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07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七十二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七十二卷目錄

 易經部彙考十四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周易

  宋鄭樵通志藝文略經類易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易類

經籍典第七十二卷

易經部彙考十四

[编辑]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

[编辑]

《周易》

[编辑]

雖文起周代,而卦肇伏犧,既處名教之初,故《易》為「七 經」之首。《周禮》有三《易》,《連山》久亡,《歸藏》不行於世,故不 詳錄。

子夏《易傳》三卷。卜商字子夏,衛人,孔子弟子,魏文 侯師。《七略》云:「漢興,韓嬰傳《中經簿錄》云:丁寬所作。」張 璠云:「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記》:虞,不詳何許人。 孟喜《章句》十卷。《無上經七錄》云:「又下經無旅」至「節 無上繫。」

《京房章句》十二卷。《七錄》云:「十卷錄一卷」目。

《費直章句》四卷。殘缺。

《馬融傳》十卷。《七錄》云:「九卷。」

荀爽《注》十卷。《七錄》云:「十一卷。」

鄭元《注》十卷。錄一卷。《七錄》云「十二卷。」

《劉表章句》五卷。字景升,山陽高平人。後漢鎮南將 軍、荊州牧、南城侯。《中經簿錄》云:「注《易》十卷」,《七錄》云九 卷,錄一卷。

《宋哀注》九卷。字仲子,南陽章陵人。後漢荊州五等 從事。《七志》《七錄》云「十卷。」

虞翻《注》十卷。字仲翔,會稽餘姚人,後漢侍御史 《陸績述》十三卷。字公紀,吳郡吳人。後漢偏將軍、鬱 林太守。《七志》云錄一卷。

《董遇章句》十二卷。字季直,弘農華陰人,魏侍中、大 司農。《七志》《七錄》並云「十卷。」

王肅《注》十卷。字子邕,東海蘭陵人。魏衛將軍太常 蘭陵景侯。又注《尚書》禮容服《論語》孔子《家語》述《毛詩》 注作《聖澄論》難鄭元

王弼《注》七卷。字輔嗣,山陽高平人,魏尚書郎。年二 十四卒。注《易上下經》六卷,作《易略例》一卷,又注《老子 七志》云:「注《易》十卷。」

姚信《注》十卷。字德祐。《七錄》云。字元直,吳興人,吳太 常卿。《七志》云十二卷。

《王廙注》十二卷。字世將,琅邪臨沂人。東晉荊州刺 史,贈驃騎將軍武陵康侯。《七志》《七錄》云十卷。

張璠《集解》十二卷。安定人,東晉祕書郎。參《著作集》 《二十二家解》,序云「依向秀本。」

二十二家姓氏

鍾會字士季潁川人,魏鎮西將軍,為《易》無互體論向秀字子期河內人晉散騎常侍,為《易義》。

庾運字元度,新野人。官至尚書。為《易義》。一云《易》注。應貞字吉甫,汝南人,晉散騎常侍,為明《易論》。荀惲字景文,潁川潁陰人,晉太子中庶子,為《易義》七志云:「注《易》十卷。」

張輝字義元,梁國人,晉侍中、平陵亭侯,為《易義》。王宏字正宗,弼之兄,晉大司農,贈太常,為《易義》。阮咸字仲容,陳留人,籍之兄子,晉散騎常侍、始平太守,為《易義》。

阮渾字長成籍之子晉太子中庶子馮翊太守為易義。

楊乂字元舒汝南人晉司徒左長史,為《易卦序論》王濟字武子太原人晉河南尹,為《易義》。

衛瓘字伯玉,河東人,晉太保蘭陵成侯,為《易義》。欒肇字水初,太山人,晉太保掾尚書郎,為《易論》。鄒湛字潤甫,南陽新野人,晉國子祭酒,為《易統略》。杜育字方叔,襄城人,國子祭酒,為《易義》。

楊瓚,不知何許人,晉司徒右長史。為《易義》。

張軌,字士彥,安定人,涼州刺史,諡武公,為《易義》。宣舒字幼驥,陳郡人,晉宜城令,為通知,來藏往論。邢融裴藻,許適楊藻四人,不詳何人,並為《易義》。《七錄》云二十八家,《七志》云十卷。

干寶《注》十卷。字令升,新蔡人。東晉散騎常侍,領著 作。

《黃穎注》十卷。南海人,晉廣州儒林從事。

《蜀才注》十卷。《七錄》云:「不詳何人。」《七志》云:「是王弼後 人。」案《蜀李書》云:「姓范名長生,一名賢。隱居青城山。自 號蜀才。李雄以為丞相。」

尹濤《注》六卷。不詳何人。

費元珪《注》九卷。蜀人,齊安西參軍。

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稱荀爽以為主故也。其《序》有荀爽、京房、馬融、鄭元、宋衷、虞翻、陸績、 姚信、翟子元。子元不詳何人為《易義》注內又有張氏、 朱氏,並不詳何人。

《謝萬》字萬石,東晉豫州刺史。

《韓伯》字康伯,潁川人,東晉太常卿。

《袁悅之》字元禮,陳郡人。東晉驃騎諮議參軍。

桓元字敬道,譙國龍亢人。

《卞伯玉》,宋東陽太守黃門郎。

《荀柔之》,宋奉朝請。

《徐爰》,宋大中大夫。

顧懽齊太學博士徵不起。

明僧紹字承烈平原人國子博士。

劉瓛字子珪,沛國人。齊步兵校尉,不拜。諡貞簡先生。 《七錄》云:「作《繫辭義疏》。」

自謝萬以下十人,並注《繫辭》。

為《易音》者三人:王肅已見前;李軌字洪範,江東人,東 晉祠部郎中、都亭侯;徐邈字仙民,東筦人,東晉中書 侍郎、太子前衛率。

右《易》近代梁褚仲都、陳周弘正並作《易義》,此其知名者。

宋鄭樵通志

[编辑]

《藝文略經類》

[编辑]
===
《易》
{{{4}}}

《連山》十卷。《夏后氏易》,至唐始出,今亡。

《歸藏》三卷。「《商易》晉」薛貞注。

《三皇太古書》三卷。《柴霖傳》。

《連山》亡矣。《歸藏》唐有司馬膺注十三卷,今亦亡;隋有《薛貞注》十三卷,今所存者《初經》《齊母》《本蓍》三篇而已。言占筮事,其辭質,其義古。後學以其不文,則疑而棄之,往往《連山》所以亡者,復過於此矣。獨不知後之人能為此文乎?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 以周《易》較商《易》,則周、商之文質可知也;以商《易》較夏《易》,則商、夏之文質又可知也。三《易》皆始乎八,而成乎六十四,有八卦即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非至周而備也。但法之所立,數之所起,皆不相為用。《連山》用三十六策,《歸藏》用四十五策,《周易》用四十九策。誠以人事代謝,星紀推移,一代二代,漸繁漸文,又何必近耳目而信諸,遠耳目而疑諸三皇太古書亦謂之三墳:一曰山墳,二曰氣墳,三曰形墳。天皇、伏犧氏本山墳而作《易》,曰《連山》;人皇、神農氏本氣墳而作《易》,曰《歸藏》;地皇、黃帝氏本形墳而作《易》,曰坤乾。雖不畫卦,而其名皆曰卦爻大象。連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而統以《山》;《歸藏》之大象有八,曰《歸藏》,生動、長育、止殺而統以氣。坤乾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月、山川、雲氣」 ,而統以形,皆八而八之為六十四。其書漢魏不傳,至元豐中始出於唐州北陽之民家,世疑偽書。然其文古,其辭質而野,其錯綜有經緯,恐非後人之能為也。如緯書猶見取於前世,況此乎?且《歸藏》至晉始出,《連山》至唐始出,然則《三墳》始出於近代,亦不為異事也。

右古易。三部,十六卷。

《石經周易》十卷。

《今字石經易篆》三卷。

《一字石經周易》一卷。

按:石經之學,始於蔡邕始也。秦火之後,經籍初出,諸家所藏,傳寫或異,箋傳之儒,皆憑所見,更不論文字之訛謬。邕校書東觀,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乃自為書,而刻石於太學門外。後儒晚學,咸所取正。奈當漢之末祚,所傳未廣,而兵火無存,後之人所得者亦希矣。今之所謂《石經》者,但刻諸石耳,多非蔡氏之《經》。

右《石經》。三部,十四卷。

《周易》十卷。漢魏郡太守京房《章句》。

《周易》十卷。漢曲臺長孟喜《章句》,隋八卷,唐十卷, 《周易》四卷。漢費直《章句》。「費氏之學出於民間,不列 學官。至唐,其書始出。」

《周易》十卷。漢南郡太守馬融《章句》。

《周易》五卷。漢《荊州牧劉表章句》。

《周易》十卷。漢司空荀爽《章句》。

右《章句》。六部,四十九卷。

《周易傳》二卷。《卜子夏》:

《易傳》三卷。《漢·京房傳》吳陸績注

《周易傳》一卷。後魏關朗撰,唐趙蕤注。

《周易傳》三卷。唐陸希聲去彖象而自為辭,亦自注 「《周易外傳》二十二卷。」高定撰。

《周易言象外傳》十卷。宋朝王洙撰。

右傳。《注附》六部,四十一卷。

《周易》十卷。後漢大司農鄭元注隋九卷,唐十卷,

《周易》十卷漢宋忠
考證
「《周易》十卷。」魏將軍王肅。

《周易》十卷。魏大司農董遇。

《周易》七卷。魏「尚書郎王弼。」

《周易》十卷。吳太常姚信。

《周易》九卷。吳侍御史虞翻。

《周易》十三卷。吳:陸績

《周易》十卷。魏散騎常侍荀煇。

《周易》十卷。晉散騎常侍干寶。

《周易》十卷。《蜀才》:

《周易》十卷。晉儒林從事黃穎注。梁十卷,隋四卷,唐 復十卷。

《周易》十卷。後魏司徒崔浩。

《周易》七卷。姚規。

《周易》十三卷。《崔覲》。

《周易》十卷。梁處士何引。

《周易》十卷。盧氏。

《周易》十四卷。傅氏。

《周易》十卷。王文元:

《周易》十卷。《王凱沖》。

《周易》十卷。任希古。

《符祥注》十卷。宋朝,龍昌期

《周易》六卷。劉牧。

《周易》十卷。張《葆光》:

《補注》三卷。皇甫佖。

《繫辭》二卷。晉桓元注。

《繫辭》二卷。晉西中郎將謝萬。

《繫辭》二卷。晉太常《韓康伯》。

《繫辭》二卷。梁大中大夫宋褰。

《繫辭》二卷。《荀柔之》。

《繫辭》二卷。《荀諺》。

右注:三十一部,二百五十四卷。

《集解周易》十卷。馬、鄭、二王四家

《集注周易》十卷。荀爽《九家》:

集「《二王注》十卷。」楊氏。

《集解周易》十卷。張璠:

