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第01卷/第1號/世界說苑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通信 新青年
世界說苑
作者:李亦民

世界說苑

李亦民編譯

德意志皇帝(威廉第二)

德國今皇威廉二世。生性好動。不肯一息安居。終歲生涯。送於僕僕道途者三分之二。以是人多稱之曰「旅行皇帝。」即位之後。巡行聯邦諸國。以次遍遊外邦。除法蘭西西班牙外。歐洲海陸。無不印其足跡。關於制度民俗。每以考察所得。擇長棄短。佈施於本邦。所裨至厚。其影響國際政局者。尤無待言。

帝既好旅行。尤喜與民間酬酢。九五之尊。弗自覺也。民間有大宴會。請求臨席者。恒弗拒絕。每臨席。必以種種演說。博人心歡。前年東普魯士之克尼布斯市。開紀念祝賀會。市人以臨場請於帝后。帝快諾之。及期。第三皇子亞達伯爾。忽罹疾病。皇后身任看護。不得與俱。皇帝乃隻身前往。於祝賀演說之末。說明皇后未能偕來之故。且代表皇后。致慊詞於市人。每日散步公園。行人致敬禮者。亦必舉手以為答。

帝於普魯士東北邊加忌林村。建設離宮。每與皇后皇子。自駕汽車。隨意來去。初無何等儀式。其來也。如為村人所預知。則有少女十人或二十人。手持國旗。口呼萬歲。以歡迎於道左。皇后必與諸女一一接吻。以示親愛。帝則揚帽以答之。居離宮。與鄰人酬答。粗樸無飾詞。鄰人男婦。亦悉依帝以為活。蓋帝於此間。置有田圃。並陶業製造場。以所得供離宮之食用。鄰人大半。皆投身於工作也。故此間群眾。但知帝為離宮之家主。初不以帝王目之。帝於諸人工作時。好為任情之指使。往往不中法度。怯弱者唯唯聽徒。狡黠者則兢兢較量。甚至釀成互訟。求最後之裁決於所在審判官。不幸宣告敗訴。須由威廉二世負擔償金。帝乃坦然支給之。不以為忤。且延對手於宮邸。飲以麥酒而解嘲焉。然膠執已見之爭執。固不能因是而稍戢也。

德人中最受皇帝優遇者。惟軍人學者與實業家。小學教員。亦頗蒙殊禮。帝旅行所至。對於彼輩。靡不恩寵有加。故小學師生。忠愛之精神。亦出人意表。一九一二年五月。帝命柏林小學教員。於帝室劇場、開觀劇會。帝亦親臨焉。諸教員歡呼迎駕。聲震戶外。已複彼此互語曰。「可愛哉凱撒。(德人呼帝為凱撒。蓋以羅馬凱撒大帝擬之也。)快哉今日之觀劇。國有凱撒。真吾曹之至樂也。」以故凱撒所至。恒有兒童千萬。歡呼萬歲。以相送迎。而全國人心。則奔向於軍事實業與學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德國陸軍將校。凡二萬五千。其中半數。皆與皇帝有個人交誼。海軍將校一千五百。則一一為帝所親知。嘗當眾演說曰。「統一德意志帝國者。非國會之多數黨。乃朕所厚賴之軍人。」故雖下級士官。得與宮庭宴會。與皇帝皇后。並肩跳舞。以取歡娛。至政治方面。則喜擴張帝權。侵國會及宰臣權力。雖受激烈之非難。弗之顧也。德例。皇帝演說。無論為筆書。為口說。須經宰相檢閱。始能發表。今帝苦此苛例。恒弁髦之。一九零八年。帝以自由意思。與英國外交家。為不謹之談話。揭載於「德力帖勒」新聞。大遭國際之抨擊。國會各黨議員。一致引以為病。欲使獨裁外交。不再現於德國。群議申明舊例。明責任之所歸。宰相碧洛。迫於眾論。引咎自責。向皇帝乞骨歸田。帝以眾怒難犯。乃不能不俯首認咎。且保證自今以後。悉依立憲原則。由宰相負政治責任。眾心始安。而蓮花妙舌之辯才。自此不敢輕於啟口。亦一快事也。

