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和别的奇聞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重定向自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壞孩子和別的奇聞
作者:安東 ·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譯者:魯迅

前記[编辑]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8368&by_title=%E9%B2%81%E8%BF%85%E5%85%A8%E9%9B%86&page=743

譯者後記[编辑]

契訶夫的這一羣小說,是去年冬天,爲了《譯文》開手翻譯的,次序並不照原譯本的先後。是年十二月,在第一卷第四期上,登載了三篇,是《假病人》,《簿記課副手日記抄》和《那是她》,題了一個總名,謂之《奇聞三則》,還附上幾句後記道——  

以常理而論,一個作家被别國譯出了全集或選集,那麼,在那一國裏,他的作品的注意者,閱覽者和研究者該多起來,這作者也更爲大家所知道,所了解的。但在中國卻不然,一到翻譯集子之後,集子還沒有出齊,也總不會出齊,而作者可早被壓殺了。易卜生、莫泊桑、辛克萊、無不如此,契訶夫也如此。  

不過姓名大約還沒有被忘卻。他在本國,也還沒有被忘卻的,一九二九年做過他死後二十五週的紀念,現在又在出他的選集。但在這里我不想多說什麼了。  

《奇聞三篇》是從Alexander Eliasberg的德譯本《Der persische Orden und andere Grotesken》(Welt-Verlag,Berlin,1922)裏選出來的。這書共八篇,都是他前期的手筆,雖沒有後來諸作品的陰沉,卻也並無什麼代表那時的名作,看過美國人做的《文學概論》之類的學者或批評家或大學生,我想是一定不准牠称爲“短篇小說”的,我在這裏也小心一點,根據了“Groteske”這一個字,將牠翻作了“奇聞”。

第一篇介紹的是一窮一富,一厚道一狡猾的貴族;第二篇是已經爬到極頂和日夜在想爬上去的僱員;第三篇是圓滑的行伍出身的老紳士和愛聽艷聞的小姐。字數雖少,腳色卻都活畫出來了。但作者雖是醫師,他給簿記課副手代寫的日記是當不得正經的,假如有誰看了這一篇,真用昇汞去治胃加答兒,那我包管他當天就送命。這種通告,固然很近于“杞憂”,但我卻也見過有人將舊小說裏狐鬼所說的藥方,抄進了正經的醫書裏面去——人有時是頗有些希奇古怪的。

這回的翻譯的主意,與其說爲了文章,倒不如說是因爲插畫;德譯本的出版,好像也是爲了插畫的。這位插畫家瑪修丁(V.N.Massiutin),是將木刻最早給中國讀者賞鑒的人,《未名叢刊》中《十二個》的插圖,就是他的作品,離現在大約已有十多年了。

今年二月,在第六期上又登了兩篇:《暴躁人》和《壞孩子》。那後記是——

  契訶夫的這一類的小說,我已經紹介過三篇。這種輕鬆的小品,恐怕中國是早有譯本的,但我卻爲了别一個目的:原本的插畫,大概當然是作品的裝飾,而我的翻譯,則不過當作插畫的說明。

就作品而論,《暴躁人》是一八八七年作;據批評家說,這時已是作者的經歷更加豐富,覺察更加廣博,但思想也日見陰鬰,傾於悲觀的時候了。誠然,《暴躁人》除寫這暴躁人的其實並不敢暴躁外,也分明的表現了那時的閨秀們之鄙陋,結婚之不易和無聊;然而一八八三年作的大家當作滑稽小品看的《壞孩子》,悲觀氣息卻還要沉重,因爲看那結末的敍述,已經是在說:報復之樂,勝於戀愛了。

接着我又寄去了三篇:《波斯勳章》,《難解的性格》和《陰謀》,算是全部完畢。但待到在《譯文》第二卷第二期上發表出來時,《波斯勳章》不見了,後記上也删去了關于這一篇作品的話,並改“三篇”爲“二篇”——

木刻插畫本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共八篇,這里再譯二篇。

《陰謀》也許寫的是夏列斯妥夫的性格和當時醫界的腐敗的情形。但其中也顯示着利用人種的不同于“同行嫉妬”。例如,看起姓氏來,夏列斯妥夫是斯拉夫種人,所以他排斥“摩西教派的可敬的同事們”——猶太人,也排斥醫師普萊息台勒(Gustav Prechtel)和望·勃隆(Von Bronn)以及藥劑師格倫美爾(Grummer),這三個都是德國人姓氏,大約也是猶太人或者日耳曼種人。這種關係,在作者本國的讀者是一目了然的,到中國來就須加些注釋,有點纏夾了。但參照起中村白葉氏日本譯本的《契訶夫全集》,這裏卻缺少了兩處關於猶太人的並不是好話。一,是缺了“摩西教派的同事們聚作一團,在嚷叫”之後的一行:“‘嘩拉嘩拉,嘩拉嘩拉,嘩拉嘩拉……,’”二,是“摩西教派的可敬的同事又聚作一團”下面一句“在嚷叫”,乃是“開始那照例的——‘嘩拉嘩拉,嘩拉嘩拉’了……”但不知道原文原有兩種的呢,還是德文譯者所删改?我想,日文譯本是決不至於無 端增加一點的。

平心而論,這八篇大半不能說是契訶夫的較好的作品,恐怕並非瑪修丁爲小說而作木刻,倒是翻譯者Alexander Eliasberg爲木刻而譯小說的罷。但那木刻,卻又並不十分依從小說的敍述,例如《難解的性格》中的女人,照小說,是扇上該有鬚頭,鼻梁上應該架着眼鏡,手上也該有手鐲的,而插畫裏都沒有。大致一看,動手就做,不必和本書一一相符,這是西洋的插畫家很普通的脾氣。雖說“神似”比“形似”更高一著,但我總以爲並非插畫的正軌,中國的畫家是用不着學他的——倘能“形神俱似”,不是比單單的“形似”又更高一著麼?

但“這八篇”的“八”字沒有改,而三次的登載,小說卻只有七篇,不過大家是不會覺察的,除了編輯者和翻譯者。誰知道今年的刊物上,新添的一行“中宣會圖書雜誌審委會審查證……字第……號”,就是“防民之口”的標記呢,但我們似的譯作者的譯作,卻就在這機關裏被删除,被禁止,被沒收了,而且不許聲明,像啣了麻核桃的赴法場一樣。這《波斯勳章》,也就是所謂“中宣……審委會”暗殺賬上的一筆。

《波斯勳章》不過描寫帝俄時代的官僚的無聊的一幕,在那時的作者的本國尚且可以發表,爲什麼在現在的中國倒被禁止了?——我們無從推测。只好也算作一則“奇聞”。但自從有了書報檢查以來,直至六月間的因爲“新生事件”而煙消火滅爲止,牠在出版界上,卻真有“所過殘破”之感,較有斤兩的譯作,能保存牠的完膚的是很少的。

自然,在地土,經濟,村落。堤防,無不殘破的現在,文藝當然也不能獨保其完整。何況是出于我的譯作,上有御用詩官的施威,下有幫閒文人的助虐,那遭殃更當然在意料之中了。然而一面有殘毁者,一面也有保全,補救,推進者,世界這才不至於荒廢。我是願意屬于後一類,也分明屬于後一類的。現在仍取八篇,編爲一本,使這小集復歸於完全,事雖瑣細,卻不但在今年的文壇上爲他們留一種亞細亞式的“奇聞”,也作了我們的一個小小的記念。

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五之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