《集注周易》十七卷。唐·李鼎祚

《集注周易》一百卷。《唐·元載》

《集注繫辭》二卷。《隋志》。

《周易會釋記》二十卷。《偽吳僧,陸希覺》。

右《集注》。八部,一百九十七卷。

《周易義疏》二十卷。宋明帝集群臣講。

《周易講疏》二十卷。張該等群臣講。

《周易講疏》三十五卷。《梁武帝》。

《周易講疏》十六卷。梁《五經》博士褚仲都。

《周易義疏》十四卷。梁都官尚書蕭子政。

《周易講疏》三十卷。陳諮議參軍張譏。

《周易義疏》十六卷。陳尚書左僕射周弘正。

《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卷。梁蕃。

《周易講疏》十三卷。國子祭酒何妥。

《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四卷。《陸德明》。

《略論》一卷。張璠:

《周易論》三卷。《唐·僧一行》

《周易論》一卷。應「吉甫。」

《周易論》三十三卷。宋:王昭素

《周易論》十卷。陳皋。

《周易窮微論》一卷。王弼:

《周易盡神論》一卷。晉司空鍾會。

《通易象論》三卷。晉「尚書郎欒肇。」

《大衍論》三卷。唐·明皇

《通易象論》一卷。宣聘。

《通易論》一卷。晉荊州刺史宋岱。

《周易卦序論》一卷。晉司徒右長史楊乂。

《統略論》三卷。晉少府卿鄒湛。

《二阮難答論》二卷。《阮長成》《阮仲容》。

《卦德統論》一卷。劉牧。

《制器尚象論》一卷。陳希亮。

《易卦正名論》一卷。劉不疑。

《廣論》一卷。

又《大義疑問》二十卷。

《周易大義》一卷。

又「《周易發義》一卷。」

《周易開題義》十卷。梁蕃。

《周易大義》二卷。《陸德明》。

《周易幾義》一卷。梁南平王蕭偉。

《周易異議論》十卷。劉遵。

《周易外義》三卷。

《周易義》六卷。魏徵撰。《唐志》無。

《易義》五卷。盧行超:

《易說精義》三卷。《四庫書目》:

《周易括囊大義》十卷。《四庫書目》:

《易義》八卷。皇甫佖《易義》十卷。「聱隅先生」黃晞。

《易義》一卷。黃通。

《易義》二卷。李賁。

《易義》一卷。周孟陽:

《周易義略》九卷。張簡。

《周易問》二十卷。

《周易問難》二卷。王氏撰。

《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晉顧夷等。

《義決》一卷。《唐藝文志》:

《爻義》一卷。《干寶》。

《大衍義》一卷。李覺。

《繫辭義》二卷。《蕭子政》。

《周易新義》上下二卷。沈季長:

《易義》二卷。葉子長:

《周易釋序義》三卷。梁蕃。

《周易元品》二卷。

《周易發揮》五卷。唐·王勃

《周易物象釋疑》一卷。唐東鄉助。

《易忘象》三卷。崔良佐。

《周易元統》一卷。白雲子述。

《周易聖斷》七卷。鮮于侁。

《周易流演》五卷。

《周易發題》一卷。《張元》。

《周易明疑錄》一卷。

《周易啟元》一卷。《張元》。

《周易啟源》十卷。蔡黃成。

《辨劉牧易》一卷。陳希亮。

王劉《易辨》二卷。宋咸。

《易旨歸議》一卷。

《周易元談》六卷。

《周易要削》三卷。

《周易釋疑》一卷。

《周易元悟》三卷。

《周易文言》一卷。

《周易髓》十卷。《郭璞》:

《周易意學》十卷。陸秉。

《周易意薀》一卷。徐庸。

《周易卦斷》一卷。丘鑄。

《周易口訣》六卷。唐·魏鄭公

《周易口訣》六卷。王錡:

《周易口訣》六卷。史之證。

《周易口訣》七卷。陸太易。

《周易微旨》三卷。陸希聲:

《周易隱訣》一卷。

《周易精微》三卷。皇甫佖。

《周易析微通說》三十卷。《楚泰》。

《易筌》一卷。《阮逸》。

《周易質疑卜傳》三十卷。《楚泰》。

《易訓》三卷。宋咸。

《周易明文》十卷。郭思永:

《周易析蘊》一卷。孫坦:

《易箝精義》二卷。

《周易通神》二卷。

《周易精微》三卷。周鎮:

《窮理盡性經》一卷。

《周易義證總要》二卷。

《周易絕筆書》四卷。龍昌期。

《周易發隱》二十卷。陳良獻。

《易書》一百五十卷。唐·裴通

右論說。九十二部,五百八十八卷。

《周易統例》十卷。《崔覲》。

《周易略例》一卷。王弼:

《周易略例義》一卷。黃黎獻:

《略例疏》一卷。《莊道》名。

《略例》一卷。桂詢。

《周易編例》十卷。

《周易義類》三卷。顧棠:

《經類》一卷。

《卦類》一卷。

《類纂》一卷。

右《類例》。十部,三十卷。

《周易譜》一卷。《隋志》。

《略譜》一卷。《袁宏》。

《周易譜》一卷。沈熊。

右譜。三部,三卷。

《周易舉正》三卷。唐:郭京

《周易證墜簡》二卷。范諤昌:

《先儒遺事》一卷。《劉牧》一作「陳純臣。」

右《考正》。三部,六卷。

《周易卦象數旨》一卷。《東晉·李顒》

《揲蓍法》一卷。「不為子《易數》」一卷。陳高。

右數:三部,三卷。

《大衍元圖》一卷。《唐·僧一行》

《鉤隱圖》三卷。劉牧。

《續鉤隱圖》一卷。黃黎獻:

《周易稽賾圖》三卷。《荊州田家書目》:

《龍圖》一卷。

《河圖洛書解》一卷。沈濟。

《伏羲俯仰畫卦圖》一卷。彭汝礪:

《周易乾生歸一圖》十卷。彭汝礪:

《荊定易圖》一卷。

《八卦小成圖》一卷。

右圖:十部,二十三卷。

《周易音》一卷。東晉《尚書郎李軌》。

《周易音》一卷。范氏。

《周易并注音》七卷。唐·陸德明

《雜音》三卷。《唐志》。

《周易釋音》一卷。《陸德明》。

右音。五部,十三卷。

《乾坤鑿度》二卷。伏羲文,黃帝演,倉頡修。

《乾鑿度》二卷。鄭元注。

《易緯稽覽圖》七卷。鄭元注。

《京房易鈔》一卷。

右《纖緯》。四部,十二卷。

《太元經》九卷。揚雄撰。宋衷注。

《太元經》十卷。陸績宋衷注。

《太元經》十卷。蔡文卲注。

《太元經》十二卷。《陸績注》。

《太元經》十四卷。《虞翻注》。

《太元經》十二卷。《范望注》。

《太元經講疏》四十六卷。章察。

《太元經發隱》三卷。章察。

《說元》一卷。王涯。

《元賾》一卷。

《太元經》六卷。《王涯注》。

《太元經》十卷。宋維翰注。

《太元經》十卷。林瑀注。

《太元經傳》三卷。杜元穎撰。

《太元經疏》十八卷。郭元亨:

《演元》十卷。陳漸:

《補正太元經》十卷。范諤昌:

《太元經釋文》一卷。林瑀:

《太元經手音》一卷。程賁:

《太元音訓》一卷。《馮元》:

《太元圖》一卷。林共。

《元圖發微》三卷。

《太元正義》一卷。孫冑:

《太元叩鍵》一卷。

《通元》十卷。晉:王長文

《洞極真經》一卷。

《元包》十卷。唐衛元嵩撰。《蘇源明傳》,李江注。

《太易》十五卷。唐張志和撰。

《潛虛》一卷。司馬溫公作《擬太元》:

右《擬易》。二十九部,二百三十一卷。

凡《易》十六種,二百四十一部,一千八百九十卷。

宋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

[编辑]

[编辑]

《易經》十二篇。《上下經》及《十翼》

今《易》乾卦至「用九」 ,即古《易》之本文。鄭康成始以《彖象》連《經》文,王輔嗣又以《文言》附乾坤二卦,至於文辭連屬,不可附卦爻,則仍其舊篇。自康成、輔嗣合《彖辭》《文言》於經學者,遂不見古本。秦漢之際,《易》亡《說卦》,宣帝時河內女子發老屋得之。後漢荀爽《集解》,又得八卦逸象三十有一。東萊呂氏因晁氏書,參攷傳記,復定為十二篇。朱文公曰:「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其辭則文王、周公所繫,故繫之周簡袠重大,故分為上下兩篇。經則伏羲之畫,文王、周公之辭也。」 并孔子所作之傳十篇,凡十二篇。中間頗為諸儒所亂。近世晁氏始正其失,未能盡合古文。呂氏又更定著為《經》二卷,《傳》十卷,乃復孔氏之舊。又曰:「《易》更三聖,制作不同。包羲氏之象,文王之辭,皆依卜筮以為教,而其法則異。孔子之贊,一以義理為教,而不專於卜筮,豈其故相反哉?俗之淳漓既異,故為教為法不得不異,而道未嘗不同也 。」 孔穎達云:「《十翼》謂《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繫》《下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

《易傳周氏》二篇。字王孫。

《服氏》二篇。光。

《楊氏》二篇。何?

《王氏》二篇。同。

《儒林傳》:「田何授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皆著《易傳》。」

數篇,同授楊何,言《易》者本之田何。太史公受《易》於楊何。晁氏曰:「商瞿受《易》,孔子五傳而至田何,漢之《易》家,蓋自田何始。何而上未嘗有書。管輅謂《易》安可注者?其得先儒之心歟!《易》家著書自王同始,學官自楊何始,所謂易楊者是也。」

《丁氏》八篇。《寬》。

丁寬事田何,學成,復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寬作《易說》三萬言,訓故舉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高相專說陰陽災異,自言出於丁將軍。艾軒林氏曰:「先秦之為《易》者,未有及理義也。自田何而後,章句傳說多矣,見於今者,獨有費氏之書。費氏舊亡章句,而學者宗王弼之說。至於京氏之陰陽占筮,其書雖存,視」 之為術數之流矣。《易》有聖人之道四焉:理義之學,以其辭耳;王弼而下,其說紛紛,不若象數之粗有所明也。

《韓氏》二篇。嬰。

韓嬰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為之傳。燕趙間好《詩》,故其《易》微,唯韓氏自傳之。涿郡韓生,其後也。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傳也。嘗受韓《詩》,不如韓氏《易》深。」 蓋寬饒從受焉。寬饒封事引韓氏《易傳》,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

《古五子》十八篇。

劉向《別錄》所校讎中古五子書,除復重定,著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日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律歷志》:「日有六甲,辰有五子。」 注云:「六甲之中,惟甲寅無子。」

《淮南道訓》二篇。

《七略》曰:《九師道訓》者,淮南王安所造。張平子《思元賦》:「文君為我端蓍兮,利飛遁以保名。」 注云:「遯上孔曰:『飛遯無不利』。」 《淮南九師道訓》曰:「遁而能飛,吉孰大焉。」 曹子建《七啟》「飛遯離俗」 ,注亦引之,蓋以肥為飛。劉向《別錄》所校《讎中易傳》,《淮南九師道訓》除復重定,著十二篇。淮南王聘善為《易》者九人,從之採獲,故中書著曰《淮南九師書》。文中子謂「九師興而《易》道微」 ,《隋志》已亡其書。