德皇之銳意海軍也。實受英國之感化。英為海上帝國。早得言論界之確評。德意志則以空中帝國。與法蘭西之陸上帝國。並稱者也。(詩人海雷之語)帝謂海上權利。不應為英人獨有。即位之初。提出增加海軍豫算於國會。不幸竟遭否決。帝深以為憾。嗣後每得機會。必以海軍之必要。遍告國人。一八九五年。大宴國會議員。發表長篇演說。痛陳海軍為帝國唯一之急務。顧猶不見聽也。一八九八年。民間有海軍協會之組織。創立二載。會員滿六十萬人。帝既得此有力之聲援。乃更提出海軍新豫算。反對黨仍振振有詞。帝一面大開宴會。疏通意見。一面將手制之列國海軍擴張比較表。送交議會考查。又多方鼓吹輿論。以促議員之反省。夙昔懷抱之海軍政策。乃得依次觀成。不及十年。海上威權。一躍而躋世界第二位。

柏林之宮殿

柏林皇宮。建築宏壯。都中無出其右。就中一部。為十五世紀之遺物。東臨斯普勒河。西接威廉一世之銅像。北望盧斯加耳丁之德摩美術館。誠巍然大觀也。然內部無附屬之園亭。宮門直臨公道。車馬行人。均望見宮室之美。太子親王之宮殿亦然。僅門前榜「此為太子親王之居」數字。以禁行商乞食之往來而已。除頭門設衛兵三數外。別無何等之儀衛。

柏林之皇宮。采開放主義。與禁門深鎖者不同。無論何人。只須購買入場券。便可入宮遊覽。遊覽時。且有門人為之引導。每至一處。必將舊時故事。現今場所。歷歷說明。其由友邦贈與之陳設品。亦必指明來歷。遊覽之人。多系異國或鄉間初至柏林者。入內時之服裝。既無限制。故往往不去外褂。不免冠。未嘗以為褻也。見好軒索耳倫歷代之肖像。或今皇之面影。亦無須特別敬禮。殆與遊覽公園者無殊。惟有門人為之引導。較為便利耳。其歷代陵寢之不禁止行人。亦如宮庭例。柏林之情景

柏林為次於倫敦巴黎之都會。惟發達較晚。故名勝古跡。及其他美感的施設。乃瞠乎其後。凡遊倫敦巴黎者。雖竟日遊賞。旬月間或難周遍。柏林則三五日。巳流覽無餘。故在世界都會中。頗稱乏趣。然市政上之施設。清潔華麗。實罕倫比。除東部房舍。系舊時遺留外。西部半城。依建築條例。凡建屋皆為五層。鄰比之間。尤須整秩。道路分人道與車道兩線。人道敷花崗石。車道用三合土築成。流水洗濯。澈日無間。入夜。反映燈光。如行走鏡面。誠仙境也。道旁樹木林立。到處有公共草場。廣植四時花卉。椅榻橫陳。以供行人休憩。勞動家亦於是焉遊息。故終日工作。不覺煩苦。終日行步。足不沾塵。室內之清潔整齊。亦世無其匹。

德意志之國民性

日爾曼民族。以個人主義。著聞於世。故富於獨立自尊之心。而為我心之強盛。主張自己權利。不肯絲毫放過。亦為諸族之冠。遇事則堅忍不拔。不憚無謂之研究。社會交際。則上下階級。非常分明。無敢或紊。故凡與德人遊者。不易肝膽相照。恒使人生畏怖防範之心。因其對於他國。主張自國之權利。對於他人。主張自己之權利。爭競之態。溢於詞色。不若英人之態度寬宏。法人之溫和如玉。相與接近者。自覺靄然可親也。實則為我者。人類之本性。德人特率其本真。不作偽以欺天下耳。

