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6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聞而心善之。其明年,縣令胡允文具石請書其事。余 以為有足書者,乃《書》曰:「古之君子,不擇居而安,安則 樂,樂則喜從事。使人而皆喜從事,則」天下何足治與? 後之君子,常有所不屑,「使之居其所則躁,否則惰,躁 則妄,惰則廢。既妄且廢,則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出 于此而不足怪。」今夫宋公,計其所歷而累其勤,使無 齟齬于世,則今且何為矣,而猶為此官哉?然而未嘗 有不屑之心。其治扶風也,視其卼臲者而安植之,求 其蒙茸者而疏理之,非特傳舍而已。事復有小于傳 舍者,公未嘗不盡心也。嘗食芻豢者,難於食菜;嘗衣 錦者,難于衣布。嘗為其大者,不屑為其小,此天下之 通患也。《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所貴乎愷悌者,豈 非以其不擇居而安、安而樂、樂而喜從事與?夫修傳 舍誠無足書者,以傳舍之修,而見公之不擇居而安、 安而「樂,樂而喜從事」者,則是真足《書》也。

《齊州二堂記》
曾鞏

齊濱濼水,而初無使客之館。使至則常發民調材木 為舍以寓,去則撤之,既費且陋。乃為徙官之廢屋,為 二堂於濼水之上以舍客,因考其山川而名之。蓋《史 記五帝紀》謂「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 丘,就時于負夏。」鄭康成釋歷山在河東,雷澤在濟陰。 負夏,衛地;皇甫謐釋壽丘在魯東門之北河濱,濟陰 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以余考之,耕稼、陶、漁皆舜之 初,宜同時,則其地不宜相遠。二家所釋,雷澤、河濱、壽 丘、負夏,皆在魯、衛之間,地相望,則歷山不宜獨在河 東也。《孟子》又謂「舜東夷之人」,則陶漁在濟陰,作什器, 在魯東門就時,在衛,耕歷山,在齊,皆東方之地,合於 《孟子》。按《圖記》皆謂《禹貢》所稱雷首山在河東。水出 焉。而此山有九號,歷山其一號也。余觀《虞書》及《五帝 紀》。蓋舜娶堯之二女迺居《汭則耕歷山》,蓋不同時, 而地亦當異。世之好事者迺因水出於雷首,遷就 附益,謂歷山為雷首之別號,不考其實矣。由是言之, 則圖《記》皆謂齊之南山為歷山,舜所耕處,故其城名 歷城,為信然也。今濼上之北堂,其南則歷山也,故名 之曰歷山之堂。按《圖》,泰山之北與齊之東南諸谷之 水,西北匯于黑水之灣,又西北匯于柏崖之灣,而至 于渴馬之崖。蓋水之來也眾,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 甚,及至于崖下,則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歷城 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 名之曰「趵突之泉。」齊人皆謂嘗有棄糠於黑水之灣 者,而見之於此。蓋泉自渴馬之崖潛流地中,而至此 復出也。趵突之泉冬溫,泉旁之蔬甲經冬常榮,故又 謂之溫泉。其注而北,則謂之濼水,達于清河,以入于 海。舟之通于齊者,皆于是乎出也。齊多甘泉,冠於天 下,其顯名者以十數,而色味皆同。以余驗之,蓋皆濼 水之旁出者也。濼水嘗見於《春秋》,魯桓公十有八年, 「公及齊侯會于濼。」杜預釋在歷城西北入濟水。自王 莽時不能被河南,而濼水之所入者清河也,預蓋失 之。今濼上之南堂,其西南則濼水之所出也,故名之 曰「濼源之堂。」夫理使客之館而辨其山川者,皆太守 之事也。故為之識,使此邦之人尚有考也。

《石頭驛記》
汪藻

「自豫章絕江而西,有山屹然,並江而出,曰石頭渚者, 世以為殷洪喬投書之地。《晉史記》及《世說》稱洪喬為 豫章太守,去都日,得書百餘函,次石頭,悉投之江中。 逮今且千載,而洪喬之名與此山俱傳石頭,于他書 所見者。」以《圖志》考之,惟唐武德中,嘗以豫章之西境 為西昌,俾縣令治其地,蓋今石頭是也。及觀韓退之 《次石頭驛寄江西中丞》詩,則自晉以來,知其為石頭; 至退之時,又知其嘗為驛也。豫章據吳、楚會衝,扼甌、 閩、交、廣之吭,故古今為刺史治所。凡南方之人往來 吾州,與夫屬州之吏受約束大府者,肩相摩而袂相 屬也。而石頭阻江負城十里而近,至此者非風濤之 不時,則薰沐以俟見,或使客之迎勞,冠蓋之留連,其 栖息徘徊,不可無所。而驛之故基僅存,草萊生之,芻 牧所廛,為屋數楹,以更傳遞而已。大觀三年,轉運使 彭城劉公行府事之明年,當縣官置帥,東南百廢具 興。公既以方略授其人,使之繕城陴,聯走集,加兵戍 守,為江湖形勝。而又間以其材,因驛之舊,撤而新之, 且刻退之詩壁間,使躊躇興廢者有考焉。役不更時, 調不及民,而所以為行李居處飲食之安者,皆具稱 其為江山俯仰之盛也。公名敦,字厚之云。

《范縣修館驛記》
李侗

宣和三年冬,運使龍圖李公再總漕權。越明年秋八 月,巡按西路范館,睹其廊廡淺隘,堂室卑陋,瓦無鱗 次以庇風雨,牆無崇仞以待暴客。顧縣令謝茂迪曰: 「范肇自宣子,縣于秦漢,號為通衢。凡京左郡邑,取道 趨都城者,往往由是。況岱嶽峙其東,春時四方謁祠 者,肩摩踵接,朝廷降香之使,舍于茲館者,殆無虛日, 獨頹敝若此,其能無貽客憂乎?可為完之。」謝令遵承, 具其事請于州,州請于漕司,得錢十萬,擇材于林,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