動天地,香麝之芳,達 於數里。飲食隨益,六百餘人莫不醉飽。明日,迎官來 至,文官則朱衣素帶數百人,武官則甲兵牙旗器仗 曜日。盈與家人及親族辭決,而語宗室子弟曰:「夫真 仙道隱,貴在跡,翳不應表光曲飾,動耀視聽。吾所以 不得默遁藏景,潛舉空同者,蓋欲以此道誘勸二弟 之追慕也,亦何但固衷之返迷耶?天下有心者,盡當 注向神仙之冀獲爾。」言訖,遂歸句曲。邦人因改句曲 為茅君之山。時二弟在官,聞盈元跡眇邁,白日神仙, 乘飛步虛,越波凌津,靈官奉從,著於民口,節蓋旌旗, 光耀天下。始乃信仙化可學,神靈可致,然後明松喬 不虛,鼎湖實有,於是並各棄官還家。以日仄之年,方 修盈糟粕遺事,不得口訣,未為補益,乃相與共歎而 相謂曰:「家兄得道,非他人也。」忽不往從親稟問密訣 而留此按《云云方書》,以規度世乎?縱往而不達,兄之 神仙,終不使吾等死於非所也。遂共棄家,扶輿自載, 以尋斯舉。以漢元帝永光五年三月六日渡江求兄 於東山,遂與相見,悲忻流涕,告二弟曰:「悟何晚矣。」二 弟跪曰:「固衷頑下,不達道德,願賜長生濟弟元。」元盈 曰:「卿已老矣,欲難可補復,縱得真訣,適可成地上仙 耳。其上清昇霄大術,非老夫所學,今且當漸階其易 行,以自支住。」於是並教二弟服青牙始生咽氣液之 道,以住血斷,補焦枯,攝筋骨之益,亦停年不死之法 也。因以長齋三年,授以上道,使存明堂元真之氣,以 攝運生精,理和魂神。三年之內,竭誠精思,神光乃見。 於是六丁奉侍,天兵衛護。盈又各賜九轉還丹一劑, 并神方一首,各拜而服之,仙道成矣。後授紫素之書 各百字,以付固衷,固衷拜受。其時亦有執儀者以啟 正之。《紫素文》曰:「太上有命,天載」《真書》言:「咸陽茅固,家 於南關,厥字季偉,受名當仙,位為定錄,兼統地真,使 保舉有道,年命相關勤恭,所蒞四極法令宮館洞臺, 治丹陽句曲之山,固其勗之,動靜察聞。」又曰:「盈、固弟 衷,挺業該清,雖晚反正,思微徹誠,斷馘六天,才穎標 明。今屈司三官,保命建名,總括岱宗,領死記生,位為 地仙,九宮之英,勸教童蒙,開道方成。教訓女官,授諸 妙靈,蒞治百鬼,典祟校精,開察水源,江海流傾。封掌 金谷,藏錄玉漿,監植龍芝,洞草夜光。治于良常之山, 帶北洞之口,鎮陰宮之門也。」使者授書訖而去。至漢 平帝元壽二年八月己酉,五帝各乘方面色車,從群 官來下,受太帝之命,授盈為司命東卿上真君,文以 紫玉為板,黃金刻之,其文曰:「維盈虛挺遠朗幽耽妙 元,爰自童蒙,散髮北山,靜心林澤,積思求神,登峻履 谷,艱尋師門,擲形絕崿,投軀萬津,丹誠率往,肆其天 然,遂造明匠,乃授靈篇,剪髮祝跪,殘首截身,帶索自 樂,不恥飢寒,所適惟道,所保以真,情昭上帝,感激太 元,今敬授盈位為太元真人,領東嶽上卿司命神君君平心正格,秉操金石,丹心矯眾,棲神高映,故報盈 以玉鉞綠旌、八威之策,使盈征伐源澤,折衝萬神。君 寒凍林谷,味元仰真,思激窮岫,啟心精誠,今故報盈 以紫髦之節,藕敷華冠,使盈招驅萬靈,封山召雲。君 棄家獨往,離親樂仙,契闊嶮巇,冬袒山川,今故報盈 以繡羽紫帔,丹青飛帬,使盈從容霄階,攜命玉真君, 步驟深藪,足履危仞,心耽志尚,曾不愆憚,今故報盈 以斑龍之輿,素虎之軿,使盈浮晏太空,飛輪帝庭。君 披榛併景,寒凌霜雪,心求明真,不戰不慄,今故報盈 以曲晨寶蓋,瓊幃綠室,使盈遊盼九宮,靜神溫密。君 遠秀遁榮,無疲于心,潛形幽嶽,靜思萬林,今故報盈 以流金火鈴,雙珠月明,可以上聞太極通音上清君 貞心高靜,淫累不經,素挺浩映,內外坦平,今故報盈 以錦旌繡旛,白羽元竿,可以呼召六陰,玉女侍軒。君 慈向觸物,陰德萬生,蠢動之毛,皆念經營,今故報盈 以鳳鸞之簫,金鐘玉磬,可以和神虛館,樂真舞靈。