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三十六卷目錄

 七歲部彙考

  禮記曲禮 內則

  釋名釋長幼

 七歲部紀事

 七歲部雜錄

 八歲部彙考

  禮記內則

  素問上古天真論

 八歲部紀事

 九歲部彙考

  禮記內則

 九歲部紀事

 十歲部彙考

  禮記曲禮 內則

 十歲部藝文

  百年歌錄一首     晉陸機

 十歲部紀事

人事典第三十六卷

七歲部彙考

《禮記》

《曲禮》

人生七年曰「悼」,雖有罪,不加刑焉。

呂氏曰:「悼,憐愛也。悼者,幼而知未及,雖或有罪,情不出于故,故不加刑。」

《內則》

子生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蚤》,其別也。

《釋名》

《釋長幼》

《七年》曰「悼。」悼,逃也。知有廉恥,隱逃其情也。亦言是時 而死,可傷悼也。

七歲部紀事

《路史·炎帝紀》:「炎帝柱,神農子也。七歲有聖德,佐神農 氏。歷谸原,銘百藥,爰忌其人。比梩定利,芟芨及寒。」 土,時雨至則挾創乂以從事于疇,殖百疏,區百穀,別 其疏遫深耕聖作以興歲,天均時而地均財,于是神 農之功廣,而天下殷賑矣。

《新序》:「項橐七歲,為聖人師。」

《東觀漢記》:「魯恭父建武初為甘陵太守,卒官時年十 二,弟平年七歲,晝夜號踊不絕聲,郡中賻贈無所受, 歸服喪,禮過成人。」

《後漢書張霸傳》:「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也。年數歲而 知孝讓,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人號為張曾子。七 歲通《春秋》,復欲進餘經。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 饒為之』。故字曰饒焉。」

《黃琬傳》: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辯慧。祖父瓊初為魏 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 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 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 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會稽典錄》:王充,字仲任。為兒童遊戲,不好狎侮,父誦 奇之。七歲教書數。

《世說》: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 方入門不顧。

《魏志王脩傳》:「脩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年七歲喪母, 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脩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 為之罷社。」

《常林傳》:林字伯槐,河內溫人也。年七歲,有父黨造門, 問林曰:「伯先在不?汝何不拜?」林曰:「臨子字父,何拜之 有?」于是咸共嘉之。

《夏侯淵傳》註:《世語》曰:淵第五子榮,字幼權。幼聰惠,七 歲能屬文,誦書日千言,經目輒識之。文帝聞而請焉。 賓客百餘人,人一奏刺,悉書其鄉邑名氏,世所謂「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