《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 嘉》十二篇。

唐《大衍曆卦議》曰:「十二月卦,出於孟氏章句,其說《易》本於氣,而後以人事明之。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坎、離、震、兌,其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頤》《晉》《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餘皆六日七分,止於占災眚與吉凶善敗之事,至於觀陰陽之變,則錯亂而不明。」 京房傳注孟康曰:「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 一日,六十四卦為三百六十日。餘四卦,震離兌坎為方伯監司之宮,消息卦為辟。辟,君也。息卦曰太陰,消卦曰太陽,其餘卦曰少陰。少陽謂臣下也。《五行志》引京房《易傳》「尊卦用事」 ,注:「孟康曰:尊卦,乾卦也。賢者居明夷之世,知時而傷。或眾在位,震遂泥厥咎。國多糜復,崩來無咎。」 自上下者為崩。潛龍勿用,眾逆同志。至德迺潛,厥異。風行不解,物不長幹。父之蠱亡,子考亡咎。子三年不改父道。思慕不皇,亦重見先人之非,不則為私。婦貞厲,君子凶。言君弱而婦彊,為陰所乘,則月並出。谷。永以京房《易占》對日食,李固《對策》引京房《易》郎顗按房飛候,參察眾政。正月三日至乎九日,《三公卦》。《集韻》:「觀我端頤 」 ,《釋文》《坎卦》,京作「欿 。」 「剝床以膚」 ,京作「簠」 ,謂祭器。龜山楊氏曰:「以爻當期」 ,其原出於《繫辭》,而以星日氣候分布諸爻,《易》未有也。其流詳於緯書,世傳《稽覽圖》是也。艾軒林氏曰:「如《復》所謂『七日』」 ,《臨》所謂「八月」 ,《蠱》所謂「先甲後甲」 ,《巽》所謂「先庚後庚」 ,又如「十年三歲,月幾朢,巳日乃孚」 ,是皆陰陽氣數當然之變。孟氏而下有焦贛氏,以一卦變為六十四,積而至於四千九十六,凡一卦所主六日,震、離、坎、兌,寄直於分至之日,如曰冬至則坎用事,次未濟,次《蹇》,次頤,次中孚,次《復》,當期之數,循環為變。後魏《正光歷》推四正卦術,「四正為方伯,中孚為三公,《復》為天子,《屯》為諸侯,《謙》為大夫,《睽》為九卿,《升》還從三公,周而復始。」 九三應上九清淨微溫陽風,九三應上六,絳赤決溫陰雨,六三應上六白濁微寒陰雨,六三應上九麴塵決寒陽風,諸卦上有陽爻者陽風,上有陰爻者陰雨。京房分六十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釋文序錄》孟喜《章句》十卷,無《上經七錄》云:又《下經》無《旅》至節無上繫 一行。《易纂》引孟喜《序卦》曰「陰陽養萬物,必訟而成之;君臣養萬民,亦訟而成之 。」 《隋志》八卷,殘缺。《京房章句》十二卷,《七錄》云十卷。晁氏曰:《漢志》《易》京氏凡三種,八十九篇。《隋志》有京《章句》十卷,又有《占候》十種,七十三卷。《唐藝文志》有京《章句》十卷,而《占候》存者五種,二十三卷。今其章句亡矣,乃略見于僧一行及李鼎祚之書。而其傳者曰「《易傳》三卷,《積算雜占條例法》一卷」 ,或共題《易傳》四卷,而名皆與古不

考證

同。今所謂《京氏易傳》者,或題曰《京氏積算易傳》,疑《隋》《唐志》之《錯卦》是也。《錯卦》在隋七卷,唐八卷,所謂《積算雜占條例法》者,疑隋《逆刺占災異》十二卷是也。至唐《逆刺》三卷,而亡其九卷。元祐八年,高麗進書,有《京氏周易占》十卷,疑《隋志》《周易占》十二卷是也。《正義》「大衍之數五十。」 京房云:「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氣,將欲以虛來實。」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儒林傳》:初,《易》唯有楊孝宣世立施、孟、梁丘,元帝立京氏。《隋志》:梁丘施高亡於西晉。孟京有書無師。陸澄曰:「《易》自商瞿之後,雖有異家之學,同以象數為宗。」 許氏《說文》稱《易》孟氏,其文多異。虞翻傳其家五世,孟氏之學。丁寬授田王孫,王孫授施讎、孟喜、梁丘賀,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學。

文王重《易》六爻。

重爻之人有四說: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鄭康成之徒以為神農。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神農演之為六十四」 ,孫盛以為夏禹,史遷等以為文王。《淮南子》曰:「伏羲為之六十四變,周室增以六爻。」 張行成曰:「伏羲先天,示《易》之體,故孔子謂之作八卦;文王後天,明《易》之用,故子雲謂之重六爻。」 楊繪曰:「筮非八卦之可為,必六十四之然後為筮。舜禹之際曰龜筮協從,則何文王重卦之有乎?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按是而言,重卦之始,其在上古乎?京房引夫子曰:「神農重乎八純。」

《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

呂氏曰:「古者教人之通法,《詩》《書》《禮》《樂》而已。至於《易》,則未嘗躐等與人,是以孔子、孟子之問答,初未嘗及《易》也。若如魏晉祖尚浮虛,談老《易》者遍天下,則秦焚之久矣。」 朱文公曰:「《易經》本為卜筮而作,皆因吉凶以示訓戒,故其言雖約,而所包甚廣。夫子作《傳》,亦略舉其一端,以見凡例而已。」 薛氏曰:「六經之道,《易》為之宗,他」 經亡而「《易》傳」 不殊,其書之存也。

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

「費、直」 ,本皆古字號《古文易》,以授王璜,未得立。陳元、鄭眾皆傳費氏學。建武中,韓歆上疏欲為費氏立博士,范升奏「非急務。」 馬融為傳授鄭康成,康成作《易注》,荀爽又作傳,自是費氏大興。

《高相》專說陰陽災異,未立學官,《後漢費興》,高遂微。注:「費直說」,十二次度數見《晉天文志》,王弼所傳,本費氏。

晁氏曰:先儒謂費直專以《彖》《象》《文言》參解《易》爻,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自費氏始。其初,費氏不列學官,唯行民間。至漢末,陳元方、鄭康成之徒皆學費氏,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孔穎達又謂「輔嗣之意,象本釋經,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辭,各附當爻。」 則費氏初變亂古制時,猶若今《乾卦》《彖象》、繫卦之末歟!古經始變於費氏,而卒大亂於王弼。昔韓宣子適魯,見《易》象,是古人以卦爻統名之曰「象」 也。故曰:「《易》者,象也。」 其意深矣。豈若後之人卦必以象明,象必以辭顯,紛紛多岐哉!

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

《釋文》引古文「如」「彙作。」請幫助識別此字。翩」作「偏」,「介」作「《砎,枕》作沈,《蹢躅》作。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繻』作襦。劉向引《易》曰:「飛龍在天,大人聚也」,又引《易大傳》曰:「誣神者殃及三世。」《說苑》引《易》曰:「『建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司馬遷引《易》曰:『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東方朔引『正其本,萬事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經解》引『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今《易》無此語。」沙隨陳氏曰:「此《緯書通卦驗》之文。《說苑》引『勞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毀滿而益謙,不損而益之,故損,自損而終故益』。」又云:「天地動而萬物變化。」《坊記》引「不耕穫,不菑畬,凶。」 晁氏曰:文字之傳,始有齊、楚之異音,卒有科斗、籀篆隸書之四變,因而訛謬者多矣。劉向嘗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至蜀李譔又嘗著《古文易》,則今之所傳者皆非古文也。

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呂氏曰:漢興,言《易》者六家,獨費氏傳古文《易》,而不立于學官。費氏《易》在漢諸家中最近古,最見排擯,千載之後,巋然獨存,豈非天哉!晁氏公武曰:歐陽永叔謂孔子古經已亡,費氏經與《古文》同,則古經何嘗亡哉?《易》文之異者,《漢書》引「嗛嗛喪其齊斧」,「日中見昧」,其欲浟浟,不如西鄰之瀹祭,《說文》引「夕惕若夤,忼龍有悔」,乘馬驙如再三。黷禔既平,百穀草木麗于地。以往避包荒,用馮河僮牛之告泣涕。請幫助識別此字。如其《牛觢》天卑。請幫助識別此字。「君子豹變」,其文斐也。噬《乾》。請幫助識別此字。明出地上㬜。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榰》:恆凶,枅馬壯吉。請幫助識別此字。《升》,「大吉

《履》「虎尾虩虩,亹其屋」日。請幫助識別此字。之《離》。「《需》有衣。」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孰飪夫乾?」寉然天地壹。請幫助識別此字。「犕牛乘馬,參天兩地,重門擊𣝔,燥萬物者莫暵于離,雜而不越為馰顙」,又引「地可觀者莫可觀于木」,井法也,今《易》所無。《周禮注》引「其刑剭襦有衣絮」,參天兩地而奇數,巽為宣髮,緇衣引恆,其德偵深衣引直,其政方其義也。《史記》引《乾》稱「蜚龍鴻漸于般,狐涉水濡其尾」,《後漢劉修碑》「動乎儉中,鬼神富」謙。《魏文帝紀注》太史許芝引「初六履霜,陰始凝也」,《內則》注引「《明夷》睇于左股」,郎顗引「困而不失其所」,無「亨」字。《史記索隱》、劉向《別錄》云「《易》家有救氏」注。

連山《歸藏》。不著錄

桓譚《新論》曰:「《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漢世蓋有二昜矣。」《水經注》引《連山易》曰:「有崇伯鯀伏于羽山之野。」《帝王世紀》引《連山易》曰:「禹娶塗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注:《唐志》有十卷,蓋劉炫偽作,梁元帝三十卷,在五行家。

《禮運坤乾》注其書存者有《歸藏》。注:晉中經有之。《隋》《唐志》皆十三卷,今唯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初經》云「《初乾》《初奭》。」初《艮》,初《兌》,初《犖》:初離初釐初《巽》卦皆《六書》。漢上朱氏謂:「伏羲初畫八卦,因而重之者也。」

《齊母經》云:「瞿有瞿有。」請幫助識別此字。「《宵梁》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後鯀。「士有澤,我取其魚。」見《爾雅疏傳》注所引。若君子戒車,小人戒徒,有鳧鴛鴦,有鴈鷫鷞,有白雲自蒼梧入大梁,上有高臺,下有雝池,若以賈市,其冨如河漢。昔女媧筮張雲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極,平均土地,和合四國。黃神將戰,筮於巫咸。帝堯降二女,以女舜,殷王其國,常母谷,羿彃十日,明夷曰:昔夏后啟筮,乘龍飛以登于天,睪陶占之曰:「吉。」昔者河伯筮與洛戰,而枚卜昆吾占之,不吉。昔夏后啟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鈞臺,枚占皋陶曰:「不吉。」昔夏后啟筮享神于晉之墟,作為璿臺于水之陽。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于熒惑,曰:「不吉,不利出征,唯利安處。彼為貍,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強,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孔穎達謂偽妄之書,非殷《易》也。按《周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連山首《艮》,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首《坤》,萬物莫不歸藏于其中。《周易》首《乾》,杜子春云:《連山》,伏戲,《歸藏》黃帝。《山海經》云:「伏羲氏得《河圖》,夏后氏因之,曰《連山》。黃帝氏得《河圖》,殷人因之,曰《歸藏》。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姚信謂:「連山氏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歸藏氏得《河圖》,殷人因之,曰《歸藏》。伏羲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皇甫謐謂夏人因炎帝曰《連山》,殷人因黃帝曰《歸藏》。

