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名多章,章者,獨為師強王堅乎』?趣見之,無以次,視其 人狀,疑其名,而醜其聲,又惡其形。楚王大怒曰:『今蔡 無人乎?國可伐也;有人不遣乎,國可伐也。端以此人 誡寡人乎?國可伐也』。」故發二使,見三謀。伐者,蔡也。 《史記甘茂傳》:「昔曾參之處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 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頃之 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又 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踰牆而走。 《家語本姓解篇》孔子娶於宋之幵官氏,一歲而生伯 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 以名曰鯉,而字伯魚。

《瑯嬛記》:「墨子姓翟名烏,其母夢日中赤烏飛入室中, 光輝照耀,目不能正,驚覺生烏,遂名之。」

《韓詩外傳》魏文侯子曰:擊封中山,三年莫往來。其傅 趙蒼唐曰:「父忘子,子不可忘父,何不遣使乎?」擊曰:「願 之,而未有所使也。」蒼唐曰:「臣請使。」蒼唐至,文侯曰:「擊 無恙乎?」蒼唐唯唯,三問而三不對。文侯曰:「不對何也?」 蒼唐曰:「臣聞諸侯不名,君既已賜敝邑,使得小國侯, 君問以名,不敢對也。」

《戰國策》:呂不韋賈於邯鄲,見秦質子異人說之曰:「今 子聽吾計求歸,可以有秦國。吾為子使秦,必來請子。」 乃說秦王后弟陽泉君。陽泉君入謂王后,王后乃請 趙而歸之。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王后,說其狀,高 其智,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變其名曰楚。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 於邯鄲,及生,名為政。三十二年,始皇巡北邊,從上郡 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 秦者胡也』。」按注,鄭元曰:「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見圖 書,不知此為人名,反備北胡。

《漢書鄭當時傳》:「當時,字莊,陳人也。其先鄭君嘗事項 籍,籍死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當時獨不 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

《長沙定王發傳》:「發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 程姬有所避,不願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上醉不 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覺非程姬也。及生 子,因名曰發。」《張晏》曰:「長沙王生乃發寤己之繆,幸 唐姬。」

《江充傳》:「充本名齊,有女弟善鼓琴歌舞,嫁之趙太子 丹。齊得幸於敬肅王,為上客。久之,太子疑齊以己陰 私告王,與齊忤,使吏逐捕齊不得,收繫其父兄,按驗 皆棄市。齊遂絕跡亡西人關,更名充。」

《司馬相如傳》: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名「犬子。」相如 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也,更名相如。

《漢武帝內傳》:漢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時,景帝 夢一赤彘從雲中下,直入崇芳閣。景帝覺而坐閣下, 果有赤龍如霧來蔽戶牖。宮內嬪御望閣上有丹霞 蓊蔚而起,霞滅,見赤龍盤迴棟間。景帝召占者姚翁 以問之,翁曰:「吉祥也。此閣必主命世之人為劉宗盛 主也。」然亦大妖。景帝使王夫人移居崇芳閣,欲以順 姚翁之言也。乃改崇芳閣為猗蘭殿。旬餘,景帝夢神 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景 帝曰:「吾夢赤氣化為赤龍,占者以為吉,可名之吉。」至 三歲,景帝抱於膝上,撫念之,知其心藏洞徹,試問:兒 樂為天子否?對曰:「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 下前戲弄,亦不敢逸豫,以失子道。」景帝聞而愕然,加 敬而訓之。他日復抱之几前,試問「兒悅習何書,為朕 言之。」乃誦伏羲以來群聖所錄陰陽診候,及《龍圖龜 策》數萬言,無一字遺落。至七歲,聖徹過人,景帝令改 名徹。

《西京雜記》:「衛將軍青生子,或有獻騧馬者,乃命其子 曰騧,字叔馬。其後改為登,字叔昇。」

《小名錄》:匡衡字稚圭,少勤學,家貧,邑有大姓文不識, 家富墳籍,衡乃為客作而不求直。主人怪問,衡曰:「願 得主人書遍觀之。」主人感嘆,遂給書。衡能說詩,時人 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字也。其 畏服如此。

《漢書宣帝本紀》:元康二年夏五月,詔曰:「聞古天子之 名,難知而易諱也。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 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其在令前者赦之。」

《夏侯勝傳》:「勝為人質樸守正,簡易亡威儀,見時謂上 為君,誤相字於前,上亦以是親信之。」按《注》,師古曰:「前, 天子之前也。君前,臣名,不當相呼字也。」

《劉向傳》:「向本名更生,遷給事中。宦官弘恭、石顯弄權, 更生乃遣其外親上變事,遂逮更生繫獄,廢十餘年。 成帝即位,顯等伏辜,更生乃復進用,更名向。」

《谷永傳》:「永本名並,以尉氏樊並反,更名永」云。

《平帝本紀》:元始二年詔曰:「皇帝二名,通於器物。今更 名,合於古制。使太師光奉太牢,告祠高廟。」按注,平帝 本名箕子,今更名衎。

《王莽傳》:「『莽念中國已平,惟四夷未有異,乃遣使者齎 黃金幣帛重賂匈奴單于。使上書言,聞中國譏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