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錢美恭尋親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書錢美恭尋親事
作者:黃宗羲 明末清初
本作品收錄於《黃梨洲文集/02
卷二·記類

錢美恭自敘曰:「先君諱士頠,字房仲,天啟丁卯舉人。崇禎癸未,授雲南陽宗知縣。時有三子,美恭其季也。年甫八歲,庶母與仲兄之官,美與伯兄侍母留故鄉。未幾,兩京淪沒,滇南道梗,伯兄亦亡。戊戌、己亥間,滇方內附,美即欲徒行,老母勿許。癸卯中秋,老母謂美曰:『汝即行,貧兒何以為萬里計乎?』美曰:『此不可計料,絕處逢生,未可知也。』遂於其月十七日,依同邑范木公至江西。依山右馬緒南至廣東,得病幾殆,留廣東者六閱月。依大賈張爾侯至南寧,瘴氣方惡,留南寧月餘。至廣南又病,土人以草藥治之。轉而為痁,扶病行山徑,十步九頓,抵蒙自縣。宿土城旅店,永夜不寐,呻吟悲涕,聲達戶外。有滇人楊姓者,詢其始末,美悉告之。楊曰:『是故錢守兒耶?守以考最擢嵩明州,乙未五月二十日卒官,葬臨安府通海縣之南山,在滇復舉兩子。滇中兵燹頻仍,官民家無不盡於剽掠,君家兄弟僮僕,不知散失何所?』美聞此言,五內崩裂:『我萬里尋親,冀望生父同還,豈知為不可追之泉路乎?』至通海,詢諸途人,既不知有流寓錢氏,並不知有所謂南山者。傍徨計無復之,有告美者曰:『河西縣小街,有下江人僦居,盍往問之?』美匍匐其地,亦皆茫然,因哭於路左,觀者驚訝,皆來問故。有老人聞之曰:「我為闞氏,我兄應乾,乙酉科錢公所取士也。此地有童姓者,君家舊僕,詢之當得其詳。』及往,僕適他出。其婦滇人,詰問再三,愕然曰:『此豈浙來小主乎?』有頃,僕歸,不復識,詳語之,乃抱頭哭。叩其始末,與楊姓無異也。僕遣子報仲兄,美與僕謁墓南山,仲兄至,亦不相識矣。哭拜墓下,與仲兄商歸柩之計,相視芒然。次早探庶母幼弟,頹垣敗壁,不勝其慘,闞君亦僅謀朝夕,脫驂之事,有誌未逮。時甲辰十一月五日,離家一年餘三月矣。夤緣入幕,僅三月,而所得傭值,又為土寇掠去,寄跡僧寮者一載。乙巳,流寓嵩明之兔兒關。丙午、丁未、戊申三年間,往來宛轉丐貸,乃藉臬司張彥珩督郵趙文叔之力,得以六月四日,設奠祖道。兩弟庶母留滇,仲兄與余東還,九月十五日抵家,往返凡六年。」其自敘如此。

余於甲午歲,在陳恭湣家,見演傳奇《尋親記》者,哀轉動人。董次公指示余曰:「此美恭也。其父孝廉,官滇中,流落不返,頗似傳奇中事。」少年忍而為此,是無心肝者,豈知美恭萬里之心,即在數尺紅氍上乎?錢牧齋嘗向余痛瞿臨桂之火化也,取柳子所為《趙襄陽丞志》讀之:「百越蓁蓁,羈鬼相望。有子而孝,獨歸故鄉。」流涕者久之。瞿氏子會錢二千金而燼其父骸,美恭赤手而歸其父櫬,人之相去,如九牛毛,豈不信哉?吾友錢廉求記其事,若以趙襄陽例之,即以此為錢嵩明誌可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