《世譜》:神農,一曰連山氏;列山氏;黃帝,一曰歸藏氏。張行成謂:「《連山》,天《易》也;《歸藏》,地《易》也。有法數而未有書;《周易》,人《易》也,始有書矣。先儒謂夏殷易以七八不變者占。」注:《左氏傳》:穆姜筮《艮》之八,《晉語》公子重耳筮得貞《屯》《悔》《豫》皆八,董因筮之,得《泰》之八。《周易》以九六變者占,而沙隨程氏曰:古之筮者,兼用三《易》之法。衛元之筮,遇《屯》,曰「利建侯。」是《周易》或以不變者占也。季友之筮,遇《大有》之《乾》,曰「同復於父,敬如君所。」此固二《易》辭也。既之《乾》,則用變矣。是《連山》《歸藏》或以變者占也。夾漈。鄭氏以為《連山》用三十六策,《歸藏》四十五策,《周易》四十九策。《子華子》曰:出於一,立於兩,成於三。《連山》以之而呈形,《歸藏》以之而御氣,《大易》以之而立數。《春秋演孔圖》云,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卜之得陽、《豫》之卦。宋均注謂夏、殷之卦名,蓋意之也。元豐中,《三墳》始出於唐州北陽民家,曰:「山氣形天皇。」伏羲氏本山墳而作《易》,曰《連山》,人皇。神農氏本氣墳而作《易》,曰《歸藏》,地皇。黃帝氏本形墳而作《易》,曰坤乾雖不畫卦,而《連山》大象八,曰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而統以山;《歸藏》大象八,曰《歸藏》生動、長育、止殺而統以氣;《坤乾》大象八,曰天地日月、山川、雲氣而統以形。皆八而八為六十四。龜山楊氏曰:「是書太古。」《河圖代姓紀》曰:「博厚而濁,謂之《太易》。」太易之數三,是以形數名《易》,知其非古書也。揚雄《太元》日始于寅,義取《連山》。衛元嵩元包卦首于坤,義取《歸藏》。司馬公《潛虛》亦取《歸藏》云。晉郭璞摹《洞林》乎《連山》。

《子夏易傳》。不著錄

《隋志》:《周易》二卷,《子夏傳》,殘缺。梁六卷。《釋文序錄》:「《子夏易傳》三卷。」 《卜商七略》云:「漢興,韓嬰傳。」 《中經簿錄》云:「丁寬作。」 張璠云:「或馯臂子弓所作。」 《薛虞記》:《唐志》二卷,今本十卷。案陸德明《音義》云:「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故曰比。」 今本作「『地藏水而澤,水得地而安』,但小異耳。束帛戔戔作殘殘。」 又云:「五匹為束三。」

元二纁象陰陽,今本無此文,蓋後人附益者,多景迂。晁氏曰:唐張弧偽作。孫氏曰:「漢杜子夏之學。」 唐司馬氏曰:《七略》有《子夏傳》《七錄》六卷,或云韓嬰,或云丁寬。《中經簿》四卷。

馬端臨文獻通考

[编辑]

易經

[编辑]

丁寬《易》。

本傳:「景帝時,寬為梁孝王將軍,作《易說》三萬言,訓詁,舉大義授田王孫,王孫授施讎、孟喜、梁丘賀,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學。」

孟喜《易》。

本傳喜從田王孫受《易》,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

《京房易傳》四卷。

本傳「房治《易》事,梁人焦延壽字贛。其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

《焦氏易林》十六卷。

說見占筮門

費直《易》。

本傳「直長於卦筮」 ,亡章句,後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

鄭康成《易注》。

《崇文總目》:「今唯《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合四篇,餘皆逸。」 指趣淵確,本去聖之未遠。

王弼《易注略例》《繫辭注》十卷。

晁氏曰:《上、下經》,魏尚書郎王弼輔嗣注,《繫辭》《說卦》《雜卦》《序卦》,弼之門人韓康伯注。又載弼所作《略例通》十卷。《易》自商瞿受於孔子,六傳至田何而大興,為施讎、孟喜、梁丘賀。其後焦贛、費直始顯,而傳受皆不明,由是分為三家。漢末,田、焦之學微絕,而費氏獨存。其學無章句,惟以《彖》《象》《文言》等十篇解《上、下經》,凡以《彖》《象》《文言》等參入卦中者,皆祖費氏。東京荀、劉、馬、鄭皆傳其學,王弼最後,世或用鄭說,則弼亦本費氏也。歐陽公見此,遂謂孔子古經已亡。按: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 「悔亡」 ,惟費氏經與古文同,然則古經何嘗亡哉!陳氏曰:「自漢以來,言《易》者多溺於象占之學,至弼始一切掃去,暢」 以義理,於是天下宗之,餘家盡廢。然王弼好老氏,魏晉談元,自弼輩倡之。《易》有聖人之道四焉,去三存一,於道闕矣。況其所謂辭者,又雜異端之說乎?范甯謂「其罪深於桀紂」 ,誠有以也。

《連山》十卷。

《北史劉炫傳》:「時牛弘奏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遂偽造書百餘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錄上送官,取賞而去。後人有訟之,經赦免死,坐除名。」

《歸藏》三卷。

《崇文總目》:晉太尉參軍薛正注。隋世有十三篇,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文多闕亂,不可詳解。夾漈鄭氏曰:「《連山》亡矣。《歸藏》唐有,司馬膺注云云。」 按《連山》《歸藏》乃夏商之《易》,本在《周易》之前。然《歸藏》《漢志》無之,《連山》《隋志》無之,蓋二書至晉、隋間始出,而《連山》出於劉炫之偽作,《北史》明言之,度《歸藏》之為書,亦此類耳。夾漈好奇,獨尊信此二書與古《三墳書》,且咎世人以其晚出而疑之。然殊不知毛氏《詩》《左氏春秋》、小戴氏《禮》與《古文尚書》《周官》六典,比之當時皆晚出者也。然其義理、其文辭,一無可疑,非二《易》《三墳》之比,不謂之「六經」 ,可乎?故今敘二《易》,不敢遽指為夏、商之書,姑隨其所出之時,置之漢之後、唐之前云。

孔穎達《正義》十四卷。

《崇文總目》:「唐太尉長孫無忌與諸儒刊定。宋朝端拱初,國子司業孔維等奉詔是正,其言主申王學」 云。

陳氏曰:其實非一手一足之力,世但稱《孔疏》耳。

《甘棠正義》三十卷。

《崇文總目》:「梁陝州大都督府左司馬任正一撰,孔穎達正義,申演其說。」

李鼎祚「《周易集解》十卷。」

晁氏曰:鼎祚唐人。集解經皆避唐諱,又取《序卦》各冠逐卦之首。所集有子夏、孟喜、京房、馬融、荀爽、鄭康成、劉表、何晏、宋衷、虞飜、陸績、干寶、王肅、王輔嗣、姚信、王廙、張璠、向秀、王凱同、侯果、蜀才、翟元、韓伯、劉瓛、何妥、崔憬、沈麟士、盧氏、崔覲、孔穎達三十餘家。又引《九家易乾鑿度義》,所謂「蜀才」 者,人多不知。按顏之推云:「范長生也。」 其序云:「自卜商之後,傳注百家,唯王、鄭相沿,頗行於代。鄭則多參天象,王乃全釋人事。《易》之道豈偏滯于天人哉?而天象難尋,人事易習,《折楊》《黃華》,學徒多從之。今集諸家,刊輔嗣之《野文》,輔康成之《逸象》,以貽同好」 ,蓋宗鄭學者也。《隋書經籍志》所錄《易》類六十九部,今所有五部。

而已。關朗不載於目。乾鑿度自是緯書,焦贛《易林》又屬卜筮。子夏書或云張弧偽為,然則《隋志》所錄,捨王弼書皆未得見也。獨鼎祚所集諸家之說,時可見其大旨。《唐錄》稱鼎祚書十七卷,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無所亡失,豈後人併之邪?

陳氏曰:隋、唐以前,《易》家諸書逸不傳者,賴此書猶見其一二,而所取於荀、虞者尤多。「九家」 者,漢淮南王所聘明《易》者九人,荀爽嘗為之集解,陸氏《釋文》。所載《說卦》逸象,本於《九家易》。

《中興藝文志》:「李鼎祚《易宗》:鄭康成排王弼。」

《易舉正》三卷。

《崇文總目》:「唐蘇州司戶參軍郭京撰。京世授《五經》,得王輔嗣、韓康伯手寫《易經》,比世所行,或頗差駮,故舉正其訛而著于篇。」

晁氏曰:京自稱家藏王韓手札《周易》及石經校正一百三十五處,二百七十三字,蓋以𦅸彖相正,有闕漏處可推而知,託云得王、韓手札與石經耳。容齋洪氏《隨筆》曰:「《易舉正》三卷,云曾得王輔嗣、韓康伯手寫注定傳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國學鄉貢舉人等本,或將經入注,用注作經。《小象》中間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辭注》內移後義,卻處於前,兼有脫遺兩字,顛倒謬誤者,並依定本舉正其訛,凡一百三節,今略取其明白者二十處載於此。《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今本於《象》文「霜」字下誤增「堅冰」二字。《屯》六三,《象》曰:「即鹿無虞,何以從禽也。」今本脫「何」字。《師》六五,田有禽,利執之,無咎。元本「之」字誤作「言」,觀注義亦全,不作「言」字釋也。《比》,九五,《象》曰:「失前禽,舍逆取順也。」今本誤倒其句。《賁》,「亨,不利有攸往。」今本「不」字誤作「小」字。「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註云:「剛柔交錯而成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脫「剛柔交錯」一句。《坎卦》「習坎」上脫「坎」字。《姤》,九四,包失其漁。二有其漁,故失之也。今本誤作「無魚。」《蹇》。九三,「往蹇來正。」今本作「來反。」《困》。初六,《象》曰:「入于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彖》:「聖人亨,以亨上帝,以養聖賢。」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字,故註文亦誤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今本脫「不喪匕鬯」一句。《漸》,《象》曰:「君子以居賢德,善風俗。」今本正文脫「風」字。《豐》。九四,《象》「遇其夷主,吉」,志行也。今文脫「志」字。《中孚》:「彖豚魚,吉,信及也。」今本「及」字下多「豚魚」二字。《小過》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今本脫「可」字,而「事」字下誤增「吉」字。六五,《象》曰:「密雲不雨,已止也。」注「陽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故注亦誤作「陽已上故止」也。《既濟》《彖》曰:「既濟,亨,小小者亨也。」今本脫一「小」字。《繫辭》「二多譽,四多懼。」注云:「懼,近也。」今本誤以「近也」字為正文,而註中又脫「懼」字。《雜卦》,「蒙,稚而著。」今本「稚」誤作「雜」字。「予。」闕。須於福州《道藏》中見此書而傳之。及在後省見晁公武所進《易解》,多引用之,世罕有其書也。巽岩李氏曰:「京此書使經傳不相混亂,殘闕復為真全,頗有益於學者。然能妍諸侯之慮,衍侯之字,成言乎?艮當作誠。」若此等京蓋未知,豈王、韓舊本,固不免訛舛耶?京,開元後人,故所為書,不得著錄,本末亦未詳要,可惜云。

