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蟹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續蟹譜
作者:褚人穫 
《昭代叢書》本

續蟹譜

  長洲褚人穫稼軒纂

予性嗜蟹,讀傅肱《蟹譜》,未免朶頤,既作蟹卦,復隸蟹事,以補傅譜之所未備,名曰《續蟹譜》。毛子序始見之,曰:如此下酒物,盍公之同好乎。因付剞劂氏。

  蟹以臍尖、團為雄、雌。雄曰蜋螘,雌曰博帶。

  蟹腹中之虛實,視月之盈虛。月黑則肥,月明則瘦。其性甚寒,故必用薑。《羅氏雜說》

  蟹生於江者,黃而腥。生於湖者,紺而馨。生於漢者,蒼而清。《山家清供》

  漢武帝時,善菀國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食之,其殼勝於黃膠,又名螯膠,勝於鳳喙之膠也。《名山藏》

  呂亢守台州臨海,命工作蟹圖,凡十有二種:一蝤蛑,二曰撥拔掉,三曰擁劍,四曰彭滑,即彭𧑅。五曰竭朴,六曰沙狗,七曰望潮,八曰倚望,九曰石蜠,十曰蚽江,有十二腳,十一曰蘆虎,十二曰彭蜞。海中又有黃甲、𪓟鼊、蟳、蠘。《獅山掌錄》

  蟹曰無腸公子《抱朴子》,又名含黃伯《清異錄》,又名橫行介士 兵書。藏蟹名含春侯 謝諷《食經》

  毛勝封蟹為曹邱常侍兼仗甲大使。《水族加恩簿》

  蝤蛑,大者長尺餘,兩螯至強。八月,隨大潮退殼,一退一長。能與虎鬭。《埤雅》。黃山谷詩:怒目橫行與虎爭,寒沙奔火禍胎成。

  擁劍,狀如蟹,從廣二尺許,有爪,一螯偏大而赤,因名執火。一螯甚細,主取食,俗呼越王鈴下。

  蟛蚏,生海中,一名長卿。《古今注》。王吉夜夢一蟛蜞在都亭,作人語曰:我翼日當舍此。吉覺而異焉,使人於都亭候之,見司馬長卿至,吉曰:此人文章當橫行一世。因呼蟛蜞為長卿。卓文君一生不食蟛蜞。《成都故事》

  海陽巨蟹,其殼專車。《汲冢書》

  女丑山有大蟹,廣千里焉。《博物誌》

  有海賈忽見兩山相見出於波間,各高數丈,已忽不見。舟人云:此蟹螯也。《潛確類書》

  江東云:蟹稻之登也,率執一穗,以朝其魁,然後任其所之。蚤夜曹沸,指江而犇,漁者緯蕭承其流而取之,名曰蟹籪。陸龜蒙《蟹志》

  團臍膏,尖臍螯,秋風高,團者豪,請舉手,不必刀,羹以蒿,猶可饕。因舉黃山谷詩云:「一腹金相玉質,兩螯明月秋江。」所謂詩中之騷也。

  大德丁未,吳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滿,稻穀蕩盡。吳諺「鰕荒蟹亂」,正謂此也。《吳越春秋》稻蟹不遺種。蓋言蟹食稻也,蟹之害稻,自古為然,以五行占之,乃為兵象,是亦披堅執銳介甲之屬。明年,海賊蕭九六大肆剽掠,殺人流血。《平江記事》

  鄞有蛣埼亭。蛣,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小蟹在其腹中,為蛣求食,故名蟹奴。埼,曲岸也。此中多蛣,故以名亭。

  關中無蟹,秦人收得一乾蟹,土人怖其形狀,以為怪物。有病瘧者,則借去懸於室中,瘧遂痊。不但人不識蟹,鬼亦不識也。《筆談》

  周草窗嘗觀潮,見一道人負簏自隨,啟而視之,皆枯蟹,多至百餘種,如惠文冠、如皮弁、如箕、如瓢、如虎、如龜、如螘、如蝟,或赤、或黑、或紺,或斑如玳瑁,或燦如錦茜,其一蟹上有金銀絲,皆目所未覩。信海涵萬類,無所不有。昔聞有好事者,居海濱為蟹圖,未知視此為何如也。《癸辛雜識》

  陶穀奉使吳越,忠懿王設宴,因進蝤蛑,詢其族類,忠懿命自蝤蛑至蟛蚏,羅列十餘種。穀笑曰:真所謂一蟹不如一蟹。蓋譏忠懿之不如錢鏐也。《聖宋拾遺》

  宋初,通判常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郡監。有錢昆者,浙人,嗜蟹,常求補外郡。人問其所欲,昆曰:但得有螃蟹無通判處則可。《歸田錄》。蘇子瞻詩:欲問君王乞符竹,但憂無蟹有監州。