君 饑渴養神,艱辛求真,萬物不能致其惑,千」邪不能毀 其淳,今故賜盈以紫琳之腴,玉漿金甖,可以壽同三 光,刻簡丹瓊也。盈標領清元,紫瑋八映,心暉重離,神 曜太霞,實真人之長者,故以「太元」為號。君九德既備, 感積太微,天人虛白,不期同歸,今酬九事,以報往懷。 盈心神方朗,四靈所棲,丹神啟煥,秉直不迴,正任全 固,監無照微。今屈宰上卿,「總括東嶽,又加司命之任, 以領錄圖籍,給玉童玉女各四十人,以出入太微,受 事太極也。治宮赤城玉洞之府,盈其涖之,動靜以聞。」 於是盈與二弟決別而與王君俱去。到赤城玉洞之 府,道次諸山川神靈,有司迎啟引者,將以千萬矣。臨 去告二弟曰:「吾今去矣,便有局任,不得復數相往來。 旦夕相見,要當一年再過來於此山。三月十八日、十 二月三日,期要吾師及南嶽太虛赤真人遊盼於二 弟之處也。將可記識之,及有好道者,待吾於是乎。吾 自當料理之,以相教訓。」未悟,於是季偉、思和遂留治 此山。洞內立宮,結構於外,將道著萬物,流潤蒼生,德 加鳥獸,各獲其情,神驗禍福,罪惡必明。內法既融,外 教坦平,爾乃風雨以時,五禾成熟,疾癘不起,暴害不 行。父老歌曰:「茅山連金陵,江湖據下流,三神乘白鵠, 各治一山頭。召雨灌旱稻,陸田苗亦柔。妻子咸保室, 使我無百憂。白鵠翔青天,何時復來遊。」

按《集仙傳》:「大茅君盈,南至句曲之山。漢元壽二年八 月,南嶽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及諸青童,並從王母降 於盈室。頃之,天皇大帝遣繡衣使者冷廣子期賜盈 神璽玉章,大微帝君遣三天左宮御史管修條賜盈 八龍錦與紫羽華衣,太上大道君遣協晨大夫叔門 賜盈金虎真符、流金之鈴。金闕聖君命太極真人正」 一止元、王郎、王忠、鮑丘等,賜盈以四節嚥胎流明神 芝。四使者授訖,使盈食芝,佩璽服,衣玉冠,帶符握鈴 而立。四使者告盈曰:「食四節隱芝者,位為真卿;食金 闕玉芝者,位為司命;食流明金英者,位為司祿;食長 曜雙飛者,位為司命真伯;食夜光洞草者,總主在左 御史之任。子盡食之矣,壽齊天地,位為司命上真、東 嶽上卿,統吳越之神仙,總江左之山源矣。」言畢,使者 俱去。五帝君各以方面車服降於其庭,傳太帝之命, 賜紫玉之版,黃金刻書九錫之文。拜盈為東嶽上卿、 司命真君、太元真人。事畢俱去。王母及盈師西城王 君,為盈設天廚酣宴,歌《元靈》之曲。宴罷,王母攜王君 及盈省顧盈之二弟,各授道要。王母命上元夫人授 芧固、茅衷《太霄隱書》、丹景道精等四部寶經。王母執 《太霄隱書》,命侍女張靈子執交信之盟,以授於盈固 及衷。事訖,西王母昇天而去。其後紫虛元君魏華存 夫人請齋於陽洛之山隱元之臺,西王母與金闕聖 君降於臺中,乘八景之輿,同詣清虛上宮,傳《玉清隱 書》四卷,以授華存。是時,三元夫人馮雙珠、紫陽左仙 公石路成、太極高仙伯、延蓋公子、西城真人王方平、 太虛真人、南嶽真人、赤松子、桐柏真人王喬等三十 餘真,各歌《太極陰歌》之曲。王母為之歌曰:「駕我八景 輿,欻然入玉清。龍群拂霄上,虎斾攝朱兵。逍遙元津 際,萬流無暫停。哀此去留會,劫盡天地傾。當尋無中 景,不死亦不生。體彼自然道,寂觀合太冥。南嶽凝貞 幹,玉英耀穎精。有任靡其事,虛心自受靈。嘉會降河 曲,相與樂未央。」王母歌畢,三元夫人答歌亦畢,王母 及三元夫人、紫陽左公、太極仙伯、清靈王君乃攜南 岳魏華存同去,東南行,俱詣天台霍山,過句曲之金 壇,宴太元真人茅叔申於「華易洞天,留華存於霍山 洞宮玉宇之下,眾真皆從王母昇還龜臺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