陸希聲《易傳》。

《崇文總目》:唐右拾遺陸希聲撰。希聲作《易傳》十篇,《易圖》《指說》《釋變》《微旨》四篇。初,隴西李阮學其說,以為《上、下經傳》二篇,思屬近妙,故希聲自為之解,餘篇差顯,不復為註,蓋近世之名家歟?今二篇外,餘篇逸。

晁氏曰:「《微旨》三卷,皆設問答。」

陳氏曰:按《唐志》有《易傳》二卷,《中興書目》作六卷,別出《微旨》三卷。今所謂解說者,上、下經共一冊,不分卷,有序言:「著《易傳》十篇,七篇以上,解《易》義之淵微;八篇以下,廣《易》道之旁行。第為六卷。又撰《易圖》《指說》《釋變》《微旨》各一卷,通為十卷。其上、下經,蓋第一、第二篇,經文一句,《傳》亦一句,門人以為難曉,故復為之解。」 然則其全書十卷。不盡傳矣。家舊惟有《微旨》。續得《解說》一編。始知其詳。

衛元嵩《元包》十卷。

《崇文總目》:元嵩,唐人,撰武功蘇源明傳,趙郡李江注。《包》以《坤》為首,因八純之宮以生變,極於六十四,自繫其辭。言外卦體,不列爻位。以謂《易》首《乾》尚文,《包》首《坤》尚質,夏《連山》、商《歸藏》《周易》、唐《包》,其實一也。雖欲馳騁,而放言趍理,近止《易》家之區鄙云。陳氏曰:其書以八卦為八篇首,而一世至《歸魂》各附其下,先《坤》,次《乾》《兌》、艮、離、坎、㢲、震。坤曰太陰,乾曰太陽。餘六子有「孟仲少」 之目。每卦之下,各為數語,意僻怪,文險澀,不可深曉也。

張氏曰:衛元嵩作。《元包》,義取於《歸藏》元包麤贊卦名之大指,未極人事之精義。辭略數隱,世多不傳。

乃作《元包數義》二卷,以明衛元嵩之《易》。詳見《七易序》。

《子夏易》十卷。

《崇文總目》:「此書篇第,略依王式,決非卜子夏之文。又其言近而不篤,然學者尚異,頗傳習之。」

晁氏曰:舊題《卜子夏傳》。《唐·藝文志》:子夏書已亡。今此書約王弼註,為之者止《雜卦》。景迂云,張弧偽作。陳氏曰:「按《隋》《唐志》有《卜子夏傳》二卷,殘闕,陸德明、李鼎祚亦時稱引。考《漢志》初無此書。有孫坦者,為《周易折縕》,此漢杜子夏也,未知何據。使其果然,何為不見於《漢志》,其為依託明矣。」按:此作《折縕》後又作「析蘊」 ,疑作《折縕》者誤。「隋唐時止二卷,已殘闕,今安得有十卷?且其《經》文、《彖》《象》《爻辭》相錯,正用王弼本,決非漢世書。以陸德明所引,求之今傳,則皆無之,豈惟非漢世書,亦非隋唐所傳書矣。其文辭淺俚,非古人語,姑存之以備一家。」按晁以道《傳易堂記》曰:「古今咸謂子夏受於孔子而為之傳,然太史公、劉向父子、班固皆不論著,唐劉子元」知其偽矣。書不傳於今,今號為「子夏傳」者。《崇文總目》知其為偽,而不知其所作之人,予知其為唐張弧之易也。晁之言云爾。張弧有《王道小疏》五卷,見《館閣書目》,云唐大理評事,亦不詳何時人。

容齋洪氏《隨筆》曰:「孔子弟子惟子夏於諸經獨有《書》,雖傳記雜言,未可盡信,然要為與他人不同矣。於《易》則有傳,於《詩》則有《序》。而《毛詩》之學,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傳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傳曾申,五傳而至大毛公。於《禮》則有《儀禮喪服》一篇,馬融、王肅諸儒多為之訓說,於《春秋》所云『不能贊一辭,蓋亦嘗從事於斯』」 矣。《公羊》高實受之於子夏,《穀梁》赤者,《風俗通》亦云:子夏門人。於《論語》則鄭康成以為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也。後漢徐防上疏曰:「《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 斯其證云。

《周易新論傳》疏:

《崇文總目》:唐陰洪道撰。洪道世其父顯之學,雜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說,參訂其長,合七十二篇,於《易》有助云。

《周易物象釋疑》一卷。

《崇文總目》:唐東鄉助撰。取卦互體,開釋言象,蓋未始見康成之學,而著此書焉。

陳氏曰:「東鄉」 ,一作「東陽。」 《館閣書目》又云「守江陵尹。」 東陽、東鄉,皆複姓也。其序言隨事義而取象,若以龍敘《乾》,以馬明《坤》。凡注疏未釋者,標出為此書。

《周易口訣義》六卷。

《崇文總目》:「河南史證撰,不詳何代人。」 其書直鈔孔氏說,以便講習,故曰《口訣》。

晁氏曰:唐史證撰。抄《注疏》以便講習。田氏乃以為魏鄭公撰,誤也。

陳氏曰:《三朝史志》有其書,非唐則五代人也。避諱作「證」 字。

《周易正義補闕略例疏》一卷。

《崇文總目》:不著撰人名氏。其說自謂裨穎達之闕。陳氏曰:唐四門助教邢璹撰。按蜀本《略例》有璹所注,止有篇首釋「略例」 二字,文與此同,餘皆不然。此本亦淺近無義理,姑存之。

關子明《易傳》一卷。

晁氏曰:魏關朗撰。元魏太和末,王虯言於孝文,孝文召見之,著《成筮論》數十篇。唐趙蕤云:「恨書亡半,隨文詮解」 ,才十一篇而已。李邯鄲始著之。目云王通贊《易》,蓋宗此也。

《朱子語錄》:《關子明易》,偽書也。

陳氏曰:唐趙蕤註。然《隋》《唐志》皆不錄,或云阮逸偽作。

《周易啟源》十卷。

晁氏曰:蔡廣成撰。李邯鄲云唐人,田偉置于王昭素之下。今從李說。卷首《德恆》《伯言》《德膚》《德翰》《四月》,皆設為問對。凡三十六篇。

《周易開元關》一卷。

晁氏曰:唐蘇鶚撰。自序云:「五代祖晉,官至吏部侍郎,學兼天人,嘗製《八卦論》,為世所傳。遭亂遺墜,而漏簡尚有存者,鶚乃略演其旨於此。」

《周易流演》五卷。

晁氏曰:唐成元英撰。錯綜六十四卦,演九宮,以直年月日,推國家之吉凶。元英,道士也,故《道藏》錄之。或云釋仁英撰,未知孰是。

《周易窮微》一卷。

陳氏曰:稱王輔嗣凡為論五篇。《館閣書目》有王弼《易辯》一卷,其《論彖》《論象》亦類略例,意即此書也。又言弼註此書已亡,至晉得之,王羲之承詔錄藏于祕府,世莫得見,未知所據而云。

《周易釋文》一卷。

陳氏曰:唐國子博士陸德明撰。本名「元朗」 ,以字行。多援漢、魏以前諸家說,蓋唐初諸書皆在也。卦首

註:「某宮某世,用京房說。」

《石經周易》《周易指略例》共十一卷

晁氏曰:偽蜀廣政辛亥孫逢吉書。廣政,孟昶年號也。《說卦》「乾,健也」 以下有韓康伯註,《略例》,有邢璹注。此與國子監本不同者也。以蜀中印本校邢璹註《略例》,不同者又百餘字,詳其意義,似石經誤,而無他本訂正,姑兩存焉。

夾漈鄭氏曰:「按《石經》之學,始於蔡邕始也。秦火之後,經籍初出,諸家所藏,傳寫或異,箋傳之儒,皆馮所見,更不論文字之訛謬。邕校書東觀,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乃自為書,而刻石於太學門外。後儒晚學,咸所取正。奈當漢之末祚,所傳未廣,而兵火無存,後之人所得者亦希矣。今之所謂《石經》者,但刻諸石」 耳,多非蔡氏之經。

《易軌》一卷。

晁氏曰:偽蜀蒲乾貫撰。專言流演。其序云:「可以知否泰之原,察延促之數。」 蓋數學也。

王昭素《易論》三十三卷。

晁氏曰:昭素居酸棗。太祖時嘗召令講《易》。其書以注疏異同,互相詰難,蔽以己意。昭素隱居求志,行義甚高,史臣以王烈、管寧比之。

《易證墜簡》一卷。

晁氏曰:皇朝天禧中毘陵從事范諤昌撰。其書酷類郭京舉正。如《震卦》《彖辭》內云脫「不喪匕鬯」 四字,程正叔取之。《漸》卦上六,疑「陸」 字誤,胡翼之取之。自謂其學出於湓浦李處約、廬山許堅意者,豈果有師承?故程、胡取之。

陳氏曰:其上卷如郭京《舉正》,下卷辨《繫辭》非孔子命名,止可謂之《贊》,繫今《爻辭》乃可謂之《繫辭》。又重定其次序,又有《補注》一篇,辨周、孔述作與諸儒異,為《乾》《坤》二《傳》。末有《四時晷刻圖》一篇。《館閣書目》止一卷,又有《源流圖》一卷,言「納甲」 、「納音」 者,即此下卷《補註序》中語也。世或言劉牧之學出於諤昌,而諤昌之學亦出种放,未知信否?晁以道、邵子、朱子發皆云爾。

陸秉《周易意學》十卷。

晁氏曰:秉字端夫,舊名東。寶元間以此書奏御,敕書嘉獎。秉嘗通判蜀州。首篇論《易》之名,頗采《參同契》之說。

陳氏曰:其說多異,先儒穿鑿無據。

胡安定《易傳》十卷。

晁氏曰:此解甚詳,蓋門人倪天隱所纂,非其自著,故序首稱先生曰。陳氏曰:新安王炎晦叔嘗問南軒曰:「伊川令學者先看王輔嗣、胡翼之、王介甫三家《易》,何也?」 南軒曰:「三家不論互體,故云爾。然雜物撰德,具於中爻,互體未可廢也。」 南軒之說雖如此,要之,程氏專治文義,不論象數。三家者,文義皆坦明,象數殆於掃除略盡,非特互體也。

《周易言象外集》。古易

《崇文總目》:皇朝王洙原叔撰。洙以通經侍講天章閣,乃集前世諸儒《易》說,折衷其理,依卦變為類。其論以王弼《傳》為內,故自名曰《外傳》。

陳氏曰:其序言學《易》於處士趙期,論次舊義,附以新說,凡十二篇,十卷。

又曰:「《古易》十二卷,亦去王原叔家上、下經,惟載《爻辭》外《卦辭》一、《彖辭》二、《大象》三、《小象》四、《文言》五、《上繫》六、《下繫》七、《說卦》八、《序卦》九、《雜卦》十。葉石林以為此即《藝文志》所謂《古易》十二篇者。」 按《隋唐志》皆無《古易》之目,當亦後人依倣錄之耳。