  宋曹翰征幽州,率所部攻城東南隅,卒掘土得蟹以獻。翰謂諸將曰:蟹,水物而陸居,失所也。且多足,彼援兵將至,不可進拔之象。况蟹者,解也,其班師乎。已而果驗。《經世奇謀》

  杜相性嗜蟹,苦痰嗽,人或止之,答曰:痰嗽猶有時,螃蟹過却便沒。《雜誌》

  南唐僕射嚴續,以位高寡學為時所鄙。江文蔚作〈蟹賦〉以譏之,中云:外視多足,中無寸腸,口裏雌黃,每失途而相煦,胸中戈甲,常聚眾以橫行。《湘山野錄》

  宋仁宗內宴饈饌,進蟹一器二十八枚。帝曰:吾尚未嘗,未知枚直幾錢。左右對:直一千。帝不悅,曰:數戒汝輩勿侈靡,一下箸費錢二十八千,吾不忍食也。置之不食。《聞見錄》

  平原郡貢糖蟹,採於河間界。每年採貢時,斲冰火照,懸老犬肉於出蟹處,蟹即浮出,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氈密束於驛馬,馳至京師。《酉陽雜俎》

  石蟹生於崖之榆林港內半里許,土極細膩,但最寒,蟹入不能運動,片時即成石矣,人獲之,則曰石蟹。相傳置之几案間,能明目。 臨川水在崖州東一百三十里,唐以此水名縣。中產石蟹,漁人採之,初頗軟,出水堅硬如石。《一統志》

  河南登封縣嵩山有白龜泉,泉有石蟹。客問道士楊洞曰:蟹旁行,天性乎。洞微以手指之,蟹遂直行。《山堂肆考》

  支硎山有細泉自石面罅中流出,雖大旱亦不竭,俗呼為馬婆溺,相傳支道人養馬蹟也。萬曆庚子,忽見乾燥,山中人云:有賈胡每夜燭光,凡半月,取一玉蟹而去。《桐下听然》

  隋煬帝時,吳都獻蜜蟹二千頭,蜜擁劍四甕,法如糖蟹而味佳美。每進御,則旋拭殼面,貼以鏤金龍鳳花鳥,為食品第一。《大業拾遺記》

  明世宗一日御便殿,見蟹行地,問是何物。內臣以蟹對。命取看,背有字曰「張𤧚桂蕚」。驚求其故,轉相追究,乃太監崔文所書,蓋言二人之橫行也。文謫南京。《戒庵漫筆》

  海鹽張方洲,家藏石蟹一枚,其體如玉,以水磨之腥氣如蟹,病目者塗之能脫眥定痛。《方洲雜錄》

  嘉靖中,會稽章禮,始為諸生,後棄之走燕京。甲子,仍入試。主司甫閱卷,有巨蟹鼓甲而前,異之,遂拔置第一。《鴻書》

  明松江幹山沈宗正,深秋設籪於塘,取水族入饌,見三蟹相附而起,視之,乃一蟹八跪俱脫,不能行,二蟹舁以過籪。

  天順癸未,東莞方彥卿同黃廷美會試,寓新安俞君玉家。正月六日,賀廷美懸弧,君玉邀賞花燈,劈糟蟹薦酒。彥卿戲賦〈鵲橋仙〉詞曰:草頭八足,一團大腹,持螯笑向俞君玉,花燈預賞為先生,生日是正月初六。今宵過了,七人八穀,又七日天官賜福,福如東海壽南山,願歲歲春杯盈綠。蓋借蟹寓黃瑜姓名也。《雙槐歲鈔》

  蟹盃,良工以金銀為之,飲不得其法,則雙螯鉗其唇,俟飲盡乃脫。鄭獬《觥紀》註

  鄭超宗元勳於友人方無違家,見金陵濮仲謙以竹製一蟹一蟬,情態畢肖,置之几上,蠕蠕欲動。《耳新》

  蘇州嘉定縣近海產蝨蟹,大如荳,味甚佳。

  建陽產白蟹,直行。遇旱,以盤貯之,迎置壇中,即雨。

  千人捏似蟹,大如錢,殼甚堅,壯夫極力捏之不死。

  蟹腹下有毛,食之殺人。

增補 張潮[编辑]

  蟹殼燒灰存性,能治跌打骨痛。臨臥時,以熱酒和末,調服五錢,絮被覆之,熟睡一宵,次日即不痛矣。

  武林諸若雲云:手無力人,于霜降後買極肥大蟹,雌雄各十二枚,以鐵線縶其八足一螯,虛其一螯不縶。雄者虛左,雌者虛右。蟹既被縶,怒無所施,其力皆注于所不縶之螯,約半日,然後斷取其螯,□以羣藥搗和為丸,服之,則兩臂多力。如慮傷生,不妨于取螯之後去其鐵線,縱之于澤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