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會要輯稿/卷2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三公三少[编辑]

舊爲三公三師。政和二年,改三師爲三公,又增三少。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十九日(已即位,未改元),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魏國公韓琦,守司徒兼檢校太師兼侍中判相州,仍詔出入如二府儀。

熙寧二年七月,宰臣曾公亮、韓琦並預言臣等提舉兩朝實錄,乞不推恩,上以爲有例,而公亮奏:「臣當遷司空,琦太保。三公非賞勞之官。」從之。

三年九月十三日,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魯國公曾公亮,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集禧觀使。公亮在相位十年,及七十致仕,弗許。及是上御集英殿策進士,午漏下,上移御需雲便坐,延輔臣賜茶。公亮陟降殿陛,足跌仆於地,上據[1]命左右掖起之。明日,以病告,乃有是命,仍詔五日一朝,大敕繫銜曹佾上,出入如二府儀,示優恩云。

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潞國公文彥博守司徒兼侍中判河陽仍詔大勑係銜曹佾上出入如二府儀,又詔彥博當受先朝顧命,令罷樞府,宜依曾公亮例罷相例推恩。

九年八月五日,開門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守司徒兼侍中判大名府潞國公文彥博守太保兼侍中再任。彥博辭太保乞歸,受所加封邑再任,從之。

元豐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景靈宮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曹佾爲檢校太師守司徒兼中書令充景靈宮使,仍詔出入如二府儀。公使平給見錢後毋得爲例,又給宣借人兵五十人。

九月十七日,詔檢校官除三公三師外,並罷。國朝之制,檢校官一十九。三公三師六,左僕射至水部員外郎共十三官。官制行左僕射以下皆爲職事官,故罷之。凡三公三師除授司授司徒遷太保、太保遷太傅、太傅遷太尉、太尉遷太師,檢校官亦如之。

二十七日,河東節度使檢校太守守司徒兼侍中判大名府潞國公文彥博兼侍中,除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判河南府,改事大禮。宰臣以下惟加恩,至是㘝改官制,故彥博特遷官以寵之。

閏九月二十六日,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判河南府潞國公文彥博爲河東永興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守司空開府儀同三司。致仕韓國公富弼守司徒,以故參知政事,王堯臣子。水部員外郎同老言:『先臣至和中參預朝政,以仕宗不豫,與宰相文彥博、富弼等數於上前請立英宗爲嗣,有㝎策功,故有是命。而彥博固辭兩鎮,止加食邑實封。』

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太尉河東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太原尹判河南府潞國公文彥博守太師充河南永興軍節度使致仕,於是彥博免守太師及兩鎮節度。上批許,罷兼永興軍節度,止以洒東舊鎮守太師致仕,仍貼麻行下。

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彰德軍節度使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特進荊國公王安石加司空中太一宮使護國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守司徒開府儀同三司河中尹濟陽郡。王曹佾守太保。

哲宗元祐元年四月十五日,制以河東節度使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太原尹致仕潞國公文彥博除太師平章軍國重事,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詔賜彥博曰:『可一日兩進,經筵六日一入朝。』因至都堂與執政商量事,如遇有軍國機要事,即不限時日,並令入預參決,其餘公事只委僕射。以下簽書發遣,奉賜依宰臣例。

五年二月十三日,制以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罷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河中具元尹,充護國軍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彥博乞停冊禮,詔允所請。

徽宗崇寧三年五月七日,左銀表光祿大夫守尚書左僕射蔡京特授司空,行尚書左僕射,進封嘉國公,撫㝎鄯廓賞也。

大觀元年十二月,司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京除太尉,以廣南西路夜郎康居之屬納土。

二年正月八日,太尉尚書左僕射蔡京爲太師。

政和二年五月十三日,太師楚國公致仕蔡京落致仕依前,太師楚國公三日一至都堂治事。

九月二十九日,詔新官三師:新官太師舊亦爲太師、新官太傅舊亦爲太傅、新官太保舊亦爲太保。此古三公之官爲宰相之任,今爲三師,古無三師之稱,合依三代爲三公。論道經邦,變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爲真相之任。新官三少,舊爲三公:新官少師舊爲太尉、新官少傅舊爲司徒、新官少保舊爲司空。太傅以下舊爲三公,緣司空周六卿之官,非三公之位,乃今之六曹尚書是也。太尉,秦官居主兵之任,亦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合罷,並依周制立三孤之官,乃次輔之位,三孤貳公洪億,寅亮天地,或稱爲三少,爲次相之任(詳見官制)

十一月二十八日,司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何執中爲少傅,改太宰兼門下侍郎。

十二月,太師楚國公蔡京進封魯國公,以受元圭也。

六年四月八日,少師太宰兼門下侍郎榮國公何執中可特授太傅致仕,依前榮國公。

五月九日,特進知樞密院事鄭居中特授少保太宰兼門下侍郎。

八年七月二日,特進少宰兼中書侍郎余深特授少保,封豐國公,西夏奏捷賞也。

同日起復少保太宰兼門下侍郎鄭居中,特授起復少傅,西夏奏捷賞也。

八月四日,新除檢校太保江寧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領樞密院事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成國公童貫特授太保洒東節度使,改封涇國公,以進築夏國三城賞也。

宣和元年二月二十二日,特進知樞密事鄧潯武特授少傅,錄首陳紹述之功也。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9801&by_title=%E5%AE%8B%E6%9C%83%E8%A6%81&page=6

  1. 「據」《愧郯録》卷八及《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一五 作「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