邵古《周易解》五卷。

晁氏曰:古字天叟,雍之父也。《世本》范陽,而卒於洛。其學先《正音文》云。

皇甫泌《易解》十四卷。

晁氏曰:泌官至尚書右丞。有《述聞》一卷,《隱訣》一卷,《補解》一卷,《精微》三卷。又有紀師說《辯道通》為八卷。陳氏曰:其學得之常山抱犢山人,而莆陽游中傳之。劉彝、錢藻皆為之序。山人不知名,蓋隱者也。泌嘗守海陵,治平以前人。

石徂徠《易解》五卷。

晁氏曰:景迂云,「《易古文》十二篇,先儒謂費直專以《彖》《象》《文言》參解《易》爻,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自費氏始。」 孔穎達云,王輔嗣又分爻之《象》辭,各附當爻,則費氏初變古制時,猶若今《乾卦》《彖象》、繫卦之末。歟!古經始變於費氏,卒大亂於王弼,惜哉!今學者曾不之知也。石守道亦曰,孔子作《彖象》於六爻之前,《小象》繫逐爻之下。惟《乾》悉屬之於後者。讓也。嗚呼。他人尚何責哉。家本不見此文。豈介後覺其誤改之歟。

陳氏曰:所解止六十四解,亦無大發明。晁景迂引守道說。今觀其解義,言「王弼注《易》,欲人易見,使相附近。」 他卦皆然,惟《乾》不同者,欲存舊本而已,更無。

「他說不知景迂何以云爾也。」 按宋咸《補註》首章頗有此意,晁殆誤記耳。

劉長民《易解》十五卷。

晁氏曰:皇朝劉牧長民撰。仁宗時,言數者皆宗之。慶曆初,吳佖獻其書於朝,優詔獎之,田況為序。又有《鉤隱圖》三卷,皆《易》之數也。凡五十五圖,并《遺事》九。有歐陽永叔《序》,而其文殊不類。

陳氏曰:黃黎獻為之序,又為《略例圖》,亦黎獻所序。又有三衢劉敏士刻於浙右庾司者,歐公《序》文淺俚,決非公作。其書三卷,與前本大同小異。牧《易》學盛行於慶曆時。

《刪定易論》一卷。

陳氏曰:直講盱江李覯泰伯撰。凡六篇。蓋刪劉牧《易圖》而存之者三焉。《館閣書目》作六卷,十九篇。覯先注《易論》十九篇,皆見集中,與此自為二書,當是合為十九也。

宋咸《易訓》《易補註》、王劉《易辨》

晁氏曰:咸自序云:「予既以補註《易》奏御,而男億請餘義凡百餘篇,端因以《易訓》名之。」 蓋言不敢以傳世,特教其子而已。凡三卷,頗論陸希聲、劉牧、鮮于侁得失云。

陳氏曰:咸嘗撰《易明》,凡一百九十三條,以正亡誤。及得郭京《舉正》于歐陽公,遂參驗為《補注》十卷,皇祐五年表上之。別有《易訓》,未見。《易辨》凡二十篇,為一卷。劉牧之學大扺,求異先儒,穿鑿破碎,故李、宋或刪之,或辨之。

《周易聖斷》七卷。

晁氏曰:皇朝鮮于侁子駿撰。本之王弼、劉牧,而時辨其非,且云「眾言淆亂折諸聖」 ,故名其篇曰《聖斷》。陳氏曰:其書乾坤二卦,不解爻象,欲學者觀《彖》《象》《文言》而自得云。

《易意蘊凡例總論》一卷。

晁氏曰:皇朝徐庸以《春秋》凡例,《易》亦有之,故著書九篇,號《意蘊凡例總論》,其學祖劉牧陸秉云。陳氏曰:庸,皇祐時人,凡為論九篇。館閣書又有《卦變解》,未見。

《伊川易傳》十卷。

遺書。張閎中以書問:《易》之義,本起於數。程子答曰:「謂義起數則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易》因象以知數,得其義則象在其中矣。必欲窮象之隱微,盡數之毫忽,乃尋流逐末,術家所向,非儒者之務也。管輅郭璞之學是已。」 又曰:「理無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見乎辭者也,則可由辭以觀象,故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門弟子請問《易》傳事,雖有一字之疑,伊川必再三喻之,蓋其潛心甚久,未嘗容易下一字也』。」

陳氏曰:伊川止解六十四卦,不解《大傳》,而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唐李鼎祚《集解》亦然。

晁氏曰:朱震言《頤》之學出於周敦頤,敦頤得之穆修,亦本於陳摶與邵雍之學。然攷正叔之解,不及象數,頗與胡翼之相類。景迂云,「胡武平、周茂叔同師潤州鶴林寺僧壽涯,其後武平傳其學于家,茂叔則授二程。」 與震之說不同。

按:伊川之學出自濂溪,此先儒《通論》也。而晁、朱之說,以為濂溪所師,本於希夷及一僧,則固老、釋之宗旨矣。此論未之前聞。

王介甫《易解》二十卷,龔原、耿南仲註《易》各二十卷

晁氏曰:介甫《三經義》皆頒學官,獨《易解》自謂少作未善,不專以取士。故紹聖後,與龔原、耿南仲註《易》三書,偕行於場屋。

《東坡易傳》十一卷。

晁氏曰:東坡自言其學出於父洵,且謂「卦不可爻別而觀之。」 其論卦必先求其所齊之端,則六爻之義,未有不貫者,未嘗鑿而通之也。

《朱子語錄》曰:「老蘇說《易》,專得於『愛惡相攻而吉凶生』以下三句。它把這六爻似那累世相讎相殺底人相似。看這一爻攻那一爻,這一畫克那一畫,全不近人情。東坡見它恁地太麤疏,卻添得些佛老在裏。其書自做兩樣,亦間有取王輔嗣之說,以補老蘇之說。亦有不曉得它說了,亂填補處。老蘇說底,亦有去那物理上看得著處。」 又《雜學辨》曰:「《乾》上《彖辭》,發明性命之理,與《詩》《書》《中庸》《孟子》相表裏,而《大傳》之言亦若符契。蘇氏不知其說,而欲以其所臆度者言之,又畏人之指其失也,故每為不可言不可見之說,以先後之務為閃倏滉漾不可捕捉之形,使讀者茫然,雖欲攻之而無措其辨。殊不知性命之理甚明」 ,而其為說至𥳑。今將言之而先曰「不可言」 ,既指之而又曰「不可見」 ,足以眩夫未嘗學問之庸人矣。由學者觀之,豈不適所以為未嘗見、未嘗知之驗哉?然道衰學絕,世頗惑之,故為之辨以待後之君子。而其它言生死鬼神之不合者,亦

并附焉

《橫渠易說》十卷。

晁氏曰:其解甚略,《繫辭》差詳。

《溫公易說》一卷。

晁氏曰:雜解《易》義,無銓次,蓋未成書也。

《乾生歸一圖》二卷。

晁氏曰:皇朝石汝礪撰。先辨卦彖、爻象之別,後列數圖,頗雜以《釋》《老》之說。

陳氏曰:嘉祐初人。序取《乾》為生生之本,萬物歸於一也。有論有圖,亦頗與劉牧辨,然或雜以釋、老之學。其所謂一者,自註云:「一則靈寂。」 其《元首》篇論道,專以靈明無體無生為主。又曰:「因靈不動,而生寂體。」 豈非異端之說乎?

《周易義海》一百卷。

晁氏曰:皇朝房審權撰。集鄭元至王安石凡百家,摘取其專明人事者為一編,或諸家說有異同,輒加評議,附之篇末。

陳氏曰:審權編《義海》凡四卷。近時江都李衡彥平刪削,而益以東坡、伊川、漢上之說,為《撮要》十卷。若房氏百卷之書,則未見也。衡,乾道中由侍御史為起居郎。

張弼《葆光易解》十卷。

晁氏曰:弼,莆田人,字舜元。紹聖中,張惇薦于朝,賜號「葆光處士。」 後黃裳等再薦,詔以為福州司戶、本州教授。其學頗宗鄭氏。

陳氏曰:「其學多言取象。」

鄭揚庭《周易傳》十三卷。

邵伯溫《辨惑》云:「沈存中《筆談》言:江南人鄭夬字揚庭,曾為一書談《易》,其間一說曰:『乾坤大父母也;復姤小父母也。乾一變生復得一陽;《坤》一變生姤得一陰云云。至乾六變生《歸妹》,本得三十二陽;《坤》六變生《漸》,本得三十二陰。乾坤錯綜陰陽,各得三十二,生六十四卦。夬之為書,皆荒唐之論,獨有此變卦之說,未知其是非。予後見兵部員外郎秦玠論夬所談驗然,曰:『何處得此法』』?」 玠云:「嘗遇一異人,受此曆數,推往古興衰運曆,無不皆驗,嘗恨不能盡其術。西都邵雍亦知大略,已能洞知吉凶之變。此人乃形之於書,必有天譴,此非世人所得聞也。切惟我先君《易》學,微妙元深,不肖所不得知也。」 其傳授本末,則受《易》於李之才挺之。挺之師穆脩伯長,伯長師陳摶圖南。先君之學,雖有傳授,而微妙變通,則其所自得也。平時未嘗妄以語人,惟大名王天悅、滎陽張子望嘗從學,又皆蚤死。秦玠、鄭夬嘗欲從先君學,先君以玠頗好任數,夬志在口耳,多外慕,皆不之許。玠嘗語夬以「王天悅傳先君之學」 ,夬力求之,天悅不許。天悅感疾且卒,夬賂其僕,於臥內竊得之,遂以為己學。著《易傳》《易測》《宋範》《五經明用》數書,皆破碎妄作,穿鑿不根。常以《變卦圖》示秦玠,夬竊天悅書入京師,補國子監解試,策問八卦次序,夬以所得之說對。有司異之,擢在優等。既登第,以所著書投贄公卿之門。後以贓罪竄秦,謂必有天譴,恐指此。秦既知夬竊書,乃謂夬何處得此法?又謂「西都邵某聞《大略》,近乎自欺矣。」 然謂得之異人,蓋指希夷而言也。

晁氏曰:姚嗣宗謂劉牧之學受之吳祕,祕受之夬。夬又作《明數》《明象》《明傳道》《明次例》《明範》五篇。

《周易析蘊》二卷。

陳氏曰:孫坦撰。凡二卷。其首言子夏,辭不甚粹,或取《左氏傳》語證之。晚又得十八占,稱天子曰「縣官。」 嘗疑漢杜子夏之學,及讀杜《傳》,見引《明夷對策》,疑始釋然。坦不知何人,《國史志》及《中興書目》皆不著。

