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奮揚。時年六十九,幹力如少。肅宗目而壯之,朝廷莫 不稱善。崇遂出塞三千餘里,不及賊而還。」

《畢眾敬傳》:「眾敬為兗州刺史,徵還京師。年已七十,鬢 髮皓白,而氣力未衰,跨鞍馳騁,有若少壯。篤于姻類, 深有國士之風。」

趙逸字思群歷寧朔將軍赤城鎮將性好墳典白首 彌勤年踰七十手不釋卷凡所著述詩賦銘頌五十 餘篇。

《唐書張柬之傳》:「柬之少涉經史,補太學生。祭酒令狐 德棻異其才,便以王佐期之。中進士第,始調清源丞。 永昌元年,以賢良召,時年七十餘矣,對策者千餘,柬 之為第一,授監察御史,遷鳳閣舍人。」

《趙昌傳》:「安南酋獠杜英翰叛,都護高正平以憂死,拜 昌安南都護。夷落嚮化毋敢桀。居十年,足疾,請還朝, 以兵部郎中裴泰代之,入為國子祭酒。未幾,州將逐 泰,德宗召昌問狀。時年踰七十,占對精明。帝奇之,復 拜安南都護。詔書至,人相賀,叛兵即定。」

珍珠船:徐鉉黜邠州,年七十,手不釋卷。精隸書,寫許 慎《說文》一帙。

《卻掃編》:「杜岐公既致仕還家,年已七十,始學草書,即 工。」

《聞見後錄》:傅獻簡與杜祁公取未見石刻文字二本, 皆踰千言,各記一本。祁公再讀,獻簡一讀,覆誦之,不 差一字。祁公時年踰七十矣,光祿丞趙樞在坐見之。 《東軒筆錄》:陳恭公初罷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 親族往往獻老人星圖以為壽。獨其姪世修獻《范蠡 遊五湖圖》,且贊曰:「賢哉陶朱,霸越平吳,名遂身退,扁 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表納節。明年累表求退,遂以 司徒致仕。

《過庭錄》。忠宣守陳州,黨錮禍起,盡竄善類。忠宣以救 蔡新州為論,持正獨免。時年已七十,親識皆勸止之, 曰:「公年七十,中外亦不責,望得幸免,何自苦如是?」公 笑曰:「我受國厚恩,備位宰輔,合瀝血懇陳,萬一感回 上意,所濟非細。若忤旨竄謫,蓋亦分也。」遂自草奏章, 命諸子緘封,外人無知者。章上即為行計。未久謫隨 「州,分子舍寄食許、蘇二郡。骨肉離別,哭聲眾不忍聞」, 忠宣蓋怡然自若也。

范蜀公六十三歲致政,歸第後十餘年,上欲起之者 再三。蜀公表謝云:「六十三而告老,蓋不待年;七十五 而復來,孰云中禮?」朝廷無以強之,竟從其請。

《避暑錄話》:程光祿師孟,吳下人,樂易純質,善為詩,效 白樂天而尤簡直,至老不改吳語。與王荊公有場屋 之舊,荊公頗喜之,晚相遇猶如布衣時。自洪州致仕 歸吳,過荊公蔣山,留數日,時已年七十餘。荊公戲之 曰:「公尚欲仕乎?」曰:「猶可更作一郡。」荊公大笑,知其無 隱情也。

《金史左泌傳》:泌性夷澹,好讀莊、《老》。年六十一,即請致 仕,親友或以為早,泌嘆曰:「予年三十秉旄鉞,侵尋仕 路又三十年,名遂身退可矣。」時人高之。

《琬琰錄》:「馬溪田年七十,歸隱于商山書院。諸生問道 者,遠近踵集。公山中野服,鶴髮童顏,望而即之,皆德 容令色,亦飄然仙風道氣。」

《明良錄略》:宋濂以學士承旨致仕歸,臨行賜緡幣及 御製文集,皇太子贈以衣三襲。上諭曰:「朕最慎于賞 予,嘉卿忠誠,故有是賜。」又曰:「卿年幾何?」曰:「六十有八。」 上曰:「藏此幣,俟三十二年後,作百歲衣也。」

六十一歲至七十歲部雜錄

《筆記》:曾子年七十,文學始就,乃能著書。孔子曰:「參也 魯。」蓋少時止以孝顯,未如晚節之該洽也。

《韋弦》《佩蘧》公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是,武公年九 十,而思黃髮老之箴規,予齒垂六十有七,尚不知六 十六年之猶未是也。昏役無記,豈不虛生?方蘧太遲, 比武不早。龐居士曰:「但願空諸所有,切弗實諸所無, 吾以此為觀察之資。」屠豳記。

七十一歲至八十歲部彙考

《禮記》:

《曲禮》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

呂氏曰:耄,惛忘也。耄者,老而知已衰,雖或有罪,情不出于故,故「不加刑。」

《王制》

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

「人君有命,人臣拜受」,禮也。唯八十之老與「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