階級分明。最易抑人進步。而德人則因是以固其守分之心。某國某武員。居柏林時。謁內務府長官。行至近旁。忘內務府之所在。就詢於一公署之衛兵。應曰「不知。」武員更問所守護者系何官署。長官何人。則曰「予只奉命守衛此門。何署何人。非予所關也。」武員轉詢於路人。則此衛兵所守護者。為亞帖耳親王府。內務府即其緊鄰。觀此則知德人軍隊教育。但知命令。命令之原因如何。絕非所知。蓋德人心中。深信為予長官之人。其賢能必非予所可比擬。故能安心聽從。無所容其思索。雖令赴湯蹈火。亦視為當然也。特實際確有足以使人聽從之道。階級習慣。又為堅其信念之一因。訓練至今。儼成一純粹盲從。絕無心智之器械。誠奇觀也。

德國皇帝。設有特別之學術研究所。就中有以物理化學著聞之某教授。被聘為所員。服務之初。皇帝忽發命題曰。瓦斯何以爆發而為火。汝試發明其理。夫瓦斯之爆發。巳成自然之事實。研究其何以爆發。與研究天地間何以有生物。生物中何以有人之問題。幾無多殊異。在他國學者。必不樂為此枯窘之研求。而該教授則欣然應命。冥索半歲。竟得其真。因此發明煤礦中預防爆發之方法。其能耐無謂之思索。大都如此。

德人之親子關係。如鳥類然。羽翼長成。便聽自求生路。當未離父母時。兒子稍有收入。便當繳納食宿費。其價約與旅館相當。至是則所謂親子關係者。主客關係耳。故因食宿費而家庭詬誶者。數見不鮮。自吾人觀之。不可謂非冷酷。然其獨立性格。實緣是而養成。國無棄人。人無棄力。非偶然也。

德人處事。隨在皆有科學精神。如浴盆。至瑣事也。因調浴湯之冷暖。普通以攝氏三十八度為宜。然因各人嗜好不同。浴湯冷暖。往往異度。因於浴盆置寒暑表。生平喜用幾度之溫水。則置幾度之浴盆。傾水其中。自能恰如分際。故市上有所謂攝氏幾度浴盆之名詞。自惰性民族觀之。亦可謂不憚煩矣。

德人營業時間。較歐洲他國獨多。如倫敦商店。星期三六。午後一時休業。星期全停。柏林則平日午前八時至午後八時。為營業時間。星期六且展至九時。星期日。午前十時。至午後二時。照常營業。而規定時間。非常正確。過時一分。決無絲毫交易。其國民性之精進沉著如此。

德國之交通機關

柏林之交通機關。除街道之汽車馬車電車外。尚有地下電車及火車。德人富於整理事務之才。故交通之配置。亦多特色。每一火車站。五分鐘內。能發動火車兩班。霞洛庭車站。一晝夜通過火車八百次。而碰撞出軌之事。竟絕無僅有。每至暑假初期。學生及其他休暇之人。大都從事行旅。柏林各車站。均驟增萬眾。臨時添掛車輛。或特別加班。初無絲毫擁擠。有一日加班至百五十次以上者。亦云盛矣。

柏林之公園及娛樂場

柏林娛樂場所。比較倫敦巴黎。可稱極簡。最著者惟茄加耳亭公園。面積頗廣。園內置有湖沼。可容蕩舟。有馬場。供公眾練習馬術。花卉繁縟。樹木青蔥。園丁之灌溉整理。非常勤慎。枯枝害蟲。偶一發現。則去之惟恐不速。故能無分冬夏。不露凋敝之觀。劇場及各種演藝場所。則頗不少。帝室另有特設之劇場。惟限制觀客服飾。價值亦昂。普通劇場。亦複不易快睹。故中流以下之社會。另設廉價之劇場。以供娛樂。別種演藝場所中。有以滑冰為戲者。遊人頗稱繁盛。電燈影戲。則非常發達。自一九零五年。新發現於市上。至今影戲館。已達三百餘所。亙德意志全國。凡二千八百有零。日夜出入之觀客。約達三百五十萬以上。惟十六歲以下之青年男女。依員警令禁止入場。關於傷風敗俗之劇情。取締亦非常嚴重。