阮逸《易筌》六卷。

陳氏曰:「逸」 字天隱。每一爻各以一古事繫之,頗多合。

《易童子問》三卷。

陳氏曰:歐陽永叔撰。設為問答,其上、下卷專言《繫辭》《文言》《說卦》而下皆非聖人之作。

《周易義類》三卷。

陳氏曰:顧叔思撰。未詳何人。序言「先儒論說甚眾,而其旨未嘗不同;卦爻或有不同,而辭意固嘗不一。名立標目,總而聚之。」

沈存中《易解》二卷。

陳氏曰:所解甚略,不過數卦,而於《大》《小畜》《大小過》獨詳。

陳了翁《易說》一卷。

陳氏曰:了翁晚年所著,止解六十四卦,辭旨深晦。

王逢《易說》十卷。

晁氏曰:逢嘗為國子直講,著《易傳》十卷,其學宗王弼。

龔原《易講義》十卷。

陳氏曰:原字深之。嘉祐八年進士。初以「經學」 為「王。」

考證

安石引用元符,後入「黨籍。」

《呂氏易章句》一卷。

晁氏曰:呂大臨與叔撰。其解甚略,有統。闕三字。

呂微仲「《周易古經》二卷。」

陳氏曰:呂大防微仲所錄《上、下經》,並錄《𦅸辭》《彖》《象》,隨經分上、下,為六卷。《上、下繫》二卷,《文言》《說卦》各一卷。

晁氏曰:其序云:「《彖》《象》所以解《經》,始各為一書。王弼專治《彖》《象》以為註,乃分於卦爻之下」 ,學者於是始不見完《經》,而文辭次第貫穿之意亦缺然不屬。因按古文而正之,凡十二篇,別無解釋。

晁以道《古易》十二卷。

晁氏曰:從父詹事公諱說之撰。以諸家《易》及許慎《說文》等九十五書是正其文字,且依漢田何本分《易經》上下,并《十翼》通為十二篇,以矯費氏、王弼之失。謂「劉向嘗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至蜀李譔又嘗註《古文易》,遂名曰《古易》。」

陳氏曰:「以道之說曰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自費氏始。」 孔穎達又謂:「輔嗣之意,象本釋經,宜相附近。分爻之象,各附逐爻」 ,則費氏初變古之時,猶若今乾坤,歟古經始變於費氏,而卒大亂於王弼,奈何後之儒者尤而效之?杜預分《左氏傳》於《經》,宋衷、范望散《太元測贊》於八十一首之下,是其明比也。揆觀其初,乃如古《文尚書》遷、固《敘傳》、揚雄《法言敘篇》云爾。卷首列名氏二十餘家,文字異同,則散見於諸卦云。

巽巖李氏曰:晁氏專主北學,凡故訓多取許叔重《說文解字》、陸德明《音義》、僧一行、李鼎祚、陸希聲及本朝王昭素、胡翼之、黃聱隅輩論說,亦時采掇。呂公書,則文字句讀,初無增損。景迂則輯諸家異同,或斷以己意,有增有損。篇第則放費長公,未解輔嗣未註以前舊本,并十二篇為八篇。呂、晁各有師承,初不祖述,而其指歸則往往暗合。

晁以道《太極傳外傳》《因說》共八卷

陳氏曰:其學本康節,自言學京氏《易》。紹聖間,遇洛陽楊寶賢,得康節《二易圖》,又從其子伯溫得其遺編,始作《易傳》,名曰《商瞿傳》,兵火後失之,晚年復為此書。又有《易元星紀譜》《易規》二書,見本集中。又有《傳易堂記》,述漢以來至本朝傳授甚詳。

《漢上易集傳》《易圖叢說》共十五卷

晁氏曰:朱震子發撰。自謂其學以程頤為宗,和會邵雍、張載之論,合鄭元、王弼之學為一云。其書多采先儒之說以成,故曰《集解》,然頗舛誤。

陳氏曰:《漢上經筵表》中具述源流,云:「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穆脩,穆脩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穆脩以《太極圖》傳周敦頤,敦頤傳程顥、程頤,是時,張載講學於二程、邵雍之間,故雍著《皇極經世書》;牧陳天地五十有五之數,敦頤作《通書》,程頤著《易傳》;載造、《太和》《參兩》等篇。臣今以《易傳》宗和、會雍載之論,上采漢、魏、吳、晉,下逮有唐及今,包括異同,庶幾道離而復合。」 蓋其學專以王弼盡去舊說,雜以莊、老,專上文辭為非,是故其於象數頗加詳焉。序稱九卷,蓋合《說序》《雜卦》為一也。《朱子語錄》曰:「漢上《易卦》變,只變到三爻而止,於卦辭多有不通處,某更」 推盡去,方通。如《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 ,只是初剛自《訟》二移下來;《晉》「柔進而上行」 ,只是五柔自《觀》四挨上去。此等類按漢上卦變則通不得 。王弼破互體,朱子發用互體。朱子發互體,一卦中自二至五,又自有兩卦,這兩卦又伏兩卦。林黃中便倒轉推成四卦,四卦裏又伏四卦,此謂互體。這自那「風為天於上」 ,上有個艮之象來。互體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處多。一卦互換是兩卦,伏兩卦是四卦,反看又是兩卦,又伏兩卦,共成八卦。

梁谿《易傳內外篇》共十九卷。

陳氏曰:丞相昭武李綱伯紀撰。按序「內外篇凡二十三卷。內篇《訓釋》《上下經》《繫辭說》《序》《雜卦》并《總論》,合十卷;外篇《釋象》七,《明變》一,《訓辭》二,《類占》一,《衍數》二,合十有三卷。」 今內篇闕《總論》,外篇闕《訓辭》及《衍數》,下卷存者十卷,蓋罷相遷謫時所作。其書未行於世,館閣亦無之。莆田鄭寅子敬從忠定之曾孫,得其藏本,頃倅莆田,借鄭本傳錄。今攷《梁谿集》,紹興十三年所編,其訓辭二序,已云「有錄無書」 ,則雖其家亦亡逸久矣。豈其有序而書實未成耶?其書於辭變象占,無不該貫,可謂博矣。

《吳園易解》十卷。

陳氏曰:祕閣脩撰鄱陽張輾知常撰。卷後有《序論》五篇,《雜說》《泰論》各一篇。

「《先天易鈐》,《太極寶局》」二卷。

晁氏曰:皇朝牛師德撰。自云「傳邵雍之學於司馬。」

溫公其說近於《術數》,未知其信然否。

陳氏曰:未詳何人。蓋為邵氏之學而專乎「術數」 者也。

《兼山易解》二卷,《傳家易說》十一卷

晁氏曰:郭忠孝撰。忠孝,字立之,河南人。頗明象數,自謂得李挺之《卦變論》于陳子惠,因亟讀有得焉。靖康中,持憲關右,死于難,故其書散落大半。陳氏曰:《傳家易說》十一卷,沖晦處士郭雍頤正撰。自言其父忠孝受學於程伊川,伊川示以《易》之《艮》,曰:「艮,止也。學道之要,無出於此。」 自是方覺讀《易》有味。牓其室曰「兼山」 ,立身行道,皆自止始。兵興之初,先人舊學掃地,念欲補續其說,中心所止者,艮止也。潛稽《易》學,以述舊聞,用傳于家。忠孝,字立之,名將,樞密逵之子。自言得先天卦變於河陽陳安民子惠,其書出李挻之,由是頗通象數。仕為永興軍路提刑,死於狄難,其書散逸。雍隱居陝州長楊山中,帥守屢薦,召之不至。由處士封頤正先生。其後提舉趙善譽言于朝,遣官受所欲言,得其《傳家兵學》六卷以進,時淳熙丙午也。

王湜《易學》一卷。

晁氏曰:皇朝王湜同州人。早潛心於康節之學,其序曰:「康節有云:『理有未見,不可強求使通。故愚於《觀物篇》之所得,既推其所不疑,又存其所可疑,亦以先生之言自慎,不敢輕其去取故也』。」

《河圖解》二卷。

晁氏曰:皇朝康平撰。凡五十二篇。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

南軒張子曰:嗚呼!此真麻衣道者之書也。其說獨本於羲皇之畫,推乾坤之自然,考卦脈之流動,論反對變復之際,深矣。其自得者歟?希夷隱君,實傳其學,二公高視塵外,皆有長往不來之願,抑列禦寇莊周之徒歟?雖然,概以吾聖門之法,則未也。形而下者謂之器,或者有未察歟?其說曰:「六十四卦,惟《乾》與《坤》,本之自然,是名真體。」 又曰:「六子重卦,乾坤雜氣,悉是假合,無有定實。」 予則以為六子重卦,皆乾坤雜氣之妙用,真實自然,非假合也。希夷述其說曰:「學者當於羲皇心地上馳騁,無於周孔腳足下盤旋。」 予則以為學《易》者須於周孔腳足尋求,然後羲皇心地上可得而識。推此可概見矣。然其書之傳,固非牽於文義、鑿於私意者所可同年而語也。

陳氏曰:舊傳麻衣道者授希夷先生。崇寧間,廬山隱者李潛得之,凡四十二章,蓋依託也。朱侍講云:南康戴主簿師禹撰,乃不唧𠺕底禪,不唧𠺕底脩養法,不唧𠺕底時日法。王炎曰:「洛水李壽翁侍郎,喜論《易》,炎嘗問曰:『侍郎在當塗板行《麻衣新說》如何』?李曰:『程沙隨見屬』。炎曰:『恐託名麻衣耳。以撲錢背面喻八卦陰陽純駮,此鄙說也。以泉雲雨為陽水,以澤為陰水,與夫子不合』。」 李曰:「然。然亦有兩語佳。」 炎曰:「豈非學者當於羲皇心地上馳騁,不當於周孔腳跡下盤旋耶?然此二語亦非也。無周孔之辭,則羲皇心地,學者何從探之?」 李無語。李名椿。

《易正誤》一卷。

陳氏曰:不知何人作也。稱其名曰「敭」 ,又稱「元祐以來」 云云,則近世人也。据序為書三篇:曰正誤,曰脫簡,曰句讀。今所存惟《正誤》一篇,大抵增益郭、范之說,故并附二書冊後。

《周易外義》三卷。

陳氏曰:不知何人作,載於《三朝史志》,則其來亦久矣。大抵於《易》中所言及於制度名物者,皆詳註之,於《易》之本旨,無所發明,故曰「外義。」

《廣川易學》二十四卷。

陳氏曰:「中書舍人東平董逌彥達撰。」

《周易窺餘》十五卷。

陳氏曰:資政殿學士金華鄭亨仲撰。兼取象義,不解《乾坤》二卦,獨自《屯》卦始。剛中嘗得罪秦檜,豈其於乾坤之義有所避耶?

鄭東卿《易卦疑難圖》二十五卷。

《自序》富沙丘先生告某曰:「《易》盡在畫中,當求諸畫中,始得其理。若《易》之用,則畫有所不盡。」 於是畫一卦置之座,則六十四卦周而復始,積日累月,幾五年而後有所入。醫卜算曆之書,黃老丹竈之說,經傳子史,凡與《易》相涉者,皆博觀之,不泥於文字,而一採其意旨,以求於吾之卦畫,則始之六十四卦,皆一理也,一理皆本於吾之一心,心外則無理,理外則無心,心理混融,與象數體用冥而為一。言乎?天地之大,蚊蝱之細,皆不出于吾之心內焉,聖人豈欺我哉?

陳氏曰:其書以六十四卦為圖,外及《六位》《皇極》《先天》《卦氣》等圖,各附一論說。末有《繫辭解》,自言其學出於富沙丘先生,以為《易》理皆在於畫中。於是日

畫一卦,周而復始,久而後有所入。沙隨程迥可久曰:「丘程字憲古,嘗有詩曰:『《易》理分明在畫中』。又曰:『不知畫意空箋註,何異丹青在畫中』。其學傳之東卿云。」 永嘉所刊本作二冊,不分卷,無《繫辭解》。東卿,三山人,字少梅。

先公曰:「此書本五行卦氣之說,而象數義理出焉。無朱子發之瑣碎,戴師愈之矯偽,讀之時有會心者,必宿儒所著。」

張汝明《易索》十三卷。

陳氏曰:汝明字舜文。撰上、下經六卷,外《觀象》三,《觀變》《玩辭》《玩占》《叢說》各一。汝明,元祐壬申進士,大觀初為御史省郎。游酢定夫誌其墓。

凌公弼《易解義》十卷。

陳氏曰:其書十卷。善解析文義,頗簡潔,有所發明。《館閣書目》有《集解》六卷,稱朝奉大夫凌唐佐撰,亦不著本末,豈即其人耶?

沈該「《周易小傳》六卷。」

陳氏曰:釋「六爻」 兼論變卦,多本《春秋左氏傳》《占法卦》為一論。又有《繫辭補註》十餘則,附之卷末。

昭德《易故訓傳》十八卷。

陳氏曰:晁氏武子正撰。博採古今諸家,附以己聞,又攷載籍行事,以明諸爻之變。其文義音讀之異者,別之逐條,曰《同異考》。乾道中上之。其義論精博,不主一家,然亦略于象數。

《讀易老人解說》十卷。

陳氏曰:參政李光泰發撰。光忤秦檜,讁海外,為此書。李嘗受學於劉元城。

《易傳拾遺》十卷。

陳氏曰:敷文閣直學士胡銓邦衡撰。銓謫新州作此書。大概宗主程氏,而時出新意於《易傳》之外。李泰發為之序。其曰「拾遺」 ,謙辭也。

逍遙公《易解》八卷,《疑問》二卷

陳氏曰:直學士院李椿年仲水撰。其門人鄱陽吳說之景傅所述,胡邦衡為作序。《疑問》者,說之所錄其問答之語也。

《晦庵易傳》十一卷,《易本義》十二卷,《易學啟蒙》一卷

《朱子語錄》曰:《易》只是卜筮之書,今人說得來太精了,更入麤不得。如某之說雖麤,然卻入得精,精義皆在其中。若曉得某一人說,則曉得伏羲文王之《易》本是如此,元來有許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曉得聖人作《易》之本意,便要說道理,縱饒說得好,只是與《易》元不相干。聖人分明說:「昔者聖人之《易》,觀象設卦,繫辭焉以明吉凶,幾多分曉。某所以說《易》只是卜筮書者,此類可見。」 問:「讀《本義》所釋卦辭,若看得分明,則《彖辭》之義亦自明。只須略提破此是卦義,此是卦象、卦體、卦變,不必更下註腳矣。」 曰:「某當初作此文字時,正欲如此。蓋《彖辭》本是釋《經》之卦辭,若看卦辭分明,則《彖》亦可見,但後來要重整頓過,未及,不知解者能如此本意否?」 又曰:「『某作《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只大綱依文王卦辭略說,至其所以然之故,卻於孔子《彖辭》中發之。且如《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卦者為利正,不家食而吉,利於涉大川』。至於『剛卜而尚賢』等處,乃孔子發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則不失文王」 本意,又可見孔子之意,但而今未暇整頓耳 。某之易簡略者,當時只是略。《撘記》兼文義,伊川及諸儒皆已說了。某只就語脈中略牽過這意思。近得趙子欽書云:「《語》《孟》說極詳,《易》說大略。此譬如燭籠添一條骨,則障了一路明。若能去其障,使之統體光明,乃更好,蓋著不得詳說也。上經猶可曉易解,下經多有不可解難曉處。不知是某看到末梢,懶了解不得,為復是難解。」 又曰:「《繫辭》也如此。只是上繫好看,下繫沒理會。」

陳氏曰:晦庵初為《易傳》,用王弼本,復以呂氏《古易經》為《本義》,其大指略同而加詳焉。首列九圖,末著揲法,大略兼義理占象而言。《啟蒙》之目曰《本圖書》《原卦畫》《明蓍筮》《考變占》,凡四篇。

《周易變體》十六卷。

陳氏曰:吏部郎中都潔聖與撰。用蔡墨言《乾》六爻之例,專論之卦為主。

《繫辭精義》二卷。

陳氏曰:呂祖謙伯恭集程氏諸家之說,程《傳》不及《繫辭》故也。《館閣書目》以為託祖謙之名。

《大易粹言》十卷。

陳氏曰:知舒州曾穜獻之集二程、張、游酢、楊時外及二郭之學為一書。穜嘗受學於郭白雲。

呂伯恭《古易音訓》共十四卷。

陳氏曰:伯恭所定,篇次與呂微仲同,《音訓》則其門人王莘叟筆受。晦庵刻之臨漳、會稽,益以程氏是正文字及晁氏說所著《本義》,據此本也。

吳仁傑「《古周易》十二卷

陳氏曰:仁傑所錄以爻為《繫辭》,今之《繫辭》為《說卦》。其言《十翼》,謂《彖傳》《繫辭傳》《上、下》,《說卦》上中、下,《文言》《序卦》《雜卦》,并《上、下經》為十二篇。按漢世傳《易》者施、孟、梁丘、京、費,費最晚出,不得立於學官,其學亡章句,惟以《彖》《象》《文言》等解《上、下經》。自劉向校中,《古文易經》諸家或脫「元咎」 、《悔亡》,惟費氏與《古文》同。東京名儒馬、鄭皆傳之。其後諸家皆廢,而費學孤行,以至於今。其合《彖》《象》《文言》於《經》,蓋自康成、輔嗣以來展轉相傳,學者遂不識古文本《經》,甚至於今世考官命題,或連《彖》《象》《爻辭》為一對,大義者志得而已,往往穿鑿傅會,而《經》旨破碎極矣。凡此諸家所錄,雖頗有同異,大較《經》自為《經》,《傳》自為《傳》,而於《傳》之中《彖》《象》《文言》亦各不相混,稍復古文之舊,均有補於學者,宜並存之。又有九江周燔所次,附見吳氏《書篇》末。今古文參用,視諸本為無據云。又有程迥可久《古易考》十二篇,見後。

程大昌《易原》十卷。

陳氏曰:首論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參之《河圖》《洛書》《大衍》之異同,以此為《易》之原也。以及卦變揲法,皆有圖論,往往斷以己見,出先儒之外。

李舜臣《隆山易本傳》三十三卷

陳氏曰:其《自序》以為《易》起於畫,捨畫無以見《易》。因畫論心,以中為用。如捨本卦而論它卦,及某卦從某卦來者,皆所不取。洪景盧為之序。

沙隨《易章》十卷,《外篇》一卷,《占法》一卷,《古易考》一卷

陳氏曰:程迥可久撰。其論占法、雜記占事尤詳。迥嘗從喻樗子才學登科,仕至邑宰。及與前輩名公交游,多所見聞,故其論頗有源流。根據《古易考》十二篇,闕序、《雜卦》。

《楊誠齋易傳》二十卷。

陳氏曰:其序以為《易》者,聖人通變之書。惟中為能,中天下之不中;惟正為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而萬變通。又言古未有字,八卦之畫即字也。

林黃中《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

《朱子語錄》曰:「林黃中以互體為四象八卦。」

林侍郎來言:「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一卦言之,全體為太極,內外為兩儀,內外及互體為四象,又顛倒取為八卦。」 先生曰:「如此則不是生,卻是包也。始畫卦時,只是個陰陽奇耦。一生兩,兩生四,四生八而已。方其為太極,未有兩儀也,由太極而後生兩儀;方其為兩儀,未有四象也,由兩儀而後生四象,方其為四象,未有八卦也,由四象而後生八卦,此之謂生。若以為包,則是未有太極已先有兩儀,未有兩儀已先有四象,未有四象已先有八卦矣。」 林曰:「惟其《包》之,所以生之也。」 先生曰:「包如母之懷子,子在母中;生如母之產子,子在母外。」

陳氏曰:黃中淳熙中表進。其書末卷為六十四卦立成圖,言聖人以八卦重為六十四,未聞以《復》《姤》《泰》《否》《臨》《遯》變為六十四也。以辨邵堯夫、朱子發之說。其與朱侍講違言以論《易》,不合為朱公所闢也。

《數學》一卷。

陳氏曰:雜錄象數諸圖說,不知何人所錄。

趙善譽《易說》二卷。

陳氏曰:善譽為潼川漕,進《易說》,每卦為論一篇。

何萬《易辨》三卷,《淵源錄》三卷

陳氏曰:萬為《辨》三十三篇。大扺多與先儒異,《淵源錄》者,蓋其《易解》未成書,僅有《乾》《坤》二卦而已。萬受知阜陵,官至右司郎中,知漳州。

戴溪《易總說》二卷。

陳氏曰:每卦為一篇。溪嘉定初為東宮端尹,作此以授景獻。

項安世「《周易玩辭》十六卷。」

陳氏曰:安世當慶元中,得罪時論,居江陵,杜門潛心不出。諸書皆有論說,而《易》為全書。其《自序》以為讀程《易》三十年,此書無一字與之合,合則無用乎此書矣。世之君子,以《易傳》之理觀吾書,則本末條貫,無一不本於程氏者;以《易傳》之文觀吾書,則恐有西河疑女之誚。大抵程氏一於言理,盡略象數,而此書未嘗偏廢。程氏於《小象》頗欠發明。而此書爻象尤貫通。蓋亦遍攷諸家。斷以己意。精而博矣。

林至《易裨傳》二卷,《外篇》一卷

陳氏曰:至撰凡三篇。曰《法象》,本之《太極》;曰《極數》,本之《天地之數》;曰《觀變》,本之《揲蓍十八變》;《外篇》則曰反對、世應、互體、納甲、卦氣之類,凡八條。

述釋《葉氏易說》一卷。

陳氏曰:葉正則為《習學記》,言《易》居其首,門人建安袁聘儒述而釋焉。聘儒,紹熙進士。

王炎《易筆記》《總說》共九卷。

陳氏曰:炎嘗以上、下經解進,表作十卷,今但六卷。并《繫辭》二卷,為八闕《說卦》,於象數頗有發明。

鄭汝諧《易翼傳》二卷。

陳氏曰:「《翼》云」 者,所以為《程傳》之輔也,大抵以《程傳》為主,而附以己見之異。然汝諧立朝多為善類所不可,至互相排擊,仕至吏部侍郎。

趙南塘《易說》三卷。

陳氏曰:專辨《十翼》非夫子作,其說多自得之見。

真西山《復卦說》一卷。

注:闕。

吳如愚《準齋易說》一卷。

注:闕。

馮椅《厚齋易學》 卷

《中興藝文志》,椅為《輯註》《輯傳》《外傳》。蓋以程沙隨朱文公,雖本古《易》為註,猶未及盡正孔《傳》名義,乃改《彖》曰、《象曰》為「《贊》曰」 ,以繫卦之辭即為《彖》,繫爻之辭即為象。王弼本「《彖曰》《象曰》」 乃孔子釋《彖》象,與商飛卿說同。又改《繫辭》上下為《說卦上中》,以《隋經籍志》有《說卦》三卷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