柏林之除夕德俗最重除夕。屆時則柏林市上。舉國若狂。就中以佛利多里街。來普其街。波達摩街諸處。最為殷盛。道上行人。萬頭攢動。咖啡店皆賣入場券。以容納遊人。無分生熟男女。各以紙卷紙屑。互相投擲。或用紙制拂塵。拂人頭面。以博歡笑。如吾國之玩弄新嫁娘者然。依俗不許發怒。但得互相報復。喧笑哄堂而已。鐘鳴十二。樂隊奏除夜之樂。彼此恭賀新年。無論何人。皆以握手為禮。喧雜更甚於前。直至天明。始各分散。

德人關於決鬥之取締

德俗故好決鬥。今以其傷害人道。立法禁止之。惟尚武好鬥之積習。不易根本革除。特不敢公然比賽耳。警吏查察此等事故。亦實陽禁而陰縱之。凡決鬥場。必置女僕於門首。供守望之役。倘有巡警入內。則敲鐘以為報告。巡警但未親見。必不根查。某日。場內決鬥正酣。巡警適至。守望之女僕。忘卻敲鐘。巡警叱之曰。汝在此執何役耶。女僕連敲數四。而後巡警入內。則已掩旗息鼓。毫無所見。巡警曰。善哉。餘固知适才所得報告之必非事實也。掩耳盜鈴。何與吾國煙睹禁令酷肖哉。或曰。此乃領德皇意旨而為之。以其關於他種法令。固絲毫不容假借也。

德意志之軍人

德意志之社會。功利主義軍國主義之社會也。其視軍人也。如吾國之視士人。吾國夙以士為四民之首。舉國上下。交相崇拜。有善狀。則傅誦人口。稱道弗衰。有過失。亦邀社會之曲諒。德人之視軍人。亦大率類是。蓋好惡之於善惡。往往各有所蔽。亦人情之常也。

德國軍人。競尚奢華。軍衣靴帽。必高出庸眾一籌。飲酒漁色。幾為特有之權利。十年前。操演時。許將校攜妻室。日則衝鋒陷陣。夜則交頸言歡。嗣因整肅軍紀。著為禁令。然在社會交際。受種種優遇。仍有無窮樂趣。青年婦女。必與軍士結婚。始足以誇示儕輩。故喜豔裝濃抹。與軍士相送迎。而軍士於群芳隊中。盡有檢擇之餘地。容色氣質。必求當意。尤必有財產。足以助其揮霍。為父母者。亦樂貲助女兒。俾得快婿。某騎兵少尉。私蓄駿馬八頭。同輩詰之曰。汝何來多金。集此神品。則曰未來岳父之賜也。又某軍校、與一貴族女郎識。思所以博其歡心。苦不得當。探知女郎之好捕魚也。一日。預購多魚。放入水中。導女郎往捕之。一網打盡。女郎喜。竟許婿約。既入門。則家徒壁立。叩以曩日奢華。何所得貲。則曰。尊翁之贈與也。即卿好捕魚。亦老人為我言之。且為畫策放魚。以博歡笑。言訖。相與粲然。故往往有一介寒酸。投身軍伍後。因結婚而擁貲百萬者。倘未有所遇。不妨說明資格。刊求婚廣告於報紙。懸格以求。雖附十萬百萬財產之條件。社會間不以為奢望也。服役傭工之貧家女。則例以兵卒及郵差為情夫。每屆星期六。娛樂場中。攜手偕行者。無慮千百。皆此輩也。故民間為之笑語曰。「星期六之晚。乃為兵士與其情人而設者。」歐戰方起之初。多有以是疑德國軍人不堪苦戰者。而今日之經驗。乃適得其反。蓋重其人。則人知自重。軍心固結。自有足以勝人者在也。

〜〜〜〜〜〜〜〜〜〜〜〜〜〜

謀事宜於老者行事宜於壯年 (丹麥諺語)